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地震波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地震波传播能量衰减补偿方法 CN201911007460.6 2019-10-22 CN110794455B 2020-09-29 阎建国; 宋鑫磊; 陈琪; 王博睿; 张雪纯; 邓儒炳; 张建团
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波传播能量衰减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入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广义S变换将实际地震资料从时域变换到频域,对实际地震资料求取时变的品质因子,根据时变增益限稳定因子法反Q滤波方程进行反Q滤波,得到反Q滤波结果实现衰减补偿。本发明中的与品质因子有关的时变增益限振幅补偿函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时变性更符合实际处理的需要,得到的振幅补偿结果更为准确;和现有的变增益限振幅补偿函数相比,其振幅补偿函数更为连续、光滑,解决了现有振幅补偿函数的振幅补偿结果存在的吉普斯效应。
122 一种地震波时频域初至自动拾取方法 CN202010507623.3 2020-06-05 CN111538082A 2020-08-14 许卓; 巩向博; 韩立国
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地震波时频域初至自动拾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炮集的初至波做时窗截取;通过S变换将地震道转换到时频域,对参考道及目标道的时频谱进行反褶积;在炮域内,对反褶积结果进行叠加生成虚拟时频谱;对虚拟时频谱和参考道时频谱进行褶积;在检波点域内,对褶积结果进行叠加得到超级虚拟时频谱;沿时间轴计算超级虚拟时频谱的能量;采用差分算子获得能量差分曲线;在差分曲线上找到局部最大值作为初至波到时;逐道完成时频域初至自动拾取。本发明抗噪能强,拾取精度高,不受地震道波形不一致和近地表复杂条件的影响,大大减少人工修改初至波拾取的工作量,能很好地满足各种复杂条件下地震勘探对初至波自动拾取的高精度要求。
123 一种用椭圆法确定地震波速度的方法 CN202010155190.X 2020-03-09 CN111239825A 2020-06-05 李启成; 闵也; 何书耕
提出一种用椭圆法确定地震波速度的方法,在反射波勘探中,可能的反射点应在介于炮点和接收点之间的椭圆上,如果实际的反射面是平面,并采用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有几次覆盖就对应几个椭圆,每个椭圆都满足各自的方程,椭圆有共同交点,位于椭圆最低点的短轴上。联立椭圆法相关方程,可以得到显示解的地震波速度。该方法理论清晰、过程简单、误差小。而目前地震波速度谱的计算采用多次覆盖技术,通过抽道集得到共反射点道集,进行动校正后,得到叠加速度谱,但叠加速度获得过程中采用的动校正会产生多种误差。
124 地震波联合成像方法及系统 CN201710218601.3 2017-04-05 CN108693559B 2020-04-07 刘志远; 刘俊州; 刘喜武; 刘宇巍; 张远银; 霍志周; 刘炯
公开了一种地震波联合成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针对倾域共成像点道集,分离倾角域共成像点道集中的绕射能量与反射能量,进而获得绕射能量道集与反射能量道集;基于绕射能量道集与反射能量道集,通过归一化处理,获得归一化因子;对绕射能量道集与反射能量道集进行叠加成像,获得绕射能量成像剖面与反射能量成像剖面;基于绕射能量成像剖面、反射能量成像剖面与归一化因子,获得联合成像剖面。本发明通过反射波和绕射波联合成像,可以更清晰准确地同时表征反射体和绕射体。
125 一种地震波形特征分解的方法及装置 CN201810958255.7 2018-08-22 CN109143354B 2020-03-10 李凯; 胡少华; 马子涵; 张枫; 贺维胜; 张立彬
申请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地震波形特征分解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所述地震数据中包括至少一个采样点;将所述地震数据转换为弧度域的地震数据体,所述弧度域的地震数据体中包括至少一个弧度值,所述弧度值由所述采样点的斜率确定;将所述弧度域的地震数据体中的弧度值与指定阈值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将所述弧度域的地震数据体分解为层位数据体和沉积数据体;基于所述层位数据体进行层位解释,并基于所述沉积数据体进行沉积解释。本申请实施方式可以提高地震解释的精度和效率。
