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链霉素及其应用 |
CN201710718655.6 |
2017-08-21 |
CN107603903B |
2021-02-09 |
陈华红; 李雪玲; 王波; 杨海艳; 谢美华; 陶永元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链霉素及其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该链霉素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链霉素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生产菌株为链霉素Streptomyces sp.E‑3‑R‑1,于2017年6月26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CCTCC No.M2017379;该链霉素具有促进大叶种茶生长,增强其抗病性的作用,应用于大叶种茶树的栽培中;制肥应用将E‑3‑R‑1按一定的比例用于大叶种茶树的栽培过程中,茶树的生长旺盛,抗病性增强,可提高产量,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茶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
2 |
一种链霉素检测方法 |
CN201610982166.7 |
2016-11-09 |
CN106290666B |
2019-01-08 |
蒋韦艳; 刘金杰; 吴敏芳; 徐静; 赵春城; 胡勇; 朱倩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霉素检测方法,将待测样品进行酸化至pH1.5‑4.5,加入絮凝剂进行搅拌,然后进行陶瓷膜过滤;将得到的滤液用氢氧化钠将pH调节到6.0‑8.0,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动态吸附,即得饱和树脂;用3‑15%的硫酸水溶液对饱和树脂进行解吸;得到的解吸液用离子交换树脂组成的混合床脱盐中和得到精制液;用200‑500Da的纳滤膜对精制液进行过滤,氮气吹干,用0.5ml按体积比计含0.2%甲酸的乙腈和水的溶液溶解残渣,其中,按体积比计,乙腈:水=70:30,供LC‑MS/MS测定。本发明对待测样品进行处理净化后,去除了众多干扰杂质,试剂用量少,无需使用离子对试剂,检测快速,灵敏度高、准确、经济。 |
3 |
一种链霉素高产菌株 |
CN201310242675.2 |
2013-06-19 |
CN103289938B |
2014-11-05 |
贾晓乐; 刘丽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霉素高产菌株,同时提供上述菌株的筛选和发酵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链霉素高产菌株名称为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griseus)DC622,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NO.6219,保藏日期为2012年06月14日。本发明公开的筛选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a)原始菌株孢子液获得;(b)孢子悬液的诱变;(c)耐高磷菌株的筛选;(d)高产菌株的筛选;(e)高产菌株保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DC622菌株的筛选方法。该方法筛选所得的DC622菌株其平均发酵效价可达到14908U/mL。 |
4 |
一种链霉素及其应用 |
CN201710718655.6 |
2017-08-21 |
CN107603903A |
2018-01-19 |
陈华红; 李雪玲; 王波; 杨海艳; 谢美华; 陶永元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链霉菌及其应用,属生物技术领域,该链霉菌由生产菌株和辅料经初筛、复筛、天然培养基培养、及链霉菌纯化培养工序后得到,生产菌株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3-R-1,于2017年6月26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CCTCC No.M2017379;该链霉菌具有促进大叶种茶生长,增强其抗病性的作用,应用于大叶种茶树的栽培中;制肥应用将E-3-R-1按一定的比例用于大叶种茶树的栽培过程中,茶树的生长旺盛,抗病性增强,可提高产量,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茶叶品质的稳定和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
5 |
一种链霉素检测方法 |
CN201611103945.1 |
2016-12-05 |
CN106770102A |
2017-05-31 |
杨敏; 周合; 张根义; 张进; 周朱晨; 胡彬; 吴念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霉素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样品进行提取,先后用含酸的不同浓度的乙腈‑水溶液对样品分三次进行振荡提取、离心,合并三次提取液,得样品提取液;(2)对样品提取液进行盐析、除脂,在所述样品提取液中加入甲醇和0.2%~0.5%氨水进行盐析,离心,在所得上清液中加入正己烷,旋涡振荡,除脂得到标准溶液;(2)将化学荧光探针溶于有机溶剂制得溶液A,碱溶于水制得溶液B。本发明链霉素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不需要复杂的机械测定设备等优点。 |
6 |
一种链霉素检测方法 |
CN201610982166.7 |
