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染料和颜料 / 着色力 / 一种亚克力板染色工艺

一种亚克染色工艺

阅读:496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亚克染色工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亚克 力 板 染色 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S1、清洗板材;S2、漂洗板材;S3、喷淋 水 洗;S4、烘干板材;S5、竖直板材;S6、辊压染色:引入染色机,所述染色机包括用于辊 压板 材表面并在板材表面上染色的染色辊,所述染色辊的辊面上涂匀染料,且染色辊设有多根,多根所述染色辊在竖直方向上相接排列并均与板材表面相抵,然后移动板材,使得各个所述染色辊在板材上的不同色区由下至上依次辊压染色;S7、染色后水洗;S8、染色后烘干。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染色工艺能够实现板材上不同色区的染色,染色效果丰富。,下面是一种亚克染色工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亚克染色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S1、清洗板材;
S2、漂洗板材;
S3、喷淋洗;
S4、烘干板材;
S5、竖直板材;
S6、辊压染色:引入染色机,所述染色机包括用于辊压板材表面并在板材表面上染色的染色辊(6),所述染色辊(6)的辊面上涂匀染料,且染色辊(6)设有多根,多根所述染色辊(6)在竖直方向上相接排列并均与板材表面相抵,然后移动板材,使得各个所述染色辊(6)在板材上的不同色区由下至上依次辊压染色;
S7、染色后水洗;
S8、染色后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克力板染色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染色机包括截面呈U形的架体(1),所述架体(1)的长度方向水平,且所述架体(1)顶部设有夹持板(462)材并驱动板材于所述架体(1)内沿所述架体(1)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器(4);所述架体(1)内侧壁上还固定有开口朝向板材待染表面的染色套(5),所述染色辊(6)转动连接于所述染色套(5)开口内,且所述染色辊(6)的辊面突出染色套(5)开口并与板材待染表面相抵;所述染色套(5)内转动连接有着色辊(51)以及入色辊(52),所述着色辊(51)的辊面与所述染色辊(6)的辊面相抵,所述入色辊(52)的端面呈锥形,且所述入色辊(52)的辊面与所述着色辊(51)的辊面间隙配合;所述架体(1)上还设有往所述入色辊(52)的锥形端面上滴入染料的滴染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亚克力板染色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染色套(5)的内底面朝向其自身开口方向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亚克力板染色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滴染器(7)包括固定于所述架体(1)外侧壁上的液位箱(71)、固定于所述液位箱(71)上的加热箱(72)以及滴液管(73),所述加热箱(72)上设有与加热箱(72)连通的进液管(724),所述进液管(724)与外界染料源连通;所述滴液管(73)一端与所述液位箱(71)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染色套(5)上表面并延伸至所述入色辊(52)上端锥形端面上;所述加热箱(72)内固定有加热管(723),所述加热箱(72)内顶面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搅拌轴(722),且所述加热箱(72)顶部固定有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722)上端固定的搅拌电机(721);所述加热箱(72)与所述液位箱(71)之间设有连通管(725),所述连通管(725)一端穿过所述加热箱(72)底面并与加热箱(72)内底面连通,所述连通管(725)另一端穿过所述液位箱(71)上表面并穿入液位箱(7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亚克力板染色工艺,其特征是:所述连通管(725)位于所述液位箱(71)内的一端上固定有锥形头(715),所述锥形头(715)的锥形表面朝下,且所述连通管(725)与所述锥形头(715)底面连通;所述液位箱(71)内设有封堵套(711),所述封堵套(711)的开口内侧壁呈锥形,且所述封堵套(711)的开口内侧壁与所述锥形头(715)的锥形表面密封配合;所述封堵套(711)底部设有伸缩杆(712)以及顶压弹簧(713),所述伸缩杆(712)竖直设置,且所述伸缩杆(712)上端与所述封堵套(711)底面固定,所述伸缩杆(712)下端与所述液位箱(71)内底面固定;所述顶压弹簧