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地震波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释散地震波的框架建筑工程结构体系 CN201210046850.6 2012-02-18 CN102808428A 2012-12-05 侯企东
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项释散地震波的框架建筑工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工程基础,另一部分是框架建筑体;在基础板块中设有能够释散地震波的许多释波块,在框架建筑体底部和外围,设有能够释散地震波的许多尖端点,与基础版块中的释波块一一相对应并紧密连接,形成释散地震波的框架建筑工程体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地震发生时,强大的地震波动能量向框架建筑整体的基础板块冲来,基础板块中的释波块的不同方向的尖点可释散大部分波动能量;又经地基底脚尖端和释波针进一步释散波动能量,该座框架建筑的整体所接收到的地震波会大大减少。经过多次反复模拟实验证实:一旦九级地震发生时,本框架建筑整体接受到的地震等级不过四级。由此可见,地表核电站或地下核电站应首先应用受益;公共建筑或居住建筑得到广泛应用时,会大大减少越来越频发的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162 一种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 CN200910236129.1 2009-10-28 CN102053272A 2011-05-11 杨振武; 唐建明; 李显贵; 孔选林; 徐天吉; 马昭军; 赵爽; 黄玉静
发明提供的多分量地震波数据的去噪方法包括采集步骤,用于获取地震波原始R、Z分量;滤波步骤,用于获取低频频带范围内的面波R、Z分量;单频分解步骤,用于将面波R、Z分量以多个频带进行频带分解;椭圆拟合步骤,用于获得针对每一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叠加步骤,用于将分别从每一频带的椭圆面波模型上获取的椭圆面波R、Z分量进行叠加,获得叠加后的面波R、Z分量;以及去噪步骤,用于从采集步骤获得的地震波原始R、Z分量中减去叠加后的面波R、Z分量,获得去噪后的地震波R、Z分量。本发明提供的多分量去噪方法能够有效去除面波,提高有效信号保真度。
163 释放地震波的框架梁结构 CN200910203348.X 2009-05-28 CN101899871A 2010-12-01 侯企东
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框架梁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释放地震波的钢铁框架梁结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依据尖端放电的基本原理,在钢铁框架梁的楞边缘设有许多释放地震波的尖端点,一旦地震发生时,这些尖端点可将地震波释放给宇宙空间;因此,可以减少地震波对钢铁框架梁的冲击,即降低了钢铁框架梁所接收到的地震等级,从而减少了地震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164 一种地震波动方程生成方法及系统 CN200810119765.1 2008-09-09 CN101369024A 2009-02-18 王润秋; 胡天跃
发明提供一种地震波动方程生成方法及系统,该地震波动方程生成方法包括:获取声波方程数据;获取地质参数信息;根据所述的声波方程数据和所述的地质参数信息进行任意差分精细积分,得出地震传播方程;求出稳定性条件、初始输入条件、边界处理条件;由所述的地震传播方程以及所述的稳定性条件、初始输入条件、边界处理条件生成地震波动方程。本发明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数值稳定性,可以在几乎不增加计算量的情况下较大地提高了计算精度和稳定性。用任意差分精细积分法导出的完全匹配层边界条件对边界反射有很好的衰减作用。本发明可以为复杂区地震波传播规律研究提供了一个高精度、稳定性能好的数据体。
165 震源和在地层中产生地震波的方法 CN200580002999.2 2005-01-21 CN100447579C 2008-12-31 B·贝斯特; J·E·埃克林
一种震源,包括具有旋转部(104)和往复部(105)的致动装置,将旋转部(104)的转动转换成往复部(105)的往复运动的波状表面转换装置(109),以及通过弹簧(107)与致动装置的往复部(105)连接的振动体(106)。
166 分辨率非线性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 CN200710177004.7 2007-11-08 CN101206264A 2008-06-25 符力耘
发明公开一种高分辨率非线性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将非线性多级结构Robinson地震褶积模型融合到非常规的Caianiello褶积神经网络中,实现了确定性和统计性两种反演方式的统一;通过Robinson地震褶积模型和非线性自仿射变换在阻抗参数和地震响应之间建立了一种确定的关系,实现了确定性反演;通过多级地震子波/反子波和Caianiello褶积神经网络在阻抗参数和地震响应之间建立了一种统计关系,实现了统计性反演;联合应用直接与间接两种反演方式进行波阻抗的估计和校正,以直接反演的结果作为间接反演的初始值,两种反演方式交替使用,最终利用间接反演获得高分辨率的合成全频波阻抗剖面。
167 一种地震波波阻抗反演的方法 CN200410102643.3 2004-12-29 CN100349008C 2007-11-14 高少武; 赵波; 田振平; 范祯祥