2016-11-09 |
CN106290666A |
2017-01-04 |
蒋韦艳; 刘金杰; 吴敏芳; 徐静; 赵春城; 胡勇; 朱倩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霉素检测方法,将待测样品进行酸化至pH1.5-4.5,加入絮凝剂进行搅拌,然后进行陶瓷膜过滤;将得到的滤液用氢氧化钠将pH调节到6.0-8.0,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动态吸附,即得饱和树脂;用3-15%的硫酸水溶液对饱和树脂进行解吸;得到的解吸液用离子交换树脂组成的混合床脱盐中和得到精制液;用200-500Da的纳滤膜对精制液进行过滤,氮气吹干,用0.5ml按体积比计含0.2%甲酸的乙腈和水的溶液溶解残渣,其中,按体积比计,乙腈:水=70:30,供LC-MS/MS测定。本发明对待测样品进行处理净化后,去除了众多干扰杂质,试剂用量少,无需使用离子对试剂,检测快速,灵敏度高、准确、经济。 |
7 |
检测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及装置 |
CN202210384113.0 |
2022-04-13 |
CN114791467B |
2024-03-15 |
秦富; 司露露; 汪文龙; 蔡翔宇; 黄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前处理:称取蜂蜜试样,加水混合,然后置于一定温度的水浴中溶解,加水定容,离心;取试样的上清液过滤膜式萃取装置,再加入水洗涤该装置,打入空气使液体全部流出,弃去流出液;用甲酸乙腈洗脱至离心管中,加入氨水水溶液混匀,制得样品;(2)标准溶液制备:用定容溶液稀释成浓度分别为0、0.25、0.5、1、2、4、8μg/L的系列标准溶液,上机检测,绘制标准曲线;(3)检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本发明测定方法,简化了固相萃取的操作流程,同时还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和重现性。 |
8 |
检测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及装置 |
CN202210384113.0 |
2022-04-13 |
CN114791467A |
2022-07-26 |
秦富; 司露露; 汪文龙; 蔡翔宇; 黄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蜂蜜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前处理:称取蜂蜜试样,加水混合,然后置于一定温度的水浴中溶解,加水定容,离心;取试样的上清液过滤膜式萃取装置,再加入水洗涤该装置,打入空气使液体全部流出,弃去流出液;用甲酸乙腈洗脱至离心管中,加入氨水水溶液混匀,制得样品;(2)标准溶液制备:用定容溶液稀释成浓度分别为0、0.25、0.5、1、2、4、8μg/L的系列标准溶液,上机检测,绘制标准曲线;(3)检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本发明测定方法,简化了固相萃取的操作流程,同时还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和重现性。 |
9 |
一种植物性食品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
CN201910856380.1 |
2019-09-11 |
CN110554110A |
2019-12-10 |
李立; 韩世鹤; 李荷丽; 贝君; 徐娟; 高媛 |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性食品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通过建立了LC-MS/MS测定植物性食品中链霉素和双链霉素残留量的方法,通过提取液提取植物性食品样品中的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离心,上清液用分散固相萃取初净化和串联双柱固相萃取净化相结合的方法来净化待测物,氮气吹干后,溶解残渣,供LC-MS/MS测定。方法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好,适用于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检测。 |
10 |
链霉素与载体蛋白偶联产物和链霉素抗体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
CN200810162219.6 |
2008-11-27 |
CN101407542A |
2009-04-15 |
吴建祥; 张少恩; 陈正贤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霉素与载体蛋白偶联产物和链霉素抗体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关于匙孔血蓝蛋白、人血清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卵清蛋白等载体蛋白与链霉素偶联的方法,并用与载体蛋白偶联的链霉素免疫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用与载体蛋白偶联的链霉素作为包被抗原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经细胞克隆获得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特异性链霉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制备腹水单抗。利用制备的单抗建立了对链霉素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性和精确性的直接竞争ELISA方法及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本发明提供的链霉素与载体蛋白的偶联及链霉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为快速检测食品中链霉素残留提供服务。 |
