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油,脂肪和蜡 / 倾点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阅读:2发布:2021-02-16

专利汇可以提供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控制方法包括:移动终端进入儿童模式;获取移动终端的使用信息;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根据使用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使用情况调节显示屏,以更适于用户的使用。,下面是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上的触控操作,获取在所述触控操作下的触点间隔,在所述触控操作下出现至少三个触点时,获取多个相邻触点之间的触点间隔;
判断所述触点间隔是否小于距离阈值,以及计算所述多个触点间隔的平均值,判断所述平均值是否小于距离阈值;
若是,则开启所述移动终端的摄像头,获取用户图像;
根据所述用户图像判断所述触控操作是否为儿童操作;
若是,则触发儿童模式;
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儿童模式;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根据所述使用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
开启所述儿童模式内的一应用程序;
在所开启的应用程序中,获取所述儿童模式外的应用程序的调用指令;
记录所述儿童模式外的应用程序的被调用次数;
若所述被调用次数超过第三阈值,则将所述儿童模式外的应用程序设置为儿童模式内的应用程序;
判断所述儿童模式内的应用程序的数量是否小于第一阈值;
若是,则执行所述调用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信息,包括:
记录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时间;
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根据所述使用信息进行相应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使用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
若是,则所述显示屏进行屏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与用户的距离;
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根据所述使用信息进行相应操作,包括:
比较所述距离与预设阈值;
若所述距离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显示屏进行黑屏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根据所述使用信息进行相应操作,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显示屏进行亮屏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信息,包括:
记录所述移动终端中各个应用的使用时间;
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根据所述使用信息进行相应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每个应用的使用时间是否超过该应用对应的预设时间;
若是,则所述显示屏进行锁屏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环境亮度
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根据所述使用信息进行相应操作,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根据所述环境亮度进行亮度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使用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倾斜度变化;
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根据所述使用信息进行相应操作,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根据所述倾斜角度变化调节3D显示角度。
8.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说明书全文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儿童使用移动终端的情况。一方面儿童操作移动终端可能产生误操作,而造成一定的损失,当前移动终端无法避免该损失;另一方面,儿童无节制的使用移动终端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长时间使用造成视下降,当前无法对使移动终端的儿童给出一定的保护。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移动终端进入儿童模式;获取移动终端的使用信息;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根据使用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模式触发模,用于使移动终端进入儿童模式;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使用信息;显示调节模块,用于使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根据使用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附图说明