(713)的轴线竖直,且所述顶压弹簧(713)固定于所述封堵套(711)底面与所述液位箱(71)内底面之间;所述顶压弹簧(713)上套设有螺旋浮动套(714),所述螺旋浮动套(714)内壁与所述顶压弹簧(713)表面固定;所述滴液管(73)与所述液位箱(71)的连通处低于液位箱(71)内染料液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亚克力板染色工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器(4)包括固定于所述架体(1)顶部的驱动架(41),所述驱动架(41)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主动链轮(42)以及从动链轮(43),所述主动链轮(42)与所述从动链轮(43)之间套设有传动链条(44),所述传动链条(44)与所述主动链轮(42)以及所述从动链轮(43)啮合,且所述驱动架(41)上还固定有驱动电机(45),所述驱动电机(45)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链轮(42)固定;所述传动链条(44)沿所述架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传动链条(44)上固定有用于夹持板(462)材上侧边缘的夹持爪(46),所述夹持爪(46)设有多个并沿所述传动链条(44)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亚克力板染色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架体(1)远离所述染色套(5)的内侧壁上固定有转动板(31),所述转动板(31)上转动连接有背压辊(3),所述背压辊(3)的辊面与板材远离所述染色辊(6)的表面相抵,且所述背压辊(3)沿所述架体(1)长度方向上与所述染色辊(6)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亚克力板染色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架体(1)内还设有承载辊(2),所述承载辊(2)远离所述染色套(5)的一端与所述架体(1)远离染色套(5)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承载辊(2)的辊面与板材底面相抵,且所述承载辊(2)靠近所述染色套(5)的端面设置于板材底面下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亚克力板染色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架体(1)底面固定有与所述架体(1)内底面连通的回收管(11),所述架体(1)内底面朝向所述回收管(11)与架体(1)的连接位置凹陷变形

说明书全文

一种亚克染色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展示柜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亚克力板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展示柜是用于放置并展示商品、文物以及其他展品的柜体,现有的很多展柜都是采用亚克力板材料制作而成,为了展柜的观赏性,用于制作展柜的亚克力板通常染有颜色。但是,随着观众需求的丰富化发展,展柜的板材很多都需要在板材的不同区域上染上不同颜色的染料。
[0003] 目前,公告号为CN10985325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板材的染色工艺,该染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清洗板材,B、漂洗板材,C、喷淋洗,D、浸泡染色,E、染后水洗和F、烘干。所述步骤D为:将步骤C水洗后的板材浸泡于染色剂溶液中,进行板材的染色。
[0004] 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浸泡的方式使得板材上染上染料,但存在以下缺陷:该工艺将板材浸泡从而达到染色的目的,无法实现板材上不同色区的染色,染色效果较为单一。为此,亟需一种亚克力板染色工艺,该染色工艺能够实现板材上不同色区的染色,染色效果丰富。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亚克力板染色工艺,该染色工艺能够在板材上的不同区域染色,染色效果丰富,且采用辊压的方式染色,使得染料在板材上的附着更紧密。
[0006]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亚克力板染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清洗板材;
S2、漂洗板材;
S3、喷淋水洗;
S4、烘干板材;
S5、竖直板材;
S6、辊压染色:引入染色机,所述染色机包括用于辊压板材表面并在板材表面上染色的染色辊,所述染色辊的辊面上涂匀染料,且染色辊设有多根,多根所述染色辊在竖直方向上相接排列并均与板材表面相抵,然后移动板材,使得各个所述染色辊在板材上的不同色区由下至上依次辊压染色;
S7、染色后水洗;
