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商用车 / 混凝土搅拌车 / 一种搅拌车清洗水分类回收装置

一种搅拌车清洗分类回收装置

阅读:808发布:2020-05-1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搅拌车清洗分类回收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搅拌车清洗 水 分类回收装置,属于 混凝土 回收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收料槽、砂石分离机、 沉淀池 、搅拌桶和定量混合斗,所述收料槽的出水端连接与砂石分离机的进水口连同,所述砂石分离机的出水口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渣浆 泵 ,所述渣浆泵的出水口与搅拌桶连同,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 污泥 泵,所述污泥泵的出口与定量混合斗连通。本发明具有提供 水泥 泥浆 回收利用 率的效果。,下面是一种搅拌车清洗分类回收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搅拌车清洗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料槽(101)、砂石分离机(102)、沉淀池(104)、搅拌桶(200)和定量混合斗(300),所述收料槽(101)的出水端连接与砂石分离机(102)的进水口连同,所述砂石分离机(102)的出水口与沉淀池(104)连通,所述沉淀池(104)底部设置有渣浆(124),所述渣浆泵(124)的出水口与搅拌桶(200)连同,所述搅拌桶(200)内设置有污泥泵(210),所述污泥泵(210)的出口与定量混合斗(300)连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车清洗水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包括传送带(103)和载物平台(115),所述传送带(103)成倾斜设置,其倾斜下端位于砂石分离机(102)的出料端的下方,所述载物平台(115)位于传送带(103)倾斜上端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车清洗水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04)包括泥浆池(117)、次级沉淀池(118)和收集池(119),所述渣浆泵(124)位于泥浆池(117)底部,所述砂石分离机(102)的出水口与泥浆池(117)连通,所述泥浆池(117)和次级沉淀池(118)之间设置有输水装置(120),所述输水装置(120)包括出水口与次级沉淀池(118)连通的水泵(122)和与水泵(122)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123),所述进水管(123)与泥浆池(117)连通,所述次级沉淀池(118)远离输水装置(120)的一端连通有与收集池(119)连通的溢流槽(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车清洗水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200)包括桶体(201)和搅拌装置(202),所述桶体(201)横截面呈八边形,所述搅拌装置(202)包括转动连接于桶体(201)的搅拌轴(229)、固定连接于搅拌轴(229)的搅拌叶片(230)和固定连接于驱动搅拌轴(229)转动的伺服电机(231),所述污泥泵(210)的出口连通有竖直设置的排泥管(211),所述排泥管(211)位于八边形桶体(201)的夹处,并且其远离排污泵的一端与定量混合斗(30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搅拌车清洗水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201)包括八角桶(203)和固定连接于八角桶(203)上端的上盖结构(204),所述上盖结构(204)包括两端固定连接于八角桶(203)的侧壁的第一安装架(226),所述搅拌轴(229)上端与第一安装架(226)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搅拌车清洗水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230)包括沿着搅拌轴(229)轴向分布的叶片组(232),每个所述叶片组(232)均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搅拌轴(229)相背侧壁的单叶片(233),六个所述单叶片(233)周向固定连接于搅拌轴(22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车清洗水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定量混合斗(300)包括桶架(301)和竖直滑动连接于筒架的斗体(302),所述斗体(302)设置有液位传感器(306),所述斗体(302