首页 / 专利库 / 计算机网络 / 环境网络 / 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应用开发环境提供方法、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易失性的记录介质及终端装置

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应用开发环境提供方法、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易失性的记录介质及终端装置

阅读:0发布:2021-12-12

专利汇可以提供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应用开发环境提供方法、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易失性的记录介质及终端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在经由网络而提供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中具有管理部,该管理部在按照利用所述开发环境的租用者的指示,确定出对由所述应用程序利用的设备 节点 进行识别的第1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确定出的所述第1信息和与进行了所述第1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相关的第2信息之间的关联,进行限制或者 许可 所述设备节点的使用的管理处理。,下面是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应用开发环境提供方法、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易失性的记录介质及终端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其经由网络而提供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在该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中,
具有管理部,该管理部在按照利用所述开发环境的租用者的指示,确定出对由所述应用程序利用的设备节点进行识别的第1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确定出的所述第1信息和与进行了所述第1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相关的第2信息之间的关联,进行限制或者许可所述设备节点的使用的管理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管理部在确定出所述第1信息的情况下,对与网络连接的所述设备节点的所述第1信息被累积的累积部进行检索,在检索到确定出的所述第1信息时,进行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之间的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管理部在存在与所述第1信息相对应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使用在所述累积部中累积的认证信息和由所述租用者与所述第1信息一起进行指示的认证信息而进行认证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管理处理包含下述处理中的至少1个,即:
第1处理,对属于进行了所述第1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的站点及账户中的、特定的站点及账户分配所述设备节点;
第2处理,针对每个所述站点及所述账户,设定针对所述设备节点的访问权;以及第3处理,将所述设备节点的利用仅限制或者许可于特定的应用程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其中,
将进行了所述管理处理的所述设备节点,作为开发部件而显示于应用开发画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应用开发画面具有:
开发部件一览显示区域,其对进行了所述管理处理的所述设备节点进行显示;以及应用设计区域,其能够将所述应用程序的构造视觉性地显示,并且进行所述应用程序的创建及编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其中,
还具有程序开发部,该程序开发部将所述应用开发环境向用户提供,视觉性地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程序开发部基于布局信息、接线信息、参数信息及选择区域信息,视觉性地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显示,
所述布局信息是表示所述应用程序的处理的方式的信息,
所述接线信息是与将输入数据项目、作为处理内容的逻辑和作为处理结果的输出数据项目进行连结的引导线相关的信息,
所述参数信息是表示在所述应用程序中设定的参数的设定值的信息,
所述选择区域信息是表示在所述应用程序的一系列的处理中,由用户选择出的一部分的处理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其中,
还具有交流部,该交流部还包含设定信息在内对所述应用程序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收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交流部提供聊天功能、音频交流功能、声音通话功能、画面共享功能及社群功能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其中,
还具有库,该库提供在所述程序开发部中开发或执行应用程序时所使用的工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其中,
所述库提供类似波形检索工具、回归分析工具、重回归分析工具、MT法分析工具、误差分散分析工具、数据驱动模型工具、深度学习工具及相关分析工具中的至少一个。
13.一种应用开发环境提供方法,其经由网络而提供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在该应用开发环境提供方法中,
按照利用所述开发环境的租用者的指示,确定对由所述应用程序利用的设备节点进行识别的第1信息,
进行确定出的所述第1信息和与进行了所述第1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相关的第2信息之间的关联,
进行限制或者许可所述设备节点的使用的管理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方法,其中,
从与网络连接的所述设备节点的所述第1信息被累积的累积部,对确定出的所述第1信息进行检索,
在检索到确定出的所述第1信息时,进行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之间的关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方法,其中,
包含下述步骤中的至少1个,即:
对属于进行了所述第1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的站点及账户中的、特定的站点及账户分配所述设备节点;
针对每个所述站点及所述账户,设定针对所述设备节点的访问权;以及
将所述设备节点的利用仅限制或者许可于特定的应用程序。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其对由计算机执行的大于或等于一个程序进行存储,
在该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中,
所述大于或等于一个程序为,
经由网络提供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
在按照利用所述开发环境的租用者的指示,确定出对由所述应用程序利用的设备节点进行识别的第1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确定出的所述第1信息和与进行了所述第1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相关的第2信息之间的关联,进行限制或者许可所述设备节点的使用的管理处理。
17.一种终端装置,其与经由网络而提供的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进行通信连接,在该终端装置中,
具有显示部,该显示部对设备节点进行显示,该设备节点进行按照利用所述开发环境的租用者的指示而确定出的对由所述应用程序利用的设备节点进行识别的第1信息和与进行了该第1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相关的第2信息之间的关联,进行了限制或者许可所述设备节点的使用的管理处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管理处理包含下述处理中的至少1个,即:
第1处理,对属于进行了所述第1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的站点及账户中的、特定的站点及账户分配所述设备节点;
第2处理,针对每个所述站点及所述账户,设定针对所述设备节点的访问权;以及第3处理,将所述设备节点的利用仅限制或者许可于特定的应用程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将进行了所述管理处理的所述设备节点,作为开发部件而显示于应用开发画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应用开发画面具有:
开发部件一览显示区域,其对进行了所述管理处理的所述设备节点进行显示;以及应用设计区域,其能够将所述应用程序的构造视觉性地显示,并且进行所述应用程序的创建及编辑。

说明书全文

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应用开发环境提供方法、计算机可读

