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
飞机机翼现场地面载荷标定试验方法及其标定装置 |
CN200810222746.1 |
2008-09-23 |
CN101685039A |
2010-03-31 |
阎楚良; 吕志刚; 纪敦; 孟繁沛; 苏开鑫; 张书明; 周福强; 叶舸; 孟祥民; 杨方飞; 刘克格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机翼地面载荷标定方法及其装置以及用于机翼地面载荷标定的专用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标定坐标系,将飞机机身构造的水平线与0位线的交点设置为坐标系原点,X轴与飞机机身构造的水平线重合,向后为正,Y轴在飞机的对称面内向上为正,Z轴指向飞机的左机翼,并与X轴、Y轴构成右手系;步骤二,将飞机的主起落架支撑在地面上,前起落架支撑在平台上,保持机翼处于水平状态,并使飞机的前缘襟翼、后缘襟翼、副翼处于水平状态;步骤三,在飞机的左右平尾大轴施加约束载荷;以及步骤四,选取机翼加载点,在所选取的机翼加载点上施加标定载荷,并获取标定载荷数值。本发明实现了飞机机翼的现场地面载荷标定。 |
202 |
一种多层钛合金薄板组合连接方法 |
CN200610057902.4 |
2006-02-27 |
CN100462196C |
2009-02-18 |
韩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钛合金薄板组合连接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下料、酸洗、烘干、贴保护膜、涂阻焊剂、去除保护膜、焊工艺边、安装模具并升温成型设备、扩散连接、吹胀成型、取件和冷却、切割工艺边。本发明采用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组合工艺,它可以一次实现多个零件的成型和组合,具有减少零件数量、减轻结构重量约40%、缩短制作周期约50%、节约制造成本约12%的优点,简化了协调关系,提高了组件协调互换性,没有残余应力,提高产品可靠性。用本发明方法制造的多次钛合金薄板适用于航空航天的弹翼、加强蒙皮和前后缘襟翼、副翼、方向舵、腹鳍、发动机静止叶片等大型复杂部件。 |
203 |
一种基于双余度电液执行器的飞机作动系统 |
CN202411111233.9 |
2024-08-14 |
CN118953672A |
2024-11-15 |
梁涛; 权龙; 李泽鹏; 夏连鹏; 葛磊; 王翔宇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余度电液执行器的飞机作动系统,涉及电液控制技术领域;该系统的左翼作动系统和右翼作动系统均包括副翼作动子系统、前缘襟翼作动子系统、后缘襟翼作动子系统、扰流板作动子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尾翼作动系统包括升降舵作动子系统、方向舵作动子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并且各个子系统均包括:双余度电液执行器;而双余度电液执行器包括:四腔液压缸、开式阀控单元、闭式泵控单元和位移传感器;本发明采用高度集成四腔液压缸作为飞机作动系统的作动器,结合闭式泵控单元和开式阀控单元组成异构冗余的作动系统,能够减轻飞机作动系统的重量和体积,并提升可靠性。 |
204 |
一种飞机气动布局结构及其操纵方法 |
CN202410195391.0 |
2024-02-22 |
CN117755478A |
2024-03-26 |
王伟; 李军府; 谭玉婷; 赵彦; 艾俊强; 郭佳豪 |
本申请属于飞机气动布局及其操纵策略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气动布局结构及其操纵方法,其中,飞机气动布局结构包括:机身;两个鸭翼,安装在机身前段两侧,设置有作动筒,能够驱动两个鸭翼伸出到机身外侧或缩入机身到内部;两个机翼,安装在机身中段两侧;两个前缘内襟翼,设置在两个机翼前缘内侧;两个前缘外襟翼,设置在两个机翼前缘外侧;两个后缘襟翼,设置在两个机翼后缘内侧;两个后缘副翼,设置在两个机翼后缘外侧;两个V尾,设置在机身尾部两侧;两个升降/方向耦合舵,设置在两个V尾后缘;两个翼吊发动机,吊挂在两个机翼下方;两个尾吊发动机,安装在机身尾部,处在两个V尾与机身连接部位的上方。 |
205 |
双射流固定翼垂直起降飞行器及控制方法 |
CN202310552610.1 |
2023-05-17 |
CN116654253A |
2023-08-29 |
田贵川; 熊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射流固定翼垂直起降飞行器及控制方法,双射流装置将动力装置产生的气流分为直匀流和环量流两组射流从机翼前方喷向机翼,直匀流和环量流流经机翼上凸翼面时与机翼及流体惯性、流体粘性的共同作用阻隔大气压而在机翼上凸翼面生成低压区,使本飞行器固定翼在静止时就可产生设定的气动升力来平衡重力,再通过调整后缘襟翼或飞机俯仰角来实现水平方向力平衡,依靠固定翼就可实现高效垂直起降、悬停、平飞、爬升、转向等机动。本飞行器功率载荷极大、效率高、航程远、安全性高,既能实现从低空到高空的全域飞行,又能实现从高速到低速甚至悬停的全速飞行。此外,双射流封闭循环流道多凸翼飞行器还能轻松飞向外太空并进行机动。 |
206 |
一种基于直接升力的空中加油对接飞行控制方法 |
CN202011107030.4 |
2020-10-16 |
CN112327905A |
2021-02-05 |
