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园艺 / 地表覆盖物 / 地膜 / 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机

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

阅读:857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 播种 机 ,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播种机包括舀勺式取种器和落种通道,舀勺式取种器包括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以及输送带,输送带上沿长度方向固定有一组种勺,种箱的 底板 上开设有用来穿过输送带和种勺的过孔,播种机还包括设置在种箱外部并与输送带连接的第三转动轮,第二转动轮与第三转动轮之间的区域形成为 种子 检测区,位于第二转动轮与第三转动轮之间的输送带的两侧都设置有限位 挡板 ,落种通道的上端与第三转动轮远离第二转动轮一侧的输送带衔接。当有 质量 较差的种子时可以及时取出并换成质量好的种子,种勺内没有种子时也能及时补放种子,可以提高出苗量,从而提高产品的产量。,下面是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机,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种箱(2)、开沟铲(3)、以及位于开沟铲(3)后方的旋耕装置,还包括舀勺式取种器和落种通道(4),舀勺式取种器包括设置在种箱(2)下方的第一转动轮(6)、设置在种箱上方的第二转动轮(7)、以及连接在第一转动轮(6)与第二转动轮(7)之间的输送带(8),输送带(8)上沿长度方向固定有一组种勺(9),种箱(2)的底板上开设有用来穿过输送带(8)和种勺(9)的过孔,位于种箱(2)内的种勺(9)开口朝向上方且具有向上的移动自由度,落种通道(4)的上端与输送带(8)顶部的落种处衔接、下端与开沟铲(3)固定连接且位于开沟铲(3)后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播种机还包括设置在种箱(2)外部并与输送带(8)连接的第三转动轮(10),第二转动轮(7)与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区域形成为种子检测区,位于第二转动轮(7)与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输送带(8)的两侧都设置有限位挡板(11),落种通道(4)的上端与第三转动轮(10)远离第二转动轮(7)一侧的输送带(8)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转动轮(7)与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输送带(8)平设置;或者是,位于第二转动轮(7)与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输送带(8)靠近第三转动轮(10)的一端向下倾斜且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为α,0<α<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第二转动轮(7)与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个种勺(9)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耕装置包括旋耕轴(12)及在旋耕轴(12)上左右对称设置的刮土板(13),两侧的刮土板(13)配合形成为种子的覆土起垄机构,在机架(1)上旋耕装置的后方设置有地膜辊(14),地膜辊(14)与机架(1)形成转动配合,旋耕轴(12)的两端都设置有旋耕刀(15),旋耕刀(15)位于刮土板(13)外侧,旋耕刀(15)最低处的旋进方向朝向前方使土壤被抛向后方形成为地膜的覆土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土板(13)包括沿旋耕轴(12)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一组板体(13-1),位于旋耕轴(12)一端的板体(13-1)的固定端与旋耕轴(12)固定连接、板体(13-1)的自由端向旋耕轴(12)的另一端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在旋耕轴(12)与地膜辊(14)之间设置有起垄成型装置(5),起垄成型装置(5)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板体(5-
1),板体(5-1)的左右两端都向下弯折形成为起垄(5-2),两个起垄块(5-2)之间的水平间距由前向后线性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在旋耕轴(12)的每一端都设置有三个旋耕刀(15),位于旋耕轴(12)同一端的所有旋耕刀(15)沿旋耕轴(12)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耕轴(12)包括定位筒(12-1)和调节轴(12-2),刮土板(13)与定位筒(12-1)固定连接,定位筒(12-1)的两端都插装有调节轴(12-2),调节轴(12-2)与定位筒(12-1)形成滑动配合并借助紧件固定连接,旋耕刀(15)与调节轴(12-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种通道(4)是罩设在输送带(8)外围的凵字形结构,包括上凵字形壳体(4-1)和下凵字形壳体(4-
