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
固定翼无人飞行器 |
CN201520139429.9 |
2015-03-12 |
CN204527605U |
2015-08-05 |
杨华东; 吴奇才; 赵江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定翼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主体、以及安装于机身主体上的机翼和尾部,所述尾部包括尾翼以及固定在机身主体和尾翼之间的尾杆,所述机翼包括中段机翼、左段机翼和右段机翼,所述中段机翼固定于所述机身主体上,所述左段机翼和右段机翼分别可拆卸安装于中段机翼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对于尺寸较大的整个机翼进行三段式拆分,其中中段机翼可整合飞空、接收等电子电路设备,其与机身主体之间无需拆卸。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将左段机翼和右段机翼拆卸下来,节约空间,方便运输。 |
62 |
无人飞行器的减震装置 |
CN201420015989.9 |
2014-01-10 |
CN203641366U |
2014-06-11 |
杨华东; 许剑; 吴奇才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飞行器的减震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还包括固定件和减震球,所述减震球挤压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固定件之间,所述减震球为一上下贯穿的空心球,其套设于一连接杆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本实用新型采用减震装置,可以降低飞行器中电机、桨等转动装置所产生的高频振动向航拍云台的传递。 |
63 |
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 |
CN201020213790.9 |
2010-06-03 |
CN201753104U |
2011-03-02 |
王忠信; 孙树生; 吴世海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起落架上端部位固定有三角状机翼,三角状机翼与涵道连接,涵道中心部位装有电动机处于涵道中心轴线上,电动机通过桨轴、连接桨置于涵道内上部,涵道下部安装有均匀圆周排列的止旋固定舵面,涵道底部纵向前后两端对称分别装有操纵舵,涵道底部横向左右两端对称分别装有操纵舵,涵道上部装有航电设备舱,航电设备舱内装有自动驾驶仪和动力电池。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在任何地方垂直起降、悬停、盘旋、飞行时噪音非常低,隐蔽性非常好,它低空低速、机动性强,能做各种特技飞行,飞行效率高,并节省燃料,维护简便,经济实用,适应性强,适应城市等地方的垂直起降飞行,安全可靠。 |
64 |
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
CN201420016118.9 |
2014-01-10 |
CN203638092U |
2014-06-11 |
杨华东; 许剑; 吴奇才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驱动系统,所述的驱动系统包括:一电机;多个旋翼,所述每个旋翼与电机之间分别设有一同步传动机构,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多个旋翼同速进行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设置有一个电机,并通过该电机驱动所有的旋翼同步进行转动,由于仅设置一个电机,成本低,重量轻;而且相对于多个电机,一个电机所产生的高频振动对航拍清晰度的影响得到较大的削弱;另外,通过一个电机同时驱动所有旋翼进行转动,同步性容易控制。 |
65 |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 |
CN201420588299.2 |
2014-10-11 |
CN204124363U |
2015-01-28 |
杨华东; 吴奇才; 赵江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旋翼飞行器,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主电机,所述主电机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主电机和第二主电机,所述第一主电机和第二主电机分别与第一主螺旋桨和第二主螺旋桨连接,所述主电机的四周绕设有至少三个副螺旋桨,所述副螺旋桨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多旋翼飞行器,主电机(发动机)驱动大螺旋桨,升力效率高;主电机同轴布置,两幅主螺旋桨向相反方向旋转,抵消大扭矩;主电机布置在机身中央,使振动影响最小;副电机控制机身姿态和动作,电力消耗减少;在起飞和着陆阶段,若飞机发生意外坠毁,首先易损坏的是在外围的副电机和小螺旋桨,在机身中央的主电机和主螺旋桨可以得到保护,使得维修成本和难度大大降低。 |
