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药组合物

阅读:234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农药组合物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 农药 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还涉及该农药组合物防治农业 有害 生物 的用途。本发明农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氟吡菌酰胺和杀虫环,其中,氟吡菌酰胺和杀虫环的重量比为1:60~50:1。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通过 杀菌剂 氟吡菌酰胺与 杀虫剂 杀虫环在合理的范围内复配,防治病害的同时,兼治虫害,并且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剂单独使用明显提高了对 农作物 上病害和虫害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对黄曲条跳甲、油菜立枯病、辣椒根腐病、辣椒根结 线虫 病防效显著。,下面是一种农药组合物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氟吡菌酰胺和杀虫环,所述氟吡菌酰胺和杀虫环的重量比为1:60~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吡菌酰胺和杀虫环的重量比为1:40~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吡菌酰胺和杀虫环的重量比为1:15~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吡菌酰胺和杀虫环的重量比为1:2、3:5、2:3、5:8、14:1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吡菌酰胺和杀虫环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吡菌酰胺和杀虫环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剂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为挤出颗粒剂、包衣颗粒剂、悬浮种衣剂、可湿性粉剂分散粒剂。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用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害生物为黄曲条跳甲、油菜立枯病、辣椒根腐病或辣椒根结线虫病。

说明书全文

一种农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还涉及该农药组合物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蔬菜种植面广,种类多,由于种植者对蔬菜的病虫害了解不多,没有对蔬菜的病害引起足够的关视,同时还存在着盲目地使用农药和化肥的现象,从而导致了蔬菜病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棚栽蔬菜较之露天栽培蔬菜发生病虫害较多,其主要原因为大棚复种指数高、倒茬困难,加之天敌减少、环境密闭、光照不足,湿度较大,十分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棚栽蔬菜的连茬种植使土传和气传病害发生严重,如立枯病、霜霉病、疫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等病虫成为棚室内的主要病害;另外,塑料大棚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菌繁殖生长,病害一旦发生,彻底治愈比较困难。粉虱、蚜虫、螨类、黄曲条跳甲等虫害,随着大棚面积的增加,这些害虫可在冬季温室中继续繁殖,并形成虫源基地,对蔬菜继续为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农药组合物,在降低农药有效成分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对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尤其是提高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0004]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蔬菜病害兼治蔬菜虫害的用途,所述病害包括根结线虫病和土传病害,所述虫害包括地下害虫。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农药组合物,活性成分包括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其中,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的重量比为1:60~50:1。
[0007] 优选地,所述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的重量比为1:40~20:1。
[0008] 优选地,所述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的重量比为1:15~15:1。
[0009] 优选地,所述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的重量比为1:2、3:5、2:3、5:8、14:11、2:5。
[0010] 优选地,所述氟吡菌酰胺和杀虫环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70%。
[0011] 优选地,所述氟吡菌酰胺和杀虫环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50%。
[0012] 本发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剂型,较好的剂型有挤出颗粒剂、包衣颗粒剂、悬浮种衣剂、可湿性粉剂分散粒剂。
[0013] 本发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还包括辅助剂,使用的辅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粘结剂、缓释剂、成膜剂、增稠剂、消泡剂、着色剂、抗冻剂、稳定剂、填料和/或载体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贮存和使用中稳定以及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
[0014] 所述挤出颗粒剂和包衣颗粒剂,可以使用的辅助剂选自粘土、高岭土、滑石、硫酸钙、藻土、玉米淀粉硅酸、凹凸棒土、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羧甲基纤维素、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为聚乙烯醇、高度分散的硅酸、黄原胶、磷酸三苯酯、磷酸三苯酯、环氯丙烷、聚乙烯醇、糊精、聚乙烯吡咯烷等中的多种。