)下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卸料管(303),所述斗体(302)铰接有启闭卸料管(303)的板(304),所述斗体(302)铰接有驱动门板(304)转动的启闭液压缸(30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搅拌车清洗水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302)周向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套(307),所述桶架(301)固定连接有四个导杆(308),所述导杆(308)与导套(307)滑动连接,所述桶架(301)固定连接有测试斗体(302)重量的重量测试装置(30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车清洗水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200)还包括支撑架(235),所述桶体(201)放置于支撑架(235)上,所述沉淀池(104)位于桶体(201)的下方。

说明书全文

一种搅拌车清洗分类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搅拌车清洗水分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搅拌车,是用来运送建筑用的混凝土的专用卡车;由于它的外形,也常被称为田螺车、橄榄车。这类卡车上都装置圆筒型的搅拌筒以运载混合后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会始终保持搅拌筒转动,以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运送完混凝土后,通常都会用水冲洗搅拌筒内部,防止残余混凝土硬化占用空间,使搅拌筒的容积越来越少。清洗搅拌筒内部后的水还有较多的混凝土余,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0003] 目前,公开号为CN201824475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搅拌运输车混凝土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搅拌运输车和沉淀池,螺旋骨料回收器倾斜安装与地面上,螺旋骨料回收器的低端设有料斗,料斗的下方设有出水口与沉淀池连通,料斗与搅拌运输车的卸料槽位置对应,沉淀池内设有料斗水、清洗水泵和供水水泵,料斗水泵连接的料斗管路的出口位于料斗的上方,清洗水泵连接的清洗管路的出口位于搅拌运输车的进料斗上方,供水水泵通过管路给需水处供水,补水管路给沉淀池补水,沉淀池内设有搅拌器。
[0004] 一般的泥浆回收会将还有泥浆的水与水泥混合从而,制成新的混凝土,但是为了将搅拌沉清洗干净,会实用较多的水,从而导致沉淀池内泥浆浓度低,所以没有再次被利用的泥浆较少,进而导致水泥泥浆的回收再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车清洗水分类回收装置,利用渣浆泵将沉淀池底部浓度较高的水泥泥浆输送至搅拌筒内,使更高浓度的水泥泥浆被回收利用,提高了水泥泥浆的回收利用率。
[0006]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搅拌车清洗水分类回收装置,包括收料槽、砂石分离机、沉淀池、搅拌桶和定量混合斗,所述收料槽的出水端连接与砂石分离机的进水口连同,所述砂石分离机的出水口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渣浆泵,所述渣浆泵的出水口与搅拌桶连同,所述搅拌桶内设置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出口与定量混合斗连通。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清洗搅拌车的水排入收料槽内,然后流入底池内,驱动电机驱动分离筒转动,利用砂石分离机将混凝土中的骨料和水泥泥浆分离,水泥泥浆水通过通孔流动底池另一端,最后进入沉淀池内,在沉淀池内进行初步沉淀,将浓度更高的水泥泥浆输送至搅拌桶内持续搅拌以防止水泥泥浆凝固,需要使用时,将水泥泥浆输送至定量混合斗,利用定量混合斗将一定量的水泥泥浆输送至搅拌车内,从而被重新使用;利用沉淀池使水泥泥浆沉淀后,利用渣浆泵将沉淀池底部浓度较高的水泥泥浆输送至搅拌筒内,使更高浓度的水泥泥浆被回收利用,提高了水泥泥浆的回收利用率。
[0008]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有包括传送带和载物平台,所述传送带成倾斜设置,其倾斜下端位于砂石分离机的出料端的下方,所述载物平台位于传送带倾斜上端的下方。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石分离机将混凝土的骨料输送至传送带上,此时骨料残留大量的水,水会顺着倾斜的传送带向下流动,而骨料从传送带上端落至载物平台上,可以回收更加干燥的骨料。
