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油,脂肪和蜡 / 抽余油 / 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快速清洗方法

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快速清洗方法

阅读:599发布:2024-02-05

专利汇可以提供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快速清洗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处在高危险的 密闭空间 工作环境内实施的一种清洗方法,具体指在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对其内壁进行高效、快速清洗方法。主要是配套的施工设备与清洗工序流程相结合,所述的清洗工序流程包括:抽气工序——初步清洗工序——再次清洗工序;所述的与清洗工序流程配套的施工设备,主要包括空气 压缩机 、高压防爆输气管道、泓吸抽气装置、泓吸管、 气动 泵 、污物容器、气体探测器、高压 水 泵、高压水枪、救生三 脚架 、救生绳、面罩供气管道、以及个人安全防护装备等,在上述之设备及工序的配合下,本发明所述的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清洗方法能在三个小时内得以安全、顺利地快速完成。,下面是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快速清洗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快速清洗方法,主要是配套的施工设备 与清洗工序流程相结合,其特征是清洗工序流程包括:抽气工序—— 初步清洗工序——再次清洗工序,其中每一工序的具体步骤如下:
(1)抽气工序:在进行此项工序操作时是在地底及地面的储存 油罐内的油量达到抽空最低量、一切安全施工措施和急救设备落实到 位的前提下,开始进行清洗的第一步骤的抽气工序:首先,将与储存 油罐连接之传输管及相关设备分离并封闭,再把储存油罐内剩余产品 抽出,最后通过空气压缩机的高压气流由泓吸抽气装置对储存油罐进 行抽气工序;在抽气工序期间,使用气体探测器不断的监察储存油罐 内的危险气体含量,直至其含量低于危险平;在抽气后期,打开人 孔盖,再次使用气体探测器检测储存油罐内的危险气体排放是否仍达 到清洗施工安全工作标准水平;
(2)初步清洗工序:在确认储存油罐内的危险气体达到最低含量 和安全工作标准后,施工人员穿戴好全套个人安全保护装备,两人一 组,轮流进入储存油罐内进行初步清洗工序:利用高压水枪,从储存 油罐人孔盖处开始,对附着在储存油罐内壁上的表层附着物进行初步 清洗,同时在地面上配合的施工人员要将冲洗下来的物质连同污水一 同抽出至事前准备好的污物容器内;
(3)再次清洗工序:在进行再次清洗工序时首先必须再次利用气 体探测仪对上一步骤完成后并抽净污水后的储存油罐进行危险气体 探测,确保再次清洗工序的安全施工;所述再次清洗工序是第二次利 用高压水枪对储存油罐彻底清洗,同时与地面上配合将罐底无法抽净 的残渣和污物清理出罐,最后用抹布将储罐内壁上残留的水抹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快速清洗方法,其 特征是所述的清洗工序流程仅需三个小时完成。
3、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快速清洗方法,其特征是与清洗工序流 程配套的施工设备,主要包括空气压缩机、高压防爆输气管道、泓吸 抽气装置、泓吸管、气动、污物容器、气体探测器、高压水泵、高 压水枪、救生三脚架、救生绳、面罩供气管道、以及个人安全防护装 备等,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分别连接高压防爆输气管道、面罩供气管道; 所述的泓吸抽气装置分别连接泓吸管、高压防爆输气管道;所述的气 动泵分别连接高压防爆输气管道、泓吸管和排油管;所述高压水泵通 过管道一端连接高压水枪;所述救生绳一端系在施工人员身上,另一 