11 |
一种特异识别链霉素的核酸适配子及其在链霉素检测中的应用 |
CN201510106215.6 |
2015-03-11 |
CN104745588B |
2017-12-12 |
刘中成; 樊武舫; 张艳芬; 解瑶; 赵丽君; 赵丽健; 王向欢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识别链霉素的核酸适配子,所述适配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核酸适配子定性及定量测定的链霉素方法和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本发明以链霉素为靶物质,利用SELEX技术经亲和色谱筛选了高亲和性、高特异识别链霉素的核酸适配子,并将该适配子与胶体金比色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寡核苷酸适配子的链霉素新型检测方法,该方法可简单、快速、准确、经济、特异地对链霉素进行定量或定性检测,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及进出口检验检疫等多个领域。 |
12 |
用于检测链霉素的链霉素分子印迹‑量子点聚合物及制备方法 |
CN201710183754.9 |
2017-03-24 |
CN107099293A |
2017-08-29 |
吕斌; 刘燕婕; 万迎春; 钟剑; 叶磊; 吴中乔; 邓耘; 项阳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检测链霉素的链霉素分子印迹‑量子点聚合物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量子点表面修饰二氧化硅壳层得到二氧化硅壳层量子点,然后在二氧化硅壳层量子点的表面修饰硅烷化苯硼酸和链霉素得到量子点复合物,最后将量子点复合物中链霉素洗脱下来得到具有链霉素空间识别位点和苯硼酸‑糖基亲和结合位点的链霉素分子印迹‑量子点聚合物。该链霉素分子印迹‑量子点聚合物能可特异、快速、灵敏、高通量地检测链霉素含量。 |
13 |
一种番茄酱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
CN201110319597.2 |
2011-10-20 |
CN102393425B |
2014-04-09 |
巩志国; 季新成; 李世雨; 员丽娟; 苏敏; 尚德军 |
本发明公开一种番茄酱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称取番茄酱样品于离心管中,加入提取液,涡旋,震荡,超声,离心后,取7.0ml上清液于离心管中,同时加入0.8g的硅藻土,涡旋,震荡,离心后,取4.0ml上清液用串联的亲水亲脂平衡固相萃取柱和弱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来同时净化;依次用5.0ml甲醇和5.0ml水分别活化两柱,上样,依次用6.0ml的提取液,6.0ml的水和1.0ml的甲醇淋洗双柱,含3%甲酸的6.0ml的甲醇洗脱,氮气吹干,用0.5ml含0.2%甲酸的乙腈和水溶液溶解残渣,供LC-MS/MS测定。本发明检测快速、灵敏、准确和经济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14 |
一种番茄酱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
CN201110319597.2 |
2011-10-20 |
CN102393425A |
2012-03-28 |
巩志国; 李世雨; 员丽娟; 季新成; 苏敏; 尚德军 |
本发明公开一种番茄酱中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称取番茄酱样品于离心管中,加入提取液,涡旋,震荡,超声,离心后,取7.0ml上清液于离心管中,同时加入0.8g的硅藻土,涡旋,震荡,离心后,取4.0ml上清液用串联的亲水亲脂平衡固相萃取柱和弱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来同时净化;依次用5.0ml甲醇和5.0ml水分别活化两柱,上样,依次用6.0ml的提取液,6.0ml的水和1.0ml的甲醇淋洗双柱,含3%甲酸的6.0ml的甲醇洗脱,氮气吹干,用0.5ml含0.2%甲酸的乙腈和水溶液溶解残渣,供LC-MS/MS测定。本发明检测快速、灵敏、准确和经济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15 |
一种特异识别链霉素的核酸适配子及其在链霉素检测中的应用 |
CN201510106215.6 |
2015-03-11 |
CN104745588A |
2015-07-01 |
刘中成; 樊武舫; 张艳芬; 解瑶; 赵丽君; 赵丽健; 王向欢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识别链霉素的核酸适配子,所述适配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核酸适配子定性及定量测定的链霉素方法和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本发明以链霉素为靶物质,利用SELEX技术经亲和色谱筛选了高亲和性、高特异识别链霉素的核酸适配子,并将该适配子与胶体金比色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寡核苷酸适配子的链霉素新型检测方法,该方法可简单、快速、准确、经济、特异地对链霉素进行定量或定性检测,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及进出口检验检疫等多个领域。 |
16 |
