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单元

申请号 CN95120840.3 申请日 1995-12-12 公开(公告)号 CN1132711A 公开(公告)日 1996-10-09
申请人 英国航空公司; 发明人 伊恩·德赖伯格; 西蒙·伦恩; 拉塞尔·马尔钱辛格;
摘要 一种包含有固定 支架 的座椅单元,该固定支架包含了一个具有一个可倾斜靠背的主座椅,该靠背倾斜时仍然在支架内。该座椅单元适于飞机座舱并且还可以包含一个腿靠,当该靠背倾斜到一个大致 水 平 位置 时,该腿靠配合座位部分共同形成一个大致平坦表面的一部分。该座椅单元还可以包含一把副座椅,该副座椅位于面对主座椅的地方,该副座椅具有一个座位部分,当主座椅的靠背倾斜到大致水平的位置时,该座位部分与主座椅的腿靠共同形成该大致平坦表面的一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飞机座舱的座椅单元,该单元包含了一个装有具有 可向后倾斜的靠背的主座椅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靠背以使它 们仍然在支架内的方式安排成向后倾斜。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主座椅包含一个 随着靠背的向后倾斜而可以移动的坐位部分,使得该靠背在一个大 致垂直的位置和一个大致平的位置之间向后倾斜。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当该靠背向后倾 斜成大致水平位置时,坐位部分和靠背共同形成一个大致平坦的表 面。
4.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座椅单元,它还包含有一个腿靠。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当靠背向后倾斜 成大致水平位置时,该腿靠与坐位部分一道形成大致平坦的表面的 部分。
6.在前面任一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座椅单元,它还包括一把面对 主座椅的副座椅。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副座椅有一个坐 位部分,当主座椅的靠背向后倾斜成大致水平位置时,该坐位部分 与主座椅的腿靠共同形成大致平坦表面的一部分。
8.在前面任一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座椅单元,它还包括一私用 隔离屏。
9.在前面任一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支 架包含了位于主座椅的可向后倾斜的靠背后面的储存空间。
10.在前面任一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座椅单元,它还包含了一张 可收缩的桌子。
11.一种舱座单元,它包括一把具有一个靠背和一个坐位部分 的可向后倾斜的主座椅和与之相对的一把副座椅;该主座椅可以移 动到一个向后倾斜位置,在该位置上,靠背和坐位部分与副座椅一 道形成一个大致平坦的睡觉表面。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主座椅包含一 个靠背部分和一个坐位部分,该靠背部分在一个大致垂直的位置和 一个大致水平的位置之间可以向后倾斜,该坐位部分可以朝副座椅 移动以配合靠背部分的向后倾斜。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单元,它还包括了一个可在一收缩 位置和一个支承位置之间移动的腿支承部分。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伴随靠背部分 的向后倾斜,该腿支承部分可以随着所述的坐位部分移动,从而形 成大致平坦睡觉表面的一部分。
15.一把座椅,它包括:一个靠背部分,一个坐位部分和与坐位 部分相关的一辆台车,该台车可以驱动该坐位的部分在一个收缩位 置和一个延伸位置之间移动,该坐位部分和靠背部分配合动作,使 当坐位部分在收缩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被移动时,也就使得靠背部 分在大致垂直位置和向后倾斜位置之间移动。
16.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靠背部分在一端与 坐位部分相连接。
17.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座椅,它还包括靠背导引机构,该 机构在所述的大致垂直位置和向后倾斜位置之间导引靠背部分。
18.权利要求15、16或17所述的座椅,它还包括座椅导引机 构,当该坐位部分在收缩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移动时,该导引机构 导引坐位部分以改变其定向。
19.权利要求15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单元,它还包括 一个可在以收缩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的腿靠部分。
20.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腿靠部分可 以在收缩和支承位置之间驱动,而与台车的驱动无关。
21.权利要求15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当 所述的靠背部分在所述的向后倾斜位置,所述的坐位部分在所述延 伸位置以及所述的腿靠部分在所述的支承位置时,所述的靠背部 分,坐位部分和腿靠部分就形成一个大致平坦的睡觉表面。
22.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座椅,还包含一个与座椅分开的延伸表 面,当该腿靠部分在所述的支承位置时,该延伸表面和腿靠部分配 合,从而延伸所述的睡觉表面。
23.权利要求2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延伸表面装在另 一座椅的背后。
24.权利要求2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延伸表面包含一 个副座椅。
25.权利要求22、23或24所述的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延伸 表面是可旋转的,当腿靠部分在收缩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时, 可避免在延伸表面和腿靠表面部分之间夹住物品。
26.权利要求24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副座椅包含一个 固定部分和一个可以旋转的旋转部分,当该腿靠部分在收缩位置和 支承位置之间移动时,这样可避免在延伸表面和腿靠部分之间夹住 物品。
27.权利要求15至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它还包括一个 固定结构,所述的靠背和坐位部分的导引机构被固定在该固定结构 上。
28.权利要求27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结构包含一 个背部,并且该靠背导引机构是这样形成的:所述靠背部分的移动 是朝固定结构的背部前方移动。
29.权利要求15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它还 包括一台用于驱动台车的电动达。
30.权利要求19或20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 于:它还包括一台用于驱动腿靠部分的电动马达。
31.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用者 可以操作的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该电动马达或每一个电动马达。
32.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单元,该单元包括一把主座椅和一套 辅助单元,该辅助单元与主座椅相邻但在结构上又与该主座椅分 离,用于接纳为主座椅使用者个人使用的物品。
33.权利要求32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辅助单元为使 用者的个人物品提供了贮存空间。
34.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辅助单元 包含了一台电视监视器。
35.权利要求32、33或34所述的座椅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辅 助单元包含了一张在主座椅前面可以延伸的桌子。
36.权利要求32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单元,它还包括:一 把面对着主座椅的副座椅,位于主座椅和副座椅的一边并在这两者 之间延伸的辅助单元。
37.权利要求32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单元,它还包括:供 第二个使用者使用的第二主座椅,接纳第二使用者个人使用物品的 辅助单元。
38.一种包含有一种座舱的飞机,该座舱包含了多个如前面任 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座椅单元或座位单元。
39.权利要求38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这些单元以面向舱 外的结构布局。
40.权利要求38所述的飞机,其特征在于:这些单元以面向舱 内的结构布局。
41.一种包含了具有一根主轴线的座舱的车辆,该座舱由位于 主轴两侧的至少两个壁所构成,它包含了多个座位单元,每个单元 又分别有主轴线,并适合于乘客个人使用,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 些单元沿着每个壁上的一条线错开排列,而形成这样一种布置,使 沿该条线上的每套所述单元的主轴轴线不对准座舱的主轴线,通过 避免任一所述单元完全地与任一其它所述单元相邻接,从而为每个 在沿着该条线上所述单元中的乘客提供了个人空间。
42.权利要求41所述的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沿每个壁的这些 单元以朝向舱外的方向定向。
43.权利要求41所述的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沿每个壁的这些 单元以朝向舱内的方向定向。
44.权利要求41、42或43所述的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每套 舱座单元包含一把主座椅和一把面对主座椅的副座椅,并且这些单 元沿着该墙错开布置,使得一个单元的副座椅大致上与在该线上的 下一单元的主座椅相邻。
45.权利要求41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座 舱包含这些单元的中间串接。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座椅单元。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 飞机座舱的座椅单元。

