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酸,碱,盐,酸酐和碱 / 乙二胺四乙酸 / 含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与金属离子螯合剂的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

含有二硫代甲酸盐与金属离子螯合剂的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

阅读:2发布:2020-06-29

专利汇可以提供含有二硫代甲酸盐与金属离子螯合剂的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含二硫代 氨 基 甲酸 类衍 生物 与 金属离子 螯合剂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该药物组合物在 治疗 或 预防 感染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能有效地协同性降低β-内酰胺类、氟喹诺 酮 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多耐药或泛耐药 铜 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 肺 炎克雷伯菌的MIC,降低值多为32倍及以上。,下面是含有二硫代甲酸盐与金属离子螯合剂的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活性成分:
a)选自下述结构的二硫代甲酸类衍生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钠盐;
b)选自含有下述活性成分或其盐的金属离子螯合剂:
乙二胺四甲叉膦酸盐、己二胺四甲叉膦酸盐、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盐、氨基三甲叉膦酸盐、乙二胺二邻苯乙酸盐、羟基乙叉二膦酸盐、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盐、乙二胺四乙酸盐、氨基三乙酸盐、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盐、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盐、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盐、1,2-双(2-氨基苯基)乙烷-N,N,N',N'-四乙酸盐;
所述的金属离子螯合剂,为钠盐、盐或铵盐。
2.一种如权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对多耐药或泛耐药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或炎克雷伯菌有抑制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中的两种活性成分摩尔比为a:b=(100∶1)~(1∶100),优选摩尔比为a:b=(9∶1)~(1∶9)。
4.一种如权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与青霉烯类抗生素联用,对多耐药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或肺炎克雷伯菌有抑制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酶类药物和头孢类药物,其中β-内酰胺酶类药物为美罗培南,头孢类药物为头孢哌舒巴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中的两种活性成分摩尔比为a:b=(100∶1)~(1∶100),优选摩尔比为a:b=(9∶
1)~(1∶9)。
7.一种如权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对多耐药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或肺炎克雷伯菌有抑制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阿米卡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中的两种活性成分摩尔比为a:b=(100∶1)~(1∶100),优选摩尔比为a:b=(9∶
1)~(1∶9)。
10.一种如权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与喹诺酮类抗生素联用,对多耐药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或肺炎克雷伯菌有抑制作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喹诺酮类抗生素为左氧氟沙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中的两种活性成分摩尔比为a:b=(100∶1)~(1∶100),优选摩尔比为a:b=(9∶1)~(1∶9)。

说明书全文

含有二硫代甲酸盐与金属离子螯合剂的组合物及其制药

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含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与金属离子螯合剂的组合物,以及其在抗感染药物方面的制药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自抗生素用于临床治疗细菌感染以来,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公共卫生安全的主要威胁。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患者死亡率、耐药情况及流行病学趋势等,将12种耐药菌分为“危急”、“高”、“中”三个等级,其中耐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绿假单胞菌及以炎克雷伯菌为主的肠杆菌科并列为“危急”级别。上述三种致病菌已逐渐呈现多耐药、泛耐药,甚至全耐药的趋势,临床上可用的治疗手段已相当有限。
[0003] 近年来发现金属离子特别是、镁、、铜、锌、锰等离子与细菌耐药密切相关,如促细菌耐药质粒横向传播、促细菌增殖分裂、侵袭粘附、促生物被膜产生、解抗生素、抗化损伤等方面占有重要的作用。Jillian Orasnsa团队发现钙离子可通过与PilY1蛋白结合状态控制菌毛的伸缩,影响致病菌的蹭行运动,与致病菌的侵袭粘附密切相关(Orans J,Johnson MD,Coggan KA,et al.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reveals Pseudomonas PilY1 as an essential calcium-dependent regulator of bacterial surface motility.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0;107(3):1065-70)。钙离子可使细菌呈感受态,促进耐药质粒在同种甚至异种细菌中横向转移。除钙离子外,卓凯悦等人发现铜、铁、锌等重金属离子也可加强多重耐药质粒pYN1在不同种属细菌中的水平转移(卓凯悦.多重耐药质粒pYN1在不同种属细菌中的水平转移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Poole K在其研究中也表明铜、锌等重金属离子可促进细菌耐药产生(Poole K.At the nexus of antibiotics and metals:the impact of Cu and Zn on antibiotic activity and resistance.Trends Microbiol.2017;25(10):820-32)。另外,钙、镁、铁等离子可显著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致病菌生物被膜产生,而生物被膜可使MIC极大地升高。Wang YC等研究发现生物被膜产生后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舒巴坦、替加环素及多粘菌素等抗生素的敏感性显著降低,生物被膜的产生将使上述的5种抗生素MBC普遍增加50-200倍,最高增加3200倍(Wang YC,Kuo  SC,Yang YS,et 
al.Individual or combined effects of meropenem,imipenem,sulbactam,colistin,and tigecycline on biofilm embedde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and biofilm 
architecture.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6;60(8):4670-6)。生物被膜的产生除了阻碍抗生素外,也可以促进细菌间耐药质粒的横向传播。另外,铁离子是铁硫蛋白的活性中心,而铁硫蛋白是呼吸链中电子传递的重要载体。铜离子及锰离子还是过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中心,过氧化物岐化酶高表达可减轻致病菌内部的氧化损伤。金属β-内酰胺酶在其活性位点含有一个或两个锌离子,其通过极化水分子促进β-内酰胺的亲核攻击,可水解除氨曲南外所有上市的内酰胺类抗生素(Bounaga S,Laws AP,Galleni M,et al.The 
mechanism of catalysis and the inhibition of the Bacillus cereus zinc-
dependent beta-lactamase.Biochem J.1998;331(Pt3):703-11)。前述的现有文献中,并未表明多种上述金属离子的组合可抑制细菌增殖、侵袭或耐药的产生。