[000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 图1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儿童模式实现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09] 图2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模式触发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0] 图3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儿童模式实现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1] 图4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的调用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2] 图5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3] 图6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4] 图7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0015] 图8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数字音视频播放器、电子阅读器、手持游戏机等电子设备。
[0018]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19]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0] 本发明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主要针对儿童使用移动终端时的情况,为了避免儿童对移动终端误操作造成的损失,并能够对使用移动终端的儿童进行保护。具体来说,在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中设置儿童模式,本发明提出移动终端在儿童模式下的多种使用方法。
[0021] 如图1,本发明移动终端的儿童模式实现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处于儿童模式的移动终端在执行操作指令之前会判断其是否被允许,避免儿童进行不被允许的操作。
[0022] 如图2,本发明移动终端的模式触发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移动终端通过检测触控操作,并获取用户图像进行判断以触发儿童模式,使得移动终端处于儿童模式下,以避免儿童误操作导致的问题。
[0023] 如图3,本发明移动终端的儿童模式实现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处于儿童模式的移动终端中的应用被分为不同类别,而对于不同类别的应用具有不同的使用时长,以防止儿童过多的使用游戏类应用。
[0024] 如图4,本发明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的调用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处于儿童模式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根据应用程序总体数量进行调用,以提高儿童模式下使用体验。
[0025] 如图5,本发明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处于儿童模式下的移动终端根据网络接口黑名单来判断是否进行网络连接,以避免儿童连接到支付网络接口或移动网络接口。
[0026] 如图6,本发明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处于儿童模式下的移动终端能够获取用户使用信息,例如使用时间,若使用时间超出预设时间,则进行屏操作,以保护儿童眼睛。
[0027] 图1-图6对具有儿童模式的移动终端在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了描述,下面对图1-图6进行详细说明。
[0028]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的儿童模式实现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儿童模式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 S11: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0030] 生物特征信息可以是虹膜信息、人脸图像、指纹信息等。本步骤S11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指纹识别模块获取到指纹信息,在指纹解锁时获取到指纹信息;还可通过摄像头获取虹膜信息或人脸图像,为节省功耗,本实施例中采用周期性的开启前置摄像头获取用户的虹膜信息或人脸图像,其中,虹膜信息由虹膜摄像头获取。