在大多数飞机的头等舱里,配备了很宽阔的间距的座椅,以便 在旅行中给乘客提供空间和舒适。目前,实际上每一头等舱都配备 了大的双座椅,其间距(两座椅间的纵距)至少有1500mm。

现有的座椅结构有几个缺点。座椅不能躺平,这样使睡觉不舒 服。在两座椅之间缺乏个人的私人专用空间,这使得乘客,尤其是 睡觉时感到不安。乘客们已说过这种感觉就象和陌生人睡觉一样。 当然,要把这些座椅设计成可以躺平也是可以的,但是,这又产生 了另一个涉及座椅倾斜的方法问题。当一个座椅倾斜时,它的后背 就倾斜到了后面乘客的座位空间。这对乘客们来说在心理上会感到 不愉快,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生活空间被侵占了。对位于倾斜座椅 后面的乘客来说,要离开他们自己的座椅同时又不打扰其它乘客, 也是很困难的。这对于占有靠窗座椅的乘客们来说尤为困难;因为 当他离开他的座椅时,他将打扰在前面的倾斜座椅上的乘客和在靠 近他的侧廊座椅上的乘客。当然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增加两 座椅的间距到两米。很显然,这是不理想的,因为仅仅为了一个相 对较小的优点,就减少了机舱内的座椅数量。