[001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池包括泥浆池、次级沉淀池和收集池,所述渣浆泵位于泥浆池底部,所述底池与泥浆池连通,所述泥浆池和次级沉淀池之间设置有输水装置,所述输水装置包括出水口与次级沉淀池连通的水泵和与水泵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泥浆池连通,所述次级沉淀池远离输水装置的一端连通有与收集池连通的溢流槽。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泥浆在泥浆池内进行初步沉淀,泥浆池底部的水泥泥浆浓度较高,而上层的水较为洁净。利用渣浆泵将泥浆池底浓度较高的水泥泥浆输送至搅拌桶内,上层水通过输水装置输送至次级沉淀池内,进过二次沉淀后将澄清的水输送至收集池内,从而得到更加澄清的水,收集浓度更高的水泥泥浆,将水泥泥浆和水分离得更加彻底。
[001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桶包括桶体和搅拌装置,所述桶体横截面呈八边形,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桶体的搅拌轴、固定连接于搅拌轴的搅拌叶片和固定连接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污泥泵的出口连通有竖直设置的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位于八边形桶体的夹处,并且其远离排污泵的一端与定量混合斗连通。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转动,从而带动混有水泥泥浆的水转动,使水泥搅拌避免水泥在水中凝固;搅拌叶片会带动水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重量较大的水泥会位于桶体的边缘,当水流经过八角桶的夹角处会形成漩涡状,会对水泥进行搅拌,防止水泥凝固;水泥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沉降,从而形成分层,水泥集中于桶体的中下层。
[0014]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体包括八角桶和固定连接于八角桶上端的上盖结构,所述上盖结构包括两端固定连接于八角桶的侧壁的第一安装架,所述搅拌轴上端与第一安装架转动连接。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搅拌装置固定连接于上盖结构上,使搅拌轴无需穿过八角桶,所以无需考虑八角桶底部的密封问题,结构简单。
[0016]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片包括沿着搅拌轴轴向分布的叶片组,每个所述叶片组均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搅拌轴相背侧壁的单叶片,六个所述单叶片周向固定连接于搅拌轴。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六个周向设置的单叶片对水进行搅拌,使桶体内各个位置的水都随着搅拌装置旋转,使用更加充分得搅拌水泥,防止水泥凝固。
[0018]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定量混合斗包括桶架和竖直滑动连接于筒架的斗体,所述斗体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斗体下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卸料管,所述斗体铰接有启闭卸料管的板,所述斗体铰接有驱动门板转动的启闭液压缸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液位传感器检测定量混合斗中液体的体积,可以将定量的水泥泥浆通过下方的卸料管输送至搅拌车内。
[002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斗体周向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套,所述桶架固定连接有四个导杆,所述导杆与导套滑动连接,所述桶架固定连接有测试斗体重量的重量测试装置。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液位传感器检测斗体内的液面高度,然后更具的斗体的的形状和体积计算斗体内液体的体积,利用重量测试装置检测液体的重量,然后根据重量换算成质量,最后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002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桶体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沉淀池位于桶体的下方。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0024]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利用沉淀池使水泥泥浆沉淀后,利用渣浆泵将沉淀池底部浓度较高的水泥泥浆输送至搅拌筒内,使更高浓度的水泥泥浆被回收利用,提高了水泥泥浆的回收利用率;
