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化学反应,工艺和试剂 / 氧化剂 / 次氯酸 / 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阅读:47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真空 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污染土治理领域。将污染土置于可导电、可施加真空 负压 且可注入液体的工作头之间,并使该体系与外界空气隔绝;任一工作头与其周围至少一支工作头所接直流电源的极性相反,工作头上的导 水 管在真空负压源和供液源间按设计的模式切换;通过工作头施加直流电和真空负压并注入液体,在污染土中形成 电场 和定向液流场;使其中的污染物溶入液流并从工作头的导水管排出。本发明与动电除污技术比,可 加速 污染物排除速率;通过调整真空负压产生的液流方向,可加速目标离子的排出速率但保留有益的相反离子,还可调整体系中的pH值分布及化学反应环境;本发明还具有高效脱水能 力 。,下面是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污染土置于既可导电、又可施加真空负压、还可注入液体的工作头之间,使该体系与外界空气隔绝;
各工作头平行布置,任意一支工作头与其周围至少一支工作头所接直流电源的极性相反;
工作头上的导管在连接真空负压源和连接供液源间按设计的模式切换;通过向工作头施加直流电在污染土中建立电场;其间接真空负压源的工作头在污染土中形成真空负压,接供液源的工作头向污染土注入液体,从而在污染土中形成均匀分布的定向液流场;在直流电场和定向液流场的作用下,使污染土中所含的污染物不断地溶入液流并从工作头的导水管排出,从而实现污染土中污染物的清除;
所述既可导电、又可施加真空负压、还可注入液体的工作头,包括以下构型:杆式Zc型工作头、板式Ba型工作头、板式Ca型工作头;
所述杆式Zc型工作头由一支导电材料制成的管壁带孔的外套管和内置其中的一支管壁密闭的不导电材料制成的导水管构成;所述管壁上小孔的几何形状不限,其孔径或短边尺寸为0.01mm至4.5cm,孔的面积与外板面积比在5%至65%;将管壁带孔的外套管下端封闭,内置导水管下端与外套管下端之间留出0.1mm 50mm的导水间隙,内置导水管与外套管上端~
密封,并分别引出导水口,外套管外可再包覆公知的滤层;如此构型的工作头在植入污染土后,当向内置导水管的导水口注入液体时,液体可以从外套管的导水口流出,反之亦然;杆式Zd型工作头是将Zc型工作头中的管壁带孔的外套管的材质改为不导电材料,而将内置的管壁密闭的导水管的材质改为导电材料;
所述板式Ba型工作头由带孔的导电材料板、内隔板和导水管与不导电材料制成的基板共同构成;基板与导电材料板平行,两板间距为1mm至5cm,两板间夹一系列竖向排列且与两板正交的内隔板,内隔板间距为1mm至5cm,内隔板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基板和导电材料板的上端和下端平齐,在基板与导电材料板内形成一系列的上下通道;基板与导电材料板的两侧端用不导电材料封闭,基板与导电材料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由一个不导电材料的水管封盖形成封闭体系,在上端面的水管的下面和下端面水管的上面分别分布有一系列小孔,使每个上下通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与该两个水管上的各一个小孔相连通;导电材料板上的小孔排列在该上下通道上,所述小孔的几何形状不限,其孔径或短边尺寸为0.1mm至
4.5cm,孔的面积与外板面积比在5%至65%;如此构型的工作头在污染土覆盖后,当向一个水管注入液体时,液体可以分别通过每个上下通道流入另一个水管并被导出;该板式工作头也可以是在工作头板平面内转90度构成,即板式工作头的两水管分别位于两侧端竖向布置,而内隔板形成的通道为水平向布置;板式Ba型工作头的基板贴放于结构物上;板式Bb型工作头是将板式Ba型工作头的导电材料板与基板的位置互换,同时导电材料板可不带小孔,而基板带小孔;板式Bb型工作头的导电材料板贴放于结构物上;板式工作头也可外包滤层;
所述板式Ca型工作头由外板、格槽内板和导水管构成,所述外板为两个带孔的导电材料板,格槽内板水平向横截面为鱼骨状,即格槽内板中间为一不导电材料的整板,该整板两侧面按一定间隔对称分布有肋板,肋板间距为1mm至5cm;两外板间距为3mm至10cm,中间夹格槽内板,形成一系列的上下通道;两外板和格槽内板的两个侧端面平齐并密封;两外板和格槽内板的上下两个端面平齐,各有两个并列的不导电水管封盖形成封闭体系,在上面的水管的下面和下面水管的上面分别分布有一系列小孔,使每个上下通道的上下两个端口分别与上面水管和下面水管上的至少一个小孔相连通;外板上的小孔排列在该上下通道上,所述小孔的几何形状不限,其孔径或短边尺寸为0.1mm至4.5cm,孔的面积与外板面积比在5%至65%;如此构型的工作头在植入污染土中后,当向工作头上一支水管注入液体时,液体可以分别通过每个上下通道流入工作头的另一支水管并被导出;该板式工作头也可以是在工作头板平面内转90度角构成,即板式工作头的两侧端分别竖向布置水管,而内隔板形成的通道为水平向布置;板式Cb型工作头是将板式Ca型工作头中的外板改为两个带孔的不导电材料板,而格槽内板中间的一块整板改为导电材料板;板式工作头也可外包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染土是颗粒粒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145中对细粒土的规定、渗透系数低于10-3cm/s的含有污染物的细颗粒散体;所含污染物为可溶于水的污染物,包括本身是可溶的物质,或是经与其它药剂反应后转变为可溶的物质;所述的可溶的物质指可溶于水形成溶液,或与水形成悬浊液的物质;所含污染物为以下物质的一种或多种:
