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燃烧室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内燃机燃烧室 CN200310119482.4 2003-12-23 CN1554861A 2004-12-15 隆武强
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其属于发动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领域。该燃烧室在活塞顶内壁设有与喷油嘴油束数相对应的喷雾碰撞脊,利用碰撞脊上适合于喷雾流动的型面,使喷雾一部分被反弹,一部分顺着两侧的导向弧迅速分散,实现二次雾化,因而能较快地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使燃烧迅速和完善,而且不需要大的空气涡流,在明显改善发动机的烟度和排放指标的同时,还使经济性和动性指标提高。
142 自点火燃烧室 CN95106320.0 1995-05-18 CN1106531C 2003-04-23 R·阿尔特豪斯; Y·-P·邱; F·胡斯; J·J·凯勒
在主要由流入区(5)和燃烧区(11)组成的自点火燃烧器中,流入区(5)具有多个互相邻接地布置在流通管道周面上的涡流发生器(100)。预混区(7)连接在流入区(5)的下游,气态和/或液态燃料(9)在该预混区(7)内作为二次流被喷入气态主流(4)中。预混区(5)和位于其后的燃烧区(11)之间的过渡区的特点是有一个处于断面上的能形成燃烧区(11)的初始流动断面的台阶(12)。燃料(9)由分布在外周面上的一些燃料喷管(8)喷入,并且在燃料(9)中加入一部分助燃空气(10)。
143 燃气涡轮燃烧室 CN02126826.6 2002-07-22 CN1403745A 2003-03-19 万代重实; 齐藤圭司郎; 田中克则; 秋月涉
改善燃气涡轮燃烧室以提高冷却效果和火焰维持能,从而降低NOx的产生。燃烧室13包括内圆柱形构件13a和扩大的外圆柱形构件13b的双结构,从而扩大燃烧区的直径。预混喷嘴11包括其前端突出超过基板17的外套筒23和内侧的预混喷嘴部21。空气在外套筒23和预混喷嘴部21之间流动以提高预混喷嘴11的冷却效果。内、外高温气体循环流15、16形成在燃烧区以提高火焰维持能力。降低了迄今为火焰维持必不可少的辅助燃料的量,从而降低了辅助燃料燃烧产生的NOx量。防止了暴露于高温气体的基板17受预混喷嘴11的突出前部的过度加热。
144 汽轮机燃烧室 CN98104195.7 1998-03-20 CN1195088A 1998-10-07 J·克勒尔; R·苏特尔
在一个汽轮机组的一个燃烧室中,燃烧室的内部空腔(8)具有一个圆环结构,布置在该燃烧室周围的一组燃烧器(5)与内部空间关联运行并引发一个涡流(9)。该涡流(9)产生一个旋流中心(10),它保证了火焰前锋的稳定。
145 燃气轮机燃烧室 CN94117610.X 1994-10-27 CN1107933A 1995-09-06 大卫德·M·帕克; 大卫德·T·佛斯; 派雷·E·罗沃; 大卫德·J·阿莫斯
一种具有形成两个通道(90,92)的空气进口的燃气轮机燃烧室(4),每个通道有一沿周边分布的单独可转动的弯曲叶片(84,86)的系列。弯曲叶片装在轴向的二次燃料芯的供给管72上,该管穿过空气进口通道。中间套筒和外套筒构成外环道,在其中放置径向安装的二次燃料芯176。中间套筒和内套筒构成供给冷却空气的内环道。一个沿周打孔的伸展的阻尼件位于内环道中并引导冷却空气流过内套筒。
146 涡流燃烧室 CN86105755 1986-07-19 CN86105755A 1988-02-17 李德桃
发明涉及一种柴油机涡流燃烧室,其特点是改进了涡流燃烧室原有连接通道的结构形式。连接通道做成长度方向从上至下渐扩,截面成弧形,使进入涡流室的气流几乎同时到达涡流室的壁面,在平行的平面内产生有组织的主涡流,膨胀过程中燃气沿渐扩的连接通道喷出,至主燃烧室后,基本沿凹坑柱面流动,从而提高了空气利用率,降低了燃油耗,改善了主燃烧室燃烧状况。减少了有害物质NOx和简化了加工工艺。
147 内燃机燃烧室 CN86108006 1986-11-21 CN86108006A 1987-07-22 石田史郎
一种内燃机燃烧室,它有一个主燃烧室和一个副燃烧室相互联通地位于一个活塞的顶部。它可烧粗柴油,也可烧如汽油和酒精等低十六烷值的挥发性燃油。燃油以细微雾化状喷入主副燃烧室中且粘附在室壁上形成液态油膜。每个燃烧室中都形成一个涡流,副燃烧室中设有一个点火装置,保证在所有负荷工况下都能着火并使燃烧室壁面上的油膜蒸发和燃烧。从而可以获得一种低燃烧噪音、低振动且产生的未燃物也少的燃烧性能。
