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专利名 | 申请号 | 申请日 | 公开(公告)号 | 公开(公告)日 | 发明人 |
---|---|---|---|---|---|---|
181 | 一种测量眼球追踪参数的装置 | CN202220988170.5 | 2022-04-27 | CN217162082U | 2022-08-12 | 杜博; 郭亮; 舒显豪; 沈忱; 孙其民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眼球追踪参数的装置,设于工作台上,包括旋转组件、升降组件及测量组件;旋转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主板、驱动组件及转动杆,驱动组件通过第一安装主板设于工作台上,转动杆连接驱动组件、且与工作台的水平平面垂直;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安装主板、升降结构及支撑板,第二安装主板设于工作台上且位于第一安装主板的一侧,支撑板通过升降结构连接第二安装主板上,升降结构用于驱使支撑板沿转动杆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测量组件包括人工眼、摄像头及角度检测器,人工眼、摄像头及角度检测器设于转动杆上,且三者沿转动杆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相关的人工眼搭载设备,导致眼球追踪参数测量存在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 ||||||
182 | 一种自动化婴儿追视训练机器人及婴儿视觉检测、训练方法 | CN202410647855.7 | 2024-05-23 | CN118542800A | 2024-08-27 | 宋明明; 黄洋 |
本发明涉及儿童健康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化婴儿追视训练机器人及婴儿视觉检测、训练方法。机器人包括移动底盘,用于带动机器人在训练空间内移动;六轴机器臂,用于安装末端刺激源并调整末端刺激源的空间位置;末端刺激源,包括视觉刺激源和听觉刺激源,用于发出刺激婴儿的视觉和听觉的光影图案和声音;摄像头,用于在末端刺激源发出光影图案和声音的过程中捕捉婴儿的面部表情和眼神动态;控制与数据处理单元,执行包括刺激方案生成、智能检测、反馈控制、数据记录与分析在内的任务。本发明采用先进的人脸与眼球检测技术,客观量化婴儿追视能力,避免主观判断误差;自动化启动与追踪流程,减轻家长负担,确保训练标准化执行。 | ||||||
183 | 发光模组和AR眼镜 | CN202010351453.4 | 2020-04-28 | CN111417257A | 2020-07-14 | 张礼冠; 吴模信; 田舒韵; 田雨洪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模组和AR眼镜,其中,发光模组包括基板、线路层、绝缘层、发光元件和防氧化层,基板用于提供支撑;线路层设置于基板的其中一侧,线路层上设置有连接脚;绝缘层覆盖于线路层背离基板的一侧,绝缘层对应连接脚的位置开设有窗口区,以使得连接脚裸露于绝缘层的外部;发光元件与连接脚电性连接;防氧化层至少覆盖于窗口区内连接脚和发光元件的外部。本发明的发光模组和AR眼镜,能够无死角将发光模组窗口区的连接脚与外部空气相隔离,防止窗口区外露于绝缘层的连接脚被氧化,从而能够保证发光元件与连接脚电性连接的可靠性,确保发光元件能够正常发光,提高AR眼镜的摄像头进行眼球追踪时的可靠度和精准度。 | ||||||
184 | 一种基于视线识别的数字人交互拟真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202311484506.X | 2023-11-09 | CN117576767A | 2024-02-20 | 奚霄鹏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视线识别的数字人交互拟真方法、装置及终端,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摄像头实时捕捉到用户的视线位置,图像信息被机器学习的模型进行处理,并识别出用户眼部的元素;根据瞳孔位置和眼球方向的预测结果,通过模型算法生成一张二维热图,进一步分析热图,如果发现用户视线的焦点在数智人区域内持续停留,则判定为用户正在和数智人进行交互,数智人即被唤醒并开始交互;在交互过程中,数智人保持对用户视线的实时追踪,当检测到用户的视线焦点离开数智人区域并在规定时间内未再次进入,则判定交互结束;本发明基于视线识别的交互方式增加了交互的自然性和真实性,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出交互状态,极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和交互效率。 | ||||||
185 | 一种基于多维坐标的眼球追踪方法及其装置 | CN201610757065.X | 2016-08-29 | CN106339087B | 2019-01-29 | 杜煜; 詹培忠; 汪江林; 陈栋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维坐标的眼球追踪方法,(1)标定用户眼睛的8个以上维度的标定矢量;(2)测定用户眼睛的至少3个维度的测量矢量;(3)根据所述标定矢量和测量矢量确定人眼的眼动点位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上述方法的装置。所述方法和装置应用于头戴式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设备中,使用一种高效的红外光源组,无论用户何种视角,在角膜上均可以选择数量合理的有效反光点以检测眼动点位置,当用户使用头戴式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设备时,实现覆盖用户的全部眼动点位置或全视角,从而使得用户扫视时眼动点位置检测平滑,红外摄像头捕获的眼睛图像亮度均匀,后续图像处理方便。 | ||||||
