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燃烧室内衬 |
CN201210387594.7 |
2012-10-12 |
CN103123123A |
2013-05-29 |
陈伟 |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室内衬。所述燃烧室内衬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一端包括前端内衬,该前端内衬经成形以限定引导主流流动的会聚内部;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二端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一端的后部,且包括后端内衬,所述后端内衬经成形以限定接纳所述主流并引导所述主流继续流动的发散内部。 |
102 |
气体燃烧室 |
CN201110193839.8 |
2011-07-01 |
CN102853417A |
2013-01-02 |
朱永彪 |
气体燃烧室,利用可燃气体燃烧后释放的大量的热,将水汽化后,推动汽轮机发电。燃烧室,造型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也可设计成其他形状的几何体,如柱体,锥体,球体,椭球体,台体,等造形,以及由这些几何体相互组合而成的空间造型。其大小根据实践需要确定。使用气体发电,是可燃气能的第二次再生产,能够发挥更加巨大的效益。方便工农业、交通运输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避免核污染给人类及地球生命造成的危害。可再生,价廉,环保,高效,可节约大量的煤炭和石油。 |
103 |
燃烧室装置 |
CN02141445.9 |
2002-08-30 |
CN1258661C |
2006-06-07 |
彼得·蒂曼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燃气轮机中的燃烧室装置,具有与至少一个燃烧器相连并引向轮机室的环形燃烧室(2)、将限定双壳结构的环形燃烧室(2)的环形燃烧室侧壁、由可拆卸安装在环形燃烧室侧壁的外壳(4)上的衬套元件(6a,6b)构成的环形燃烧室侧壁的内壳(3)、和形成在环形燃烧室侧壁的内壳(3)与外壳(4)之间的供冷却介质流动的间隙(5)。为了改进这种燃烧室装置以达到用相对较少的费用更换环形燃烧室侧壁的内壳的单个衬套元件的效果,本发明提出将衬套元件(6a,6b)制成每个都具有紧固结构的梯形设计,紧固结构形成在每个纵向侧面并且指向外部,可拆卸的紧固到相邻衬套元件的相应的配合结构和/或连接外壳(4)的支撑结构上。 |
104 |
燃烧室系统 |
CN02107701.0 |
2002-03-18 |
CN1228537C |
2005-11-23 |
约瑟夫S·亚当斯 |
具有与终端燃烧室相通的预燃室的燃烧室系统,其中,所述预燃室的长度比它的宽度要大得多。预燃室沿它的全部或部分长度可以是弯曲的,而且这种弯曲的腔室部分可以是相互嵌套的。 |
105 |
变容燃烧室 |
CN97115618.2 |
1997-08-06 |
CN1174284A |
1998-02-25 |
蒙国宁 |
一种变容燃烧室,是利用进气真空度通过油压去调整,改变燃烧室容积;这种燃烧室能有效地提高量调节汽油发动机低负荷的循环热效率,大幅度减少低负荷、怠速工况的油耗和排放污染,消除增压带来的爆震问题。 |
106 |
涡流器及燃烧室 |
CN202311354601.8 |
2023-10-18 |
CN119844796A |
2025-04-18 |
唐帅; 黄望全; 陈浩 |
提供一种涡流器,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燃烧室头部转接段上,包括环形主体、第一轴向外延部、第二轴向外延部、抵顶凸台和冷却孔,环形主体包括径向凸耳和设置在各径向凸耳上的一对防转凸台,防转凸台与径向凸耳围成U型空间,U型空间用于容纳连接件;第二轴向外延部与第一轴向外延部分别设置在环形主体的轴向两侧;抵顶凸台设置在第一轴向外延部的外周侧;冷却孔贯穿环形主体并周向地设置。上述涡流器自身具有较佳的端面冷却效果。还提供一种燃烧室。 |
107 |
燃烧室和燃烧器 |
CN202110931888.0 |
2021-08-13 |
CN115704563B |
2024-09-17 |