[0031] 所获取的生物特征信息用于在后面步骤S12中判断用户是否为儿童,因此本实施例移动终端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都是由后台进行处理,特别是对于摄像头获取虹膜信息或人脸图像的情况,在移动终端被使用时,移动终端会自动开启前置摄像头获取用户的虹膜信息或人脸图像,然后在移动终端后台进行判断,即不会在显示屏上显示获取或判断过程。
[0032] S12: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判断用户是否为儿童。
[0033] 上述步骤S11中所获取到的生物特征信息用于判断用户是否为儿童,以指纹信息为例,本步骤判断用户是否为儿童有多种方式。
[0034] 一种方式是,移动终端中可保存有用户的预存信息,且预存信息关联有年龄信息,将所获取的指纹信息与预存信息进行匹配,找到与指纹信息匹配的预存信息,并响应得到年龄信息,从而判断用户是否为儿童,本实施例中将年龄在12岁以下的判断为儿童。
[0035] 另一种方式是,对所获取到的指纹信息进行分析,获得指纹的纹线的宽窄、面积、清晰度、皱褶数量中的至少一者,根据具体的指纹情况来判断用户年龄,继而判断用户是否为儿童。具体来说,儿童的年龄小,身体还在生长发育的过程,儿童的手指长度、宽度都小于成年人,儿童的指纹也小于成年人的指纹,因此儿童指纹的纹线的宽窄、覆盖面积、皱褶数量也小于成年人的指纹的纹线的宽窄、覆盖面积、皱褶数量,而且儿童使用指纹识别功能的经验少,进行指纹识别时可能会出现手指移动等情况导致指纹不清晰。因此,终端可以获取到的指纹的纹线的宽窄、覆盖面积、清晰度、皱褶数量中的至少一个来判断用户是否为儿童。
[0036] 若所获取的生物特征信息为虹膜信息或人脸图像,也可采用上述类似于指纹信息的方式进行判断。
[0037] 对于通过指纹信息进行判断的情况,由于指纹信息一般由指纹识别模块获取,且用户较多情况是在解锁时才会触摸到指纹识别模块,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仅能获取到解锁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若在移动终端被使用时用户发生变换,若当前用户不去接触指纹识别模块,则较难检测出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0038] 因此本实施例中可进一步结合虹膜信息或人脸图像进行判断,即在步骤S11中获取到指纹信息进行判断后,若用户不为儿童,则在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周期性开启前置摄像头,以获取虹膜信息或人脸图像,然后根据虹膜信息或人脸图像判断用户是否为儿童,当判断用户为儿童时,不再获取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0039] S13:进入儿童模式。
[0040] 移动终端在上述步骤S12中判断出该用户为儿童后,移动终端自动进入特定的使用环境,即进入儿童模式,儿童模式可为移动终端中一预设的情景模式,可以在移动终端出厂是预先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设置。移动终端可以对应儿童模式进行个性化的设置,例如对移动终端中的某些操作进行禁用,对移动终端的显示方式进行更改等,以下步骤则是具体描述儿童模式下的各类操作如何实现。
[0041] S14:获取儿童模式下的操作指令。
[0042] 在进入儿童模式后,用户进行相关操作,移动终端则获取操作指令,操作指令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物理键或显示屏上虚拟键发出,操作指令包括通信指令,应用程序的安装指令、开启指令或卸载指令,声音的调节指令,退出儿童模式指令等。
[0043] S15:判断操作指令是否被允许。
[0044] 儿童模式下,移动终端在获取到操作指令后,并不立即执行操作指令,而是在本步骤S15中判断该操作指令是否被允许,若不被允许,则不执行该操作指令,若被允许,则进入步骤S16,执行该操作指令。
[0045] S16:执行操作指令。
[0046] 对于上述步骤S15-S16,具体来说,当操作指令为退出儿童模式指令时,判断出退出儿童模式指令被允许,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后,执行退出儿童模式指令,退出儿童模式。密码的形式可以是多种,例如,指纹密码、人脸密码、虹膜密码、声音密码、数字密码、图案密码、字母与数字的混合密码等。
[0047] 当操作指令为声音调节指令时,移动终端判断该指令是否是被允许的,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声音调节指令,将声音调大或调小。
[0048] 当操作指令为应用程序的安装指令,移动终端判断该安装指令是否是被允许的,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终端会提示用户输入密码,终端接收用户所输入的密码后,响应该安装指令安装该应用程序。同样,密码可为多种方式。对于与应用程序相关的操作,移动终端可根据应用程序的类别进行判断,例如对于财务类应用的操作指令都不允许。
[0049] 本实施例通过指纹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后,根据该生物特征信息判断用户是儿童时进入儿童模式,在儿童模式下获取操作指令,通过判断操作指令被允许的,则执行操作指令。本发明移动终端在判断用户为儿童后进入到儿童模式,并在儿童模式中对用户的操作指令进行判断,以避免儿童的误操作导致的险问题。