其二,沉淀池包括泥浆池、次级沉淀池和收集池,水泥泥浆在泥浆池内进行初步沉淀,泥浆池底部的水泥泥浆浓度较高,而上层的水较为洁净。利用渣浆泵将泥浆池底浓度较高的水泥泥浆输送至搅拌桶内,上层水通过输水装置输送至次级沉淀池内,进过二次沉淀后将澄清的水输送至收集池内,从而得到更加澄清的水,收集浓度更高的水泥泥浆,将水泥泥浆和水分离得更加彻底;
其三,搅拌叶片会带动水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重量较大的水泥会位于桶体的边缘,当水流经过八角桶的夹角处会形成漩涡状,会对水泥进行搅拌,防止水泥凝固;水泥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沉降,从而形成分层,水泥集中于桶体的中下层。
附图说明
[0025] 图1本实施例1的线框图;图2本实施例1的用于收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砂石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1用于展示搅拌桶的立体图;
图7为实施例1用于展示搅拌装置的剖面图;
图8为实施例1用于展示溢流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用于展示放水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用于展示放水孔的剖面图;
图11为实施例1用于展示定量混合斗的立体图;
图12为实施例1用于展示斗体的剖面图;
图13为实施例1用于展示重量测试装置的剖面图。
[0026] 附图标记:101、收料槽;102、砂石分离机;103、传送带;104、沉淀池;105、底池;106、分离筒;107、驱动电机;108、支撑盘;109、滤环;110、侧环板;111、通孔;112、隔板;113、第二冲水管;114、第一冲水管;115、载物平台;116、辅助引导槽;117、泥浆池;118、次级沉淀池;119、收集池;120、输水装置;121、溢流槽;122、水泵;123、进水管;124、渣浆泵;125、分料斗;126、导向杆;127、泡沫
200、搅拌桶;201、桶体;202、搅拌装置;203、八角桶;204、上盖结构;205、泥浆管;206、补水管;207、溢流孔;208、溢流管;209、接料斗;210、污泥泵;211、排泥管;212、调节装置;
213、挡板;214、调节杆;215、棘齿;216、限位杆;217、放水孔;218、底门;219、角;220、插槽;221、让位孔;222、止水带;223、扳手;224、腰型孔;225、铰接轴;226、第一安装架;227、第二安装架;228、滚动轴承;229、搅拌轴;230、搅拌叶片;231、伺服电机;232、叶片组;233、单叶片;234、行星减速机;235、支撑架;
300、定量混合斗;301、桶架;302、斗体;303、卸料管;304、门板;305、重量测试装置;
306、液位传感器;307、导套;308、导杆;309、液压缸;310、遮雨棚;311、棚脚;312、棚顶;313、活塞杆;314、活塞缸;315、活塞;316、密闭空腔;318、液压传感器;319、第三冲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 实施例:一种搅拌车清洗水分类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收料槽101、砂石分离机102、传送带103、沉淀池104、搅拌桶200和定量混合斗300。将清洗搅拌车的水排入收料槽101内,水从收料槽101内流入砂石分离机102内,砂石分离机102将骨料和水泥泥浆分离。骨料被输送至传送带103上,水泥泥浆输送至沉淀池104内。经过沉淀后,将底层的浓度较高的水泥泥浆输送至搅拌桶200内,利用搅拌桶200持续为水泥泥浆进行搅拌,防止水泥凝结,需要使用水泥泥浆使,将搅拌桶200底部的水泥泥浆输送至定量混合斗300内,利用定量混合斗300计算水泥泥浆的密度,然后输送至搅拌车内,最后根据定量混合斗300计算出的水泥泥浆密度,加入新的水泥,将其配比呈符合标准的水泥。
[0029] 如图2所示,收料槽101为水平放置的长方体状,其上端开设有开口,其底部固定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其底部与砂石分离机102的进料端连通。收料槽101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第一冲水管114,第一冲水管114与自然水网连通,对收料槽101进行冲刷,防止水泥泥浆和骨料残留于收料槽101内。
[0030] 如图3所示,砂石分离机102包括底池105、分离筒106和驱动电机107。底池105开设于底面并且呈长方形,底池105一端与收料槽101连通,另一端与沉淀池104连通。分离筒106转动连接于底池105上,其转动轴线呈水平设置并且与底池105的长度方向垂直,分离筒106轴向的两端与底池105内壁贴合。驱动电机107固定连接与底面,通过带传动带动分离筒106转动。分离筒106包括转动连接于底池105的支撑盘108、同轴固定连接于支撑盘108两侧的滤环109以及同轴固定连接滤环109的侧环板110。支撑盘108的直径与侧环板110的外径相同,两者的下端与底池105的底部留有间隙,间隙小于骨料的直径,侧环板110和支撑盘108之间周向固定连接有成隔板112。隔板112一端抵触于滤环109,其另一端与支撑盘108的外径平齐,隔板112所在的平面与分离筒106的转动轴线为异面且平行。