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
一种选育杂交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方法 |
CN201210288218.2 |
2012-08-14 |
CN102884976A |
2013-01-23 |
丁毅; 余金洪; 黄兴国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育杂交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母本与具有目标性状的父本杂交,获得F1,从F2代中选育具有目标性状且农艺性状优良的可育单株,F5代后选育具有目标性状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株。具体地,本发明以珍汕97S为母本,(鄂中5号/武香B)F1为父本,杂交,筛选农艺性状优良且具有香味的可育株系,其选育方法是低世代选择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抗性品质优良的可育单株加代,F5代后再选不育株,经系统选育,育成具有香味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武香S)。本发明首先选择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再选育不育性状,从而更有利于选育得到繁殖系数高、产量高、米质好、抗性好的不育系。 |
142 |
玉米弯孢菌萌发分生孢子遗传转化的方法 |
CN200810201630.X |
2008-10-23 |
CN101381682A |
2009-03-11 |
陈捷; 刘铜; 刘力行; 姜雪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弯孢菌萌发分生孢子遗传转化的方法,以玻片悬浮法培养玉米弯孢菌萌发分生孢子为受体,用含真菌转化载体系统的农杆菌与萌发分生孢子共培养,然后在抗生素培养基上筛选出具有抗性的转化子。该体系以玉米弯孢菌为始发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5-7天后用0.9%生理盐水刮下孢子,然后用玻片悬浮培养法使之萌发后,用于农杆菌感染。感染后的萌发分生孢子经共培养、抑菌培养和连续2代的抗选择剂筛选培养,获得抗性转化子,以此构建玉米弯孢菌突变体库,为筛选弱致病性和致病缺陷性弯孢菌株提供了丰富的筛选菌源,同时还可用于克隆玉米弯孢菌致病性相关基因,为深入研究玉米弯孢菌菌株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
143 |
一种深海真菌FS140氧化还原酶基因GliT启动子及其应用 |
CN202011532127.X |
2020-12-22 |
CN112725337B |
2022-08-23 |
李赛妮; 章卫民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真菌FS140氧化还原酶基因GliT启动子及其应用。该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染色体步移技术获得GliT基因的上游启动子序列并进行启动子核心区域预测,获得深海真菌FS140氧化还原酶基因GliT启动子的核心区域GliT0,并通过点突变成功验证GliT启动子在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中的关键核心区域。本发明的启动子既能够高效启动潮霉素抗性基因hph的表达,且启动效率与组成型启动子TEF1相近;也能有效启动氨苄青霉素Amp的表达,这为后期通过转录调控和异源表达以提高胶霉毒素产量并获得更多高活性的新型胶霉毒素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 |
144 |
一种深海真菌FS140氧化还原酶基因GliT启动子及其应用 |
CN202011532127.X |
2020-12-22 |
CN112725337A |
2021-04-30 |
李赛妮; 章卫民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真菌FS140氧化还原酶基因GliT启动子及其应用。该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染色体步移技术获得GliT基因的上游启动子序列并进行启动子核心区域预测,获得深海真菌FS140氧化还原酶基因GliT启动子的核心区域GliT0,并通过点突变成功验证GliT启动子在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中的关键核心区域。本发明的启动子既能够高效启动潮霉素抗性基因hph的表达,且启动效率与组成型启动子TEF1相近;也能有效启动氨苄青霉素Amp的表达,这为后期通过转录调控和异源表达以提高胶霉毒素产量并获得更多高活性的新型胶霉毒素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 |
145 |
一种提高碱基编辑系统编辑效率的方法 |
CN201811634032.1 |
2018-12-29 |
CN109679989A |
2019-04-26 |
杨进孝; 张成伟; 徐雯; 袁爽; 李璐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碱基编辑系统编辑效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受体表达sgRNA、抗潮霉素蛋白、Cas9蛋白、胞嘧啶脱氨酶和尿嘧啶DNA糖化酶抑制剂,从而对所述受体基因组中的靶基因进行碱基编辑;受体为植物愈伤组织;导入植物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使用潮霉素作为筛选剂筛选抗性愈伤组织;潮霉素的浓度为35-80mg/L。实验证明,提高筛选剂潮霉素的浓度,可以提高SpCas9n(D10A)&PmCDA1&UGI碱基编辑系统和rAPOBEC1&SpCas9n&UGI碱基编辑系统的C→T碱基替换效率,进而获得高效获得突变体。本发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146 |
