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核壳结构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一种核壳结构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010122559.3 2010-03-11 CN102191033A 2011-09-21 周明杰; 陆树新; 马文波
发明提供一种核壳结构荧光材料,其结构式为:SiO2@荧光粉,其中,@是以SiO2为核,荧光粉为壳并将SiO2包覆其中。上述荧光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iO2微球悬浮液的制备、SiO2@草酸盐的制备和SiO2@荧光粉的制备。本发明以微球为核,通过滴加沉淀剂,实现了在二氧化硅表面包覆一层荧光粉层,使得该荧光材料制备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制备周期短、成本低,与此同时,利用该发明方法制备的荧光材料的颗粒均匀、形貌一致,使得颗粒获得了较大的堆积密度,增强了其发光强度、发光效率以及分辨率,减少了荧光粉的光散射。
182 轻质核壳结构功能型塑木复合材料 CN201010277543.X 2010-09-09 CN101992576A 2011-03-30 吴青林; 丁建生; 杨英昌
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核壳结构功能型塑木复合材料,该材料是将HDPE或HDPE/PP共混物作为基体,添加基体重量0-45%的木纤维得到混合塑木材料,再添加该混合塑木材料重量10-20%的化学发泡剂和0-5%的发泡助剂作为芯层材料;用HDPE作为基体,添加HDPE重量0-20%的木纤维,并添加HDPE重量0-30%的硬脂酸改性纳米CaCO3或滑石粉作为表壳层材料;将上述步骤所得芯层材料和表壳层材料通过不同的挤出机分别熔融成料流,在模具的交汇室内汇合共挤得到轻质核壳结构功能型塑木复合材料。本发明轻质核壳结构功能型塑木复合材料具有耐腐蚀、抗菌性能,并具有良好的学强度、刚度、硬度和耐磨性能。
183 一种核壳结构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CN200810049316.4 2008-03-06 CN101260294B 2010-06-02 李林松; 申怀彬
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将点状颗粒的含硒化合物纳米晶溶于加有添加剂的溶剂并于惰性环境下将溶液中的气排除得到溶液1,然后将12族元素的前驱体与硫分别溶于相同溶剂的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2,将混合液2滴加至溶液1中,混合溶液加热至120-280℃使纳米晶生长,得到以含硒化合物纳米晶为核,以硫化物为壳的核壳结构纳米晶;所述添加剂为含数不小于10的有机胺或有机酸;所述溶剂为溶点不大于60℃的非配位溶剂;硫与12族元素的物质的量比为1∶1-1.5。本发明方法工序简单,便于操作,溶剂环保且成本低,可节约成本50%以上,本方法无论是在实验室合成还是工业合成上都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184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光触媒及其应用 CN200810200196.3 2008-09-19 CN101676031A 2010-03-24 范莉; 黄德音; 孙凯; 范蕾; 冒巍巍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光触媒,该光触媒可由下述方法制备获得,其步骤为:A.耐酸性的非金属矿石或非金属合成化合物活化及去除酸溶性杂质;B.在盐酸和高分子化合物协同作用下四氯化解液的制备;C.核壳沉积包覆。本发明还提供了光触媒在建筑装饰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优点在于:具有核壳结构的光触媒既可以很好的解决纳米二化钛在涂料、塑料、化纤等体系中因纳米粒子团聚或被其他无机、有机成份包埋,不能很好发挥光催化作用的问题,同时表面包覆的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是在盐酸和高分子化合物的协同作用下,四氯化钛经过二次水解,在低于100℃的温度下,无需煅烧的条件下,形成了完整的结晶,粒径小于10纳米、比表面积大。
185 核壳结构纳米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0710164855.8 2007-12-27 CN100560254C 2009-11-18 霍德璇; 赵士超; 吕燕飞
