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非生物逆境诱导型启动子及其应用 |
CN202110399368.X |
2021-04-14 |
CN113151273B |
2022-09-06 |
陈全家; 郭亚萍; 郑凯; 陈琴; 曲延英 |
本发明公开了非生物逆境诱导型启动子及其应用。本发明具体地公开了一种DNA分子,所述DNA分子为诱导型启动子PHSPIn9和PHSPDel。本发明启动子来源于陆地棉中GhHSP70基因优势单倍型启动子,检测其在非生物逆境下驱动GUS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PHSPIn9和PHSPDel启动子均能够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增强GUS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且PHSPIn9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地高于PHSPDel和CaMV35S。本发明开发的非生物逆境诱导型启动子为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如高温、干旱、等的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了优良的定向表达基因的工具,对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
2 |
生物逆境诱导型启动子PBBI7及其应用 |
CN202011080544.5 |
2020-10-10 |
CN112175952A |
2021-01-05 |
李昌焱; 林拥军; 陈浩; 凌飞 |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物逆境诱导型启动子及应用。生物逆境诱导型启动子PBBI7在不同的生物逆境危害的条件下可以显著提高下游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水稻抗逆基因工程育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3 |
生物逆境诱导型启动子PBBI7及其应用 |
CN202011080544.5 |
2020-10-10 |
CN112175952B |
2022-01-28 |
李昌焱; 林拥军; 陈浩; 凌飞 |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物逆境诱导型启动子及应用。生物逆境诱导型启动子PBBI7在不同的生物逆境危害的条件下可以显著提高下游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水稻抗逆基因工程育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4 |
非生物逆境诱导型启动子及其应用 |
CN202110399368.X |
2021-04-14 |
CN113151273A |
2021-07-23 |
陈全家; 郭亚萍; 郑凯; 陈琴; 曲延英 |
本发明公开了非生物逆境诱导型启动子及其应用。本发明具体地公开了一种DNA分子,所述DNA分子为诱导型启动子PHSPIn9和PHSPDel。本发明启动子来源于陆地棉中GhHSP70基因优势单倍型启动子,检测其在非生物逆境下驱动GUS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PHSPIn9和PHSPDel启动子均能够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增强GUS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且PHSPIn9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地高于PHSPDel和CaMV35S。本发明开发的非生物逆境诱导型启动子为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如高温、干旱、等的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了优良的定向表达基因的工具,对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和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
5 |
制备L-赖氨酸和逆境抗性微生物的方法 |
CN99117702.9 |
1999-08-11 |
CN1230551C |
2005-12-07 |
菊池庆实; 仓桥修; 横关健三; 田中崇 |
一种利用微生物来生产一种发酵产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一种培养基中培养该微生物,来在培养基中生产和积累该发酵产物,并收集发酵产物,其中该微生物通过导入一种编码热休克蛋白的基因来在该微生物的细胞中表达一种来自极端嗜热古细菌菌株KOD-1的热休克蛋白。 |
6 |
制备发酵产物和逆境抗性微生物的方法 |
CN99117702.9 |
1999-08-11 |
CN1250102A |
2000-04-12 |
菊池庆实; 仓桥修; 横关健三; 田中崇 |
一种利用微生物来生产一种发酵产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一种培养基中培养该微生物,来在培养基中生产和积累该发酵产物,并收集发酵产物,其中该微生物通过导入一种编码热休克蛋白的基因来在该微生物的细胞中表达一种来自极端嗜热古细菌菌株KOD-1的热休克蛋白。 |
7 |
一种利用非生物逆境胁迫培育蓖麻的方法 |
CN202410899141.5 |
2024-07-05 |
CN118805634A |
2024-10-22 |
赵永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非生物逆境胁迫培育蓖麻的方法,属于蓖麻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非生物逆境胁迫培育蓖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蓖麻种植于含有锌离子的栽培基质,以及将所述蓖麻种子的生长温度逐渐降低后恢复的步骤。本发明在蓖麻产生较强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基础上,再对蓖麻进行低温锻炼调控,逐渐降低温度胁迫可以诱发蓖麻抗氧化剂酶系统的活力,增强蓖麻的抗逆性和品种的抗寒性,共同减轻了低温灾害对蓖麻的影响。本发明为蓖麻的推广利用和蓖麻抗逆品种的培育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
8 |
一种增强杀虫效力和抗非生物逆境能力的生防真菌孢子培养方法 |
CN202111614177.7 |
2021-12-27 |