再者,现有的头等舱的座椅的结构也不适合为每个乘客提供个 人贮存空间。乘客们喜欢把个人物品放在够得着的地方,目前只有 把包、、报纸等放在机舱的地板上,才可能做到这一点。结果, 飞行时,尤其是在漫长的过夜飞行的时候,机舱变得非常乱。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或至少减少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套座椅单元,它包括一个固定的支 架,支架上包含了一个具有可向后倾斜靠背的主座椅,该靠背以使 其仍然在支架内的方式布置成向后倾斜。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套舱座单元,它包含一个具有靠背 和坐位部分的可向后倾斜的主座椅;一个与之相对的副座椅;主座 椅可移到一个向后倾斜位置,在该位置上,靠背、坐位的部分和副 座椅形成一个大致平坦的睡觉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个座椅,它包括一个靠背部分;一 个坐位部分;一个与坐位部分有关连的小滑车,该小车可驱动坐位 部分在收缩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移动,坐位部分与靠背部分以下列 方式配合:当坐位部分在收缩位置和延伸位置间移动时,导致靠背 部分在大致垂直位置和倾斜位置之间移动。

本发明还为车辆提供一种座椅单元,该单元包括一个主座椅和 一个与主座椅相邻但在结构上是与之分开的辅助单元,用于接纳主 座椅使用者的个人使用物品。

这里所述的座椅单元,每一个单元都包含主座椅,其目的是用 于支承坐在其上的乘客。辅助物品,即辅助部件,如一张桌子,一个 电视屏幕和贮存所均有一个分开的辅助单元或边架提供,该辅助单 元或边架与主座椅一起组成座椅单元。因此,在飞行中,乘客在使 用他的辅助物品时,不会干扰其它乘客,因为这种使用大致在该乘 客的座椅单元的范围内进行。

下面将叙述一种倾斜座椅,当该座椅倾斜时,借助于一个剪形 悬臂装置,一块腿支承板就会从该座椅的前端悬伸出来。这种剪形 装置被广泛地用于飞机座椅中。

从更进一步的方面来说,本发明提供了包含一个机舱的飞机, 该机舱包括了如前所述的多个座椅单元或舱座单元。

迄今为止,飞机座舱里的座椅都是以下列方式一成不变地布 置:每排座椅都与飞机轴线垂直,通常,每排座椅都与前排相隔固 定的距离,从而每个乘客都有相同大小的空间。均匀布局还使座椅 背后为后面座椅上的乘客支承一个桌子和提供存储所,有时还可装 一个电视屏幕和其它辅助装置和物品。利用座椅的后面支承后面座 椅的输助物品是一种不理想的结构,因为在飞行中,这样会导致一 个乘客的行动干扰其它乘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座舱的车辆,该座舱有一根主辆线并由 至少两个分别位于主轴线两边的壁确定其范围。该座舱具有多个舱 座单元,每一个单元都分别有一根主轴,并且该单元很方便地供每 个乘客使用,其中至少有一些单元是按下列定义的布局沿着每一个 壁上的一条线错开布置的:上述沿着该条线的每套所述单元的主轴 未与座舱的主轴对准,从而通过避免所述的任一单元整个地与所述 的任何其它单元相邻,为在沿着该线的所述单元中的每一个乘客提 供专用场所。

从后面的说明可知,很显然,错开布置的结构使每个乘客具有 更大的私人专用空间。这种布局可以使隔离屏位于相邻座椅单元之 间以确定每一乘客的范围。错开布置结构还可以使更多的座椅提供 给相同的机舱空间,而不感到乘客个人空间的减少。

本发明的上述和更进一步的特征将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详细说 明。参考下列附图,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其特征和优 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舱座单元的第一立体图。