66 |
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
CN201420030863.9 |
2014-01-17 |
CN203753399U |
2014-08-06 |
杨华东; 许剑; 吴奇才; 赵江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包括支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驱动系统,所述的驱动系统包括:一电机;多个旋翼,所述每个旋翼与电机之间分别设有一同步传动机构,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多个旋翼同速进行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无人飞行器设置有一个电机,并通过该电机驱动所有的旋翼同步进行转动,由于仅设置一个电机,成本低,重量轻;而且相对于多个电机,一个电机所产生的高频振动对航拍清晰度的影响得到较大的削弱;另外,通过一个电机同时驱动所有旋翼进行转动,同步性容易控制。 |
67 |
有线电源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
CN201410012143.4 |
2014-01-10 |
CN103754373A |
2014-04-30 |
杨华东; 许剑; 吴奇才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线电源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和地面供电装置,所述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上搭载有将地面供电装置的高压交流电转换成多旋翼无人飞行器适用的直流低压电的电源转换系统,所述的电源转换系统与地面供电装置之间通过电缆电性连接,所述的电源转换系统上还设置有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各功能模块分配电能的供电总成。本发明的有线电源多旋翼无人飞行器,与现有多旋翼无人飞行器搭载电池的飞行方案相比,本发明使用了有线电源供电方案,能使飞行器的飞行时间大大增加,在飞行器电动机和其他设备可承受的范围内,几乎可以无限延长飞行时间。 |
68 |
单推力桨碟形无人飞行器 |
CN201010108377.0 |
2010-02-10 |
CN101746505A |
2010-06-23 |
王忠信; 孙树生; 吴世海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推力桨碟形无人飞行器,起落架上端部位固定有涵道,涵道上端部位安装有机架,机架中心部位装有动力装置处于涵道中心轴线上,涵道左右内腔对称装有燃油箱,涵道前后内腔对称装有航电设备,动力装置通过桨轴连接推力桨置于涵道内上部,涵道下部内壁与中舱外壁之间安装有均匀圆周排列的止旋固定舵面,涵道底部纵向前后两端对称分别装有环形气流喷口舵,涵道底部横向左右两端对称分别装有环形气流喷口舵,涵道结构体内腔前后装有航电设备,中舱内装有自动驾驶仪。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在任何地方垂直起降、悬停、盘旋、飞行时噪音非常低,隐蔽性非常好,能低空低速、飞行效率高,并节省燃料,维护简便,安全可靠。 |
69 |
涵道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 |
CN200910073212.1 |
2009-11-17 |
CN101704415A |
2010-05-12 |
王忠信; 孙树生; 吴世海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涵道单桨碟形无人飞行器,起落架上端部位固定有涵道,涵道上端部位安装有机架,机架中心部位装有动力装置处于涵道中心轴线上,涵道上部动力装置两侧对称装有燃油箱,动力装置通过桨轴连接桨置于涵道内上部,涵道下部内壁与中舱外壁之间安装有均匀圆周排列的止旋固定舵面,涵道底部纵向前后两端对称分别装有一组气流喷口舵,涵道底部横向左右两端对称分别装有一组气流喷口舵,涵道结构体内装有航电设备,中舱内装有自动驾驶仪。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在任何地方垂直起降、悬停、盘旋、飞行时噪音非常低,隐蔽性非常好,飞行效率高,并节省燃料,维护简便,经济实用,适应性强。 |
70 |
一种空投系统及飞行器 |
CN202323613602.8 |
2023-12-28 |
CN222179824U |
2024-12-17 |
孔常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投系统及飞行器,涉及飞行器领域。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投系统,包括舱门、投放系统、传输系统和驱动系统;本空投系统通过设置驱动系统、传输系统和投放系统,投放系统能够支撑货物并进行投放,使得本空投系统能够实现多件货物的连续有序投放以及单件货物的多点位投放;同时,驱动系统的驱动臂不仅能够驱动货物,还能够与投放系统在投放货物时对货物进行限位,以此实现对货物的导向,进而保证货物的投放姿态。 |