取的非易失性的记录介质及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车间、工厂等中,构建有将现场仪器(测定器、操作器)和对它们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经由通信单元而连接的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实现了高级的自动操作。在实现如上所述的高级的自动操作的车间中,除了分散控制系统以外,大多构建有制造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车间信息管理系统(PIMS:Pla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基干业务系统(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等各种系统(工程设计系统)。
[0003] 这些工程设计系统,例如几乎是使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FA(Factory Automation)计算机、通用台式计算机、服务器装置等在车间设置的装置而实现的。近年来,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这些工程设计系统的一部分是通过经由网络的计算而实现的。
[0004] 在这里,云计算例如可以与在通过下面的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确定的文档中记载的定义(由美国国立标准技术研究所推荐的定义)吻合。
[0005] http://nvlpubs.nist.gov/nistpubs/Legacy/SP/nistspecialpublication800-145.pdf
[0006] https://www.ipa.go.jp/files/000025366.pdf
[0007] 在下面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工业自动化及生产系统用的云计算。在下面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云计算提供用于对在云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应用程序进行开发的开发环境的技术的一个例子。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2-523038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7928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等中公开的提供开发环境的系统,被各种各样的企业(租用者,tenant)利用。例如,在进行在车间中实现的工程设计系统的开发的情况下,提供开发环境的系统由顾客(例如,订购者)、工程设计公司(例如,订单接收者)及第三方供应商(第三方)利用。
[0011] 如上所述的由各种租用者利用的系统中,从安全的观点出发,必须将在例如车间等中使用的设备的存在通知给其它租用者。即使是同一租用者,有时希望对来自其它部署(站点)或者其它公司员工(用户)的访问进行限制。在此基础上,现有设备的收容(设定),以往全部是通过手动作业进行的,因此极其没有效率,成为要求成本的结果。认为如果能够将设备的收容作业高效地进行,则能够缩短工程设计(装置等的设置·设定作业等)所需的时间,并且能够实现成本削减。
[0012] 本发明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1)经由网络而提供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在该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1)中,具有管理部(55),该管理部(55)在按照利用所述开发环境的租用者的指示,确定出对由所述应用程序利用的设备节点(11)进行识别的第1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确定出的所述第1信息和与进行了所述第1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相关的第2信息之间的关联,进行限制或者许可所述设备节点的使用的管理处理。
[0013] 本发明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所述管理部在确定出所述第1信息的情况下,对与网络连接的所述设备节点的所述第1信息被累积的累积部(32、42)进行检索,在检索到确定出的所述第1信息时,进行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之间的关联。
[0014] 本发明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所述管理部在存在与所述第1信息相对应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使用在所述累积部中累积的认证信息和由所述租用者与所述第1信息一起进行指示的认证信息而进行认证处理。
[0015] 本发明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所述管理处理包含下述处理中的至少1个,即:第1处理,对属于进行了所述第1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的站点及账户中的、特定的站点及账户分配所述设备节点;第2处理,针对每个所述站点及所述账户,设定针对所述设备节点的访问权;以及第3处理,将所述设备节点的利用仅限制或者许可于特定的应用程序。
[0016] 本发明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将进行了所述管理处理的所述设备节点,作为开发部件而显示于应用开发画面。
[0017] 本发明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所述应用开发画面具有:开发部件一览显示区域(E1),其对进行了所述管理处理的所述设备节点进行显示;以及应用设计区域(E2),其能够将所述应用程序的构造视觉性地显示,并且进行所述应用程序的创建及编辑。
[0018] 本发明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还具有程序开发部(51),该程序开发部(51)将所述应用开发环境向用户提供,视觉性地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显示。
[0019] 本发明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所述程序开发部基于布局信息、接线信息、参数信息及选择区域信息,视觉性地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显示,所述布局信息是表示所述应用程序的处理的方式的信息,所述接线信息是与将输入数据项目、作为处理内容的逻辑和作为处理结果的输出数据项目进行连结的引导线相关的信息,所述参数信息是表示在所述应用程序中设定的参数的设定值的信息,所述选择区域信息是表示在所述应用程序的一系列的处理中,由用户选择出的一部分的处理的信息。
[0020] 本发明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还具有交流部(52),该交流部(52)还包含设定信息在内对所述应用程序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收发。
[0021] 本发明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所述交流部提供聊天功能、音频交流功能、声音通话功能、画面共享功能及社群功能中的至少一个。
[0022] 本发明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还具有库(53),该库(53)提供在所述程序开发部中开发或执行应用程序时所使用的工具。
[0023] 本发明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所述库提供类似波形检索工具、回归分析工具、重回归分析工具、MT法分析工具、误差分散分析工具、数据驱动模型工具、深度学习工具及相关分析工具中的至少一个。
[0024] 本发明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方法经由网络而提供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在该应用开发环境提供方法中,按照利用所述开发环境的租用者的指示,确定对由所述应用程序利用的设备节点(11)进行识别的第1信息(S105、S106),进行确定出的所述第1信息和与进行了所述第1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相关的第2信息之间的关联(S109),进行限制或者许可所述设备节点的使用的管理处理(S112~S114)。
[0025] 本发明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方法,从与网络连接的所述设备节点的所述第1信息被累积的累积部(32、42),对确定出的所述第1信息进行检索(S107),在检索到确定出的所述第1信息时,进行所述第1信息和所述第2信息之间的关联。
[0026] 本发明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方法,包含下述步骤中的至少1个,即:对属于进行了所述第1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的站点及账户中的、特定的站点及账户分配所述设备节点;针对每个所述站点及所述账户,设定针对所述设备节点的访问权;以及将所述设备节点的利用仅限制或者许可于特定的应用程序。
[0027] 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对由计算机执行的大于或等于一个程序进行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中,所述大于或等于一个程序为,经由网络提供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在按照利用所述开发环境的租用者的指示,确定出对由所述应用程序利用的设备节点(11)进行识别的第1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确定出的所述第1信息和与进行了所述第1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相关的第2信息之间的关联,进行限制或者许可所述设备节点的使用的管理处理。