148 一种燃烧室结构 CN202510179346.0 2025-02-18 CN119958338A 2025-05-09 杨德纲; 杨致远
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室结构,该燃烧室结构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的输出组件、换热器,具体的,箱体内形成有燃烧空间、加热空间和换热空间,燃烧空间用于供燃料燃烧,燃烧加热的高温气流依次经过加热空间和换热空间;输出组件设置于加热空间内,输出组件用于将高温气流的热量输出;换热器设置于换热空间内,换热器包括壳体和与壳体连接的热管,壳体内形成有供高温气体通过的热道,壳体的外壁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的燃烧室与换热器连接稳定,在高温工作环境下不易出现结构损坏。
149 涡流器及燃烧室 CN202311354601.8 2023-10-18 CN119844796A 2025-04-18 唐帅; 黄望全; 陈浩
提供一种涡流器,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燃烧室头部转接段上,包括环形主体、第一轴向外延部、第二轴向外延部、抵顶凸台和冷却孔,环形主体包括径向凸和设置在各径向凸耳上的一对防转凸台,防转凸台与径向凸耳围成U型空间,U型空间用于容纳连接件;第二轴向外延部与第一轴向外延部分别设置在环形主体的轴向两侧;抵顶凸台设置在第一轴向外延部的外周侧;冷却孔贯穿环形主体并周向地设置。上述涡流器自身具有较佳的端面冷却效果。还提供一种燃烧室。
150 燃烧室燃烧器 CN202110931888.0 2021-08-13 CN115704563B 2024-09-17 韩啸; 韩猛; 林宇震; 周宇晨
发明提供一种燃烧室燃烧器,包括:中心组件,包括呈柱状结构的中间段;第一燃级,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段外侧的外环以及第一燃级旋流器,所述外环的内壁与所述中间段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燃级流动环腔,所述第一燃级旋流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级流动环腔内;燃烧室主体,包括端壁和侧壁,所述端壁连接于所述外环和所述侧壁;所述外环的内壁与所述中间段的外壁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锯齿状扰流部。工作时,第一燃级旋流器向第一燃级流动环腔内喷射油气,高速流动的油气接触锯齿状扰流部后,气体的流动参数发生变化。锯齿状扰流部的结构简单,没有增加燃烧室的体积和重量,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调整燃烧振荡的发生强度。
151 燃烧室试验器 CN202210192347.5 2022-03-01 CN116735217A 2023-09-12 鄂亚佳; 王雄辉; 宋国倩
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室试验器,述燃烧室试验器包括:燃烧室装置;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流体连通于所述燃烧室装置的入口;排气管,所述排气管流体连通于所述燃烧室装置的出口,所述排气管内沿气体流通方向设置有多个排气。通过调节多个排气阀的不同开度组合,可以调整燃烧室试验件的特征声学频率,然后通过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燃烧释热是否与脉动耦合,进而发生燃烧振荡现象,进一步可以获得燃烧振荡脉动幅值与油气比等状态参数的关系,获得燃烧室安全稳定运行的区间。
152 一种级间燃烧室 CN202310199230.4 2023-03-03 CN116182196A 2023-05-30 王任伟; 丁国玉; 陈丕敏; 高雅; 郭政言
