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茎苦荬菜为菊科
植物苦荬菜属抱茎苦荬菜的二年生花期干燥全草,又名 苦碟子。味苦、辛、性寒。功能:止痛消肿、清
热解毒,主治:头痛、牙痛、 胃痛、手术后
疼痛,跌打伤痛、阑尾炎、
肺脓肿、咽喉疼痛、痈肿疮疗等。对 苦碟子药材的研究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据文献报道抱茎苦荬菜含有黄
酮、 腺苷、内酯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黄酮类成分是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类别 之一,化学研究表明抱茎苦荬菜黄酮类成分以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 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β-D 葡萄糖苷以及其它数种黄酮类成分含量较高。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提取物由 于包含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不同的含量,其药理、药性存在很大差异。因此 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提取物黄酮的纯度和明确提取物中主要黄酮 类成分是技术难点。
目前研究苦碟子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先用
水或醇提取,将回收
溶剂后的提取物混悬于水中,分别用氯仿、醋 酸乙酯、正丁醇提取,划分成几个提取部分。再用
硅胶柱或高效液相半制备柱 层析、分离成单组分物质。上述方法是试验室研究单一黄酮成分的常用分析方 法,不适合医药工业化生产抱茎苦荬菜黄酮提取物。
2、
申请号200510082836.1的发明
专利“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 苷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公开了从抱茎苦荬菜药材中提取分离木犀草素 -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一种方法,先后采用
钙-硫法得到粗黄酮提取物, 再经过硅胶柱层析法和HPLC分离制备,得黄色无定型粉末。该制备方法仅仅 适合实验室分析型工艺,获得的产品数量为毫微克级,且操作复杂,产品收率 低,成本大,不适合工业化生产。除此之外,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 酸苷不属于新化合物,在2001年6月,沈阳药科大学博士论文《抱茎苦荬菜的 化学成分和
生物活性研究》报道了该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结构测定,且明确指 出Young HS等在1992年之前就从抱茎苦荬菜中分离和测定了木犀草素 -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属于已知化合物。同时,该专利公开了木犀草素 -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液相测定条件,存在以下不足:用水制备对照品 溶液,
溶解度低,溶解缓慢,且易染菌和变质;流动相采用乙腈,成本高,毒 性大;对柱温的要求高,需要40℃,不利于常规液相仪操作。
3、申请号200610072744.X的发明专利申请“苦碟子黄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含 它的冻干粉针与质量控制方法”。公开了苦碟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采用反复醇 液调酸调
碱处理法,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易发生
氧化和开 环反应,且苦碟子中的大量弱酸性黄酮类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不易析出,致使 收率低,大量活性成分流失。同时,该专利虽然提供了提取物木犀草素7-O-β-D -葡萄糖醛酸苷含量仅为8%左右,这一含量既未达到静脉注射用二类
原料药的 标准,即80%以上,也未达到口服用二类原料药的标准,即50%以上。
4、申请号200410078168.0的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抱茎苦荬菜提取物的制剂 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含黄酮成分不少于80,其中黄酮木犀草素7-O- 葡萄糖醛酸不少于24,腺苷不少于0.18的抱茎苦荬菜提取物及制剂,采用的是 提取液加絮凝剂或直接进行柱层析,一方面絮凝工艺操作复杂,产品收率低, 且易带入非药物性杂质,另一方面,简单的水或醇处理的提取液进行柱层析, 杂质含量多,影响分离效果,致使生产负荷大,而且成品含量低。
本发明的抱茎苦荬菜提取物具有区别于上述专利涉及到提取物或制剂的显 著特点是,指标性和活性成分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含量高达25% -99.5%,制备方法采用了稀醇提取法,膜组件