[0028] 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6)与经由网络而提供的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进行通信连接,在该终端装置(16)中,具有显示部,该显示部对设备节点进行显示,该设备节点进行按照利用所述开发环境的租用者的指示而确定出的对由所述应用程序利用的设备节点进行识别的第1信息和与进行了该第1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相关的第2信息之间的关联,进行限制或者许可所述设备节点的使用的管理处理。
[0029] 本发明的终端装置,所述管理处理包含下述处理中的至少1个,即:第1处理,对属于进行了所述第1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的站点及账户中的、特定的站点及账户分配所述设备节点;第2处理,针对每个所述站点及所述账户,设定针对所述设备节点的访问权;以及第3处理,将所述设备节点的利用仅限制或者许可于特定的应用程序。
[0030] 本发明的终端装置,将进行了所述管理处理的所述设备节点,作为开发部件而显示于应用开发画面。
[0031] 本发明的终端装置,所述应用开发画面具有:开发部件一览显示区域(E1),其对进行了所述管理处理的所述设备节点进行显示;以及应用设计区域(E2),其能够将所述应用程序的构造视觉性地显示,并且进行所述应用程序的创建及编辑。
[0032] 本发明的更多的特征及方式,通过参照附图,根据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明确可知。
[0033] 发明的效果
[0034] 根据本发明,在按照利用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的租用者的指示,确定出应用程序利用的设备节点的个体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确定出的个体识别信息和与进行了该个体识别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的关联,进行限制或者许可设备节点的使用的管理处理。因此,能够确保安全,并实现在云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应用程序的高效的开发及导入。

附图说明

[0035]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的系统概要的概略图。
[0036] 图2是表示经由脊柱节点的设备节点和智能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0037] 图3是表示经由物联云的设备节点和智能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
[0038]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连接方式中的个体识别信息的收发所涉及的结构的框图
[0039]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连接方式中的个体识别信息的收发所涉及的结构的框图。
[0040] 图6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中进行安装的Co-innovation空间的功能结构图。
[0041] 图7是表示设备节点的收容时的状态转换的状态转换图。
[0042] 图8是表示设备节点的收容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0043] 图9A是表示在设备节点贴合的贴纸的一个例子的图。
[0044] 图9B是表示在设备节点贴合的贴纸的一个例子的图。
[0045] 图10是用于对设备节点的收容作业步骤的第1例进行说明的图。
[0046] 图11是表示设备节点的收容作业步骤的第1例的时序图。
[0047] 图12是用于对设备节点的收容作业步骤的第2例进行说明的图。
[0048]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应用开发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使用本发明的示教而实现本实施方式的很多替代方法,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这里说明的优选的本实施方式。
[0050]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能够确保安全,并实现在云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应用程序的高效的开发及导入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应用开发环境提供方法、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易失性的记录介质及终端装置。
[0051]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应用开发环境提供方法、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程序及终端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由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开发环境,用于将从与通信网络连接的传感器、设备及系统等发送的数据作为输入值而进行运算处理等的IoT(Internet Of Things:物体的互联网)或IIoT(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工业用IoT)的基本软件、应用及解决方案等(下面,在将它们统称的情况下,称为“应用”)的程序开发。
[0052] 〈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
[0053]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的系统概要的概略图。如图1所示的那样,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1是在云计算环境中,由设备节点11、脊柱节点12、智能节点13及社会化节点14这4层的层构造构成的系统。在该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1中,如图1所示的那样,在智能节点13连接物联云15及终端装置16。
[0054] 设备节点11由各种传感器、各种设备及各种系统构成。各种传感器是指例如温湿度传感器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等。各种设备是指例如作为控制装置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车辆内的CAN-BUS(Controller Area Network-BUS:总线型的控制网络)连接的OBD(On-Board Diagnostics:自故障诊断)设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重要业绩评价指标)监视器、对特定的传感器的当前值进行显示的显示器、灯、蜂鸣器、机器人臂等。各种系统是指例如DCS、无人管制系统、侵入检测系统、连接有入室标记读取器的安全系统及连接有照明、电梯、喷器等的建筑自动化系统等。
[0055] 在图1中例示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1中,在设备节点11的层,包含由传感器构成的设备节点11a、由致动器构成的设备节点11b、由传感器构成的设备节点11c及由传感器构成的设备节点11d。下面,在不将这些设备节点11a~11d进行区分而统称的情况下,简称为“设备节点11”。
[0056]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1的设备节点11,为了简化说明,设为是由传感器构成的3个设备节点11a、11c、11d、由致动器构成的1个设备节点11b所构成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设备节点11能够通过由传感器、设备或者系统构成的大于或等于1个设备节点而任意地构成。
[0057] 在构成设备节点11的传感器、设备及系统等,存在发送数据的装置、接收数据而进行显示的装置及进行数据接收而引起行动的装置等。这些传感器、设备及系统等,例如是与即插即用相对应的装置。另外,这些传感器、设备及系统等,例如是具有与多个应用同时地进行通信的功能的装置。
[0058] 例如,在设备节点11,存在与构成脊柱节点12的装置进行通信连接的装置、和与构成智能节点13的装置及构成物联云15的装置进行通信连接的装置。与构成脊柱节点12的装置进行通信连接的设备节点11,例如存在需要实时性的装置、在不容许数据的延迟(数据通信的延迟)、波动(数据通信速度的波动)等的应用中使用的装置、及如果为了生成大量的数据而直接与智能节点13连接,则有可能使通信频带紧张的装置等。
[0059] 另一方面,与构成智能节点13的装置进行通信连接的设备节点11,不同于与构成脊柱节点12的装置进行通信连接的设备节点11,例如,是在使得不被延迟、波动等影响的用途中使用的装置。与构成物联云15的装置进行通信连接的设备节点11,例如,存在需要经由移动电话网、卫星线路等无线通信网而远程地设置的装置及移动的装置等。
[0060]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设备节点11a及设备节点11b,例如经由局域网(LAN)与构成脊柱节点12的装置连接。设备节点11c例如经由互联网与构成智能节点13的装置连接。设备节点11d例如经由蜂窝网络与构成物联云15的装置连接。
[0061] 脊柱节点12由服务器装置构成,作为网关起作用。构成脊柱节点12的服务器装置(下面,简称为“脊柱节点12”)在云计算环境中,是对至少1个设备节点11进行收容(即,逻辑性地连接、管理或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的服务器装置。