71 |
一种空投系统及飞行器 |
CN202323401637.5 |
2023-12-13 |
CN221316658U |
2024-07-12 |
孔常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投系统及飞行器,涉及空投技术领域。空投系统包括外伞包、主伞、引导伞以及开伞器,外伞包用于与货物连接;主伞用于设置于外伞包内并用于与货物连接;引导伞用于设置于外伞包内并与主伞连接;开伞器的一端与外伞包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拉绳连接,开伞器用于触发后延时打开外伞包,以使引导伞和主伞依次展开,避免了货物、引导伞或主伞在出舱过程中与机体发生碰撞,并且避免开伞过程中不受飞行器气流影响,确保货物顺利出舱,从而提高了空投可靠性以及飞行器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
72 |
一种多旋翼直升飞行器 |
CN201821505097.1 |
2018-09-14 |
CN208882107U |
2019-05-21 |
丁重舜; 王俊; 王斌; 贾小强; 张澄宇; 祖宁军; 张西平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旋翼直升飞行器;包括机架、驱动装置、传动机构、旋翼支架、多支旋翼、尾翼、同步器、保护装置、方向控制装置及控制器,所述旋翼支架设置在机架上,多支旋翼设置在旋翼支架上,所述尾翼与机架相连;所述驱动装置、控制器及同步器均设置在机架内,所述同步器与驱动装置相连,同步器通过传动机构与多支旋翼相连;采用发动机替代电机来驱动旋翼,提升全天候长航时使用能力;采用同步器技术,通过发动机驱动多旋翼转动,使得对称旋翼具备同样的转速和输入功率,保证其产生的升力对称;飞行器纵、横向自动配平技术,利用尾翼电机实现倾转、转速变化,对飞行器进行纵、横向配平,实现平稳飞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73 |
一种倾转四旋翼飞行器 |
CN201520688254.7 |
2015-09-06 |
CN205034338U |
2016-02-17 |
黄飞; 雷明; 蔡作荣; 高海军; 戴意涛; 邬华明; 周子鸣; 张紫龙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倾转四旋翼飞行器,属于航天飞行动力机械领域,其包括机身、第一机翼以及第二机翼,倾转单元和四套旋翼单元,倾转单元设置在机身上,其包括对称设置在机身两侧的第一横轴和第二横轴,还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旋翼安装轴,所述第一横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第二旋翼安装轴,所述第一、第二旋翼安装轴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第二旋翼单元,所述第二横轴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三、第四旋翼安装轴,所述第三、第四旋翼安装轴上分别固定有第三、第四旋翼单元,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旋翼单元的旋转轴均与水平面垂直。本实用新型飞行器的控制相对容易。 |
74 |
飞行器载荷释放装置 |
CN201420865907.X |
2014-12-30 |
CN204433060U |
2015-07-01 |
蔺法鹏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行器载荷释放装置,包括前端设有法兰盘的圆筒状活塞缸、一级圆筒状活塞、二级圆杆状活塞、固定块、推板、建压螺钉;固定块头部与推板连接;活塞缸后端面上设有圆孔,后端侧壁上设有若干进气口,一级圆筒状活塞安装在活塞缸的内部,一级圆筒状活塞的内部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前端设有第一台阶孔;一级圆筒状活塞的后端外壁上设有第一台阶,端面上设有第一螺纹孔;建压螺钉的一端与第一螺纹孔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塞缸连接;二级圆杆状活塞安装在一级圆筒状活塞的中心孔内,前端设有第二螺纹孔,后端设有第二台阶。本实用新型的释放装置带有两级活塞,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为载荷释放提供较大的行程,在动力较小的情况下保证有效载荷获得较大的释放速度。 |
75 |
无人飞行器上的分线板 |
CN201420005735.9 |
2014-01-06 |
CN203707517U |
2014-07-09 |
陈国英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上的分线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路板(1),在所述电路板(1)的正面和背面均平行设置有多个电源插头(2),在所述电源插头(2)上均设置有插头正极(3)和插头负极(4),在所述电路板(1)的正面设置有供电源连接的电源插头正极(5)和电源插头负极(6)。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无人飞行器上的设备电路连接集中到一个电路板上实现与电源的连接,改变了以往电线的凌乱状况,当设备出现故障或者需要维护时只需将该分线板拆卸后便可进行,大大降低了维修和维护的难度。 |