[0004] 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作为采矿业中常用的浮选剂,可与金属锌、铜离子络合形成复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已被临床用于免疫调节剂用来治疗滋病(ZL 93100610)。张恩等人发现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可通过络合金属β-内酰胺酶中的锌离子使产NDM-1的肠杆菌科恢复对美罗培南的敏感性(CN107184581A),但该专利对于金属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药菌,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是否具有恢复其对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并未作相应的研究。另外,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能否恢复耐药菌对氟喹诺类及氨基糖苷类等非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该专利中也无法知悉。
[0005] 多甲叉膦酸类及多羧酸类螯合剂常用作循环水锅炉水的缓蚀阻垢剂、无氰电的络合剂、纺织印染行业螯合剂和氧漂稳定剂,其中乙二胺四乙酸钙钠在临床有用于治疗重金属中毒,羟基乙叉二膦酸钠可作为治疗肿瘤骨转移后的钙调节剂。多甲叉瞵酸类未见于抗菌或辅助抗菌方面的应用。EDTA可直接或和其他药物联合用于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产生。Prachee Sathe等人通过一个小样本量临床试验发现头孢曲松、舒巴坦及EDTA组成的复合制剂治疗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效果与美罗培南联合多粘菌素方案治疗有效率相当(Sathe P,Maddani S,Kulkarni S,et al.Management of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with a new antibiotic adjuvant entity(ceftriaxone+sulbactam+disodium edetate)-A novel approach to spare 
carbapenems.J Crit Care.2017;41:145-149),发现EDTA等金属离子螯合剂具有提高耐药菌对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性的作用。
[0006]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表明:
[0007] 1)并非所有的金属离子螯合剂,对各种类别的抗生素药物(如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下同)都能恢复敏感性;
[0008] 2)是否全部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对各种类别的抗生素药物都能恢复敏感性,无法判断;
[0009] 3)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能否恢复金属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下同)对各种类别的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无法判断;
[0010] 4)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与金属离子螯合剂联用,能否协同增效恢复金属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药菌对各种类别的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无法判断。
[0011] 故,如何找到合适的含有二硫代氨基甲酸类盐与金属离子螯合剂的组合物,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包含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与金属离子螯合剂的组合物及其在抗感染方面的制药用途。
[0013]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活性成分:
[0015] a)选自下述结构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16]
[0017] 活性成分a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钠盐;
[0018] b)选自含有下述活性成分的金属离子螯合剂:
[0019] 乙二胺四甲叉膦酸盐(ⅰ)、己二胺四甲叉膦酸盐(ⅱ)、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盐(ⅲ)、氨基三甲叉膦酸盐(ⅳ)、乙二胺二邻苯乙酸盐(ⅴ)、羟基乙叉二膦酸盐(ⅵ)、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盐(ⅶ)、乙二胺四乙酸盐(ⅷ)、氨基三乙酸盐(ⅸ)、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盐(ⅹ)、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盐(xi)、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盐(xii)、1,2-双(2-氨基苯氧基)乙烷-N,N,N',N'-四乙酸盐(xiii);
[0020] 活性成分b中,金属离子螯合剂为钠盐、盐或铵盐。
[0021]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权前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第一种制药用途,即可用于制备抗感染药物(尤其是抗菌药),该药物组合物对多耐药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或肺炎克雷伯菌有抑制作用。
[0022] 在前述制药用途中,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中的两种活性成分摩尔比为a:b=(100∶1)~(1∶100),优选摩尔比为a:b=(9∶1)~(1∶9)。
[0023]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如权前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第二种制药用途,即该药物组合物可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对多耐药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或肺炎克雷伯菌有协同增效的抑制作用。
[0024] 优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碳青霉烯类和头孢菌素类,其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美罗培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头孢哌酮舒巴坦。
[0025] 更优选的,在前述制药用途中,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中的两种活性成分摩尔比为a:b=(100∶1)~(1∶100),优选摩尔比为a:b=(9∶1)~(1∶9)。
[0026]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如权前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第三种制药用途,即该药物组合物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对多耐药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或肺炎克雷伯菌有协同增效的抑制作用。
[0027] 优选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阿米卡星。
[0028] 更优选的,在前述制药用途中,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中的两种活性成分摩尔比为a:b=(100∶1)~(1∶100),优选摩尔比为a:b=(9∶1)~(1∶9)。
[0029]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如权前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第四种制药用途,即该药物组合物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联用,对多耐药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或肺炎克雷伯菌有协同增效的抑制作用。
[0030] 优选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为左氧氟沙星。
[0031] 更优选的,在前述制药用途中,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中的两种活性成分摩尔比为a:b=(100∶1)~(1∶100),优选摩尔比为a:b=(9∶1)~(1∶9)。