图2是第一舱座单元的第二立体图。

图3是具有多个面向外侧结构的舱座单元的飞机舱的平面图。

图4是具有多个面向内侧结构的舱座单元的飞机舱的平面图。

图5是使用图3中的面向外侧结构,说明本发明的第二舱座单 元的立体图。

图6是第二舱座单元的第二立体图。

图7是使用图4中的面向内侧结构、说明本发明的第三舱座单 元的第一立体图。

图8是第三舱座单元的第二立体图。

图9是一把座椅的第一示意剖面图。

图10是一把座椅的第二示意剖面图。

图11是一把座椅的第三示意剖面图。

图12是第二舱座单元的第三立体图。

图13是第三舱座单元的第三立体图。

图14是一把座椅的第一示意剖面图。

图15是图14中的座椅的第二示意剖面图。

图16是图14中的座椅的第三示意剖面图。

图17是图14中的座椅的第四示意剖面图。

图18是一个可选用的副座椅机构的示意剖面图。

图19是说明本发明的第四舱座单元的第一立体图。

图20是第四舱座单元的第二立体图。

图21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五舱座单元的第一立体图。

图22是装有多个舱座单元的飞机座舱的平面图。

图23是第五舱座单元的第二立体图。

图24表示在坐立和倾斜位置时的舱座单元的侧视图和平面图。

图25表示在坐立和睡觉位置时的舱座单元的侧视图和平面图。

现在参看附图1,图中表示一套舱座单元或座椅单元1,它包括 一把可向后倾斜的主座椅2和一把固定的副座椅3。座椅单元1中 的两把座椅2、3供一个头等舱乘客使用。当然,这完全取决于该乘 客如何使用座椅2、3,但是可以想象,旅途中他自己会使用主座椅2 而让由他邀请来的其它乘客坐副座椅3。

包含有自己的主座椅5和副座椅6的第二单元4可以位于与第 一单元1相邻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单元1和第二单元4彼 此由隔离墙7分开,墙7在这两个单元1、4之间提供了私用空间。 为此该墙7包含了在该两单元的主座椅2、5之间的隔离屏8和在副 座椅3、6之间的隔离屏9。从两个副座椅3、6背后延伸出来的附加 离墙10提供了更多的私用空间。

图1中的两个单元1,4设计成位于机舱的中央,并且提供给一 对一同旅游的人使用。这此,这两块隔离屏8、9可做成适当的尺寸, 同时不妨碍坐在两单元1、4上的乘客互相谈话。当两乘客不是一同 旅行时,为方便起见,在隔离屏8、9中的任一块上或它们两者上可 以提供一块可伸缩的隔离屏(未图示)以便上延伸于隔离墙上方,从 而完全地把单元1、4分开。

在每个单元的主座椅2和副座椅3之间的空间是大的,并且实 际上足以在两座椅2、3之间实用地放上一张桌子。隔离墙7包含一 个桌子装配部分11。如图2所示在飞行中如果乘客希望一张装在装 配部分11上的桌子12可以布置在主座椅2和副座椅3之间。

如果乘客希望,那么他可把位于副座椅2和隔离墙10之间的 平台或台顶13放公文箱、报纸或其它个人物品。一个电视屏幕(未 图示)还可很方便地用铰链装在表面13的下面,或者装在隔离墙7 上。

通过错开布置或搭接座椅单元,还可以获得更大的个人空间。 附图3中表示了座椅单元错开布置的一种方法。在这种布局中,沿 着机舱16的边缘装有多套座椅单元15。每个单元15都包含一把主 座椅17和一把副座椅18。当一个乘客坐在任一单元15的主座椅 17上时,他都面向飞机的外侧。为了方便起见,这种搭接结构将在 这里称为面向舱外布局。应该指出的是两对单元1、4或1′、4′是沿机 舱的中心线19布置的。这些单元1、4和1′、4′是类似于图1和图2 中的单元,但应该指出的是,在单元1′、4′之间的空间比在单元1和 4之间的空间大。在单元之间的空间量可以根据机舱中可获得的空 间和乘客的期望进行选择。

在附图4中表示了座椅单元错开布置的另一方法。还是围绕机 舱16的边缘布置了多套座椅单元21,每套座椅单元21包含一把主 座椅22和一把副座椅23。当一个乘客坐在任一套座椅单元21的主 座椅22上时,他就面向飞机舱的里侧。为了方便起见,这种搭接结 构将在这里称为面向舱内布局。和图3中所示的布局一样,单元对 1、4和1′、4′也是沿机舱的中心线19布置的。

这两种错开布置布局都可以充分使用机舱空间到这种程度:在 机舱16中所能容纳的乘客数和使用以前的具有2米间隔的称为双 座椅布局所能容纳的乘客数一样多。选择使用面向舱内布局或面向 舱外布局是随意的,因为任一布局相对于另一布局都没有显著的成 本优势。初步调查表明乘客倾向于面向舱外布局,因为它提供了比 面舱内布局更好的个人空间的感觉。具有面向舱外布局的乘客转体 才能看到机舱中的其它乘客;而面向舱内布局的乘客则总是向内朝 着其它乘客。

