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核-壳结构纳米系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03132217.4 2003-07-31 CN1473791A 2004-02-11 王华平; 庄毅; 张玉梅
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纳米系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均匀沉淀法,一步完成沉淀反应和化学处理,经透射电镜检测,初级粒子尺寸为30-80nm,经X-射线衍射检测,晶粒尺寸为10-30nm,经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化物主要富集于表面的壳层,经沉降性分析,该核-壳结构纳米钛系复合物在去离子中的沉降速度缓慢,分散性大大优于同样方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
42 一种松香基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201810854353.6 2018-07-30 CN108822148A 2018-11-16 程丽华; 郭文姝; 王慧; 朱华平; 黄敏; 许江兵; 谭达刚
发明涉及用于金属防腐蚀化合物的合成于应用,具体公开了一种松香基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在合成过程中以三乙烯四胺与脱氢松香酸为原料制得松香基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中间体,再以磷酸对其进行曼尼希反应改性,制得一种松香基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电化学法、动态失重法、能谱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分析发现,缓蚀剂对金属具有很好地缓蚀作用,同时缓蚀剂的添加能够降低腐蚀电流密度,使腐蚀速率减小。
43 一种测定高Cr耐热中Delta素体相含量的方法 CN201010224504.3 2010-07-08 CN101900698A 2010-12-01 彭志方; 蔡黎胜; 彭芳芳; 陈方玉
发明公开了测算高Cr(≥9%Cr)耐热中Delta素体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被测高Cr(≥9%Cr)耐热钢试样的观察面磨光,抛光;②利用电子探针-能谱分析仪(EPMA-EDS)分别按一定测定数量测基体相和Delta铁素体相以及试样整体的化学成分;③求出所测基体相和Delta铁素体相以及试样整体的化学成分的统计平均值;④建立涉及基体相、Delta铁素体相、试样整体化学成分及各相含量测算相对误差最小的目标函数;⑤将目标函数编制成计算程序并用该程序算出Delta铁素体相含量。本发明方法的测算结果与常规金相分析法的图像定量结果有很好的吻合性,其结果准确、操作简单、省时。本发明可用于高Cr(≥9%Cr)耐热钢的设计、热成型及热处理工艺控制、材质及断裂与失效分析等重要领域。
44 一种松香基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201810854353.6 2018-07-30 CN108822148B 2020-08-21 程丽华; 郭文姝; 王慧; 朱华平; 黄敏; 许江兵; 谭达刚
发明涉及用于金属防腐蚀化合物的合成于应用,具体公开了一种松香基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在合成过程中以三乙烯四胺与脱氢松香酸为原料制得松香基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中间体,再以磷酸对其进行曼尼希反应改性,制得一种松香基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电化学法、动态失重法、能谱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分析发现,缓蚀剂对金属具有很好地缓蚀作用,同时缓蚀剂的添加能够降低腐蚀电流密度,使腐蚀速率减小。
45 一种不锈锈蚀原因的分析方法 CN201410160466.8 2014-04-21 CN105004651A 2015-10-28 金光慧; 陈国权; 马飞亚; 魏振伟
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锈锈蚀原因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锈蚀件表面观察,通过颜色差异判定锈蚀件外观的锈蚀程度;根据锈蚀程度将锈蚀件分为锈蚀区和非锈蚀区两部分,将锈蚀区和非锈蚀区两部分进行切割,制备金相试样,标明锈蚀面方向,将金相试样腐蚀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锈蚀件进行微观观察;利用能谱仪对锈蚀件的锈蚀区和非锈蚀区表面分别进行能谱分析,判定锈蚀区和非锈蚀区化学成分差异,得到不锈钢锈蚀件的锈蚀原因;通过盐雾试验对不锈钢锈蚀件的锈蚀原因进行验证,检验锈蚀原因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46 一种处理地下砷污染的方法 CN201310726402.5 2013-12-26 CN103723787A 2014-04-16 温涛; 程功弼
