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
一种水面飞行器实机耐波性试验方法 |
CN201510557466.6 |
2015-09-05 |
CN106338378A |
2017-01-18 |
云鹏; 张家旭; 吴彬; 廉滋鼎; 黄淼 |
一种水面飞行器实机耐波性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如下:a)水面飞行器实机试验前准备;b)试验仪器设备安装调试;c)水面飞行器实机试验;该方法实用、可行、操作简单,试验结果可靠,适用范围广。 |
162 |
一种用于浮空飞行器的地面测控装置 |
CN201310378283.9 |
2013-08-28 |
CN103847948B |
2016-01-20 |
杜伟; 李辉; 杨天祥; 罗战虎; 李金 |
一种用于浮空飞行器的地面测控装置,它包括浮空器本体的副气囊地面充气口(1-1)、整流罩地面充气口(1-2)、副气囊空气阀(1-3)、整流罩空气阀(1-4)、气囊地面测压嘴(1-5)、副气囊地面测压嘴(1-6)和整流罩地面测压嘴(1-7),它还有地面测控装置,地面测控装置由一对地面风机(2)、PLC控制器(3)、一组差压传感器(4)和直流稳压电源(5)组成,本发明优点是:地面测控装置采用工业上应用非常成熟的PLC作为控制器,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强、性价比高等优点,其它配套设备及附件均为成品件,与浮空器交联接口简单,可快速集成并在短期内形成产品。 |
163 |
一种水面飞行器实机稳定性试验方法 |
CN201310575932.4 |
2013-11-18 |
CN103837321B |
2016-01-13 |
许靖锋; 魏飞; 郑海北; 云鹏; 王冠; 龚郡 |
一种水面飞行器实机稳定性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如下:a)水面飞行器实机试验前准备:b)水面飞行器实机试验:1)飞行器地面状态检查;2) 飞行器初始静水状态检查;3)飞行器发动机热车;4)飞行器等速滑水5~6秒,每试验状态重复2~3次;5)观察飞行器滑水状态;6)根据试验数据和试验现象。本发明优点是:该方法实用、可行、操作简单,试验结果可靠,适用范围广。 |
164 |
一种空间飞行器的热控方法 |
CN201510548793.5 |
2015-08-31 |
CN105109708A |
2015-12-02 |
梁海朝; 孟恒辉; 王永海; 陈垦; 张传强; 彭方汉; 水涌涛; 刘佳琪; 孟刚; 梁海东; 王刚 |
一种空间飞行器的热控方法,首先在空间飞行器的分离释放筒上粘贴加热片、热敏电阻及控温仪,然后对空间飞行器中的各个设备安装前,对各设备进行发黑处理并粘贴F46膜,在组装过程中涂敷导热脂或加装隔热垫,最后使用多层隔热组件对空间飞行器进行多层包覆,完成对空间飞行器的热控。本发明方法与现有的主被动复合热控方式或主动热控方式相比,设计简单,电气回路少,可靠性高,另外,热控设备能够与空间飞行器外形紧密贴合,占用内部空间小,对外包络尺寸影响较小,空间利用率高,实施方便快捷、操作简单,能够适应空间飞行器的快速发射任务。 |
165 |
油电混合动力五旋翼无人飞行器 |
CN201510367030.0 |
2015-06-29 |
CN104943857A |
2015-09-30 |
王忠信; 李远伟; 宋海龙 |
油电混合动力五旋翼无人飞行器,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无人飞行器续航时间短、载重量低和飞行姿态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的油电混合动力五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起落架、燃油箱、发动机、主旋翼、动力电池、中心板和四个副旋翼,起落架的中间固定安装有燃油箱,起落架的上方固定有发动机,发动机输出轴驱动主旋翼,主旋翼与发动机中间通过发动机支柱衔接中心板,中心板的下方安装有动力电池,燃油箱和动力电池为发动机提供油电混合动力,四个副旋翼均布在中心板的四周。本发明续航时间长、载重量高和飞行姿态稳定。 |
166 |
探月飞行器动态功率平衡分析系统 |
CN201310108746.X |
2013-03-29 |
CN103217908B |
2015-09-23 |
张晓峰; 陈琦; 蔡晓东; 崔波; 张明; 李小飞; 陈宋; 乔明 |
本发明涉及探月飞行器动态功率平衡分析系统,属于探月飞行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实现从仿真开始到仿真结束全过程的能量流分析过程,动态的显示整个飞行过程中功率平衡相关信息情况;本发明用过程曲线、图形显示、数字列表显示等多种方式呈现全方位的功率平衡信息;本发明具备飞行程序修改功能,用户可以很简便的注入新的飞行程序,解决了不同飞行程序的适应性问题;本发明建立了系统模型库,其参数输出可拟合实际飞行器的遥测参数,得到准确度较高的分析结果。 |