[0015] 所述悬浮种衣剂,可以使用的辅助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二丁基萘磺酸盐、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醚山梨醇油酸酐酯、萘磺酸盐甲缩合物、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酯树脂丙烯酸合成聚合物、丙烯酸树脂成膜剂、黄原胶、有机膨润土、硅酸镁铝、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有机硅酮、C8-10的脂肪醇、永固红等中的多种。
[0016] 所述水分散粒剂,可以使用的辅助剂选自烷基苯磺酸胺盐、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三聚磷酸钠、烷基萘磺酸盐缩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海藻酸钠、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铝、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基醚、烷基磺酸盐、葡萄糖蔗糖、羟乙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聚乙二醇、轻质碳酸钙、石膏、凹凸棒土、尿素、蔗糖、硅藻土、硫酸铵、磷酸二氢、陶土、海泡石等中的多种。
[0017] 所述可湿性粉剂,可以使用的辅助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白炭黑、高岭土、膨润土、轻质碳酸钙、石膏、凹凸棒土等中的多种。
[0018]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还可以与其它活性成分联合施用,所述其它活性成分例如杀真菌剂、杀细菌剂、引诱剂、杀昆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安全剂、肥料或化学信息素等。
[0019] 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可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根据需要按比例混合使用。
[0020] 本发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用途。
[0021] 优选地,所述有害生物为油菜立枯病、黄曲条跳甲、辣椒根腐病或辣椒根结线虫病。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通过杀菌剂氟吡菌酰胺与杀虫剂杀虫环在合理的范围内复配,防治病害的同时,兼治虫害,并且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剂单独使用明显提高了对农作物上病害和虫害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对黄曲条跳甲、油菜立枯病、辣椒根腐病、辣椒根结线虫病防效显著;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能降低农药有效成分的使用量,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0024] 一、制剂实施例
[0025] 实施例1:30%氟吡菌酰胺·杀虫环包衣颗粒剂(1:2)
[0026]
[0027] 所述包衣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在混合器中,将磨细的活性成分均匀涂布到被聚乙二醇润湿的载体上,即可制得30%氟吡菌酰胺·杀虫环包衣颗粒剂。
[0028] 实施例2:40%氟吡菌酰胺·杀虫环挤出颗粒剂(3:5)
[0029]
[0030] 所述挤出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并研磨,混合物用水润湿,将该混合物挤出,然后在空气流中干燥,即可制得40%氟吡菌酰胺·杀虫环挤出颗粒剂。
[0031] 实施例3:39%氟吡菌酰胺·杀虫环可湿性粉剂(5:8)
[0032]
[0033]
[0034] 所述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将活性成分、各种辅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成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39%氟吡菌酰胺·杀虫环可湿性粉剂。
[0035] 实施例4:50%氟吡菌酰胺·杀虫环水分散粒剂(14:11)
[0036]
[0037] 所述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后,即可得到50%氟吡菌酰胺·杀虫环水分散粒剂。
[0038] 实施例5:10%氟吡菌酰胺·杀虫环悬浮种衣剂(2:3)
[0039]
[0040] 所述悬浮种衣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各个助剂混合,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活性成分氟吡菌酰胺、杀虫环,在球磨机中研磨2-3小时,直至悬浮剂的颗粒细度在5微米以下,即可制得10%氟吡菌酰胺·杀虫环悬浮种衣剂。
[0041] 实施例6:61%氟吡菌酰胺·杀虫环悬浮种衣剂(1:60)
[0042]
[0043] 所述悬浮种衣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各个助剂混合,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活性成分氟吡菌酰胺、杀虫环,在球磨机中研磨2-3小时,直至悬浮剂的颗粒细度在5微米以下,即可制得61%氟吡菌酰胺·杀虫环悬浮种衣剂。
[0044] 实施例7:70%氟吡菌酰胺·杀虫环可湿性粉剂(2:5)
[0045]
[0046] 所述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后,即可制得70%氟吡菌酰胺·杀虫环可湿性粉剂。
[0047] 实施例8:51%氟吡菌酰胺·杀虫环包衣颗粒剂(50:1)
[0048]
[0049]
[0050] 所述包衣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在混合器中,将磨细的活性成分均匀涂布到被聚乙二醇润湿的载体上,即可制得51%氟吡菌酰胺·杀虫环包衣颗粒剂。
[0051] 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052] 1.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组合物制剂对油菜立枯病的室内毒测定
[0053] 试验对象:油菜立枯病菌
[0054] 试验方法: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致病性,选取立枯丝核菌菌株做病原,接种至无菌土中,用其盆栽油菜苗,将本发明的供试药剂(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组合物制剂)设置成不同浓度梯度,各处理每盆浇灌500mL不同浓度供试药剂,以浇灌等量清水做对照,重复3次,待出苗1周后再浇灌1次。以后定期加水保持土壤湿润,室温下生长3星期后根据病情分级标准,统计各处理的病情指数,计算相对防病效果。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毒力回归方程,计算出各药剂对病原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试验结果见表1。