韩啸; 韩猛; 林宇震; 周宇晨 |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烧室和燃烧器,包括:中心组件,包括呈柱状结构的中间段;第一燃级,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段外侧的外环以及第一燃级旋流器,所述外环的内壁与所述中间段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一燃级流动环腔,所述第一燃级旋流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级流动环腔内;燃烧室主体,包括端壁和侧壁,所述端壁连接于所述外环和所述侧壁;所述外环的内壁与所述中间段的外壁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锯齿状扰流部。工作时,第一燃级旋流器向第一燃级流动环腔内喷射油气,高速流动的油气接触锯齿状扰流部后,气体的流动参数发生变化。锯齿状扰流部的结构简单,没有增加燃烧室的体积和重量,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调整燃烧振荡的发生强度。 |
108 |
燃烧室试验器 |
CN202210192347.5 |
2022-03-01 |
CN116735217A |
2023-09-12 |
鄂亚佳; 王雄辉; 宋国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室试验器,述燃烧室试验器包括:燃烧室装置;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流体连通于所述燃烧室装置的入口;排气管,所述排气管流体连通于所述燃烧室装置的出口,所述排气管内沿气体流通方向设置有多个排气阀。通过调节多个排气阀的不同开度组合,可以调整燃烧室试验件的特征声学频率,然后通过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燃烧释热是否与压力脉动耦合,进而发生燃烧振荡现象,进一步可以获得燃烧振荡脉动幅值与油气比等状态参数的关系,获得燃烧室安全稳定运行的区间。 |
109 |
一种级间燃烧室 |
CN202310199230.4 |
2023-03-03 |
CN116182196A |
2023-05-30 |
王任伟; 丁国玉; 陈丕敏; 高雅; 郭政言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级间燃烧室,通过设置具有环涡头部的火焰筒和随形设置在火焰筒外围的机匣,并在机匣与火焰筒壁面之间形成的进气通道处设置分流板的方式,实现将原本级间燃烧室进口来流全部气体直接参与燃烧的过程转变为了仅部分次流气体参与燃烧。该少量气体参与燃烧的过程能充分结合环涡流动的特点,实现合理的环涡区流场组织及油气匹配、使环涡区内漩涡及油气分布具备不易受主流流动影响的特点,实现燃烧室内组织充分且均匀稳定燃烧和有效降低压损的目的;分流板的设置使部分次流未经燃烧的气流回流后与高温环涡燃烧后的次流气流实现了初步交汇,从而降低了火焰筒出口气流的温度,使其随后与主流气流混合后形成的出口温度场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
110 |
燃烧室试验装置 |
CN202110836376.6 |
2021-07-23 |
CN115751382A |
2023-03-07 |
田晓飞; 刘兵兵; 史亚男 |
本发明公开了提一种燃烧室试验装置,所述燃烧室实验装置包括机匣、火焰筒、固定组件和拉杆组件,所述火焰筒位于所述机匣内,所述火焰筒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主燃级旋流器,且火焰筒的前端与燃油喷嘴连接,所述固定组件位于所述火焰筒的后侧,所述固定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匣;所述拉杆组件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火焰筒的前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相固定,所述火焰筒的后端为自由端。火焰筒的前端通过拉杆组件与机匣固定,火焰筒的后端为自由端,在高温的试验环境下,火焰筒发生膨胀,火焰筒的前端在拉杆组件的固定作用下,位置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保证了燃烧室部件中对燃油喷嘴与主燃级旋流器的位置关系在热态工作时基本不变的设计要求。 |
111 |
燃烧室头部结构 |
CN202210088624.8 |
2022-01-25 |
CN114484499B |
2023-02-17 |