汽油、柴油,PAH多环芳香,嵌二、石酸、五氯苯酚、石油烃、菲、TCE三氯乙烯,十五碳二元酸、PEC氯化聚乙烯、染料、六氯丁二烯、BTEX苯系物、铅、铬、镉、钴、铯、、汞、镍、镁、钼、锌、、钍、镭、锶、锑、以及卤化物、砷、磷、磷酸盐、硝酸盐、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的液体可以是淡水或淡水与如下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构成的溶液:乙酸、柠檬酸有机酸盐酸硫酸、氢化钠、氢氧化、小苏打、SDS十二烷基硫酸钠、DAH十二烷基次氯酸氨,以及Bril30聚氧化乙烯或羟丙基-β-环糊精、氢氧化铵、EDTA、NTA、EGTA、DTPA、DCyT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杆式工作头按设计的间隔和深度竖向插入污染土中;工作头的排列方式包括:
1)一行工作头接电源的同一极性,相邻行的工作头接电源的相反极性;2)一行工作头接电源的同一极性(下称为A组工作头),一行工作头中的相邻工作头分别接电源的相反极性(下称为B组工作头),A组工作头和B组工作头间隔排列;3)每一行工作头的相邻工作头分别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每列工作头的相邻工作头也分别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即在水平面内任意工作头与的相邻工作头分别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各行工作头与其它行工作头可以一一对齐,也可以相邻行的工作头平行错开一定距离;可以全部使用同一种构型的工作头,也可以采用不同构型的工作头;工作头的间距可以在0.5m至2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工作头可以安装于各种容器或管道内或其壁板上,所述容器包括箱仓、格仓、塔式格仓等;所述箱仓为顶面有连通真空负压源和供液源的管道、其余五面封闭的矩形容器,箱仓尺寸可以是各种型号的集装箱大小,板式工作头在箱仓中按设计的间隔平行布置,间隔在0.2m 1m,相邻的板型工作头接电源的相反极性;所述格仓的横剖面为矩形或~
扇环形或圆形,格仓为顶面有连通真空负压源和供液源的管道、其余五面封闭的矩形容器;
矩形格仓横剖面的短边尺寸可为15厘米至100厘米,长边尺寸可为50厘米至500厘米,长边上的两面壁板均安装有板式工作头;扇环形格仓横剖面的两弧形长边的垂直距离可为15厘米至100厘米之间,扇环形两弧线的直径和弧长由设计决定,扇环形格仓的两弧形长边上的壁板均安装有板式工作头;圆形格仓直径可为20厘米至200厘米之间,圆形格仓壁板安装有板式工作头,同时其圆心处安装有杆式工作头;板式工作头的各边尺寸可比格仓壁板各边的尺寸小5至10cm,每个格仓高度可为50厘米至500厘米;所述塔式格仓横截面尺寸与格仓相同、高度方向的尺寸可为500厘米至5000厘米,为在高耸支撑结构支撑下构成高塔状构筑物;塔式格仓的上端顶面密封,留有连通真空负压源和供液源的管道以及可以注入废渣的通道,其底端有可以控制废渣排出速率的排出口,在塔式格仓内,两长边壁板上的工作头可以由多块板式工作头拼装而成,工作头的宽度和高度以及各工作头的间隔由设计决定;所述管道的横剖面可以为矩形或圆形,可以采取与前述塔式格仓相同的构造;格仓、塔式格仓、管道中贴装在两面壁板上的工作头分别接直流电源的相反极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头的两个水管分别与进水管和排水管连接;将各连接电源正极的工作头的进水管A连接于通向供液源A的进水总管A,将连接电源负极的工作头的进水管负A连接于通向供液源负A的进水总管负A;将连接电源正极的工作头的排水管A连接于通向蓄液池A的排水总管A;将连接于电源负极的工作头的排水管负A连接于通向蓄液池负A的排水总管负A;
每个工作头上的两个水管,可以根据设计给出的工艺,在前述的进水管和排水管与连接真空负压源之间交替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除污过程中,需使污染土与工作头构成的整个体系处于与空气隔绝的状态;所施加的直流电压是持续稳定的电压或者是间歇供给的电压,接电源正、负极的两工作头间电压梯度为0.3V/cm 10V/cm;真空负压源可以连续稳定的方式或间歇方式供给真空负压,真~
空度可在50kPa至95kPa;可以连续供液或间歇供液;直流电供电方式及电压的选择、真空负压供给方式及真空度的选择、供液方式及供液量和液体种类的选择,根据污染物的溶出速率由设计根据试验确定。

说明书全文

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污染土治理领域或工业废渣处理与利用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低渗透性污染土是指渗透系数低于10-3cm/s的细颗粒污染土,包括:被污染的低渗透性的天然土和一些厂矿在生产过程中排弃的含有污染物的细颗粒废渣等。根据污染物的不同,污染土可分为有机物污染土和无机物污染土两大类;各类污染土又分为多种不同的种类,例如:无机物污染土中有重金属污染土,重金属污染土又根据所含重金属的不同而不同。对污染土中污染物的清除,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可分为原位处理技术(不移动污染土,在污染土原始位置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清除)和异位处理技术(将污染土挖出,经过除污如理后,再回填或运走)。此外有些污染土含率较高,需要进行脱水处理