根据座椅单元是用于中心位置还是用于面向舱内布局的边缘位 置或面向舱外布局的边缘位置,座椅单元的结构还稍有不同。图5 和6中的每一幅图都表示了用于图3中的面向舱外布局的座椅单元 的立体图。应该指出的是,虽然每套座椅单元15的大体结构与上述 座椅单元1的大致相同,比如:主座椅17和副座椅18都分开并彼 此相对,但是该结构的许多细节是不同的。

在主座椅17和副座椅18之间一侧延伸的是一个壁24。一个台 顶25从壁24向机舱(未图示)的内壁延伸,形成一个表面,如果乘 客希望的话则可在上面放他的个人物品。如果需要的话在壁24中当 然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储存空间。隔离屏26从主座椅7的后面横跨台 顶25。隔离屏26确定了连续的座椅单元15的边界,从而提供了不 属于其它乘客的个人空间。如图6所示,在台顶25上的插入槽28 中,可以提供一张桌子27。

图7和图8中的每一张图都表示了适应于图4中的面向舱内结 构的座椅单元的主体图。座椅单元21的基本结构大致上与上述的座 椅单元1和15的相同,比如:单元21包含了隔离开了的主座椅22 和副座椅23,它们彼此相对,但是还是有一些结构的细节不同于上 述单元1和15。

壁29沿主座椅22和副座椅23的一边延伸,台顶30从该壁的 顶部向机舱壁31延伸。在台顶30上的槽32中装有一个桌子33,它 可以滑动地或旋转地安装,如图8所示,它可被乘客拉出来并置于 主座椅22和副座椅23之间。连接的座椅单元借助于隔离屏34而被 彼此分开。在隔离屏34和主座椅22之间还有一个供乘客使用的包 含壁35和表面36的附加结构。在壁29和/或壁35中还可提供小橱 子或其它储存空间(未图示)。

正如所示,壁29未沿主座椅22的侧面延伸。而是略去了一部 分以便使乘客利用台顶下面的空间储存个人行李。主座椅22(实际 上和主座椅2或17)可旋转地安装在座椅单元21上,以使该座椅旋 转到一个朝前的位置(如果必要,以满足起飞和降落时的要求)。此 时,墙29中的省略部分可以使座椅22旋转到一个位置上,在这个 位置时,乘客的腿可放在台顶30的下面。

主座椅2、17和22是可向后倾斜的。附图9、10和11,以示意图 的形式表示一把主座椅,如主座椅2、是如何在一个垂直位置(图9) 和一个大致平位置(图11)之间连续向后倾斜。主座椅2包含一个 固定支架41,它用于挡住一个座椅的靠背42;一个坐位的部分43 和一个腿靠44。在飞行时,座椅2可以向后倾斜到一个位置(如图 10所示),在该位置上,该乘客(未图示)躺在该座椅上,他的背由 靠背42支承而他的腿则由腿靠44支承。

如果乘客想睡觉,那么坐位部分43和腿靠44就可远离支架41 直到腿靠44与副座椅3的坐位部分45相接。在这样的位置时,靠 背部分42大致平放在支架41中。从而主座椅的靠背部分42。坐位 部分43和腿靠44以及副座椅的坐位部分45,就一起形成了一个大 致平坦的表面,乘客就可躺在上面睡觉。在图中主座椅的倾斜机构 的用交叉线46、47粗略地表示,因为这种机构的设计本质上都是众 所周知的,在此不必做进一步的解释。该倾斜机构可以手工操作或 者借助于电机自动地操作,等等(未图示)。

需要指出的是该主座椅是这样布局的,靠背部分42总是保持 在支架41内,从而不会侵犯后面其它乘客的舱座空间。

图12是使主座椅充分倾斜的面向舱外的座椅单元15的立体 图,它的靠背部分42、坐位部分43和腿靠44形成了一个水平睡觉 表面。图中还表示了另一座椅单元的支架48。在该支架的背后, 49和50提供了一个通向小橱或衣柜空间51的入口,而低门52则 提供了一个通向附加储存空间53的入口。

图13类似地表示了一个面向舱内的单元21,其中主座椅22的 靠背部分42、坐位部分43和腿靠44被充分地倾斜,它们和副座椅 23的坐位部分45一道,形成了大致平坦的水平睡觉表面。