[0055] 病情分级标准5级分级标准:
[0056] 0级:茎上无病斑;
[0057] 1级:茎秆上有褐斑,但不足茎周1/4;
[0058] 2级:病斑较大或较多,但不足茎周1/4~1/2;
[0059] 3级:病斑达茎周的1/2~3/4;
[0060] 4级:病斑超过茎周3/4,直至全株死亡。
[0061] 病情指数=[Σ病害级数×该级株(器官)数]×100/[株(器官)数总和×发病最重级的代表数值]。
[0062] 相对防效(%)=(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100%/对照病情指数。
[0063] 混配制剂的联合毒力计算采用孙沛(1960年)的共毒系数方法:药剂混用的协同作用,即CTC≤80为协同拮抗作用,80<CTC<120为协同拮抗作用,CTC≥120为协同增效作用。
[0064]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的EC50/供试药剂的EC50)×100;
[0065]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的毒力指数×混剂中A药剂的百分含量+B药剂的毒力指数×混剂中B药剂的百分含量;
[0066]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0067] 表1 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组合制剂对油菜立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0068]供试药剂 配比 EC50(μg/ml) 共毒系数
氟吡菌酰胺 --- 3.08 ---
杀虫环 --- 42.71 ---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2 5.75 140.44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3:5 4.66 157.34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5:8 4.43 162.07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4:11 3.16 164.72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2:3 4.87 142.68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60 29.11 121.16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2:5 6.13 148.99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50:1 2.54 123.51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40 25.62 126.89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20:1 2.32 138.90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15 18.41 128.59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5:1 2.35 139.13
[0069] 从上表1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可知,氟吡菌酰胺的对油菜立枯病菌的毒力效果远好于杀虫环,二者在1:60~50:1的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能有效抑制油菜立枯病菌,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当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的复配比为14:11时,协同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为164.72。
[0070] 2.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组合物制剂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测定
[0071] 试验对象:黄曲条跳甲
[0072] 试验方法:采用浸叶法,参考王金山(2007)和《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 1154.6-2006)》。将甘蓝(Brassica campestris L.ssp.et al var.utilis Tsen et Lee)种子播种温室大棚内,待长至4-5片真叶,取大小一致的无虫害的甘蓝叶片待用,每个重复一片叶,足够跳甲取食为准。试验时,先将叶片完全浸入不同浓度药液5s,取出后晾干叶片表面药液,将其放入直径为9cm的一次性培养皿内(培养皿内放入一张灭过菌的直径为
7cm的滤纸,每张滤纸加入0.6mL的无菌水使其完全润湿)。每个重复加入20头CO2麻醉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立即盖上培养皿上盖,并用橡皮筋稳固培养皿,防止跳甲逃跑。以含有机溶剂的蒸馏水为对照,蒸馏水为空白对照,3次重复。将试虫置于温度25±1℃,湿度75%,L:D=14:10的人工气候培养箱内,处理后24h、48h观察并记录试虫死亡数量及菜叶取食情况。
[0073] 运用DPS软件求出测试药剂的LC50值,参照黄国洋主编《农药试验技术与评价方法》,采用等效量比较法:将药剂单用时对靶标的LC50值,同药剂中加有复配活性的化合物后对靶标的LC50值测定出来,如果药剂中加有复配活性的化合物的LC50值比药剂单用的要小,就表示有增效作用。一般地,增效指数大于1表示增效作用,小于1为拮抗作用,等于1之间为相加作用,试验结果如表1,其增效大小,试验结果如表2。
[0074] 用增效指数来表示:增效指数=药剂单用时的LC50值/药剂加增效剂时的LC50值。
[0075] 表2 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组合制剂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测定
[0076]供试药剂 配比 LC50(μg/ml) 增效指数
氟吡菌酰胺 --- 0 ---