[0003] 动电技术是处理低渗透性污染土的最有效的方法。该法可以清除上述的各种污染物,是用途非常广泛的除污方法。该法去除污染物的原理主要是:当给潮湿的污染土施以适当的直流电场,则将产生以下几种作用:1)污染土中的带电粒子会向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迁移,从而可将带电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清除出污染土;2)土中的水会向阴极迁移,水的流动会带着微小的中性粒子向阴极迁移,从而可将一些无极性的微粒(如:油污等)从污染土中清除;3)在电极处发生水的电解,产生氢离子和氢根离子;通过适当的方法可以调控污染土中的化学反应环境,使原来吸附土壤的污染物解吸,或使原来不溶的污染物转变为可溶物质,从而在上述两种作用下被清除出污染土。也就是说污染物完全靠在孔隙水中的迁移被排出,或被电渗除的水流带出;这两个途径污染物的排出速率都比较慢,而且在某些场合没有电渗现象发生。
[0004]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污染土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来推动污染土治理效果的发展,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该法保留了动电技术的所有优点,但可以加速动电技术除污过程中污染物的排出速率,还可以在脱污过程中实现污染土的脱水,此外还可以改善该体系中电化学反应环境。该法既可以在厂矿生产线废渣排出处进行废渣除污脱水处理,也可以在废渣堆场或污染土场地对废渣或污染土进行原位除污处理或原地异位除污处理。
[0006] 一种真空吸滤与动电结合污染土除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污染土置于既可导电、又可施加真空负压、还可注入液体的工作头之间,使该体系与外界空气隔绝;各工作头平行布置,任意一支工作头与其周围至少一支工作头所接直流电源的极性相反;工作头上的导水管在连接真空负压源和连接供液源间按设计的模式切换;通过向工作头施加直流电在污染土中建立电场;其间接真空负压源的工作头在污染土中形成真空负压,接供液源的工作头向污染土注入液体,从而在污染土中形成均匀分布的定向液流场;在直流电场和定向液流场的作用下,使污染土中所含的污染物不断地溶入液流并从工作头的导水管排出,从而实现污染土中污染物的清除;所述既可导电、又可施加真空负压、还可注入液体的工作头,包括以下构型:杆式Zc型工作头、板式Ba型工作头、板式Ca型工作头;
所述杆式Zc型工作头由一支导电材料制成的管壁带孔的外套管和内置其中的一支管壁密闭的不导电材料制成的导水管构成;所述管壁上小孔的几何形状不限,其孔径或短边尺寸为0.01mm至4.5cm,孔的面积与外板面积比在5%至65%;将管壁带孔的外套管下端封闭,内置导水管下端与外套管下端之间留出0.1mm 50mm的导水间隙,内置导水管与外套管上端~
密封,并分别引出导水口,外套管外可再包覆公知的滤层;如此构型的工作头在植入污染土后,当向内置导水管的导水口注入液体时,液体可以从外套管的导水口流出,反之亦然;杆式Zd型工作头是将Zc型工作头中的管壁带孔的外套管的材质改为不导电材料,而将内置的管壁密闭的导水管的材质改为导电材料;
所述板式Ba型工作头由带孔的导电材料板、内隔板和导水管与不导电材料制成的基板共同构成;基板与导电材料板平行,两板间距为1mm至5cm,两板间夹一系列竖向排列且与两板正交的内隔板,内隔板间距为1mm至5cm,内隔板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基板和导电材料板的上端和下端平齐,在基板与导电材料板内形成一系列的上下通道;基板与导电材料板的两侧端用不导电材料封闭,基板与导电材料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由一个不导电材料的水管封盖形成封闭体系,在上端面的水管的下面和下端面水管的上面分别分布有一系列小孔,使每个上下通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与该两个水管上的各一个小孔相连通;导电材料板上的小孔排列在该上下通道上,所述小孔的几何形状不限,其孔径或短边尺寸为0.1mm至
4.5cm,孔的面积与外板面积比在5%至65%;如此构型的工作头在污染土覆盖后,当向一个水管注入液体时,液体可以分别通过每个上下通道流入另一个水管并被导出;该板式工作头也可以是在工作头板平面内转90度构成,即板式工作头的两水管分别位于两侧端竖向布置,而内隔板形成的通道为水平向布置;板式Ba型工作头的基板贴放于结构物上;板式Bb型工作头是将板式Ba型工作头的导电材料板与基板的位置互换,同时导电材料板可不带小孔,而基板带小孔;板式Bb型工作头的导电材料板贴放于结构物上;板式工作头也可外包滤层;
所述板式Ca型工作头由外板、格槽内板和导水管构成,所述外板为两个带孔的导电材料板,格槽内板水平向横截面为鱼骨状,即格槽内板中间为一不导电材料的整板,该整板两侧面按一定间隔对称分布有肋板,肋板间距为1mm至5cm;两外板间距为3mm至10cm,中间夹格槽内板,形成一系列的上下通道;两外板和格槽内板的两个侧端面平齐并密封;两外板和格槽内板的上下两个端面平齐,各有两个并列的不导电水管封盖形成封闭体系,在上面的水管的下面和下面水管的上面分别分布有一系列小孔,使每个上下通道的上下两个端口分别与上面水管和下面水管上的至少一个小孔相连通;外板上的小孔排列在该上下通道上,所述小孔的几何形状不限,其孔径或短边尺寸为0.1mm至4.5cm,孔的面积与外板面积比在5%至65%;如此构型的工作头在植入污染土中后,当向工作头上一支水管注入液体时,液体可以分别通过每个上下通道流入工作头的另一支水管并被导出;该板式工作头也可以是在工作头板平面内转90度角构成,即板式工作头的两侧端分别竖向布置水管,而内隔板形成的通道为水平向布置;板式Cb型工作头是将板式Ca型工作头中的外板改为两个带孔的不导电材料板,而格槽内板中间的一块整板改为导电材料板;板式工作头也可外包滤层。