超滤法,pH梯度提取法、高温 除杂质法、酸醇结晶法和低温冷藏重结晶法,从而得到本专利申请的抱茎苦荬 菜提取物,制备工艺适合药品工业化生产所需条件。且该提取物有效剂量小, 药理活性强,毒性小,经药理实验证明具有很强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梗 塞和骨折
疾病的作用,可制成各种固体和液体药物制剂。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
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含量、高活性、 低毒性和能够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含有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含 量25%-99.5%的抱茎苦荬菜黄酮提取物,药理和化学研究表明该提取物活性成 分明确,质量可控。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抱茎苦荬菜黄酮提取物及可用作标准品的木犀草 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新制备方法。
本发明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提取物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药 物制剂。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该抱茎苦荬菜上述提取物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脑梗塞和骨折疾病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提取工艺
本发明目的所述含有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抱茎苦荬菜提 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1、稀醇提取:将抱茎苦荬菜药材,切段,用0-30%
乙醇溶液加热提取 2-3次,每次1-3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药材重量的0.5-2.0倍的浓缩液A。 该提取工艺,采用稀醇提取,有效地促进了药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溶出。
2、醇沉淀:将提取液,澄清板过滤,滤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70%-80%, 静置过夜,过滤,减压浓缩,得浓缩液B。
3、高温和冷藏处理:将浓缩液B加水稀释至比重1.10-1.30(25℃测),过 滤,滤液于0℃-10℃放置48小时以上,过滤,滤液于灭菌柜中121℃加热0.5 -1.5小时,室温下澄清板过滤,得滤液C。高温和冷藏处理后,冷藏除去了大 量黑色粘稠状物质;高温加热,使得溶液中胶体类物质聚集和沉淀,产生大量 淤泥状灰色沉淀,经TCL和HPLC检测,产生的沉淀不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4、超滤:取滤液C,先后经过0.1μ,6-8万和1.0万分子量的超滤膜组件 进行超滤,将终级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浓缩液D。该操作过程,进一步纯化了 取滤液C,除去的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质占溶液C固体物质的10%-40%,其中 用
盐酸-镁粉反应、TCL和HPLC方法,未检测到黄酮类化合物,且终级滤液
颜色为浅黄色。
5、大孔
树脂除去游离的糖类和酚酸类化合物:浓缩液D通过按常规方法处 理过的大孔树脂柱,先用5%-10%乙醇洗脱2-10个柱体积,再用50%-70%乙 醇洗脱1-10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得抱茎苦荬菜浓缩液E(1); 或减压(或冷冻)干燥,得到含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含量为25.0% -80.0%的抱茎苦荬菜提取物E(2)。该分离过程,水洗脱除去溶液中游离的小分 子糖类和酚酸类化合物,FeCl3试液和糖的理化显色反应阳性。
6、根据抱茎苦荬菜中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理化性质,主 要采用以下操作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联用完成进一步纯化的:
(1)取抱茎苦荬菜浓缩液E(1),反复经聚酰胺柱层析,先后用水和碱性乙醇 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滤过,冷藏,过滤,沉淀再经30-70%浓 度的乙醇、丙酮、甲醇或混合溶剂重结晶,得到浅黄色结晶性木犀草素-7-O-β-D 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单体化合物,纯度98%以上。
(2)取抱茎苦荬菜浓缩液E(1)或提取物E(2),加Na2CO3(或NaHCO3)溶 液调pH值至6.0-8.0,过滤,滤液用乙酸乙酯或正丁醇萃取2-5次,水层用 盐