186 | 一种基于多维坐标的眼球追踪方法及其装置 | CN201610757065.X | 2016-08-29 | CN106339087A | 2017-01-18 | 杜煜; 詹培忠; 汪江林; 陈栋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维坐标的眼球追踪方法,(1)标定用户眼睛的8个以上维度的标定矢量;(2)测定用户眼睛的至少3个维度的测量矢量;(3)根据所述标定矢量和测量矢量确定人眼的眼动点位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上述方法的装置。所述方法和装置应用于头戴式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设备中,使用一种高效的红外光源组,无论用户何种视角,在角膜上均可以选择数量合理的有效反光点以检测眼动点位置,当用户使用头戴式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设备时,实现覆盖用户的全部眼动点位置或全视角,从而使得用户扫视时眼动点位置检测平滑,红外摄像头捕获的眼睛图像亮度均匀,后续图像处理方便。 | ||||||
187 | 智能视觉辅助系统用于动态亮度调整的方法和系统 | CN202311732429.5 | 2023-12-17 | CN117640864A | 2024-03-01 | 郑守鹏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视觉辅助系统,旨在实现动态亮度调整。通过摄像头捕捉实时图像,结合去噪声、对比度增强和区域融合等预处理步骤,系统通过直方图分析、自适应阈值处理和连通区域检测识别高亮度区域,进一步通过面积、形状和亮度特征辅助判断。在边界轮廓与中心坐标的分析后,采用前景提取标记这些区域。同时,通过眼部追踪技术实时分析眼球运动数据,确定用户的视线方向和焦点,并通过算法计算出视线对准的特定区域在液晶显示屏上的映射位置。系统还包括自适应亮度调整方法,根据车灯区域的亮度分布特点动态选择调整模型。通过精准调节显示屏上特定区域的亮度,在防止强光干扰的同时,保持对周围环境信息的感知能力,提高夜间驾驶的安全性。 | ||||||
188 | 一种基于视野中心损伤的边缘视野训练设备及训练方法 | CN202010973110.1 | 2020-09-16 | CN112022642B | 2023-01-10 | 童晓煜; 顾钊铨; 陈达; 孟祥玉; 王跃宣; 徐默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野中心损伤的边缘视野训练设备,包括:将画面输入的眼部扫描设备,获取外界实时图像的摄像头,向患者显示外界实时图像画面的电子屏,监测患者眼球转动角度和维持时间的眼部传感器,调整画面的控制手柄,连接各个部件并进行数据处理的处理器;本发明通过边缘视野的电子图像训练设备来改善中心视野缺损问题,借助带有电子屏的外部设备将中心视野缺损患者眼睛正中获取的原画面进行视网膜注视点移位,采用阅读练习或线条‑图形追踪练习训练患者形成特殊的眼位观察,使其成像偏移至边缘视野,同步眼动传感器获取其矫正反馈值,调节辅助引导系统和图像对比度视差,形成良性矫正,患者的视野得到明显提升。 | ||||||
189 | 一种基于视野中心损伤的边缘视野训练设备及训练方法 | CN202010973110.1 | 2020-09-16 | CN112022642A | 2020-12-04 | 童晓煜; 顾钊铨; 陈达; 孟祥玉; 王跃宣; 徐默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野中心损伤的边缘视野训练设备,包括:将画面输入的眼部扫描设备,获取外界实时图像的摄像头,向患者显示外界实时图像画面的电子屏,监测患者眼球转动角度和维持时间的眼部传感器,调整画面的控制手柄,连接各个部件并进行数据处理的处理器;本发明通过边缘视野的电子图像训练设备来改善中心视野缺损问题,借助带有电子屏的外部设备将中心视野缺损患者眼睛正中获取的原画面进行视网膜注视点移位,采用阅读练习或线条-图形追踪练习训练患者形成特殊的眼位观察,使其成像偏移至边缘视野,同步眼动传感器获取其矫正反馈值,调节辅助引导系统和图像对比度视差,形成良性矫正,患者的视野得到明显提升。 | ||||||
190 | 一种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眼动装置 | CN201920338896.2 | 2019-03-18 | CN208954048U | 2019-06-07 | 徐淑波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视觉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眼动装置,包括眼框主体和摄像头,眼框主体的上端设置有额头壳,额头壳的两端对称的连接在横带的左端,额头壳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竖带的顶端。眼框主体的外部安装有摄像头,眼框主体的内部对称的设置有两个显示器,显示器上设置有图像采集器,眼框主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储存器、中央处理器和图像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与摄像头、储存器、图像采集器、图像处理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优点:结构简单,舒适度高,调节方便,穿戴稳定,反应快捷,便于实施推广。 | ||||||
