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核壳结构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Pt纳米核壳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10672283.X 2013-12-02 CN104667907A 2015-06-03 林南
发明属于金属催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Pt纳米核壳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由核层粒径为70-90nm的SiO2和粒径为7-10的Pt纳米颗粒组成,这种核壳结构催化剂的粒径为80-100nm。本发明的核壳结构纳米Pt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既节约了催化剂中金属的用量,又利用了核壳结构提高了其催化活性,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催化剂粒径分布均匀,化学稳定性高。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同时本方法无需高速离心分离,可有效地节约制备成本。
162 一种中空核壳结构磷化镍的制备方法 CN201410384661.9 2014-08-06 CN104150451B 2015-05-13 刘淑玲; 蔺阳; 仝建波; 程芳玲
一种中空核壳结构磷化镍的制备方法,先在反应釜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加入去离子,称量可溶性镍盐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在磁搅拌器上搅拌至溶解;然后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向该溶液中加入单质磷,然后把聚四氟乙烯内衬密封到不锈模具中,在密闭条件下由室温开始加热,反应完成后,将所得的黑色沉淀移至离心管,先后用苯、水、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并离心;最后将洗涤后的产品置入真空干燥箱中,即得到中空核壳结构的磷化镍,所制备的中空核壳结构的磷化镍催化剂对有机染料表现出了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易控、重复性好且不需要后期热处理
163 多功能多层微/纳米核壳结构 CN201410678709.7 2014-11-24 CN104490846A 2015-04-08 张明暐; 高园; 李劲松
发明公开了多功能多层微/纳米核壳结构。所述核壳结构为微米或纳米尺寸的球形结构,所述的多层为三层或三层以上,至少有一层材料为液相。所述的液相可选择性的去除。各壳层厚度可控,可以有效并独立地同时包覆多种性质不同的材料或抗癌药物,通过在各相中加入功能性辅料,可以实现多功能特性的复合,集多层核壳结构的优势和优异的光、电、磁、声和生物等特性与一体,实现药物可控释放与医学成像应用,尤其在疾病治疗和医学成像方面具有应用前景,作为双模态声波/磁影像诊断对比剂与药物释放控制之载体。
164 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催化剂 CN201410601555.1 2014-10-30 CN104475124A 2015-04-01 张铁锐; 樊华; 尚露; 吴骊珠; 佟振合
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催化剂,该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催化剂的核是贵金属过渡金属合金的空心球,贵金属过渡金属合金的空心球粒径为50-200nm;该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催化剂的壳是过渡金属氢化物的超薄纳米片,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超薄纳米片的厚度为1-5nm;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合成的新型核壳结构的纳米催化剂兼备负载型催化剂、合金催化剂和核壳结构催化剂的结构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的高效复合纳米催化剂。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制备过程简单,通用性强,利用该方法可根据需要实现多种贵金属合金与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的组合,以达到催化不同反应的目的。
165 核壳结构彩色墨粉制备方法 CN201410777998.6 2014-12-15 CN104460255A 2015-03-25 路雨青; 刘志军; 曹方敏; 李东莹; 程卫峰; 李绍昌; 羊辉
发明涉及核壳结构彩色墨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颜料进行疏改性;采用细乳液法制备封装有颜料、蜡的低Tg核乳液及封装有CCA树脂的高Tg壳细乳液,通过凝集工艺使低Tg核乳液失稳成粒后加入高Tg壳细乳液,使之在核粒子表面失稳形成一层均匀壳膜,再通过升温使核壳熔融、球形化,后处理后即得到核壳结构彩色墨粉。本发明对颜料进行改性处理,避免了炭黑团聚体的出现,对颜料和蜡的封装避免了颜料及蜡的外泄及外泄导致的带电稳定性的问题,通过凝集工艺可使CCA集中分布在墨粉壳层树脂中,不仅具有起电速度快和电荷密度高的特点,而且还具有粒径分布窄,色密度高,包覆率高等优点。
