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建筑材料 / 混凝土砌块 / 一种分类上料仓

一种分类上料仓

阅读:818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分类上料仓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公开了一种分类上料仓,包括料仓,设置在布料车的上方,使料仓的出料口正对布料车的盛料口;上料分隔板,所述上料分隔板固接在料仓的上料口内,使上料分隔板将料仓的上料口分隔为第一上料口和第二上料口,其中,第一上料口内用于上彩色 混凝土 ,使第二上料口用于上素混凝土。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料仓进行垂直上料,利用上料分隔板将料仓的上料口分隔为用于上彩色混凝土的第一上料口和用于上素混凝土的第二上料口,并由“Y”字形分隔板将彩色混凝土落入布料车的中部,由“A”字形分隔板将素混凝土落入布料车内部一侧,通过 压铸 成型机得到中间为彩色,两侧为素混凝土的空心砌 块 ,既能实现料仓同时对两种 颜色 的混凝土进行上料。(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分类上料仓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分类上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上料仓包括:
料仓(1),所述料仓(1)设置在布料车的上方,其中,所述料仓(1)的顶壁形成有上料口,所述料仓(1)的底壁形成有出料口,使料仓(1)的出料口正对布料车的盛料口;
上料分隔板(2),所述上料分隔板(2)固接在料仓(1)的上料口内,使上料分隔板(2)将料仓(1)的上料口分隔为第一上料口(11)和第二上料口(12),其中,第一上料口(11)内用于上彩色混凝土,使第二上料口(12)用于上素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类上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口(11)内设有“Y”字形分隔板(3),所述“Y”字形分隔板(3)的上端与料仓(1)共用第一上料口(11),并在“Y”字形分隔板(3)的下端内部形成供彩色混凝土落入布料车中部的第一下料通道(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类上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Y”字形分隔板(3)的第一下料通道(31)内设有第一搅拌桨(4),所述料仓(1)的外壁固接有驱动第一搅拌桨(4)转动的第一电机(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类上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桨(4)包括第一转动杆(42)和固接在第一转动杆(42)上的第一桨叶(43),所述第一转动杆(4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下料通道(31)的内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类上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口(12)内设有“A”字形分隔板(5),所述“A”字形分隔板(5)固接在第二上料口(12)的中部,其中,所述“A”字形分隔板(5)的侧壁与料仓(1)的内壁之间形成供素混凝土落入布料车内部一侧的第二下料通道(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类上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A”字形分隔板(5)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供素混凝土落入布料车内的第二下料通道(5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类上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A”字形分隔板(5)的下方设有第二搅拌桨(6),所述料仓(1)的外壁固接有驱动第二搅拌桨(6)转动的第二电机(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类上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桨(6)包括第二转动杆(62)和固接在第二转动杆(62)上的第二桨叶(63),所述第二转动杆(6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料仓(1)侧内壁上,并在第二转动杆(62)上对应第二下料通道(51)的杆壁上固接一组第二桨叶(63)。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分类上料仓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建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类上料仓。