[0062] 脊柱节点12通常来说,例如是被称为网关服务器、雾计算机或者边缘计算机等的装置。脊柱节点12设置在云计算环境中的服务器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智能节点13及社会化节点14)和构成设备节点11的传感器、设备及系统之间。
[0063] 脊柱节点12,例如从如按照智能节点13无法通信的通信协议而进行通信那样的设备节点11对数据进行接收。脊柱节点12将接收到的数据按照智能节点13能够通信的通信协议向智能节点13发送。由此,脊柱节点12进行从设备节点11向智能节点13的数据的转发。例如,脊柱节点12按照互联网协议以外的通信协议,对从无法进行互联网协议所涉及的通信的模拟传感器等发送出的信号进行接收。脊柱节点12在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数字变换而归一化后,将归一化的信号通过互联网协议所涉及的通信而向构成智能节点13的服务器装置(下面,也简称为智能节点13)发送。由此,脊柱节点12进行从设备节点11向智能节点13的数据转发。
[0064] 脊柱节点12,例如对从设备节点11发送出的数据进行接收,针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运算、解释及判定等处理,将处理结果向智能节点13发送。
[0065] 脊柱节点12,例如从设备节点11取得数据,在针对该数据进行前处理后,附加时间戳(表示发生时刻的记号)而设为时间序列数据,从智能节点13取得对该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处理的逻辑、算法等,基于该逻辑、该算法等执行针对该时间序列数据的处理(加工、判断等处理)。脊柱节点12,例如根据需要或者基于来自智能节点13的指示,向智能节点13发送该时间序列数据。脊柱节点12将该时间序列数据和基于该逻辑、该算法等而生成的表示行动的控制信号针对适当的设备节点11进行发送。
[0066] 脊柱节点12将该时间序列数据暂时保存于在脊柱节点12设置的时间序列数据库(未图示)。与此同时,脊柱节点12与来自智能节点13的请求相应地,针对智能节点13对该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发送。并且脊柱节点12将在时间序列数据库中暂时保存的时间序列数据,从旧的数据起依次非同步地,针对历史记录部(未图示)经由确保了安全的通信路径进行发送。历史记录部可以与智能节点13直接连接。在该情况下,智能节点13如在本地环境中存在历史记录部那样能够参照、利用历史记录部。
[0067] 在脊柱节点12设置有对信息进行累积的设备池区域32(参照图4),该信息用于对与脊柱节点12连接的初始状态的设备节点进行识别。该设备池区域32是储存用于对与脊柱节点12连接的设备节点中的、能够新利用的设备节点进行识别的信息的区域。在设备池区域32中累积的具体的信息是预先在设备节点中唯一地分配的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认证用的固有密码(认证信息)。如上所述的信息,例如在设备节点与脊柱节点12连接时,通过即插即用而从设备节点自动地发送至脊柱节点12,累积于设备池区域32。
[0068] 在脊柱节点12由单一的硬件构成的情况下,为了应对在脊柱节点12中发生了故障、异常动作的情况,与脊柱节点12通信连接的设备节点11可以针对大于或等于2个脊柱节点12并行地发送数据。在设备节点11是按照互联网协议进行通信的装置的情况下,设备节点11利用多播、广播等技术将数据及控制信号等向通信网络送出,多个脊柱节点12可以将该数据及该控制信号等并行地接收,由此进行冗余化。
[0069] 智能节点13、社会化节点14及物联云15,包含提供云计算环境的服务器装置及网络仪器等。在这里,云计算环境是指通过与互联网等网络连接的服务器提供各种服务的环境。智能节点13、社会化节点14及物联云15可以由彼此不同的装置物理地分开,也可以在单一的装置中逻辑地分开。
[0070] 构成智能节点13的装置提供下述功能,即,使得在共同开发企业内的应用的多个部门、组等组织(下面,也称为站点)间、及多个雇员(下面,也称为账户)间,能够共同利用应用开发环境、应用执行环境。构成社会化节点14的装置(下面,也简称为社会化节点14)提供下述功能,即,使得在共同开发应用的多个企业(下面,也称为租用者)间、在提供应用的企业和利用应用的企业顾客之间、及在企业和个人之间,能够共同利用应用开发环境、应用执行环境。
[0071] 应用开发环境是指在云计算环境中,将从与通信网络连接的传感器、设备及系统等发送的数据作为输入值而进行运算处理等的用于进行IoT或者IIoT的基本软件、应用及解决方案等的程序开发的开发环境。应用执行环境是指在云计算环境中,将从与通信网络连接的传感器、设备及系统等发送的数据作为输入值而进行运算处理等的用于执行IoT或者IIoT的基本软件、应用及解决方案等程序的环境。
[0072] 下面,将由智能节点13及社会化节点14构成的在企业间、企业和个人、及企业内的用户间能够共同地利用的本发明中的应用开发环境及应用执行环境等统称而称为Co-innovation空间(共创空间)。Co-innovation空间是云计算环境中的虚拟的空间。另外,Co-innovation空间是以企业(租用者)单位或者组织(站点)单位等分隔出的、相互安全地隔离的用于应用共创的空间。
[0073] 通过使用Co-innovation空间的体系结构,例如,能够进行使用大数据的咨询、各种控制、资产管理、遥感、远程监视、KAIZEN(改善)活动辅助等应用的开发、及MES、DCS等系统的开发。Co-innovation空间也可以取代在云计算环境中安装,而是在本地环境的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装置中安装。
[0074] 上述的Co-innovation空间的体系结构,也可以由构成智能节点13及社会化节点14的1个或多个装置提供。该Co-innovation空间的体系结构中的存储区域,可以是构成智能节点13及社会化节点14的1个或多个装置的存储部,或者也可以是将多个装置所具有的存储部的存储区域中的一部分组合多个而构成的。
[0075] 智能节点13及社会化节点14如上所述在服务器装置中动作,Co-innovation空间安装于智能节点13及社会化节点14。智能节点13具有Co-innovation空间的主要的功能。另一方面,社会化节点14在Co-innovation空间所具有的功能中,具有在企业间或者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应用程序的共享、买卖及交流等情况下所需的功能。
[0076] 智能节点13进行与智能节点13通信连接的脊柱节点12的管理、设备节点11的管理。用户通过人机接口(HMI)访问智能节点13,利用Co-innovation空间。该人机接口可以是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装置16。
[0077] 在智能节点13设置有对用于识别与智能节点13连接的初始状态的设备节点的信息(前述的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进行累积的设备池区域(累积部)(省略图示)。该设备池区域是储存用于对与智能节点13连接的设备节点中的、能够新利用的设备节点进行识别的信息的区域。如上所述的信息在例如设备节点与智能节点13连接时,通过即插即用从设备节点自动地发送至智能节点13而累积于设备池区域。
[0078] 智能节点13具有用于与各种外部的系统协作的多样的外部接口。例如,智能节点13能够与外部的IoT及IIoT云计算环境、外部的收费系统及外部的数据库系统等协作。如上所述,智能节点13能够大范围地与外部的各种系统协作,由此智能节点13能够在各种IoT云计算环境中,构建与外部的各种系统大范围地协作的Co-innovation空间及Co-innovation空间上的应用。
[0079] 智能节点13具有用于与各种外部的系统协作的多样的外部接口,由此智能节点13能够有效使用由IoT及IIoT云计算环境提供的接口组。因此,能够对顾客企业中的业务过程的供应链整体及以生命周期整体为对象的解决方案进行开发。
[0080] 物联云15提供用于将设备节点与云(具体地说,智能节点13)进行连接的平台的服务。在该物联云15设置有对用于识别与物联云15连接的初始状态的设备节点的信息(前述的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进行累积的设备池区域42(参照图5)。该设备池区域42是储存用于对与物联云15连接的设备节点中的、能够新利用的设备节点进行识别的信息的区域。如上所述的信息在例如设备节点与物联云15连接时,通过即插即用从设备节点自动地发送至物联云15而累积于设备池区域42。
[0081] 用于将上述的设备节点与云(智能节点13)进行连接的平台的服务,可以由构成物联云15的1个或多个装置提供。该设备池区域42可以是构成物联云15的1个或多个装置的存储部,或者也可以是将多个装置所具有的存储部的存储区域中的一部分组合多个而构成的。
[0082] 终端装置16是与经由网络而提供的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由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1提供的开发环境)进行通信连接的装置。该终端装置16例如由具有键盘等输入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显示部)、CPU(中央处理装置)、RAM等的个人计算机实现。个人计算机的类型例如可以是台式型、笔记本型、平板型等的任意者。
[0083] 〈设备节点和智能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0084] 图2是表示经由脊柱节点的设备节点和智能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2所示的那样,设备节点11a和脊柱节点12经由局域网N11连接。脊柱节点12和智能节点13经由局域网、专用线或互联网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等通信网N12连接。脊柱节点12由监视·管理工具M1管理。
[0085] 图3是表示经由物联云的设备节点和智能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3所示的那样,设备节点11d和物联云15经由例如蜂窝网N21及专用线N22而连接。物联云15和智能节点13经由专用线或互联网VPN等通信网N23而连接。物联云15由监视·管理中心M2管理。
[0086] 图2所示的设备节点11a及图3所示的设备节点11d各自在内部保持有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而且,如果例如图2所示的设备节点11a的设置完成,则通过即插即用将设备节点11a的个体识别信息等经由局域网N11而发送至脊柱节点12。例如,如果图3所示的设备节点11d的设置完成,则通过即插即用将设备节点11d的个体识别信息等经由蜂窝网N21及专用线N22而发送至物联云15。