相邻的两个隔板112、侧环板110和支撑盘108组成分料斗125。清洗搅拌车的水从收料槽101流入底池105内,驱动电机107驱动分离筒106转动,利用分离筒106将混凝土中的骨料和水泥泥浆分离,水泥泥浆水通过通孔111流动底池105另一端,骨料被分料斗125倾倒至传送带103上。砂石分离时,分离筒106不停的转动,分料斗125在完成分离骨料后会开口朝向下方,并且在水流中经过,从而减少骨料和水泥泥浆堆积于分料斗125底部,进而可以降低通过被堵塞的可能性。为了进一步降低通过被堵塞的可能性,底池105宽度方向的两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冲水管113,并且出水端对准传送带103所在的一侧,利用第二冲水管113对滤环109进行冲洗。
[0031] 如图4所示,传送带103位于沉淀池104一侧,并且倾斜设置,其倾斜下端位于砂石分离机102的出料端。沉淀池104一侧固定连接有载物平台115,载物平台115位于传送带103倾斜上端的下方,载物平台115呈倾斜设置,载物平台115的倾斜下端靠近沉淀池104并且与沉淀池104上端面平齐。砂石分离机102将混凝土的骨料输送至传送带103上,此时骨料残留大量的水,水会顺着倾斜的传送带103向下流动,而骨料从传送带103上端落至载物平台115上,可以回收更加干燥的骨料。传送带103的倾斜下方的底面开设有辅助引导槽116,辅助引导槽116与沉淀池104连通。从传送带103上流下的水顺着辅助引导槽116进入沉淀池104内进行沉淀,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回收利用。
[0032] 如图4所示,沉淀池104包括泥浆池117、次级沉淀池118和收集池119。其中泥浆池117靠近载物平台115上,辅助引导槽116和底池105均与泥浆池117连通。经过砂石分离机
102分离得水泥泥浆和骨料上残留的水均流入泥浆池117中。水泥泥浆在泥浆池117中进行初步沉淀,从而产生分层,其上层为较为洁净的水,下层为浓度较高的水泥泥浆。泥浆池117和次级沉淀池118之间设置有输水装置120(参见图5),利用输水装置120将泥浆池117上层的水输送至送次级沉淀池118内。次级沉淀池118远离输水装置120的一端连通有与收集池
119连通的溢流槽121。在次级沉淀池118内进过二次沉淀后将澄清的水通过溢流槽121流入收集池119内,从而得到更加澄清的水。泥浆池117底部设置有渣浆泵124,渣浆泵124的出口与搅拌桶200连通,将浓度更高的水泥泥浆输送至搅拌桶200内,利用搅拌桶200持续搅拌以防止水泥泥浆凝固。
[0033] 如图5所示,输水装置120包括水泵122和进水管123。水泵122的出水口与次级沉淀池118连通。进水管123一端与水泵122的进水管123连通,另一端伸入泥浆池117内。泥浆池117侧壁固定连接有两根竖直的导向杆126,进水管123远离水泵1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泡沫块127。泡沫块127滑动连接于导向杆126上,进水管123垂直穿设于泡沫块127。泡沫块127产生的浮力大于其自身与进水管123的重力。在泡沫块127浮力的作用下,使进水管123远离水泵122的一端始终位于水面附近,从而使输水结构将泥浆池117上层较为洁净的水输送至二次沉淀池104内。
[0034] 如图6 所述,搅拌桶200包括桶体201、搅拌装置202和支撑架235。桶体201放置于支撑架235上,次级沉淀池118和收集池119位于桶体201下方,桶体201包括横截面呈正八边形的八角桶203和固定连接于八角桶203上端的上盖结构204。搅拌装置202安装于搅拌装置202上,其下端延伸至八角桶203内,用于对八角桶203内的液体进行搅拌。
[0035] 如图6和图7所示,八角桶203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泥浆管205和补水管206。混有水泥泥浆的水通过泥浆管205输送至八角桶203内,利用补水管206为八角桶203内补水。八角桶203上端侧壁开设有溢流孔207(如图3所示),八角桶203外壁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溢流管208(如图3所示),溢流管208上端连通有方形的接料斗209(如图3所示),接料斗209侧壁与八角桶203外壁贴合并且位于溢流孔207的下方,接料斗209下端与溢流管208连通。当水位过高时,上层较为清澈的水通过溢流孔207流出并且进入溢流管208内进行排放,利用溢流孔207防止水位过高。八角桶203内部底部设置有污泥泵210,污泥泵210的出口连通有竖直设置的排泥管211,排泥管211位于八边形桶体201的夹角处,排泥管211从八角桶203上端通出八角桶203。
[0036] 如图8所示,八角桶203设有启闭溢流孔207的调节装置212,调节装置212包括启闭溢流孔207的挡板213和用于调节挡板213高度的调节杆214。挡板213竖直滑动连接于八角桶203靠内的侧壁,挡板213上端呈锯齿状,在水压的作用下挡板213与八角桶203内壁紧密贴合。当水位过高时,上层较为清澈的水通过溢流孔207流出并且进入溢流管208内进行排放,利用溢流孔207防止水位过高。挡板213朝向八角桶203外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排竖直设置的棘齿215,两排棘齿215朝向相背的方向。调节杆214有两个并且均铰接于八角桶203的侧壁,其铰接点位于调节杆214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两个调节杆214分别位于溢流孔207水平方向的两侧。八角桶20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于限制调节杆214转动的限位杆216,限位杆216分别位于溢流孔207水平方向的两侧,两个限位杆216分别抵触于调节杆214远离挡板