[0032] 众所周知,致病菌耐药程度越高,则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越低,理论上对耐药程度较高致病菌有效的抗生素,则对低耐药致病菌也有效。本发明人通过选取试验菌株中耐药程度最高的3株耐药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各1株,经EDTA-美罗培南双纸片扩散法试验检测结果均呈阴性,提示该3株耐药菌均不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经鉴定试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产KPC-2酶),经药敏试验检测该3株耐药菌耐药情况如下:美罗培南MIC>128μg/ml、头孢哌酮舒巴坦MIC>512μg/ml、阿米卡星>512μg/ml、左氧氟沙星>64μg/ml。2017版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执行标准(CLSI2017-M100)指出当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抑菌浓度分别≤4μg/ml、≤16μg/ml、≤16μg/ml及≤2μg/ml时,以此定义待测菌株对该抗生素敏感,故所选的3株耐药菌较敏感株耐药程度提高了至少32倍。
[0033] 本发明的研究思路在于:
[0034] 首先,发明人测试了单独选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0.5mmol/L)联合美罗培南(4μg/ml)或头孢哌酮舒巴坦(16μg/ml)或阿米卡星(16μg/ml)或左氧氟沙星(2μg/ml),单独选用金属离子螯合剂(0.5mmol/L)联合上述浓度抗生素,组合物(0.5mmol/L+0.5mmol/L)联合上述浓度抗生素对该3株耐药菌的抗菌作用。
[0035] 其次,优选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化合物中的1,11,15号及金属离子螯合剂中的ⅰ,ⅱ,ⅲ号,共9种组合,即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及15/ⅲ,考察不同比例组合物联合美罗培南(4μg/ml)或头孢哌酮舒巴坦(16μg/ml)或阿米卡星(16μg/ml)或左氧氟沙星(2μg/ml)的抗菌效果,进而优选各组合物中两种化合物的较优比例。
[0036] 紧接着,优选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化合物中的1,11,15号及金属离子螯合剂中的ⅰ,ⅱ,ⅲ号,考察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15/ⅲ等9种组合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MIC的影响。
[0037] 紧接着,优选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化合物中的1,11,15号及金属离子螯合剂中的ⅰ号,以上述3株耐药菌为实验对象,考察1、11、15与ⅰ之间是否能够协同性增加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及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的抗菌效能。
[0038] 最后,为验证组合物联用上述抗生素对临床上诸多常见耐药菌的有效性,另外收集临床上的多耐药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6株)、鲍曼不动杆菌(13株,其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2株)及肺炎克雷伯菌(15株,其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3株,产KPC酶7株),考察1/ⅰ、11/ⅰ、15/ⅰ等3种组合物与美罗培南(4μg/ml)或头孢哌酮舒巴坦(8μg/ml)或阿米卡星(8μg/ml)或左氧氟沙星(2μg/ml)联用的抗菌有效率。
[0039] 综上,本发明人发现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与金属离子螯合剂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0040] ①本组合物不仅可以恢复产金属β-内酰胺酶耐药菌对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而且能够恢复金属β-内酰胺酶阴性的多耐药或泛耐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耐药菌株对碳青霉烯类如美罗培南、三代头孢菌素及其酶复合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而单独选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或金属离子螯合剂联合上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美罗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金属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药菌无效或效果较差(无临床意义);
[0041] ②本组合物不但能有效地协同性降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三代头孢菌素及其酶复合制剂)对多耐药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值,亦能够降低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及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等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上述耐药菌的MIC值,而该两类抗生素主要耐药机制与金属β-内酰胺酶无关,这也是未曾在现有专利与文献中提及、发明人首创发现的;
[0042] ③本组合物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与金属离子螯合剂并非简单的作用相加,是存在协同增效作用的,特别是对于金属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药菌,联用相同剂量抗生素在达到相同抗菌效果的情况下,组合物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及金属离子螯合剂选用剂量较单用时大大降低;
[0043] ④本组合物联用碳青霉烯类(如美罗培南)、三代头孢菌素及其酶复合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或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抗多耐药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有效率在90%以上,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有效率接近100%,而单独选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或金属离子螯合剂联用上述4种抗生素抗耐药菌有效率普遍在30%左右,远低于组合物联用抗生素的有效率;
[0044] ⑤更惊人的是,本组合物可恢复医护人员谈之色变的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及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而单独使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或金属离子螯合剂,即使使用较大剂量(4-8mmol/L)亦不能恢复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对以上四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临床意义重大。附图说明
[0045] 图1为组合物1/ⅰ、11/ⅰ、15/ⅰ联合MEM、CFP、AK或LFX抗XDR-PA有效性试验[0046] 图2为组合物1/ⅰ、11/ⅰ、15/ⅰ联合MEM、CFP、AK或LFX抗XDR-KP有效性试验[0047] 图3为组合物1/ⅰ、11/ⅰ、15/ⅰ联合MEM、CFP、AK或LFX抗XDR-AB有效性试验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仅用来解释本发明,而不是对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到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9]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原料15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a)和13种金属离子螯合剂(b),均通过市场购买的方式获得,购自Sigma或阿拉丁试剂公司,并对其进行过结构确证。
[0050] 实施例1由不同组分的a和b构成的药物组合物联合抗生素用药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这三种耐药菌的抗菌效果考察实验
[0051] 【实验材料】
[0052] ①药物组合物:15种活性成分a单用、13种活性成分b单用、15种活性成分a与13种活性成分b联用;
[0053] ②抗生素:选择不同类别的代表性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选用美罗培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选用阿米卡星,氟喹诺酮类选用左氧氟沙星;
[0054] ③耐药菌株:选择耐药程度最高的3株耐药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各1株,三种菌株经EDTA双纸片增效试验预测试均显示为金属β-内酰胺酶阴性。
[0055] 【实验目的】
[0056] 通过考察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a和b的不同组分的组合形式,或仅a,或仅b这三种情况下,联用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对金属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药菌的抗菌效果,筛选出a和b为优选组合时的药物组合物。
