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墙壁和隔断 / 结构载荷 / 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

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洞试验方法

阅读:1016发布:2021-02-0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洞试验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直升机 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 风 洞试验方法,属于桨毂风洞试验方法领域,可开展大前进比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流动机理和 气动 干扰试验。首先将试验台安装于风洞中,并通过试验台实现模型的共轴同步反转运动;然后由振动监视系统实时监视试验台的振动 水 平,并研究试验台的动特性;由盒式天平测量模型的六 力 素,由PIV流场测量系统测量模型的流场,由 电子 扫描压力测量系统或压力 传感器 测量模型的表面压力;试验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更换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部件,用以研究不同外形或不同流动控制方式的模型的气动特性;最后得到该模型的气动特性。本发明解决了旋转的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气动特性测量问题。,下面是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洞试验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洞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安装于风洞中,并通过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实现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共轴同步反转运动;
步骤2,通过振动监视系统实时监视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的振动平,进行地面共振分析以及试验台排振工作,保证桨毂模型试验时不发生共振;
步骤3,通过盒式天平系统测量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六素,通过PIV流场测量系统测量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流场,由表面压力测量系统测量得到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各部件的表面压力;
步骤4,根据需要更换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部件,采用步骤1至步骤3获取不同外形或不同流动控制方式的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气动特性;
步骤5,获取该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气动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3中,所述盒式天平系统为可测量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六力素的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IV流场测量系统由粒子播撒器、照明激光器、同步控制器、数字相机以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其中,粒子播撒器、照明激光器、数字相机分别通过测量获得数据,同步控制器用于将数据同步后传输至数据处理系统中,得到不同试验状态流场截面的流场速度图和流线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压力测量系统由测压孔、压力传感器,以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其中压力传感器设置测压孔中,将测量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系统中得到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各部件的表面压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监视系统由加速度传感器、动态分析仪组成,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将测量得到试验台的加速度信息传输至动态分析仪,以获取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的振动水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转速为0 3000rpm,风速为0 300m/s,俯仰为-15°15°,侧滑~ ~ ~
角为-180°180°,滚转角为-15°15°。
~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根据需要更换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部件,使得所述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外形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结构:上、下桨毂+塔座,上、下桨毂整流罩+塔座,上、下桨毂整流罩+桨根+塔座,上、下桨毂整流罩+中间轴整流罩+塔座,或者上、下桨毂整流罩+桨根+中间轴整流罩+塔座;其中,所述上、下桨毂整流罩均为椭圆回转体,中间轴整流罩的横截面为翼型状,塔座为可包裹减速器的具有流线外形的整流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流动控制包括被动流动控制和主动流动控制;被动流动控制包括涡流发生器流动控制、Gurney襟翼流动控制以及沟槽流动控制;主动流动控制包括吹/吸气流动控制、合成射流流动控制、等离子体流动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桨毂整流罩上增加桨根,用以获取旋翼桨根对不同桨毂模型气动特性的影响。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整流罩不旋转,且与上、下桨毂不接触,在其内部增加力传感器,用以单独测量其气动载荷;在所述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的内筒和外筒上分别增加弹性联轴节及扭矩天平,用于分别测量上、下桨毂旋转时的需用功率。

说明书全文

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洞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桨毂风洞试验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研究可旋转的、不同桨毂外形以及施加流动控制技术的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共轴刚性旋翼技术能显著提高直升机的飞行速度,但其桨毂系统有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桨毂,外形复杂,且比普通的旋翼桨毂高,受旋翼尾流、旋翼轴后分离流的影响严重,其阻通常占全机阻力的50%左右,大的桨毂阻力是限制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最大飞行速度和最大航程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降低共轴刚性旋翼系统桨毂阻力,是实现该型直升机高速、大航程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0003] 然而,由于国内对共轴刚性旋翼桨毂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虽已开展了简单的风洞试验研究,如“何龙,王畅,唐敏等. 共轴刚性旋翼直升机桨毂阻力特性试验[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6,48(4):530-535.(DOI:10.16356/j.1005-2615.2016.04.013)”,但是,该风洞试验有如下缺点:桨毂模型尺寸偏小,转速低,试验雷诺数偏小,试验结果准度不高,且仅能测量整体的气动力,不能单独测量不同部件的气动力;试验模型部件间缝隙较大,导致其桨毂实际外形与气动外形不符;试验方法不系统,桨毂外形仅包括上、下桨毂整流罩+无中间轴整流罩+塔座,上、下桨毂整流罩+中间轴整流罩+塔座,不包括上、下桨毂+无中间轴整流罩、桨根以及施加流动控制技术的情况,而且模型姿态仅有一个(俯仰角、侧滑角滚转角均为0°);试验测量内容仅包含测力和模型表面流动显示,不包含PIV空间流场测量和部件间表面压力测量。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缺陷,基于已有的“一种双旋翼同步反转装置”(公开号为206074222U,公开日为2017-4-5),建立一种全尺寸的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将有利于在确保试验安全的情况下,全面开展共轴双旋翼桨毂的气动研究,同时提高试验结果准度。