167 |
一种仿旗鱼可变构型跨介质飞行器 |
CN201410104607.4 |
2014-03-20 |
CN104589939A |
2015-05-06 |
姜琬; 贾重任; 江婷 |
一种仿旗鱼可变构型跨介质飞行器,机身(2)模仿旗鱼的流线型外形,机身(2)头部设有头部尖锥(1)来分开水流,一对可变角度水翼(3)分别安装在机身(2)前部两侧,通过调节一对可变角度水翼(3)的正负攻角来控制飞行器在水中下潜或上浮,一对鳞形整流罩(5)分别安装在机身(2)中部两侧,一对自适应可倾转螺旋桨(4)分别通过一对球形多自由度联结转向器(6)安装在一对鳞形整流罩(5)上,X形尾翼(7)安装在机身(2)中后段,水下推进螺旋桨(8)安装在机身(2)尾部。本发明成功运用了飞行器、潜航器的设计原则和仿生学原理,设计出的跨介质飞行器在空中和水下两种不同流体中都具备良好运行能力。 |
168 |
探月飞行器动态功率平衡分析系统 |
CN201310108746.X |
2013-03-29 |
CN103217908A |
2013-07-24 |
张晓峰; 陈琦; 蔡晓东; 崔波; 张明; 李小飞; 陈宋; 乔明 |
本发明涉及探月飞行器动态功率平衡分析系统,属于探月飞行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实现从仿真开始到仿真结束全过程的能量流分析过程,动态的显示整个飞行过程中功率平衡相关信息情况;本发明用过程曲线、图形显示、数字列表显示等多种方式呈现全方位的功率平衡信息;本发明具备飞行程序修改功能,用户可以很简便的注入新的飞行程序,解决了不同飞行程序的适应性问题;本发明建立了系统模型库,其参数输出可拟合实际飞行器的遥测参数,得到准确度较高的分析结果。 |
169 |
一种飞行器电缆投产自动化设计方法 |
CN201210222896.9 |
2012-06-28 |
CN102750421A |
2012-10-24 |
田志新; 刘静; 付俊明; 陈虎; 贾宏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电缆自动化投产设计方法,将正样阶段飞行器设备电连接器和信号连接关系映射为无向图;将设备电连接器映射为无向图的顶点,将设备之间的信号连接关系映射为无向图的边;基于无向图进行飞行器电缆及其分支自动化编号;将设备投产状态映射为无向图顶点的染色状态,将设备参试时间映射为无向图顶点的时间属性;通过无向图顶点染色状态和时间属性自动化求解电缆投产状态和交付时间。本发明彻底消除了传统人工设计方法工作量大、设计周期长、电缆配套与设备配套不一致、投产浪费、反应速度慢的缺点,增强了飞行器系统集成的柔性。 |
170 |
高效动力增升型地效飞行器 |
CN02115191.1 |
2002-04-30 |
CN1390743A |
2003-01-15 |
李绪鄂; 顾诵芬; 崔尔杰; 宋明德; 李洪畴; 陈东; 陈洪若; 徐忠新; 刘玲; 韩光维; 汪恩光; 兰芝芳; 倪洪生; 何成宪; 孙玉祥; 郑书铭; 曹定国; 刘育文; 吴金保; 毕洪章; 鲁礼菊 |
一种高效动力增升型地效飞行器,包括机身、机翼,机身及机翼下方设有可调节的增升气腔,机翼前缘设有发动机,发动机前方设有涵道螺旋桨,该涵道螺旋桨后部设可将涵道螺旋桨旋转产生的气流导入增升气腔内的导流片。本发明由于采用在机翼下方设置的增升气腔与发动机及带导流片的涵道螺旋桨组成的动力推进系统之间合理的配置,将涵道螺旋桨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高速气流通过导流片导入增升气腔,并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以产生较大的垫升力,此外,在机身尾部高置的T型尾翼及设于尾翼平尾上的升降舵,使飞行器的纵向平衡得以保证,确保了飞行器能在贴近水面的空中稳定的飞行。 |
171 |
一种飞行器用水冷行星减速动力系统 |
CN202411336799.1 |
2024-09-25 |
CN119154560A |
2024-12-17 |
赵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用水冷行星减速动力系统,包括内转子电机,所述内转子电机的上端通过螺栓依次连接有电机上端盖、行星减速器端盖,所述内转子电机的下端通过螺栓连接电机下端盖,所述行星减速器端盖和所述电机下端盖之间连接有水冷套,所述电机上端盖和所述内转子电机插接于所述水冷套内侧,所述内转子电机的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行星减速机构,所述行星减速机构安装于所述电机上端盖内侧,所述行星减速机构的行星架连接有法兰盘。本申请采用高速内转子电机和行星减速,能达到外转子电机同样的功率和扭矩,但整体质量比同等功率扭矩的外转子电机更轻。 |