背景技术

[0002] 使用“秦砖汉瓦”毁田造屋的历史已成为过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进行墙体材料改革,把混凝土空心砌及混凝土块材作为一种新型的墙体材料推广应用,而经过多年的实践,混凝土空心砌块及混凝土块材已被人们认知和应用。
[0003] 现有的空心砌块设备通常采用料仓向布料车内进行上料,再由布料车布料,将单一颜色的混凝土运输到砌块模具内,通过成型机的主机震动加压成型,得到空心砌块。但是上述设备的料仓只能将一种混凝土上料至布料车内,导致最终成型的砌块也比较单一,应用范围较小。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类上料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空心砌块设备只能上料一种混凝土而导致成型的砌块比较单一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分类上料仓,包括:
[0007] 料仓,所述料仓设置在布料车的上方,其中,所述料仓的顶壁形成有上料口,所述料仓的底壁形成有出料口,使料仓的出料口正对布料车的盛料口;
[0008] 上料分隔板,所述上料分隔板固接在料仓的上料口内,使上料分隔板将料仓的上料口分隔为第一上料口和第二上料口,其中,第一上料口内用于上彩色混凝土,使第二上料口用于上素混凝土。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料口内设有“Y”字形分隔板,所述“Y”字形分隔板的上端与料仓共用第一上料口,并在“Y”字形分隔板的下端内部形成供彩色混凝土落入布料车中部的第一下料通道。
[0010] 进一步地,所述“Y”字形分隔板的第一下料通道内设有第一搅拌桨,所述料仓的外壁固接有驱动第一搅拌桨转动的第一电机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桨包括第一转动杆和固接在第一转动杆上的第一桨叶,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下料通道的内侧壁上。
[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料口内设有“A”字形分隔板,所述“A”字形分隔板固接在第二上料口的中部,其中,所述“A”字形分隔板的侧壁与料仓的内壁之间形成供素混凝土落入布料车内部一侧的第二下料通道。
[0013] 进一步地,所述“A”字形分隔板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供素混凝土落入布料车内的第二下料通道。
[0014] 进一步地,所述“A”字形分隔板的下方设有第二搅拌桨,所述料仓的外壁固接有驱动第二搅拌桨转动的第二电机。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搅拌桨包括第二转动杆和固接在第二转动杆上的第二桨叶,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料仓侧内壁上,并在第二转动杆上对应第二下料通道的杆壁上固接一组第二桨叶。
[001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料仓设置在布料车的上方,并在料仓内设置上料分隔板,使料仓能够进行垂直上料,利用上料分隔板将料仓的上料口分隔为用于上彩色混凝土的第一上料口和用于上素混凝土的第二上料口,并由“Y”字形分隔板将彩色混凝土落入布料车的中部,由“A”字形分隔板将素混凝土落入布料车内部一侧,既能够实现料仓同时对两种颜色的混凝土进行上料。操作时,向料仓向布料车内输料,并由现有的压铸成型机通过振荡压铸成型,得到中间为彩色,两侧为素混凝土的空心砌块,只需通过劈砖机将空心砌块从中间劈开便能够得到两块混色的砌块,可直接将砌块彩色的一面做装饰用,确保高砌块的装饰效果,并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8]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类上料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类上料仓的“Y”字形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类上料仓的“A”字形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类上料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1、料仓;11、第一上料口;12、第二上料口;2、上料分隔板;3、“Y”字形分隔板;31、第一下料通道;4、第一搅拌桨;41、第一电机;42、第一转动杆;43、第一桨叶;5、“A”字形分隔板;51、第二下料通道;6、第二搅拌桨;61、第二电机;62、第二转动杆;63、第二桨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实施例1
[0026]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类上料仓,包括料仓1和上料分隔板2,具体设置如下:
[0027] 料仓1,设置在布料车的上方,其中,料仓1的顶壁形成有上料口,所述料仓1的底壁形成有出料口,使料仓1的出料口正对布料车的盛料口;
[0028] 上料分隔板2,固接在料仓1的上料口内,使上料分隔板2将料仓1的上料口分隔为第一上料口11和第二上料口12,其中,第一上料口11内用于上彩色混凝土,使第二上料口12用于上素混凝土。
[0029] 如上所述,为了得到具有混色的空心砌块,在第一上料口11内设有“Y”字形分隔板3,其中,“Y”字形分隔板3的上端与料仓1共用第一上料口11,并在“Y”字形分隔板3的下端内部形成供彩色混凝土落入布料车中部的第一下料通道31(参考图2)。优选的,在“Y”字形分隔板3的第一下料通道31内设有第一搅拌桨4,并在料仓1的外壁固接有驱动第一搅拌桨4转动的第一电机41,具体的,第一搅拌桨4包括第一转动杆42和固接在第一转动杆42上的第一桨叶43,其中,第一转动杆4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下料通道31的内侧壁上,并使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杆42固接,利用第一搅拌桨4的设置,对第一下料通道31内上料的彩色混凝土进行搅拌,使彩色混凝土均匀的落入特制布料车的中部。
[0030] 并在第二上料口12内设有“A”字形分隔板5,将“A”字形分隔板5固接在第二上料口12的中部,其中,“A”字形分隔板5的侧壁与料仓1的内壁之间形成供素混凝土落入布料车内部一侧的第二下料通道51,具体的,“A”字形分隔板5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供素混凝土落入布料车内的第二下料通道51(参考图3)。优选的,在“A”字形分隔板5的下方设有第二搅拌桨
6,并在料仓1的外壁固接有驱动第二搅拌桨6转动的第二电机61,具体的,第二搅拌桨6包括第二转动杆62和固接在第二转动杆62上的第二桨叶63,将第二转动杆6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料仓1侧内壁上,并在第二转动杆62上对应两个第二下料通道51的杆壁上分别固接一组第二桨叶63,利用第二搅拌桨6的设置,对两个第二下料通道51内上料的素色混凝土进行搅拌,使素色混凝土分别沿两个第二下料通道51均匀的落入特制布料车的两侧。
[0031] 操作时,通过现有成型机的输料装置向第一上料口11内注入彩色混凝土,向第二上料口12内注入素混凝土,使彩色混凝土在“Y”字形分隔板3的作用下落入布料车的中部,使素混凝土在“A”字形分隔板5的作用下分别落入布料车的两侧,既能够实现料仓1同时对两种颜色的混凝土进行上料。待成型机的布料车将车内的组合混凝土运输到特制的模具内(参考图4),再由压铸成型机将模具内的混凝土通过振荡压铸成型,得到中间为彩色,两侧为素混凝土的空心砌块,只需通过劈砖机将空心砌块从中间劈开便能够得到两块混色的砌块,可直接将砌块彩色的一面做装饰用,确保高砌块的装饰效果,并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
[0032]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