126 地震信号吸收补偿方法及系统 CN201810540760.X 2018-05-30 CN110554426A 2019-12-10 李会俭; 陈世军; 黄雪继; 谭未一
公开了一种地震信号吸收补偿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基于原始地震波信号确定补偿曲线的峰值系数η和峰值频率fm;步骤2:根据峰值系数η和峰值频率fm计算控制参数n和σ;步骤3:根据控制参数n和σ计算增益函数Λ(τ,ω);步骤4:根据增益函数Λ(τ,ω)进行吸收补偿处理,进而计算时间域的地震波信号;步骤5:判断时间域的地震波信号及其时频谱是否符合设定标准,若是,则执行步骤6,若否,则重新确定补偿曲线的峰值系数η和峰值频率fm,重复步骤2-5;步骤6:输出时间域的地震波信号剖面。本发明通过二参数约束的地震波信号吸收补偿,对经地下介质吸收衰减过的地震波信号进行补偿处理,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可控性和可行性,为后续的解释提供高品质数据。
127 一种高压介质地震波传播模拟方法 CN201810721895.6 2018-07-04 CN109100801B 2019-08-23 符力耘; 付博烨; 魏伟; 孙伟家
发明涉及一种高压介质地震波传播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与孔隙结构参数相结合的新型声弹性公式;2)利用新型声弹性公式计算不同压状态下的等效弹性模量和弹性波速度;3)提取岩石内部颗粒间结构数据:自相关长度;4)针对各压力状态,分别将步骤2)得到的等效弹性模量作为岩石介质弹性模量的背景值,并根据步骤3)提取的自相关长度,结合自相关函数,在背景值中添加弹性模量扰动,建立各压力状态下的岩石数值模型;5)在各岩石数值模型中分别进行有限元地震波场模拟,并针对深部储层特性,提取储层散射衰减Qc‑1值,其中,Qc‑1表示尾波衰减系数。
128 一种对地震波屏蔽与波导的抗震建筑 CN201610707266.9 2016-08-23 CN106121337B 2019-04-30 吉彦
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地震波屏蔽与波导的抗震建筑,包括建筑物本体,用于过滤地震波的屏蔽层以及波导装置,屏蔽层位于建筑物本体所在的地基层,波导装置包括波导柱,波导柱的一端设置于地基层,且位于屏蔽层与建筑物本体之间,另一端设置于地基层外。此对地震波屏蔽与波导的抗震建筑能够将部分地震波屏蔽并导出地震波,以保护建筑物,免受地震波的冲击,从而达到保护建筑物内的人员财产安全。
129 一种高温介质地震波传播模拟方法 CN201811203247.8 2018-10-16 CN109490947A 2019-03-19 符力耘; 王志伟; 张志敏
发明属于地震波模拟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高温介质地震波传播模拟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传统的地震波正演模型为常温介质导致的模拟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的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边界元法将热弹性波动方程转化为边界元形式方程;利用边界元形式方程求得地震波在均匀岩石物理模型区域的边界的应值和位移值;将边界的应力值和位移值代入边界元形式方程求得地震波在均匀岩石物理模型内区域的应力值和位移值;根据均匀岩石物理模型区域的边界和内区域的全部应力值和位移值,确定地震波的波形记录。本发明可以准确考察高温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对深层及超深层油气勘探领域拓展提供理论基础,对地球深部观测数据异常现象提供合理的解释。
130 一种地震波传播正演模拟方法和装置 CN201811201794.2 2018-10-16 CN109239776A 2019-01-18 毛海波; 郑鸿明; 张龙; 张仲祜; 范旭
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波传播正演模拟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纵向坐标变换算法将用于地震波模拟的预设地质模型上的不规则区域从第一坐标系转换为可用于差分计算的第二坐标系下的规则区域;基于交错网格高阶差分算法求解在第二坐标系下的规则区域中的每个网格点上的物理量;根据所述第一坐标系与第二坐标系之间的映射关系,将各所述网格点上的物理量转换为第一坐标系下的物理量并作为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的输出。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起伏地表等地表模型的地震波模拟,尤其是对于正演的初至波,利用本发明可以进行静校正效果的分析研究,且波形保持良好,模拟精度高,数值频散很小。