[0005]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安装于风洞中,并通过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实现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共轴同步反转运动;
步骤2,通过振动监视系统实时监视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的振动平,进行地面共振分析以及试验台排振工作,保证桨毂模型试验时不发生共振;
步骤3,通过盒式天平系统测量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六力素,通过PIV流场测量系统测量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流场,由表面压力测量系统测量得到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各部件的表面压力;
步骤4,根据需要更换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部件,采用步骤1至步骤3获取不同外形或不同流动控制方式的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气动特性;
步骤5,获取该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气动特性。
[0006] 作为本发明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步骤3中,所述盒式天平系统为可测量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六力素的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的底部。
[0007] 作为本发明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PIV流场测量系统由粒子播撒器、照明激光器、同步控制器、数字相机以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其中,粒子播撒器、照明激光器、数字相机分别通过测量获得数据,同步控制器用于将数据同步后传输至数据处理系统中,得到不同试验状态流场截面的流场速度图和流线图。
[0008] 作为本发明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表面压力测量系统由测压孔、压力传感器,以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其中压力传感器设置测压孔中,将测量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系统中得到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各部件的表面压力。
[0009] 作为本发明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振动监视系统由加速度传感器、动态分析仪组成,其中加速度传感器将测量得到试验台的加速度信息传输至动态分析仪,以获取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的振动水平。
[0010] 作为本发明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转速为0 3000rpm,风速为0 300m/s,俯仰角为-15°15°,侧滑角~ ~ ~为-180°180°,滚转角为-15°15°。
~ ~
[0011] 作为本发明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步骤4中根据需要更换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部件,使得所述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外形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结构:上、下桨毂+塔座,上、下桨毂整流罩+塔座,上、下桨毂整流罩+桨根+塔座,上、下桨毂整流罩+中间轴整流罩+塔座,或者上、下桨毂整流罩+桨根+中间轴整流罩+塔座;其中,所述上、下桨毂整流罩均为椭圆回转体,中间轴整流罩的横截面为翼型状,塔座为可包裹减速器的具有流线外形的整流罩。
[0012] 作为本发明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步骤4中,所述流动控制包括被动流动控制和主动流动控制;被动流动控制包括涡流发生器流动控制、Gurney襟翼(GF) 流动控制以及沟槽流动控制;主动流动控制包括吹/吸气流动控制、合成射流流动控制、等离子体流动控制。
[0013] 作为本发明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桨毂整流罩上增加桨根,用以获取旋翼桨根对不同桨毂模型气动特性的影响。
[0014] 作为本发明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中间轴整流罩不旋转,且与上、下桨毂不接触,在其内部可增加力传感器,用以单独测量其气动载荷;在所述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的内筒和外筒上分别增加弹性联轴节及扭矩天平,可分别测量上、下桨毂旋转时的需用功率。
[0015]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试验模型为全尺寸,与真实直升机的雷诺数相当;不仅可开展测力和表面流动显示测量,还可进行旋转的共轴双旋翼桨毂的空间流场定量测量和模型表面压力测量;可进行不同桨毂姿态以及流动控制的气动特性测量,是开展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桨毂外形优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的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的流程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的风洞试验方法的测力试验方案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所采用的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上、下桨毂+塔座)的整流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所采用的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上、下桨毂整流罩+塔座)的整流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所采用的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上、下桨毂整流罩+桨根+塔座)的整流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发明所采用的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上、下桨毂整流罩+桨根+中间轴整流罩+塔座)的整流示意图。