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地下砷污染的方法,针对国内外已成熟的水体砷去除材料,通过对水体砷去除效果比较和矿物元素分析,筛选出适合我国经济稳定高效的PRB化学材料,结合X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光电子能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研究金红石型和锐型两种晶型的纳米二化钛对地下水砷的去除效果、影响因子及其除砷机理。同时采取FeCl3对金红石矿进行改性并用于水体除砷,研究改性金红石矿吸附砷效果、影响因子及再生实验和模拟PRB实验,探讨铁改性金红石矿除砷机理。
47 Nd3-xCoxNbO7-锌分子筛复合多孔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CN201410841887.7 2014-12-26 CN104646003B 2018-08-03 栾景飞; 李妍妍; 陈梦静
发明采用超临界合成法和化学气相冷凝沉积法制备粉末催化材料Nd3‑xCoxNbO7(0.5≤x≤1);采用浸渍烘焙法制备复合多孔纳米催化材料Nd3‑xCoxNbO7(0.5≤x≤1)‑锌分子筛;并制备了新型光电极Nd3‑xCoxNbO7(0.5≤x≤1)。对这三种新材料进行表征:通过透射电镜进行组织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颗粒形状不规则,平均粒径为150nm;通过X射线衍射仪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Nd2CoNbO7为单相,结晶度较高;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探讨上述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形态和微区元素组成及电子层结构特征;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测定Nd2CoNbO7的特征吸收边,获得其带隙宽度为2.412eV。最后,使用上述催化剂分解水制氢以及可见光下催化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微囊藻毒素、亚甲基兰和磺胺甲恶唑。实验结果表明本项目制取的催化剂催化效果良好。
48 一种污处理的多孔纤维素负载钯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2111597401.6 2021-12-24 CN114308103B 2023-07-18 杨谦; 牛奕黎; 余晓皎; 何仰清; 姚秉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污处理的多孔纤维素负载钯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纤维素骨架,氯化锌为成孔剂,用乙二胺为氮源、二苯基膦为磷源用化学活化法通过管式炉高温进行制备和改性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碳基材,然后用氯化钯和氢化钠溶液通过化学合成法将纳米钯粒子接枝在多孔纤维素基材上,合成出NPC‑Pd复合材料,利用静态氮吸附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X射线衍射(XRD)、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技术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谱图表明,样品材料已经高度碳化且纳米钯粒子成功地负载到多孔碳材料上。有效运用了化学合成法将乙二胺上的氮原子和二苯基膦上的磷原子成功掺杂在多孔纤维素碳载体上,且纤维素是一种价格低廉容易获得的基材。
49 Nd3-xCoxNbO7-锌分子筛复合多孔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CN201410841887.7 2014-12-26 CN104646003A 2015-05-27 栾景飞; 李妍妍; 陈梦静
发明采用超临界合成法和化学气相冷凝沉积法制备粉末催化材料Nd3-xCoxNbO7(0.5≤x≤1);采用浸渍烘焙法制备复合多孔纳米催化材料Nd3-xCoxNbO7(0.5≤x≤1)-锌分子筛;并制备了新型光电极Nd3-xCoxNbO7(0.5≤x≤1)。对这三种新材料进行表征:通过透射电镜进行组织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颗粒形状不规则,平均粒径为150nm;通过X射线衍射仪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Nd2CoNbO7为单相,结晶度较高;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探讨上述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形态和微区元素组成及电子层结构特征;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测定Nd2CoNbO7的特征吸收边,获得其带隙宽度为2.412eV。最后,使用上述催化剂分解水制氢以及可见光下催化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微囊藻毒素、亚甲基兰和磺胺甲恶唑。实验结果表明本项目制取的催化剂催化效果良好。