131 一种高压介质地震波传播模拟方法 CN201810721895.6 2018-07-04 CN109100801A 2018-12-28 符力耘; 付博烨; 魏伟; 孙伟家
发明涉及一种高压介质地震波传播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与孔隙结构参数相结合的新型声弹性公式;2)利用新型声弹性公式计算不同压状态下的等效弹性模量和弹性波速度;3)提取岩石内部颗粒间结构数据:自相关长度;4)针对各压力状态,分别将步骤2)得到的等效弹性模量作为岩石介质弹性模量的背景值,并根据步骤3)提取的自相关长度,结合自相关函数,在背景值中添加弹性模量扰动,建立各压力状态下的岩石数值模型;5)在各岩石数值模型中分别进行有限元地震波场模拟,并针对深部储层特性,提取储层散射衰减Qc-1值,其中,Qc-1表示尾波衰减系数。
13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地震波识别算法 CN201810851740.4 2018-07-30 CN109086872A 2018-12-25 任涛; 袁旭; 王浩升; 夏非凡; 富润峰; 刘琳; 高明明
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和特征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挑选足够数量能够支持网络训练的地震与非地震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去噪、起点处截取等相关预处理确保数据的可用性;根据需求搭建卷积神经网络,在调试以及测试的过程中再根据需要和效果不断调整层数和一些重要参数;采取dropout,Batch Normalization等一些防止过拟合的手段;将地震数据以三分量三通道的形式传送到网络中,进行不断的训练与调试,进行多番训练后用网络模型进行测试,根据结果调整训练数据的组成比例、迭代次数以及数据量的大小;通过此方法我们可以达到97.17%的准确率对地震波进行识别。
133 震源驱动装置以及地震波生成设备 CN201810631300.8 2018-06-19 CN109031405A 2018-12-18 邢雪峰; 陈玉达; 梁劲夫; 徐洋; 林君
公开了一种震源驱动装置以及地震波生成设备,包括:信号发生模,包括多个驱动电路和选择电路,每个驱动电路用于按照相应的扫频分辨率产生相应扫频范围的控制信号,选择电路用于按照选择周期来选择多个驱动电路之一产生的控制信号作为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参数计算每个驱动电路的扫频范围以及选择电路的选择周期,控制每个驱动电路以相应的扫频范围来产生控制信号,并控制选择电路按照选择周期来选择多个驱动电路之一产生的控制信号作为输出,使得信号发生模块按照期望扫频分辨率来输出期望扫频范围的控制信号。
134 地震波联合成像方法及系统 CN201710218601.3 2017-04-05 CN108693559A 2018-10-23 刘志远; 刘俊州; 刘喜武; 刘宇巍; 张远银; 霍志周; 刘炯
公开了一种地震波联合成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针对倾域共成像点道集,分离倾角域共成像点道集中的绕射能量与反射能量,进而获得绕射能量道集与反射能量道集;基于绕射能量道集与反射能量道集,通过归一化处理,获得归一化因子;对绕射能量道集与反射能量道集进行叠加成像,获得绕射能量成像剖面与反射能量成像剖面;基于绕射能量成像剖面、反射能量成像剖面与归一化因子,获得联合成像剖面。本发明通过反射波和绕射波联合成像,可以更清晰准确地同时表征反射体和绕射体。
135 成层场地地震波斜入射波动分析方法 CN201810316759.9 2018-04-10 CN108549104A 2018-09-18 周太全; 赵耀
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层场地地震波斜入射波动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求解地震斜入射时成层场地一维时域自由场,求解自由场时考虑土体的非线性特点,将土体看做粘弹性材料;(2)对自由场进行人工边界转换,人工边界转换时考虑土体的初始应;(3)基于OpenSees计算平台的岩土动力分析模型确定人工边界的等效载荷;(4)对人工边界施加等效载荷,进行非线性拨动分析。本发明的成层场地地震波斜入射波动分析方法,将土体视为粘弹性材料,考虑土体动力作用下表现出的非线性、滞回特性,精度高、计算效率高。
136 一种地震波初至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01810768659.X 2018-07-13 CN108535777A 2018-09-14 翟明岳