一种地震波波阻抗反演的方法,确定叠后地震数据的振幅谱和相位谱,并在井旁地震道上提取地震子波,确定地震子波的振幅谱和相位谱、谱宽度和主频;拾取地质地层层位对应的地震地层层位,并对拾取的层位进行检验和校正处理以及平滑和内插处理;对测井声波时差曲线和密度曲线进行标定,把深度域测井的声波时差曲线和密度曲线标定为时间域,与叠后地震数据的层位一致,生成井中波阻抗;对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小波奇性分析与小波特征提取;在油田的勘探、开发、开采中为油藏描述提供高分辨率的波阻抗参数。
168 一种地震波波阻抗反演的方法 CN200410102643.3 2004-12-29 CN1797037A 2006-07-05 高少武; 赵波; 田振平; 范祯祥
一种地震波波阻抗反演的方法,确定叠后地震数据的振幅谱和相位谱,并在井旁地震道上提取地震子波,确定地震子波的振幅谱和相位谱、谱宽度和主频;拾取地质地层层位对应的地震地层层位,并对拾取的层位进行检验和校正处理以及平滑和内插处理;对测井声波时差曲线和密度曲线进行标定,把深度域测井的声波时差曲线和密度曲线标定为时间域,与叠后地震数据的层位一致,生成井中波阻抗;对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小波奇性分析与小波特征提取;在油田的勘探、开发、开采中为油藏描述提供高分辨率的波阻抗参数。
169 一种定向激发地震波方法 CN01104356.3 2001-02-28 CN1373372A 2002-10-09 李子顺; 龙江南; 宋永忠
一种定向激发地震波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调查、预测替面上下地层岩性和倾向、倾,钻垂直井;2.在垂直于地震测线方向钻定向井,使其底部平行于潜水面之下有利激发岩层的地层倾角;3.将条柱形炸药包及雷管下到定向井井底,使其平行于地层倾角,然后激发地震波。用该方法激发地震波可大大提高地震波能量和地震频率,从而提高地震垂向分辨率
170 产生地震波的方法和装置 CN86105348 1986-09-02 CN86105348A 1987-04-01 威廉·S·肯尼迪; 斯蒂芬·J·布卢门克兰兹
公开了在井眼地层中产生地震波的方法和装置。选择井眼的某一部位,可以是井底,也可以是沿井身高度的任何其它部位,作为产生地震波的区段。提供了某种装置来激振处于所选井眼部位中的井眼液体,从而在液体中产生所需频率的稳定谐振压波。通过不断地对液体供给能量来补偿因液体摩擦、结构损失和声辐射的损失,使波形保持稳定。如此产生的稳定波通过井眼壁被辐射到地层中去,并最终为设置于地面上的地震波检测仪所接收。
171 一种地震波采集装置 CN202321790246.4 2023-07-10 CN220320697U 2024-01-09 周小仙; 侯世明; 封立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波采集装置,包括底板,底板内部滑动连接有地锚,底板上端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圆环,圆环内部固定连接有地震检波器,底板上端设置有动装置和固定装置,动力装置用于给固定装置提供动力,固定装置上端设置有下压装置,下压装置用于压住地震检波器。本实用新型利用地锚将底板固定在所需要的地方,然后将地震检波器安装到底板内部,接着在固定装置的作用下就可对地震检波器进行固定,使得地震检波器稳定的固定在底板上,这样就可以防止地震检波器倾倒,同时再在下压装置的配合下就可以使得地震检波器紧密与地面接触,从而可以使得地震检波器能更好的进行检测地震波,提高了地震波采集的准确度。
172 一种地震震源装置 CN202223003875.6 2022-11-11 CN219105181U 2023-05-30 刘卫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震源装置,装置包括震源护套、设置震源护套腔体内的冲击组件和固定设置在冲击组件上的齿条;齿条还与扇形齿轮啮合连接,扇形齿轮外接驱动件;冲击组件的一端连接有锤头,另一端连接有触发开关,触发开关与信号采集仪连接;齿条与锤头或触发开关之间设置有对应的导向环,各导向环固定设置在震源护套内且与震源护套同轴布设,冲击组件穿过对应的导向环并分别与导向环的内表面抵接;护套靠近触发器的一侧还连接有震源手柄,震源手柄上布设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用于控制驱动件开启或关闭。该装置旨在实现高效便携与可控性。
173 移动式地震波激振锤 CN202120044289.2 2021-01-08 CN214174636U 2021-09-10 贾会会; 张建强; 魏子钧; 师海; 王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地震波激振锤,涉及地震波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式车体,车体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中部设有过孔,过孔内穿绳索,绳索一端贯穿过孔与下方的地震波激振锤相连、另一端与驱动绳索伸缩的缠绕机构相连,缠绕机构设于车体上;地震波激振锤上设有用于检测锤击强度的测量仪器。通过移动式车体可自由移动,利用缠绕机构收放绳索带动地震波激振锤自由升降,实现不同高度地震波激振锤自由落体锤击地面,或者人为控制地震波激振锤向各个方向锤击,形成振动波,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及灵活性。本实用新型可节省人,操作方便快捷,一个人就可以完成锤击及振动波采集工作,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174 地震检波器耦合设备 CN201620205229.3 2016-03-17 CN205581313U 2016-09-14 杨波; 李其鑫
