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角动量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一种航天器三超控制可变包络动量分析方法 CN202010351874.7 2020-04-28 CN111605735B 2022-03-04 宗红; 关新; 汤亮; 袁利; 王有懿; 姚宁; 张科备; 郭子熙; 郝仁剑; 冯骁; 刘昊; 龚立纲
发明一种航天器三超控制可变包络动量分析方法,适用于兼具有敏捷机动要求与高精度指向控制需求的航天器姿态控制领域。现有的控制矩陀螺群安装倾角固定不变,难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控制力矩陀螺群角动量能力。针对此,设计一种航天器三超控制可变包络角动量分析方法。在原有控制力矩陀螺群安装构型固定的基础上,引入安装倾角这一控制变量,实现控制力矩陀螺群角动量包络的进一步提升,分析结果表明安装倾角可变时,在XOY平面内控制力矩陀螺群合成角动量能够由250Nms提高到261Nms,在Z轴方向控制力矩陀螺群合成角动量能够由145Nm提高到279Nms,提高了航天器敏捷机动能力。
162 涡旋光轨道动量数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02110054607.8 2021-01-15 CN112880978B 2021-11-05 晋云霞; 赵靖寅; 邵建达; 孔钒宇; 莫建威; 郝旺
一种基于不透明干板直边缘衍射的涡旋光轨道动量数的测量装置包括涡旋光产生模,生待测涡旋光;衍射模块,用于将待测涡旋光转换为边缘衍射光,挡住涡旋光场的一部分,未遮挡的部分经近场衍射后入射到成像装置;成像装置,用于接收垂直入射的边缘衍射光,并成像后传输至计算机。本发明能够实现涡旋光轨道角动量数的测量,检测元件的简便和易得,并且能够快速地检测所用涡旋光的轨道角动量数。
163 一种多通道轨道动量复用非线性全息装置 CN202010249949.0 2020-04-01 CN111427248B 2021-07-27 杨昊成; 方心远; 张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轨道动量复用非线性全息装置,光源采用近红外激光器,近红外激光器发出的光束通过线偏振器后,经分束器I分离成光束I与光束II,光束I经过空间光调制器I反射后,依次经过分束器I、透镜I、孔洞、反射镜、透镜II,在偏振分束器处与光束II汇合;分束器II一侧放置挡光板,光束II经分束器II分离的光束经过空间光调制器II反射后,依次经过分束器II、透镜III、半波片、透镜IV,在偏振分束器处与光束I汇合;汇合光束依次经过KTP晶体、透镜V,由二向色镜分离出基波与二次谐波,最终由CCD相机分别记录。本发明拓宽了每个光学频率上的通道数,且信噪比高、成像效果好。
164 一种短线形腔轨道动量模式单频光纤激光器 CN201910697353.4 2019-07-30 CN110556691B 2021-07-20 甘久林; 衡小波; 杨中民; 张智深; 林巍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接谐振实现高模式纯度的短线形腔轨道动量模式单频光纤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包括基模浦源、偏振控制器、轨道角动量模式产生器、波分复用器、窄带光纤光栅、增益离子环形掺杂的高增益涡旋光纤、宽带光纤光栅、光纤隔离器和涡旋光纤。本发明基于涡旋光纤的模式分离和优化设计,采用涡旋光纤器件以确保特定阶轨道角动量模式在谐振腔内和输出端的产生和稳定传输。基于同阶模式泵浦机制和谐振腔滤模效应,在短线形腔谐振基础上获得轨道角动量模式激光输出。本发明基于线形腔内单一模式直接谐振机制,输出的轨道角动量模式单频激光具有模式纯度高和光束质量好等优点。
165 电磁波量子态轨道动量通信系统及方法 CN201911345307.4 2019-12-24 CN111130612B 2021-07-09 张超; 徐鹏飞
发明提供一种电磁波量子态轨道动量通信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发射子系统和接收子系统;其中,发射子系统包括第一高压电源、第一高速电子枪、第一电子回旋产生模、电磁波调制模块、轨道角动量量子发射器、轨道角动量模态选择器,以及波束赋形辐射器;接收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高压电源、第二高速电子枪、第二电子回旋产生模块、轨道角动量量子耦合器、衍射放大装置、电子分选装置、接收解调器以及数据处理单元。本发明能够直接检测电磁波量子态的轨道角动量模态,利用轨道角动量维度传输数据,大幅提高数据传输容量,突破传统天线接收电场强度的容量界。
166 涡旋光轨道动量数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02110054607.8 2021-01-15 CN112880978A 2021-06-01 晋云霞; 赵靖寅; 邵建达; 孔钒宇; 莫建威; 郝旺
一种基于不透明干板直边缘衍射的涡旋光轨道动量数的测量装置包括涡旋光产生模,生待测涡旋光;衍射模块,用于将待测涡旋光转换为边缘衍射光,挡住涡旋光场的一部分,未遮挡的部分经近场衍射后入射到成像装置;成像装置,用于接收垂直入射的边缘衍射光,并成像后传输至计算机。本发明能够实现涡旋光轨道角动量数的测量,检测元件的简便和易得,并且能够快速地检测所用涡旋光的轨道角动量数。