[0022] 图中标记:1-风洞试验入风口,2-试验转盘,3-试验台支撑台架,4-天平系统,5-风挡,6-下桨毂整流罩,7-上桨毂整流罩,8-风洞试验出风口,9-桨根,10-中间轴整流罩,11-塔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4]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25] 本发明提出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安装于风洞中,并通过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实现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共轴同步反转运动;所述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的具体结构详见公开号为206074222U,公开日为2017-4-5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双旋翼同步反转装置”,该试验台可实现上、下桨毂同轴、同步、同速反转。
[0026] 步骤2,通过振动监视系统实时监视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的振动水平,并研究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的振动特性;步骤3,通过盒式天平系统测量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六力素,通过PIV流场测量系统测量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流场,由表面压力测量系统测量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表面压力;
所述盒式天平系统为可测量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六力素的力传感器,且固定安装在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的底部。
[0027] 所述PIV流场测量系统由粒子播撒器、照明激光器、同步控制器、数字相机以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可测量得到不同试验状态流场截面的流场速度云图和流线图。
[0028] 步骤4,根据需要更换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部件,用以研究不同外形或不同流动控制方式的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气动特性;步骤5,获取该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气动特性。
[0029] 所述表面压力测量系统由测压孔与扫描、压力传感器或压敏漆,以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可测量得到不同部件的表面压力。
[0030] 所述振动监视系统由加速度传感器、动态分析仪组成。
[0031] 所述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转速为0 3000rpm,风速为0 300m/s,俯仰角为-15°~ ~ ~15°,侧滑角为-180°180°,滚转角为-15°15°。
~ ~
[0032] 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外形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结构:上、下桨毂+塔座,上、下桨毂整流罩+塔座,上、下桨毂整流罩+桨根+塔座,上、下桨毂整流罩+中间轴整流罩+塔座,或者上、下桨毂整流罩+桨根+中间轴整流罩+塔座;且上、下桨毂整流罩均为椭圆回转体,中间轴整流罩的横截面为翼型状,塔座为可包裹减速器等装置的具有流线外形的整流罩。
[0033] 在步骤4中,所述流动控制包括被动流动控制和主动流动控制;被动流动控制包括涡流发生器流动控制、Gurney襟翼(GF) 流动控制以及沟槽流动控制;主动流动控制包括吹/吸气流动控制、合成射流流动控制、等离子体流动控制。
[0034] 在桨毂整流罩上增加桨根,用以获取旋翼桨根对不同桨毂模型气动特性的影响。
[0035] 所述中间轴整流罩不旋转,且与上、下桨毂不接触,在其内部可增加力传感器,用以单独测量其气动载荷;在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的内筒和外筒上分别增加弹性联轴节及扭矩天平,可分别测量上、下桨毂旋转时的需用功率。
[0036] 如图1所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安装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于风洞试验段,并连接风洞试验系统;
b)对各分系统进行功能及稳定性检查,并对天平系统、PIV测量系统、表面压力测量系统进行检查,给出检查/标定结果;
c)安装桨毂模型系统,由振动监视系统测量试验台振动特性,进行地面共振分析以及试验台排振工作,保证桨毂模型试验时不发生共振;
d)检查桨毂模型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功能及完整性,确保上、下桨毂能有效实现共轴同步反转运动;
e)开启电机使能,采集初读数并保存;
f)试验台启动,使试验台转速升到工作转速;
g)风洞开车,将风速调到给定值;
h)操纵桨毂模型姿态,以达到所需的俯仰角、侧滑角以及滚转角;
i)采集数据气动力、流场、压力等信息,处理并输出结果;
j)改变风速或桨毂模型姿态,到下一试验值,重复f) i),做完同一桨毂模型的所有试~
验点;
k)风洞停车,而后试验台停车;
l)改变桨毂模型外形或施加流动控制;重复e) k),做完同一桨毂模型的所有试验点。
~
[0037] 具体实施例如下:本发明一种直升机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首先将共轴双旋翼桨毂模型试验台安装于风洞试验段,并连接风洞试验系统;检查各分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并对天平系统、PIV测量系统、表面压力测量系统进行检查,并给出检查/标定结果;安装如图3所示的桨毂模型(上、下桨毂+无中间轴整流罩+塔座),由振动监视系统测量试验台振动特性,并进行地面共振分析以及试验台排振工作,确保桨毂模型试验时不发生共振;检查桨毂模型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功能及完整性,确保上、下桨毂能有效实现共轴同步反转运动;然后,开启电机,采集初读数并保存(若模型同轴度不高,可在低转速情况下采集初读数,用以减小偏心带来的影响);试验台启动,使试验台转速升到工作转速(过程中时刻注意振动监视系统,若台体振动大于0.2g,需进行动平衡检查);风洞开车,将风速调到给定值;转动试验转盘,操纵桨毂模型达到所需的侧滑角;采集数据气动力、流场、压力等信息,处理并输出结果;改变风速或桨毂模型姿态,到下一试验值,稳定后继续采集,做完同一桨毂模型的所有试验点;最后,风洞停车,而后试验台停车。
[0038] 做完同一桨毂模型的所有试验点后,改变桨毂模型外形(如图4所示,上、下桨毂整流罩+无中间轴整流罩+塔座,如图5所示,上、下桨毂整流罩+桨根+无中间轴整流罩+塔座,如图6所示上、下桨毂整流罩+桨根+中间轴整流罩+塔座等),同时,还可改变上、下桨毂整流罩、中间轴整流罩、塔座等部件的外形,再组合成不同的桨毂组合模型,按照上述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0039] 若要开展共轴双桨毂模型的流动控制研究,可对桨毂模型进行适应性改造,并在相应位置施加流动控制,按照上述的试验方法进行相关研究。
[0040] 注:PIV空间流场测量方法可参见“黄明其,武杰,何龙,兰波. 旋翼模型悬停状态桨尖涡特性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8,50(4):124-130.(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703089)”。
[0041]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除试验台支撑台架3不同外,其他结构与方法均是相同的。其试验台支撑台架3替换为六自由度平台,不仅可操纵试验模型侧滑角改变,还可实现试验模型俯仰角、滚转角的改变,丰富试验内容。
[0042] 同时,该方法不仅可进行共轴双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拆除一个桨毂后还可进行单独桨毂模型的风洞试验,另外还可进行单独桨毂模型、单独中间轴整流罩以及单独塔座外形优化风洞试验研究。
[0043]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地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