[0007] 优选地,所述的污染土是颗粒粒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145中对细粒土的规定、渗透系数低于10-3cm/s的含有污染物的细颗粒散体;所含污染物为可溶于水的污染物,包括本身是可溶的物质,或是经与其它药剂反应后转变为可溶的物质;所述的可溶的物质指可溶于水形成溶液,或与水形成悬浊液的物质;所含污染物为以下物质的一种或多种:汽油、柴油,PAH多环芳香,嵌二、石酸、五氯苯酚、石油烃、菲、TCE三氯乙烯,十五碳二元酸、PEC氯化聚乙烯、染料、六氯丁二烯、BTEX苯系物、铅、铬、镉、钴、铯、、汞、镍、镁、钼、锌、、钍、镭、锶、锑、以及卤化物、砷、磷、磷酸盐、硝酸盐、氟。
[0008] 优选地,所述注入的液体可以是淡水或淡水与如下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构成的溶液:乙酸、柠檬酸有机酸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小苏打、SDS十二烷基硫酸钠、DAH十二烷基次氯酸氨,以及Bril30聚氧化乙烯或羟丙基-β-环糊精、氢氧化铵、EDTA、NTA、EGTA、DTPA、DCyTA。
[0009] 优选地,将杆式工作头按设计的间隔和深度竖向插入污染土中;工作头的排列方式包括:1)一行工作头接电源的同一极性,相邻行的工作头接电源的相反极性;2)一行工作头接电源的同一极性(下称为A组工作头),一行工作头中的相邻工作头分别接电源的相反极性(下称为B组工作头),A组工作头和B组工作头间隔排列;3)每一行工作头的相邻工作头分别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每列工作头的相邻工作头也分别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即在水平面内任意工作头与的相邻工作头分别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各行工作头与其它行工作头可以一一对齐,也可以相邻行的工作头平行错开一定距离;可以全部使用同一种构型的工作头,也可以采用不同构型的工作头;工作头的间距可以在0.5m至2m之间。
[0010] 优选地,所述板式工作头可以安装于各种容器或管道内或其壁板上,所述容器包括箱仓、格仓、塔式格仓等;所述箱仓为顶面有连通真空负压源和供液源的管道、其余五面封闭的矩形容器,箱仓尺寸可以是各种型号的集装箱大小,板式工作头在箱仓中按设计的间隔平行布置,间隔在0.2m 1m,相邻的板型工作头接电源的相反极性;所述格仓的横剖面~为矩形或扇环形或圆形,格仓为顶面有连通真空负压源和供液源的管道、其余五面封闭的矩形容器;矩形格仓横剖面的短边尺寸可为15厘米至100厘米,长边尺寸可为50厘米至500厘米,长边上的两面壁板均安装有板式工作头;扇环形格仓横剖面的两弧形长边的垂直距离可为15厘米至100厘米之间,扇环形两弧线的直径和弧长由设计决定,扇环形格仓的两弧形长边上的壁板均安装有板式工作头;圆形格仓直径可为20厘米至200厘米之间,圆形格仓壁板安装有板式工作头,同时其圆心处安装有杆式工作头;板式工作头的各边尺寸可比格仓壁板各边的尺寸小5至10cm,每个格仓高度可为50厘米至500厘米;所述塔式格仓横截面尺寸与格仓相同、高度方向的尺寸可为500厘米至5000厘米,为在高耸支撑结构支撑下构成高塔状构筑物;塔式格仓的上端顶面密封,留有连通真空负压源和供液源的管道以及可以注入废渣的通道,其底端有可以控制废渣排出速率的排出口,在塔式格仓内,两长边壁板上的工作头可以由多块板式工作头拼装而成,工作头的宽度和高度以及各工作头的间隔由设计决定;所述管道的横剖面可以为矩形或圆形,可以采取与前述塔式格仓相同的构造;格仓、塔式格仓、管道中贴装在两面壁板上的工作头分别接直流电源的相反极性。
[0011] 优选地,工作头的两个水管分别与进水管和排水管连接;将各连接电源正极的工作头的进水管A连接于通向供液源A的进水总管A,将连接电源负极的工作头的进水管负A连接于通向供液源负A的进水总管负A;将连接电源正极的工作头的排水管A连接于通向蓄液池A的排水总管A;将连接于电源负极的工作头的排水管负A连接于通向蓄液池负A的排水总管负A;每个工作头上的两个水管,可以根据设计给出的工艺,在前述的进水管和排水管与连接真空负压源之间交替切换。
[0012] 优选地,除污过程中,需使污染土与工作头构成的整个体系处于与空气隔绝的状态;所施加的直流电压是持续稳定的电压或者是间歇供给的电压,接电源正、负极的两工作头间电压梯度为0.3V/cm 10V/cm;真空负压源可以连续稳定的方式或间歇方式供给真空负~压,真空度可在50kPa至95kPa;可以连续供液或间歇供液;直流电供电方式及电压的选择、真空负压供给方式及真空度的选择、供液方式及供液量和液体种类的选择,根据污染物的溶出速率由设计根据试验确定。
[0013]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发明完全保留了动电除污技术的所以优点,但可以通过施加真空负压,加速液流的运动,从而加速污染物排除的速率。(2)通过调整真空负压产生的液流方向,可以加速目标离子的排出速率,而保留有益的相反离子。(3)通过调控工作头在供液源与真空负压源之间的切换,可以调整整个污染土处理体系中的pH值分布以及电化学反应环境。(4)本发明除脱污外,还具有高效的脱水能,特别适合厂矿污泥的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技术可以用于对填埋场中的废渣、废渣库中的废渣进行原位除污,或对污染场地进行原位除污;此种情况一般多使用杆式工作头,将杆式工作头按设计的间隔和深度竖向插入废渣中。工作头的排列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一行工作头接电源的同一极性,相邻行的工作头接电源的相反极性;2)一行工作头接电源的同一极性(下称为A组工作头),一行工作头中的相邻工作头分别接电源的相反极性(下称为B组工作头),A组工作头和B组工作头间隔排列;3)每一行工作头的相邻工作头分别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每列工作头的相邻工作头也分别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即在水平面内任意工作头与的相邻工作头分别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各行工作头与其它各行工作头可以一一对齐,即工作头形成正方形排列;也可以相邻行的工作头平行错开一定距离,例如,可以错开间隔的一半距离,使工作头形成三角形排列。可以全部使用同一种构型的工作头,也可以采用不同构型的工作头。工作头的间距可以在0.5m至2m之间,工作头间距和插入深度根据实际条件由设计确定。