一种黄素依赖型单加氧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N-羟基哌啶酸中的应用 |
CN202210709370.7 |
2022-06-22 |
CN117305256A |
2023-12-29 |
程杰; 罗洲; 涂文应; 曹睿淇; 肖书剑; 赵兴涛; 王邦旭; 白婷; 张佳敏; 王卫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素依赖型单加氧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N‑羟基哌啶酸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黄素依赖型单加氧酶突变体是将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第123位、第181位、第379位进行单突变或多突变获得的。本发明经过半理性设计,对蛋白质进行分子改造,获得反应活性提高的突变体,有利于生成目的产物。本发明构建的突变体V123G和V123G/E181K/Y379S的酶活分别为野生型FMO1的116.8%和125.4%。对黄素依赖型单加氧酶催化活性的提高使其能够应用于系统获得性抗性信号分子N‑羟基哌啶酸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
147 |
轨迹预测及其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设备 |
CN202410362965.9 |
2024-03-27 |
CN118195077A |
2024-06-14 |
黄鸿基 |
公开了一种轨迹预测及其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设备。其中,轨迹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包括:确定第一轨迹预测模型和目标物体的第一状态信息;根据第一状态信息和第一轨迹预测模型,确定干净样本,即第一价值信息和第一目标价值信息;根据第一状态信息和第一轨迹预测模型进行两阶段对抗性攻击,确定对抗样本,即第一攻击价值信息;基于第一价值信息、第一目标价值信息和第一攻击价值信息,对第一轨迹预测模型进行对抗训练,得到训练好的第二轨迹预测模型。通过两阶段对抗性攻击,能够获得大幅度干扰的对抗样本,基于干净样本和对抗样本训练得到的轨迹预测模型,能够实现平稳安全的轨迹预测,提升智能驾驶系统轨迹预测的鲁棒性和安全性。 |
148 |
一种滇龙胆炭疽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
CN202210032849.1 |
2022-01-12 |
CN114342718B |
2023-03-21 |
张金渝; 左应梅; 杨绍兵; 简邦丽; 朱新焰; 李纪潮; 何凤春 |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属于中药材种植及植保领域,特别公开一种滇龙胆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土壤消毒:用十字花科植物茎叶加工后,撒施于土壤内,所述十字花科植物包括辣根、山葵、芥菜、油菜中的至少一种;种子消毒:在室温下用大蒜液A浸泡种子12~24小时;抗性诱导:用水杨酸溶液喷施滇龙胆茎叶;喷雾处理:用大蒜液B喷施防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特别的利用天然植物杀灭土壤、种子中的病原菌,并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滇龙胆产生系统获得性抗性,同时及时清除田园,达到有效防止或减少滇龙胆炭疽病发生,提高了滇龙胆的经济价值。 |
149 |
拟南芥At-ACA8基因在增强植物抗逆性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
CN201210012322.9 |
2012-01-16 |
CN102643856B |
2014-03-26 |
李唯奇; 张洁; 张旭东; 王瑞萍 |
本发明提供一种拟南芥钙离子转运-ATP酶基因At-ACA8的应用,包括该基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境胁迫方面的应用,以及该基因在培育抗逆境胁迫转基因植物品种方面的应用。利用从拟南芥生物资源中心获得的At-ACA8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aca8为对象,实验结果证实该突变体对低温、高温、渗透胁迫等逆境有显著抗性;种子萌发阶段对有无蔗糖较敏感,不添加蔗糖的情况下种子萌发会受到严重抑制,而生长阶段对蔗糖浓度的升高较敏感;种子萌发阶段对激素ABA敏感,施加少量ABA会显著抑制种子萌发。本发明揭示了钙离子信号转导系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抗胁迫的应答功能,为植物品种改良提供了一个优质基因,阐述了一种新的提高植物抵抗逆境能力并培育具优良抗性品种的方法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运用价值。 |
150 |
拟南芥At-ACA8基因在增强植物抗逆性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
CN201210012322.9 |
2012-01-16 |
CN102643856A |
2012-08-22 |
李唯奇; 张洁; 张旭东; 王瑞萍 |
提供一种拟南芥钙离子转运-ATP酶基因At-ACA8的应用,包括该基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境胁迫方面的应用,以及该基因在培育抗逆境胁迫转基因植物品种方面的应用。利用从拟南芥生物资源中心获得的At-ACA8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aca8为对象,实验结果证实该突变体对低温、高温、渗透胁迫等逆境有显著抗性;种子萌发阶段对有无蔗糖较敏感,不添加蔗糖的情况下种子萌发会受到严重抑制,而生长阶段对蔗糖浓度的升高较敏感;种子萌发阶段对激素ABA敏感,施加少量ABA会显著抑制种子萌发。本发明揭示了钙离子信号转导系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抗胁迫的应答功能,为植物品种改良提供了一个优质基因,阐述了一种新的提高植物抵抗逆境能力并培育具优良抗性品种的方法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运用价值。 |