杀虫环 --- 162.01 ---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2 145.95 1.11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3:5 136.14 1.19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5:8 133.89 1.21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4:11 150.01 1.08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2:3 144.65 1.12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60 144.65 1.12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2:5 138.47 1.17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50:1 154.30 1.05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40 147.28 1.10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20:1 142.11 1.14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15 139.66 1.16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5:1 155.78 1.04
[0077] 从上表2的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组合制剂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测定,其增效指数均大于1,说明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复配对黄曲条跳甲表现为增效作用。
[0078] 3.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组合物制剂对辣椒根结线虫病的室内毒力测定[0079] 试验对象:辣椒根结线虫病
[0080] 试验方法:参考《NY/T1833.1-2009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线虫剂第1部分抑制植物病原线虫试验浸虫法》。
[0081] 从辣椒根上挑取根结线虫的卵用水清洗,置于培养皿的湿滤纸上,20~25℃下孵化,获得龄期一致的二龄幼虫。用水将培养好的线虫从培养基上洗脱,过滤,1000r/min下离心2min,弃上清液,加水,再离心,最后用水将线虫重悬浮至400头/ml备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活性成分氟吡菌酰胺和杀虫环的配比,配制成供试药剂,用移液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取药液3ml分别加入试管中,然后吸取制备好的等量线虫悬浮液等量混合均匀。用移液管吸取一定体积的上述混合液于24孔生化测试板的小孔内,加盖,于25℃恒温培养24h。每处理4次重复,以2.5%丙酮溶液和不含药剂的处理作为对照。从各处理中取1ml混合液在解剖镜下观察线虫死亡情况,每重复观察线虫数应不少于100头,记录调查的总线虫数和死亡线虫数。死亡的线虫僵直,用发丝针或竹丝针触碰仍不能弯曲运动。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单位为百分数(%),按照下式:
[0082]
[0083]
[0084] 若对照死亡率小于5%,无需校正;若对照死亡率在5%~15%之间,需要校正;对照死亡率大于15%,试验需重做。
[0085] 根据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植物病原线虫校正死亡率的几率值做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评价两种药剂复配后对线虫的活性,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0086] 表3 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组合制剂对辣椒根结线虫病的室内毒力测定[0087]供试药剂 配比 EC50(μg/ml) 共毒系数
氟吡菌酰胺 --- 3.20 ---
杀虫环 --- 15.64 ---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2 3.90 174.68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3:5 4.11 154.83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5:8 3.81 164.52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4:11 3.27 150.55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2:3 3.85 159.00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60 12.11 121.41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2:5 5.42 136.71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50:1 2.68 121.29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40 11.28 126.64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20:1 2.45 135.75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15 9.86 127.61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5:1 2.34 143.91
[0088] 由表3可知,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在1:60~50:1的范围内复配,对辣椒根结线虫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由此说明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在1:60~50:1的范围内复配对辣椒根结线虫病的防治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当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的复配比为1:2时,协同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为174.68。
[0089] 4.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组合物制剂对辣椒根腐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0090] 试验对象:辣椒根腐病
[0091] 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抑制菌落生长速率法,先将试验中所用到的实验器材灭菌,将供试药剂(本发明的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组合物制剂)配置成母液,在无菌环境中用0.2μm细菌过滤器过滤收集,再将供试药剂配置成不同浓度。在制作PDA培养基过程中,待PDA培养基冷却至45℃后将PDA培养基和不同浓度药剂按9:1的比例加入培养皿中,摇匀冷却后即为所需含药PDA平板,以不含药的PDA平板作为对照。将已经活化好的辣椒根腐病病原菌接种到含药PDA平板中,每组3个重复,25℃下培养,待对照组菌丝长满培养皿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不同药剂浓度菌落直径,计算抑菌率和毒力回归方程,计算各药剂的EC50,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0092] 表4 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组合制剂对辣椒根腐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0093]供试药剂 配比 EC50(μg/ml) 共毒系数