166 核壳结构锰酸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0557453.4 2014-10-20 CN104282902A 2015-01-14 陶海升; 党建成; 王斌; 涂丹丹
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壳结构锰酸锂及其制备方法,核壳结构锰酸锂使得内层的LiMn2O4电极材料与电解质隔开,可抑制电极与电解液的反应,减少锰的溶损,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和高温性能,解决了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在高温、大电流等工况条件下的电池循环寿命短的问题。本发明能在相对简易的条件下并以廉价的原料制备得到杂相少,比容量高的核壳结构锰酸锂,工艺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成本低,环境友好,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壳型结构有效保护了锰酸锂的晶型、减缓了二价锰的溶解;Co3O4的超级电容性能可以减轻大电流对锰酸锂的冲击,延长锰酸锂的衰减时间,使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得到增强。当温度上升时,材料的性能也得到了强化。
167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沸石的制备方法 CN201310132431.9 2013-04-17 CN103214006B 2014-12-24 郑家军; 李瑞丰; 潘梦; 刘宇键; 田辉平; 马静红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沸石的制备方法属于精细化工和无机材料领域。其特征在于是一种以高Y型沸石为核,以纳米多晶ZSM-5沸石为壳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沸石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高硅Y型沸石为原料,采用常规模板剂,一步晶化得到产品。该制备方法成功解决了目前采用常规方法不可能合成出以Y型沸石为核,以ZSM-5沸石为壳的核/壳型复合沸石的难题。该材料其壳层为纳米多晶ZSM-5沸石壳层,从壳到核,由于其扩散历程唯一、扩散路径大大缩短以及表面存在纳米晶粒间的多级孔结构,在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的催化裂化、加氢裂化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168 核壳结构稀土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201410219496.1 2014-05-23 CN104164233A 2014-11-26 欧梅桂; 杨春林; 朱琦玮
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稀土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采用多元醇作为溶剂,将三氯化钆与三氯化铽混合,使三氯化钆与三氯化铽完全溶解,然后加入氢化钠溶液进行合成反应,得到具有磁性及发光性的掺杂了Tb3+的氧化钆纳米颗粒;再在该氧化钆纳米颗粒表面包覆聚氧烷层,得到核壳结构稀土纳米颗粒。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颗粒性能稳定,分散性好,其颗粒尺寸可通过相关参数的改变进行控制,对该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作为新型生物探针用于生物传感器进行生物分子的传感和探测具有重要的作用。
169 一种中空核壳结构磷化镍的制备方法 CN201410384661.9 2014-08-06 CN104150451A 2014-11-19 刘淑玲; 蔺阳; 仝建波; 程芳玲
一种中空核壳结构磷化镍的制备方法,先在反应釜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加入去离子,称量可溶性镍盐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在磁搅拌器上搅拌至溶解;然后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向该溶液中加入单质磷,然后把聚四氟乙烯内衬密封到不锈模具中,在密闭条件下由室温开始加热,反应完成后,将所得的黑色沉淀移至离心管,先后用苯、水、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并离心;最后将洗涤后的产品置入真空干燥箱中,即得到中空核壳结构的磷化镍,所制备的中空核壳结构的磷化镍催化剂对有机染料表现出了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易控、重复性好且不需要后期热处理
170 核壳结构蓄热载体的制备方法 CN201210443142.6 2012-11-08 CN102925245B 2014-09-03 李孔斋; 刘自松; 王华; 魏永刚; 祝星; 杜云鹏; 杨丽; 田俊杰