酸溶液调pH值至1.0-5.0,用正丁醇萃取2-8次,合并正丁醇提取液,减压 浓缩至干,再选用水或浓度为30-70%的乙醇、甲醇、丙酮或乙酸乙酯加热溶 解,过滤,冷藏,待结晶完全后,过滤。重结晶2-5次,减压干燥,获得含木 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含量为80%-98.5%的抱茎苦荬菜提取物。
(3)取抱茎苦荬菜提取物E(2),加30%-80%乙醇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 浓缩液于0℃-10℃放置,待结晶析出彻底后,分离出结晶物,再选用浓度为 30-70%的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盐酸、
醋酸、
硫酸和
甲酸中至少一种 加热溶解,冷藏,析晶,过滤,重复2-3次,获得含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 糖醛酸苷含量为80%-98.5%的抱茎苦荬菜提取物。
(4)取抱茎苦荬菜浓缩液E(1)或提取物E(2),加乙醇溶液使乙醇含量40% -80%,超声或加热使溶解,过滤,用盐酸、硫酸、甲酸、醋酸或
磷酸溶液调节 pH值1.0-5.0,冷藏、待结晶析出完全,过滤,沉淀用酸水和酸性醇洗涤1-3 次,再用水或30-90%的乙醇洗涤至洗液近中性。用含乙醇溶液重结晶1-3次, 得到含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含量为80%-98.5%的抱茎苦荬菜 提取物。
综上所述,我们采用了先进的,高效的,且能够工业化生产的制备工艺, 使得本抱茎苦荬菜提取物活性成分明显提高,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 酸苷含量为25.0%-98.5%,优于以前制备方法。
二、化合物抱茎苦荬菜中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结构测定及 在抱茎苦荬菜提取物,含有抱茎苦荬菜提取物的药物制剂中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结构确证:
HPLC归一化法,含量在98.0%以上的单一化合物,浅黄色针片状结晶, Mg-HCl反应阳性,Molish反应阳性。酸
水解TLC检出葡萄糖醛酸。UV图谱(图 1):348.5、255.0、203.0。IR谱(图3):3600-3000(-OH和Ar-H特征吸收 峰),1740(-COOH),1650(黄酮羰基吸收峰),指纹区与木犀草素IR的类似。 1H-NMR谱(图4):δ13.0(1H,s)示醛酸苷的-COOH活泼氢,黄酮母核较低 场的系统中的3个质子δ7.45(1H,dd),δ7.42(1H,d,)和δ6.88(1H,d,J=8.1) 分别为B环的6′,2′和5′氢
信号,较高场的两个质子δ6.81(1H,brs)和δ6.80 (1H,brs)分别为A环的6,8位质子;δ6.75(1H,s)为3位氢,δ5.26(1H, d,J=6.0)端基氢信号。在13C-NMR谱(图5)中,与木犀草素
碳谱数据比较, 确定母核为木犀草素,而
苷元的C-7位向高场位移1.1,而C-6,C-8和C-10分别 向高场位移0.5,0.7和1.7,从而说明葡萄糖醛酸连接在C-7位上。糖部分的6 个与文献中甲基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化学位移基本一致,故鉴定化合物为木犀 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2、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可作为控制含有抱茎苦荬菜及提取 物的药品的质量标准含测指标为HPLC法,经过绘制浓度和峰面积标准曲线、 加样回收、
稳定性和精
密度等实验,确定液相测定方法如下所示: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对照品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适量,加甲醇或乙醇溶液溶解制成每1ml含0.3mg的溶液,即得,必要时超声1 -2分钟。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样品,用甲醇或乙醇提取或溶解,定容,即得供试品 溶液。
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2%磷酸溶液(45∶ 55)为流动相;检测
波长为348nm;流速1.0ml/min;柱温30℃。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10μl,供试品溶液2-10μl,分别注入 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三、制剂学研究
本抱茎苦荬菜提取物,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含量为25.0% -98.5%,根据剂型和
给药途径的不同,选择不同含量级别的抱茎苦荬菜提取物, 加入相应药用辅料后可制成液体制剂或
固体制剂,包括滴丸、片剂、胶囊剂、 软胶囊、口服液、颗粒剂、粉针剂、注射液、输液及缓
控释片剂、胶囊和颗粒。
四、药理实验
1、发明药物和异丙肾上腺素并用对小鼠减压缺氧保护作用的影响
本实验以发明药物和异丙肾上腺素并用加
重心脏负荷,增加心肌缺氧的比 重,来观察药物对小鼠减压缺氧的保护作用。实验证明,在减压缺氧造成小鼠 脑心缺氧综合证的情况下,用异丙肾上腺素来加重心脏的负荷,同样看到发明 药物对小鼠缺氧具有保护作用。结果见表1。
表1发明药物和异丙肾上腺素并用对小鼠减压缺氧保护的影响