一种高纯度硫酸链霉素的制备方法 |
CN202411216844.X |
2024-09-02 |
CN118724989B |
2024-12-03 |
耿立明; 陈光; 王传开; 于洪印; 罗延飞; 李春宝; 郭宝昌; 崔志强; 刘闯; 孙艳新; 海荣; 刘晓朦; 周健 |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高纯度硫酸链霉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链霉素发酵液中加入复合助凝剂进行搅拌,过滤,除去沉淀杂质。传统的硫酸链霉素纯化过程经过两次离子交换柱,多次吸附、解吸附、柱再生,耗时长,酸水用量大,产物在洗脱液中浓度低,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进行浓缩,不仅路线长,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而且成品的性状往往不合格。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使用亚硫酸氢钠与发酵液中的链霉素形成加成物,加成物能够形成结晶析出,使得产物与有机杂质分离,然后再使用硫酸酸解加成物,同时与链霉素成盐,再去除无机杂质即可得到高纯度硫酸链霉素,其产品纯度可达到99.7%,生产成本约下降一倍。 |
17 |
一种链霉素的快速检测方法 |
CN202311753018.4 |
2023-12-19 |
CN117929324A |
2024-04-26 |
张芹; 贾志清; 林浩; 胡龙宇轩; 倪文静 |
一种链霉素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银包覆金纳米粒子制备银包金Au@Ag核壳纳米粒子,利用链霉素分子中带正电氨基与带负电的Au@Ag纳米粒子的静电作用,诱导Au@Ag纳米粒子发生团聚反应,观察颜色变化进行定性分析,或根据团聚后Au@Ag纳米粒子在510nm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降低且在长波长处出现新的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进行定性分析,并可以根据Au@Ag粒子在510nm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降低程度实现对链霉素的定量分析。Au@Ag纳米粒子溶胶作为SERS基底具有低成本、可控性等优点,满足简单、快速、大批量及快速分析检测的要求,不需要复杂仪器设备和技术,具有良好的实用前景。 |
18 |
一类肉桂链霉素及其应用 |
CN202110931037.6 |
2021-08-13 |
CN115703788A |
2023-02-17 |
陈依军; 张贝; 金文铮; 孙延紫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从肉桂链霉菌Streptomyces cinnamoneus ATCC 21532中发酵获得的肉桂链霉素(Cinamomycin)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肉桂链霉素A‑D不但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而且具有明显的肿瘤细胞选择性,具备较好的安全性,可进一步制备成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肿瘤及相关疾病。 |
19 |
一种硫酸链霉素提取方法 |
CN202111304023.8 |
2021-11-05 |
CN114230617A |
2022-03-25 |
荆敬超; 常国栋; 王绘砖; 徐珍 |
本发明为一种硫酸链霉素提取方法,提供了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链霉素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去掉了第二次次离子交换,去掉活性炭脱色,减少了废碳、废水的排放量,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包括如下步骤:A、将硫酸链霉素发酵液进行酸化至pH2.0‑4.0,加入蛋白酶搅拌,加热至80℃,陶瓷膜过滤;B、将步骤A得到的滤液用氢氧化钠将pH调节到5.5‑7.0,用树脂进行吸附;C、用硫酸水溶液对步骤B中的饱和树脂进行解吸;D、将步骤C得到的解吸液用氢氧化钠将pH调节到4.0~7.0,再用碳纤维循环脱色得到脱色液;E、用纳滤膜对步骤D得到的脱色液进行浓缩;F、将步骤E得到的浓缩液用碳纤维循环脱色得到精制液;G、对步骤F结晶干燥,即得成品。 |
20 |
一种链霉素菌渣资源化利用方法 |
CN202110201635.8 |
2021-02-23 |
CN112940766A |
2021-06-11 |
吴安琪; 许彬; 钟为章; 侯紫珊; 宋佳康; 祖思一; 王一航; 李帅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链霉素菌渣资源化利用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取发酵后的链霉素菌渣并调整其含水量为50~60%;(2)经步骤(1)处理后的链霉素菌渣进行粉碎、过筛,烘干至恒重;(3)经烘干后的链霉素菌渣放入管式马弗炉中,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热解,得到原生物炭;(4)将原生物炭过筛得到成型生物炭;(5)将成型生物炭浸泡于质量浓度为40~60%磷酸溶液中,在40‑60℃下振荡2~4h;然后将上清液调为中性,纯净水洗涤沉淀后烘干,得到磷酸改性生物炭;成型生物炭的质量与磷酸溶液的体积之比为11~13g:50~70mL。本发明处置成本低、可实现抗生素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应用于土壤改良、温室气体与重金属离子吸收、强化厌氧消化等相关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