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农用化学品和农药 / 悬乳剂 / 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阅读:906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 农药 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农药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是以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或其 醋酸 盐为活性组分,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重量比为30:1-1: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扩大了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单剂的适用范围,复配后可以同时防治 害虫 和病毒病,达到一次喷药可防治多种病虫害的目的。(2)两种药剂进行复配,可优势互补,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对农业害虫及病害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3)本发明将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按照一定比例混配后,对病毒病控制率有明显提升作用,同时可以防止病毒病重复感染。,下面是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农药组合物的活性组分是由组分A和组分B组成;组分A是氟啶虫酰胺,组分B是辛菌胺或辛菌胺的醋酸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组分A和组分B的重量比为30:1-1: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组分A和组分B的重量比为15:1-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的有效成分含量为5-6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农药组合物与农业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组合,得到的剂型为乳油、微乳剂、悬浮剂、悬乳剂可湿性粉剂分散颗粒剂的农药剂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成分包括可以接受的有机溶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含脂肪类有机溶剂、芳香烃类有机溶剂、植物油类溶剂、醇类有机溶剂、脂类有机溶剂或类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中包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醇醚型的混合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聚乙烯醚羧酸脂肪酸盐类、烷基苯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类、烷基硫酸盐、磷酸酯盐、磺基琥珀酸酯盐、磺酸盐、磺酸盐甲缩合物;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胺盐、季胺盐、氧化胺;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包括甜菜、咪唑啉型、胺基酸、膦酯;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醚、烷基酚醚、烷基胺醚、聚醚烷氧化物、甘油酯、多元醇酯脂肪醇酯、脂肪酸烷酯、烷基酰胺。
9.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虫害和伴生虫害的病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蔬菜、瓜果及粮食作物上的病害时由于杀死了作为传播媒介的刺吸式害虫,从而有明显增效作用。

说明书全文

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抗病毒能,起到防虫控病的作用。

背景技术

[0002] 氟啶虫酰胺是一种新型低毒吡啶酰胺类昆虫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氟啶虫酰胺除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还具有很好的神经毒剂和快速拒食作用,主要作用于花、果、蔬菜等作物上,较低的剂量就能有效地控制蚜虫、粉虱、蓟、臭虫等。氟啶虫酰胺具有内吸和传导性,可以通过植物根、茎,传导到植物叶片,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吸入带有氟啶虫酰胺的植物汁液后,会被迅速阻止吸汁,1小时之内完全没有排泄物出现,最终因饥饿而死亡。其化学名称:N-(氰甲基)-4-(三氟甲基)烟酰胺,其分子结构如下:
[0003]