发明公开一种地震波初至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利用一阶线性回归函数和克里金插值方法对已确定初至的地震序列进行训练得到的时间窗最优长度;获取检波器采集的待检测的地震记录序列;建立第一时间窗和紧随第一时间窗的第二时间窗,两个时间窗的长度均为时间窗最优长度;对地震记录序列的左侧和右侧进行数据填充;从第一时间窗的中心对准地震记录序列的第一个数据滑动两个时间窗,直至第一时间窗的中心对准地震记录序列的最后一个数据,每滑动一个数据的步长,对两个时间窗内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从而确定地震记录序列中的各个数据处是否有地震波动到达。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避免噪声对检测精度的影响,提高检测准确度。
137 地震波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1810076505.4 2018-01-25 CN108398719A 2018-08-14 张捷; 刘志洋
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波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相应的装置,先将共炮域地震波数据转换为共偏移距地震波数据,再对所述共偏移距地震波数据进行正演计算和反演计算,重复迭代多次,不断更新计算数据函数和目标函数,直至达到预定结果,得到最终压缩波速度模型和最终剪切波速度模型。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的处理效率高,能够根据最终压缩波速度模型和最终剪切波速度模型,高度还原地震波传输的地下介质的精细结果。
138 一种人工地震波自动监测系统 CN201810339458.8 2018-04-16 CN108303732A 2018-07-20 焦玉勇; 欧光照; 王浩; 张厚江; 谭飞; 田湖南
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地震波自动监测系统,包括三分量检波器、同步通讯器、信号线和主机。系统的操作过程包括开启主机、设置采集参数、启动系统等待采集、掌子面放炮掘进、触发采集、数据采集存储、数据传输和数据查看八个步骤,从而实现超前地质预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了采集现场无人化,避免了采集人员恶劣环境下作业的险;数据采集为自动触发,检波器不需要通过导线与炸药卷相连,每次掌子面爆破均可以自动采集;采样工作操作简单、施工方便,无需专的地质预报工作者,熟练即可掌握。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利、矿山行业地下洞室开挖的不良地质体超前地质预报。
139 一种地震波初至拾取方法及系统 CN201810105274.5 2018-02-02 CN108254788A 2018-07-06 翟明岳
发明公开一种地震波初至拾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包含有初至波的参考地震道的地震记录序列,得到参考地震序列;获取待检测的地震道;利用滑动窗口,将所述待检测的地震道划分成多个地震记录序列,得到多个待测地震序列;计算每个所述待测地震序列与所述参考地震序列之间的互信息量;筛选所述互信息量中的最大值所对应的待测地震序列,得到含初至地震序列;根据所述含初至地震序列与所述参考地震序列的时间间隔计算所述含初至地震序列的时刻,得到地震波初至。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及系统,能够避免噪声干扰,提高初至拾取的准确度。
140 一种混合二维地震波走时计算方法 CN201810077621.8 2018-01-23 CN108072897A 2018-05-25 孙辉; 孙章庆; 张志厚; 张平; 孟繁昌; 邹时贵; 夏龙龙; 邓瑞; 李梦; 黎佳宾; 刘丁毅; 钟雨田; 张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二维地震波走时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读入相关参数、速度模型;沿着震源向不同方向发出射线并计算中心射线信息;使用波前构建法计算射线范围内网格点的地震波走时;对全空间网格点走时属性进行分类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初始窄带;使用快速推进法计算剩余网格点地震波走时。本发明通过使用窄带技术连接了快速推进法与波前构建法,通过波前构建法提高了震源附近较小区域的地震波走时计算精度,从而提高了快速推进法在剩余区域网格节点的计算精度,实现了一种兼顾计算效率与计算精度的二维地震波走时计算。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