167 一种多阶声轨道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 CN202010203590.3 2020-03-20 CN111447015B 2021-05-28 卢苇; 孙浩; 蓝宇; 周天放; 郭荣真
发明提出了一种多阶声轨道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属于声换能器领域。解决了现有声轨道角动量发射技术难以便捷的生成声轨道角动量,且难以准确快速的解调声轨道角动量的所含信息的问题。它包括一种多阶声轨道角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它包括一阶声轨道角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二阶声轨道角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和基阵定位支架,所述一阶声轨道角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和二阶声轨道角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均呈等间距空间螺旋状排布,所述基阵定位支架两端分别与一阶声轨道角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和二阶声轨道角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相连。它主要用于水声通信。
168 一种产生局域轨道动量的螺旋线谐振器 CN202010050482.7 2020-01-17 CN111129686B 2021-03-19 张璇如; 崔铁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生局域轨道动量的螺旋线谐振器,包括第一谐振图形层、第二谐振图形层、位于二者之间的介质基板层;第一谐振图形层包括外侧金属圆圈、第一金属螺旋线结构;第一金属螺旋线结构包括多条均匀分布的金属螺旋线,每条金属螺旋线的一端与外侧金属圆圈连接,另一端共圆;第二谐振图形层包括大面积金属地上互补的内侧圆圈、第二互补螺旋线结构;第二互补螺旋线结构包括多条均匀分布的互补螺旋线,每条互补螺旋线的一端与内侧圆圈连接,另一端共圆;第一金属螺旋线结构和第二互补螺旋线结构沿谐振器表面法线方向的投影不重合或不完全重合。该谐振器通过上下两层螺旋线的旋转增强结构的手性非对称性,在亚波长尺度实现局域的轨道角动量谐振器。
169 基于VCSEL的轨道动量复用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910081102.3 2019-01-28 CN109861077B 2021-02-26 余思远; 孙雅琪; 朱国轩; 喻颖; 刘洁
发明涉及光电元件及器件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基于VCSEL的轨道动量复用器件,包括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氮化相位层、金属遮挡层、P面电极和N面电极;其中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上以中心点为圆心由内向外依次刻蚀有圆柱、第一外环和第二外环结构;氮化硅相位层设置在圆柱结构的上表面,占圆柱上表面的二分之一面积;金属遮挡层设置在第一外环的上表面和第二外环的上表面并刻蚀为金属光栅结构;P面电极和N面电极设置在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上。本发明还提出所述复用器件的制备方法,且所述复用器件能够实现同轴独立调制高纯度的1、2、3阶OAM光束,实现OAM光束的同轴集成,且该复用器件的制作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
170 基于偏振和轨道动量加密的超表面全息方法 CN202010212692.1 2020-03-24 CN111240173B 2021-02-02 黄玲玲; 周宏强; 王涌天; 赵睿哲; 魏群烁; 李晓炜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偏振和轨道动量加密的超表面全息方法,属于微纳光学、全息复用领域。本发明对于携带特定轨道角动量的涡旋光束,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输入和输出偏振态的组合,能够在检测平面上重建不同的全息图像。不同的输出偏振通道之间没有串扰。在正交偏振通道中能够实现一个涡旋光束阵列,作为输入光束所携带角动量的指示器。此外,所述轨道角动量选择性全息术能够提供用于擦除和修改全息照相重建图像的额外灵活性。通过利用轨道角动量光束描绘特定的图像细节,同时保留图像的有用方面,能够揭示一些隐藏(伪装)的信息,从而提供比平面波照明情况更复杂的场景,使得本发明使轨道角动量光束具有修改图像信息的能