地震检波器耦合设备,包括下端敞口的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低位固定有贯穿外壳内部的隔板,所述隔板之上灌铸高密度的非磁性金属,所述外壳上表面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开孔至非磁性金属内部;所述外壳的敞口端通过质地柔软的材料密封,所述隔板与质地柔软的材料之间充填满砂土,所述插孔内同样充填有砂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地震波检波器耦合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硬化地面上检波器尾椎难以插入地下充分耦合的问题,实现简单、方便的实现检波器耦合的目的。
175 地震波立体演示台 CN201520830502.7 2015-10-23 CN205068979U 2016-03-02 周锦阳; 王耀民; 陈建平; 焦华彬; 卫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波立体演示台,包括一壳体,所述的壳体为圆筒形的透明结构,所述的地震波立体演示台还包括一纵波演示板,所述的纵波演示板与所述的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纵波演示板上设置有多个同心布置的圆形纵波演示灯带,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呈星形布置的横波演示板,所述的横波演示板上设置有多个倾斜布置的直线形横波演示灯带。本实用新型的地震波立体演示台的优点是:带有横波演示灯带和纵波演示灯带,能够生动形象的展示横波和纵波的传动方向,使人们能够快速了解这两种地震波的传动规律。
176 实验室用地震波感应器 CN201120217193.8 2011-06-24 CN202126506U 2012-01-25 张学娟; 张雷; 王伟明; 李吉君; 卢双舫; 薛海涛
一种实验室用地震波感应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专用于实验室的地震波感应器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波感应器还包括一个感应器固定架(5),所述感应器固定架(5)上固定有地震纵波敏感器(1)和地震横波敏感器(3),所述地震纵波敏感器(1)的弹簧下端连接一对纵波动合触点(2),所述地震横波敏感器(3)的重锤下端连接一对横波动合触点(4);感应器固定架(5)固定于所述支架(7)的上表面;所述水平支架(7)的下表面中部开有一个圆弧面的支撑凹槽,所述三支撑(6)的支撑棱位于此支撑凹槽内。该种实验室用地震波感应器能够在地震波发生的瞬间启动测量仪器,并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177 地震波接收装置 CN92219638.9 1992-08-25 CN2131111Y 1993-04-28 亓连生; 杨怀春; 王兴华; 管振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地震勘探用的地震波接收装置,适用于速度检波器无法正常安置,压电检波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盐田、潮沟、潮汐地带及更深的水域。本实用新型由橡胶帽和圆盘底座组成,橡胶帽套干圆盘底座上。圆盘底座内设有数个安装孔安装机电转换器,构成地震波水下接收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数据准确,适用于各种地带的地震波接收。
178 地震波形分類系統和方法 HK16104774 2016-04-27 HK1217043A1 2016-12-16 BASHORE WILLIAM M
179 一种地震震源装置 CN202223003822.4 2022-11-11 CN220105308U 2023-11-28 刘卫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震源装置,包括护套和设置护套腔体内的冲击组件;护套内设置有与护套具有相同中心轴的两个导向环,冲击组件穿过两个导向环并分别与导向环的内表面抵接;两个导向环之间布设有齿条和扇形齿轮,齿条固定在冲击组件上,且与扇形齿轮转动连接,扇形齿轮外接驱动件;冲击组件的一端连接有锤头,另一端连接有触发开关,触发开关与信号采集仪连接;锤头与靠近的导向环之间布设有第一限位挡台和第一蓄弹簧,触发开关与靠近的另一个导向环之间布设有第二限位挡台和第一减震弹簧;护套靠近触发器的一侧还连接有震源手柄,震源手柄上布设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用于控制驱动件开启或关闭。该装置旨在实现高效便携与可控性。
180 一种地震波测试系统 CN202221751672.2 2022-07-08 CN217932108U 2022-11-29 刘卫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波测试系统,所述地震波测试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仪和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仪电信号连接的锤和多个传感器;所述力锤用于敲击部分置于钻孔内的锤棒,多个传感器置于所述钻孔四周的岩体表面;所述锤棒包括位于两端的锤棒帽、锤棒头和位于中部的锤棒杆,所述锤棒杆与所述锤棒头可拆卸连接,所述锤棒头和部分锤棒杆置于所述钻孔内;所述锤棒杆外套设有护套,所述护套与钻孔内表面紧密接触,所述锤棒头表面与钻孔底部形状相匹配。旨在实现地震波测试出力点集中稳定、数据采集重复性好且激发安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