袁锁中; 黄永康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接升力的空中加油对接飞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受油机与加油机的相对运动模型;步骤2、建立受油机和加油机的相对几何关系,采用非线性L1的方法分别设计受油机的纵向和横侧向制导律,得出纵向和横侧向的加速度指令;步骤3、选取受油机后缘襟翼作为直接升力操纵面,采用直接升力控制方案对受油机的纵向轨迹进行控制;所述直接升力控制方案为第一种直接升力控制方案或第二种直接升力控制方案;本发明提出的两种直接升力控制方案均能够消除纵向轨迹跟踪的时间滞后,实现受油机的纵向轨迹的快速响应,第一种方案在响应速度上效果最好,第二种方案则在俯仰姿态的保持方面效果更优。 |
207 |
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及其飞行器 |
CN201810158254.4 |
2015-08-14 |
CN108327893A |
2018-07-27 |
不公告发明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包括涡轮风扇发动机,机翼,挂架,涡轮轴整流锥,机翼有后缘襟翼,涡轮轴整流锥向后延长一段长度,上面设置有多鱼鳞片式收敛扩散喷管,外涵道喷口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由外前缘和两片外收敛扩散片组成的气流收敛扩散装置,内涵道喷口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由内前缘和两片内收敛扩散片组成的气流收敛扩散装置,机翼为连接翼,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垂直起落时能够产生向上的升力合力,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水平巡航飞行时,能够产生推力和升力;本发明公开的运用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的飞行器能够实现垂直起落,高速飞行,以及垂直起落和高速飞行间的平稳转换。 |
208 |
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及其飞行器 |
CN201810158250.6 |
2015-08-14 |
CN108190006A |
2018-06-22 |
不公告发明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包括涡轮风扇发动机,机翼,挂架,涡轮轴整流锥,机翼有后缘襟翼,涡轮轴整流锥向后延长一段长度,上面设置有多鱼鳞片式收敛扩散喷管,外涵道喷口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由外前缘和两片外收敛扩散片组成的气流收敛扩散装置,内涵道喷口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由内前缘和两片内收敛扩散片组成的气流收敛扩散装置,机翼为连接翼,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垂直起落时能够产生向上的升力合力,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水平巡航飞行时,能够产生推力和升力;本发明公开的运用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的飞行器能够实现垂直起落,高速飞行,以及垂直起落和高速飞行间的平稳转换。 |
209 |
一种飞机多段翼型外流场动态数值模拟方法 |
CN201610972223.3 |
2016-11-04 |
CN106599353A |
2017-04-26 |
张鑫鹏; 匡江红; 吕鸿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多段翼型外流场动态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带有前缘缝翼后缘襟翼多段翼型飞机模型并导入fluent软件;(2)构建飞机模型的垂直下落运动函数,并导入fluent软件;(3)选取湍流模型;(4)设置仿真参数,包括流体参数、翼型材料参数、工作环境参数、边界条件参数、动网格更新模型、求解方法和求解精度;(5)运行fluent软件,获取飞机垂直下落过程中翼型周围流体流动参数变化图,包括速度、压力和温度变化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有效获取飞机降落过程中的外流场动态数值,便于对飞机起降性能评估以及增升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
210 |
风力涡轮机和用于风力涡轮机的叶片 |
CN201080026317.2 |
2010-05-19 |
CN102459874A |
2012-05-16 |
K·B·戈斯克 |
一种风力涡轮机,具有安装到轮毂区段上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多个叶片,至少一个叶片包括可选地是可变浆距的主叶片区段和安装到所述轮毂区段上的辅助叶片区段。所述辅助叶片区段被布置在所述主叶片区段的前缘和/或后缘的区域内,使得每个叶片由此具有由所述辅助叶片区段形成的前缘缝翼或者后缘襟翼,从而增大所述叶片的平面形状面积并且增大空气动力学推力。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的控制方法控制主叶片区段和辅助叶片区段,从而提供不同的攻角以便在风速突然极端改变时诸如在风力涡轮机空载期间减小不期望的负载。在单独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叶片的风力涡轮机,所述叶片具有不可变浆距的前缘缝翼,所述前缘缝翼在叶片纵向方向上延伸转子半径的最多40%。 |