50 一种污处理的多孔纤维素负载钯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2111597401.6 2021-12-24 CN114308103A 2022-04-12 杨谦; 牛奕黎; 余晓皎; 何仰清; 姚秉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污处理的多孔纤维素负载钯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纤维素骨架,氯化锌为成孔剂,用乙二胺为氮源、二苯基膦为磷源用化学活化法通过管式炉高温进行制备和改性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碳基材,然后用氯化钯和氢化钠溶液通过化学合成法将纳米钯粒子接枝在多孔纤维素基材上,合成出NPC‑Pd复合材料,利用静态氮吸附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X射线衍射(XRD)、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技术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谱图表明,样品材料已经高度碳化且纳米钯粒子成功地负载到多孔碳材料上。有效运用了化学合成法将乙二胺上的氮原子和二苯基膦上的磷原子成功掺杂在多孔纤维素碳载体上,且纤维素是一种价格低廉容易获得的基材。
51 粉体和其制造方法 CN202280035875.8 2022-05-16 CN117377640A 2024-01-09 江尻和正; 柴田和也
发明提供一种粉体,其特征在于:X射线衍射测定中的锐钛矿型结晶的峰强度(IA)相对于金红石型结晶的峰强度(IR)之比(IA/IR)为0.1以下;所含的颗粒的平均短轴长度为10~50nm,平均长短轴比为1~3;在450nm的波长的吸光度A450与在320nm的波长的吸光度A320之比(A450/A320)为0.015~0.5;并且,含有氮原子,在ESCA(化学分析用电子能谱:Electron Spectroscopy for Chemical Analysis)测定中,来自该氮原子的峰在395~402eV被观察到。由此,能够提供以金红石型结晶为主成分、UVA的遮蔽效果优异、对于人体的安全性高、且色调良好的氧化钛粉体。
52 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半导体封装件的制造方法 CN202180094409.2 2021-12-15 CN116867645A 2023-10-10 小寺省吾; 竹中聪史; 长谷川哲也; 八百板隆俊; 森野正行; 徳永未央; 早坂由起
本公开提供一种膜、所述膜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所述膜的半导体封装件,其中,所述膜至少具备基材和防静电层,并且具备以下特征:25℃下单轴拉伸300%后进行胶带剥离试验时的剥离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者25℃下单轴拉伸300%后进行擦拭试验时满足式(H2‑H1)≥0(H1为擦拭前的雾度、H2为擦拭后的雾度);或者在通过X射线电子能谱法进行的所述基材的所述防静电层侧的表面化学组成分析中,O/C在0.010~0.200的范围内或N/F在0.010~0.100的范围内。
53 半导体材料、其制造方法以及半导体器件 CN200610136555.4 2006-10-25 CN1956213A 2007-05-02 关章宪; 谷由加里; 柴田典义
一种在SiC衬底上具有由(0001)-面梯层和(11-2n)-面台阶[n≥0]构成的阶梯表面结构的半导体材料,使用该半导体材料的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该半导体材料的方法,其中在SiC晶体的外延生长之前,在SiC衬底上形成富-表面,富-碳表面满足比率R=(I284.5/I282.8)>0.2。其中当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器(XPS)测量时,I282.8(ISiC)是在与化学计量SiC有关的结合能(282.8eV左右)下具有峰值的C1s信号的积分强度,以及I284.5(IC)是在与石墨、SiCx(x>1)或SiyCH1-y(y<1)有关的结合能(284.5eV左右)下具有峰值的C1s信号的积分强度。
54 一种空间微小碎片的探测方法 CN201010522728.2 2010-10-26 CN102042820A 2011-05-04 郭云; 杨生胜; 张剑锋
发明涉及一种空间微小碎片的探测方法,属于空间环境探测技术领域。探测薄膜由上到下包括俘获碎片层、过渡层和基底材料;俘获碎片层材料为1~4μm厚的Au;基底材料材料为1~3mm厚的石英玻璃,过渡层材料为50~100nm厚的Ir;将探测薄膜搭载在航天器的迎面和背风面上,经过空间暴露后,携带回地面;地面分析采用二次离子质谱或离子枪剖析下X射线电子能谱的分析方法,获得探测薄膜分析后数据与空间碎片的相关数据的对应关系;从而获得所俘获碎片的化学组成。本发明利用低重量无功耗的探测薄膜,实现空间微小碎片的探测,俘获碎片层所能俘获并分析到的空间碎片为mg量级。
55 一种合金微弧化着绿色膜层的方法 CN201510290297.4 2015-05-29 CN104831327A 2015-08-12 于慧君; 赵天盖; 陈传忠; 王佃刚
发明涉及一种合金微弧化着绿色膜层的方法。以6063铝合金为基体,在酸钠-氢氧化(Na2SiO3-KOH)作为主电解液体系中加入甘油和氟化钾(KF),以(NH4VO3)为着色剂,配制着色电解液,制备绿色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研究了电解液参数和电参数对微弧氧化膜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分别对膜层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元素含量进行表征,分别采用涡流涂层厚度仪、划痕试验仪对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厚度及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进行检测,利用电化学腐蚀方法对陶瓷层的电化学耐蚀性能进行分析,优化工艺参数,制备出性能良好的绿色微弧氧化膜。
