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地震波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地震波映像震源装置及地震波映像雷达系统 CN202221729058.6 2022-07-04 CN217521373U 2022-09-30 刘云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震波映像震源装置及地震波映像雷达系统,涉及地质检测的技术领域,地震波映像震源装置包括:轮毂,以及设置在轮毂转动面上的至少一个凸起;每个凸起块对应设置有梯度件;轮毂、凸起块和梯度件组装形成轮式震源,地震波映像震源装置用于与地震波映像雷达系统的动车配合,在动力车行进过程中提供震源来检测道路隐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震波映像震源装置及地震波映像雷达系统,可以通过地震波映像震源装置与地震波映像雷达系统的动力车配合,实现行进过程中的震源激发,实现快速检测的目的,进而提高了检测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42 地震波试验仪中对地震波进行检波解调的电路 CN201520184759.X 2015-03-30 CN204557273U 2015-08-12 唐雪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波试验仪中对地震波进行检波解调的电路,该电路包括耦合电路、检波电路和滤波比较电路,所述检波电路包括NOMS MN1、NMOS MN2、电阻R、电容C,NMOS MN1的栅极和漏极与耦合电路的一个输出端连接,NMOS MN2的栅极和漏极与耦合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NMOS MN1的源极和NMOS MN2的源极通过电阻R连接至滤波比较电路的输入端,电容C一端接地另一端接滤波比较电路的输入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0和NMOS MN0,NMOS MN0的栅极和漏极通过电阻R0接滤波比较电路的输入端,NMOS MN0的源极接地。有益效果是:经过初检的待检包络来临的时候,电流仍然会较大,NOMS晶体管MN0会将下降的包络往下拉,增加后面滤波比较电路的电压差,有利于解调电路的调节。
43 地震波激发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202211430274.5 2022-11-15 CN118050792A 2024-05-17 陈立; 张本健; 李乐; 周强; 段鹏飞; 杨海涛
申请公开了地震波激发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地下岩层对应的多个参考位置,地下岩层包括至少一个面元;在各个参考位置处分别激发地震波,得到多个回波数量,任意一个面元在各个参考位置处分别对应一个回波数量,任意一个面元在一个参考位置处对应的回波数量为任意一个面元针对在参考位置处激发的地震波形成的回波的数量;根据多个回波数量确定各个参考位置对应的特征信息;根据各个参考位置对应的特征信息和各个面元对应的回波数量阈值,确定地下岩层对应的地震波激发位置。本申请确定的地震波激发位置较为准确,有利于节约激发地震波的生产成本。
44 震源驱动装置以及地震波生成设备 CN201810631300.8 2018-06-19 CN109031405B 2024-04-12 邢雪峰; 陈玉达; 梁劲夫; 徐洋; 林君
公开了一种震源驱动装置以及地震波生成设备,包括:信号发生模,包括多个驱动电路和选择电路,每个驱动电路用于按照相应的扫频分辨率产生相应扫频范围的控制信号,选择电路用于按照选择周期来选择多个驱动电路之一产生的控制信号作为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参数计算每个驱动电路的扫频范围以及选择电路的选择周期,控制每个驱动电路以相应的扫频范围来产生控制信号,并控制选择电路按照选择周期来选择多个驱动电路之一产生的控制信号作为输出,使得信号发生模块按照期望扫频分辨率来输出期望扫频范围的控制信号。
45 一种振动锤、以及地震波激振装置 CN202310480569.1 2023-04-28 CN116973971B 2024-03-29 田野; 刘恒祥; 陈波; 王浩; 孟永旭; 许凯凯; 丁晓庆; 范胜华; 纪海亮; 郭根发; 宋亚锋; 顾庙元; 杨靖晖; 荣欣; 许来香; 吴鹏冠
发明涉及一种振动锤、以及地震波激振装置,振动锤包括外壳、锤击头、重锤体、弹性触发结构、球卡机构、以及伸缩动缸,所述外壳中设有密封的容置内腔,所述锤击头一部分位于容置内腔中一部分位于外壳外,并能够相对外壳沿锤击方向直线运动,所述伸缩动力缸固定在外壳且其活塞杆沿着锤击方向伸入到容置内腔中,所述弹性触发结构和重锤体都安装于容置内腔中,所述重锤体能够沿着锤击方向移动,且重锤体远离锤击头时会使弹性触发结构处于弹性储能状态并对重锤体施加朝向锤击头方向的弹力;所述球卡机构能够让重锤体和活塞杆连接或断开,让活塞杆伸出后时与重锤体带动压缩弹性触发结构,并且重锤体压缩弹性触发结构后与活塞杆脱离。