2),上凵字形壳体(4-1)的底板与位于第一转动轮(6)和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输送带(8)平行设置,种勺(9)与上凵字形壳体(4-1)配合形成为种子的防脱落机构,下凵字形壳体(4-
2)竖直设置,下凵字形壳体(4-2)的底板与种勺(9)之间的间隙为种子的下落腔,下凵字形壳体(4-2)的下端与开沟铲(3)固定连接且位于开沟铲(3)后方。

说明书全文

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机。

背景技术

[0002] 土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优质淀粉含量为16.5%,还有大量木质素等,对人体的营养价值较高。土豆的种植方式是利用种植机将状的种子有序地种植在土壤中。现有的种植机在播种时,种子从种箱内落下后直接通过落种通道掉落到开沟器开好的沟槽内。即使有质量较差的种子也无法及时取出,种勺内没有种子时也不能及时补放种子,会对出苗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陷,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机,当有质量较差的种子时可以及时取出并换成质量好的种子,种勺内没有种子时也能及时补放种子,可以提高出苗量,从而提高产品的产量。
[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机,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种箱、开沟铲、以及位于开沟铲后方的旋耕装置,还包括舀勺式取种器和落种通道,舀勺式取种器包括设置在种箱下方的第一转动轮、设置在种箱上方的第二转动轮、以及连接在第一转动轮与第二转动轮之间的输送带,输送带上沿长度方向固定有一组种勺,种箱的底板上开设有用来穿过输送带和种勺的过孔,位于种箱内的种勺开口朝向上方且具有向上的移动自由度,落种通道的上端与输送带顶部的落种处衔接、下端与开沟铲固定连接且位于开沟铲后方,关键在于:所述的播种机还包括设置在种箱外部并与输送带连接的第三转动轮,第二转动轮与第三转动轮之间的区域形成为种子检测区,位于第二转动轮与第三转动轮之间的输送带的两侧都设置有限位挡板,落种通道的上端与第三转动轮远离第二转动轮一侧的输送带衔接。
[0005] 位于第二转动轮与第三转动轮之间的输送带平设置;或者是,位于第二转动轮与第三转动轮之间的输送带靠近第三转动轮的一端向下倾斜且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为α,0<α<10°。
[0006] 第二转动轮与第三转动轮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个种勺之间的间距。
[0007] 所述的旋耕装置包括旋耕轴及在旋耕轴上左右对称设置的刮土板,两侧的刮土板配合形成为种子的覆土起垄机构,在机架上旋耕装置的后方设置有地膜辊,地膜辊与机架形成转动配合,旋耕轴的两端都设置有旋耕刀,旋耕刀位于刮土板外侧,旋耕刀最低处的旋进方向朝向前方使土壤被抛向后方形成为地膜的覆土机构。
[0008] 所述的刮土板包括沿旋耕轴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一组板体,位于旋耕轴一端的板体的固定端与旋耕轴固定连接、板体的自由端向旋耕轴的另一端倾斜。
[0009] 在旋耕轴与地膜辊之间设置有起垄成型装置,起垄成型装置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板体,板体的左右两端都向下弯折形成为起垄块,两个起垄块之间的水平间距由前向后线性减小。
[0010] 在旋耕轴的每一端都设置有三个旋耕刀,位于旋耕轴同一端的所有旋耕刀沿旋耕轴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
[0011] 所述的旋耕轴包括定位筒和调节轴,刮土板与定位筒固定连接,定位筒的两端都插装有调节轴,调节轴与定位筒形成滑动配合并借助紧件固定连接,旋耕刀与调节轴固定连接。
[0012] 所述的落种通道是罩设在输送带外围的凵字形结构,包括上凵字形壳体和下凵字形壳体,上凵字形壳体的底板与位于第一转动轮和第三转动轮之间的输送带平行设置,种勺与上凵字形壳体配合形成为种子的防脱落机构,下凵字形壳体竖直设置,下凵字形壳体的底板与种勺之间的间隙为种子的下落腔,下凵字形壳体的下端与开沟铲固定连接且位于开沟铲后方。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设第三转动轮,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与第三转动轮呈三角形排布,第二转动轮与第三转动轮之间的区域形成为种子检测区,当种子从种箱内随种勺一起上升到第二转动轮处后,不是直接向下掉落到落种通道中,而是先进入到第二转动轮与第三转动轮之间的种子检测区内,限位挡板可以有效防止种子从输送带上滑脱。当操作人员发现位于种子检测区的种子质量较差或者是检测区内没有种子,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将质量较差的种子取走并换上质量较好的种子,或者是直接补上质量较好的种子,可以提高出苗量,从而提高产品的产量。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耕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刮土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图1中起垄成型装置的右视图。