56 区熔定向凝固法制备磁驱动记忆合金单晶的方法 CN02121448.4 2002-06-21 CN100408717C 2008-08-06 蒋成保; 徐惠彬; 张天丽; 宫声凯; 章愫
一种区熔定向凝固法制备磁驱动记忆合金单晶,它是采用区熔定向凝固的方法,通过控制熔区长度、温度梯度和晶体生长速度,制备Ni50-58Mn20-30Ga20-25合金单晶,其工艺路线是:(1)真空感应法熔炼母合金,背底真空度达到10-2-10-3Pa,然后充氩气至0.3-0.7×105Pa;(2)真空感应炉里直接铸棒;(3)进行区熔定向凝固,控制熔区长度在10-20毫米,凝固温度梯度在200-1000K/cm,晶体生长速度为1-20mm/min;(4)制备出NiMnGa合金单晶;(5)用化学分析或电子探针(能谱)测定化学成分;(6)用热分析系统测量氏体相变温度,磁致伸缩测量系统测定磁驱动效应。采用区熔定向凝固的方法,有效地制备出NiMnGa合金单晶,合金沿轴向的成分偏差可控制在0.3%范围内,马氏体相变温度偏差小于5℃。
57 一种空间微小碎片的探测方法 CN201010522728.2 2010-10-26 CN102042820B 2012-07-11 郭云; 杨生胜; 张剑锋
发明涉及一种空间微小碎片的探测方法,属于空间环境探测技术领域。探测薄膜由上到下包括俘获碎片层、过渡层和基底材料;俘获碎片层材料为1~4μm厚的Au;基底材料材料为1~3mm厚的石英玻璃,过渡层材料为50~100nm厚的Ir;将探测薄膜搭载在航天器的迎面和背风面上,经过空间暴露后,携带回地面;地面分析采用二次离子质谱或离子枪剖析下X射线电子能谱的分析方法,获得探测薄膜分析后数据与空间碎片的相关数据的对应关系;从而获得所俘获碎片的化学组成。本发明利用低重量无功耗的探测薄膜,实现空间微小碎片的探测,俘获碎片层所能俘获并分析到的空间碎片为mg量级。
58 区熔定向凝固法制备磁驱动记忆合金单晶 CN02121448.4 2002-06-21 CN1465736A 2004-01-07 蒋成保; 徐惠彬; 宫声凯
一种区熔定向凝固法制备磁驱动记忆合金单晶,它是采用区熔定向凝固的方法,通过控制熔区长度、温度梯度和晶体生长速度,制备Ni50-58Mn20-30Ga20-25合金单晶,其工艺路线是:(1)真空感应法熔炼母合金,背底真空度达到10-2-10-3Pa,然后充氩气至0.3-0.7×103Pa;(2)真空感应炉里直接铸棒;(3)进行区熔定向凝固,控制熔区长度在10-20毫米,凝固温度梯度在200-1000K/cm,晶体生长速度为1-20mm/min;(4)制备出NiMnGa合金单晶;(5)用化学分析或电子探针(能谱)测定化学成分;(6)用热分析系统测量氏体相变温度,磁致伸缩测量系统测定磁驱动效应。采用区熔定向凝固的方法,有效地制备出NiMnGa合金单晶,合金沿轴向的成分偏差可控制在0.3%范围内,马氏体相变温度偏差小于5℃。
59 一种合金微弧化着绿色膜层的方法 CN201510290297.4 2015-05-29 CN104831327B 2017-05-10 于慧君; 赵天盖; 陈传忠; 王佃刚
发明涉及一种合金微弧化着绿色膜层的方法。以6063铝合金为基体,在酸钠‑氢氧化(Na2SiO3‑KOH)作为主电解液体系中加入甘油和氟化钾(KF),以(NH4VO3)为着色剂,配制着色电解液,制备绿色微弧氧化陶瓷膜层,研究了电解液参数和电参数对微弧氧化膜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分别对膜层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元素含量进行表征,分别采用涡流涂层厚度仪、划痕试验仪对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厚度及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进行检测,利用电化学腐蚀方法对陶瓷层的电化学耐蚀性能进行分析,优化工艺参数,制备出性能良好的绿色微弧氧化膜。
60 一种诱发细胞粘附生长因子RGD抗体免疫原的化学合成方法 CN200310117113.1 2003-12-03 CN1603337A 2005-04-06 李茂林; 朱鹤孙; 杨新林; 曹传宝; 王松
一种诱发细胞粘附生长因子RGD抗体免疫原的化学合成方法是应用双功能偶联剂小分子间苯二甲基二异氰酸盐(m-xylylen-diisocyanate,简称XDI)作桥梁,将短肽RGD(GLY-ARG-GLY-ASP-SER-PRO-LYS)粘附生长因子偶联到卵清白蛋白Ovalbumin(简称OVA)载体上,对偶联物RGD-OVA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纯化和紫外光谱测定,确定RGD与OVA偶联比为11∶1,用偶联物对兔子进行背部小剂量多点免疫注射,诱发出抗RGD抗体,诱导抗体RGD免疫原的化学物成功的合成,就可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固定在生物材料上的RGD,准确地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分析。避免了应用光电子能谱(XPS),傅立叶红外(FTIR)等测定材料表面的RGD费工费时的缺点。同时对于这些带有RGD糖蛋白检测和其相关细胞生长的关系分析也带来一定的帮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