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
发明涉及
植物或其提取物的新用途,特别涉及连翘叶或其组分在制备减肥制品中的应用,即在制备减肥药物、减肥保健品和减肥食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认定肥胖是全球最大慢性
疾病,为全球性流行病[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 2000,894:i-xii,1-253]。世界上有超过10亿成人和10%儿童属于超重和肥胖[Haslam DW,et al.Lancet.2005, 366(9492):1197-209]。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 000多万[王珑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0003] 过度肥胖可导致57%的非胰岛素依赖性(II型)糖尿病;30%的胆囊疾病;17%的冠心病; 17%的
高血压;14%的骨关节炎;11%的
乳腺癌/子宫/结肠直肠癌[Mary Beth Chalk et al.The Case Manager.2004,15(6):47-49]。每年至少有340万成人死于超重或肥胖[M.Ezzati,et al. Lancet.2002,360(9343):1347-1360].
[0004] 目前减肥效果最好且可较长时间服用(1-2年)的药品只有一种,即罗氏公司生产的赛尼可 (xenical),又名奥利司他(Orlistat)[Chaput JP,et al.Mini Rev Med Chem. 2007,7(1):3-10.]。该药为胰脂肪酶
抑制剂,但具有较大
副作用,尤其是会引起肝损伤。
[0005] 胰脂肪酶由胰腺分泌到十二指肠,可
水解50%-70%的食物脂肪成甘油一酯和
脂肪酸,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可阻止脂肪分解,进而使其直接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减肥目的。
[0006] 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连翘果实是临床常用传统中药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
氧化等功效。连翘叶产量巨大,若将其开发成减肥产品,经济效益将非常可观。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连翘叶的新用途,即连翘叶或其组分在制备减肥药物、减肥保健品和减肥食品中的应用。
[0008] 本发明提供的连翘叶或其组分在制备减肥药物中的应用;连翘叶或其组分在制备减肥保健品中的应用;连翘叶或其组分在制备减肥食品中的应用。
[0009] 所述的连翘叶是新鲜连翘叶或干燥连翘叶,或经水泡、水蒸、水煮、烘干或其它杀青方式所得的连翘叶炮制品。
[0010] 所述的连翘叶组分是连翘叶的水提物,连翘叶的不同
乙醇浓度的醇提物,连翘叶的水提物沉淀,连翘叶的不同乙醇浓度醇提物的水沉沉淀,连翘叶的水提物经大孔
树脂不同乙醇浓度洗脱的组分,或连翘叶的不同乙醇浓度醇提物经大孔树脂不同乙醇浓度洗脱的组分。
[0011] 所述的连翘叶或其组分均含有山奈酚-3-O-芸香糖苷、牛蒡子苷元、连翘酯苷A及其同分异构体等成分。山奈酚-3-O-芸香糖苷、牛蒡子苷元、连翘酯苷A及连翘酯苷A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或单一成分可在制备减肥药物、减肥保健品和减肥食品中应用。山奈酚-3-O-芸香糖苷抑制胰脂肪酶活性最高,优选用于减肥药物、减肥保健品和减肥食品。
[0012] 连翘叶或其组分的制备条件:
[0013] 连翘叶及炮制品水提的料液比1︰2-200,提取
温度0℃-100℃,提取时间5min-120h。
[0014] 连翘叶及炮制品醇提的乙醇浓度为5%-100%,料液比1︰2-200,提取温度0℃-100℃,提取时间5min-120h。
[0015] 水提物沉淀或醇提水沉的水温0-100℃,沉淀与水的体积比为1︰1-1000。
[0016] 水提物或醇提物大孔树脂乙醇洗脱组分中,大孔树脂包括非极性、中极性和极性三类,乙醇洗脱液浓度5%-100%。
[0017] 本发明经研究发现连翘叶或其组分的减肥作用机理,是通过山奈酚-3-O-芸香糖苷、牛蒡子苷元、连翘酯苷A及其同分异构体等成分抑制胰脂肪酶活性,从而使脂肪不能在消化道内消化和吸收,脂肪直接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而发挥减肥作用,达到减肥目的。连翘苷不能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反而会促进胰脂肪酶活性。连翘叶或其组分对胰脂肪酶作用类型分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
[0018] 连翘叶或其组分具有明显的减肥作用,水煮连翘叶炮制品醇提物1500μg/mL对胰脂肪酶活性抑制率可达39.5%,水煮连翘叶炮制品醇提物大孔树脂乙醇洗脱组分IC50可达 230μg/mL,连翘叶或其组分中的山奈酚-3-O-芸香糖苷IC50可达1.7±0.3μg/mL。
附图说明
[0019] 图1未炮制连翘叶水提物、未炮制连翘叶无水乙醇提取物、水煮连翘叶炮制品水提物 (Aqe)和水煮连翘叶炮制品无水乙醇提取物抑制胰脂肪酶活性检测柱状图
[0020] 图2水煮连翘叶炮制品不同乙醇浓度提取物抑酶活性检测柱状图