S8、染色后烘干。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步骤S5以及步骤S6中,将板材竖直设置,然后利用涂匀染料的染色辊辊压板材的不同色区,使得板材上染出不同颜色的色区,染色效果丰富,且采用辊压的方式染色,使得染料在板材上的附着更紧密,此外,由于各个染色辊在板材上由下至上依次辊压染色,使得下侧的色区上的染料难以污染到上侧色区,有效减少了色区之间串色的情况,提高染色质量
[0008]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染色机包括截面呈U形的架体,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水平,且所述架体顶部设有夹持板材并驱动板材于所述架体内沿所述架体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器;所述架体内侧壁上还固定有开口朝向板材待染表面的染色套,所述染色辊转动连接于所述染色套开口内,且所述染色辊的辊面突出染色套开口并与板材待染表面相抵;所述染色套内转动连接有着色辊以及入色辊,所述着色辊的辊面与所述染色辊的辊面相抵,所述入色辊的端面呈锥形,且所述入色辊的辊面与所述着色辊的辊面间隙配合;所述架体上还设有往所述入色辊的锥形端面上滴入染料的滴染器。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器驱动竖直设置的板材于架体内移动时,与板材待染色表面相抵的染色辊随板材的移动而转动,与此同时,滴染器不断将染料滴在入色辊的锥形端面上,染料沿入色辊的锥形端面流动至着色辊的辊面与入色辊的辊面之间,使得染料液体于着色辊的辊面上压匀,然后着色辊辊面上的染料不断附着在与着色辊辊面相抵的染色辊上,使得染色辊辊面上的染料均匀附着在板材的表面上,与浸泡染色的方式相比,该方式避免板材取出染液后染料于板材表面上流动的情况,从而使得板材的染色更均匀。
[001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染色套的内底面朝向其自身开口方向倾斜设置。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染色套的内底面朝向开口倾斜,使得从入色辊上滴落的染料沿染色套的内底面流出染色套,防止染色套内积蓄染料。
[001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滴染器包括固定于所述架体外侧壁上的液位箱、固定于所述液位箱上的加热箱以及滴液管,所述加热箱上设有与加热箱连通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外界染料源连通;所述滴液管一端与所述液位箱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染色套上表面并延伸至所述入色辊上端锥形端面上;所述加热箱内固定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箱内顶面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搅拌轴,且所述加热箱顶部固定有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上端固定的搅拌电机;所述加热箱与所述液位箱之间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穿过所述加热箱底面并与加热箱内底面连通,所述连通管另一端穿过所述液位箱上表面并穿入液位箱内。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染色机工作时,外界染料不断通过进液管进入加热箱,然后加热箱内的染料依次通过液位箱以及滴液管滴在入色辊的上端辊面上,与此同时,加热箱内的加热管通电加热,而搅拌电机启动,使得加热箱内的染料受热并不断流动,从而充分分散了染料内的各种添加剂,使得染料内的各组分混合得更加均匀,从而使得附着于板材上的染料颜色更加均匀。
[0014]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管位于所述液位箱内的一端上固定有锥形头,所述锥形头的锥形表面朝下,且所述连通管与所述锥形头底面连通;所述液位箱内设有封堵套,所述封堵套的开口内侧壁呈锥形,且所述封堵套的开口内侧壁与所述锥形头的锥形表面密封配合;所述封堵套底部设有伸缩杆以及顶压弹簧,所述伸缩杆竖直设置,且所述伸缩杆上端与所述封堵套底面固定,所述伸缩杆下端与所述液位箱内底面固定;所述顶压弹簧的轴线竖直,且所述顶压弹簧固定于所述封堵套底面与所述液位箱内底面之间;所述顶压弹簧上套设有螺旋浮动套,所述螺旋浮动套内壁与所述顶压弹簧表面固定;所述滴液管与所述液位箱的连通处低于液位箱内染料液位。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位箱内的染料液位高于滴液管与液位箱的连通处,此时,顶压弹簧受到螺旋浮动套的浮动作用,使得封堵套与锥形头抵紧密封,此时液位箱内的染料没过滴液管开口的部分进入滴液管内并滴在入色辊上,而随着液位箱内液位的降低,螺旋浮动套对顶压弹簧的浮动作用减小,使得顶压弹簧的伸张作用减小,从而使得封堵套与锥形头之间松动,从而使得染料从锥形头上流出,补充了液位箱内的染料,使得液位箱内的液面上升,而液位箱内的液位上升又会增强螺旋浮动套对顶压弹簧的浮动作用,使得封堵套重新封闭锥形头,如此循环往复,使得滴液管滴出染料的速率更均匀。