[0057] 【实验方法】
[0058] 选取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各1株,经药敏试验检测3株耐药菌耐药情况如下:美罗培南MIC>128μg/ml、头孢哌酮舒巴坦MIC>512μg/ml、阿米卡星>512μg/ml、左氧氟沙星≥64μg/ml。取对数生长期的上述致病菌,将菌液配置成0.5麦氏浊度,临用前继续稀释100倍(相当于1~2×106CFU/ml),并以每孔150μl加入96孔板。
[0059] 以终浓度的4种抗生素作为对照,即美罗培南(4μg/ml)、头孢哌酮舒巴坦(16μg/ml)、阿米卡星(16μg/ml)、左氧氟沙星(2μg/ml),并选择单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即活性成分a,终浓度0.5mmol/L)、单用金属离子螯合剂(即活性成分b,终浓度0.5mmol/L)、药物组合物(即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终浓度0.5mmol/L+0.5mmol/L)时,分别与4种抗生素联用q且与上述致病菌共孵育,总体积为200μl/孔,24小时后测定浊度,来考察上述系列组合对这3株耐药菌的的抗菌效果。
[0060] 【实验结果】
[0061] 实验结果见表1~表12。在下述的表1~表12中,化合物Ⅰ代表的15种活性成分a,化合物Ⅱ代表13种活性成分b。
[0062] “-”代表对应孔澄清未见细菌生长;
[0063] “+”代表对应孔细菌少量生长,浊度为对照孔的1/10以下;
[0064] “++”代表对应孔细菌中等量生长,浊度为对照孔的1/10~3/10;
[0065] “+++”代表对应孔细菌大量生长,浊度为对照孔的3/10以上;
[0066] “\”代表以仅含对应浓度抗生素的培养液代替。
[0067] 表1 组合物联合美罗培南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
[0068]
[0069] 表2 组合物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
[0070]
[0071] 表3 组合物联合阿米卡星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
[0072]
[0073] 表4 组合物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作用
[0074]
[0075] 表5 组合物联合美罗培南对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作用
[0076]
[0077] 表6 组合物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作用
[0078]
[0079] 表7 组合物联合阿米卡星对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作用
[0080]
[0081] 表8 组合物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作用
[0082]
[0083] 表9 组合物联合美罗培南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
[0084]
[0085] 表10 组合物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
[0086]
[0087] 表11 组合物联合阿米卡星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
[0088]
[0089] 表12 组合物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
[0090]
[0091] 由表1~表12可知,对于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这3种金属β-内酰胺酶阴性的泛耐药菌,存在如下几种情况:
[0092] ①不使用活性成分a和b,仅使用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均无杀菌之效,细菌大量增殖。
[0093] ②使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即活性成分a),或使用金属离子螯合剂(即活性成分b)与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这4种抗生素联用,基本无效,少许有轻微程度的抑菌,但仍属于不能有效清除治病菌的范畴。
[0094] ③使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金属离子螯合剂,共195种组合,与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这4种抗生素联用,能完全清除或多数清除细菌,抗菌效果显著优于单用活性成分a或b的;表明多数的a+b组合物可显著恢复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而单用a或b则无效。
[0095] ④在金属离子螯合剂中,多甲叉膦酸类螯合剂与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的组合在恢复细菌敏感性方面要优于多羧酸类联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的组合,表明多甲叉膦酸类螯合剂与金属离子的螯合指数更高。
[0096] 【实验结论】
[0097] 基于表1~表12的实验结果,发明人选择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15/ⅲ这9种组合作为活性成分a+b联用的优选组合。
[0098] 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考察这9种组合物按不同比例联用各抗生素的抗菌效果。
[0099] 实施例2由不同比例的a和b构成的药物组合物联合抗生素用药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这三种耐药菌的抗菌效果考察实验
[0100] 【实验材料】
[0101] ①药物组合物: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联用的9种组合,为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15/ⅲ;
[0102] ②抗生素:选择不同类别的代表性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选用美罗培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选用阿米卡星,氟喹诺酮类选用左氧氟沙星;
[0103] ③耐药菌株:选择耐药程度最高的3株耐药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各1株,三种菌株经EDTA双纸片增效试验预测试均显示为金属β-内酰胺酶阴性。
[0104] 【实验目的】
[0105] 在实施例1选择的9种a+b组合基础上,考察这9种组合的a:b按不同比例构成时,联用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对金属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药菌的抗菌效果,筛选出a:b为优选比例时的药物组合物。
[0106] 【实验方法】
[0107] 抗生素选择美罗培南(4μg/ml)、头孢哌酮舒巴坦(16μg/ml)、阿米卡星(16μg/ml)、左氧氟沙星(2μg/ml),药物组合物a/b选择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15/ⅲ这9种组合,a与b的比例按20:0、19:1、18:2、17:3、16:4、15:5、14:6、13:7、12:8、11:9、10:10、9:11、8:12、7:13、6:14、5:15、4:16、3:17、2:18、1:19、0:20,实验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考察不同比例的a+b组合对这3株耐药菌的的抗菌效果。
[0108] 【实验结果】
[0109] 实验结果见表13~表24。在下述的表13~表24中,组合物按a/b的方式构成,20:0表示仅存在活性成分a,0:20表示仅存在活性成分b。
[0110] “-”代表对应孔澄清未见细菌生长;
[0111] “+”代表对应孔浑浊细菌生长。
[0112] 表13 不同比例组合物联用美罗培南(4μg/ml)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试验
[0113]
[0114] 表14 不同比例组合物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16μg/ml)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试验
[0115]
[0116] 表15 不同比例组合物联用阿米卡星(16μg/ml)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试验
[0117]
[0118] 表16 不同比例组合物联用左氧氟沙星(2μg/ml)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试验[0119]
[0120] 表17 不同比例组合物联用美罗培南(4μg/ml)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试验
[0121]
[0122] 表18 不同比例组合物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16μg/ml)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试验
[0123]