171 基于声学轨道动量的超精细三维成像方法 CN202010944517.1 2020-09-10 CN112083432A 2020-12-15 李胜全; 葛铮; 曹津舫; 夏启兵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声学轨道动量的超精细三维成像方法,其技术特点是:构建声学轨道角动量超精细三维成像声呐;声学轨道角动量超精细三维成像声呐发射涡旋声场并接收远处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分别对俯仰角和方位角进行一次波束形成,得到该区域一系列二维的声呐图像切片,在距离向合成这一系列切片得到三维声呐成像;分别对俯仰角和方位角进行二次波束形成,得到超精细图像。本发明设计合理,其利用携带声学轨道角动量的涡旋声场进行探测,可以比平面波或球面波探测提供更丰富的回波信息,可在大幅减少阵元数量的同时显著提升成像分辨
172 一种使用轨道动量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法 CN202010771909.2 2020-08-04 CN112039658A 2020-12-04 尚涛; 孙海正; 张源境; 唐瑶; 刘然; 刘建伟
发明公开一种使用轨道动量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法:步骤1、构建一般测量设备无关QKD协议模型,Alice和Bob是需建立安全密钥共享的合法通信双方,Charlie是不可信的第三方测量设备;步骤2、第三方完成对辅助光子的Bell态测量,并将测量结果通过经典公开信道发送给Alice和Bob;步骤3、通信双方根据测量结果得到密钥种子;步骤4、重复步骤1-3,获得足够长的密钥种子;步骤5、生成具有相同秩的斐波那契密钥矩阵;步骤6、验证密钥矩阵是否正确。本发明优点:(1)不需要调整系统参考系。(2)不需要对量子比特进行翻转。(3)使用高容量编码方式,提高了纠缠光子编码能。(4)具有高数据传输速率。
173 一种双频双极化多功能轨道动量天线 CN202010652358.8 2020-07-08 CN111916893A 2020-11-10 黄惠芬; 李帅男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频双极化多功能轨道动量天线,包括馈源、介质基板及金属地板,所述金属地板设置在介质基板的下方,介质基板上表面设置呈周期性排列的辐射单元构成电磁超表面,所述馈源设置在介质基板的上方,馈源照射电磁超表面并在馈源上方形成多个涡旋波束,所述辐射单元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内嵌圆环,所述内嵌圆环带有枝节。本发明提供的双频双极化多功能轨道角动量天线,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即可产生多涡旋波束、多轨道角动量模式、多辐射方向,同时本发明具有平面化、单层结构、易加工、高增益、高口径效率的优点。
174 轨道动量涡旋电磁波发生装置的设计方法 CN201810233261.6 2018-03-21 CN108539425B 2020-09-15 衣建甲; 冯瑞; 曹雪琦; 孟颖繁; 黄晋鹏; 梁晓涓; 张海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动量涡旋电磁波发生装置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设计圆柱状微波透镜并计算不同尺寸的基础单元结构所对应的相对介电常数;二、形成微波透镜;三、制作微波透镜;四、放置微波透镜和馈源。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本发明中的微波透镜与离散的旋转相位板相比,结构连接紧密,更容易固定、携带与使用,产生的涡旋电磁波的波束的发散角更小,方向更集中,传播的距离更远;(2)本发明中的微波透镜允许发射天线频带宽度拓宽到了7GHz到13GHz;(3)本发明中微波透镜采用全电介质材料,能耗很低且耐腐蚀;(4)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微波透镜,价格低廉,能大大降低工业制造成本。
175 一种多轨道动量光束产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2010410520.5 2020-05-15 CN111596462A 2020-08-28 孙洪波; 胡志勇; 陈岐岱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轨道动量光束产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型微光学元件及制备领域,包括多轨道角动量光束产生器的相位分布信息、加工数据转换、前期准备、多轨道角动量光束产生器的制备、显影与干燥;通过分区域划分、相位独立控制的方法,将整个器件按照等半径划分原则分成多个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内通过聚焦元件球面或者非球面透镜产生聚焦相位,通过螺旋相位板产生螺旋相位。通过结合两者,得到组合的多轨道角动量光束产生器,最终在光轴的不同位置产生多个轨道角动量模式。本发明的多轨道角动量光束产生器具有产生多个空间分布的轨道角动量模式的优势、结构简单、易于制备、可编程设计、适用性广、容易与各种现有光学系统集成的优势。
176 轨道动量线性激光器及激光通信系统 CN202010349299.7 2020-04-28 CN111509540A 2020-08-07 杨康; 刘艳格; 李燕; 李国玉; 王志