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纳米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传统的单一结构的热电转换效率低。本发明具体步骤是:将金属A和物质B放入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助剂,110~500℃下保温2~48小时,生成化合物C;将化合物C取出用去离子乙醇清洗干净后放入反应釜中,加入金属D和物质E和入碱、溶剂、助剂,110~500℃下保温2~48小时,生成以化合物C为核、化合物F为壳的核壳结构的复合热电材料。其中金属A和D为锑、铋、钴、、铅、锌中的一种;物质B和E为碲或锑。本发明方法可以制得核壳结构的复合热电材料,其中核和壳均为热电材料,相对于传统的热电材料能够提高无量纲热电优值ZT,进而提高热电转换效率。
186 一种核壳结构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 CN200710191725.3 2007-12-14 CN100553756C 2009-10-28 孙柏旺; 周向荣; 姜新东; 陈慧娜
一种核壳结构纳米微囊的制备方法是一种分散性好、存储稳定和具有缓释效果的纳米微囊及其制备技术。该方法采用聚合物微粒为模板,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方法将具有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组装到模板表面,再将模板微粒溶解,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纳米微囊。微囊的囊壁厚度可以在纳米尺度精确控制,内壁的聚电解质与药物相互作用,从而将药物包裹到微囊内。所包裹的药物释放速率可控。本发明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药物的释放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在缓释药物的包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87 一种核壳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0810230432.6 2008-10-16 CN101530797A 2009-09-16 王建设; 王留成; 赵建宏; 宋成盈
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核壳催化剂以金属化物为成核材料,成核材料中含有SnO2,贵金属薄层分布在成核材料表面。核壳催化剂制备过程为:首先在200℃~600℃用H2或CO将成核材料中的SnO2还原为SnO,然后用SnO将贵金属的前躯体原位还原,过滤、洗涤,在空气中100℃~300℃加热0.5h~5h,将SnO转化为SnO2,即得到核壳结构催化剂。用该方法制备的核壳结构催化剂既节约了催化剂中贵金属用量,降低了催化剂成本,又可利用金属氧化物提高贵金属的催化活性。该核壳结构催化剂可用于一氧化氧化、甲醇和乙醇电氧化、氧气电还原等反应。
188 一种核壳结构杂化电极的制备方法 CN200710052394.5 2007-06-07 CN100463233C 2009-02-18 赵兴中; 吴素娟; 韩宏伟; 台启东; 张京; 徐晟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核壳结构杂化电极的制备方法,以TiO2胶体为原料采用粉末涂覆法制备TiO2纳米晶膜。在TiO2纳米晶膜上反应直流磁控溅射沉积MgO,制备TiO2(MgO)核壳结构的杂化电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TiO2/电解质界面电荷复合大的缺点,有利于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该方法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各项光电参数均有提高,是一种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有效方法。此外,该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189 一种核壳结构的制备方法 CN200810032803.X 2008-01-18 CN101215002A 2008-07-09 胡彦杰; 刘杰; 李春忠
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制备方法,将四氯化钛和乙醇均匀混合,由惰性气体载入蒸发汽化,通过设置在燃烧反应器顶部的三通道烧嘴的中心管进入燃烧反应器,在燃烧室内进行解反应,反应温度为1000~2500℃,并最终生成一种核壳间存在空隙的二氧化钛壳中球结构,从燃烧反应器顶部排出收集,尾气经过HCl吸收塔后排空;同时,空气由二环进入反应器;同时,氢气由三环进入反应器。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二氧化钛壳中球结构,设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实施。所得到的壳中球结构,允许电磁波在其内部空间内反复折射,提高了其对光线的利用率。