76 |
无人飞行器的抛物器 |
CN201420005569.2 |
2014-01-06 |
CN203698664U |
2014-07-09 |
陈国英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的抛物器,包括舵机(1)、舵机臂(2)和舵机板(3),在所述舵机板(3)上开设有舵机活动缺口(4),所述舵机臂(2)的一端与舵机(1)的输出端相连,且穿过舵机活动缺口(4)伸向舵机板(3)下方,另一端设有轴承(5),在所述舵机板(3)的下面设置有固定轴承铝件(6),所述轴承(5)穿过固定轴承铝件(6),在所述舵机板(3)上设置有将抛物器与机架固定的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设置在舵机板(3)上的固定座(31)和通过螺母与固定座(31)相配合的扣合件(3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拆卸,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操作时间。 |
77 |
双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
CN201010190722.X |
2010-06-03 |
CN101857086A |
2010-10-13 |
王忠信; 孙树生; 吴世海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机舱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涵道,涵道下方有起落架,位于涵道中心轴线上装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桨轴、连接桨置于涵道内上部,涵道底部纵向前后两端对称分别装有操纵舵,涵道底部横向单端装有操纵舵,机舱内装有自动驾驶仪和动力电池。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在任何地方垂直起降、悬停、盘旋、飞行时噪音非常低,隐蔽性非常好,它具有低空低速、机动性强,能做各种特技飞行,飞行效率高,并节省燃料,维护简便,经济实用,适应性强,适应城市,乡间,工厂,海岸,舰艇,草原,高山,高速公路等地方的垂直起降飞行,安全可靠,涵道桨的设计,对飞行器飞行和人员的安全大有益处。 |
78 |
一种空投系统及飞行器 |
CN202323604126.3 |
2023-12-28 |
CN221660952U |
2024-09-06 |
孔常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投系统及飞行器,涉及飞行器领域。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投系统,包括舱门、投放系统和传输系统;舱门处设有投放位;投放系统相对投放位设置,投放系统用于支撑货物并在投放货物时进行导向;传输系统与投放系统连接,传输系统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装载货物的货位,传输系统用于将货物依次输送至投放系统处进行投放。通过设置传输系统和投放系统,投放系统能够支撑货物并在货物投放时进行导向,使得本空投系统能够实现多件货物的连续有序投放以及单件货物的多点位投放;同时,投放系统在支撑货物后对货物进行投放,且投放货物时能够对货物进行导向,进而保证货物的投放姿态,使得投放货物的姿态稳定。 |
79 |
一种飞行器固定装置 |
CN202320734791.5 |
2023-04-06 |
CN219506250U |
2023-08-11 |
王江平; 李钊; 梅粲文; 刘礼方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固定装置,包括:机身;骨架,设置在机身内;起落架,设置在机身下方;电磁铁组件,设置在起落架下方,当飞行器降落在船体的起降平台上时,电磁铁组件能够吸附在起降平台上;应用上述装置能够提高飞行器在舰船剧烈颠簸时的降落成功率。 |
80 |
筒扇推进的水下飞行器 |
CN201922235913.2 |
2019-12-13 |
CN211810158U |
2020-10-30 |
申遂愿; 朱清华; 申镇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筒扇推进的水下飞行器,包括内置动力装置的机身,机身前端设置有座舱盖,前方两侧分别设置有筒扇机翼,后方两侧分别设置有小机翼,后端设置有V型尾翼;所述的筒扇机翼为翼身上开有弧形槽的机翼,槽内安装有滚筒,筒扇机翼通过机翼固定块和连接小翼与机身固定连接,滚筒通过旋转轴与机身内的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通过旋转轴驱动滚筒绕旋转轴的轴线转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筒扇机翼一方面能够产生推力同时也能产生升力,气动及水动性能优异且不需要多余的舵面,使得飞行器结构更加简单,操纵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