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门,大门和窗户 / 框架 / 车辆机舱总成

车辆机舱总成

阅读:228发布:2023-02-05

专利汇可以提供车辆机舱总成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车辆 机舱 总成,包括机舱主 纵梁 、副车架、连接板、前端梁、副车架加强件和上纵梁,所述副车架包括有副车架横梁和连接于所述副车架横梁的下纵梁,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副车架横梁,所述机舱主纵梁和所述上纵梁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且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副车架加强件连接于所述副车架横梁两端和所述机舱主纵梁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面,所述前端梁沿车辆长度方向从所述副车架加强件延伸连接到所述上纵梁的末端。本车辆机舱总成中,由于前端梁和副车架加强件的设置,当发生小偏置碰时,可以有效的 支撑 避障,将碰撞 力 副车架加强件和前端梁传递后机舱后部,改善了碰撞力的传递路径。,下面是车辆机舱总成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车辆机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舱主纵梁(1)、副车架(2)、连接板(3)、前端梁(4)、副车架加强件(5)和上纵梁(6),所述副车架(2)包括有副车架横梁(21)和连接于所述副车架横梁(21)的下纵梁(22),所述连接板(3)连接于所述副车架横梁(21),所述机舱主纵梁(1)和所述上纵梁(6)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且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3),所述副车架加强件(5)连接于所述副车架横梁(21)两端和所述机舱主纵梁(1)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面,所述前端梁(4)沿车辆长度方向从所述副车架加强件(5)延伸连接到所述上纵梁(6)的末端;沿车辆宽度方向,两个所述连接板(3)分别与两个所述副车架加强件(5)相邻设置,且位于所述副车架加强件(5)的内侧,沿车辆长度方向,每个所述连接板(3)还位于对应的所述副车架加强件(5)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机舱总成,其特征在于,从车辆的上方看,所述副车架加强件(5)呈三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机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加强件(5)为三棱柱框架结构,所述副车架加强件(5)的一个侧面与所述机舱主纵梁(1)连接,所述副车架加强件(5)的一个端面与所述副车架横梁(2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机舱总成,其特征在于,从车辆的上方看,所述前端梁(4)与所述副车架加强件(5)连接的一端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机舱总成,其特征在于,从车辆的上方看,所述前端梁(4)朝车辆外侧拱起形成弯曲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辆机舱总成,其特征在于,从车辆的侧面看,所述前端梁(4)呈弧形;所述前端梁(4)包括前端弯梁(41)和后端连接件(42),所述后端连接件(42)贴合连接在所述上纵梁(6)末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机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主纵梁(1)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车辆机舱总成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相对侧;所述副车架(2)包括两个所述下纵梁(22),两个所述下纵梁(2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副车架横梁(21)的两端,且两个所述下纵梁(22)位于两个所述机舱主纵梁(1)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机舱总成,其特征在于,从车辆侧面看,所述前端梁(4)位于所述下纵梁(22)与所述上纵梁(6)之间,所述副车架加强件(5)位于所述副车架横梁(21)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机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6)为两个,分别设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所述上纵梁(6)与所述连接板(3)连接的一端为弧形,所述上纵梁(6)位于所述前端梁(4)的上方。