[0018] 图5为图4的A-A向示图。
[0019] 图6为图1中落种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中,1代表机架,2代表种箱,3代表开沟铲,4代表落种通道,4-1代表上凵字形壳体,4-2代表下凵字形壳体,5代表起垄成型装置,5-1代表板体,5-2代表起垄块,6代表第一转动轮,7代表第二转动轮,8代表输送带,9代表种勺,10代表第三转动轮,11代表限位挡板,12代表旋耕轴,12-1代表定位筒,12-2代表调节轴,13代表刮土板,13-1代表板体,14代表地膜辊,15代表旋耕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0022] 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结构紧凑的土豆播种机,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种箱2、开沟铲3、以及位于开沟铲3后方的旋耕装置,还包括舀勺式取种器和落种通道4,舀勺式取种器包括设置在种箱2下方的第一转动轮6、设置在种箱上方的第二转动轮7、以及连接在第一转动轮6与第二转动轮7之间的输送带8,输送带8上沿长度方向固定有一组种勺9,种箱2的底板上开设有用来穿过输送带8和种勺9的过孔,位于种箱2内的种勺9开口朝向上方且具有向上的移动自由度,落种通道4的上端与输送带8顶部的落种处衔接、下端与开沟铲3固定连接且位于开沟铲3后方,所述的播种机还包括设置在种箱2外部并与输送带8连接的第三转动轮10,第二转动轮7与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区域形成为种子检测区,位于第二转动轮7与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输送带8的两侧都设置有限位挡板11,落种通道4的上端与第三转动轮10远离第二转动轮7一侧的输送带8衔接。
[0023]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位于第二转动轮7与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输送带8水平设置;或者是,位于第二转动轮7与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输送带8靠近第三转动轮10的一端向下倾斜且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0<α<10°。位于第二转动轮7与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输送带8可以水平设置,也可以与水平面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α,但是如果夹角α太大则种子容易从输送带8上滑脱,所以本实用新型将夹角α设置为0<α<10°。
[0024]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转动轮7与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个种勺9之间的间距。使种子检测区具有足够长的长度,给操作人员提供充足的时间来更换或者是补放种子。在此基础上为了尽可能地缩短种子的运动长度,第二转动轮7与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个种勺9之间间距的两倍。
[0025]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旋耕装置包括旋耕轴12及在旋耕轴12上左右对称设置的刮土板13,两侧的刮土板13配合形成为种子的覆土起垄机构,两侧的刮土板13将土壤向中间推送,可以快速地用土壤将种子覆盖住。在机架1上旋耕装置的后方设置有地膜辊14,地膜辊14与机架1形成转动配合,旋耕轴12的两端都设置有旋耕刀15,旋耕刀15位于刮土板13外侧,旋耕刀15最低处的旋进方向朝向前方使土壤被抛向后方形成为地膜的覆土机构。播种后通过地膜辊可以立即铺设地膜,并利用旋耕刀15将土壤甩向后方将地膜覆盖住,不用再单独进行铺设地膜的操作,省时省,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以减少对土壤的碾压次数,有利于土豆生长。
[0026] 如图2所示,刮土板13包括沿旋耕轴12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一组板体13-1,位于旋耕轴12一端的板体13-1的固定端与旋耕轴12固定连接、板体13-1的自由端向旋耕轴12的另一端倾斜。板体13-1倾斜设置,旋转过程中有利于将土壤向中间推送。
[0027]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旋耕轴12与地膜辊14之间设置有起垄成型装置5,如图4所示,起垄成型装置5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板体5-1,板体5-1的左右两端都向下弯折形成为起垄块5-2,机架1前进过程中,通过板体5-1带动起垄块5-2向前运动,起垄块5-2将位于其前方的土壤向前推动,完成起垄过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了更好地满足使用需求,起垄成型装置5与机架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截面形状的起垄成型装置5,而且拆装方便,便于维护。两个起垄块5-2之间的水平间距由前向后线性减小,如图5所示,有利于起垄块5-2向前推进,起垄效果更好。