[0021] 图3水煮连翘叶炮制品40%醇提物D101大孔树脂乙醇水溶液洗脱液抑制胰脂肪酶活性
[0022] 图4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抑制胰脂肪酶活性
[0023] 图5连翘叶中首次发现牛蒡子苷元具有抑制胰脂肪酶活性
[0024] 图6连翘叶中首次发现的山奈酚-3-O-芸香糖苷质谱图。A),一级质谱;B),二级质谱图
[0025] 图7连翘苷不能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反而起促进作用的曲线图。
[0026] 图8连翘叶炮制品水提物动物实验大鼠附睾脂肪切片显微观察(A为正常对照组;B为模型对照组;C为Aqe低剂量组)
[0027] 图9连翘叶炮制品水提物动物实验大鼠空肠绒毛表面积显微观察(A为正常对照组;B 为模型对照组;C为Aqe低量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本发明以下述
实施例进一步加以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所限制。
[0029] 实施例1:未炮制连翘叶水提物抑酶活性检测
[0030] 采摘新鲜连翘叶,水洗去除叶表面附着物,干燥,
粉碎,准确称量粉末100g,料液比1: 10,回流提取2h,水提物浓缩干燥,经抑制胰脂肪酶活性检测,1500μg/mL抑制率可达
26.5% (图1)。
[0031] 实施例2:未炮制连翘叶无水乙醇提物抑酶活性检测
[0032] 采摘新鲜连翘叶,水洗去除叶表面附着物,干燥,粉碎,准确称量粉末100g,料液比1: 10,回流提取2h,无水乙醇提物浓缩干燥,经抑制胰脂肪酶活性检测,1500μg/mL抑制率可达33.8%(图1)。
[0033] 实施例3:水煮连翘叶炮制品水提物抑酶活性检测
[0034] 采摘新鲜连翘叶,水洗去除叶表面附着物,沸水煮5-7min,干燥,粉碎,准确称量粉末 100g,料液比1:10,回流提取2h,水提物浓缩干燥,经抑酶活性检测及动物实验证实,该连翘叶炮制品水提物经抑制胰脂肪酶活性检测,1500μg/mL抑制率可达33.2%(图1)。
[0035] 实施例4:水煮连翘叶炮制品醇提物抑酶活性检测
[0036] 采摘新鲜连翘叶,水洗去除叶表面附着物,沸水煮5-7min,干燥,粉碎,准确称量粉末 100g,料液比1:10,回流提取2h,无水乙醇提取物浓缩干燥,经抑酶活性检测,1500μg/mL 抑制率可达39.5%(图1)。
[0037] 实施例5:水煮连翘叶炮制品水提或不同乙醇浓度提取物抑酶活性检测[0038] 分别准确称取100g炮制的连翘叶粉末,共8份,分别用10%,20%,30%,40%,50%,70%, 80%,100%乙醇按1:10料液比回流提取2次,每次1h,抽滤,浓缩,干燥。测定各提取物1.5 mg/mL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连翘叶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1.5mg/mL时对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结果见图2。
[0039] 实施例6:水煮连翘叶炮制品醇提物大孔树脂乙醇洗脱组分抑酶活性检测[0040] 采摘新鲜连翘叶,水洗去除叶表面附着物,沸水煮5-7min,干燥,粉碎,准确称量粉末 100g,料液比1:10,4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提取液浓缩干燥,然后进行D101大孔树脂分离。径高比1:10,蒸馏水洗脱6BV,60%乙醇洗脱10BV,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其乙醇洗脱液经抑酶活性检测证实,IC50可达230μg/mL(图3)。
[0041] 实施例7:水提取或醇提物成分分析及抑酶活性检测
[0042] 水提物或醇提物经分离鉴定和抑制胰脂肪酶活性检测:
熊果酸、
齐墩果酸、
芦丁、橙皮苷、连翘酯苷A(图4)及其同分异构体、
绿原酸、咖啡酸、牛蒡子苷元(图5)、山奈酚-3-O- 芸香糖苷(图6)为其主要成分,它们都具有体外抑制胰脂肪酶作用。连翘酯苷A、牛蒡子苷元、山奈酚-3-O-芸香糖苷抑制胰脂肪酶活性IC50分别达到1346μg/mL、793μg/mL和 1.7±0.3μg/mL。
[0043] 实施例8:连翘苷不能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反而对胰脂肪酶活性起促进作用[0044] 经抑制酶活性检测,连翘苷不能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反而对胰脂肪酶活性起促进作用,见图7。
[0045] 实施例9:连翘叶炮制品水提物SD大鼠
预防肥胖模型实验
[0046] SD大鼠预防肥胖模型实验证实,连翘叶炮制品水提物可达到减肥作用,结果可参见表1,表2,表3,图8和图9。
[0047] 表1 Aqe对肥胖大鼠体重的影响( n=10)
[0048]
[0049]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0050] 表2 Aqe对肥胖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n=10)
[0051]
[0052]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0053] 表3 Aqe对肥胖大鼠脂肪湿重及脂肪细胞的影响( n=10)
[0054]
[0055]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