46 一种消除强反射振幅地震波的方法 CN202311009397.6 2023-08-11 CN117075198A 2023-11-17 唐浩钦; 张本健; 熊晓军; 李明阳; 许志远
发明涉及一种消除强反射振幅地震波的方法,隶属于油气田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基于测井数据建立目标层段地质模型,分析强反射振幅地震波的形成原因和地震波复合规律,再采用基于以内积的导数为目标的匹配追踪算法对地震资料作第一次子波分解,然后将第一次子波分解结果作为第二次子波分解的初始输入值,采用基于地质模型的地震波复合规律为约束条件对地震资料进行第二次子波分解,最后基于强反射振幅地震波的形成原因,去除第二次子波分解结果中的强反射振幅原子,并调整邻近子波原子的振幅系数,准确地消除了强反射振幅地震波。
47 裂缝型储层的地震波场模拟方法 CN202110778781.7 2021-07-09 CN113504565B 2023-11-17 唐跟阳; 张洋; 逯建平
说明书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裂缝型储层的地震波场模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储层的实测地质数据;利用倾斜裂缝岩石物理模型对所述实测地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含中观尺度裂缝的弹性参数数据;在地质网格中不同位置分别刻画出上文所述的中观尺度裂缝的弹性参数以及大尺度裂缝的弹性参数,得到多尺度裂缝下的弹性参数分布模型;基于所述多尺度裂缝下的弹性参数分布模型确定所述目标储层的地震波场数据。利用本说明书各个实施例,可以大幅提高地震波场模拟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对目标储层的地质结构认识的准确性。
48 一种振动锤、以及地震波激振装置 CN202310480569.1 2023-04-28 CN116973971A 2023-10-31 田野; 刘恒祥; 陈波; 王浩; 孟永旭; 许凯凯; 丁晓庆; 范胜华; 纪海亮; 郭根发; 宋亚锋; 顾庙元; 杨靖晖; 荣欣; 许来香; 吴鹏冠
发明涉及一种振动锤、以及地震波激振装置,振动锤包括外壳、锤击头、重锤体、弹性触发结构、球卡机构、以及伸缩动缸,所述外壳中设有密封的容置内腔,所述锤击头一部分位于容置内腔中一部分位于外壳外,并能够相对外壳沿锤击方向直线运动,所述伸缩动力缸固定在外壳且其活塞杆沿着锤击方向伸入到容置内腔中,所述弹性触发结构和重锤体都安装于容置内腔中,所述重锤体能够沿着锤击方向移动,且重锤体远离锤击头时会使弹性触发结构处于弹性储能状态并对重锤体施加朝向锤击头方向的弹力;所述球卡机构能够让重锤体和活塞杆连接或断开,让活塞杆伸出后时与重锤体带动压缩弹性触发结构,并且重锤体压缩弹性触发结构后与活塞杆脱离。
49 一种地震波走时快速确定方法 CN202310247371.9 2023-03-15 CN116359981A 2023-06-30 张云; 李夕海; 牛超; 曾小牛; 刘继昊
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波走时快速确定方法,包括步骤一、读入相关参数文件、速度模型;步骤二、采用计算机对所有网格点判断获取所有网格点的地震波走时。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通过网格点到震源点的距离与地震波走时扰动量相乘得到地震波走时,解决原始快速行进法计算地震波走时时的震源误差大问题。
50 车载地震波映像雷达系统 CN202210785846.5 2022-07-04 CN115166818A 2022-10-11 刘云祯
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地震波映像雷达系统,涉及地质检测的技术领域,车载地震波映像雷达系统包括:激震装置、地震波传感器接收装置、定位装置和动车;激震装置、地震波传感器接收装置和定位装置通过可拆卸方式与动力车组装并与动力车上的采集仪器连接,以形成车载地震波映像雷达系统,用于在动力车行进过程中检测地面下的地质隐患。本发明提供的车载地震波映像雷达系统,由于是在动力车行进过程中进行的检测,因此,整个检测过程既不阻碍交通,又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
51 震源装置和人工地震波实现方法 CN202210825978.6 2022-07-14 CN115016000A 2022-09-06 崔春阳; 石晓闪; 李春元; 王美美; 郑伟钰; 李向上