[0016]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器包括固定于所述架体顶部的驱动架,所述驱动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主动链轮以及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之间套设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主动链轮以及所述从动链轮啮合,且所述驱动架上还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链轮固定;所述传动链条沿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传动链条上固定有用于夹持板材上侧边缘的夹持爪,所述夹持爪设有多个并沿所述传动链条均匀分布。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驱动电机启动时,其输出轴转动,带动了主动链轮转动,使得传动链条以及从动链轮转动,从而使得各个夹持爪沿架体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了板材沿架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在板材上染色。
[0018]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远离所述染色套的内侧壁上固定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转动连接有背压辊,所述背压辊的辊面与板材远离所述染色辊的表面相抵,且所述背压辊沿所述架体长度方向上与所述染色辊对齐。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染色辊辊压板材时,背压辊于板材另一侧辊压板材,使得板材两侧的受力平衡,防止板材被局部辊压而弯曲。
[002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内还设有承载辊,所述承载辊远离所述染色套的一端与所述架体远离染色套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承载辊的辊面与板材底面相抵,且所述承载辊靠近所述染色套的端面设置于板材底面下侧。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夹持爪夹持板材移动时,板材于承载辊上移动,使得承载辊转动,使得板材的移动更稳定,且承载辊靠近染色套的端面设置于板材底面下侧,防止了染料滴在承载辊上,保持了承载辊辊面上的清洁。
[002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底面固定有与所述架体内底面连通的回收管,所述架体内底面朝向所述回收管与架体的连接位置凹陷变形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滴落在架体内的染料沿架体内底面流入回收管,回收了染料,节约了原料。
[0024]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板材竖直设置,然后涂匀染料的染色辊辊压板材的不同色区,使得板材上染出不同颜色的色区,染色效果丰富,且采用辊压的方式染色,使得染料在板材上的附着更紧密,此外,各个染色辊在板材上由下至上依次辊压染色,使得下侧的色区上的染料难以污染到上侧色区,有效减少了色区之间串色的情况,提高染色质量;
当板材于架体内移动时,与板材待染色表面相抵的染色辊随板材的移动而转动,与此同时,滴染器不断将染料滴在入色辊的锥形端面上,染料沿入色辊的锥形端面流动至着色辊的辊面与入色辊的辊面之间,使得染料液体于着色辊的辊面上压匀,然后着色辊辊面上的染料不断附着在与着色辊辊面相抵的染色辊上,使得染色辊辊面上的染料均匀附着在板材的表面上,与浸泡染色的方式相比,该方式避免板材取出染液后染料于板材表面上流动的情况,从而使得板材的染色更均匀;
液位箱内的染料液位高于滴液管与液位箱的连通处,此时,顶压弹簧受到螺旋浮动套的浮动作用,使得封堵套与锥形头抵紧密封,此时液位箱内的染料没过滴液管开口的部分进入滴液管内并滴在入色辊上,而随着液位箱内液位的降低,螺旋浮动套对顶压弹簧的浮动作用减小,使得顶压弹簧的伸张作用减小,从而使得封堵套与锥形头之间松动,从而使得染料从锥形头上流出,补充了液位箱内的染料,使得液位箱内的液面上升,而液位箱内的液位上升又会增强螺旋浮动套对顶压弹簧的浮动作用,使得封堵套重新封闭锥形头,如此循环往复,使得滴液管滴出染料的速率更均匀。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染色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螺旋浮动套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1、架体;11、回收管;12、支腿;13、挡料板;2、承载辊;3、背压辊;31、转动板;4、驱动器;41、驱动架;42、主动链轮;43、从动链轮;44、传动链条;45、驱动电机;46、夹持爪;