端扣在救生三脚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快速清洗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气体探测器为便携式防爆型四合一危险气体探测仪; 该探测仪所测的危险气体排放至安全标准水平是:爆炸气体须低于 10%;一须低于10ppm;硫化氢应低于35ppm;氧气含量应不 低于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快速清洗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全套个人安全保护装备主要包括全封闭式防化服、防 滑防油水、防化手套、安全帽、专用供气面罩、防爆照明灯、移动 警报器、安全吊带及紧急逃生供气瓶等。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处在高危险的密闭空间工作环境内实施的一种 清洗方法,具体指在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对其内壁进行高效、快速清 洗方法。

背景技术

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设施通常是石油化工行业安装于石化产品 各分销处,用于储存从大型储存库运来之汽油、柴油之产品,作为零 售或批发之用途。然而在长期的运输周转过程中,因为从大型油库转 输入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的油品也带有细微的锈、杂质、分及油 菌等。一方面,这些细微的铁锈、杂质日积月累粘附在储存油罐底部 及内壁上,无法清理。特别是存储柴油用的储存油罐,油菌在与水的 环境下不断的生长并长出油泥。油泥很容易通过输油系统过滤网进入 客户车辆之引擎注油系统,最后阻塞注油系统。另一方面,若上述这 些杂质、油菌长期得不到彻底清洗去除,阻止油菌生长,会直接影响 到油品的质量。因此,储存油罐的清洁和保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石化 企业的运营安全和产品品质。
一般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需每数年清洗一次,以确保油品质量。 长期以来,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清洗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直被 国内外业界视为一项高度危险的工程作业。以往在进行此项工程作业 时,由于专业配套设备的缺陷和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环保的专业 素质不足,加之长期以来国内一直没有一套科学、安全、规范的《储 存油罐清洗工作流程》,因而在施工作业时往往极易造成人员的死伤 和财产的重大损失。至今都令业内甚为避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在高危险的密闭空间工作环境内,解决一直以来被国内 外业界所困扰的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设施清洁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对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进行的安全、环保、高效、快速清洗 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地底及地 面储存油罐快速清洗方法,主要是配套的施工设备与清洗工序流程相 结合,所述的清洗工序流程包括:抽气工序——初步清洗工序——再 次清洗工序,其中每一工序的具体步骤如下:
抽气工序:在进行此项工序操作时是在地底及地面的储存油罐内 的油量达到抽空最低量,一切安全施工措施和急救设备落实到位的前 提下,开始进行清洗前的第一步骤的抽气工序:首先,将与储存油罐 连接之传输管及相关设备分离并封闭,再把储存油罐内剩余产品抽 出,最后通过空气压缩机的高压气流由泓吸抽气装置对储存油罐进行 抽气工序,在抽气期间,使用气体探测器不断的监察储存油罐内的危 险气体含量,直至其含量低于危险水平;在抽气后期,打开人孔盖, 再次使用气体探测器检测储存油罐内的危险气体排放是否仍达到清 洗施工安全工作水平。抽气工序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就是要 将外界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输送到储存油罐内,因此采用空气压缩 机,经高压供气管,使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泓吸抽气装置,其底部接 上泓吸管并将泓吸管一端放进储存油罐底部,该泓吸抽气装置放置于 储存油罐旁平坦空旷处,并直接与空气压缩机供气管接驳,在高效能 的空气压缩机启动后,大量压缩空气压入泓吸抽气装置底部,并沿着 抽气装置开口方向高速排出,此时的泓吸抽气装置便产生强大的泓吸 作用,通过插入储存油罐内泓吸管将罐内的有害气体也一同吸出,同 时产生空气对流效应,将外界的新鲜空气吸进储存油罐内,藉此对储 存油罐内存在的危险气体产生稀释作用,从而最终在短短的数十分钟 内将储存油罐内的危险气体达到安全水平,确保清洗作业的顺利进 行。
初步清洗工序:在确认储存油罐内的危险气体达到最低含量和安 全工作标准后,施工人员穿戴好全套个人安全保护装备后,两人一组 轮流进入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内进行初步清洗工序:利用高压水枪, 从储存油罐人孔盖处开始,对附着在储存油罐内壁上的表层附着物进 行初步清洗,同时在地面上配合的施工人员要将冲洗下来的物质连同 污水一同抽出至事前准备好的污物容器内。
再次清洗工序:在进行再次清洗工序时首先必须再次利用气体探 测仪对上一步骤完成后并抽净污水后的储存油罐进行危险气体探测, 确保再次清洗工序的安全施工;所述的再次清洗工序是第二次利用高 压水枪对储存油罐进行彻底清洗,同时与地面人员配合将罐底无法抽 净的残渣和污物清理出罐,并使用抹布将储存油罐内壁上残留的水抹 干。
本发明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快速清洗方法,所述的与清洗工序流 程配套的施工设备,主要包括空气压缩机、高压防爆输气管道、泓吸 抽气装置、泓吸管、气动、污物容器、气体探测器、高压水泵、高 压水枪、救生三脚架、救生绳、面罩供气管道、以及个人安全防护装 备等,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分别连接高压防爆输气管道、面罩供气管道; 所述的泓吸抽气装置分别连接泓吸管、高压防爆输气管道;所述的气 动泵分别连接高压防爆输气管道、吸油管、排油管和污物容器;所述 的高压水泵通过管道一端连接高压水枪;所述的救生绳一端系在施工 人员身上,另一端扣在救生三脚架上。
为了能更加准确、及时地检测及监察储存油罐内不时变化的气体 状况,本发明所采用的气体探测器为便携式防爆型四合一危险气体探 测仪,来监测储存油罐内的危险气体水平是否达到安全施工标准。该 探测仪所测的危险气体排放至安全标准水平是:爆炸气体须低于 10%;一须低于10ppm;硫化氢应低于35ppm;氧气含量应不 低于21%。
所述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主要包括全封闭式防化服、防滑防油水 、防化手套、安全帽、专用供气面罩、防爆照明灯、移动警报器、 安全吊带及紧急逃生供气瓶等。其中为确保进入罐内清洗作业的施工 人员输送高清洁度的空气,在专用供气面罩的供气管道上专安装有 专为呼吸空气设计之空气过滤装置,藉此可将空气中之有害杂质及一 氧化碳彻底滤除。
其它有关清洗储存油罐之施工设备一律采用需符合国际标准的 防爆设备或属气压推动式设备,如照明灯、抽油泵、机动手工具等。
在上述之设备及工序的配合下,本发明所述的地底及地面储存油 罐清洗方法能在三个小时内得以安全、顺利地快速完成。