172 |
一种飞行器设计流程快速构建方法 |
CN202111198070.9 |
2021-10-14 |
CN114417491B |
2024-08-30 |
胡建; 闫月晖; 王刚; 董超; 赵振杰; 王锦程; 卢宝刚; 赵亮博; 苏伟; 杨依峰; 吴乔; 杨阳; 戈庆明; 刘娜; 金建峰; 黄有旺; 高崇; 李晓东; 郭欢; 申明辉; 那伟; 杨驰; 龚晓刚; 王林林; 薛普; 王浩; 李瑾; 徐世杰; 张曦; 苗悦; 张雪娇; 付梦思; 冯杰; 刘国娟; 何静; 孙涛; 樊晨霄; 张耀 |
一种飞行器设计流程快速构建方法,属于飞行器总体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将总体、气动、弹道、结构、强度、防热等专业的设计流程、仿真工具、知识经验等进行详细梳理和功能划分,建立惯性、机动、滑翔等多种类型飞行器的设计流程模板库、设计功能模块库、设计/仿真工具库,构建飞行器总体方案设计流程定义操作界面,采用载入已有流程模板、基于现有模板更新,以及新建设计流程等方式,实现飞行器设计流程快速搭建,为总体方案快速论证提供条件。 |
173 |
一种可变桨距的四旋翼式火星飞行器 |
CN202410736766.X |
2024-06-07 |
CN118514873A |
2024-08-20 |
全齐全; 唐博; 潘冬; 王储; 唐德威; 邓宗全 |
一种可变桨距的四旋翼式火星飞行器,属于旋翼式火星飞行器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四旋翼式火星飞行器对火星环境飞行适应性差的问题。舵机及旋翼电机分别固装在支臂上,旋翼电机通过中空轴带动桨毂旋转,桨夹轴竖向依次穿设在桨毂及中空轴内,舵机的输出轴与桨夹轴的下端部之间通过摆臂连接,桨夹轴的上端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杆,连杆上远离桨夹轴的一端对应与桨夹转动连接,通过控制桨夹轴的升降实现桨距角的增大或减小。结构简单,使得整体重量更轻。通过改变桨叶桨距角来调整火星飞行器的飞行姿态和在火星季节导致大气密度改变时,保证飞行器能够在火星正常飞行,大大提高了四旋翼式火星飞行器对火星环境飞行适应性差的问题。 |
174 |
一种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行器 |
CN202410597346.8 |
2024-05-14 |
CN118182828B |
2024-08-13 |
李俊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行器,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能够实现固定翼飞行器的垂直起降,大幅提升固定翼飞行器的使用灵活性。一种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行器包括机身、第一机翼、第二机翼、第一旋翼、第二旋翼、翼板旋转机构、矢量平衡组件以及尾翼机构。起飞时,通过翼板旋转机构驱动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旋转,使得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竖立,启动第一旋翼和第二旋翼能够为飞行器提供起飞和降落所需的升力。矢量平衡组件能够在机身的尾部提供方向可调的推力,保持飞行器的平稳起飞和降落,矢量平衡组件能够改变动力推进方向,为机身的尾部提供一个向下或者向上或者侧向的力,实现固定翼飞行器的平稳垂直起降。 |
175 |
用于飞行器的电驱动器的冷却 |
CN202280023515.6 |
2022-03-23 |
CN117099291A |
2023-11-21 |
塞巴斯蒂安·韦尔梅朗; 丹尼尔·维甘徳; 莫里斯·肖特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具有风扇的电驱动器,其中,电驱动器包括具有定子和转子的电机,具体是永久激磁的电机,并且螺旋桨包括轴和转子叶片,其中,这些转子叶片附接至该轴,该转子包括层压铁芯和磁体,其中,该层压铁芯形成围绕该轴的环形布置,并且该转子叶片、该轴、该层压铁芯和磁体以导热方式连接,使得转子叶片形成用于磁体的散热器。 |
176 |
一种垂直起降跨介质无人飞行器布局 |
CN202211495522.4 |
2022-11-27 |
CN115742645A |
2023-03-07 |