发明适用于激光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轨道动量线性激光器及激光通信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浦源、波分复用器、第一少模倾斜光纤布拉格光栅、第一偏振控制器、少模掺饵光纤、第二偏振控制器及第二少模倾斜光纤布拉格光栅;第一少模倾斜光纤布拉格光栅和第二少模倾斜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同阶角动量谐振峰位置一致,用于实现同阶角动量模式的信号光的谐振。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少模倾斜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特性,泵浦源发出的泵浦光在谐振腔内谐振激发出多个轨道角动量模式,通过调整偏振控制器实现多个角动量模式的任意一个角动量模式的选择输出,同一激光器可实现多阶OAM光束的选择输出。
177 一种多阶声轨道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 CN202010203590.3 2020-03-20 CN111447015A 2020-07-24 卢苇; 孙浩; 蓝宇; 周天放; 郭荣真
发明提出了一种多阶声轨道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属于声换能器领域。解决了现有声轨道角动量发射技术难以便捷的生成声轨道角动量,且难以准确快速的解调声轨道角动量的所含信息的问题。它包括一种多阶声轨道角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它包括一阶声轨道角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二阶声轨道角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和基阵定位支架,所述一阶声轨道角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和二阶声轨道角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均呈等间距空间螺旋状排布,所述基阵定位支架两端分别与一阶声轨道角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和二阶声轨道角动量发射换能器基阵相连。它主要用于水声通信。
178 电调圆极化复合多模态可重构轨道动量天线 CN202010089065.3 2020-02-12 CN111180882A 2020-05-19 李晖; 康乐; 张雯; 董可
发明公开的电调圆极化复合多模态可重构轨道动量天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介质基板及第二介质基板,第二介质基板上方设置有第三介质基板,第三介质基板与所述第二介质基板之间间隔有空气层;第一介质基板的下表面印制有金属馈电网络,第一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印制有与其形状大小相同的金属地板,第二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印制有四个金属辐射片;第三介质基板包括有在同一平面上设置的四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圆形的第三介质基板单元;每个第三介质基板单元的下表面均印制有同样半径的圆形的金属耦合贴片;还包括有四个馈电探针单元。该天线能进一步克服重构时性能单一和阵列馈网结构复杂的问题。
179 一种阵列式光学轨道动量复用整形光学系统 CN202010004562.9 2020-01-03 CN111061061A 2020-04-24 伍雁雄; 李朝晖; 高社成
发明公开一种阵列式光学轨道动量复用整形光学系统,包括:光纤光源、透镜组和傅里叶变换透镜,光纤光源、透镜组和傅里叶变换透镜沿着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透镜组包括:一维微球面透镜阵列和柱透镜组,一维微球面透镜阵列由在横向空间均布的多个结构相同的微球面透镜组成,柱透镜组由负光焦度柱透镜和正光焦度柱透镜组成,光纤光源位于柱透镜组的对称平面上,且放置于微球面透镜的前焦面上,正光焦度柱透镜位于傅里叶透镜的前焦面上,负光焦度柱透镜和正光焦度柱透镜同光轴设置。通过采用一维微球面透镜阵列,负焦度柱透镜和正焦度柱透镜形成倒置望远镜型式的柱透镜组,实现了光束整形。本发明主要用于光学技术领域。
180 一种多通道光学轨道动量光束整形光学系统 CN202010004403.9 2020-01-03 CN111045215A 2020-04-21 伍雁雄; 李朝晖; 高社成
发明公开一种多通道光学轨道动量光束整形光学系统,包括:光纤光源、柱透镜组和傅里叶变换透镜,所述光纤光源、柱透镜组和傅里叶变换透镜沿着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柱透镜组包括:一维微柱面透镜阵列和柱透镜,所述一维微柱面透镜阵列由在横向空间均布的多个结构相同的微柱透镜组成,所述光纤光源位于柱透镜的对称平面上,且放置于微柱透镜的前焦面上,所述柱透镜位于傅里叶透镜的前焦面上;本发明巧妙的采用一维微柱透镜阵列与单柱透镜组合的方式,所有通道的光源通过一维微透镜阵列和柱透镜进行整形,真正实现了多通道光学轨道角动量复用的光束整形。本发明主要用于光学技术领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