[0124] 表19 不同比例组合物联用阿米卡星(16μg/ml)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试验
[0125]
[0126] 表20 不同比例组合物联用左氧氟沙星(2μg/ml)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试验[0127]
[0128] 表21 不同比例组合物联用美罗培南(4μg/ml)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试验
[0129]
[0130] 表22 不同比例组合物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16μg/ml)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试验
[0131]
[0132] 表23 不同比例组合物联用阿米卡星(16μg/ml)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试验
[0133]
[0134] 表24 不同比例组合物联用左氧氟沙星(2μg/ml)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试验[0135]
[0136] 由表13~表24可知,对于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这3种金属β-内酰胺酶阴性的泛耐药菌,存在如下几种情况:
[0137] ①使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即活性成分a),或使用金属离子螯合剂(即活性成分b)与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这4种抗生素联用,均不能有效抑制或杀灭致病菌。
[0138] ②在适当比例区间内的组合物(a+b)联用上述抗生素与致病菌共孵育24小时后对应孔无细菌生长,培养液澄清透明。不同的组合物、不同的联用抗生素及不同的对象菌株对组合物的优选比例均有一定的影响。
[0139] 由表13可知,不同组合物(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及15/ⅲ)联用美罗培南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较优比分别为3/17~19/1、3/17~19/1、3/17~19/1、1/9~19/1、1/9~19/1、1/9~19/1、3/17~19/1、3/17~19/1及3/17~19/1;
[0140] 由表14可知,不同组合物(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及15/ⅲ)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较优比分别为3/17~19/1、3/17~9/1、3/17~9/1、1/9~19/1、1/9~9/1、1/9~19/1、1/9~19/1、3/17~9/1及3/17~9/1;
[0141] 由表15可知,不同组合物(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及15/ⅲ)联用阿米卡星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较优比分别为3/17~19/1、3/17~1/9、3/17~9/1、1/9~19/1、1/9~19/1、1/9~19/1、3/17~19/1、3/17~9/1及3/17~9/1;
[0142] 由表16可知,不同组合物(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及15/ⅲ)联用左氧氟沙星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较优比分别为1/9~19/1、3/17~9/1、3/17~9/1、1/9~19/1、1/9~19/1、1/9~19/1、1/9~19/1、1/9~9/1及1/9~19/1;
[0143] 由表17可知,不同组合物(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及15/ⅲ)联用美罗培南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较优比分别为1/19~9/1、3/17~17/3、1/9~17/3、1/19~9/1、1/9~4/1、1/19~9/1、1/19~9/1、3/17~17/3及1/9~9/1;
[0144] 由表18可知,不同组合物(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及15/ⅲ)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较优比分别为1/19~9/1、1/9~9/1、1/9~9/1、1/19~19/1、3/17~9/1、1/9~9/1、1/19~19/1、3/17~9/1及1/9~9/1;
[0145] 由表19可知,不同组合物(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及15/ⅲ)联用阿米卡星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较优比分别为1/19~19/1、1/9~9/1、1/9~9/1、1/19~19/1、1/9~19/1、1/19~19/1、1/19~19/1、1/9~9/1及1/9~19/1;
[0146] 由表20可知,不同组合物(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及15/ⅲ)联用左氧氟沙星抗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较优比分别为1/19~9/1、3/17~9/1、[0147] 1/9~17/3、1/9~19/1、1/9~17/3、1/19~9/1、1/19~9/1、3/17~17/3及1/9~9/1;
[0148] 由表21可知,不同组合物(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及15/ⅲ)联用美罗培南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较优比分别为1/9~19/1、1/9~9/1、1/9~9/1、1/19~19/1、1/9~9/1、1/19~19/1、1/9~9/1、1/9~9/1及1/9~19/1;
[0149] 由表22可知,不同组合物(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及15/ⅲ)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较优比分别为19/1~9/1、3/17~9/1、1/9~9/1、1/19~19/1、1/19~19/1、1/9~19/1、1/19~9/1、1/9~9/1及1/9~9/1;
[0150] 由表23可知,不同组合物(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及15/ⅲ)联用阿米卡星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较优比分别为1/19~19/1、1/9~9/1、
[0151] 1/9~9/1、1/19~19/1、1/9~19/1、1/19~19/1、1/9~19/1、1/9~9/1及1/19~19/1;
[0152] 由表24可知,不同组合物(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及15/ⅲ)联用左氧氟沙星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较优比分别为1/9~19/1、3/17~9/1、[0153] 1/9~17/3、1/19~19/1、1/9~9/1、1/9~9/1、1/9~19/1、1/9~9/1及1/9~9/1;
[0154] 【实验结论】
[0155] 综上所述,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与金属离子螯合剂的有效比例(摩尔比)普遍介于1:19~19:1之间,优选两者摩尔比1/9~9/1,在此范围内不同比例的组合物联用上述抗生素均能有效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
[0156] 实施例3由不同组分的a和b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对4种抗生素MIC的影响考察实验[0157] 【实验材料】
[0158] ①药物组合物: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联用的9种组合,为1/ⅰ、1/ⅱ、1/ⅲ、11/ⅰ、11/ⅱ、11/ⅲ、15/ⅰ、15/ⅱ、15/ⅲ;
[0159] ②抗生素:选择不同类别的代表性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选用美罗培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选用阿米卡星,氟喹诺酮类选用左氧氟沙星;
[0160] ③耐药菌株:选择耐药程度最高的3株耐药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各1株,三种菌株经EDTA双纸片增效试验预测试均显示为金属β-内酰胺酶阴性。
[0161] 【实验目的】
[0162] 基于实施例1选择的9种a+b组合,考察这9种组合对不同类型的抗生素MIC的影响。
[0163] 【实验方法】
[0164] 试验于96孔板中进行,分为四组,即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金属离子螯合剂(-)/抗生素(+)组、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金属离子螯合剂(-)/抗生素(+)组、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金属离子螯合剂(+)/抗生素(+)组、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金属离子螯合剂(+)/抗生素(+)组,每组两排。4种抗生素于96微孔板中进行倍倍稀释后,加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或金属离子螯合剂,“(-)”部分以空白培养液补齐,最后加入耐药菌。美罗培南第1孔终浓度为128μg/ml,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第1孔为512μg/ml,阿米卡星第1孔512μg/ml,左氧氟沙星第1孔64μg/ml,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及金属离子螯合剂终浓度均为0.5mmol/L,菌液终浓度约为106CFU/ml,孵育时间为24小时。