213的一端的上表面,利用调节杆214一端与棘齿215抵触,其另一端抵触与限位杆216,从而防止挡板213向下滑动,可以调节挡板213的高度,从而控制最大水位的高度。
[0037] 如图9和图10所示,八角桶203底部靠近侧壁处开设有放水孔217,八角桶203底部滑动连接有启闭放水孔217的底门218。八角桶203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角钢219,角钢219有四个并且首尾相连呈框状,角钢219与八角桶203外壁之间形成插槽220,远离桶体201中心的一端角钢219开设有供底门218穿过的让位孔221,底门218两侧滑动连接于插槽220。插槽220内固定连接有止水带222,止水带222有四个首尾相连呈框状,放水孔217开设于止水带
222围合的框形内,底门218抵触于止水带222的远离八角桶203的表面。当底门218位于插槽
220内时会挤压止水带222,从而起到密封的效果。需要清洗桶体201时,可以滑动底门218使其不再封闭放水孔217,使水和水泥泥浆从放水孔217卸出,从而方便了桶体201的清洗。
[0038] 如图10所示,为了方便底门218的滑移,桶体201铰接有驱动底门218滑移的扳手223。扳手223靠下的位置铰接于八角桶203,其下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腰型孔224,底门
218远离八角桶203圆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穿设于腰型孔224的铰接轴225。需要打开底门
218时,转动扳手223使其拉动底门218滑动,从而可以更加方便的滑移底门218。
[0039] 如图6所示,上盖结构204包括两端固定连接于八角桶203的侧壁的第一安装架226和第二安装架227。第一安装架226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安装架227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安装架227位于第一安装架226的下方。第一安装架226和第二安装架227均安装有滚动轴承228,搅拌装置202安装于第一安装架226上,其下端穿过两个滚动轴承228,第一安装架226和第二安装架227为搅拌装置202提供水平面内四个方向的支撑,从而进一步增加搅拌装置202的稳定性
[0040] 如图7所示,搅拌装置202包括搅拌轴229、搅拌叶片230和伺服电机231。搅拌轴229上端与两个滚动轴承228的内圈同轴固定连接,其下端延伸至八角桶203内。搅拌叶片230包括沿着搅拌轴229轴向分布的三个叶片组232,每个叶片组232均包括两个固定连接于搅拌轴229相背侧壁的单叶片233,六个单叶片233周向固定连接于搅拌轴229。六个单叶片233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呈倾斜设置,单叶片233的下表面朝向其转动方向。利用六个周向设置的单叶片233对水进行搅拌,使桶体201内各个位置的水都随着搅拌装置202旋转,使用更加充分得搅拌水泥,防止水泥凝固。第一安装架226上固定连接有行星减速机234,行星减速机234的输出轴与搅拌轴229同轴固定连接,其输入轴与伺服电机231的主轴同轴固定连接。伺服电机231固定连接于行星减速机234上端。
[0041] 如图11所示,定量混合斗包括桶架301和斗体302,斗体302滑动连接于桶架301上。斗体302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卸料管303,斗体302铰接有启闭卸料管303的门板304。
桶架301固定连接有测试斗体302重量的重量测试装置305,斗体302设置有用于检测斗体
302内液面高度的到液位传感器306(参见图12),液面传感器为投入式静压液位变送器。
[0042] 如图11所示,利用已知体积的液体装入斗体302内,并且记录对应的液面传感器检测的液面高度。多次利用不同体积的液体,从而可以将不同的液面高度对应的不同的体积,从而可以通过液面传感器检测出斗体302内液体的体积。对重量测试装置305进行调零,使将斗体302内没有液体内时重量测试装置305检测的重量为零。将搅拌车清洗水中回收的混有水泥泥浆输送至料斗内,利用液位传感器306检测水泥泥浆的体积,利用重量测试装置305检测水泥泥浆水的重量,然后根据重量换算成质量,最后计算出水泥泥浆水的密度。转动门板304,使卸料管303开启将水泥泥浆水排入搅拌车内,然后再向搅拌车内加入适量的水泥粉末,充分搅拌后制成水泥。