[0004] 辛菌胺及其醋酸盐是一种烷基多胺类杀菌剂,含增效成份有机及咪咪类杀菌因子,是新一代高科技、环保型、高效广谱、低毒杀菌剂。其杀菌机理是在水溶液中能产生电离,其亲水基部分含有强烈的正电性,吸附通常呈负电的各类细菌、病毒从而破坏各类病原体得细胞膜、凝固蛋白、阻止呼吸和酵素活动等方式达到杀菌(病毒),有一定的内吸和渗透作用,对导致作物病害的病毒均有显著的杀灭和抑制作用。
[0005] 植物病毒病的发生与蚜虫的发生情况密切相关。蚜虫是病毒病传播的主要媒介,经由蚜虫汁液接触传播侵染。一般蚜虫密度高,病毒病的发病率也高,蚜虫密度低,病毒病的发病率也低。特别是高温干旱天气可促进蚜虫的繁殖和传毒。因此利用药剂杀死蚜虫,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达到防治病毒病的目的。
[0006] 在农作物得病毒病过程中,蚜虫、蓟马等害虫是各类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一般害虫密度高,病毒病的发病率也高,蚜虫密度低,病毒病的发病率也低。特别是高温干旱天气可促进蚜虫的繁殖和传毒。因此利用药剂杀死蚜虫,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达到防治病毒病的目的。合理将杀虫剂与杀菌剂混配,具有扩大防治病虫害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延缓病虫耐药性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特点,目前还没有氟啶虫酰胺与辛菌胺及其醋酸盐的复配杀虫抗病的报道,这样的杀虫杀菌农药组合起到施一遍药既能杀虫又能防病的作用,扩大了防治范围,提高了病毒病的控制效果。

发明内容

[0007] 现提供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在预防和控制作物病毒病的同时通过防治病毒病的传毒媒介(主要是刺吸式口器害虫),从而达到提高病害防治效果的目的。可用于防治大田作物、果树、蔬菜上的蓟马、蚜虫等害虫,提高作物抗逆性及控制病毒病的发生。
[000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9] 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的活性组分是由组分A和组分B组成;组分A是氟啶虫酰胺,组分B是辛菌胺或辛菌胺的醋酸盐。
[0010] 优选的,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组分A和组分B的重量比为30:1-1:30。
[0011] 优选的,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组分A和组分B的重量比为15:1-1:5;
[0012] 优选的,所述活性组分的有效组分含量为5-60%;
[0013] 优选的,所述农药组合物与农业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组合,得到的剂型为乳油、微乳剂、悬浮剂、悬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颗粒剂等农药剂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但不仅限于所述剂型。
[0014] 优选的,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的辅助成分包括可以接受的有机溶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等。其中有机溶剂包括脂肪类有机溶剂、芳香烃类有机溶剂、植物油类溶剂、醇类有机溶剂、脂类有机溶剂或类有机溶剂等;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包括烷基聚乙烯醚羧酸盐等脂肪酸盐类、烷基苯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类、烷基硫酸盐,还有磷酸酯盐、磺基琥珀酸酯盐、磺酸盐、磺酸盐甲缩合物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胺盐、季胺盐、氧化胺等;两性表面活性剂包括甜菜、咪唑啉型、胺基酸、膦酯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醚、烷基酚醚、烷基胺醚、聚醚等烷氧化物;还有甘油酯、多元醇酯等脂肪醇酯;还有脂肪酸烷酯、烷基酰胺等;还有醇醚型的混合型表面活性剂。其它的辅助成分还包括黄原胶,羧甲基淀粉钠等增稠剂,乙二醇、丙三醇、尿素等防冻剂;高岭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炭酸等填料,以及其它农药制剂可接受的稳定剂、安全剂、着色剂等。
[0015] 一种含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的农药组合物的应用,所述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虫害和伴生虫害的病害。
[0016] 优选的,所述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蔬菜、瓜果及粮食作物上的病害时由于杀死了作为传播媒介的刺吸式害虫,从而有明显增效作用。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8] (1)扩大了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单剂的适用范围,复配后可以同时防治害虫和病毒病,达到一次喷药可防治多种病虫害的目的。