发明提供一种核壳结构蓄热型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氧载体为双壳层结构,即核为高温相变蓄热材料,内壳层为TiO2,外壳层为氧载体材料。研磨高温相变蓄热材料至纳米级微球;分散于CTAB和乙醇混合液中形成悬浊液,与一同并流缓慢滴加入到TBOT中,将硝酸盐与硝酸溶液逐滴加入悬浊液中,滴加过程中持续搅拌,生成沉淀物;再进行离心处理,并依次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沉淀物,将沉淀物干燥,然后焙烧,即得核壳结构蓄热型氧载体。该结构有利于保护和固定高温下变为液态的内核蓄热材料,同时防止内核蓄热材料与最外层氧载体材料间发生熔融反应,并且提高了氧载体的机械强度。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控制。
171 一种NaReF4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410143370.0 2014-04-10 CN103911143A 2014-07-09 钱海生; 彭煌用; 丁彬彬; 郑磊; 郑盼; 陈明奇; 张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NaReF4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制备油酸复合物前驱体,然后制备核层反应液,最后将油酸复合物前驱体注射到核层反应液中,即得NaReF4核壳结构纳米材料。本发明NaReF4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核纳米晶合成过程当中加过量的氟化铵与氢化钠,然后将壳层稀土油酸复合物前驱体通过注射的方法加入到核纳米晶的生长溶液中反应,一步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NaReF4纳米材料;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壳层稀土油酸复合物的比例以及量来调节NaReF4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组成、荧光以及壳层的厚度,简化了操作过程,前驱体稀土的油酸复合物也比较稳定,易于储存。
172 制造核壳结构细颗粒和调色剂的方法 CN201280049271.5 2012-10-02 CN103842414A 2014-06-04 井田隼人; 柴田隆穗; 千本裕也; 平佐崇; 加藤政吉
核壳结构细颗粒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金属盐加入到含有壳颗粒A和核颗粒B的系介质中由此将壳颗粒A附着到各核颗粒B的表面,调色剂包含核壳结构细颗粒。(1)核颗粒B的ζ电位和所述壳颗粒A的ζ电位为相同极性(2)∣当添加金属盐时核颗粒B的ζ电位∣<∣当添加金属盐时壳颗粒A的ζ电位∣(3)(核颗粒B的基于体积的中值粒径)>(壳颗粒A的基于体积的中值粒径)。
173 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0007443.3 2014-01-06 CN103715424A 2014-04-09 许晓雄; 王进超; 黄祯; 尹景云; 孟焕平
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所述正极材料为具有核壳结构,其中,核层材料的组分为镍钴酸锂,镍、钴、铝三种元素在核层中呈梯度分布;壳层材料的组分为铝酸锂,并且在所述正极材料中,Ni元素、Co元素和Al元素的摩尔比为z:1-x-y:x:y+λ,其中x、y、z和λ如说明书所定义。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正极材料,有效地提高了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构稳定性和热学稳定性,在储能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174 一种核壳结构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010122559.3 2010-03-11 CN102191033B 2013-11-27 周明杰; 陆树新; 马文波
发明提供一种核壳结构荧光材料,其结构式为:SiO2@荧光粉,其中,@是以SiO2为核,荧光粉为壳并将SiO2包覆其中。上述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iO2微球悬浮液的制备、SiO2@草酸盐的制备和SiO2@荧光粉的制备。本发明以微球为核,通过滴加沉淀剂,实现了在二氧化硅表面包覆一层荧光粉层,使得该荧光材料制备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制备周期短、成本低,与此同时,利用该发明方法制备的荧光材料的颗粒均匀、形貌一致,使得颗粒获得了较大的堆积密度,增强了其发光强度、发光效率以及分辨率,减少了荧光粉的光散射。
175 核壳结构固定化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10133875.X 2012-05-03 CN102676494B 2013-10-30 姜忠义; 石家福; 王晓莉