[0087]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连接方式中的个体识别信息的收发所涉及的结构的框图。如图4所示的那样,设备节点11a具有个体识别信息保存部21、激活操作部22及个体识别信息发送部23。个体识别信息保存部21对上述的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进行保存。激活操作部22通过由即插即用实现的激活操作,针对个体识别信息发送部23,对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的发送进行指示。个体识别信息发送部23基于激活操作部22的指示,从个体识别信息保存部21读出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将个体识别信息发送至外部(例如,局域网N11)。
[0088] 脊柱节点12具有个体识别信息接收部31及设备池区域32(累积部)。个体识别信息接收部31对从设备节点11a经由局域网N11发送来的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进行接收。设备池区域32将由个体识别信息接收部31接收到的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保存于设备列表。
[0089]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连接方式中的个体识别信息的收发所涉及的结构的框图。如图5所示的那样,设备节点11d与图4所示的设备节点11a同样地,具有个体识别信息保存部21、激活操作部22及个体识别信息发送部23。在如上所述的设备节点11d中,基于激活操作部22的指示,个体识别信息发送部23从个体识别信息保存部21读出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将个体识别信息发送至外部(例如,蜂窝网N21)。
[0090] 物联云15具有个体识别信息接收部41及设备池区域42(累积部)。个体识别信息接收部41对从设备节点11d依次经由蜂窝网N21及专用线N22发送来的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进行接收。设备池区域42将由个体识别信息接收部41接收到的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保存于设备列表。
[0091] 〈Co-innovation空间的功能结构〉
[0092]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中进行安装的Co-innovation空间的功能结构图。Co-innovation空间的功能可以仅由智能节点13及社会化节点14中的任一者实现,也可以由智能节点13及社会化节点14这两者实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说明,设为Co-innovation空间的功能由智能节点13实现。
[0093] 如图6所示的那样,由智能节点13实现的Co-innovation空间,具有:应用板51、交流工具52、库53、储存器54、设备管理部55(管理部、管理单元)、租用者管理部56、站点·账户管理部57、应用商店58、收费部59及数据库部60。
[0094] 应用板51(程序开发部),将多租用者、多站点及多账户的应用开发环境及应用执行环境向用户提供。应用板51具有编译、能够针对用户视觉性地使应用程序进行显示的显示部等的功能。显示部对表示Co-innovation空间的图像进行显示,在该Co-innovation空间中,基于布局信息、接线信息、参数信息及选择区域信息等,视觉性地对应用程序进行显示。
[0095] 布局信息是指表示作为开发对象的应用程序的处理方式的信息。例如,在布局信息中包含下述信息,即,表示作为开发对象的应用程序是进行多输入2输出的处理的应用、或者是进行多输入多输出的处理的应用、还是进行1输入多输出的处理的应用等。
[0096] 接线信息是指将作为开发对象的应用程序中的、输入数据项目、作为处理内容的逻辑、作为处理结果的输出数据项目各自通过引导线连结而生成视觉地表示数据项目、逻辑间的关系性的图时所定义的与该引导线相关的信息。参数信息是指表示在作为开发对象的应用程序中设定的各种参数的设定值的信息。
[0097] 选择区域信息是指在作为开发对象的应用程序的一系列的处理中,表示通过由用户进行的操作等而选择(指定)出的一部分的处理的信息。例如,针对通过应用板51视觉性地显示出的应用程序,用户对鼠标等进行操作而将该应用程序的一部分的区域包围,由此生成表示被包围的区域的选择区域信息。
[0098] 交流工具52提供在用户间被利用的聊天功能、音频交流功能、声音通话功能、画面共享功能及公告板、社交网络服务(SNS)等社群功能等。例如,聊天功能不仅是能够将文本数据(例如,源代码等)、图像数据及程序的执行文件等,还能够包含参数值等设定信息将作为开发对象的应用程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在用户间收发而共享。
[0099] 库53提供在应用板51中开发或者执行应用程序时使用的通用性的处理逻辑、模板、分析工具及历史记录部(储存有履历信息、实绩信息的数据库)等。例如,库53存储有类似波形检索工具、回归分析工具、重回归分析工具、MT法分析工具、误差分散分析工具、数据驱动模型工具、深度学习工具及相关分析工具等各种分析工具。
[0100] 储存器54将各种信息(例如,开发出的应用程序、分析结果数据等)区分为一般公开的信息、租用者共用的信息、站点共用的信息和账户个人用的信息,各自存储于一般公开用的存储区域、租用者共用的存储区域、站点共用的存储区域或者账户个人用的存储区域。各用户关于能够将各种信息保存于哪个存储区域,可以预先由租用者的管理者基于针对每个用户设定出的权限进行控制。储存器54是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硬盘驱动器(HDD)、闪存存储器、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RAM(可读写的存储器)、ROM(读出专用存储器)或它们的任意的组合。
[0101] 设备管理部55对智能节点13所收容的构成设备节点11的传感器、设备及系统等的信息进行管理。例如,设备管理部55对将为了设备节点11的收容所使用的、赋予给设备节点11的识别信息和账户、站点及租用者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等进行管理。
[0102] 智能节点13的设备管理部55,可以将脊柱节点12所收容的构成设备节点11的传感器设备及系统等的信息经由脊柱节点12取得而进行管理。或者,也可以是脊柱节点12对该信息进行管理,智能节点13的设备管理部55从脊柱节点12取得该信息。
[0103] 租用者管理部56对与租用者(企业)相关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例如,租用者管理部56针对租用者的基础信息、收费信息、操作权限及批准权限等信息进行设定、变更、删除等。例如,租用者管理部56针对每个租用者对与Co-innovation空间的利用及付费或者免费的、应用、工具、模板及数据等的利用相伴的合同所相关的合同信息进行管理。
[0104] 站点·账户管理部57对与站点(组织)及账户(用户)相关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例如,站点·账户管理部57针对站点及账户的基础信息、收费信息、操作权限及批准权限等信息,进行设定、变更、删除等。
[0105] 应用商店58是用户用于进行应用程序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逻辑、模板及数据等(下面,简称为应用等)的买卖的功能。针对由应用商店58销售的应用等,可以是能够通过每月收费、每年收费、与利用次数相对应的收费、或者一次性的收费等任意的收费方法进行收费。关于由应用商店58销售的应用等中的特定的应用等,可以从用户使用开始的日期起经过一定期间(例如,一个月)作为免费试用期间,不产生收费。
[0106] 收费部59针对购买了由应用商店58销售的应用等的用户进行收费处理。收费部59可以针对Co-innovation空间的利用进行收费处理。收费对象可以是能够针对每个租用者、站点或者账户进行预先登记。在购买到的应用等是由用户在应用商店58进行了登记的应用等的情况下,可以针对购买了该应用等的用户进行收费而将征收的金额的一部分向登记了应用等的用户支付。
[0107] 数据库部60将应用的动作所需的生产管理信息、车间运转管理信息、品质信息等数据作为数据库进行保持,与应用的请求相应地提供所需的数据。该数据库可以是SQL等一般性的数据库,也可以是非SQL的特定用途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针对每个租用者、站点或者账户进行设定,也可以与数据的内容相应地由管理者单独地设定访问权限。这些数据库可以参照处于Co-innovation空间的外侧的外部的数据库。
[0108] 〈设备节点的收容〉
[0109] 接下来,对设备节点向系统的收容进行说明。在这里,设备节点向系统的收容是指将设备节点逻辑性地与系统连接、进行管理并输入输出。如使用图4、图5说明的那样,设备节点11在内部的个体识别信息保存部21中保持有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设备节点11通过即插即用,针对脊柱节点12、物联云15对个体识别信息等进行发送。如果来自设备节点11的个体识别信息等由脊柱节点12、物联云15接收到,则累积于设备池区域32、设备池区域42。
[0110] 此时,从安全的观点触发,有时必须从其它租用者知晓各个设备节点的存在。另外,也有时希望对来自其它用户、其它站点的访问进行限制。并且,使设备的收容变得容易,在设置作业的高效化的观点和成本削减的观点上是重要的。为了将其实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的那样,定义有激活(ACTIVATED)状态ST1、注册(REGISTERD)状态ST2、分派(ALLOCATED)状态ST3、指定(ASSIGNED)状态ST4及程序锁(APPLOCKED)状态ST5这5个状态。
[0111] 图7是表示设备节点收容时的状态转换的状态转换图。首先,设备节点11在工厂出厂时成为初始状态。通过从初始状态起进行激活(Activation)这一操作,从而设备节点11转换为激活状态ST1。激活状态ST1是由脊柱节点12或物联云15识别到激活完成的设备节点11的状态。