发明提出一种震源装置和人工地震波实现方法。本发明的震源装置,包括发射管,所述发射管从下至上延伸;冲击弹,所述冲击弹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发射管内以使得所述冲击弹具有发射位置和冲击位置,所述冲击弹与所述发射管可拆卸地相连以便在所述发射管内更换不同形状和/或材料的冲击弹,所述发射位置位于所述冲击位置的上方;发射装置,所述发射装置可带动所述冲击弹从所述发射位置移动至冲击位置,以便所述冲击弹向下冲击并形成人工地震波。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震源装置具有可控制人工地震波的波形和频带以便提高人工地震波信息携带量的优点。
52 地震波初至拾取方法及装置 CN202011090083.X 2020-10-13 CN114355436A 2022-04-15 王小卫; 袁焕; 赵玉莲; 杨哲; 冯心远; 刘杰; 刘梦丽
申请提供了一种地震波初至拾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工区的已拾取地震波初至的指定检波点;执行遍历步骤:基于预设的纵向滑动时窗长度范围、预设的子波长度范围和所述指定检波点的地震波初至,得到与该指定检波点所属的第一排列相邻的第二排列中的目标检波点的地震波初至;将所述目标检波点作为指定检波点,再次执行所述遍历步骤,直至所述目标工区中的各个排列均有地震波初至。本申请能够提高地震波初至拾取的效率和精度
53 使用地震波进行井眼时移监测的方法 CN201780061703.7 2017-10-04 CN109804273B 2022-01-11 A·A·马特瓦; P·M·兹沃吉斯
地震检波器通道的检波器一致性标量用于对地下地层进行时移监测。信号由通过邻近于每个相应地震检波器通道的所述地层传播的地震波引发。每个地震检波器通道以声学方式耦合到紧邻所讨论的地震检波器通道的位置的所述地层。可以输出地震检波器通道的基础检波器一致性标量和监测检波器一致性标量,以展示这些检波器一致性标量的改变。这些改变可用于描述关于所述地下地层的物理改变的信息。所述基础检波器一致性标量和所述监测检波器一致性标量的所述改变可以视觉方式显示。
54 一种地震波速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202110381536.2 2021-04-09 CN113156504A 2021-07-23 王伟
发明公开一种地震波速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包括:采集多个地震波;对多个地震波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对应的多个频谱;获取多个地震波对应的多个频散曲线,频散曲线指示频率和速度的关系;根据多个地震波对应的多个频散曲线和多个频谱确定基准频谱高点;根据基准频谱高点,将多个频谱分为正常频谱和非正常频谱;若地震波对应的频谱为正常频谱,获取地震波的频散曲线中第二高的速度值作为地震波的速度,若是地震波对应的频谱为非正常频谱,则获取地震波的频散曲线中最高的速度值作为地震波的速度。
55 混源激发地震波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2010021168.6 2020-01-09 CN113109865A 2021-07-13 王伟; 晏丰; 张品; 高士文; 任立强; 王芳
发明提供一种混源激发地震波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首先进行最小相位化处理,最小相位化处理可以保证处理后的可控震源子波就是最小相位,不会影响反褶积效果,然后进行振幅一致性处理,以及进行频率一致性匹配处理,考虑振幅和频率等一致性的影响,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由于混源激发造成的子波一致性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为后续处理奠定良好的资料基础
56 一种地震波减震器及其减震方法 CN202110367135.1 2021-04-06 CN113089869A 2021-07-09 时靖
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波减震器及其减震方法,包括弹性支撑体、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体,所述弹性支撑体的内圈设置有丝软轴,所述钢丝软轴含有多组钢丝,所述钢丝软轴外还包有箍筋;本发明,利用钢丝软轴的弯曲与拉伸,能够有效实现对纵波地震的减震效果,能够替代传统橡胶减震底座,增加了使用寿命,提升了防火等级。中间钢丝软轴与外部弹性支撑体均为平柔性构造,可以适应任何方向的水平地震。在荷载下,钢丝软轴还起到抗拔作用,当巨大时,会整体水平位移卸去风力。所述地震波减震器可以应对震中的纵波地震和任何方向的横波地震。