韩啸; 王欣尧; 王建臣; 张弛; 林宇震 |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室头部结构,包括预燃级装置和主燃级装置,主燃级装置套设于预燃级装置的外侧,主燃级装置包括沿预燃级装置内的气体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套筒组件和第二套筒组件,第一套筒组件与预燃级装置之间形成第一集气腔,第一套筒组件设有与第一集气腔连通的第一进口,第一进口适于通入空气与燃料气体混合的混合气体;第二套筒组件与预燃级装置之间形成第一混合腔,第一混合腔与第一集气腔连通,第二套筒组件设有与第一混合腔连通的第二进口,第二进口适于通入燃料。实现主燃级预混燃烧的预混程度实时调节,获得主燃级燃料预混程度的较大范围调节,获得满足要求的主燃级燃料的预混程度。 |
112 |
燃烧室试验装置 |
CN202110790132.9 |
2021-07-13 |
CN115614776A |
2023-01-17 |
田晓飞; 王嘉平; 史亚男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室试验装置,燃烧室试验装置包括火焰筒,火焰筒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各个所述安装孔在所述火焰筒的轴向上与所述火焰筒的第一端的距离各不相同;多个所述安装孔中的一个可拆卸地设置有点火电嘴,其余所述安装孔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堵盖,所述堵盖用于将所述安装孔关闭。在进行燃烧室试验时,由于火焰筒上设置有多个不同位置的安装孔,因此可以将点火电嘴安装到不同的安装孔处,从而可以测得位于火焰筒的不同轴向位置的点火电嘴对于点火性能的影响,从而用一个火焰筒就能够获得点火电嘴在不同安装位置时燃烧室的点火性能,进而提高了试验效率,降低了试验成本。 |
113 |
燃烧室头部结构 |
CN202210088624.8 |
2022-01-25 |
CN114484499A |
2022-05-13 |
韩啸; 王欣尧; 王建臣; 张弛; 林宇震 |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室头部结构,包括预燃级装置和主燃级装置,主燃级装置套设于预燃级装置的外侧,主燃级装置包括沿预燃级装置内的气体流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套筒组件和第二套筒组件,第一套筒组件与预燃级装置之间形成第一集气腔,第一套筒组件设有与第一集气腔连通的第一进口,第一进口适于通入空气与燃料气体混合的混合气体;第二套筒组件与预燃级装置之间形成第一混合腔,第一混合腔与第一集气腔连通,第二套筒组件设有与第一混合腔连通的第二进口,第二进口适于通入燃料。实现主燃级预混燃烧的预混程度实时调节,获得主燃级燃料预混程度的较大范围调节,获得满足要求的主燃级燃料的预混程度。 |
114 |
一种燃烧室结构 |
CN202010200621.X |
2020-03-20 |
CN111288491B |
2021-07-16 |
邓爱明; 赵庆军; 胡斌; 赵巍; 项效镕; 隋秀明 |
一种燃烧室结构。所述燃烧室结构包括:截锥(1);扩压器(2),套设于截锥(1)外部,包括内型面(21)和外型面(22);火焰筒(3),连接外型面(22)的尾端;导流环(4),设于扩压器(2)中,与内型面(21)之间通入有高温燃气,与外型面(22)之间通入有纯净空气;波瓣混合器(5),沿其周向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双波瓣结构(51),每一双波瓣结构(51)由径向高度和宽度不同的两个波瓣组成,设置在扩压器(2)中,前端连接导流环(4)的尾端,后端与截锥(1)的尾端平齐,用于对高温燃气和纯净空气掺混,并在其后方的火焰筒(3)内形成流向涡(6),使得高温燃气在流向涡(6)中稳定燃烧。提高了掺混均匀性以及火焰稳定性。 |
115 |
燃烧室弹性装置 |
CN201680034880.1 |
2016-06-15 |
CN107636366B |
2021-03-12 |
J.M.安东尼维奇; R.伊里什; S.D.小科弗; K.H.克拉克; G.布伦; M.科辛斯基; B.瓦纳; M.加里 |
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燃烧室的能量储存装置。所述能量储存装置包括连接至活塞和曲轴中的相应者的第一和第二端部连接器以及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连接器可旋转地连接的柔性连接杆部分。所述柔性连接杆部分在高于预定气缸压力阈值时弹性屈曲以储存燃烧能量并且提供更恒定压力的燃烧过程。 |
116 |
燃气涡轮燃烧室 |
CN201910987231.9 |
2019-10-17 |
CN111059572A |
2020-04-24 |