2、发明药物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一次静脉注射发明药物4mg/kg和2mg/kg可使血栓重明显 降低,血栓形成抑制率为66.5%和47.1%,表明发明药物能明显抑制血栓形成。 结果见表2。
表2发明药物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
3、发明药物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用发明药物对ADP和胶元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的抑作用。结果表明,该发 明药物比潘生丁作用强,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结果 见表3。
表3发明药物对ADP和胶元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
4、发明药物对大鼠脑梗塞损伤的保护作用
如表4所示,模型组大鼠MCA阻断6,24h后,可出现一定的神经症状,而发 明药物4.0,2.0,1.0mg/kg却能显著改善这些异常的症状,降低评分,并呈一定 的量效关系。
表4发明药物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表5为图1所示样品紫外扫描图峰值参数
表6为图2所示样品液相色谱参数
峰号 峰名 保留时间 峰高 峰面积 含量 1 1.982 227.554 4006.700 0.0148 2 3.640 1061.144 6741.427 0.0250 3 3.990 839.212 7539.173 0.0279 4 4.407 50.324 437.550 0.0016 5 5.157 477.800 5371.400 0.0199 6 5.440 145.400 1337.500 0.0050 7 5.623 275.200 2787.200 0.0103 8 5.907 4172.800 51699.102 0.1915 9 7.340 411.727 11756.024 0.0435 10 8.673 1009884.250 26709388.000 98.9343 11 14.290 7281.951 166102.000 0.6153 12 16.957 180.454 9979.082 0.0370 13 18.657 392.645 19955.881 0.0739
5、发明药物对家兔骨折愈合的影响
研究资料表明,从X线片所见骨痂数量看,给药组第2W骨折端有少量连续 性骨痂;第3W骨折端有桥样骨痂出现,骨折线近模糊;第4W骨折端新生骨痂变 坚实,改建塑形,骨折线变模糊。骨性愈合时间,发明药物高、中剂量组较空 白对照组提前8±1d;抗折强度,第2、4W发明药物高、中剂量组比空白对照组 增加10.5±10/k,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以发明药物高、中剂量组为优。组 织学观察,高、中剂量组成骨细胞明显增殖,出现大量成骨细胞聚集的时间, 较空白对照组提前2w。
综上所述,该发明药物具有对小鼠减压缺氧保护作用明显,对大鼠实验性 血栓形成抑制作用显著,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显著,对大鼠脑梗塞损伤 的保护作用显著,对家兔骨折有明显的促进新生骨的再生而
加速骨折愈合作用。
本发明药物除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外,对动物实验性心肌缺血具有 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和减轻病变程度的作用。实验还证实 该药对骨折局部的微循环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局部血流量的大量增加可使骨痴 生成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得到充分供应,有利于消肿止痛、促进骨痴生长和骨 折愈合,且止痛作用优于对照组,因此该发明药物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骨 折等疾病意义重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样品紫外扫描图。
图2为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3为样品红外扫描图。
图4为样品NMR-H图谱。
图5为样品NMR-C13图谱。
下面通过
实施例对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黄酮提取物提取方法及其制剂的制 备方法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取抱茎苦荬菜药材300kg,切段,用30%乙醇加热提取2次,每次2.0小时, 过滤,滤液浓缩至药材重量的1.0倍的浓缩液,澄清板过滤,滤液加入乙醇,使 含醇量75%,静置过夜,过滤,减压浓缩,浓缩液加水稀释至比重1.10-1.20 (25℃测),过滤,滤液于2-3℃放置48小时,过滤,滤液于灭菌柜中121℃加 热45min,室温下澄清板过滤,滤液先后经过0.1μ,6-8万和1.0万分子量的超 滤膜组件进行超滤,将终级滤液减压浓缩,浓缩液通过按常规方法处理过的大 孔树脂柱,先用10.0%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再用70%醇洗脱4-6个柱体积, 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得抱茎苦荬菜浓缩液,浓缩液反复经聚酰胺柱层析, 先后用水和浓度为30-70%的碱性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滤过, 冷藏,过滤,沉淀再经浓度为30-70%的乙醇、丙酮、甲醇或混合溶剂重结晶, 减压干燥(60℃以下),得到浅黄色结晶性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单体化合物1160g,收率0.38%,HPLC测定含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 酸苷98.2%。