191 | 一种监控综合信息显示设备 | CN202220105160.2 | 2022-01-13 | CN217272977U | 2022-08-23 | 叶水明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监控综合信息显示设备,包括显示设备本体,显示设备本体一侧顶端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一摄像头,显示设备本体上转动安装有分别位于第一摄像头两侧的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显示设备本体上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摄像头下方的显示屏,显示设备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隔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控制器,第一摄像头的内部安装有人脸识别模块,本实用新型一种监控综合信息显示设备,通过设置显示屏、人脸识别模块、眼球追踪定位单元和多个摄像头,解决了传统医院候诊信息显示系统的缺陷,改善候诊环境,方便候诊患者查看自己的候诊信息;候诊患者可以随时查看自己当前候诊的排号信息。 | ||||||
192 | 一种眼外肌麻痹训练器 | CN202120844371.3 | 2021-04-23 | CN214633723U | 2021-11-09 | 梁伟财; 冯杰扬; 林琳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眼外肌麻痹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屏幕支撑架、眼部追踪摄像头、计算机终端和若干个显示器,各显示器呈圆弧形分布在屏幕支撑架上,所述眼部追踪摄像头和显示器与计算机终端连接,所述计算机终端控制其中一个显示器在预设时段输出目标对象。本实用新型的眼外肌麻痹训练器的显示器设置有多个并呈圆弧状排布,变相增大了患者的眼球注视训练范围,有助于全面训练患者的眼外肌运动功能,弧形工作台是可以移动的,可挪动调整位置,弧形工作台的高度是可以升降调节的,同时下颚托架是可以前后滑动的,使患者的坐姿与弧形工作台匹配,方便测试训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193 | 一种头戴式眼动追踪装置 | CN201921786768.0 | 2019-10-23 | CN211786989U | 2020-10-27 | 王鹏; 沈翔; 孙鑫悦; 陈化良; 尚子渠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戴式眼动追踪装置。本实用新型穿戴于使用者的头部,包含头部穿戴件、内置于头部穿戴件的微型红外摄像头模块、眼部视频图像处理模块、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将本实用新型穿戴于头部,调整头部穿戴件上的红外摄像头托架对准眼部,可呈现出清晰的眼部图像;可记录眼球运动轨迹,为精神疾病诊断提供参考;可追踪人眼视线信息、检测眨眼动作并转换成鼠标信号控制使用电脑、手机等数字终端。本实用新型可为医生对患者眼部的病理检查、精神疾病诊断提供辅助,还能实现通过眼动信息控制光标粗略的代替鼠标,为不方便用手使用鼠标的人士带来便利,且设备成本低、穿戴便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194 | 一种耳石症复位辅助装置 | CN202121569366.2 | 2021-07-09 | CN215227511U | 2021-12-21 | 田广永; 李达飞; 李楚冰; 储洪娟; 田鑫; 黄志勇; 张珊珊; 杨静雅; 林琼萍; 徐飘; 赵婷婷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石症复位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石症复位辅助装置,包括:眼镜、摄像头、传输部、分析部以及成像部;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眼镜的镜片之间,用于获取患者眼球和/或头部的运动情况;所述分析部用于将所述运动情况的数据转化为耳石在半规管中的位置;所述传输部用于将所述摄像头获取的数据传输至分析部,以及,将所述分析部的分析结果传输至成像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摄像头追踪获取的运动信息,经分析部分析得出对应的耳石位置,然后再将耳石的实时位置反馈至成像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耳石症复位存在着无法直观显示耳石实时位置的技术缺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195 | 一种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智能开关 | CN202220511062.9 | 2022-03-10 | CN217060928U | 2022-07-26 | 禹文明; 刘伟; 张钧程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智能开关,属于智能家居领域,包括:智能开关、信息采集组件;所述智能开关包括壳体、继电器、抗干扰电路、零线接口、灯L1接口、灯L2接口、火线接口、开关插孔槽、L1触摸组件、L2触摸组件、第一指示灯、接收装置、微处理器、存储装置,所述信息采集组件包括红外摄像头、第二指示灯、开关按键、发送装置、电源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眼部动作帮助患病在床和手部受伤、残疾用户完成开关控制。 | ||||||