CN114214262B |
2023-07-21 |
方卫国; 张明祥; 王界体; 包玉婷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杀虫效力和抗非生物逆境能力的生防真菌孢子培养方法,其特征为把生防真菌在添加5‑羟色胺或5‑羟色胺盐酸盐的真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孢子。本发明以基础研究的成果为理论指导,在培养基质中添加化合物5‑羟色胺或5‑羟色胺盐酸盐来获得在杀虫时萌发速度加快,侵染结构形成提前,穿透昆虫体壁速度加快和抗非生物逆境能力增强的真菌孢子,为获得杀虫效力和抗非生物逆境能力均提高的生防真菌提供一个新的培养方法,所得孢子可以直接应用于制备真菌杀虫剂,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
9 |
一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物逆境互作的研究方法 |
CN202210048430.5 |
2022-01-17 |
CN114375712B |
2023-03-21 |
田永强; 李佳璠; 高丽红; 剌世凯; 宋梦圆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物逆境互作的可视化研究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原生境土壤灭菌,原生境土壤梯度稀释液分别与无菌土壤混合,黑暗培养得到微生物多样性梯度土壤种植盘,直接播种后逆境处理等方式,实现了在相同的微生物数量条件下,明确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植物逆境中的功能,并精确反映微生物多样性对逆境下植物生长的调控。本发明的研究方法耗时短,只需45~60天,且能够在原位可视化地观察根系在逆境下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响应,不用破坏性取样观察,操作更加简便、快捷。 |
10 |
一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物逆境互作的研究方法 |
CN202210048430.5 |
2022-01-17 |
CN114375712A |
2022-04-22 |
田永强; 李佳璠; 高丽红; 剌世凯; 宋梦圆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植物逆境互作的可视化研究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原生境土壤灭菌,原生境土壤梯度稀释液分别与无菌土壤混合,黑暗培养得到微生物多样性梯度土壤种植盘,直接播种后逆境处理等方式,实现了在相同的微生物数量条件下,明确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植物逆境中的功能,并精确反映微生物多样性对逆境下植物生长的调控。本发明的研究方法耗时短,只需45~60天,且能够在原位可视化地观察根系在逆境下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响应,不用破坏性取样观察,操作更加简便、快捷。 |
11 |
一种增强杀虫效力和抗非生物逆境能力的生防真菌孢子培养方法 |
CN202111614177.7 |
2021-12-27 |
CN114214262A |
2022-03-22 |
方卫国; 张明祥; 王界体; 包玉婷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杀虫效力和抗非生物逆境能力的生防真菌孢子培养方法,其特征为把生防真菌在添加5‑羟色胺或5‑羟色胺盐酸盐的真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孢子。本发明以基础研究的成果为理论指导,在培养基质中添加化合物5‑羟色胺或5‑羟色胺盐酸盐来获得在杀虫时萌发速度加快,侵染结构形成提前,穿透昆虫体壁速度加快和抗非生物逆境能力增强的真菌孢子,为获得杀虫效力和抗非生物逆境能力均提高的生防真菌提供一个新的培养方法,所得孢子可以直接应用于制备真菌杀虫剂,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
12 |
一种抗非生物逆境转录因子PbrbHLH92及其引物、编码的蛋白和应用 |
CN201811174607.6 |
2018-10-09 |
CN109797157B |
2020-09-01 |
黄小三; 高浚芝; 刘月; 邢才华; 赵粱怡; 张绍铃; 王春孟; 金玉妍; 陶书田; 吴巨友; 吴俊; 谢智华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非生物逆境转录因子PbrbHLH92,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从杜梨中筛选到一种能够提高植物抗非生物逆境能力的转录因子PbrbHLH92,其编码的蛋白质属于核蛋白。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抗非生物逆境转录因子PbrbHLH92在植物抗旱、抗盐胁迫能力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能够提高植物对于脱落酸的敏感性,在多种非生物逆境对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发明将所述抗非生物逆境转录因子PbrbHLH92转入到烟草或杜梨中,所得的转基因植物与野生株相比能够有效增强转基因植株的活性氧清除能力,有效提高了转基因烟草的抗旱性能。 |
13 |
MdMIEL1基因在提高植物对非生物逆境敏感性中的应用 |
CN201610979126.7 |
2016-11-08 |
CN106566835A |
2017-04-19 |
郝玉金; 安建平; 王小非 |
本发明涉及MdMIEL1基因在提高植物对非生物逆境敏感性中的应用,还涉及一种用于得到对非生物逆境敏感性提高的植物的方法,其通过使植物中过表达MdMIEL1基因来得到所述对非生物逆境敏感性提高的植物。通过上述质粒载体和方法,可得到对非生物逆境敏感性明显提高的植物,也为进一步研究MdMIEL1的功能和植物的抗逆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
14 |
水稻OsWRKY45-1基因在改良植物抵抗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应用 |
CN201010196054.1 |
2010-06-04 |
CN101921775A |
2010-12-22 |
王石平; 陶增 |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OsWRKY45-1基因在抵抗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功能验证。利用T-DNA插入技术抑制水稻品种中OsWRKY45-1基因的表达。OsWRKY45-1基因表达被抑制的遗传转化水稻对干旱和低温的耐受能力显著增强,证明OsWRKY45-1基因在水稻抵抗非生物逆境胁迫中是负调控因子。可以通过抑制OsWRKY45-1基因表达培育耐干旱和低温的农作物。 |