[0050] 对于具有儿童模式的移动终端,如何进入儿童模式,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模式触发方法,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模式触发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模式触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1] S21:监测移动终端触控屏上的触控操作,获取在触控操作下产生的触控信息。
[0052] 本步骤中可实时监测或周期性检测触控屏上的触控操作,当监测到触控屏上发生触控操作时,获取该触控操作下产生的触控信息,即触控屏上的触控信息。
[0053] 若在一段时间内,触控屏上只发生一个触控操作,则获取一个触控信息即可;若一段时间内,触控屏上发生多个触控操作,则获取多个触控信息;若一段时间内,触控屏上发生连续触控操作,则以预设时间间隔获取连续触控操作的多个触控信息。
[0054] S22:判断触控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0055] 判断步骤S21中所获得的触控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则执行步骤S23。若步骤S21中获取了多个触控信息,则可对多个触控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得到一平均触控信息。
[0056] 步骤S21中所获取的触控信息可以是触摸面积,在步骤S22中则对触摸面积进行判断,若触摸面积小于面积阈值,则认为触控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方法用于触发儿童模式,即当儿童使用移动终端时触发儿童模式,而儿童手指较小,其与触控屏接触的触摸面积较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触摸面积进行判断。
[0057] 对于多个触控信息的情况,在步骤S21中获取到多个触摸面积,可以计算多个触摸面积的平均值,也可以取多个触摸面积的中值,然后在本步骤S22中再判断触摸面积的平均值是否小于面积阈值,若是,则触控信息满足预设条件。
[0058] 对于触摸面积的获取,由于手指在触控屏的触控区域为椭圆形,因此可获取触控区域长轴和短轴的长度,然后根据两长度计算出触摸面积。
[0059] 触控信息还可以是触点间隔,若触点间隔小于距离阈值,则认为触控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具体来说,当儿童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多点触控时,儿童手掌较小,因此各个触点之间的距离也较小,即本实施例中也可根据触点间隔进行判断。当出现多个触点时,获取相邻触点之间的距离。对于多个触点间隔的情况,同样对多个触点间隔取平均或取中值。
[0060] S23:开启移动终端的摄像头,获取用户图像。
[0061] 当判断触摸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后,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开启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根据用户图像进一步判断用户是否为儿童。
[0062] 若仅用触摸信息判断是否为儿童,则较大可能出现误判的情况,例如当成人用指尖触控时,则根据触摸面积很容易被误判称儿童。因此本实施例中进一步根据用户图像来判断。相较于直接根据用户图像来判断的情况,本实施例中无需实时或周期性开启摄像头,能够以较小的功耗实现用户图像的获取。
[0063] S24:根据用户图像判断触控操作是否为儿童操作。
[0064] 本步骤S24中根据上述步骤S23中获取的用户图像判断触控操作是否为儿童操作,可以将用户图像与预存图像进行匹配,其中每一预存图像关联有一年龄信息,根据匹配的预存图像所关联的年龄信息判断触控操作是否为儿童操作。也可以对用户图像进行分析,获取用户图像的特征,以判断该用户图像对应的年龄,从而判断触控操作是否为儿童操作。
[0065] 在本步骤S24中判断触控操作为儿童操作后,进行以下步骤S25。
[0066] S25:触发儿童模式。
[0067] 移动终端触发儿童模式即进入到儿童模式,在进入到儿童模式后,儿童模式的实现方式可参考图1所示的情况。
[0068] 相较于图1中根据用户生物特征信息进入儿童模式,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进入儿童模式的方式,即移动终端获取到触控信息时,即判断该操作是否可能为儿童操作,若可能,则进一步根据用户图像进行判断,以提高移动终端判断准确度。
[0069] 在进入到儿童模式后,对于儿童模式中应用程序该如何使用,本发明提出了应用程序在使用时间和相互调用两个方面的使用方法。
[0070] 对于使用时间方面,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儿童模式实现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儿童模式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1] S31:进入儿童模式。
[0072] 本步骤进入儿童模式有多种方式,可以采用如图1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用户生物特征信息进入儿童模式,也可在一般模式下通过虚拟键或物理键接收指令进入儿童模式,还可根据用户的操作信息进入儿童模式。
[0073] 对于根据生物特征信息进入儿童模式,可参考图1实施例中所述的情况,具体不再赘述。