461、夹持柱;462、夹持板;463、夹持螺栓;5、染色套;51、着色辊;52、入色辊;6、染色辊;7、滴染器;71、液位箱;711、封堵套;712、伸缩杆;7121、伸缩套;7122、连接杆;713、顶压弹簧;
714、螺旋浮动套;715、锥形头;72、加热箱;721、搅拌电机;722、搅拌轴;723、加热管;724、进液管;725、连通管;73、滴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 如图1所示,一种亚克力板染色工艺,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S1、清洗板材:将亚克力板材用清洗剂进行清洗;
S2、漂洗板材:将清洗后的板材用纯水漂洗;
S3、喷淋水洗::将漂洗后的板材的双侧边进行喷淋水洗,彻底清洁;
S4、烘干板材:将喷淋后的亚克力板材烘干,使得板材表面干燥;
S5、竖直板材;
S6、辊压染色;
S7、染色后水洗:将染色后的板材用纯水清洗;
S8、染色后烘干:将再次水洗后的板材烘干,使得板材表面干燥。
[0029] 上述步骤S5以及步骤S6中引入一种染色机,如图1所示,该染色机包括架体1、承载辊2、背压辊3、驱动器4、染色套5、染色辊6以及滴染器7。架体1为截面呈U形的架体1结构,其长度方向水平,且架体1的底面与内底面均呈V形。架体1底部设有回收管11以及支腿12,回收管11为圆管状,其一端穿过架体1底面并与架体1内底面最低点连通,其另一端延伸至厂房染料源,使得积蓄在架体1内底面上的染料得到有效回收。架体1两端侧壁固定有挡料板13,挡料板13呈矩形板状,用于阻挡滴落在架体1内底面上的染料流出。支腿12竖直设置,其上端与架体1底面固定,且支腿12共设有四只,四只支腿12分别设置于架体1底面四处。承载辊2为圆辊状,其轴线水平并与架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承载辊2一端与架体1的一侧内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呈圆形端面状。承载辊2设有多根,多根承载辊2沿架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当板材设置于架体1内时,板材底面与承载辊2的辊面相抵,且承载辊2的圆形端面设置于板材底面下侧,从而使得板材远离承载辊2与架体1转动连接处的表面突出承载辊
2圆形端面,有效防止了板材该表面上的染料滴在承载辊2的辊面上。背压辊3为圆辊状,其轴线竖直,且背压辊3设置于板材靠近承载辊2的一侧。架体1内设有转动板31,转动板31为U形板状,其固定于架体1连接承载辊2的内侧壁上,且转动板31两端朝向架体1另一侧内侧壁。转动板31设有多个,多个转动板31沿架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背压辊3设有多根,多根背压辊3分别设置于多个转动板31之间,且背压辊3两端分别与转动板31内顶面以及内底面转动连接,当板材设置于承载辊2上时,背压辊3的辊面与板材待染色表面另一侧表面相抵。
[0030] 如图2所示,驱动器4包括驱动架41、主动链轮42、从动链轮43、传动链条44以及驱动电机45。驱动架41为截面呈倒U形的架体1结构,其长度方向与架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且驱动架41两侧边竖直朝下并与架体1的两侧边上表面固定。主动链轮42与从动链轮43设置于驱动架41内并分别设置于驱动架41两端,主动链轮42与从动链轮43均与驱动架41的两侧内侧壁转动连接,且主动链轮42的轴线与从动链轮43的轴线平行并位于同一高度。传动链条44呈闭合状并套设于主动链轮42与从动链轮43上,传动链条44与主动链轮42以及从动链轮43均啮合设置,且传动链条44的下侧边长度与架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驱动电机45设置于驱动架41一侧并与驱动架41外侧壁固定,驱动电机45的输出轴穿过驱动架41外侧壁并与主动链轮42的端面固定,且驱动电机45输出轴的轴线与主动链轮42的转动轴线重合。传动链条44上设有夹持爪46,夹持爪46包括夹持柱461、夹持板462以及夹持螺栓463。夹持柱461为圆柱体结构,其一端与传动链条44焊接固定,夹持板462呈U形板状,其两端朝向远离传动链条44的方向,且夹持板462靠近传动链条44的表面与夹持柱461远离传动链条44的一端固定。当板材设置于架体1内时,夹持板462套设于板材上侧边缘上,此时,夹持螺栓463端部水平穿过夹持板462一侧外侧壁并与板材表面相抵,且夹持螺栓463与夹持板462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板材与传动链条44下侧边固定,当驱动电机45启动时,主动链轮42转动,带动了传动链条44移动,从而使得板材沿架体1长度方向移动。