[0165] 【实验结果】
[0166] 实验结果见表25~表28,在下述的表25~表28中,“KP(产KPC酶)”指产K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XDR-PA”指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XDR-AB”指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0167] 表25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金属离子螯合剂及其组合物对美罗培南MIC的影响
[0168]  1(-)/i(-)/MEM(+) 1(+)/i(-)/MEM(+) 1(-)/i(+)/MEM(+) 1(+)/i(+)/MEM(+)
KP(产KPC酶) >128 >128 >128 2
XDR-PA >128 64 32 2
XDR-AB >128 128 32 <0.125
  1(-)/ii(-)/MEM(+) 1(+)/ii(-)/MEM(+) 1(-)/ii(+)/MEM(+) 1(+)/ii(+)/MEM(+)KP(产KPC酶) >128 >128 >128 4
XDR-PA >128 64 64 4
XDR-AB >128 128 64 0.25
  1(-)/iii(-)/MEM(+) 1(+)/iii(-)/MEM(+) 1(-)/iii(+)/MEM(+) 1(+)/iii(+)/MEM(+)KP(产KPC酶) >128 >128 >128 4
XDR-PA >128 64 32 4
XDR-AB >128 128 16 0.25
  11(-)/i(-)/MEM(+) 11(+)/i(-)/MEM(+) 11(-)/i(+)/MEM(+) 11(+)/i(+)/MEM(+)KP(产KPC酶) >128 >128 >128 2
XDR-PA >128 64 32 2
XDR-AB >128 64 32 <0.125
  11(-)/ii(-)/MEM(+) 11(+)/ii(-)/MEM(+) 11(-)/ii(+)/MEM(+) 11(+)/ii(+)/MEM(+)KP(产KPC酶) >128 >128 >128 8
XDR-PA >128 64 64 4
XDR-AB >128 64 64 0.5
  11(-)/iii(-)/MEM(+) 11(+)/iii(-)/MEM(+) 11(-)/iii(+)/MEM(+) 11(+)/iii(+)/MEM(+)KP(产KPC酶) >128 >128 >128 2
XDR-PA >128 64 32 4
XDR-AB >128 64 16 0.25
  15(-)/i(-)/MEM(+) 15(+)/i(-)/MEM(+) 15(-)/i(+)/MEM(+) 15(+)/i(+)/MEM(+)KP(产KPC酶) >128 128 >128 1
XDR-PA >128 >128 32 2
XDR-AB >128 64 32 0.25
  15(-)/ii(-)/MEM(+) 15(+)/ii(-)/MEM(+) 15(-)/ii(+)/MEM(+) 15(+)/ii(+)/MEM(+)KP(产KPC酶) >128 128 >128 4
XDR-PA >128 >128 64 4
XDR-AB >128 64 64 0.5
  15(-)/iii(-)/MEM(+) 15(+)/iii(-)/MEM(+) 15(-)/iii(+)/MEM(+) 15(+)/iii(+)/MEM(+)KP(产KPC酶) >128 128 >128 8
XDR-PA >128 >128 32 4
XDR-AB >128 64 16 0.5
[0169] 表26 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金属离子螯合剂及其组合物对头孢哌酮舒巴坦MIC的影响
[0170]1(-)/i(-)/CFP(+) 1(+)/i(-)/CFP(+) 1(-)/i(+)/CFP(+) 1(+)/i(+)/CFP(+)
KP(产KPC酶) >512 >512 >512 4
XDR-PA >512 >512 128 2
XDR-AB >512 128 128 0.25
  1(-)/ii(-)/CFP(+) 1(+)/ii(-)/CFP(+) 1(-)/ii(+)/CFP(+) 1(+)/ii(+)/CFP(+)KP(产KPC酶) >512 >512 >512 4
XDR-PA >512 >512 128 4
XDR-AB >512 128 256 0.5
  1(-)/iii(-)/CFP(+) 1(+)/iii(-)/CFP(+) 1(-)/iii(+)/CFP(+) 1(+)/iii(+)/CFP(+)KP(产KPC酶) >512 >512 >512 4
XDR-PA >512 >512 128 4
XDR-AB >512 128 256 0.5
  11(-)/i(-)/CFP(+) 11(+)/i(-)/CFP(+) 11(-)/i(+)/CFP(+) 11(+)/i(+)/CFP(+)KP(产KPC酶) >512 >512 >512 2
XDR-PA >512 256 128 2
XDR-AB >512 128 128 <0.125
  11(-)/ii(-)/CFP(+) 11(+)/ii(-)/CFP(+) 11(-)/ii(+)/CFP(+) 11(+)/ii(+)/CFP(+)KP(产KPC酶) >512 >512 >512 4
XDR-PA >512 256 128 4
XDR-AB >512 128 256 1
  11(-)/iii(-)/CFP(+) 11(+)/iii(-)/CFP(+) 11(-)/iii(+)/CFP(+) 11(+)/iii(+)/CFP(+)KP(产KPC酶) >512 >512 >512 4
XDR-PA >512 256 128 4
XDR-AB >512 128 256 1
  15(-)/i(-)/CFP(+) 15(+)/i(-)/CFP(+) 15(-)/i(+)/CFP(+) 15(+)/i(+)/CFP(+)KP(产KPC酶) >512 256 >512 2
XDR-PA >512 256 128 2
XDR-AB >512 128 128 <0.125
  15(-)/ii(-)/CFP(+) 15(+)/ii(-)/CFP(+) 15(-)/ii(+)/CFP(+) 15(+)/ii(+)/CFP(+)KP(产KPC酶) >512 256 >512 4
XDR-PA >512 256 128 2
XDR-AB >512 128 256 1
  15(-)/iii(-)/CFP(+) 15(+)/iii(-)/CFP(+) 15(-)/iii(+)/CFP(+) 15(+)/iii(+)/CFP(+)KP(产KPC酶) >512 256 >512 4
XDR-PA >512 256 128 4
XDR-AB >512 128 256 0.25
[0171] 表27 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金属离子螯合剂及其组合物对阿米卡星MIC的影响
[0172]1(-)/i(-)/AK(+) 1(+)/i(-)/AK(+) 1(-)/i(+)/AK(+) 1(+)/i(+)/AK(+)
KP(产KPC酶) >512 >512 128 4
XDR-PA >512 256 64 4
XDR-AB >512 256 64 0.125
  1(-)/ii(-)/AK(+) 1(+)/ii(-)/AK(+) 1(-)/ii(+)/AK(+) 1(+)/ii(+)/AK(+)
KP(产KPC酶) >512 >512 128 8
XDR-PA >512 256 128 4
XDR-AB >512 256 64 0.25
  1(-)/iii(-)/AK(+) 1(+)/iii(-)/AK(+) 1(-)/iii(+)/AK(+) 1(+)/iii(+)/AK(+)KP(产KPC酶) >512 >512 128 8
XDR-PA >512 256 64 8
XDR-AB >512 256 64 0.5
  11(-)/i(-)/AK(+) 11(+)/i(-)/AK(+) 11(-)/i(+)/AK(+) 11(+)/i(+)/AK(+)
KP(产KPC酶) >512 >512 128 4
XDR-PA >512 256 64 4
XDR-AB >512 128 64 <0.125
  11(-)/ii(-)/AK(+) 11(+)/ii(-)/AK(+) 11(-)/ii(+)/AK(+) 11(+)/ii(+)/AK(+)KP(产KPC酶) >512 >512 128 8
XDR-PA >512 256 128 4
XDR-AB >512 128 64 0.25
  11(-)/iii(-)/AK(+) 11(+)/iii(-)/AK(+) 11(-)/iii(+)/AK(+) 11(+)/iii(+)/AK(+)KP(产KPC酶) >512 >512 128 4
XDR-PA >512 256 64 4
XDR-AB >512 128 64 0.5
  15(-)/i(-)/AK(+) 15(+)/i(-)/AK(+) 15(-)/i(+)/AK(+) 15(+)/i(+)/AK(+)
KP(产KPC酶) >512 512 128 4
XDR-PA >512 256 64 2
XDR-AB >512 128 64 <0.125
  15(-)/ii(-)/AK(+) 15(+)/ii(-)/AK(+) 15(-)/ii(+)/AK(+) 15(+)/ii(+)/AK(+)KP(产KPC酶) >512 512 128 4
XDR-PA >512 256 128 4
XDR-AB >512 128 64 0.25
  15(-)/iii(-)/AK(+) 15(+)/iii(-)/AK(+) 15(-)/iii(+)/AK(+) 15(+)/iii(+)/AK(+)KP(产KPC酶) >512 512 128 8
XDR-PA >512 256 64 4
XDR-AB >512 128 64 1