190 核壳结构纳米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0710164855.8 2007-12-27 CN101214548A 2008-07-09 霍德璇; 赵士超; 吕燕飞
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纳米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传统的单一结构的热电转换效率低。本发明具体步骤是:将金属A和物质B放入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助剂,110~500℃下保温2~48小时,生成化合物C;将化合物C取出用去离子乙醇清洗干净后放入反应釜中,加入金属D和物质E和入碱、溶剂、助剂,110~500℃下保温2~48小时,生成以化合物C为核、化合物F为壳的核壳结构的复合热电材料。其中金属A和D为锑、铋、钴、、铅、锌中的一种;物质B和E为碲或锑。本发明方法可以制得核壳结构的复合热电材料,其中核和壳均为热电材料,相对于传统的热电材料能够提高无量纲热电优值ZT,进而提高热电转换效率。
191 核壳结构粉体的制作方法 CN200410086547.4 2004-10-21 CN1328217C 2007-07-25 宋家严
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核壳结构粉体的制作方法,其主要是利用表面膜技术在远红外线功能粉体粒子表面制作负离子或光触媒功能膜层,形成核壳结构粉体粒子;其中远红外线可以穿透表面膜层,该核壳结构粒子可同时呈现远红外线放射、负离子产生、光触媒作用等效果;核壳结构粒子使用微波能量处理,改善壳层功能性粒子的晶相,提高整体粒子的功能特性,同时增进在产品应用时的分散性。
192 用于电泳显示器的核壳结构的微粒 CN02156809.X 2002-12-13 CN1225675C 2005-11-02 徐望; 陈辉勇; 丹尼斯·伦乐斯; 吴让二; 梁荣昌
发明涉及包括核壳结构颜料微粒的电泳显示器,所述核壳结构颜料微粒具有低比重和低折射率的核以及高折射率的壳层。
193 一种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202913.2 2022-09-29 CN115477945B 2024-05-07 李清华; 王凌峰; 白景科; 金肖; 徐兵; 李栋宇; 刘旭萍; 王邓
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的制备方法:在保护气体气氛中,将镉源、有机配体、有机溶剂和第一硒源混合发生成核反应,得到CdSe量子点核心的有机溶液;将所述CdSe量子点核心的有机溶液、锌源和无机阴离子源混合进行壳层包覆,得到所述核壳结构量子点;所述无机阴离子源包括第二硒源。本发明能促进CdSe量子点核心二次生长,且能够进一步调整量子点的荧光波段并压缩量子点的发射线宽,从而抑制量子点发射的非均匀展宽和本征展宽,能够稳定的获得超高色纯度的量子点,为高质量显示、量子点激光、多通道生物医学标记成像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194 一种核壳结构载药缓释凝胶栓塞微球 CN202311529006.3 2023-11-16 CN117338994A 2024-01-05 陈一; 卢嘉威; 王志杰; 刘嘉婷
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载药缓释凝胶栓塞微球,该微球为双层结构,包括内核球体和外壳层,内核球体由甲基丙烯酸钠、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N‑乙烯基吡咯烷三元共聚物构成,外壳层则由聚膦腈类大分子、聚乙烯醇构成,该双层微球具有优异的学性能、可负载高浓度药物或显影剂,可在体内血管中栓塞后实现药物的长效释放。
195 跨尺度核壳结构基复材及制备方法 CN202210011296.1 2022-01-05 CN114309587B 2023-12-01 曾元松; 刘雅菲; 徐严谨; 许慧; 韩秀全
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跨尺度核壳结构基复材及制备方法。该方法中,首先纳米陶瓷颗粒的预分散,采用高速球磨法将预分散的粉末镶嵌在微米硬质陶瓷颗粒表面,以形成壳层结构;然后,将具有壳层结构的增强体粉体基元与铝合金基体粉末混合球磨均匀混合,以形成混杂增强复合合金粉,最后将混杂增强复合合金粉采用热压工艺处理获得跨尺度核壳结构铝基复材;本发明设计的跨尺度核壳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塑性匹配度低、复杂应的传递效率低、制备过程增强体团聚的问题,平衡了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维持材料的塑性之间的矛盾。
196 一种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010711907.4 2020-07-22 CN111687425B 2023-04-18 张昱; 王泽鹏; 崔成强; 张凯; 陈新