57 用于地震波探测的震源连续激发装置 CN202110338655.X 2021-03-30 CN113075723A 2021-07-06 任明永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震波探测的震源连续激发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安装壳体、位于空腔设置的安装支架、位于安装支架设置的驱动磁体和驱动线圈,在安装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冲击部,在第一冲击部设置有第一磁体,在驱动磁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磁体,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互排斥设置,第一磁体驱动第一冲击部相对安装壳体向外移动,在安装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冲击部,在第二冲击部设置有第三磁体,在驱动磁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磁体,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相互排斥设置,第三磁体驱动第二冲击部相对安装壳体向外移动,第一冲击部和第二冲击部同步反向移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58 地震波形聚类方法和装置 CN201910986526.4 2019-10-17 CN112684497A 2021-04-20 林煜; 李磊; 臧殿光; 郁智; 贺川航; 王雪梅
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波形聚类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钻测井资料,确定地震波形数据和地震波形数据的地震相标签;在目标工区中圈定设定区域,提取设定区域的无标签地震相波形数据;根据地震波形数据和无标签地震相波形数据,确定有标签地震相数据;对有标签地震相数据进行多尺度离散化处理,确定多尺度有标签波形数据;根据多尺度有标签波形数据和地震波形数据的地震相标签,对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确定训练后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将目标工区的地震道输入到训练后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确定目标工区地震相分类结果。本发明利用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生成对抗网络的半监督学习方法实现了目标工区地震相的快速精准分类。
59 地震波形分类方法及装置 CN202011203634.9 2020-11-02 CN112379442A 2021-02-19 姚燕飞; 崔京彬; 徐涛; 陈萍; 李宏伟; 熊伟
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波形分类方法及装置,地震波形分类方法包括:从目的工区中已钻井的地震数据中获取目的地层的厚度;根据所述已钻井的目的地层与未钻井的目的地层之间的平距离、所述已钻井的目的地层的厚度以及所述未钻井的目的地层的厚度计算所述已钻井的目的地层以及未钻井的目的地层之间的相关系数;根据所述相关系数对地震波形进行分类。本发明在考虑了研究区的工区沉积背景、储层沉积特征、岩性、物性、发育位置及发育厚度的差异的前提下,通过自适应调节地震道波形权重系数,使得地震波形分类结果更加准确,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
60 一种地震波形分析方法及装置 CN201910540787.3 2019-06-21 CN112114360A 2020-12-22 李磊; 詹仕凡; 熊伟; 万忠宏; 徐少波; 陶春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波形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不同地震相的样本点标签库。根据样本标签库中不同的样本标签建立复合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复合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包括循环自编码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自编码神经网络用于对地震波形进行降维处理,循环神经网络用于对地震波形进行聚类分析。采用超参数的方式更新复合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中的参数,完成对地震波形的分析。本发明能够充分挖掘反应地质特征的信息,从中得到能够反映研究目标层位地震相特征的向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