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建筑材料 / 混凝土 / 自密实混凝土 / 一种用于混凝土路面破烂坑洼的修补工艺方法

一种用于混凝土路面破烂坑洼的修补工艺方法

阅读:867发布:2022-02-2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路面破烂坑洼的修补工艺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是一种用于 混凝土 路面尤其是高等级混凝土路面破烂、坑洼的修补工艺方法,属于道路建筑技术领域,它是针对现有混凝土路面,尤其是高等级混凝土路面的破烂、坑洼处采用常规修补方式易产生再度断裂、松散、脱落等问题,而提供一种薄层多层结构 水 泥 砂浆 的施工工艺方法,即对原路面坑洼处加以整形,去除松散物质;然后采用薄层、多层结构 水泥 砂浆施工方式加以填补;再对修补路面适时加以养护,就可获得抗拉抗压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工艺方法简便的高 质量 修补路面。,下面是一种用于混凝土路面破烂坑洼的修补工艺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混凝土路面破烂、坑洼的修补工艺方法,是将原混凝土 路面破烂、坑洼处加以整形,除去松散物质,用清洗净坑洼路面,其 特征在于该方法用水泥砂浆采用薄层多层结构施工方式填补其坑洼路 面;再对修补路面加以适时养护,其具体工艺步骤是:
(1)将路面破烂、坑洼处的松散层全部挖掘干净,使其露出坚实、 牢固的基础层,并将其凿成底部平整、四周自上而下成斜坡状的凹坑;
(2)用清水将凹坑内底部及周边清洗干净,除去浮尘及杂物;
(3)按水泥∶干粗砂∶水=1∶2-2.5∶0.3-0.5按体积计算的比 例配制成水泥砂浆;
(4)在凹坑的底部铺上第一层水泥砂浆,层厚为10-15cm,对铺上 的水泥砂浆层要进行密实处理:即用推板对水泥砂浆层沿水平方向进行 反复压抹,之后隔2-4小时,边淋水边压抹一次,待6-10小时该水泥砂 浆层初凝后,再铺上第二层;对该层仍应进行密实处理,特初凝后,再 铺上第三层,以此类推,再铺上第四层、第五层,直至末层高出原路面 2-4cm,每层的施工方式及层厚均与第一层相同,即形成薄层多层结构的 水泥砂浆施工方式;
(5)为便于施工,对于长度大于1500mm、宽度大于500mm的凹坑, 可采用分段分片的施工方式;
(6)对修补的路面应采取以下养护措施:
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水分过度被蒸发;当自然气温在0℃以下时,应 加盖防冻保温材料;
当自然气温高于2℃时,自修补完工次日起计算,第1至第15天内, 每天7时,12时,21时各洒水一次;第16至第20天内,每天从6时起 至21时止,隔1-2小时洒水一次;第21至第28天内,每天从6时起至 21时止,隔3-4小时洒水一次;
当自然气温为0℃时,可停止修补,待等自然气温变暖在2℃以上再 行修补;
整个养护期为28天,自修补完工次日起计算,通车时间可于第16 天起开始通车,但行车时速应限制在15公里以内;当自然气温降至0℃ 以下时,应停止通车,待养护期满后,再行通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水泥砂浆各 种原材料的配比按体积计算为:水泥∶干粗砂∶水=1∶2∶0.3。

说明书全文

所属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混凝土路面破烂、坑洼的修补工 艺方法,属于道路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在现有技术中,对混凝土路面中出现的破烂、坑洼的修 补方法,常常采用砂浆常规方式或沥青等物质进行修补,修补后的 路面由于抗拉强度低,易产生再度破裂、松散、脱落等问题,影响了公 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 供一种用于混凝土路面破烂、坑洼的修补工艺方法,它对修补后的路面 不易产生破裂、松散、脱落现象,可显著地提高其抗拉抗压强度,延长 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将原混凝土路面的破烂、坑洼处加以整形、除去松散质,用清水洗 净坑洼内浮尘;然后用水泥砂浆采用薄层多层结构施工方式填补其坑洼 路面;再对修补路面加以适时养护。其具体工艺步骤是:

(1)、将原路面破烂、坑洼处的松散层全部挖掘干净,使其露出坚 实、牢固的基础层,并将其凿成底部平整、四周自上而下成斜坡状的凹 坑;

(2)、用清水将凹坑底部及周边清洗干净,除去浮尘及杂物;

(3)、按水泥∶干粗砂∶水=1∶2-2.5∶0.3-0.5按体积计算的比例 配制成水泥砂浆;