[0112] 此时,构成脊柱节点12或物联云15的1个或多个装置,可以使用状态管理文件,将激活完成的设备节点11的状态(状态信息)登记或变更为激活状态ST1,由此对设备节点的状态转换进行管理,该状态管理文件用于对在由这些装置构成的未图示的存储部或存储区域中存储的设备节点的各状态进行管理。
[0113] 通常,将设备节点11与网络连接,如果接通电源,则通过即插即用,激活完成。设备节点11向网络的连接,如果通过蜂窝网/无线网进行收容,则在电波到达的范围内通过设置设备节点11而实现。在通过光纤、双绞线进行收容的情况下,设备节点11向网络的连接,是通过将配线与设备节点11连接等而实现的。
[0114] 在激活状态ST1中,激活完成的设备节点11的个体识别信息等,累积于脊柱节点12的设备池区域32或物联云15的设备池区域42。但是,任何租用者都无法识别其存在。由此,设备节点11不会被意外地侵占、攻击、盗录。
[0115] 即使设为如上所述的状态,累积于设备池区域32、42的个体识别信息等如果被第三方以任意的方法知晓,则通过注册(Registration)这一操作(进行设备节点11和租用者的分配的操作),也存在设备节点11被侵占、攻击或盗录的危险性。固有密码为了减少如上所述的危险性而附加于个体识别信息。
[0116] 接下来,通过进行注册这一操作,从而设备节点11转换为注册状态ST2。注册状态ST2是设备节点11被分配给特定的租用者的状态。在智能节点13中,进行设备节点11的收容的租用者向脊柱节点12或物联云15通知个体识别信息。由此,进行在设备池区域32、42中所保持的设备节点11的个体识别信息(第1信息)和租用者(第2信息)的关联。该关联由图6所示的设备管理部55进行。进行了关联的个体识别信息被复制于租用者的设备登记区域,从设备池区域32、42被删除。
[0117] 此时,由智能节点13构成的Co-innovation空间的设备管理部55,可以使用用于对在未图示的存储部或存储区域中存储的设备节点的各状态进行管理的状态管理文件,将登记完成的设备节点11的状态(状态信息)从激活状态ST1变更为注册状态ST2,由此对状态转换进行管理。
[0118] 如前述那样,针对每个租用者的空间被相互安全地隔离。因此,在该状态下,第三方租用者无法对收容的设备节点11进行识别,无法将该设备节点11分配给第三方租用者。在设备池区域32、42中累积有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的情况下,智能节点13如果没有将设备的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同时地通知,则租用者和在设备池区域32、42中保持的个体识别信息的关联不被进行。
[0119] 接下来,通过进行分派(Allocation)这一操作(将处于注册状态ST2的设备节点11由该租用者的管理者分配给站点、账户的操作),从而设备节点11转换为分派状态ST3。分派状态ST3是设备节点11被分配给特定的租用者、账户的状态。在该分派状态ST3中,如果各用户登录至智能节点13各自的账户的Co-innovation空间,则在各自账户的Co-innovation空间上对设备节点11进行识别,能够将设备节点11在应用开发画面(参照图13)进行利用。
[0120] 此时,由智能节点13构成的Co-innovation空间的设备管理部55,可以使用用于对在未图示的存储部或存储区域中存储的设备节点的各状态进行管理的状态管理文件,将登记完成的设备节点11的状态(状态信息)从注册状态ST2变更为分派状态ST3,由此对状态转换进行管理。
[0121] 接下来,通过进行指定(Assignment)这一操作(租用者的管理者通过管理者权限登录至租用者,在各租用者所下辖的站点、账户对权限进行设定的操作),从而设备节点11转换为指定状态ST4。指定状态ST4是设定了针对每个站点、账户的访问权的状态。在这里,设备节点11在初始状态下,成为从租用者下辖的哪个站点的哪个账户都能够进行识别、利用的状态。租用者的管理者通过管理者权限进行登录,由此能够针对每个站点、账户或者另外设定的每个组,进行R/O(只读:仅读入)、R/W(读写:可读写)、X(执行)等权限设定。
[0122] 此时,由智能节点13构成的Co-innovation空间的设备管理部55,可以使用用于对在未图示的存储部或存储区域中存储的设备节点的各状态进行管理的状态管理文件,将登记完成的设备节点11的状态(状态信息)从分派状态ST3变更为指定状态ST4,由此对状态转换进行管理。
[0123] 接下来,通过进行锁定(Lock)这一操作(将设备节点11的设定变更、停止、再启动等权限限定于特定的应用的操作),设备节点11转换为程序锁状态ST5。程序锁状态ST5是设备节点11的利用仅被限制或者许可于特定的应用的状态。该状态是为了对设备节点11的设定变更、停止、再启动等进行限制或者许可,能够将设备节点11稳定地利用而设置的。
[0124] 锁定这一操作,哪个账户都能够执行,租用者的管理者能够将其强制性地变更。即使是成为程序锁状态ST5的设备,只要是R/O(只读)的权限,则能够读入。关于成为程序锁状态ST5的设备,如果为了从其它应用的程序进行利用而进行设定变更,则将错误返回,提示进行了锁定这一操作的用户ID和应用ID。
[0125] 此时,由智能节点13构成的Co-innovation空间的设备管理部55,可以使用用于对在未图示的存储部或存储区域中存储的设备节点的各状态进行管理的状态管理文件,将登记完成的设备节点11的状态(状态信息)从指定状态ST4变更为程序锁状态ST5,由此对状态转换进行管理。
[0126] 图8是表示设备节点收容时的处理的流程图。图8所示的流程图示出了直至被收容的设备节点11转换为注册状态ST2为止的处理。在这里,为了使理解变得容易,以对与脊柱节点12连接的设备节点11进行收容的情况为例而进行说明。但是,在对与物联云15连接的设备节点11进行收容的情况下,也进行相同的处理。
[0127] 首先,智能节点13针对脊柱节点12,对试图收容的设备节点的个体识别信息进行发送(步骤S1)。该处理是例如用户操作终端装置16输入试图收容的设备节点的个体识别信息而进行的。脊柱节点12对从智能节点13发送来的个体识别信息进行接收(步骤S2)。于是,脊柱节点12将接收到的个体识别信息和设备池区域32的设备固有信息列表进行比较,对是否存在个体识别信息一致进行判定(步骤S3)。
[0128] 在判定为不存在个体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在步骤S3的判定结果为“NO”的情况下),脊柱节点12针对智能节点13而发送拒绝(步骤S4)。智能节点13对从脊柱节点12发送来的拒绝进行接收(步骤S5)。于是,在智能节点13中,成为设备节点11的登记失败(步骤S6)。
[0129] 与此相对,在判定为存在个体识别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在步骤S3的判定结果为“YES”的情况下),脊柱节点12对是否存在与该个体识别信息相对应的固有密码进行判定(步骤S7)。在判定为没有固有密码的情况下(在步骤S7的判定结果为“NO”的情况下),脊柱节点12将设备节点11的信息复制于租用者的设备登记区域(步骤S8)。然后,脊柱节点12删除设备池区域32的设备的信息(步骤S9)。
[0130] 而且,脊柱节点12针对智能节点13,对登记完成进行发送(步骤S10)。智能节点13对从脊柱节点12发送来的登记完成进行接收(步骤S11)。于是,在智能节点13中,成为设备节点11的登记完成(步骤S12)。由此,登记完成的设备节点11成为注册状态ST2。
[0131] 另一方面,在步骤S7中,在判定为存在固有密码的情况下(在步骤S7的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脊柱节点12针对智能节点13,对密码请求进行发送(步骤S13)。智能节点13对从脊柱节点12发送来的密码请求进行接收(步骤S14)。于是,智能节点13准备固有密码(步骤S15),向脊柱节点12发送固有密码(步骤S16)。
[0132] 脊柱节点12对从智能节点13发送出的固有密码进行接收(步骤S17)。于是,脊柱节点12将接收到的固有密码和在设备池区域32中累积的固有密码相比较,对固有密码是否一致进行判定(步骤S18)。
[0133] 在判定为固有密码不一致的情况下(在步骤S18的判断结果为“NO”的情况下),脊柱节点12针对智能节点13发送拒绝(步骤S19)。智能节点13对从脊柱节点12发送来的拒绝进行接收(步骤S20)。于是,在智能节点13中,成为设备节点11的登记失败(步骤S21)。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固有密码不一致的情况下(在步骤S18的判断结果为“YES”的情况下),脊柱节点12及智能节点13进行前述的步骤S8~12的处理,成为设备节点11的登记完成。由此,登记完成的设备节点11成为注册状态ST2。
[0134] 〈设备节点的收容作业步骤〉
[0135] 接下来,对用于收容设备节点11的具体的作业步骤进行说明。如使用图7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设备节点11进行收容的情况下,需要针对激活状态ST1、注册状态ST2、分派状态ST3、指定状态ST4及程序锁状态ST5这5个状态不断设定设备节点11。从初始状态至激活状态ST1为止的转换能够通过即插即用进行。
[0136] 但是,从注册状态ST2至程序锁状态ST5为止的转换,需要租用者的管理者的操作。例如,租用者的管理者需要进行设备节点11的个体识别信息的输入、固有密码的输入作业。
因此,租用者的管理者的作业负担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设备收容的作业简单化,如图9所示的那样,打印有个体识别信息、固有密码和二维码CD的贴纸SL粘贴于设备节点11。
[0137] 图9A及图9B是表示在设备节点贴合的贴纸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9A所示的贴纸SL打印有表示设备节点的个体识别信息的字符串ST和包含该个体识别信息的二维码CD。在字符串ST包含有表示是设备节点的个体识别信息这一主旨的“Device Identification”及设备节点的个体识别信息“3201XF5J P3A2S052”。在二维码CD包含有将设备节点11的个体识别信息以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形式记述的信息。在这里,设为打印有表示设备节点的个体识别信息的字符串ST和包含该个体识别信息的二维码CD的贴纸SL贴合于设备节点,但字符串ST及二维码CD也可以直接打印或者刻印于设备节点。
[0138] 在图9B所示的贴纸SM打印有表示设备节点的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的字符串SU和包含这些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的二维码CE。在字符串SU包含有表示是设备节点的个体识别信息这一主旨的“Device Identification”、设备节点的个体识别信息“3201XF5J P3A2S052”、表示是固有密码这一主旨的“PASS CODE”及固有密码“X_5PxG32LZZQ”。在二维码CE包含有将设备节点11的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以XML形式记述的信息。