196 | 一体式设备和用于显示的人机交互设备 | CN202420779014.7 | 2024-04-15 | CN222600179U | 2025-03-11 | 佘涛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体式设备和用于显示的人机交互设备,包括:交互机本体、云台摄像机以及调控组件,所述交互机本体右前侧活动安装有用于人机互动的云台摄像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调控组件,安装在安装台上的云台摄像机能够跟随安装台上下移动,进而完成高度调节的目的,这使得整个交互机本体在进行空间定位、手势识别、眼球追踪等交互方式时,云台摄像头通过高度调节及其自身调节功能配合角度能够有效捕捉到用户全部的有效交互区域,特别是在用户移动范围较大或进行复杂身体动作时,摄像头视线在调控组件的辅助下能够对用户的手势或身体姿态进行准确识别,提升交互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
197 | 图像采集装置、眼球追踪系统及头戴式显示器 | CN202022160779.7 | 2020-09-27 | CN213934390U | 2021-08-10 | 黄凯琪 |
本申请涉及光学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采集装置、眼球追踪系统及头戴式显示器。本申请所提供的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平板波导片,覆盖所述头戴显示器的成像系统的半反半透反射镜上靠近目标区域一侧,所述半反半透反射镜以倾斜角度安装在所述目标区域前;红外光源,设于所述平板波导片的一端;红外摄像头,安装在所述目标区域与成像系统的凹面反射镜的视线范围外;所述红外光源向所述平板波导片导入红外光,所述平板波导片通过内部的红外反射膜将红外光反射导出照射至所述目标区域,所述红外摄像头拍摄所述目标区域的红外图像,并将采集的图像数据输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将红外光源均匀反射至目标区域,并且扩大红外光源的覆盖范围。 | ||||||
198 | 发光模组和AR眼镜 | PCT/CN2020/087503 | 2020-04-28 | WO2021217418A1 | 2021-11-04 | 张礼冠; 吴模信; 田舒韵; 田雨洪 |
一种发光模组(13)和AR眼镜(10),其中,发光模组(13)包括基板(100)、线路层(200)、绝缘层(300)、发光元件(400)和防氧化层(500),基板(100)用于提供支撑;线路层(200)设置于基板(100)的其中一侧,线路层(200)上设置有连接脚(210);绝缘层(300)覆盖于线路层(200)背离基板(100)的一侧,绝缘层(300)对应连接脚(210)的位置开设有窗口区(310),以使得连接脚(210)裸露于绝缘层(300)的外部;发光元件(400)与连接脚(210)电性连接;防氧化层(500)至少覆盖于窗口区(310)内连接脚(210)和发光元件(400)的外部。能够无死角将发光模组(13)窗口区(310)的连接脚(210)与外部空气相隔离,防止窗口区(310)外露于绝缘层(300)的连接脚(210)被氧化,从而能够保证发光元件(400)与连接脚(210)电性连接的可靠性,确保正常发光,提高AR眼镜(10)的摄像头(11)进行眼球追踪时的可靠度和精准度。 |
||||||
199 | 一種眼球追蹤操作的方法和裝置 | TW107110822 | 2018-03-28 | TW201839551A | 2018-11-01 | 黃建東; HUANG, JIANDONG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眼球追蹤操作的方法和裝置,通過在顯示單元的眼球識別區下方設置傳感單元,使用者眼球活動的投影位於所述眼球識別區上,相較于攝像頭獨立於顯示幕設置在邊緣位置的結構,本發明可以及時捕捉到使用者眼球活動資訊,進而與預設的眼球活動資訊進行比對,執行該眼球活動資訊對應的操作指令,使得使用者通過眼球活動就可快速對設備進行操控,有效提升用戶體驗。此外,將傳感單元設置於顯示單元的下方,相較於攝像頭獨立突出設置於顯示幕外的結構,可以有效縮小移動設備的整體厚度,使得移動設備更加輕薄、滿足市場的需求。 | ||||||
200 | 一种远程教育教学系统 | CN202020801246.X | 2020-05-14 | CN211787619U | 2020-10-27 | 刘班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包括包括授课终端、教学服务器、考勤服务器、监控服务器、监控终端和AR/VR学习终端,监控终端包括联网模块、第一摄像头、眼球追踪器、声音传感器、考勤打卡机、定位模块和音频播放器,AR/VR学习终端为包括顺序连接的PC主机和AR/VR设备;通过在远程教育系统中设置监控终端,用于查看学生在学习的状态信息并通过监控服务器发送至老师的授课终端上,使得教师在授课时能够获取学生的学习状态信息,并且通过监控终端上的音频播放器对学生进行提醒和监督;同时在监控终端内设有考勤打卡机和定位模块对学生进行定位和考勤,从而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同时,使用AR/VR设备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