[0173] 表28 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金属离子螯合剂及其组合物对左氧氟沙星MIC的影响
[0174]1(-)/i(-)/LFX(+) 1(+)/i(-)/LFX(+) 1(-)/i(+)/LFX(+) 1(+)/i(+)/LFK(+)
KP(产KPC酶) >64 32 32 0.5
XDR-PA 64 64 16 1
XDR-AB >64 16 16 0.125
  1(-)/ii(-)/LFX(+) 1(+)/ii(-)/LFX(+) 1(-)/ii(+)/LFX(+) 1(+)/ii(+)/LFK(+)KP(产KPC酶) >64 32 32 1
XDR-PA 64 64 16 1
XDR-AB >64 16 16 0.25
  1(-)/iii(-)/LFX(+) 1(+)/iii(-)/LFX(+) 1(-)/iii(+)/LFX(+) 1(+)/iii(+)/LFK(+)KP(产KPC酶) >64 32 16 0.5
XDR-PA 64 64 16 1
XDR-AB >64 16 16 0.125
  11(-)/i(-)/LFX(+) 11(+)/i(-)/LFX(+) 11(-)/i(+)/LFX(+) 11(+)/i(+)/LFX(+)KP(产KPC酶) >64 32 32 0.5
XDR-PA 64 32 16 1
XDR-AB >64 16 16 0.125
  11(-)/ii(-)/LFX(+) 11(+)/ii(-)/LFX(+) 11(-)/ii(+)/LFX(+) 11(+)/ii(+)/LFX(+)KP(产KPC酶) >64 32 32 2
XDR-PA 64 32 16 2
XDR-AB >64 16 16 0.125
  11(-)/iii(-)/LFX(+) 11(+)/iii(-)/LFX(+) 11(-)/iii(+)/LFX(+) 11(+)/iii(+)/LFX(+)KP(产KPC酶) >64 32 16 2
XDR-PA 64 32 16 2
XDR-AB >64 16 16 0.5
  15(-)/i(-)/LFX(+) 15(+)/i(-)/LFX(+) 15(-)/i(+)/LFX(+) 15(+)/i(+)/LFX(+)KP(产KPC酶) >64 32 32 0.5
XDR-PA 64 32 16 1
XDR-AB >64 16 16 0.5
  15(-)/ii(-)/LFX(+) 15(+)/ii(-)/LFX(+) 15(-)/ii(+)/LFX(+) 15(+)/ii(+)/LFX(+)KP(产KPC酶) >64 32 32 1
XDR-PA 64 32 16 1
XDR-AB >64 16 16 0.5
  15(-)/iii(-)/LFX(+) 15(+)/iii(-)/LFX(+) 15(-)/iii(+)/LFX(+) 15(+)/iii(+)/LFX(+)KP(产KPC酶) >64 32 16 1
XDR-PA 64 32 16 1
XDR-AB >64 16 16 0.5
[0175] 由表25~表28可知,
[0176] ①上述3株耐药菌耐药情况普遍为敏感剂量的32倍以上,即使高剂量地使用美罗培南(128μg/ml)、头孢哌酮舒巴坦(512μg/ml)、阿米卡星(512μg/ml)、左氧氟沙星(64μg/ml)也不能有效清除致病菌。
[0177] ②单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或单用金属离子螯合剂,可使上述抗生素MIC值有所降低,多数降低至原先的1/2~1/4,但其浓度依旧远大于血药所能达到的浓度,故单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或金属离子螯合剂联合抗生素治疗这3种耐药菌的临床意义不大。
[0178] ③基于实施例1选择的9种a+b组合物联用抗生素时,可极显著的降低抗生素MIC值,普遍降低32倍以上,最高可降低1000余倍,具有临床治疗意义(临床上平均血药浓度远大于此时抗生素的MIC值)。
[0179] 【实验结论】
[0180] 本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a+b不但能降低内酰胺类抗生素的MIC,而且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有类似效果,效果相对更优的为1/ⅰ、11/ⅰ、15/ⅰ这3种组合。
[0181] 而且我们知道,因药物机制不同,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均不能被β-内酰胺酶(含金属β-内酰胺酶)分解,故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能够恢复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性的效果,属于发明人的创新性发现,且无法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有效”中得到借鉴启示。
[0182] 实施例4由不同组分的a和b构成的药物组合物协同增效泛耐药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考察实验
[0183] 【实验材料】
[0184] ①药物组合物: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联用的3种组合,为1/ⅰ、11/ⅰ、15/ⅰ;
[0185] ②抗生素:选择不同类别的代表性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选用美罗培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选用阿米卡星,氟喹诺酮类选用左氧氟沙星;
[0186] ③耐药菌株:选择耐药程度最高的3株耐药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各1株,三种菌株经EDTA双纸片增效试验预测试均显示为金属β-内酰胺酶阴性。
[0187] 【实验目的】
[0188] 基于实施例4选择的3种a+b组合,考察这3种组合对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协同增效的抗菌效能。
[0189] 【实验方法】
[0190] 取对数生长期的上述3株耐药菌,将菌液配置成0.5麦氏浊度,临用前用含有美罗培南(4μg/ml)或头孢哌酮舒巴坦(8μg/ml)或阿米卡星(8μg/ml)或左氧氟沙星(2μg/ml)的培养液继续稀释100倍(相当于1~2×106细菌数/ml),并以每孔150μl加入96孔板,然后分别加入倍倍稀释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1,11,15及金属离子螯合剂ⅰ,其对应的终浓度分别为64、32、16、8、4、2、1、0.5、0.25、0.125及0.063mmol/L,24小时后测定浊度,并通过软件计算MIC值。
[0191] 通过微量棋盘法测定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1,11,15与金属离子螯合剂ⅰ之间是否具有协同性增加细菌敏感性方面的作用。96孔板第A-H行每孔依次分别加入1/64MIC、1/32MIC、1/16MIC、1/8MIC、1/4MIC、1/2MIC、1MIC、2MIC不同浓度的螯合剂i各50μl。96孔板第1-10竖列每孔依次分别加入1/128MIC、1/64MIC、1/32MIC、1/16MIC、1/8MIC、1/4MIC、1/
2MIC、1MIC、2MIC、4MIC不同浓度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50μl。然后在各孔中分别加入
100μl浓度为3×106CFU/mL的菌液。置恒温培养箱37℃培养24h,无病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视为MIC。试验中所涉及培养液均含对应浓度的抗生素。通过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来评价药物抗菌作用,FICI≤0.5为协同作用,0.5<FICI≤1为相加作用,1<FICI≤
2为无关作用,2<FICI为拮抗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0192] FICI=(MICa联合/MICa单药)+(MICb联合/MICb单药)。式中,
[0193] “MICa联合”代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联用金属离子螯合剂时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的最小抑制浓度;
[0194] “MICb联合”代表金属离子螯合剂联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时金属离子螯合剂的最小抑制浓度;
[0195] “MICa单药”代表单独使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联合上述浓度抗生素时的最小抑制浓度;
[0196] “MICb单药”代表单独使用金属离子螯合剂联合上述浓度抗生素时的最小抑制浓度。
[0197] 【实验结果】
[0198] 实验结果见表29~表31。
[0199] 表29 活性成分a1与活性成分bⅰ协同增加泛耐药菌对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0200]
[0201] 表30 活性成分a11与活性成分bⅰ协同增加泛耐药菌对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0202]
[0203] 表31 活性成分a15与活性成分bⅰ协同增加泛耐药菌对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0204]
[0205] 【实验结果】
[0206] 由表29~表31可知,在美罗培南(4μg/ml)、头孢哌酮舒巴坦(8μg/ml)、阿米卡星(8μg/ml)、左氧氟沙星(2μg/ml)的浓度时,单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即活性成分a)1,11,15,或单用金属离子螯合剂(即活性成分a)i必须提高至4~8mmol/L的剂量下才能够恢复耐药菌对上述浓度抗生素的敏感性,而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与金属离子螯合剂的组合物仅需较低剂量就能恢复耐药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0207] 【实验结论】