[0074] 对于在一般模式下接收指令进入儿童模式,具体可在移动终端中设置一物理快捷键,当该物理快捷键检测到按压操作时,移动终端进入到儿童模式。还可在移动终端的系统中设置一入口,例如在控制中心页面设置一图标作为儿童模式入口,用户点击该图标则可进入儿童模式。
[0075] 对于根据用户的操作信息进入儿童模式,具体可由触控屏接收用户的操作信息,例如触控手指的大小,触控手指间的距离,若手指较小或间距较小,则认为是儿童,进入儿童模式,具体可参考图2实施例中所述情况。
[0076] S32:获取儿童模式下应用程序的类别信息,根据类别信息获取应用程序的可用时长。
[0077] S33:记录应用程序的使用时间,若使用时间超出可用时长,则禁用应用程序。
[0078] 上述步骤S32和S33可同时进行,也可先后进行,在开始使用应用程序时,则开始记录应用程序的使用时间,并获取应用程序的可用时长。
[0079] 本实施例中在儿童模式下,针对不同的应用程序,设置有不同的使用时间,因此在步骤S32中,首先获取类别信息,然后根据类别信息获取可用时长。其中,类别信息可以包括游戏类、视频类、学习类等等。为保护儿童眼睛,避免儿童长时间使用移动终端,一般将游戏类的应用程序的可用时长设置为30分钟,视频类的应用程序的可用时长设置为40分钟,学习类的应用程序的可用时长设置为45分钟。
[0080] 上述应用程序的类别可以由用户自主设置,也可以在下载安装时获取该应用程序在应用市场中的类别,以所获取的类别作为本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的类别。
[0081] 更为具体的,在儿童模式下,例如,当终端监控到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是开心消消乐时,终端会判断出此应用程序的类别信息为游戏类,此时根据游戏类这个类别信息获取到游戏类的应用程序的可用时长设置为30分钟,即得到开心消消乐这个应用程序的可用时长为30分钟;
[0082] 当终端监控到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是优酷时,终端会判断出此应用程序的类别信息为视频类,此时根据视频类这个类别信息获取到视频类的应用程序的可用时长设置为40分钟,即得到优酷这个应用程序的可用时长为40分钟;
[0083] 当终端监控到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是有道词典时,终端会判断出此应用程序的类别信息为学习类,此时根据学习类这个类别信息获取到学习类的应用程序的可用时长设置为45分钟,即得到有道词典这个应用程序的可用时长为45分钟。
[0084] 基于上述应用程序可用时长信息,终端会监控应用程序的使用时间,即步骤S33中所述的记录在儿童模式下该应用程序的使用时间。记录使用时间可采用多种方式。
[0085] 一种方式是累积记录使用时间,累积记录用户在儿童模式下使用该应用程序的时间,即用户所记录的是应用程序在当前儿童模式下的全部使用时间,当用户退出应用程序时,不会重新记录使用时间,当然在用户退出儿童模式后会重新记录。若儿童模式下该应用程序的累计使用时间超出该程序的可用时长,则禁用该应用程序。
[0086] 例如,当用户在儿童模式下打开开心消消乐这个应用程序时,终端获取到该应用程序的类别信息为游戏类,即可得到游戏类应用程序的可用时长为30分钟,当用户在儿童模式下使用开心消消乐这个程序,终端记录用户第一次使用该程序的时间为10分钟,若用户退出该程序且未退出儿童模式,接着用户第二次使用开心消消乐这个程序时,在10分钟基础上继续记录使用时间,即累计使用时间一直到30分钟后,即禁用该开心消消乐应用程序。
[0087] 另一种方式是单次记录使用时间,记录用户每次使用该应用程序的时间,即在退出该应用程序后,重新记录使用时间。例如用户在儿童模式下使用开心消消乐时,终端记录用户第一次使用该程序的时间为10分钟,若用户退出该程序,接着用户第二次使用该程序时,则重新记录使用时间,而不会在10分钟上累计。
[0088] 在使用时间超过可用时长后,则禁用应用程序,即在儿童空间中无法再进行该应用程序的相关操作。
[0089] 本实施例实现方法中,用户在使用儿童模式下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时,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可用时长来控制用户使用该移动终端的时间。
[0090] 对于相互调用方面,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的调用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应用程序的调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1] S41:进入儿童模式,开启儿童模式内的一应用程序。
[0092] 本步骤中进入儿童模式的方法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不再赘述。儿童模式下开始使用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即移动终端开启该应用程序。
[0093] 儿童模式内的应用程序为在儿童模式下可访问的应用程序,相应儿童模式外的应用程序为儿童模式下不可访问的应用程序。
[0094] S42:在所开启的应用程序中,获取儿童模式外的应用程序的调用指令。
[0095] 当在儿童模式下使用应用程序时,可能会出现调用其他应用程序的情况。例如在儿童使用移动终端时,中途家长可能会临时使用儿童模式下的社交应用,且需要调用支付应用。
[0096] S43:判断儿童模式内的应用程序的数量是否小于第一阈值。