发明公开一种级间燃烧室,通过设置具有环涡头部的火焰筒和随形设置在火焰筒外围的机匣,并在机匣与火焰筒壁面之间形成的进气通道处设置分流板的方式,实现将原本级间燃烧室进口来流全部气体直接参与燃烧的过程转变为了仅部分次流气体参与燃烧。该少量气体参与燃烧的过程能充分结合环涡流动的特点,实现合理的环涡区流场组织及油气匹配、使环涡区内漩涡及油气分布具备不易受主流流动影响的特点,实现燃烧室内组织充分且均匀稳定燃烧和有效降低压损的目的;分流板的设置使部分次流未经燃烧的气流回流后与高温环涡燃烧后的次流气流实现了初步交汇,从而降低了火焰筒出口气流的温度,使其随后与主流气流混合后形成的出口温度场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153 燃烧室试验装置 CN202110836376.6 2021-07-23 CN115751382A 2023-03-07 田晓飞; 刘兵兵; 史亚男
发明公开了提一种燃烧室试验装置,所述燃烧室实验装置包括机匣、火焰筒、固定组件和拉杆组件,所述火焰筒位于所述机匣内,所述火焰筒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主燃级旋流器,且火焰筒的前端与燃油喷嘴连接,所述固定组件位于所述火焰筒的后侧,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匣;所述拉杆组件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火焰筒的前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相固定,所述火焰筒的后端为自由端。火焰筒的前端通过拉杆组件与机匣固定,火焰筒的后端为自由端,在高温的试验环境下,火焰筒发生膨胀,火焰筒的前端在拉杆组件的固定作用下,位置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保证了燃烧室部件中对燃油喷嘴与主燃级旋流器的位置关系在热态工作时基本不变的设计要求。
154 燃烧室头部结构 CN202210088624.8 2022-01-25 CN114484499B 2023-02-17 韩啸; 王欣尧; 王建臣; 张弛; 林宇震
发明涉及燃气轮机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室头部结构,包括预燃级装置和主燃级装置,主燃级装置套设于预燃级装置的外侧,主燃级装置包括沿预燃级装置内的气体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套筒组件和第二套筒组件,第一套筒组件与预燃级装置之间形成第一集气腔,第一套筒组件设有与第一集气腔连通的第一进口,第一进口适于通入空气与燃料气体混合的混合气体;第二套筒组件与预燃级装置之间形成第一混合腔,第一混合腔与第一集气腔连通,第二套筒组件设有与第一混合腔连通的第二进口,第二进口适于通入燃料。实现主燃级预混燃烧的预混程度实时调节,获得主燃级燃料预混程度的较大范围调节,获得满足要求的主燃级燃料的预混程度。
155 燃烧室试验装置 CN202110790132.9 2021-07-13 CN115614776A 2023-01-17 田晓飞; 王嘉平; 史亚男
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室试验装置,燃烧室试验装置包括火焰筒,火焰筒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各个所述安装孔在所述火焰筒的轴向上与所述火焰筒的第一端的距离各不相同;多个所述安装孔中的一个可拆卸地设置有点火电嘴,其余所述安装孔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堵盖,所述堵盖用于将所述安装孔关闭。在进行燃烧室试验时,由于火焰筒上设置有多个不同位置的安装孔,因此可以将点火电嘴安装到不同的安装孔处,从而可以测得位于火焰筒的不同轴向位置的点火电嘴对于点火性能的影响,从而用一个火焰筒就能够获得点火电嘴在不同安装位置时燃烧室的点火性能,进而提高了试验效率,降低了试验成本。
156 燃烧室头部结构 CN202210088624.8 2022-01-25 CN114484499A 2022-05-13 韩啸; 王欣尧; 王建臣; 张弛; 林宇震