本发明的优异之处与积极效果在于:由于地底及地面储存油罐清 洗方法主要是配套的安全设备与清洗工序流程相结合,所述的清洗工 序流程包括:抽气工序——初步清洗工序——再次清洗工序,尤其是 抽气工序与之配套泓吸抽气装置的作用使得进入储存油罐内的新鲜 空气与储存油罐内存在的危险气体产生稀释作用,从而最终在短短的 数十分钟内将储存油罐内的危险气体达到安全水平,本发明所述清洗 方法能在三个小时内得以安全顺利地快速完成。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 以来困扰石化用户储存油罐难以彻底清洗的难题,同时为各油站用户 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率的储存油罐清洗服务。本发明可大 推广应用,不仅今储存的油产品质量得以充分保证,而且对储存油罐 内部的保养有力,罐体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因此储存油罐的按时定 期清洗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本发明无疑是对地底及地面储 存油罐的清洗提供了一条有力途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是本发明抽气工序与配套施工设备示意图;
图3、图4是本发明清洗工序与配套施工设备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清洗密闭空间储存油罐施工人员穿戴的全套个 人安全保护装备示意图。
图中所示的1、储存油罐;2、泓吸管;3、气体探测器;4、泓 吸抽气装置;5、高压防爆输气管道;6、空气压缩机;61、面罩供气 管道;7、污物容器;8、救生三脚架;81、救生绳;9、气动泵;10、 高压水泵;11、高压水枪;12、施工人员;13、抹布;14、安全帽; 15、防爆照明灯;16、供气面罩;17、移动报警器;18、防化手套; 19、防滑防油水鞋、20、紧急逃生供气瓶;21、安全吊带;22、防化 服。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首先说明的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前提是我们制定并执 行了一整套的安全、环保、专业、高效的管理制度,以及在一切安全 措施和急救设备落实后,清洗储存油罐工程便正式展开。
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参照附图1,2,当一切准备就绪后,便检查所有设备性能是否 运作正常并将一切与该储存油罐1连接之所有供气、输送管及设备等 分离及密封,使用气动泵9将储存油罐1内的剩余产品抽到别的储存 油罐储存,通过空气压缩机6的高压气流由泓吸抽气装置4对储存油 罐1进行抽气工序,在抽气期间,使用气体探测器3不断的监察储存 油罐1内的危险气体含量,直至其含量低于危险水平;在抽气后期, 打开人孔盖,再次作用气体探测器3检测储存油罐1内的危险气体排 放是否仍达到清洗施工安全工作水平。
参照附图3,抽气工序后,清洗储存油罐1的初次清洗工序便 开始。施工人员12需穿戴好个人安全保护装备,进入人孔内并继续 将剩余的油产品抽出直至无法抽出为止。然后用高压水枪11从罐井 口向储存油罐1内壁之底部喷射。由于高压水枪11之压缩机不是防 爆型,因此需要放置在安全区。目的是将储存油罐内的污物进行初步 清除并稀释储存油罐内有害物质的浓度。初步清洗后,再用气动泵9 将污水排出罐外存入污物容器7中。
参照附图4,5,再次使用危险气体控测器检测储存油罐内的气 体质量并证实安全后,密闭空间储存油罐彻底清洗工作开始,密闭空 间工作队以两人为一组,在地面的组员称观察员,负责与在密闭空间 施工人员12保持联络,随时了解罐内施工人员工12的需要、掌握施 工进度、掌握密闭空间工作时限,确保一切供气、照明等设施正常运 作。而进入储存油罐的施工人员12需穿戴好上述要求的全套个人安 全保护装备,戴上供气面罩16,系上救生绳81并将救生绳81扣在 救生三脚架8上,记录进入密闭空间的施工人员12的名称及时间后, 该施工人员12便可进入储存油罐1内,采用高压水枪11对储存油罐 内壁进行彻底的清洗,并随即将污泥、污水泵离及清除。最后再用 质抹布13彻底将储存油罐内壁上的水迹抹净。