J.E.马萨尔梅; S.克劳斯; J-N.布莱尔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涡轮燃烧室(10),其具有燃烧室壳体(11),具有至少部分地位于燃烧室壳体(11)中的燃烧器(12),具有位于燃烧室壳体(11)中的火焰管(15),其包含燃气涡轮燃烧室(10)的主燃烧区(16),其中,火焰管盖(17)位于火焰管(15)的上游端,其中,在火焰管盖(17)的区域中径向上在内侧邻接火焰管盖(17)地延伸有燃烧器(12)的混合管(19),其至少部分地限定燃气涡轮燃烧室(10)的预-主燃烧区(21),其中,在燃烧器(12)的混合管(19)与火焰管盖(17)之间形成有轴向空气流通路(20),为了冷却混合管(19)经由其可在轴向上在外侧沿着混合管(19)引导空气,且其中,径向空气流通路(22)被引入火焰管盖(17)中,空气在轴向空气流通路(20)之后经由径向空气流通路可在火焰管盖(17)的径向上被引导用于冷却火焰管盖(17)。 |
117 |
燃烧室试验装置 |
CN201810822463.4 |
2018-07-25 |
CN110763474A |
2020-02-07 |
冯晓星; 杨眉; 王嘉平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室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段(2)和排气测量段(3),其中,试验段(2)包括机匣和设在机匣内供气体燃烧的火焰筒,机匣与火焰筒之间在试验段(2)的出口端通过固定板(202)连接,固定板上设有引气通道;排气测量段(3)设在试验段(2)的出口端,用于检测试验段(2)出口气流的参数;引气通道用于将机匣与火焰筒之间的气体导出至排气测量段(3)内,并在排气测量段(3)的内壁面形成冷却气膜。本发明的试验装置充分利用了已有的试验气体,既解决了机匣与火焰筒之间引气的排出,又利用了机匣与火焰筒之间的引气对排气测量段进行了冷却,能够降低试验成本,并保证排气测量段安全可靠地工作。 |
118 |
燃气轮机燃烧室 |
CN201510037252.6 |
2015-01-23 |
CN104654357B |
2020-01-03 |
方子文; 吕煊; 李珊珊; 杨旭 |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包括燃压缸、后端与所述燃压缸连接的机匣、连接在所述机匣前端的端盖、连接在所述端盖上的喷嘴、连接在所述机匣内侧的导流衬套、位于所述导流衬套内部且前端与所述喷嘴连接的火焰筒以及入口与所述火焰筒后端连接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出口设有出口导叶,所述过渡段与所述出口导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过渡段在所述出口导叶处以及所述出口导叶前缘端壁处设有空气分配腔。本发明节约了一级静叶前缘端壁的冷却流量,提高了整机效率。 |
119 |
一种锅炉燃烧室 |
CN201910611483.1 |
2019-07-08 |
CN110260298A |
2019-09-20 |
夏英志 |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锅炉燃烧室,包括炉体,其中,所述炉体内设有上燃烧室和下燃烧室,所述上燃烧室与下燃烧室通过连通管相连接,所述下燃烧室侧面开设有送料口,所述下燃烧室底部设有漏板,所述漏板下方设有灰烬室,所述灰烬室侧壁开设有清灰口,所述下燃烧室外侧设有蒸汽室,所述蒸汽室侧壁上连通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蒸汽室顶端连通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向下延伸到灰烬室,所述蒸汽管在灰烬室内部分的侧壁开设有排气孔,所述灰烬室连通有下进风管,所述下进风管通过上进风管与上燃烧室相连通,所述上燃烧室下端设有电子点火器,本发明实现了煤炭最大化的释放热量,节约了能源,在锅炉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120 |
椭圆形燃烧室 |
CN201811114837.3 |
2018-09-25 |
CN109578131A |
2019-04-05 |
D·安布拉扎斯; X·戈特罗; O·拉吉特; J·特罗斯特 |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燃烧室。燃烧室包括单个进气阀(2)、单个排气阀(3)、燃料喷射器(5)和两个火花塞(4)。根据本发明,燃烧室大致是椭圆(6)且燃烧室的部件布置如下:-各阀(2、3)位于椭圆(6)的长轴(8)的各端部处;-各火花塞(4)接近椭圆(6)的短轴(9)定位;-燃料喷射器(5)在进气阀(2)与火花塞(4)之间定位在椭圆(6)的周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