[0097] 本步骤中判断儿童模式内的应用程序数量是否小于第一阈值,若是则进行步骤S45,执行调用指令,即当儿童模式下应用程序较少时,允许进行调用,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0098] 当然,在步骤S43之前,还可判断调用指令对应的儿童模式外的应用程序是否为可调用,例如用户可设置支付应用为不可调用,则对于支付应用的调用情况,则可直接不执行调用指令,不进行步骤S43。若为可调用的应用程序,则进行步骤S43中的判断。
[0099] 此外,除了进行本步骤S43的判断,当需要调用的应用程序较多时,则需进一步进行步骤S44。
[0100] S44:判断当前被调用的儿童模式外的应用程序的数量是否小于第二阈值。
[0101] 判断被调用的应用程序的数量是否小于第二阈值,若是,则进行步骤S45,即当被调用应用程序的数量较多时,不执行调用指令。
[0102] S45:执行调用指令。
[0103] 此外,本实施例中可对儿童模式外的应用程序的被调用次数进行记录,若被调用次数超过第三阈值,则将儿童模式外的应用程序设置为儿童模式内的应用程序,即对于在儿童模式外经常使用的应用程序,自动将其设置为儿童模式内的应用程序。
[0104] 本实施例根据儿童模式内应用程序的数量来对儿童模式外应用程序的调用进行控制,以提高用户体验。
[0105] 除了应用方面,对于儿童模式下的网络连接,本发明也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方法,具体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网络连接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网络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06] S51:进入儿童模式。
[0107] 本实施例中进入儿童模式的方法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不再赘述。
[0108] S52:接收网络连接指令。
[0109] 当在儿童模式下需要进行网络连接时,移动终端会接收到网络连接指令。
[0110] S53:判断网络连接指令对应的网络接口是否在预设的网络接口黑名单中。
[0111] S54:不执行网络连接指令。
[0112] S55:执行网络连接指令。
[0113]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预设有网络接口黑名单,在本步骤S53中会判断该网络连接指令对应的网络接口是否在网络接口黑名单中,若在,则进行步骤S54,不执行网络连接指令;若不在,则执行网络连接指令。
[0114] 例如,网络接口黑名单可以包括支付网络接口,若网络接口为支付网络接口,则不执行网络连接指令,可限制儿童模式下对支付网络接口的连接,以免误操作进行扣费。
[0115] 网络接口黑名单还可包括移动网络接口,若网络接口为移动网络接口,则不执行网络连接指令,可限制移动网络接口的连接,以免使用到运营商网络,造成流量使用过多。
[0116] 网络接口黑名单可以是由用户设置的黑名单,也可以是在移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不断更新建立的。预设的黑名单可能不够全面,因此在步骤S55执行网络连接指令后,进行以下步骤S56。
[0117] S56:判断网络接口后的网页内容是否存在敏感信息。
[0118] 进一步分析网络接口后的网页内容,若网页内容中存在敏感信息,则进行步骤S57,将该网络接口添加到黑名单中,从而更新该黑名单。黑名单可以保存在移动终端中,也可保存在服务器中。敏感信息可以是支付信息,也可以是网络敏感词等。
[0119] S57:将网络接口添加到网络接口黑名单中。
[0120] 上述步骤中若网络接口不在黑名单中,则执行网络连接指令,还可保存该网络接口,以统计该网络接口的连接次数,若次数超过一定阈值,则可将该网络接口放置到白名单中,相对于黑名单,白名单中包括可以放心连接的网络接口。
[0121] 当步骤S52中接收网络连接指令后,进一步在步骤S53中判断该网络连接指令对应的网络接口是否在网络白名单中,若在,则执行网络连接指令,且不进行步骤S56判断该网络接口后的网页内容是否存在敏感信息。
[0122] 本实施例中预设网络接口黑名单,在儿童模式下需要进行网络连接时,根据网络接口黑名单来判断是否进行网络连接,从而避免儿童误操作而连接到支付网站或敏感网站上。
[0123] 儿童模式下,在使用移动终端时,还可根据使用情况对移动终端进行相应控制,如图6所示,图6是本发明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24] S61:移动终端进入儿童模式。
[0125] 本步骤进入儿童模式的方法可采用前述实施例中进入儿童模式的方法,具体不再赘述。
[0126] S62:获取移动终端的使用信息。
[0127] S63: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根据使用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
[0128] 上述步骤S62、S63即根据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根据其使用情况进行响应调整。
[0129] 移动终端的使用信息可以是使用时间,步骤S62中记录移动终端的使用时间,然后在步骤S63中判断所记录的使用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若是,则显示屏进行锁屏操作。使用时间可以根据亮屏时间判断,可累积记录儿童空间下的亮屏时间,也可记录每次亮屏的时间。
[0130] 使用信息还可以是移动终端与用户的距离,步骤S62中通过移动终端的距离传感器获取其与用户的距离,然后在步骤S63中比较距离与预设阈值,若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显示屏进行黑屏操作;若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显示屏进行亮屏操作。具体来说,距离传感器是采用发出红外光线,然后接收反射回去的红外光线,从而获得移动终端与用户的距离。