参照附图1至5所示的与清洗工序配套的施工设备主要包括:空 气压缩机6、高压防爆输气管道5、泓吸抽气装置4、泓吸管2、气动 泵9、污物容器7、气体探测器3、高压水泵10、高压水枪11、救生 三脚架8、救生绳81、面罩供气管道61、以及个人安全防护装备等, 所述的空气压缩机6分别连接高压防爆输气管道5和面罩供气管道 61;所述的泓吸抽气装置4分别连接泓吸管2和高压防爆输气管道5; 所述的气动泵9分别连接高压防爆输气管道5、吸油管、输油管和污 物容器7;所述的高压水泵10通过管道一端连接高压水枪11;所述 的救生绳81一端系在施工人员身上另一端扣在救生三脚架8上。为 了能更加准确、及时地检测及监察储存油罐1内不时变化的气体状 况,本发明所采用的气体探测器3为便携式防爆型四合一危险气体探 测仪,来监测储存油罐内的危险气体水平是否达到安全施工标准水 平。所述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主要包括全封闭式防化服22、防滑防 油水鞋19、防化手套18、安全帽14、专用供气面罩16、防爆照明灯 15、移动警报器17、安全吊带21及紧急逃生供气瓶20等。其中为 确保进入罐内清洗作业的施工人员12输送高清洁度的空气,在专用 供气面罩16的供气管道61上专门安装有专为呼吸空气设计之空气过 滤装置,藉此可将空气中之有害杂质及一氧化碳彻底滤除。
在上述之设备及工序的配合下,本发明所述的地底及地面储存油 罐清洗方法能在三个小时内得以安全地快速完成。
实施例1:加油站地底油缸快速清洗实例
施工地点:壳牌南海农机加油站  
施工时间:2004年  月  日
工作内容:清洗地底油缸(以5号缸为例)
施工背景:壳牌南海农机加油站为壳牌公司在广东省南海市大沥镇新 收购的加油站,在重新开业运营之前,为确保油品品质,该公司决定 请广州广万通石油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运用本发明对该油站的地底油 缸进行彻底清洗。清洗操作过程简述(以5号缸清洗为例,该缸容积 3.5万公升,贮存97#油品):
1. 泓吸抽气工序:
●首先在一切安全施工措施和急救设备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开启 空气压缩机,确认空气压力值达到5~7KG/CM2时,打开5号 缸人井盖,用动防爆抽气机抽取油缸人井内的危险气体,然 后用防爆气体探测器探测人井内所含危险气体,当确认已经达 到安全数值时,专业施工人员拆卸油缸盖及连接油管的法兰盘 上之螺丝,将与储存罐连接之传输管及相关设备分离并封闭所 有管道口,再把储存罐内剩余油品抽出至事先备好的储油桶 内,此时抽气工作始终进行,不可间断;
●在打开储油罐缸盖后,通过压缩机的高压气流由泓吸抽气装置 对储油罐进行泓吸抽气工序;在泓吸抽气后,使用气体探测器 不断地监察储存罐内上、中、下三个层面的危险气体含量,直 至其含量低于危险水平,在确认缸内危险气体浓度达到清洗施 工安全工作水平时,准备开始下一步的初步清洗工序;
2. 初步清洗工序:
●在确认储存罐内的危险气体达到最低含量和安全工作标准后, 施工人员穿戴好全套个人安全保护装备,轮流进入地底油缸 内,使用高压水枪(压力为70~130BAR),从人井内油缸口 大法兰盘开始冲洗,然后进入地底油缸,对附着在油缸内壁上 的表层附着物进行彻底冲洗;
●同时,在地面上配合的施工人员要将冲洗下来的物质连同污水 不断抽出至事前准备好的容器内;
3. 二次清洗工序:
●在进行二次清洗工序时,首先必须再次利用气体探测器对上一 步骤完成后并抽净污水后的储存罐进行危险气体探测,确保再 次清洗工序的安全施工;所述的二次清洗工序是指在初步清洗 的基础上,利用高压水枪对储存罐内壁进行二次彻底清洗,并 对某些未冲掉的附着物进行重点冲洗;同时利用专用木质工具 对淤积过牢无法冲掉的附着物进行手动清除,并与地面上施工 人员配合作业,将罐底无法抽净的残渣和污物清理出罐,最后, 使用洁净的湿抹布将储存罐内壁上残留的水抹干;
●全部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对油缸内壁进行彻底检视,确认清洗 干净后撤离地下油缸,并检查油缸是否有穿孔或砂眼渗漏现 象,如果发现会及时向公司汇报;
●当施工人员撤出后,工程监理人员再次利用气体探测器对储存 罐进行危险气体探测,在确认安全后,穿戴安全防护服和安全 装置进入地下油缸,借助头顶防爆照明灯对冲洗过的油缸内壁 进行二次检视,以确认油缸清洗是否符合要求,并对油缸内壁 状况进行目测,如果发现有老化腐蚀和渗漏处会及时向客户反 映;
●工作检查完毕后,将人井内的缸盖及油管连接设备重新接驳使 其恢复原状,此工作进行时仍要对人井进行抽气以稀释有害气 体,并用气体探测器进行事先探测,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 施工;
●人井设备复原工作完毕后,拆除井口竖立的救生三架,盖好 人井盖,至此,5号缸的清洗工作全部完毕。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