[0031] 如图1、图3所示,染色套5为开口呈矩形的套状结构,染色套5设置于架体1内并位于架体1内板材远离背压辊3的一侧,染色套5的开口朝向板材待染色表面,且染色套5与架体1远离背压辊3的内侧壁固定。染色套5设有多个,多个染色套5分别沿架体1长度方向与多个背压辊3对齐。染色辊6为圆辊状,其轴线竖直,染色辊6设置于染色套5开口内,且染色辊6上端与下端分别与染色套5内顶面与内底面转动连接,此外,染色辊6的辊面突出染色套5开口并与架体1内板材远离背压辊3的表面相抵。染色套5内还设有着色辊51以及入色辊52,着色辊51为圆辊状,其竖直设置于染色套5内,着色辊51上端与下端分别与染色套5内顶面以及内底面转动连接,且着色辊51的辊面与染色辊6的辊面相抵。入色辊52设置于着色辊51远离染色辊6的一侧,入色辊52为圆辊状,其竖直设置于染色套5内,且入色辊52上端与下端分别与染色套5内顶面与内底面转动连接。入色辊52的两端端面呈锥形,且入色辊52的辊面与着色辊51的辊面相距0.5mm。此外,染色套5的内底面朝向染色套5开口方向倾斜设置,使得染色套5内积蓄的染料流向染色套5外。
[0032] 如图1、图3所示,滴染器7包括液位箱71、加热箱72以及滴液管73。液位箱71为矩形箱状,其固定于架体1靠近染色套5的外侧壁上。加热箱72为矩形箱体结构,其设置于液位箱71上,且加热箱72底面与液位箱71上表面固定。滴液管73为圆管状,其一端穿过架体1内侧壁以及液位箱71外侧壁并与液位箱71内侧壁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染色套5处并穿过染色套5上表面,且滴液管73穿过染色套5的一端开口朝向入色辊52的上端锥形端面。加热箱72上设有搅拌电机721、搅拌轴722、加热管723以及进液管724。搅拌轴722竖直设置于加热箱72内,搅拌轴722呈圆杆状,其上固定有搅拌叶,且搅拌轴722上端与加热箱72内顶面转动连接。搅拌电机721固定于加热箱72上表面,搅拌电机721的输出轴穿过加热箱72上表面并与搅拌轴
722上端固定。加热管723为常用电加热器件,其设置于加热箱72内并与加热箱72远离架体1的内侧壁固定。进液管724为圆管状,其一端加热箱72远离架体1的外侧壁固定并与加热箱
72内部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厂房染料源处,使得进液管724内始终充满染料,此外进液管724连接加热箱72的一端设置于加热箱72顶部。加热箱72与液位箱71之间设有连通管725,连通管725呈圆管状,其轴线竖直,连通管725上端穿过加热箱72底面并与加热箱72内底面连通,连通管725下端穿过液位箱71上表面并延伸至液位箱71内。
[0033] 如图3所示,液位箱71内设有封堵套711、伸缩杆712、顶压弹簧713以及螺旋浮动套714(见图4),封堵套711呈圆状,其轴线与连通管725的轴线重合,且封堵套711上表面开设有锥形槽。连通管725设置于液位箱71内的一端上固定有锥形头715,锥形头715呈圆台状,其较大的端面与连通管725端部连接,且锥形头715较小的端面朝下设置并与连通管725连通。此外,锥形头715的轴线与封堵套711上锥形槽的轴线重合,且锥形头715设置于锥形套的锥形槽内并与锥形槽内壁贴合,此外,锥形头715的锥形表面与封堵套711上锥形槽的内侧壁活动密封。伸缩杆712包括伸缩套7121以及连接杆7122,伸缩套7121层圆管状,其竖直设置,且伸缩套7121下端与液位箱71内底面固定。连接杆7122呈圆杆状,其轴线与封堵套
711的轴线重合,连接杆7122上端与封堵套711底面固定,连接杆7122下端穿入伸缩套7121上端开口内并与伸缩套7121内侧壁滑移配合,且连接杆7122与伸缩套7121内侧壁活动密封。结合图4所示,顶压弹簧713套设于伸缩杆712上,顶压弹簧713的轴线与封堵套711的轴线重合,且顶压弹簧713上端与封堵套711底面固定,顶压弹簧713下端与液位箱71内底面固定。螺旋浮动套714为截面呈圆形的套状结构,其套壁内部中空,且螺旋浮动套714呈螺旋状延伸。螺旋浮动套714套设于顶压弹簧713上,且螺旋浮动套714的内壁与顶压弹簧713固定。
当液位箱71内的染料液位高于滴液管73与液位箱71的连通处时,顶压弹簧713受到螺旋浮动套714的浮动作用较大,使得封堵套711与锥形头715抵紧密封,此时液位箱71内的染料没过滴液管73开口的部分进入滴液管73内并滴在入色辊52上,而随着液位箱71内液位的降低,螺旋浮动套714对顶压弹簧713的浮动作用减小,使得顶压弹簧713的伸张作用减小,从而使得封堵套711与锥形头715之间松动,从而使得染料从锥形头715上流出,补充了液位箱
71内的染料,使得液位箱71内的液面上升,而液位箱71内的液位上升又会增强螺旋浮动套
714对顶压弹簧713的浮动作用,使得封堵套711重新封闭锥形头715,如此循环往复,使得滴液管73滴出染料的速率更均匀。
[0034]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在步骤S5以及步骤S6中,操作人员将板材竖直设置并放入架体1内的承载辊2上,然后驱动电机45启动,驱动竖直设置的板材于架体1内移动,与板材待染色表面相抵的染色辊6随板材的移动而转动,与此同时,滴液管73中的染料不断将染料滴在入色辊52的锥形端面上,染料沿入色辊52的锥形端面流动至着色辊51的辊面与入色辊52的辊面之间,使得染料液体于着色辊51的辊面上压匀,然后着色辊51辊面上的染料不断附着在与着色辊51辊面相抵的染色辊6上,使得染色辊6辊面上的染料均匀附着在板材的表面上,与浸泡染色的方式相比,该方式避免板材取出染液后染料于板材表面上流动的情况,从而使得板材的染色更均匀,使得染料的附着更紧密,此外,染色辊6辊压板材的不同色区,使得板材上染出不同颜色的色区,染色效果丰富,且由于各个染色辊6在板材上由下至上依次辊压染色,使得下侧的色区上的染料难以污染到上侧色区,有效减少了色区之间串色的情况,提高染色质量。
[003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