[0015] 本发明所述技术也可以用于对厂矿生产线排出的废渣进行处理,可以在生产线废渣排出处将废渣注入内置有工作头的箱仓、格仓、塔式格仓、管道等。采用相同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对填埋场或废渣库中的废渣以及对污染场地的污染土进行异位处理。
[0016] 所述箱仓为顶面有连通真空负压源和供液源的管道以及可以注入污染土的通道、其余五面封闭的矩形容器,箱仓内外之间应是电绝缘的,或者箱仓采用不导电材料制成,或者箱仓内有绝缘层。工作期间整个箱仓内与空气隔绝;箱仓尺寸以便于运输为宜,例如可以是各种型号的集装箱大小,便于汽车运输。此外,箱仓的侧壁板可以是可活动的,以便于仓中污染土的倾倒卸除。在箱仓中可以使用板式工作头,也可以使用杆式工作头。
[0017] 箱仓中使用杆式工作头的布置方式与前述原位除污的布置方式相同;工作头排列范围的宽度和深度与箱仓的宽度和高度相近,以使工作头可以在箱仓中提供均匀的电势场、负压场和均匀的液流场。
[0018] 板式工作头在箱仓中按设计的间隔平行布置,板式工作头间隔一般在0.2m 1m,根~据污染土含水率、渗透性、污染物种类等物理化学性质和污染土处理目的,经试验由设计确定。相邻的板型工作头接电源的相反极性;在箱仓内,可以全部使用同一种构型的工作头,也可以采用不同构型的工作头;也可以根据污染土脱水除污的进程更换工作头。板式工作头的宽度和高度与箱仓的宽度和高度相近,以使工作头可以在箱仓中提供均匀的直流电场、均匀负压场和均匀的液流场。
[0019] 所述格仓的横剖面为矩形或扇环形或圆形,格仓为顶面有连通真空负压源和供液源的管道以及可以注入污染土的通道、其余五面封闭的矩形容器,格仓内外之间应是电绝缘的,或者格仓采用不导电材料制成,或者格仓内有绝缘层。工作期间整个格仓内与空气隔绝;格仓的底板可以是可活动的,以便于格仓中污染土的卸除。矩形格仓横剖面的短边尺寸为15厘米至100厘米之间,以20厘米至50厘米为优;长边尺寸为50厘米至500厘米,视格仓设计体量决定;长边上的两面壁板均安装有板式工作头,两壁板上的工作头接电源的相反极性。扇环形格仓横剖面的两弧形长边的垂直距离为15厘米至100厘米之间,以20厘米至50厘米为优;扇环形两弧线的直径和弧长视格仓设计体量决定,扇环形格仓的特例是环形格仓;扇环形格仓的两弧形长边上的壁板均安装有板式工作头,两壁板上的工作头接电源的相反极性。圆形格仓直径为20厘米至200厘米之间,以40厘米至100厘米为优;圆形格仓壁板安装有板式工作头,同时其圆心处安装有杆式工作头,壁板和圆心的工作头接电源的相反极性。
板式工作头的高度与格仓的高度相近,以使工作头可以在箱仓中提供均匀的负压场和均匀的液流。格仓的平面形式不限于上述这几种,可以是能够提供均匀负压场和均匀液流的各种几何形状。每个格仓高度可在50厘米至500厘米之间。通常是将多个格仓一起使用。在格仓内,可以全部使用同一种构型工作头,也可以不同构型的工作头;板式工作头不带孔的一面贴放于格仓壁板,使污染土中的水可以经外面板板面的孔进入工作头。
[0020] 所述塔式格仓由一个或多个长筒格仓组合,在高耸支撑结构支撑下构成高塔状构筑物。塔式格仓可以是竖直的,也可以是倾斜的,也可以是在垂直面内是折线型的,也可以是螺旋下降的,其目的是减少作用于下端口的重力荷载、延长污染土通过电场和负压场的距离;在满足上述功能的条件下,塔式格仓不限于上述这些形式。
[0021] 塔式格仓与前述格仓的结构基本相同,仅其高度比格仓的高度大大提高,塔式格仓高度方向的尺寸在500厘米至5000厘米之间,根据污染土排污需要在直流电场和负压场中停留的时间和生产线废渣排出体量与速率由设计确定。塔式格仓内外之间应是电绝缘的,或者塔式格仓采用不导电材料制成,或者塔式格仓内有绝缘层。塔式格仓的上端顶面密封,留有连通真空负压源和供液源的管道以及可以注入污染土的通道,底端有可以控制污染土排出速率的排出口,可以采用各种公知的技术控制污染土排出速率,例如螺旋叶片推送技术或叶轮拨送技术等。在每一个长筒格仓内,每一面壁板可以是由多块板式工作头拼装而成,工作头的宽度和高度以及上下工作头的间隔由设计决定,以使工作头可以在格仓中提供均匀的直流电场、负压场和液流场。在格仓内,可以全部使用同一种构型的工作头,也可以使用不同构型的工作头;也可以根据污染土脱水和除污的进程(例如在塔式格仓的不同高度)更换不同构型的工作头。在塔式格仓的同一区段的两仓壁的工作头连接电源的相反极性;同一侧仓壁的不同区段,工作头可以连接电源不同的极性。板式工作头不带孔的一面贴放于格仓壁板,使污染土中的水可以经外面板板面的孔进入工作头。
[0022] 所述管道的横剖面可以为矩形或圆形或椭圆形。矩形管道和圆形管道的构造可以采取与前述塔式格仓的构造相同。工作头一般是贴装与管道的长边壁板上,板式工作头不带孔的一面贴放于格仓壁板,使污染土中的水可以经外面板板面的孔进入工作头。通常矩形管道的短边为横向壁板,管道的横向壁板也可以为长边,视拟脱除物的特性决定;例如,拟脱除物只有一种,则可以将板式工作头放在管道的上下方长边壁板上,使负压场的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圆形管道也可以是在圆形管道内壁对面分别放置两块板式工作头,两块弧形板式工作头的圆心角为30°150°之间。椭圆形管道的短轴尺寸为15厘米至50厘米之~间,以20厘米至40厘米为优;椭圆形管道内壁对面分别放置两块板式工作头;当板式工作头放在椭圆的长轴时,两块弧形板式工作头的宽度为以椭圆长短轴交点为圆心、圆心角为30°至150°所对弧长;当板式工作头放在椭圆的长轴两侧时,两块弧形板式工作头的范围为前述工作头放在长轴上时剩余的区间。管道内的工作头可以是多块工作头拼装而成,两工作头的间隔和带工作头的管道长度,根据污染土含水率、渗透性、污染物种类等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目标生产周期等因素经试验由设计确定。在管道内,可以全部使用同一种构型的工作头,也可以使用不同构型的工作头;也可以根据污染土脱水和除污的进程(例如在管道的不同区段)更换不同构型的工作头。在管道的同一区段的两管壁的工作头连接电源的相反极性;同一侧管壁的不同区段,工作头可以连接电源不同的极性。