罗战虎; 安兵辉; 刘苏琪; 王昆仑; 尹涛; 李凌 |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航母编队反潜任务的可垂直起降的跨介质无人飞行器布局,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两侧设置可向机身尾部折叠的机翼,所述的机翼翼尖处设置可折叠的撑杆,所述的撑杆上设置可倾转方向的电动起降旋翼,所述机身尾部设置电动推进涵道,所述电动推进涵道内设置涵道风扇,机身尾部上方设置尾翼,所述机身下方设置可伸缩的起落架,本发明具有可跨越界面航行能力,多介质起降能力,可由航母或其他舰艇起飞执行对航母编队反潜防护;旋翼垂直起降使无人机具备高抗浪能力使其可面对远海海况复杂,风浪较大的环境,可以保证跨介质无人机远海执行任务需要。 |
177 |
一种旋翼飞行器浮筒滑水载荷模型 |
CN202011557063.9 |
2020-12-24 |
CN112607052B |
2022-07-12 |
焦俊; 王明振; 韩小红; 许靖锋; 汪正中; 桑腾蛟; 裴涛; 陈立霞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翼飞行器浮筒滑水载荷试验模型,包括:浮筒模型(1)、天平(2)、机身模型(3)、高速拖车(4)和气压传感器(14);浮筒模型(1)通过天平(2)安装在机身模型(3)上;机身模型(3)连接在高速拖车(4)的底部;气压传感器(14)设置在浮筒模型(1)内部;在高速拖车(4)带动浸在水中的浮筒模型(1)运动时,天平(2)用于测量力/力矩,气压传感器(14)用于测量气压;力/力矩和气压用于指示浮筒模型(1)滑水时受到的载荷。本发明可精确测试旋翼飞行器模型在水面拖曳时充气浮筒模型受到的力/力矩、内部压力变化,准确地预报旋翼飞行器实机水上迫降后水面滑行时浮筒的载荷。 |
178 |
一种筒式运载的四旋翼无人飞行器 |
CN202011509129.7 |
2020-12-19 |
CN112678160B |
2022-06-07 |
刘青; 张紫龙; 李盛; 许凯通; 李钟谷; 周子鸣; 黄晓龙; 张达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式运载的四旋翼无人飞行器。采用纵向结构布局方式,由上至下分为控制舱、四个动力臂、电源及载荷舱,折叠状态下,四个动力臂向下折叠收拢,紧靠尾部电源及载荷舱,使得无人飞行器呈“细长型”纵向分布,减小了筒式运载器的径向尺寸;同时,设计了一种折叠展开机构,以大扭簧驱动动力臂展开,以双连杆随动绷直拉紧动力臂实现限位,以小扭簧提供双连杆折叠反向扭矩实现锁紧,折叠展开机构的主要结构件采用U型薄壁中空结构,成本低且重量轻,能在不增加折叠机构结构强度的同时有效减小动力臂展开时的冲击变形,且折叠状态下可以相互嵌套,减小折叠机构占用尺寸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能满足筒式运载的要求。 |
179 |
一种飞行器折叠翼锁定机构 |
CN201811510176.6 |
2018-12-11 |
CN109502009B |
2022-06-07 |
刘浩; 谢万强; 王彦斌; 薛士明; 刘卓 |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折叠翼锁定机构,包括翼片舱壳体、翼片、翼片支架、翼片转轴、展开弹簧、锁定垫块、锁定销、锁定弹簧及解锁拉环。翼片舱壳体上开有窄缝,翼片可从窄缝中折入翼片舱壳体内,翼片支架固定在翼片舱壳体上,在翼片支架上设置有安装翼片的卡槽和安置锁定销的圆孔,翼片转轴是翼片旋转的中心,展开弹簧一端固定在翼片舱壳体上,另一端安置在翼片的孔中,锁定垫块固定在翼片上,锁定销上设置有与锁定垫块相接触的楔形面,当锁定销弹出时翼片被锁定,解锁时从翼片舱壳体的窄缝内拉动解锁拉环带动锁定销移动实现解锁。本发明的飞行器折叠翼锁定机构,在飞行器日常测试及检验中,可以在不拆卸飞行器舱段的情况下实现对翼片的解锁。 |
180 |
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 |
CN201911108097.7 |
2019-11-13 |
CN111010213B |
2021-09-07 |
苏峰; 王强; 刘志轩; 金文; 邝浩欣; 徐进; 李北国; 王洪凯; 霍小宁; 马瑞; 何静; 李国昌; 宋玮琼; 羡慧竹; 李蕊; 郭帅; 韩柳; 李冀; 夏黄蓉; 任昌健; 苏晓东; 王伟伟; 修展; 谷静; 寇宇; 王硕; 王小珲; 李强; 王海洋 |
一种飞行器电气系统通信终端,包括一个主节点终端和多个从节点终端,在飞行器电子系统中选择一个电子设备安装主节点终端,在其余电子设备上安装从节点终端,主节点终端和从节点终端能够实现自动组网,每个从节点终端和主节点终端通过28V直流供电线进行通信。本发明实现了基于电力线的数据通信,从而降低了线缆网的复杂度,进而降低了飞行器的重量和体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