氟吡菌酰胺 --- 2.33 ---
杀虫环 --- 38.01 ---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2 4.29 145.14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3:5 3.01 187.29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5:8 3.45 159.91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4:11 2.81 141.26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2:3 3.43 155.52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60 25.01 121.48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2:5 4.79 147.63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50:1 1.89 125.59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40 22.48 123.10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20:1 1.77 137.80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15 15.25 127.36
氟吡菌酰胺:杀虫环 15:1 2.02 122.54
[0094] 由表4可知,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在1:60~50:1的范围内复配,对辣椒根腐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其共毒系数均大于120,由此说明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在1:60~50:1的范围内复配对辣椒根腐病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当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的复配比为3:5时,协同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为187.29。
[0095] 三、田间试验
[0096] 1.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组合制剂的田间药效试验
[0097] 供试药剂:处理药剂为上述实施例1-4组合制剂,对照药剂为30%杀虫环可湿性粉剂和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喷洒等量清水为空白对照。
[0098] (1)试验对象:黄曲条跳甲和油菜立枯病
[0099] 试验方法:试验在漳州南诏大型棚栽油菜地进行,将试验地划分为4个区组,32个小区,每小区面积约为25㎡,油菜地前茬黄曲条跳甲和油菜立枯病发生严重。试验设8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按随机区组排列。周围设保护行。本试验采用土壤处理,将供试药剂为粉剂和液剂的兑水均匀后,对油菜受害株淋根处理,将供试药剂为颗粒剂的,在油菜苗移植前拌土处理。试验期间未施用其他任何农药,无防治其它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0100] 调查方法:采用定点调查的方法,施药前每个小区取五点,每点用竹签固定标记油菜5株,仔细调查并记录每个小区定点油菜叶片上的黄曲条跳甲虫口数量和立枯病侵害的油菜株数,施药后7、14天调查记录标定点内的存活虫数和发病植株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发病率和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见表5。
[0101]
[0102]
[0103] 表5 农药组合制剂防治黄曲条跳甲和油菜立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0104]
[0105] 从表5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可知,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组合制剂对油菜立枯病和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均达到60%以上,在,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组合制剂有效成分用量少于单一成分总和的用量,防效明显好于单一成分,由此说明,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在合理的范围内复配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试验期间,油菜长势较好,未见试验药剂对油菜产生不良影响。
[0106] (2)试验对象:辣椒根结线虫病和辣椒根腐病
[0107] 试验设计:试验安排在漳州南诏某大型棚栽辣椒地进行,试验采用浇灌法和土壤处理法,粉剂和水分散粒剂对病株根部灌药处理,颗粒剂则需要在辣椒苗定植前进行撒施,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重复4次,每小区大小为5×9m。
[0108] 调查方法:灌药前,调查每处理的总株数。灌药后,隔1d、3d、7d分别调查病株数。统计各处理病株数,并计算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0109] 表6 农药组合制剂防治辣椒根结线虫病和辣椒根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0110]
[0111] 从表6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可知,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组合制剂能有效防治辣椒根结线虫和辣椒根腐病,其防治效果高达80%以上,在有效成分用量少于单一成分总和的用量,防效明显好于单一成分,由此说明,氟吡菌酰胺与杀虫环在合理的范围内复配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试验期间,辣椒长势较好,未见试验药剂对辣椒产生不良影响。
[0112]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