[0208] 由上述表29~表31中的FICI值可知,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1、11、15与金属离子螯合剂i联合使用时,在增加细菌敏感性方面对4种抗生素均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其FICI值全部小于0.5,普遍在0.06~0.25之间,故上述组合物中两类化合物在促抗生素增效或增加细菌敏感性方面,并非是简单叠加
[0209] 实施例5不同类型的泛耐药菌株的耐药情况考察实验
[0210] 【实验目的】
[0211] 为进一步验证本组合物联合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的抗菌效果,于临床上另收集多耐药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XDR-PA(16株)、鲍曼不动杆菌XDR-AB(13株,其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2株)及肺炎克雷伯菌XDR-KP(15株,其中含产金属β-内酰胺酶3株,产KPC酶7株);并择选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1、11、15及金属离子螯合剂i,考察1、11、15、i、1/i、11/i、15/i这7种情况联合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共28种联合方式对上述44株多耐药或泛耐药致病菌的抗菌有效率。
[0212] 【实验方法】
[0213] 取对数生长期的上述44株致病菌,将菌液配置成0.5麦氏浊度,临用前继续稀释100倍(相当于1~2×106细菌数/ml),并以每孔150μl加入96孔板,之后加入50μl对应的抗生素或含有抗生素的组合物,其中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终浓度为4μg/ml、8μg/ml、8μg/ml、2μg/ml,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1、11、15及金属离子螯合剂i的终浓度均为0.5mmol/L,共孵育24小时后视检,以澄清透明判定有效。
[0214] 【实验结果】
[0215] 铜绿假单胞菌XDR-PA(16株)、鲍曼不动杆菌XDR-AB(13株)、肺炎克雷伯菌XDR-KP(15株)的耐药结果见表32~表34。
[0216] 表32 16株多耐药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
[0217]XDR-PA编号 MEM IPM FEP CAZ PRL ATM TIM PIP CFP TOB AK CN LFX CIP PB
1 R R R R R R R R R R I R S R S
2 R R R R R R R R I R S R R S S
3 R R R R R R R R R S S S R R S
4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R R
5 S R R R R R R R R S S S R R S
6 S S R R R R R R I R R R R S S
7 R R R R R S R R R R S R R R S
8 S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9 R R R R R R R R I R R R R R S
10 R R R R R R R R R R S R R R S
11 S R S R R R R R S R R R R R S
12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R S
13 R R R R R R R R R S S R R R S
14 R R R R R R R R R S S S R R R
15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16 R R R R R R R R I R R R S S S
[0218] 表33 13株多耐药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
[0219]XDR-AB编号 MEM IPM FEP CAZ TIM PIP CFP CRO SAM AK CN CIP LFX MH PB RL
1 R R R R R R I R I S R R R S S R
2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S R
3 R R R R R R I R R R R R R S S R
4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S S R
5 S R R R R R R R R S R R S S S R
6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S
7 R R S R R R R R R R R R R S S S
8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S S R
9 R R R R R R S R R R R R R S S S
10 R R R R R R R R S R R R R S S R
11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S S S
12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S I
13 S R S R R R I R R R R S R S S S
[0220] 表34 13株多耐药或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
[0221]XDR-KP编号 MEM IPM FEP CAZ TIM PIP CFP CRO FOX SAM AK CN CIP LFX MH RL
1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R
2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R
3 S R S S R R R R R R S R R R S R
4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R
5 S S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6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7 R R R R R R R R R R S R R R R R
8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9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R
10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R
11 R R R R R R R R R R S S R R R R
12 S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13 R S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14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S R R R
15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0222] 表31~表34中,R:耐药;I:中介;S:敏感;
[0223] MEM:美罗培南;IPM:亚胺培南;FEP:头孢吡肟;CAZ:头孢他啶;TIM:替卡西林/棒酸;PI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CPF:头孢哌酮/舒巴坦;CRO:头孢曲松;FOX:头孢西丁;SAM:氨苄西林/舒巴坦;AK:阿米卡星;CN:庆大霉素;CIP:环丙沙星;LFX:左氧氟沙星;MH:米诺环素;PB:多粘菌素;RL:复方新诺明。
[0224] 此外,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抗菌有效率结果见图1~图3。在图1~图3中,“Con”表示仅使用美罗培南(4μg/ml)、头孢哌酮舒巴坦(8μg/ml)、阿米卡星(8μg/ml)、左氧氟沙星(2μg/ml)组;“1”、“11”、“15”及“i”分别代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1、11、15及金属离子螯合剂i联合上述浓度的抗生素组;“1/i”、“11/i”及“15/i”代表组合物联合上述浓度抗生素组。
[0225] 【实验结论】
[0226] 由图1~图3结果可知,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分别联合本发明提供的3种药物组合物(即1/ⅰ、11/ⅰ、15/ⅰ)能有效地杀灭致病菌,对试验的3类共计44株耐药菌的有效率均在90%以上,部分组合物联合抗生素有效率接近100%。
[0227] 然而,单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类衍生物(如1,11,15号),或单用金属离子螯合剂(如ⅰ号)联合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这4种抗生素,其抗菌有效率普遍在30%左右,远低于组合物联用抗生素的有效率。
[0228] 因此,也表明了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对不同类型的泛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都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