[0019] (2)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进行二元复配,可优势互补,氟啶虫酰胺可以防治病毒病传播媒介蚜虫,辛菌胺既可以防治病毒病还可以提高作物抗逆性,有效延缓单一药剂使用引起的抗药性问题,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对农业害虫及病害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0020] (3)本发明将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按照一定比例混配后,对病毒病控制率有明显提升作用,同时可以防止病毒病重复感染。(请技术人员补充效果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3]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4] 实施例1
[0025] 室内药效筛选:
[0026] 氟啶虫酰胺、辛菌胺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室内毒力测定及配方筛选。
[0027] 供试植物:烤烟品种烟87,播种于消毒土壤中,放入防虫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培养箱条件:温度25℃,光照12h/d,湿度75%。
[0028] 供试毒源:烤烟品种云烟87上发生的烟草花叶病毒(TMV)。
[0029] 供试药剂:10%氟啶虫酰胺SC,选自京博农化科技有限公司,1.8%辛菌胺醋酸盐AS,选自先嘉科农化有限公司。
[0030] 试验方法:
[0031] 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制备。
[0032] 称取病毒感染后的烟叶1g放入研钵,加入50ml磷酸缓冲溶液(0.01mol/ml,pH7.0),磨碎,使用四层纱布过滤,得滤液置于0℃中备用。
[0033] 室内试验:
[0034] 采用对照枯斑法:选取5-6叶期、长势一致、健壮的烟苗,用摩擦接种的方法接种,接种浓度为1:50(重量体积比:W/V)。接种后24h后进行药剂喷雾处理,10%氟啶虫酰胺SC和1.8%辛菌胺醋酸盐AS的单剂作为对比,两者按一定比例混配作为对比药剂,不喷药样品作为空白对照CK。药剂使用总浓度控制在80ppm。每个比例处理10株,重复三次,于14d后检查其发病情况,计算其枯斑数及防治效果。
[0035] 枯斑抑制率=(对照枯斑数-处理枯斑数)/对照枯斑数×100%
[0036] 发病率=(染病毒叶片数/总叶片数)×100%
[0037] 田间药效筛选:
[0038] 氟啶虫酰胺、辛菌胺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室内毒力测定及配方筛选。
[0039] 在室外寻找对烟草花叶病毒敏感品系进行田间试验。分别使用10%氟啶虫酰胺SC(自制)和5%辛菌胺EC(自制)的单剂作为对比,使用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不同浓度比例的制剂作为对照药剂,不喷药样品作为空白对照。每个对照选取10株烟草进行喷药,喷雾后对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控制率。测定结果见表1
[0040] 表1不同处理对烟草花叶病毒病(TMV)病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0041] 药剂名称及配比(重量比) 有效成分浓度(ppm) 发病率% 控制率%CK —— 89.2 ——10%氟啶虫酰胺SC 80 85.2 4.5
5%辛菌胺EC 80 53.6 39.9
氟啶虫酰胺:辛菌胺(30:1) 80 65.5 26.6
氟啶虫酰胺:辛菌胺(25:1) 80 58.6 34.3
氟啶虫酰胺:辛菌胺(20:1) 80 39.5 55.7
氟啶虫酰胺:辛菌胺(15:1) 80 18.5 79.3
氟啶虫酰胺:辛菌胺(10:1) 80 10.5 88.2
氟啶虫酰胺:辛菌胺(5:1) 80 14.8 83.4
氟啶虫酰胺:辛菌胺(1:1) 80 16.2 81.8
氟啶虫酰胺:辛菌胺(1:5) 80 17.5 80.4
氟啶虫酰胺:辛菌胺(1:10) 80 45.6 48.9
氟啶虫酰胺:辛菌胺(1:15) 80 51.2 42.6
氟啶虫酰胺:辛菌胺(1:20) 80 53.6 39.9
氟啶虫酰胺:辛菌胺(1:25) 80 58.4 34.5
氟啶虫酰胺:辛菌胺(1:30) 80 57.4 35.7
[0042] 控制率=(1-喷洒药剂发病率/空白发病率)×100%;
[0043] 发病率=(染病毒叶片数/总叶片数)×100%。
[0044] 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复配不同配比在上述范围内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均表现为增效作用,质量比为15:1-1:5时具有较好的病毒控制作用。均达到了80%以上的控制率。
[0045] 实施例2
[0046] 30%氟啶虫酰胺·辛菌胺乳油
[0047] 原料组成:5%氟啶虫酰胺,25%辛菌胺,5%N-甲基吡咯烷酮,5%丙酮,4%十二烷基苯磺酸钙,8%脂肪醇醚硫酸钠磷酸酯,3%苯乙基苯酚甲醛树酯聚氧乙烯醚,其余用芳烃S-150补足。按常规乳油生产方式配制。
[0048] 实施例3
[0049] 20%氟啶虫酰胺·辛菌胺醋酸盐悬浮剂
[0050] 原料组成为:10%氟啶虫酰胺,10%辛菌胺醋酸盐,1.5%木质素硫酸钠,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5%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脂防醇聚氧乙烯醚,1%硅酸,0.2%黄原胶,5%的乙二醇,其余用水补足。按常规悬浮剂生产方式配制。