[0043] 如图11和图12所示,斗体302上端呈竖直设置的圆筒形,其下端呈漏斗状,斗体302侧壁周向固定连接有四个导套307,桶架301固定连接有四个导杆308,导杆308与导套307滑动连接,利用导杆308和导套307为斗体302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使斗体302稳定的滑动连接于桶架301上。重量测试装置305设置于导杆308上端与导套307之间。卸料管303下端为以门板304转动轴线为圆心的弧形,门板304也成弧形并且与卸料管303下端贴合,使门板304和卸料管303下端贴合得更加紧密,将卸料管303下端封闭。斗体302侧壁铰接驱动门板304转动的启闭液压缸309,启闭液压缸309另一端铰接于门板304。
[0044] 如图11和图12所示,雨水较大时,雨水会对斗体302内的水泥泥浆水的密度造成影响。桶架301上固定连接有遮雨棚310,遮雨棚310包括棚脚311和圆锥形棚顶312,棚脚311有四个并且周向固定连接于桶架301侧壁,其上端与棚顶312固定连接,棚顶312位于斗体302的上端并且两者呈同轴。利用遮雨棚310减少进入斗体302内的雨水,防止雨水对斗体302内动的液体浓度的影响。棚顶312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冲水管319,第三冲水管319下端对准斗体,另一端与自来水网连通,卸料完成后可以用于清洗斗体。
[0045] 如图13所示,重量测试装置305包括活塞杆313和活塞缸314。活塞缸314上端固定连接于导套307内,活塞杆313下端同轴固定连接于导杆308的上端面。活塞缸314内同轴滑动连接有活塞315,活塞315与活塞杆313上端同轴固定连接。活塞315侧壁与活塞315的内壁紧密贴合,活塞315与活塞缸314之间形成密闭空腔316,密闭空腔316内装满液压油,活塞315远离活塞杆313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检测液压油压强的液压传感器318。利用液压缸309传感器检测液压油的压强,将压强与活塞315端面面积相称,计算单个重量测试装置305承受的压力,将这个压力乘以四得到的数值为斗体302和其内液体的重量,去除已知斗体302的重量,计算出斗体302内液体的重量。为了进步方便重量的检测,将活塞315的端面面积设置为0.25平方米,从而使四个活塞315端面面积和为1平方米,所以计算液体的重量时,直接将液压缸309传感器显示的数值乘以1,便是斗体302和其内液体的重量。
[0046] 本具体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将清洗搅拌车的水排入收料槽101内,利用第一冲水管114对收料槽101内进行冲刷,使收料槽101内得水流入砂石分离机102内。砂石分离机102将骨料和水泥泥浆分离,驱动电机107驱动分离筒106转动,水泥泥浆水通过通孔111流动底池105另一端,骨料被分料斗倾倒至传送带103上,骨料被传送带103输送载物平台115上。水泥泥浆输送至沉淀池104内。经过砂石分离机102分离得水泥泥浆和骨料上残留的水均流入泥浆池117中。水泥泥浆在泥浆池117中进行初步沉淀,从而产生分层,其上层为较为洁净的水,下层为浓度较高的水泥泥浆。输水装置120将泥浆池117上层的水输送至送次级沉淀池118内。次级沉淀池118远离输水装置120的一端连通有与收集池119连通的溢流槽
121。在次级沉淀池118内进过二次沉淀后将澄清的水输通过溢流槽121流入收集池119内,从而得到更加澄清的水。泥浆池117底部设置有渣浆泵124,渣浆泵124的出口与搅拌桶200连通,将浓度更高的水泥泥浆输送至搅拌桶200内,利用搅拌桶200持续搅拌以防止水泥泥浆凝固。
[0047] 混有水泥泥浆的水通过泥浆管205输送至八角桶203内,搅拌装置202对污水进行搅拌,搅拌装置202带动水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重量较大的水泥会位于桶体201的边缘,当水流经过八角桶203的夹角处会形成漩涡状,会对水泥进行搅拌,防止水泥凝固;水泥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沉降,从而形成分层,水泥集中于桶体201的中下层。然后利用污泥泵210将水泥泥浆输送至送排泥管211,再从排污管排出。可以利用伺服电机231控制搅拌装置202转速,进而可以控制污泥的浓度。
[0048] 将搅拌车清洗水中回收的混有水泥泥浆输送至料斗内,利用液位传感器306检测水泥泥浆的体积,利用重量测试装置305检测水泥泥浆水的重量,然后根据重量换算成质量,最后计算出水泥泥浆水的密度。转动门板304,使卸料管303开启将水泥泥浆水排入搅拌车内,然后再向搅拌车内加入适量的水泥粉末,充分搅拌后制成水泥。
[0049] 实施例2:一种搅拌车清洗水分类回收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位于搅拌轴229两端的单叶片233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呈倾斜设置,位于搅拌轴229中心位置的单叶片233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呈竖直设置,位于最上方的单叶片233的下表面朝向其转动方向,位于最下方的单叶片233的上表面朝向其转动方向。靠下的单叶片233使桶体201底部的水向上流动,靠上的叶片使桶体201靠上的水向下流动,使最上端单叶片233和最下端单叶片233之间的水流产生对流,进一步增加了搅拌效果,而最上端叶片以上的水的对流效果较弱,所以仍然较为澄清,使水泥仍然集中与桶体201的中下位置。
[0050]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