本发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固定化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固定化酶颗粒平均粒径为50微米,其核材为正十六烷,壳材为纳米颗粒,每克氧化钛纳米颗粒含酸脱氢酶量或含过氧化氢酶量为30~180毫克,该氧化钛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80纳米。其制备过程包括以含酶的精酸为催化剂,多巴为终止剂,协同作用下催化钛的前驱体形成含酶的氧化钛纳米颗粒,将含酶纳米颗粒分散于油乳化液中乳化并老化一定时间制得核壳结构固定化酶颗粒。本发明优点在于该核壳固定化酶颗粒酶催化活性高,易回收,酶活回收率高,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其制备方法过程简单。
176 一种基于核壳结构的制备方法 CN201310123224.7 2013-04-11 CN103205249A 2013-07-17 袁宁一; 丁建宁
发明涉及一种热致变色纳米材料,特指利用中孔微球和掺杂技术制备SiO2/掺杂VO2核壳结构材料。本发明将偏酸胺和钨酸铵加入到中,每25~100ml水中加入20~50g偏钒酸胺和0.5~1g钨酸铵;再将SiO2中空微球放入烧杯中,SiO2中空微球的与偏钒酸胺的质量比为1:10~1:20,搅拌0.5-1h;搅拌后加热保持温度在50-60oC,继续搅拌3-5h后,过滤出填充有偏钒酸胺和钨酸铵的SiO2微球,放在水中漂洗,去掉SiO2微球表面粘附的溶液,过滤,干燥,然后置于真空管式炉中加热分解,加热温度600-700oC,加热时间2-6h,最终形成内部填充有掺杂二氧化钒SiO2中空微球。
177 双乳化核壳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10022537.9 2012-02-01 CN103126985A 2013-06-05 廖邦杰; 胡尚秀; 陈三元
发明提供一种双乳化核壳纳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双乳化核壳纳米结构是由油相壳包覆相核而成。可藉由使用单一混合搅拌步骤来乳化水溶性高分子的水溶液与疏水性顺磁纳米粒子的有机溶液,而可制得双乳化核壳纳米结构。
178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光触媒及其应用 CN200810200196.3 2008-09-19 CN101676031B 2012-12-12 范莉; 黄德音; 孙凯; 范蕾; 冒巍巍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光触媒,该光触媒可由下述方法制备获得,其步骤为:A.耐酸性的非金属矿石或非金属合成化合物活化及去除酸溶性杂质;B.在盐酸和高分子化合物协同作用下四氯化解液的制备;C.核壳沉积包覆。本发明还提供了光触媒在建筑装饰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优点在于:具有核壳结构的光触媒既可以很好的解决纳米二化钛在涂料、塑料、化纤等体系中因纳米粒子团聚或被其他无机、有机成份包埋,不能很好发挥光催化作用的问题,同时表面包覆的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是在盐酸和高分子化合物的协同作用下,四氯化钛经过二次水解,在低于100℃的温度下,无需煅烧的条件下,形成了完整的结晶,粒径小于10纳米、比表面积大。
179 核壳结构固定化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10133875.X 2012-05-03 CN102676494A 2012-09-19 姜忠义; 石家福; 王晓莉
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固定化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固定化酶颗粒平均粒径为50微米,其核材为正十六烷,壳材为纳米颗粒,每克氧化钛纳米颗粒含酸脱氢酶量或含过氧化氢酶量为30~180毫克,该氧化钛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80纳米。其制备过程包括以含酶的精酸为催化剂,多巴为终止剂,协同作用下催化钛的前驱体形成含酶的氧化钛纳米颗粒,将含酶纳米颗粒分散于油乳化液中乳化并老化一定时间制得核壳结构固定化酶颗粒。本发明优点在于该核壳固定化酶颗粒酶催化活性高,易回收,酶活回收率高,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其制备方法过程简单。
180 一种/核壳结构微粉的制备方法 CN201110096163.0 2011-04-18 CN102407340A 2012-04-11 张华; 张建春; 来侃; 张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微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大麻秆芯超细粉体为模板,通过大麻秆芯超细粉体对银离子的吸附,采用还原剂将吸附在大麻秆芯超细粉体中的银离子进行原位负载还原,以及高温真空碳化处理,制备得到以银为核、碳为壳的银/碳核壳结构微粉粉体。该银/碳核壳结构微粉具有广谱抗菌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可作为添加剂用于制备人造纤维素、合成材料的抗菌纤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