实施例2:
取抱茎苦荬菜药材300kg,切段,用水加热提取2次,每次2.0小时,过滤, 滤液浓缩至药材重量的1.0倍的浓缩液,澄清板过滤,滤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 75%,静置过夜,过滤,减压浓缩,浓缩液加水稀释至比重1.10-1.20(25℃测), 过滤,滤液于2-3℃放置48小时,过滤,滤液于灭菌柜中121℃加热45min,室 温下澄清板过滤,滤液先后经过0.1μ,6-8万和1.0万分子量的超滤膜组件进 行超滤,将终级滤液减压浓缩,浓缩液通过按常规方法处理过的大孔树脂柱, 先用10.0%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再用70%乙醇洗脱4-6个柱体积,收集洗脱液, 减压浓缩,浓缩液加乙醇溶液使乙醇含量50%,超声或加热使溶解,过滤,用 盐酸溶液调节pH值1.0-5.0,冷藏,待结晶析出完全,过滤,沉淀用30-70% 的盐酸水和酸性醇洗涤2次,再用水或乙醇洗涤至洗液近中性。用含乙醇溶液 重结晶2次,得到含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含量为80.5%的黄色抱 茎苦荬菜提取物1625g,收率0.54%。
实施例3:抱茎苦荬菜提取物片
抱茎苦荬菜黄酮提取物30-100g
糊精 90g
微品
纤维素 105g
低取代羟丙甲
纤维素 I5g
70%的乙醇溶液 15ml
硬脂酸镁 1g
制备过程:抱茎苦荬菜黄酮提取物30-100g、糊精90g、硬脂酸镁1g、低 取代羟丙甲纤维素15g分别
粉碎过80目筛:将苦碟子黄酮提取物30-100g与 糊精100g、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10g及70%的乙醇溶液15ml混合
研磨,使均 匀,制软材;再用20目筛制颗粒,干燥,整粒后加入5g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 混匀,再加入硬脂酸镁1g混匀,压1000片;检验合格后
包装。
实施例4:抱茎苦荬菜提取物滴丸
抱茎苦荬菜黄酮提取物20-50g
PEG4000 15g
PEG6000 22g
制备过程:将15g聚乙二醇4000、22g聚乙二醇6000加热,再将熔融抱茎 苦荬菜黄酮提取物20-50g加入其中,充分搅拌,使药物充分分散于基质中: 将上述药液转移至滴丸机上,70℃~80℃密闭保温10~20分钟,用无水甲基硅 油作冷却剂,10℃~20℃梯度冷却,用30~60滴/分速度进行滴制,即得成型 丸粒,再收集滴丸,用无水石油醚洗涤,即得成型九粒。再收集滴丸,用无水 石油醚洗涤2次,晾干,包装即可。
实施例5:抱茎苦荬菜提取物输液
以制备含量为0.5(mg/ml)的抱茎苦荬菜黄酮输液制剂250ml瓶为例。
将抱茎苦荬菜黄酮提取物加入到1000ml新鲜注射用水加热溶解后,加入5 克外用
活性炭,加热煮沸20分钟后过滤,滤液冷却至40℃以下,用新鲜注射用 水稀释至5000ml,再用1mol/L的
碳酸氢钠调PH为7.0左右,加入45克药 用
氯化钠及6g药用亚硫酸氢钠搅拌溶解,使之成为1L溶液中含0.4克苦碟子 黄酮。测pH,含量合格后,无菌罐装到250ml输液瓶中,于115℃下
热压灭菌 30分钟,即得每瓶250ml溶液含0.125g抱茎苦荬菜提取物输液。
实施例6:抱茎苦荬菜黄酮冻干粉针
抱茎苦荬菜黄酮提取物干粉10-50g
吐温80 120g
针用活性炭 4g
甘露醇 400g
泊络沙姆 8g
制备过程:称取抱茎苦荬菜黄酮提取物干粉10-15g、吐温80120g、泊络 沙姆8g将其熔融放入研钵中研磨使其充分分散,加入二氧化碳饱和过的新鲜注 射用水到3500ml,加入甘露醇400g,在水浴(50-70℃)加入针用活性炭4g, 边加入边搅拌,煮沸5-10分钟后,冷却至40℃用垂熔滤器滤过。用新鲜注射 用水稀释至4000ml,测PH和含量合格后,过0.45μm膜,再过0.22μm膜,灌 装1000个西林瓶中,预冻,冷冻即得每瓶含10-50mg/瓶苦荬菜黄酮提取物冻 干粉。
实施例7:抱茎苦荬菜提取物注射液
抱茎苦荬菜提取物2-5g
碳酸氢钠 12g
焦亚硫酸钠 2g
注射用水 1000ml
制备过程:取注射用水1000ml,煮沸,冷却至室温,备用。按
处方取配置 量20%的注射用水,加入抱茎苦荬菜提取物使溶解,分次缓慢加入碳酸氢钠并 不断搅拌,待液面无气泡产生时,加入焦亚硫酸钠溶解,加剩余的注射用水至 全量。用PH酸度计测定药液PH值应为5.5-8.0。若不在此范围内,可用硫酸氢 钠调节。药液用3号垂熔玻璃滤斗滤过至澄明,灌封500支安瓶,100℃,30分 钟灭菌,即得,每毫升含2-5mg/ml。
实施例8:抱茎苦荬菜黄酮提取物胶囊剂
抱茎苦荬菜提取物 5-30g
淀粉 125g
70%乙醇 适量
制备过程:将淀粉、抱茎苦荬菜黄酮提取物混匀,过80目筛,加入适量的 70%乙醇,制软材,再用20目筛制颗粒,干燥,整粒,装胶囊,共制成1000 粒,每粒含抱茎苦荬菜黄酮提取物5-30mg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