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向火花烧蚀装置内通入载气气源后,载气在高压脉冲下火花放电,高温火花将两个电极表面的材料烧蚀蒸发,形成两种原子团簇,随即冷凝形成纳米颗粒,经烧结、冷却,熔点高的纳米颗粒先凝结为核心,熔点低的纳米颗粒后凝结为壳层,形成核壳结构以降低能量保持稳定状态。该制备方法无需制备前驱体,工艺简单快捷且环保,降低生产成本,可连续生产,有利于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该制备方法制得的核壳颗粒纯度高、单分散性好、尺寸可控、且尺寸分布窄;该制备方法通过更换电极的材料可以制备得到不同类型的核壳材料,可应用于电子生物医药、化工等领域。
197 MoSi2@ZrO2核壳结构制备方法 CN202010702108.0 2020-07-21 CN112079640B 2023-01-24 张建军; 刘靠斌; 韦学龙; 梁炳亮; 陈卫华; 何文; 欧阳晟; 艾云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MoSi2@ZrO2核壳结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MoSi2粉、SDS加入烧杯中机械超声搅拌,使用或酒精作为分散介质;(2)、分散一定时间后,向悬浮液中加入锆源,滴加性溶液NH3·H2O或者NaOH,至PH在7~14之间;继续搅拌一定时间,至混合均匀;(3)、将制备好的悬浮液置于反应釜中,固化时间12~48h,固化温度为160~220℃;使用烘箱加热,通过一定的升温速率使得悬浮液达到一定温度后保温;(4)、水热反应合成后,通过过滤,洗涤,烘干,过筛,得到粉体;(5)、将制备好的粉体在煅烧设备中煅烧1~6h,保温温度300~400℃;(6)、经上述步骤,得到MoSi2@ZrO2核壳结构,合成ZrO2粉的体积分数为10~30vol%。本发明采用水热法,无污染,降低了设备的要求,对环境友好。
198 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搭建方法 CN202211146696.X 2022-09-20 CN115631812A 2023-01-20 石林; 陈开峡; 黄涛; 张勤芳; 张运祥; 王仲杰; 戴海璐; 侯海军; 刘超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搭建方法,可以应用于纳米复合材料和计算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输入与目标核壳结构对应的目标分子的坐标文件;读取坐标文件中的目标分子的基矢和目标分子中每个原子的原子坐标;利用目标分子的基矢确定与目标核壳结构对应的中心坐标;针对目标分子中的每个原子的原子坐标,利用第一预设公式转换原子坐标,得到原子转换坐标;确定原子转换坐标与中心坐标之间的坐标距离,得到第一坐标距离;在确定第一坐标距离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原子转换坐标为目标原子坐标;按照预设存储格式将目标原子坐标写入预设文件中,得到目标原子坐标集合;以及根据目标原子坐标集合搭建目标核壳结构。
199 核壳结构复合材料与其形成方法 CN202010043964.X 2020-01-15 CN112876115B 2022-12-27 游胜闵; 许建中; 庄凯翔; 张名惠
一种核壳结构复合材料与其形成方法。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的形成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烷壳层以包覆陶瓷核心,并形成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其中陶瓷核心为金属与硅的氧化物,包含100重量份的、50至95重量份的、15至40重量份的硅、2至15重量份的镁、2至20重量份的、与2至10重量份的锰。
200 一种核壳结构有机树脂的制备方法 CN202110372681.4 2021-04-07 CN112920423B 2022-12-06 赵天宝; 袁诗琳; 陈宝书; 徐龙平; 雷霆
发明涉及有机树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化硅的表面依次经包含有乙烯基的硅烷偶联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处理后,得到改性二氧化硅;S2将S1中的改性二氧化硅、无溶剂加入反应器中,再加入聚硅氧烷预聚体、铂催化剂以及含氢聚硅氧烷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核壳结构有机硅树脂。采用本申请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后续的使用工序中出现缩聚,同时采用分段聚合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有机硅树脂,其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好,便于分散。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