[0139] 如图9B所示的贴纸SM那样,在字符串SU含有固有密码的情况下,存在固有密码被他人知晓的危险性。因此,通常同时使用贴纸SL和贴纸SM,贴纸SM设为能够容易地剥离。在例示于图9A的贴纸SL中打印的二维码CD及在例示于图9B的贴纸SM中打印的二维码CE是QR码(注册商标)等矩阵型的二维码,也可以是堆型的二维码。二维码CD及CE并不限定于二维码,也可以是一维码等其它码。因此,在设置时读取二维码,设备节点的设定完成后,从防止第三方在网络上特别指定设备并利用这一状况的安全的观点出发,贴纸SM应该从设备节点被剥离,另行保管及管理。
[0140] 《收容作业步骤的第1例》
[0141] 图10是用于对设备节点的收容作业步骤的第1例进行说明的图,图11是表示该作业步骤的第1例的时序图。如图10所示的那样,在由智能节点13实现的Co-innovation空间中设置有针对每个租用者的租用者区域R1~R3。这些租用者区域R1~R3是使用由图6所示的租用者管理部56进行管理的信息而创建的。在这里,为了使说明变得简单,仅图示出3个租用者区域R1~R3。但是,租用者区域是以与利用Co-innovation空间的租用者的数量相对应的量而设置的。下面,为了使理解变得容易,着眼于设置有租用者区域R1的租用者(下面,称为“租用者A”),对收容作业步骤的第1例进行说明。
[0142] 如图10所示的那样,在租用者区域R1的内部,设置有针对属于租用者A的每个站点(组织)的站点区域R11。在图10中,为了简化图示,仅图示出属于租用者A的1个站点(下面,称为“站点B”)的站点区域R11。在站点区域R11的内部,设置有针对属于站点B的每个账户(用户)的账户区域R12。在图10中,为了简化图示,仅图示出属于站点B的1个账户(下面,称为“账户C”)的账户区域R12。这些站点区域R11及账户区域R12是使用由图6所示的站点·账户管理部57进行管理的信息创建的。
[0143] 在租用者区域R1的内部,设置有对能够由属于租用者A的站点、账户共用的设备节点进行登记的设备登记区域R13。该设备登记区域R13是使用由图6所示的设备管理部55进行管理的信息而创建的。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在设置于租用者区域R1的内部的设备登记区域R13中登记的设备节点,能够由租用者A、站点B及账户C共用。属于租用者A的站点、账户,在登记于设备登记区域R13的设备节点以外,能够共用数据、逻辑、应用等。
[0144] 如图11所示的那样,租用者A的管理者,首先对设备节点11进行设置,将设备节点11的电源接通(步骤S101)。如果设备节点11的电源接通,则通过即插即用,设备节点11与脊柱节点12、智能节点13或物联云15连接。在这里,作为一个例子,设为设备节点11与脊柱节点12连接。如果设备节点11与脊柱节点12连接,则设备节点11将设备节点11的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发送至脊柱节点12(步骤S102)。设备节点11的个体识别信息累积于脊柱节点12的设备池区域32。由此,设备节点11的状态从初始状态转换为激活状态ST1。
[0145] 接下来,租用者A的管理者操作终端装置16而访问智能节点13,登录于Co-innovation空间(步骤S104)。由此,租用者A的管理者能够利用在由智能节点13实现的Co-innovation空间中设置的租用者区域R1。接下来,租用者A的管理者对在Co-innovation空间中预先准备的设备登记菜单进行选择。
[0146] 而且,租用者A的管理者使用与终端装置16连接的照相机17,对在设备节点11贴合的贴纸SM的二维码CE进行拍摄(步骤S105)。如果由照相机17对二维码CE进行了拍摄,则从该二维码CE读取设备节点11的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终端装置16将读取的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发送至智能节点13(步骤S106)。
[0147] 与上述的终端装置16连接的照相机17,例如也可以是搭载有照相机功能的智能手机等便携型终端装置。在使用如上所述的便携型终端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在没有网络、PC(个人计算机)的屋外进行设备节点11的设置时,也能够经由无线的电话线路而将便携型终端装置与智能节点13连接,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作业。
[0148] 接下来,智能节点13访问脊柱节点12的设备池区域32,对与从终端装置16发送来的个体识别信息相同的个体识别信息进行检索(步骤S107)。在存在与个体识别信息相对应的固有密码的情况下,智能节点13将累积于设备池区域32的固有密码和从终端装置16发送来的固有密码进行比较而认证(步骤S108:认证处理)。
[0149] 在检索到与从终端装置16发送来的个体识别信息相同的个体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换言之,在与从终端装置16发送来的个体识别信息相同的个体识别信息存在于设备池区域32的情况下),智能节点13进行将租用者A和设备节点11相关联的处理(步骤S109)。该处理是由图6的设备管理部55进行的。然后,脊柱节点12将累积于设备池区域32的设备节点11的信息发送至智能节点13(步骤S110)。智能节点13将设备节点11的信息登记于租用者A的设备登记区域R13(步骤S111)。由此,设备节点11的状态从激活状态ST1转换为注册状态ST2。转发至智能节点13的设备节点11的信息从设备池区域32被删除。
[0150] 如果设备节点11被登记作为租用者A的设备节点,则租用者A的管理者对终端装置16进行操作,针对租用者A下辖的站点B、账户C分配设备节点11(步骤S112)。由此,智能节点
13进行将设备节点分配给特定的站点及账户(例如,站点B、账户C)的处理(第1处理)。如果该处理结束,则设备节点11的状态从注册状态ST2转换为分派状态ST3。
[0151] 通过管理者权限登录的租用者A的管理者,对终端装置16进行操作,针对租用者A下辖的站点B、账户C,进行R/O(只读)、R/W(读写)、X(执行)等的权限设定(步骤S113)。由此,智能节点13针对每个站点及账户,进行对针对设备节点11的访问权进行设定的处理(第2处理)。如果该处理结束,则设备节点11的状态从分派状态ST3转换为指定状态ST4。
[0152] 租用者A的任意的站点、账户或者租用者A的管理者对终端装置16进行操作,进行将设备节点11的设定变更、停止、再启动等的权限限定于特定的应用的操作(锁定)(步骤S114)。由此,智能节点13进行将设备节点11的利用仅限制或者许可于特定的应用程序的处理(第3处理)。如果该处理结束,则设备节点11的状态从指定状态ST4转换为程序锁状态ST5。
[0153] 《收容作业步骤的第2例》
[0154] 图12是用于对设备节点的收容作业步骤的第2例进行说明的图。在本例中,通过利用便携终端18的应用,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从激活状态ST1至指定状态ST4为止的处理。即,通过便携终端18的应用,进行图11所示的步骤S104~步骤S112的处理。
[0155] 在本例中,举出利用便携终端18的应用的情况为例而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从便携终端18经由浏览器而访问Co-innovation空间上的设备登记画面(应用),利用该设备登记画面(应用),由此进行图11所示的步骤S104~步骤S112的处理。
[0156] 在设备节点11的设置完成之后,租用者A的管理者启动便携终端18的应用,使用便携终端18读取在终端装置16显示出的二维码CD1。由此,将账户ID、口令向便携终端18输入。输入至便携终端18的账户ID、口令,通过便携终端18的应用而自动地发送至智能节点13。由此,租用者A的管理者登录于Co-innovation空间(步骤S104)。
[0157] 在这里,在显示于终端装置16的二维码CD1中,包含有租用者A的管理者为了登录于Co-innovation空间所需的账户ID及口令。该二维码CD1在租用者A的管理者通过终端装置16已登录于Co-innovation空间的状态下,例如在选择出“合同信息”菜单时,与自身所属的租用者的合同信息一起被显示。
[0158] 如上所述在本例中,仅通过便携终端18的应用进行读取二维码CD1的操作,租用者A的管理者就能够登录于Co-innovation空间。因此,在向Co-innovation空间登录时,不需要账户ID、口令的输入,租用者A的管理者能够极其容易地登录。可以印刷上述的二维码CD1,将印刷的二维码CD1由终端装置16读取。
[0159] 在本例中,关于租用者A的管理者通过便携终端18的应用而读取在终端装置16显示的二维码CD1,由此将账户ID、口令输入至便携终端18,向Co-innovation空间登录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租用者A的管理者也可以在便携终端18的画面上,使用便携终端18的键盘而输入账户ID及口令,登录于Co-innovation空间。
[0160] 在向Co-innovation空间的登录完成之后,租用者A的管理者使用便携终端18对在设备节点11贴合的贴纸SM的二维码CE进行拍摄(步骤S105)。由此,从二维码CE读取设备节点11的个体识别信息(或者,个体识别信息及固有密码)。于是,通过便携终端18的应用,自动地进行步骤S106~步骤S112的处理,直至分派状态ST3为止的处理完成。在步骤S112的处理中,需要对分配设备节点11的站点、账户进行设定,但该设定信息预先设定于便携终端18的应用。
[0161] 能够通过便携终端18的应用的输入画面对各站点、账户的权限进行选择,租用者A的管理者可以使用便携终端18,通过管理者权限登录于智能节点13的Co-innovation空间。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便携终端18的应用进行直至步骤S113的处理为止,直至指定状态ST4为止的处理完成。由此,能够实现作业的进一步的简化。
[0162] 〈应用开发画面〉