151 |
2-(乙酰氧基)苯甲酸制剂在农业植物上的用途及其制造方法 |
CN02114203.3 |
2002-06-13 |
CN1389111A |
2003-01-08 |
蒋长宁 |
2-(乙酰氧基)苯甲酸制剂在农业植物上的用途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植物抗菌性诱导剂。外源性的2-(乙酰氧基)苯甲酸在进入植物体内之后,在植物中的积累是植物SAR(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系统获得抗性)被活化的一种标志,并且能诱导植物产生H2O2,是植物重要的防卫机制。诱导依赖SA途径的抗病信号传递最终诱导了对病原物侵染的抗性。本发明配方科学合理,本发明是以2-(乙酰氧基)苯甲酸为主原料配以氮酮、氯化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作为助剂的制剂,是一种高效、无污染、无毒害、无残留的新农药产品,对农作物有很好的诱导抗病性,其效果显著,制造方法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对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将带来很好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52 |
一种田菁豆科牧草的栽培方法 |
CN202410077957.X |
2024-01-19 |
CN117678490A |
2024-03-12 |
孟英; 宋显伟; 刘猷红; 唐傲; 董文军; 王立志; 潘多锋; 王建丽; 张冬梅; 吕志尧; 赵庆华; 董德建; 王泽元; 刘俊峰; 洛育; 张静华; 来永才; 曹晓风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田菁豆科牧草的栽培方法,涉及牧草的栽培领域。该基于一种田菁豆科牧草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经过基因测序和选择育种的高抗性田菁种子,并使用植物生长激素和微生物菌剂,以及对种子进行温度冷热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逆性。通过选择高抗性种子和进行种子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对逆境的抵抗力,这对于确保作物稳定生长至关重要,引入微生物菌群和有机质,以及调节土壤pH值,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结构、增加保水能力和养分循环,这有助于提供更健康的生长环境,同时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结合土壤湿度传感器和天气预报系统的灌溉方法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同时确保作物获得恰当的水分,优化作物生长条件。 |
153 |
一种滇龙胆炭疽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
CN202210032849.1 |
2022-01-12 |
CN114342718A |
2022-04-15 |
张金渝; 左应梅; 杨绍兵; 简邦丽; 朱新焰; 李纪潮; 何凤春 |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属于中药材种植及植保领域,特别公开一种滇龙胆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土壤消毒:用十字花科植物茎叶加工后,撒施于土壤内,所述十字花科植物包括辣根、山葵、芥菜、油菜中的至少一种;种子消毒:在室温下用大蒜液A浸泡种子12~24小时;抗性诱导:用水杨酸溶液喷施滇龙胆茎叶;喷雾处理:用大蒜液B喷施防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特别的利用天然植物杀灭土壤、种子中的病原菌,并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滇龙胆产生系统获得性抗性,同时及时清除田园,达到有效防止或减少滇龙胆炭疽病发生,提高了滇龙胆的经济价值。 |
154 |
一种利用茎尖生长点遗传转化创造甜菜耐盐耐旱新种质的方法 |
CN02135732.3 |
2002-10-23 |
CN1404720A |
2003-03-26 |
张举仁; 杨爱芳; 张可炜; 王海峰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茎尖生长点遗传转化创造甜菜耐盐耐旱新种质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以甜菜茎端生长点或丛生芽生长点为受体,用含有植物转化载体系统的农杆菌感染甜菜细胞,产生转基因植株。通过检测外源基因及其表达强度和植株的抗逆性,选择出耐盐耐旱转基因植株,该体系以花蕾期甜菜幼嫩花序切段为外植体,在适宜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发生和大量扩增,剥取丛生芽小叶片后裸露生长点,用于农杆菌感染。感染后的丛生芽块经共培养、抑菌培养和连续三代的抗选择剂筛选培养,获得抗性小芽。抗性小芽转入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植株长大后移栽到花盆以供检测和选择。 |
155 |
一种蓝猪耳遗传转化方法 |
CN201711310332.X |
2017-12-11 |
CN108004266B |
2021-05-04 |