(4)在凹坑的底部铺上第一层水泥砂浆,层厚为10-15mm,对铺上 后的水泥砂浆层要进行密实处理:即用推、扳对水泥砂浆层沿水平方向 进行反复压抹,之后隔2-4小时,边淋水边压抹一次,待6-10小时该水 泥砂浆层初凝后,再铺上第二层;对该层仍应进行密实处理,待初凝后, 再铺上第三层,以此类推,再铺上第四层、第五层,直至末层高出原路 面2-4mm,每层的施工方式及层厚均与第一层相同,即形成薄层多层结构 水泥砂浆施工方式。

(5)、为便于施工,对于长度大于1500mm,宽度大于500mm的凹坑, 可采用分段分片的施工方式。

(6)、对修补的路面应采用以下养护措施:

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水分过度被蒸发;当自然气温在0℃以下时,加 盖防冻保温材料,如谷草;当气温高于2℃时,自修补完工次日起计算, 第1至第15天内,每天6时、12时、21时各洒水养护一次;第16至20 天内,每天从6时起至21时止,隔1-2小时洒水一次;第21至28天内, 每天从6时起至21时止,隔3-4时洒水一次。

当自然气温为0℃或低于0℃时,可停止修补,待自然气温变暖在2℃以 上时,再行修补。

整个养护期为28天,自修补完工次日起计算。通车时间可于第16 天起开始通车。但行车时速应限制在15公里以内,以保行车安全,当自 然气温下降在0℃以下时,应停止通车,待养护期满后,再行通车。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提供最佳实施方式:

对于需要修补路面的坑洼处加以整形,除去其中松散物质,用清水 洗净浮尘;然后用水泥砂浆采用薄层多层结构施工方式填补其坑洼路面; 再对修补路面加以适时养护,即完成对修补路面的的施工过程。其具体 工艺步骤是:

(1)、将原路面破烂、坑洼处的松散层全部挖掘干净,使其露出坚 实、牢固的基础层,并将其凿成底部平整、四周自上而下成斜坡状的凹 坑;

(2)、用清水将凹坑内底部及周边清洗干净,除去浮尘及杂物;

(3)、按水泥∶干粗砂∶水=1∶2∶0.3按体积计算的比例配制成水 泥砂浆;

(4)、在凹坑的底部铺上第一层水泥砂浆,厚度为10mm,对铺上的 水泥砂浆层要进行密实处理:即用推、扳对水泥砂浆层沿水平方向进行 反复压抹,之后隔2小时,边淋水边反复压抹一次,待6小时该水泥砂 浆层初凝后,再铺上第二层水泥砂浆;对该层仍应进行密实处理,待初 凝后,再铺上第三层,以此类推,再铺上第四层、第五层,直至末层高 出原路面2mm,每层的施工方式及层厚均与第一层相同,即形成薄层多层 结构的水泥砂浆施工方式:

(5)、为便于施工,对于长度大于1500mm,宽度大于500mm的凹坑, 可采用分段分片的施工方式;

(6)、对修补的路面应采用以下养护措施:

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水分过度被蒸发,在自然气温在0℃以下时,加 盖防冻保温材料,如谷草,防止冻坏水泥砂浆层。

当自然气温高于2℃时,自修补完工次日起计算,第1至15天内, 每天7时、12时、21时各洒水养护一次;第16至第20天内,每天从6 时起至21时止,隔1小时洒水一次;第21至第28天内,每天从6时起 全21时止,每隔3小时洒水一次;

当自然气温为0℃或低于0℃时,停止修补,待自然气温变暖,在2℃ 以上时,再行修补。

整个养护期为28天,自修补完工次日起计算。但通车时间可于第16 天开始通车。因洒水养护路滑,行车时速应限制在15公里之内,以保证 行车安全,当自然气温降至0℃以下时,应停止通车,待养护期满后,再 行通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所具有的优点是:

1、可显著地提高修补路面的抗拉抗压强度。采用薄层多层结构施工 工艺,因每层经密实处理,可使水泥砂浆物质结构紧密;待该层初凝后 再铺上另一层,可使层间结合紧密,有如胶合板原理所产生的效应,可 大大地提高其修补路面的抗拉抗压强度,其抗拉强度可提高5倍,起到 了平衡高速车辆运行中产生的冲击和压力的作用,提高其使用寿命。

2、采用薄层多层结构施工方式成形的路面,整体性能强,因而不易 产生再度松散、脱落现象发生,可提高施工质量

3、工艺简便。一般的养路工人均可掌握、使用其工艺方法,勿需大 型机械设备,发现坑洼便可及时进行修补,有利于提高公路的整体效益。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