[0131] 使用信息还可是移动终端中各个应用的使用时间,步骤S62中记录应用的使用时间,然后在步骤S63中判断每个应用的使用时间是否超过该应用对应的预设时间,若是,则显示屏进行锁屏操作。应用使用时间的记录及判断可参阅图3所示的实施例。
[0132] 使用信息还可以是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环境的亮度,步骤S62中根据光线传感器获取到当前环境亮度,然后在步骤S63中显示屏进行亮度调节操作,若当前环境亮度较暗,则显示屏亮度也相应调案。
[0133] 使用信息还可是移动终端的倾斜度变化,当显示屏进行3D显示时,可根据倾斜角度对3D显示角度或3D显示的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0134]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单类使用信息来控制显示屏进行相应操作,还可根据多类使用信息控制显示屏的操作。例如在步骤S62中,不仅仅获取使用时间,还获取移动终端与用户的距离,同时监控判断使用时间和距离的情况,在使用时间未超出预设时间时,若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黑屏,若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亮屏;在使用时间超出预设时间时,则锁屏。
[0135] 本实施例中,在儿童模式下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对应操作,能够针对不同使用情况调节显示屏,以更适于用户使用,例如在使用时间过长时,进行锁屏操作,保证用户健康用眼。
[0136] 上述方法均可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具体来说,通过一段计算机程序来表示方法的步骤,构建软件结构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并利用硬件设备来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上述方法。
[0137] 对于计算机程序,以软件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存储在一个电子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即,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U盘、光盘、服务器等。
[0138] 对于硬件结构,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移动终端100包括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存储器12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1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0139] 具体来说,相对于图6所示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100还包括传感器13和显示屏14,传感器13可以是指纹识别模组、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本实施例移动终端100中处理器11或传感器13获取移动终端100的使用信息,例如处理器11可记录移动终端100的使用时间,传感器13可获取移动终端100当前环境亮度;在获取到使用信息后,处理器11再根据使用信息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屏14进行相应操作。在此过程中存储器12提供存储支持。
[0140] 类似于上述过程,本实施例移动终端100能够实现图6所示方法中的所有步骤。
[0141]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100中还可包括RF电路、显示单元、音频电路、wifi模块以及电源等。其中,RF电路、音频电路以及wifi模块分别与处理器11连接;电源用于为整个移动终端100提供电能。具体而言,RF电路用于接发信号,扬声器以及传声器(或者麦克风)通过音频电路与处理器连接,用于接发声音信号;wifi模块则用于接收和发射wifi信号。
[0142] 对于软件结构,上述不同的方法对应不同的程序数据,相应的需要构建不同的软件结构。例如对于图2所示的儿童模式实现方法,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具体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0143] 本实施例移动终端200包括模式触发模块21,用于使移动终端200进入儿童模式。信息获取模块22,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使用信息。显示调节模块23,用于使移动终端200的显示屏根据使用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
[0144] 上述各个模块能够实现图6所示控制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具体不再赘述。
[014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