[0163]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应用开发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在上述的设备节点的收容后(或者,同时进行设备节点的收容),各用户(账户)能够通过图13所示的应用开发画面,经由网络不断开发应用程序。在该应用开发画面中,针对每个租用者、站点设定的多个用户(账户),能够与预先由管理者设定的执行权限相应地,一边共享数据、逻辑、应用、状态,一边进行应用程序的创建、管理、监视、执行。该应用开发画面,例如显示于终端装置的显示装置(显示部)。
[0164] 图13所示的应用开发画面具有开发部件一览显示区域E1和应用设计区域E2。开发部件一览显示区域E1是对在应用程序的开发中使用的开发部件的一览进行显示的区域。在该开发部件一览显示区域E1,例如将分析元件、输入输出数据项目(例如,传感器输出)、通用的各种逻辑(运算符、函数)等作为开发部件而一览显示。
[0165] 应用设计区域E2是将作为开发对象的应用程序的构造视觉性地显示的区域。在该应用设计区域E2中,能够进行作为开发对象的应用程序的创建及编辑。用户例如从在开发部件一览显示区域E1中显示出的开发部件(例如,分析元件、输入输出数据的数据项目、作为处理内容的逻辑等)的一览中,对需要的开发部件进行选择,将选择出的部件通过鼠标操作等拖放至应用设计区域E2。由此,能够使表示选择出的开发部件的图像在应用设计区域进行显示。而且,将在应用设计区域E2显示出的开发部件通过线、箭头进行连接,由此能够创建应用程序。
[0166] 在对设备节点11进行收容时,如果设备节点11转换为分派状态ST3,则在分配有该设备节点11的租用者、站点、账户的应用开发画面中的开发部件一览显示区域E1,将收容的设备节点11作为开发部件进行显示。而且,各租用者、站点、账户,能够共享所收容的设备节点11,进行程序的创建、编辑。
[0167] 如果所收容的设备节点11转换为指定状态ST4,则针对每个站点、账户对访问权进行设定。因此,正在通过图13所示的应用开发画面进行开发的用户,设备节点11的使用仅被限制为所设定的权限的范围内的使用。如果所收容的设备节点11转换为程序锁状态ST5,则设备节点11的利用仅被限制为特定的应用。因此,正在通过图13所示的应用开发画面进行开发的用户,仅在对被许可利用的应用进行开发的情况,能够利用设备节点11。
[0168] 如以上说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利用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1的租用者的管理者的指示,在应用程序所利用的设备节点11的个体识别信息被确定出的情况下,进行确定出的个体识别信息和进行了该个体识别信息的确定的租用者的关联,进行限制或者许可设备节点11的使用的管理处理。因此,能够以高的安全性,将设备节点11收容于系统。
[0169] 具体地说,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1能够被各种企业(租用者)利用。例如,在进行通过车间实现的工程设计系统的开发的情况下,能够被顾客(例如,订购者)、工程设计公司(例如,订单接收者)及第三方供应商(第三方)利用。在如上所述的被各种租用者利用的系统中,从安全的观点出发,有时不将在车间中使用的设备节点11的存在通知给其它租用者。另外,即使是同一租用者,有时也希望对来自其它部署(站点)或者其它公司员工(用户)的访问进行限制。
[0170]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进行限制或者许可设备节点11的使用的管理处理,从而设备节点11的使用被限制为属于特定的租用者的特定的站点及账户,针对每个站点及账户设定针对设备节点11的访问权,设备节点11的利用仅被限制于特定的应用程序。由此,例如,在车间中使用的设备节点11的存在不会被其它租用者知晓,也能够对来自同一租用者中的、其它部署(站点)或者其它公司员工(用户)的访问进行限制。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以高的安全性,将设备节点11收容于系统。
[0171] 由租用者操作的设备节点11被同一地管理,因此如果从应用观察,则能够将与智能节点13直接连接的传感器、设备及系统、经由脊柱节点12连接的传感器、设备及系统、以及经由物联云15连接的传感器、设备及系统同等地识别。由此,在各站点、各账户中,能够将设备同样地操作,不断开发、编辑程序。
[017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打印有包含个体识别信息、固有密码的信息的二维码CD、CE的贴纸SL、SM,粘贴于设备节点11。因此,能够将设备节点11的个体识别信息、密码高效地输入。使用便携终端18读取二维码CD1而进行向Co-innovation空间的登录,便携终端18的应用实现设备节点11的收容作业。因此,能够将设备节点11的收容高效地进行。
[0173]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与脊柱节点12连接的设备节点11,以初始状态与脊柱节点12连接,将个体识别信息、固有密码累积于脊柱节点12的设备池区域32。与智能节点13连接的设备节点11,以初始状态与智能节点13连接,将个体识别信息、固有密码累积于智能节点
13的未图示的设备池区域。与物联云15连接的设备节点11,以初始状态与物联云15连接,将个体识别信息、固有密码累积于物联云15的设备池区域42。
[0174] 如上所述,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区分为设备节点11被连接的场所(网络)、对设备节点11的信息(个体识别信息、固有密码)进行累积的设备池区域,但也可以将设备池区域通用化。例如,如果使用蜂窝网,则从哪个场所都能够访问云,因此全部设备节点11可以以初始状态与物联云15连接,全部设备节点11的信息可以累积于物联云15的设备池区域42。
[0175]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上述的实施方式限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自由地变更。例如,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1的一部分或全部由计算机实现。在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1的一部分或全部由计算机实现的情况下,可以将用于实现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1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功能的大于或等于一个程序记录于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使计算机系统读入在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大于或等于一个程序并执行,由此实现。
[0176] 在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于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1的计算机系统,且包含OS、周边仪器等硬件。“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可移动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存储装置。
[0177] “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可以包含如经由互联网等网络、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对程序进行发送的情况下的通信线路那样,短时间、动态地对程序进行保存的记录介质,如成为该情况下的服务器、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以一定时间对程序进行保存的记录介质。另外,上述程序可以用于实现前述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进一步与将前述的功能已经记录于计算机系统的程序的组合而实现。
[0178] 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1作为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等集成电路而实现。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1的各功能可以单独地进行处理器化,也可以将一部分或全部集成而进行处理器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不限定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实现。在通过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取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通过该技术而得到的集成电路。
[0179] 在本说明书中“前、后、上、下、右、左、垂直、水平、下、横、行以及列”等表示方向的词语提及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中的上述方向。因此,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的这些词语在本发明的装置中应相对性地进行解释。
[0180] “构成”这个词语为了执行本发明的功能而被构成、或者为了表示装置的结构、要素、部分而使用。
[0181] 并且,在权利请求书中,作为“方法加功能”而表达表现的词语,是指应该包含为了执行本发明所包含的功能而能够利用的、应该包含所有构造在内的词语。
[0182] “单元”这个词被用于表示结构要素、单元、硬件、或表示为了执行希望的功能而编程的软件的一部分。硬件的典型例是设备、电路,但不限于此。
[0183]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于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结构的添加、省略、置换、以及其它变更。本发明不被所述的说明所限定,只被添附的权利请求书所限定。
[0184] 标号的说明
[0185] 1  应用开发环境提供系统
[0186] 11 设备节点
[0187] 16 终端装置
[0188] 32 设备池区域
[0189] 42 设备池区域
[0190] 55 设备管理部
[0191] E1 开发部件一览显示区域
[0192] E2 应用设计区域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