[0023] 将工作头的两个水管分别与进水管和排水管连接;将各连接电源正极的工作头的进水管A连接于通向供液源A的进水总管A,将连接电源负极的工作头的进水管负A连接于通向供液源负A的进水总管负A;将连接电源正极的工作头的排水管A连接于通向蓄液池A的排水总管A;将连接于电源负极的工作头的排水管负A连接于通向蓄液池负A的排水总管负A。
[0024] 每个工作头上的两个水管,可以根据设计给出的工艺,在前述的进水管和排水管与连接真空负压源之间交替切换;可以是两个水管同时切换到真空负压源,也可以是将其中一个水管切换到真空负压源,而将另一个水管关闭。
[0025] 在原位对污染土进行脱污处理时,当将工作头插入污染土中后,在其上可以铺设塑料膜使插有工作头的污染土与外界空气隔绝,即使该体系成为气密体系。在对污染土进行异位脱污处理时,应使注入污染土的箱仓、格仓、塔式格仓、管道处于气密状态。将工作头接通电源,施加设计的电压,同时经进水管A和进水管负A供给适量的设计给定的液体,开始污染土的清除污染物的过程;所述电压为12V 300V,连接电源正、负极的两电极间的电压梯~度为0.3V/cm 10V/cm;所施加的电压可以是持续稳定的电压,也可以是间歇供给的电压;并~
且可以根据不同阶段污染物和水的脱除带来的污染土性质变化,改变供电方式和参数,由设计人员根据污染土物理化学性质经现场试验确定。所述进水管注入的液体成分,根据污染土成分经试验由设计确定。向电极中注入适当液体,一方面是为了将聚集于电极的污染物带出;另一方面是可以调谐电场中的电化学环境。注入的液体可以是淡水,也可以是能够与污染土中污染物通过酸中和、络合、螯合、解吸附等化学反应使污染物形成所希望成分或状态的液体。进水管径、进液压力、进液流量经试验由设计确定,可根据测试排出液的离子浓度含量及设计给出的指标进行调整;供液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根据污染土特性经试验由设计确定,可能与供电的起始时间不相同。
[0026] 在此期间,可以根据污染物脱除的进程,将部分工作头的供液管和排液管与真空负压源进行切换。当污染物溶于液体的速率大于污染物在液体中迁移的速率、或大于电渗流的速率,则可以通过施加真空负压加速液流的运动,从而加速污染物排出的速率;当希望加速某些离子的排出,而希望保留相反离子时,可以将相应的工作头的水管切换至真空负压源。例如:碱渣中含有大量氯化钙,希望尽可能多地脱除碱渣中的氯离子而尽可能保留钙离子,则可以将接电源正极的工作头的两个水管连接于真空负压源,而连接电源负极的工作头仍按前述连接供液源而关闭排水管,如此可以加快氯离子的排出,而减少钙离子的流失。也可以通过工作头的水管与真空负压源的切换,调整整个体系的电化学反应环境。例如:在重金属污染土脱污处理中,在连接电源负极的电极水解产生氢氧根离子,提高了阴极附近区域的pH值,重金属离子在高pH值环境下,往往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于污染土中,造成脱污失败;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将连接电源负极的工作头的两个水管切换连接于真空负压源,将阴极产生的氢氧根离子吸出,而在连接电源正极的工作头保持注入特定的液体,如此可以使整个体系保持在一定的pH值的环境,有利于提高重金属离子的清除率。
[0027] 对于杆式Zc型工作头可以将两个进出水口分别接于不同的真空负压源,也可以将内管接真空负压源而将外管的出水管关闭;对于板式工作头可以将两个进出水口分别接与不同的真空负压源;也可以将工作头上端的水管关闭,将工作头下端的水管接真空负压源。注入液体的时间可以与开启真空负压源的时间相同也可以不同。真空负压源可以连续工作也可以是间歇工作,可以是持续供液也可以是间歇供液。工作头接真空负压源或接供液管可以在整个污染土除污处理过程保持不变,也可以在处理过程中间隔一定时长交替互换。
真空负压源的间歇时长、工作时长和供给的真空度,以及供液的间歇时长、工作时长以及供液种类和供液量由设计根据污染物的溶出速率等实际情况确定;真空度一般在60kPa至
95kPa。除污过程中,也可以在一段时间中采用全部工作头接真空负压源,在另一时间段全部工作头接供液管;两种工作模式交替使用。
[0028] 当污染土中各污染物浓度达到设计规定的清除指标后,可采用全部工作头接真空负压源,在电场的作用下,以及在真空负压的作用下,继续脱水过程;直至污染土的含水量和各污染物浓度均达到设计目标。
[0029] 实施例2:碱厂生产过程排弃的碱渣,成分:干物质中:硫酸钙3%、碳酸钙64%、氯化钙6%、氯化钠
4%、氢氧化钙10%、氧化2%。颗粒细度:50%<13μm,98%<25μm;渗透系数 7.24 10-7cm/s;pH值 10.9。含水率167%。碱渣堆存场地面积200m×150m。
[0030] 各指标目标值:氯离子去除90%,钠离子去除78%,pH值小于8,含水率降低至80%。
[0031] 施工方法:采用杆式Zd型工作头,接电源负极的工作头内管为直径1cm的不锈管,接电源正极的工作头内管为直径1cm的镍合金管,外管为直径2cm PVC管,外管管壁沿横截面间隔30°、沿长方向间隔2cm分布1mm×150mm狭长孔;最外层套一层土工织物。杆式工作头长度5m。