发明涉及燃气轮机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室头部结构,包括预燃级装置和主燃级装置,主燃级装置套设于预燃级装置的外侧,主燃级装置包括沿预燃级装置内的气体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套筒组件和第二套筒组件,第一套筒组件与预燃级装置之间形成第一集气腔,第一套筒组件设有与第一集气腔连通的第一进口,第一进口适于通入空气与燃料气体混合的混合气体;第二套筒组件与预燃级装置之间形成第一混合腔,第一混合腔与第一集气腔连通,第二套筒组件设有与第一混合腔连通的第二进口,第二进口适于通入燃料。实现主燃级预混燃烧的预混程度实时调节,获得主燃级燃料预混程度的较大范围调节,获得满足要求的主燃级燃料的预混程度。
157 一种燃烧室结构 CN202010200621.X 2020-03-20 CN111288491B 2021-07-16 邓爱明; 赵庆军; 胡斌; 赵巍; 项效镕; 隋秀明
一种燃烧室结构。所述燃烧室结构包括:截锥(1);扩压器(2),套设于截锥(1)外部,包括内型面(21)和外型面(22);火焰筒(3),连接外型面(22)的尾端;导流环(4),设于扩压器(2)中,与内型面(21)之间通入有高温燃气,与外型面(22)之间通入有纯净空气;波瓣混合器(5),沿其周向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双波瓣结构(51),每一双波瓣结构(51)由径向高度和宽度不同的两个波瓣组成,设置在扩压器(2)中,前端连接导流环(4)的尾端,后端与截锥(1)的尾端平齐,用于对高温燃气和纯净空气掺混,并在其后方的火焰筒(3)内形成流向涡(6),使得高温燃气在流向涡(6)中稳定燃烧。提高了掺混均匀性以及火焰稳定性
158 燃烧室弹性装置 CN201680034880.1 2016-06-15 CN107636366B 2021-03-12 J.M.安东尼维奇; R.伊里什; S.D.小科弗; K.H.克拉克; G.布伦; M.科辛斯基; B.瓦纳; M.加里
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燃烧室能量储存装置。所述能量储存装置包括连接至活塞曲轴中的相应者的第一和第二端部连接器以及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连接器可旋转地连接的柔性连接杆部分。所述柔性连接杆部分在高于预定气缸阈值时弹性屈曲以储存燃烧能量并且提供更恒定压力的燃烧过程。
159 燃气涡轮燃烧室 CN201910987231.9 2019-10-17 CN111059572A 2020-04-24 J.E.马萨尔梅; S.克劳斯; J-N.布莱尔
发明涉及一种燃气涡轮燃烧室(10),其具有燃烧室壳体(11),具有至少部分地位于燃烧室壳体(11)中的燃烧器(12),具有位于燃烧室壳体(11)中的火焰管(15),其包含燃气涡轮燃烧室(10)的主燃烧区(16),其中,火焰管盖(17)位于火焰管(15)的上游端,其中,在火焰管盖(17)的区域中径向上在内侧邻接火焰管盖(17)地延伸有燃烧器(12)的混合管(19),其至少部分地限定燃气涡轮燃烧室(10)的预-主燃烧区(21),其中,在燃烧器(12)的混合管(19)与火焰管盖(17)之间形成有轴向空气流通路(20),为了冷却混合管(19)经由其可在轴向上在外侧沿着混合管(19)引导空气,且其中,径向空气流通路(22)被引入火焰管盖(17)中,空气在轴向空气流通路(20)之后经由径向空气流通路可在火焰管盖(17)的径向上被引导用于冷却火焰管盖(17)。
160 燃烧室试验装置 CN201810822463.4 2018-07-25 CN110763474A 2020-02-07 冯晓星; 杨眉; 王嘉平
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室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段(2)和排气测量段(3),其中,试验段(2)包括机匣和设在机匣内供气体燃烧的火焰筒,机匣与火焰筒之间在试验段(2)的出口端通过固定板(202)连接,固定板上设有引气通道;排气测量段(3)设在试验段(2)的出口端,用于检测试验段(2)出口气流的参数;引气通道用于将机匣与火焰筒之间的气体导出至排气测量段(3)内,并在排气测量段(3)的内壁面形成冷却气膜。本发明的试验装置充分利用了已有的试验气体,既解决了机匣与火焰筒之间引气的排出,又利用了机匣与火焰筒之间的引气对排气测量段进行了冷却,能够降低试验成本,并保证排气测量段安全可靠地工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