王丹阳; 高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猪耳遗传转化方法,该方法涉及遗传工程技术领域,具有操作简单,能快速有效的获得转基因植株的特点。该方法在传统的农杆菌介导的蓝猪耳遗传转化中,加入了表面活性剂——Silwet L‑77,降低了叶片表面张力,使农杆菌充分接触叶片伤口,获得了较高的遗传转化效率。由于传统的遗传转化多采用叶盘诱导丛生芽来获得转基因株系,获得的抗性苗阳性率低,本方法利用愈伤诱导丛生芽的方法获得转基因苗,大大增加了阳性率。本方法对传统的遗传转化过程进行了优化,缩短了转化周期,获得了可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植株,这个优良的转化系统为应用基因工程手段研究被子植物双受精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
156 |
一种蓝猪耳遗传转化方法 |
CN201711310332.X |
2017-12-11 |
CN108004266A |
2018-05-08 |
王丹阳; 高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猪耳遗传转化方法,该方法涉及遗传工程技术领域,具有操作简单,能快速有效的获得转基因植株的特点。该方法在传统的农杆菌介导的蓝猪耳遗传转化中,加入了表面活性剂——Silwet L-77,降低了叶片表面张力,使农杆菌充分接触叶片伤口,获得了较高的遗传转化效率。由于传统的遗传转化多采用叶盘诱导丛生芽来获得转基因株系,获得的抗性苗阳性率低,本方法利用愈伤诱导丛生芽的方法获得转基因苗,大大增加了阳性率。本方法对传统的遗传转化过程进行了优化,缩短了转化周期,获得了可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植株,这个优良的转化系统为应用基因工程手段研究被子植物双受精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
157 |
利用CRISPR-Cas9系统同时沉默番茄miR482b和miR482c及应用 |
CN202010562713.2 |
2020-06-19 |
CN111850032A |
2020-10-30 |
栾雨时; 洪雨慧; 贺晓丽; 张媛媛 |
本发明涉及番茄转基因材料的构建,旨在提供一种运用CRISPR-Cas9系统同时沉默番茄miR482b和miR482c的基因编辑方法。包括:选择sgRNA靶位点进行克隆,将多个sgRNA表达框架构建到一个载体上,可用于真核表达;将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介导转化番茄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植株,发苗,获得转基因阳性株系;还提供了利用CRISPR-Cas9系统同时沉默番茄miR482b和miR482c的应用方法,培育抗晚疫病番茄植株。本发明方法得到的转基因植株中miR482b和miR482c的表达量低于野生型植株,其抗晚疫病效果更优。本发明通过沉默miR482b和miR482c基因使番茄对晚疫病的抗性增强,对培育抗晚疫病番茄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
158 |
一套植物乳杆菌食品级表达系统及其在异源蛋白表达中的应用 |
CN201810127250.X |
2018-02-08 |
CN108220219B |
2022-02-22 |
杨瑶; 陈英; 祁敏; 周思思; 徐梦秋; 刘艳容 |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植物乳杆菌食品级表达系统及其在异源蛋白表达中的应用。所述植物乳杆菌食品级表达系统包含食品级宿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NZ5333、食品级表达载体pSIP497、培养基MRS‑Y和培养基MRS+N;所述食品级宿主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NZ5333是采用Cre‑loxP技术敲除植物乳杆菌WCFS1基因组上的glmS基因而获得,丧失合成葡萄糖胺‑6‑磷酸合成酶的能力。所述表达系统在异源蛋白表达中应用,表达效果好。所述表达系统为食品级表达系统,其DNA元件来自于公认安全的微生物,不含抗生素抗性筛选标记。 |
159 |
一种食品级植物乳杆菌表达系统及其在酸奶制备中的应用 |
CN201911223430.9 |
2019-12-03 |
CN110846268B |
2021-06-25 |
徐振上; 刘新利; 王婷; 张夙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级植物乳杆菌表达系统及其在酸奶制备中的应用。所述食品级植物乳杆菌表达系统包含食品级宿主植物乳杆菌NZ1210、食品级表达载体pLP4180;所述食品级宿主植物乳杆菌NZ1210是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植物乳杆菌WCFS1基因组上的lacA和lacM基因而获得,丧失利用乳糖的能力;所述表达系统在异源蛋白表达中应用,表达效果显著;所述表达系统为食品级表达系统,其DNA元件来自于公认安全的微生物,不含抗生素抗性筛选标记,可以直接应用于酸奶发酵中。 |
160 |
一种双质粒食品级植物乳杆菌表达系统及其应用 |
CN201911223427.7 |
2019-12-03 |
CN110791522B |
2021-04-02 |
徐振上; 王婷; 刘新利; 张夙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质粒食品级植物乳杆菌表达系统及其应用。所述食品级植物乳杆菌表达系统包含食品级宿主植物乳杆菌NZ0203、食品级表达载体pLP4180和pLP5120;所述食品级宿主植物乳杆菌NZ0203是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植物乳杆菌WCFS1基因组上的lacA和lacLM基因而获得,丧失利用乳糖的能力;所述表达系统在异源蛋白表达中应用,表达效果显著;所述表达系统为食品级表达系统,其DNA元件来自于公认安全的微生物,不含抗生素抗性筛选标记,可以直接应用于酸奶发酵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