[0032] 将工作头竖直插入碱渣中5m。工作头正交布置,纵横间隔均为1.0m;每一行工作头的相邻电极分别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每列工作头的相邻工作头也分别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即在水平面内任意工作头与的相邻工作头分别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在碱渣上面铺塑料薄膜,使碱渣体成为气密体系。
[0033] 将每个工作头的两个水管分别与进水管和排水管连接。将各连接电源正极的电极的进水管A连接于通向供液源A的进水总管A,将连接电源负极的电极的进水管负A连接于通向供液源负A的进水总管负A;将连接电源正极的电极的排水管A连接于通向蓄液池A的排水总管A;将连接于电源负极的电极的排水管负A连接于通向蓄液池负A的排水总管负A。
[0034] 施加设计的持续稳定的电压,正负电极之间的电压梯度为1.0V/cm。同时经进水管A和进水管负A供给适量的自来水,经对排出液的测定分析,保持供水管有连续细流即可满足设计要求。开始废渣的清除盐碱过程。
[0035] 24h之后,将连接电源正极的工作头的两个水管分别改接至两个真空,使废渣中的真空度不低于65kPa;连接电源负极的工作头的排水管关闭,供水管继续供给自来水,使注入的水量与真空泵吸出的大体水量相等。
[0036] 再经48h,经检验碱渣各离子浓度达到设计目标值;关闭直流电源。将各工作头的两个水管均与真空泵连接,真空度不低于85kPa;对碱渣进行真空吸滤脱水,直至碱渣含水率降低至80%左右。将达到脱水除盐标准的碱渣挖出运出。
[0037] 重复1至6的步骤,完成全部碱渣的脱水除盐工作。
[0038] 实施例3:一有机化工厂排出的污泥,渗透系数 1×10-5 cm/s,pH=10,含水率200%。污染物是该厂生产特有的一种有机溶剂,可溶于水;污染物浓度8mg/kg。拟清除污染物后作为绿地用土。
[0039] 施工方法:将生产线上排出的污泥导入箱仓,箱仓长宽高分别为6.06、2.44、2.90m;
板型工作头Cb型,外面板为HDPE板,板壁按横向和竖向均为1cm间距分布ϕ2孔;工作头板宽2.30m,高2.80m,两侧外面板间隔4cm,格槽内板采用0.4cm厚碳纤维板,其上肋板的间距为1cm;分别采用两条宽2.cm高1cm的矩形PVC水管,封盖在两侧外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
在上面的水管的下面和下面水管的上面分别按0.5cm间距分布有一系列ϕ2小孔,使每个上下通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与两个水管上的各2个小孔相连通。最外面外包80目尼龙布做滤层。
[0040] 各工作头平行布置,间隔为0.5m,工作头垂直植入污泥直至箱仓底。相邻工作头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将连接电源负极的工作头的两个水管连接真空泵;将各连接电源正极的工作头的进水管连接于供液源,将排水管关闭。在箱仓上面铺塑料薄膜,使箱仓成为气密体系。
[0041] 施加设计的持续稳定的电压,正负电极之间的电压梯度为3.0V/cm;开启真空泵,保持真空度不低于70kPa;供液源供给自来水管,使注入的水量与真空泵吸出的大体水量相等。开始除污过程。
[0042] 经试验确定,24h后,污泥中污染物浓度达到设计目标,关闭直流电源和供液源;将各工作头的两个水管均与真空泵连接,真空泵继续工作24h,保持真空度不低于90kPa;污泥含水率也达到设计要求,关闭电源,完成污泥脱水除污的目标。
[0043] 实施例4:铝厂生产过程排弃的赤泥,成分:干物质中:氧化钙40.88%、氧化铝7.48%、氧化 
25.36、氧化 1.29%、氧化钠 3.19%、氧化 1.04%、氧化 1.72%、氧化镁 2.12%;氟含量 
3000.3mg/kg,其中可溶氟含量 425.1mg/kg;pH=10.9。含水率136%。颗粒细度:25%<10μm,
60%<20μm,90%<50μm,渗透系数3.15 10-5cm/s。拟清除污染物后作为制备建筑材料的原材料。
[0044] 指标目标值:可溶氟去除率90%,含水率减低至60%。
[0045] 施工方法:格仓长宽高分别为2.44、0.24、2.90m,下底为可闭和打开的活动底板;由25个格仓组成格仓集群,构成一运输单元。
[0046] 采用板式工作头A型;在格仓的两长边壁板,将市售导电排水板并排竖直安装,安装范围的长、高分别比格仓长边壁板小5cm,排水板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直径1.5cm的水管。
[0047] 将生产线上排出的赤泥导入格仓。各格仓的两工作头分别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将各连接电源正极的工作头的进水管连接真空负压源,将连接电源负极的工作头的进水管连接于自来水。在箱仓上面铺塑料薄膜,使箱仓成为气密体系。
[0048] 以间歇式供电方式施加设计的电压,供电30分钟,停歇10分钟,控制接电源正、负极的两工作头之间的电压梯度为6.8V/cm 。同时通过连接电源正极的工作头以持续的方式抽真空,保持真空度不低于65kPa,并经连接电源负极的工作头的进水管以300mL/ min供给自来水。在直流电停电期间仍保持供水和抽真空。开始赤泥的除氟过程。
[0049] 经试验确定, 按上述工艺20h后,废渣中各目标离子浓度达到设计目标,可关闭直流电源并停止供水;将两工作头的水管均连接与真空负压源,保持真空度不低于90kPa, 6h后含水率减低到55%;故在厂区静置处理20h后,格仓集群保持真空泵工作状态由厂内轨道交通拖运6h至建材厂后,关闭电源,赤泥脱氟脱水处理完成。
[0050] 实施例5:某厂生产过程排弃的污泥,含污染物六氯丁二烯,污染物浓度为80mg/kg;污泥颗粒细度:25%<13μm,98%<25μm;渗透系数 7.24 10-6cm/s;含水率267%。拟脱除六氯丁二烯并使含水率降低至60%。