[0028]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旋耕轴12的每一端都设置有三个旋耕刀15,位于旋耕轴12同一端的所有旋耕刀15沿旋耕轴12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这样有利于土壤被甩到后方将地膜覆盖住。
[0029]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旋耕轴12包括定位筒12-1和调节轴12-2,刮土板13与定位筒12-1固定连接,定位筒12-1的两端都插装有调节轴12-2,调节轴12-2与定位筒12-1形成滑动配合并借助锁紧件固定连接,旋耕刀15与调节轴12-2固定连接。通过改变调节轴12-2插入到定位筒12-1内的长度即可改变旋耕轴12两端的旋耕刀15之间的距离,以更好地满足地膜的覆土需求,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锁紧件可以是与定位筒12-1侧壁螺纹连接的顶紧螺栓,也可以是设置在定位筒12-1上的内螺纹和设置在调节轴12-2上的外螺纹,使定位筒12-1与调节轴12-2螺纹连接
[0030]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和图6所示,落种通道4是罩设在输送带8外围的凵字形结构,包括上凵字形壳体4-1和下凵字形壳体4-2,上凵字形壳体4-1的底板与位于第一转动轮6和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输送带8平行设置,种勺9与上凵字形壳体4-1配合形成为种子的防脱落机构,下凵字形壳体4-2竖直设置,下凵字形壳体4-2的底板与种勺9之间的间隙为种子的下落腔,下凵字形壳体4-2的下端与开沟铲3固定连接且位于开沟铲3后方。当种子落到上凵字形壳体4-1内后,种勺9上端面与上凵字形壳体4-1的内壁之间间距较小,种子无法通过,所以种子随着位于其下方的种勺9一起缓慢地向下移动,当种子进入到下凵字形壳体4-2内后,种勺9与下凵字形壳体4-2的底板内壁之间的间距增大,所以种子可以脱离种勺9快速下落到开沟铲3开好的沟槽内。这种落种通道4使得种子可以先以较慢的速度下落一段距离,然后再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快速下落到开好的沟槽内,避免种子直接从输送带8的最高处快速下落,可以减缓种子的下落速度,避免对沟槽产生较大的冲击力。
[0031]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如图1所示,开沟铲3位于机架1前端的下方,种箱2位于机架1上方且位于开沟铲3后方,落种通道4位于种箱2前方且位于开沟铲3上方,第一转动轮6位于种箱2下方,第二转动轮7位于第一转动轮6正上方,第三转动轮10位于第二转动轮7前方且二者都位于种箱2外部。种箱2底板的前端开设有用来穿过输送带8和种勺9的过孔,使得位于种箱2内的输送带8的前端面与种箱2内壁之间留有1-5mm的间隙,既可以防止输送带
8直接与种箱2内壁接触而被磨损,又可以防止输送带8在种箱2内大幅度晃动。以位于第二转动轮7与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输送带8水平设置为例,三个输送带8整体呈直角三角形排布,位于顶部的输送带8的左右两侧都设置有限位挡板11。
[0032] 工作时,将机架1与拖拉机连接,并将位于最低处的第一转动轮6与拖拉机上的动力装置连接,位于开沟铲3后方的旋转轴12也与拖拉机上的动力装置连接。在地膜辊14上装上地膜卷,并将地膜卷的一端用土壤埋住,然后利用拖拉机带动机架1向前运动。在机架1前进过程中,拖拉机上的动力装置带动第一转动轮6和旋转轴12转动,使输送带8逆时针运动。当输送带8上的种勺9通过种箱2底板上的过孔进入到种箱2内部时,将种箱2内的种子舀起,然后拖着种子一起向上运动,当带有种子的种勺9由后向前经过第二转动轮7时,种子落到输送带8上,左右两侧的限位挡板11使种子停留在输送带8上并随着输送带8一起向前运动,然后经过第三转动轮10后掉落到落种通道4内,最后掉落到开沟铲3开设的沟槽内。旋转轴
12带动刮土板13旋转,左右两侧的刮土板13将土壤向中间推送,从而将种子覆盖住并起到起垄作用。位于旋转轴12后方的起垄成型装置5的起垄块5-2将位于其前方的土壤向前推动,使垄的表面更加平整,方便后方地膜的铺设。旋转轴12两端固定的旋耕刀15可以将土壤甩向后方从而将铺设好的地膜覆盖住。播种过程中,操作人员在机架1上放置一个装有质量较好的种子的备用箱,当发现位于第二转动轮7与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种子质量较差或者是位于第二转动轮7与第三转动轮10之间的输送带8上缺少种子时,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将质量较差的种子取走并换上质量较好的种子,或者是直接补上质量较好的种子,可以提高出苗量,从而提高产品的产量。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即可完成播种、覆土、起垄、铺设地膜的过程,省时省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这种由前向后甩土将地膜覆盖住的结构与现有的左右两侧覆土的结构相比,结构更加紧凑,体积小,操作时更加方便。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