211 |
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及其飞行器 |
CN201810158250.6 |
2015-08-14 |
CN108190006B |
2023-07-07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包括涡轮风扇发动机,机翼,挂架,涡轮轴整流锥,机翼有后缘襟翼,涡轮轴整流锥向后延长一段长度,上面设置有多鱼鳞片式收敛扩散喷管,外涵道喷口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由外前缘和两片外收敛扩散片组成的气流收敛扩散装置,内涵道喷口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由内前缘和两片内收敛扩散片组成的气流收敛扩散装置,机翼为连接翼,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垂直起落时能够产生向上的升力合力,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水平巡航飞行时,能够产生推力和升力;本发明公开的运用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的飞行器能够实现垂直起落,高速飞行,以及垂直起落和高速飞行间的平稳转换。 |
212 |
一种基于直接升力的空中加油对接飞行控制方法 |
CN202011107030.4 |
2020-10-16 |
CN112327905B |
2022-04-08 |
袁锁中; 黄永康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直接升力的空中加油对接飞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受油机与加油机的相对运动模型;步骤2、建立受油机和加油机的相对几何关系,采用非线性L1的方法分别设计受油机的纵向和横侧向制导律,得出纵向和横侧向的加速度指令;步骤3、选取受油机后缘襟翼作为直接升力操纵面,采用直接升力控制方案对受油机的纵向轨迹进行控制;所述直接升力控制方案为第一种直接升力控制方案或第二种直接升力控制方案;本发明提出的两种直接升力控制方案均能够消除纵向轨迹跟踪的时间滞后,实现受油机的纵向轨迹的快速响应,第一种方案在响应速度上效果最好,第二种方案则在俯仰姿态的保持方面效果更优。 |
213 |
一种新型尾座式轴对称多螺旋桨垂直起降无人机 |
CN201810462467.6 |
2018-05-15 |
CN108639328A |
2018-10-12 |
王安; 宋燕随; 彭晨帆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尾座式轴对称多螺旋桨垂直起降无人机。方案中包括:机身组件,头罩,尾罩组件,动力螺旋桨组件,对称机翼组件。其特点是,四个机翼相对于机身呈十字对称布局,其四个机翼上分别包含一个动力螺旋桨组件,在其机翼的下部使用带有减震装置的起落架;另外头罩尾罩组件位于机身两端用于减少巡航平飞过程的空气阻力。该无人机在垂直起降或者悬停阶段通过对四个螺旋桨推力的差动控制来保证其姿态稳定,在水平飞行时,通过后缘襟翼和副翼来控制无人机滚转,偏航等机动动作;本发明特别适合应用于舰载无人机,电力线巡检等领域或对机动性要求较高,速度较快,安全性较高的场合。 |
214 |
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及其飞行器 |
CN201510499166.7 |
2015-08-14 |
CN105035306B |
2018-08-31 |
龙川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包括涡轮风扇发动机,机翼,挂架,涡轮轴整流锥,机翼有后缘襟翼,涡轮轴整流锥向后延长一段长度,上面设置有多鱼鳞片式收敛扩散喷管,外涵道喷口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由外前缘和两片外收敛扩散片组成的气流收敛扩散装置,内涵道喷口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由内前缘和两片内收敛扩散片组成的气流收敛扩散装置,机翼为连接翼,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垂直起落时能够产生向上的升力合力,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水平巡航飞行时,能够产生推力和升力;本发明公开的运用喷气式襟翼增升连接翼系统的飞行器能够实现垂直起落,高速飞行,以及垂直起落和高速飞行间的平稳转换。 |
215 |
风力涡轮机和用于风力涡轮机的叶片 |
CN201080026317.2 |
2010-05-19 |
CN102459874B |
2014-06-04 |
K·B·戈斯克 |
一种风力涡轮机,具有安装到轮毂区段上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多个叶片,至少一个叶片包括可选地是可变浆距的主叶片区段和安装到所述轮毂区段上的辅助叶片区段。所述辅助叶片区段被布置在所述主叶片区段的前缘和/或后缘的区域内,使得每个叶片由此具有由所述辅助叶片区段形成的前缘缝翼或者后缘襟翼,从而增大所述叶片的平面形状面积并且增大空气动力学推力。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的控制方法控制主叶片区段和辅助叶片区段,从而提供不同的攻角以便在风速突然极端改变时诸如在风力涡轮机空载期间减小不期望的负载。在单独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叶片的风力涡轮机,所述叶片具有不可变浆距的前缘缝翼,所述前缘缝翼在叶片纵向方向上延伸转子半径的最多40%。 |