说明书全文

车辆机舱总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机舱总成。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车辆安全性备受关注。据统计,在包含所有伤害类型的碰撞事故中汽车发生正面碰撞包括斜碰的概率在40%左右,然而在各种正面碰撞形式中全宽碰撞所模拟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占41%,其他形式碰撞发生的概率
占59%。因此,偏置碰撞的研究是汽车安全性研究的重点。在偏置碰撞试验中,典型的车身吸能结构,如保险杠、前纵梁都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0003] 近日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进行的一项25%重叠面碰撞测试,很多公认的安全品牌成绩都不如意,其主要原因是机舱纵梁结构设计不合理,没有能保证很好的传递
路径的结构,导致纵梁外侧在碰撞过程中结构变形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应对小偏置碰撞的车辆机舱总成。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机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舱主纵梁、副车架、连接板、前端梁、副车架加强件和上纵梁,所述副车架包括有副车架横梁和连接于所述副车架横梁的下纵梁,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副车架横梁,所述机舱主纵梁和所述上纵梁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且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副车架加强件连接于所述副车架横梁两
端和所述机舱主纵梁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面,所述前端梁沿车辆长度方向从所述副车架
加强件延伸连接到所述上纵梁的末端。
[0006] 进一步地,从车辆的上方看,所述副车架加强件呈三形结构。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副车架加强件为三棱柱框架结构,所述副车架加强件的一个侧面与所述机舱主纵梁连接,所述副车架加强件的一个端面与所述副车架横梁相连。
[0008] 进一步地,从车辆的上方看,所述前端梁的与所述副车架加强件连接的一端为弧形。
[0009] 进一步地,从车辆的上方看,所述前端梁朝车辆外侧拱起形成弯曲结构。
[0010] 进一步地,从车辆的侧面看,所述前端梁呈弧形;所述前端梁包括前端弯梁和后端连接件,所述后端连接件贴合连接在所述上纵梁末端。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机舱主纵梁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车辆机舱总成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相对侧;所述副车架包括两个所述下纵梁,两个所述下纵梁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副
车架横梁的两端,且两个所述下纵梁位于两个所述机舱主纵梁的内侧。
[0012] 进一步地,沿车辆宽度方向,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副车架加强件相邻设置,且位于所述副车架加强件的内侧,沿车辆长度方向,所述连接板还位于所述副车架加强件的前侧。
[0013] 进一步地,从车辆侧面看,所述前端梁位于所述下纵梁与所述上纵梁之间,所述副车架加强件位于所述副车架横梁的上方。
[0014] 进一步地,所述上纵梁为两个,分别设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且所述上纵梁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一端为弧形,所述上纵梁位于所述前端梁的上方。
[0015]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保证整个机舱的刚性,同时提升纵梁前部的支撑力,保证前端机舱纵梁压溃充分,提升机舱的碰撞性能。该连接结构前端的副车架加强件采用三角形结构设计,当发生小偏置碰撞时,可以有效支撑壁障,改善碰撞传递路径。另外,该连接结构前端采用圆弧形连接结构,当发生小偏置碰撞时,可以有效将碰撞力进行分解,同时将车身前端的碰撞力沿圆弧相切方向向车体传递,有效降低碰撞对乘员舱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车辆机舱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图1所示车辆机舱总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图1所示车辆机舱总成的碰撞示意图。
[0020] 附图说明:1、机舱主纵梁;2、副车架;21、副车架横梁;22、下纵梁;3、连接板;4、前端梁;41、前端弯梁;42、后端连接件;5、副车架加强件;6、上纵梁;7、碰撞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发明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2]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机舱总成,包括:机舱主纵梁1、副车架2、连接板3、前端梁4、副车架加强件5和上纵梁6。副车架2包括有副车架横梁21和连接于副车架横梁21的下纵梁22。机舱主纵梁1连接在副车架2上方且机舱主纵梁1前端设有连接板3,连接板3上端设有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上纵梁6,下端与副车架横梁21相连,副车架加强件5连接于副车架横梁21端部,并位于机舱主纵梁1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面,前端梁4沿车辆长度方向从副车架加强件5延伸连接到上纵梁6的末端。
[0023] 本车辆机舱总成中,由于前端梁4和副车架加强件5的设置,当发生小偏置碰时,可以有效的支撑避障,将碰撞力副车架加强件5和前端梁4传递后机舱后部,改善了碰撞力的传递路径。
[0024] 请一并参阅图3,从车辆的上方看,副车架加强件5呈三角形结构。通过该三角形结构,当发生小偏置碰时,可以有效的支撑避障,改善碰撞传递路径。
[0025] 从车辆的上方看,前端梁4的与副车架加强件5连接的一端为弧形。通过将前端梁4设置成弧形,当车辆前机舱受到偏置碰撞时,可把受到的碰撞力沿前端梁4的相切方向进行分解,将车身按圆弧相切方向将车身滑移,有效降低碰撞对乘员舱的损伤,同时呈弧形的前端梁4可进行受力溃缩,后端连接件42对前端弯梁41进行支撑,有效降低碰撞对乘员舱的损伤。具体地,前端梁4的与副车架加强件5连接的一端为圆弧形。具体地,从车辆的上方看,前端梁4朝车辆外侧拱起形成弯曲结构。
[0026] 机舱主纵梁1为两个,分别设于车辆机舱总成沿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相对侧,并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
[0027] 副车架2包括两个下纵梁22,两个下纵梁2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副车架横梁21的两端,且两个下纵梁22位于两个机舱主纵梁1的内侧。
[0028] 沿车辆宽度方向,两个连接板3分别与两个副车架加强件5相邻设置,且位于副车架加强件5的内侧,沿车辆长度方向,连接板3还位于副车架加强件5的前侧。这样,发生小偏置碰撞时,障碍物碰撞在副车架加强件5处,而非连接板3。
[0029] 从车辆的侧面看,前端梁4呈弧形。具体地,请同时参照图2,前端梁4包括前端弯梁41和后端连接件42,后端连接件42贴合连接在上纵梁6末端,用以将前端弯梁41与上纵梁6
连接成一体,并对前端弯梁41起到支撑的作用。更具体地,从车辆的侧面看,前端梁4朝车辆下方拱起形成弯曲结构。
[0030] 从车辆侧面看,前端梁4位于下纵梁22与上纵梁6之间,副车架加强件5位于副车架横梁21的上方。
[0031] 副车架加强件5为三棱柱框架结构,副车架加强件5的一个侧面与机舱主纵梁1连接,副车架加强件5的一个端面与副车架横梁21相连。副车架5的加强件为三棱柱状,可保证在车辆受到碰撞的时候吸收碰撞能量,将能量传导到与之相连的前端梁4,并对副车架2进
行支撑,缓解正面碰撞力。副车架加强件5相对于车辆前部的面为四边形连接面,有利于承受正面冲击和载荷
[0032] 上纵梁6为两个,分别设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且上纵梁6与连接板3连接的一端为弧形,上纵梁6位于前端梁4的上方。
[0033] 如图3所示,当车辆前部受到碰撞时,前防撞梁将碰撞力传递到上纵梁6和下纵梁22,上纵梁6和下纵梁22的前端主要是压溃变形,吸收碰撞能量。连接板3前连接有前防撞梁和吸能盒,以吸收正面碰撞的能量。另外,发生小偏置碰撞时,副车架加强件5可以有效的支撑避障,将碰撞力副车架加强件5和前端梁4传递后机舱后部,改善了碰撞力的传递路径;副车架加强件5将碰撞力传递到前防撞梁4经前端梁4前端与副车架加强件5的圆弧结构,对碰
撞力进行分解,有效减少乘员舱的入侵受损量,保护乘员安全。
[0034]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