15 |
一种用于模拟植物非生物逆境的智能植物培育箱 |
CN202411323616.2 |
2024-09-23 |
CN119183839A |
2024-12-27 |
吴丽芳; 段衍; 王昱茗; 曹明辉; 张梦霞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植物非生物逆境的智能植物培育箱,包括培养箱体,所述培养箱体内侧顶部设有能够升降的照明和喷淋模块,中间设有培养模块;培养模块内包括有位于照明和喷淋模块正下方的若干相互独立的培养单元,培养单元内设置载料箱,载料箱内装有培养基质,在培养基质上方放置育种盘,在培养模块的顶部安装有能够提升育种盘升降的智能支架;通过培养箱体内部设置照明和喷淋模块、液体检测模块、智能测距模块、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制热模块等等,能够通过条件的设定,严格模拟植物逆境的环境,同时能够严格控制实验变量,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能够真实有效地模拟盐胁迫环境,且液体检测模块能够实时检测溶液的含盐量。 |
16 |
GhTULP34在调控植物抗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应用及调控方法 |
CN202111023270.0 |
2021-09-01 |
CN113621643A |
2021-11-09 |
栗战帅; 范术丽; 张朝军; 王慧颖; 马启峰; 乔凯凯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hTULP34在调控植物抗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应用及调控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植物内GhTULP34蛋白的研究,首次鉴定了植物GhTULP34蛋白在在调控植物抗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应用,为植物抗旱和盐等渗透胁迫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抑制植物中GhTULP34蛋白的表达,能够增强植物抗非生物逆境胁迫的能力,为培育抗非生物逆境胁迫的植物新品种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 |
17 |
一种抗非生物逆境转录因子PbrbHLH92及其引物、编码的蛋白和应用 |
CN201811174607.6 |
2018-10-09 |
CN109797157A |
2019-05-24 |
黄小三; 高浚芝; 刘月; 邢才华; 赵粱怡; 张绍铃; 王春孟; 金玉妍; 陶书田; 吴巨友; 吴俊; 谢智华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非生物逆境转录因子PbrbHLH92,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从杜梨中筛选到一种能够提高植物抗非生物逆境能力的转录因子PbrbHLH92,其编码的蛋白质属于核蛋白。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抗非生物逆境转录因子PbrbHLH92在植物抗旱、抗盐胁迫能力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能够提高植物对于脱落酸的敏感性,在多种非生物逆境对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发明将所述抗非生物逆境转录因子PbrbHLH92转入到烟草或杜梨中,所得的转基因植物与野生株相比能够有效增强转基因植株的活性氧清除能力,有效提高了转基因烟草的抗旱性能。 |
18 |
一种提高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烟草自花传粉能力的方法 |
CN201410671502.7 |
2014-11-21 |
CN104365395B |
2016-08-31 |
禹晓梅; 马文广; 耿世兵; 肖江海; 邓盛斌; 牛永志; 陈云松 |
一种提高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烟草自花传粉能力的方法,具体为,在烟草现蕾、开花期,遇到低温、干旱等非生物逆境胁迫,导致雄蕊低于雌蕊、自花传粉能力降低时,对花枝喷施浓度为50~100 mg/L的赤霉素溶液,平均每株喷施赤霉素溶液30 ml,每隔5 天喷施一次,胁迫消失停止喷施。本发明调控了雌蕊和雄蕊的伸长,使雄蕊伸长快于雌蕊,达到了4枚雄蕊高于雌蕊柱头、1枚雄蕊低于雌蕊柱头的良好自花传粉条件,提高了烟草的自花传粉能力和自交结实率,保花促果,提高了种子产量。 |
19 |
一种提高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烟草自花传粉能力的方法 |
CN201410671502.7 |
2014-11-21 |
CN104365395A |
2015-02-25 |
禹晓梅; 马文广; 耿世兵; 肖江海; 邓盛斌; 牛永志; 陈云松 |
一种提高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烟草自花传粉能力的方法,具体为,在烟草现蕾、开花期,遇到低温、干旱等非生物逆境胁迫,导致雄蕊低于雌蕊、自花传粉能力降低时,对花枝喷施浓度为50~100mg/L的赤霉素溶液,平均每株喷施赤霉素溶液30ml,每隔5天喷施一次,胁迫消失停止喷施。本发明调控了雌蕊和雄蕊的伸长,使雄蕊伸长快于雌蕊,达到了4枚雄蕊高于雌蕊柱头、1枚雄蕊低于雌蕊柱头的良好自花传粉条件,提高了烟草的自花传粉能力和自交结实率,保花促果,提高了种子产量。 |
20 |
水稻OsWRKY45-1基因在改良植物抵抗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应用 |
CN201010196054.1 |
2010-06-04 |
CN101921775B |
2014-03-26 |
王石平; 陶增 |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OsWRKY45-1基因在抵抗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功能验证。利用T-DNA插入技术抑制水稻品种中OsWRKY45-1基因的表达。OsWRKY45-1基因表达被抑制的遗传转化水稻对干旱和低温的耐受能力显著增强,证明OsWRKY45-1基因在水稻抵抗非生物逆境胁迫中是负调控因子。可以通过抑制OsWRKY45-1基因表达培育耐干旱和低温的农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