[0051] 实施例4
[0052] 48%氟啶虫酰胺·辛菌胺醋酸盐可湿性粉剂
[0053] 原料组成为45%氟啶虫酰胺,3%辛菌胺,5%十二烷基硫酸钠、4%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钠,3%木质素磺酸钠,3%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其余用轻质酸钙补足。按常规可湿粉生产方式配制。
[0054] 实施例5
[0055] 15%氟啶虫酰胺·辛菌胺微乳剂
[0056] 原料组成:0.5%氟啶虫酰胺,14.5%辛菌胺,8%二甲苯,10%环己酮,10%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8%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丁二酸酯磺酸钠,5%乙二醇,其余用水补足。按常规微乳剂生产方式配制。
[0057] 实施例6
[0058] 31%氟啶虫酰胺·辛菌胺醋酸盐悬乳剂
[0059] 原料组成:1%氟啶虫酰胺,30%辛菌胺醋酸盐,3%聚氧乙烯脂肪醇醚,2%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丁二酸酯磺酸钠,其余用水补足5%十二烷基硫酸钠、4%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钠,3%木质素磺酸钠,3%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其余用轻质碳酸钙补足。按常规悬乳剂生产方式配制。
[0060] 实施例7
[0061] 60%氟啶虫酰胺·辛菌胺醋酸盐水分散粒剂
[0062] 原料组成:55%氟啶虫酰胺,5%辛菌胺醋酸盐原药,5%十二烷基硫酸钠、9%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钠,3%木质素磺酸钠,6%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其余用氧化玉米淀粉补足。按常规水分散粒剂生产方式配制。
[0063] 应用例
[0064] 田间试验:
[0065] 田间试验测定氟啶虫酰胺与辛菌胺复配对烟草花叶病毒病及烟草蚜虫的防治效果。
[0066] 试验药剂:氟啶虫酰胺·辛菌胺按实施例2、3、4来施用,对比例为10%氟啶虫酰胺SC,选自京博农化科技有限公司,5%辛菌胺AS,选自先嘉科农化有限公司。
[0067] 调查方法:在烟草移栽后,病毒病发病及烟草蚜虫开始初期进行喷药,分别与施药后7d、14d调查各处理的防治效果。对烟草病毒病以株为单位进行分级调查,分级标准如下:
[0068] 0级:全株无病;
[0069] 1级:心叶脉明或轻微花叶,或上部1/3叶片花叶,但不变形,植物无明显矮化;
[0070] 3级:1/3-1/2叶片花叶或少数叶片变形,或主脉变黑,植株矮化为正常株高的2/3以上;
[0071] 5级:1/2-2/3叶片花叶变形或主侧脉坏死,或植物矮化为正常株高的1/3-2/3;
[0072] 7级:全株叶片花叶,严重变形或坏死,病株矮化为正常株高的1/3-1/2;
[0073] 采用五点取样法,每个处理各调查30株,按照分级标准调查各小区的病株数,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0074]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各级级数)/(调查总株数×7)×100%
[0075]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0076] 烟草蚜虫调查方法: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7d、14d分别调查残留活蚜虫数,调查时每小区查2株,每株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分别查5个叶片,每个小区共查40个叶片,记载活蚜虫数,计算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计算方法如下:
[0077] 防治效果(%)=(1-CK1×Pt1/CK2×Pt2)×100%。
[0078] 其中:CK1代表对照区药前虫口数;Pt1代表处理区药后虫口数;
[0079] CK2代表对照区药后虫口数;Pt2代表处理区药前虫口数。
[0080] 表2不同处理对烟草花叶病毒病和烟草蚜虫的防治测定结果
[0081]
[0082] 由表2可以看出,施药后7d、14d,氟啶虫酰胺有效成分用量相同情况下,对烟草蚜虫的防效均高于单独使用单剂氟啶虫酰胺的防效。施药7d、14d,氟啶虫酰胺﹒辛菌胺或氟啶虫酰胺﹒辛菌胺醋酸盐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效均高于单独使用单剂辛菌胺的防效。其中实施例2、3和4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效达到了80%以上,对烟草蚜虫的防效在90%以上。
[0083] 由于病毒病传播媒介、致病原理病毒主要通过汁液接触(即活体)传染,只要寄主有伤口,即可侵入,蚜虫等其它刺吸式害虫都可导致病毒病传播,所以氟啶虫酰胺﹒辛菌胺或氟啶虫酰胺﹒辛菌胺醋酸盐复配在防治烟草蚜虫的基础上,减少了烟草病毒病传播途径,有效的防控烟草病毒病;由于辛菌胺可以提高作物抗逆性,增强了作物抵抗力,减少了蚜虫对作物的危害。通过大田试验表明,氟啶虫酰胺和辛菌胺或其醋酸盐的复配对烟草病毒病和烟草蚜虫有较好的防效,且防效优于单剂。
[0084] 尽管通过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