216 |
飞机机翼现场地面载荷标定试验方法及其标定装置 |
CN200810222746.1 |
2008-09-23 |
CN101685039B |
2011-07-20 |
阎楚良; 吕志刚; 纪敦; 孟繁沛; 苏开鑫; 张书明; 周福强; 叶舸; 孟祥民; 杨方飞; 刘克格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机翼地面载荷标定方法及其装置以及用于机翼地面载荷标定的专用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标定坐标系,将飞机机身构造的水平线与0位线的交点设置为坐标系原点,X轴与飞机机身构造的水平线重合,向后为正,Y轴在飞机的对称面内向上为正,Z轴指向飞机的左机翼,并与X轴、Y轴构成右手系;步骤二,将飞机的主起落架支撑在地面上,前起落架支撑在平台上,保持机翼处于水平状态,并使飞机的前缘襟翼、后缘襟翼、副翼处于水平状态;步骤三,在飞机的左右平尾大轴施加约束载荷;以及步骤四,选取机翼加载点,在所选取的机翼加载点上施加标定载荷,并获取标定载荷数值。本发明实现了飞机机翼的现场地面载荷标定。 |
217 |
一种多层钛合金薄板组合连接方法 |
CN200610057902.4 |
2006-02-27 |
CN101028686A |
2007-09-05 |
韩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钛合金薄板组合连接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下料、酸洗、烘干、贴保护膜、涂阻焊剂、去除保护膜、焊工艺边、安装模具并升温成型设备、扩散连接、吹胀成型、取件和冷却、切割工艺边。本发明采用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组合工艺,它可以一次实现多个零件的成型和组合,具有减少零件数量、减轻结构重量约40%、缩短制作周期约50%、节约制造成本约12%的优点,简化了协调关系,提高了组件协调互换性,没有残余应力,提高产品可靠性。用本发明方法制造的多次钛合金薄板适用于航空航天的弹翼、加强蒙皮和前后缘襟翼、副翼、方向舵、腹鳍、发动机静止叶片等大型复杂部件。 |
218 |
LANDING FLAP MECHANISM DRIVEN BY PINION GEARS |
PCT/EP2008009884 |
2008-11-21 |
WO2009065597A4 |
2009-08-06 |
GARTELMANN RAINER |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moving a trailing edge flap (10) on an aircraft wing (2), wherein the trailing edge flap comprises one or more flap segments (4, 6, 8), a first flap segment (4) being movably mounted on the wing (2) and connected to a first toothed moving element (22) driven by a first pinion (16). |
219 |
METHOD FOR PREDICTING A TRAILING EDGE FLAP FAULT |
US14065893 |
2013-10-29 |
US20140288764A1 |
2014-09-25 |
Christopher Joseph Catt; Julia Ann Howard |
A method of predicting a trailing edge flap failure, the method includes receiving a position signal from the position sensor indicative of the position of at least one of the trailing edge flaps, comparing the position signal to a reference position value to define a position comparison, defining a variation comparison and providing an indication of a prediction of a trailing edge flap failure based on the variation comparison. |
220 |
一种机翼后缘支撑滑轨整流罩 |
CN201120328604.0 |
2011-09-02 |
CN202279231U |
2012-06-20 |
黄衫; 刘沛清; 田云; 屈秋林; 郭昊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翼后缘支撑滑轨整流罩,滑轨整流罩将机翼后缘襟翼滑轨包在其内部,滑轨整流罩包括整流罩前段、中段和尾端,滑轨整流罩的总体长度为L,前段长度为L1,中段长度为L2,尾端的倾斜角为α,前段、中段和尾端分别成形;前段与中段之间的结合处A为活动面,通过转轴连接,能够转动,中段和尾端的结合面B为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滑轨整流罩外形曲面进行较好的控制,而且外形过渡光滑,有较好的气动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