[0051] 施工方法:依山建造一塔式格仓,山坡坡角在40° 50°,格仓横剖面为1m×0.3m,格仓横剖面的长~
边垂直于坡面搁置,塔式格仓由3个格仓并列构成,塔式格仓高差为50m;各格仓的上端顶面密封,留有连通真空负压源和供液源的管道以及可以注入污泥的通道,底部采用螺旋推送方式实现定量缓慢的将处理后的污泥排出。各格仓仓壁上工作头由高×宽为1.0m×1.5m的工作头板块拼接组成。
[0052] 采用板型工作头Bb型;基板采用导电聚合物板;外面板板壁按横向0.5cm、竖向3cm间距分布1mm×25mm狭孔;外面板和基板间隔2mm,内格板间距为0.5cm;工作头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采用直径1.0cm的水管封闭;上端面水管的下面和下端面水管的上面分别按0.5cm间距分布ϕ2孔,分别与上下通道的两端口相连。电极板外包80目尼龙布做滤层。
[0053] 将生产线上排出的污泥导入格仓,各格仓的板式工作头分别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施加设计的持续稳定的电压,接电源正、负极的两电极之间的电压梯度为3V/cm;从塔顶自上至下以5m划分区段;第一和第二个5m高差的区段,将每个格仓的两侧壁板工作头的两个水管分别连接真空负压源,对仓内污泥进行真空吸滤脱水,真空度不低于90kPa;使污泥含水率降低至100%左右。自第三个5m高差的区段开始;各格仓的两壁连接电源负极的工作头继续连接真空负压源,真空度降至不低于70kPa;而连接电源正极的工作头切换连接于供液源,供液源注入0.5mol/L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盐溶液,供液量与对面工作头真空吸滤出水量基本持平,进行污泥除污阶段。最后一个5m高差的区段,将每个格仓的两侧壁板工作头的两个水管分别连接真空泵,对仓内污染土进行真空吸滤脱水,真空度不低于90kPa;使污染土含水率降低至60%左右。
[0054] 经试验检测确定,按上述工作程序,污泥在塔式格仓中停留72h污泥的含水率和污染物浓度可以达到设计目标;控制各格仓下端螺旋推送的速率使污染土在塔式格仓中停留不少于72h即可;随着格仓下端污染土的不断排出,其上部的污染土在重力作用下缓慢下沉;使格仓中的污泥在直流电场、真空负压场和液流场中度过足够的时间,完成脱污和脱水进程;如此,在塔式格仓上部连续注入污泥,塔式格仓下端不断排出符合脱水除污标准的渣土,形成连续不断的作业。
[0055] 起始时,关闭格仓底端的污泥排出口。将污泥从塔式格仓的上端导入格仓;可以一次注满,也可以逐步加入。在塔式格仓中被污泥覆盖的区段,依次按前述从上至下每5m高差的工艺运行相应的时间至72h之后,开启格仓下端的定量排渣机,开始前述正常的工艺过程。
[0056] 实施例6原某化工厂铬盐生产车间排出的铬渣堆场下的污染土,为粉质黏土,渗透系数 7.24×
10-5cm/s;。含水率36%。干物质中,全Cr含量为21036(mg/kg),Cr(VI)含量为3464(mg/kg);
pH=10.9。需要进行除污处理。
[0057] 施工方法:将污染土挖出、浇水稀释到含水率80%成流塑状态后,输入进输送椭圆形HDPE管道。输送管道沿坡角约为30°下坡到堆场约2700m,椭圆形管道的短轴尺寸为20cm,长轴尺寸为
50cm,长轴平行于地面;在椭圆形管道内壁长轴两侧对面分别安置板型工作头;弧形工作头板范围在两个短轴分别向外30°与椭圆相交截取的弧长;管道的上端顶面密封,留有连通真空负压源和供液源的管道以及可以注入污染土的通道,管道末端采用螺旋推送方式实现定量缓慢的将污染土排出。
[0058] 采用板型工作头Ba型,基板采用PVC塑料板,接电源负极的工作头的外面板采用0.5cm厚不锈钢板,接电源正极的工作头的外面板为0.5cm厚带有钌氧化物覆层的钛合金板,外面板板壁均按横向和竖向均为0.5cm间距分布ϕ1孔;基板与外面板间距为2mm,内格板间距为1cm。工作头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采用直径1cm的水管封闭;上端面水管的下面和下端面水管的上面分别按1cm间距分布ϕ2孔,分别与上下通道的两端口相连。安装于管道下壁面的工作头的外面板外覆盖5mm厚的透水石板作为滤层。每块电极板长1.5m。工作头板上下端面的水管水平向放置。将污染土泥浆导入管道,通过柱塞泵输送污染土浆体是其以
3m/min的速率行进;将椭圆形管道上面的工作头接电源的正极,其两个端口分别与自来水管连接;将椭圆形管道下面的电极接电源的负极,其两个端口分别与真空负压源连接;
以间歇式供电方式施加设计的直流电压,供电50分钟,停歇10分钟,控制正负电极之间的电压梯度为4.8V/cm 。其间以持续方式抽真空,维持真空度不低于65kPa,并经进水管供给自来水,供水量与对面工作头真空吸滤出水量基本持平;在直流电停电期间仍保持真空度和供水量。进行污染土除污过程。
[0059] 最后100m区段,将管道上下的工作头的水管都连接真空泵,对仓内污染土进行真空吸滤脱水,真空度不低于90kPa;使污染土含水率降低至40%左右。
[0060] 经试验检测确定,按上述工作程序,污染土在管道中停留14h污染土污染物浓度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限值;控制管道下端螺旋推送的速率使污染土在管道中停留不少于14h即可;随着管道下端污染土的不断排出,其上部的污染土在重力作用下缓慢下沉;使管道中的污染土在真空场和液流场中度过足够的时间,完成脱污和脱水进程;如此,在管道上端连续注入污染土,管道下端不断排出符合除污标准的污染土,形成连续不断的作业。
[0061] 起始时,关闭管道底端的污染土排出口。将污染土从管道上端导入;可以一次注满,也可以逐步加入。在管道中被污染土覆盖的区段,依次按前述从上至下各区段的工艺运行相应的时间至14h之后,开启管道下端的定量排渣机,开始前述正常的工艺过程。
[0062]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