接下来附图14至17表示了在固定结构或支架41内的一把主 座椅12,在支架41上装有一个靠背部分42,一个坐位部分43和一 个腿靠44。

图14表示座椅2在收缩位置,其中靠背部分大致处于完全垂 直的位置。该座椅包括一个倾斜机构,它含有一个靠背滑行架50, 靠背部分42在支承点51上与该滑行架50连接;该倾斜机构还含 有一个坐位滑行架52,坐位部分43通过导引物件53在支承点54 与该滑行架52连接。坐位部分43在一个铰链支点55与靠背部分42 的一端相连,并由具有在机舱地面58上滚动的轮子57的台车部件 56支承。在地面58上还可提供轨道(未图示),以防止地面的过渡磨 损并便于座椅平滑移动。可以想象,为了座椅的各种零件的平衡支 承,可在座椅的两边提供滑行架和轨道。

该座椅是由控制板(未图示)控制、被电动达(未图示)驱动的。 当乘客在控制板上选“倾斜”时,马达就转动螺旋轴59,向前驱动坐 位部分43,使它离开支架41到一个延伸位置,此时靠背部分也就 处于如图15所示的向后倾斜的位置。坐位部分43的向前驱动运动 使得靠背部分42沿着由靠背滑行架50所确定的路径被导引。滑行 架50和52的形式的选用与台车部件56的高度有关,台车部件56 导引坐位部分43的方向,从而,当靠背部分42的倾斜度减小时, 座位部分43仍然保持相对于水平位置的舒适的倾斜位置。

当坐位的部分继续从图15中所示的倾斜位置朝着图16中所示 的延伸位置被驱动时,第二马达(未图示)独立于台车的驱动而被启 动,以驱动螺旋机构60,使得腿靠部分44从图14和15中所示的 大致坚直的位置或垂直位置朝图16中所示的大致水平或倾斜位置 移动。在支架41的各部有一处缓冲器61,当该座椅向前移动并停 止在图16中所示的平坦表面位置时,缓冲器61支承靠背部分42 的自由端。

在腿靠44从垂直位置转换到水平位置时,为了避免出现乘客 的脚插入到腿靠44和副座椅3之间的可能性,如图17所示,副座 椅3可包括一个固定后座部分62和一个与后座部分62枢转连接的 前座部分63。在一个乘客把他的脚或其它任何物品放入到腿靠44 和副座椅3之间时,前座部分63将可旋转开来以便把该物取出,如 果乘客不想使用副座椅3,那么前座椅部分63就可转到后座椅62 部分的上面的位置,从而为该乘客在他的座椅单元内提供更多的有 用的地板空间。

在平稳地飞行过程中飞机的主轴线倾斜于水平方向。飞机典型 地以3°的倾斜度飞行,即它的鼻子稍稍指向上方。如果座椅单元设 计成可以倾斜以形成一个大致平坦的睡觉表面,该位置相对于飞机 是水平的,那么,当飞机以正常3°斜度飞行时,乘客就会躺在他的 头比他的脚处于更低的位置上。这样的位置是不理想的,因为乘客 发现这样不舒服。为避免由于这种位置给乘客带来的问题倾斜机构 被设计成限定了一个稍微倾斜,例如,3°的平坦睡觉表面,从而相 对于这种飞机的水平面乘客就可躺在头比脚高的位置上。其结果是, 在正常的平稳飞行中,乘客的头部可以躺在和脚部相同的水平面 上。把睡觉表面设置成稍稍倾斜的位置就可以方便地使臂部休息等 等。在支架内还可以更容易地设计用于躺下的乘客肩部的额外空间。

图18表示了一种可选择的副座椅机构,即所谓的两折机构。该 副座椅包含一个固定的坐位部分64,一个在接合点66上铰链连接 到该固定的坐位部分64上的后座部分65和一个在接合点68上可 旋转地固定到该后座部分65上的前座部分67。该副座椅可以在充 分延伸位置,部分延伸位置和收藏位置之间移动,在上述充分延伸 位置上,前座部分和后座部分位于由标记65和67所表示的位置; 在上述部分延伸位置上,前座部分绕接合点68旋转到后座部分的 顶部,它们由标记65和67′表示,在上述收藏位置上,后座部分绕 接合点66旋转,使得前后座部分位于标记65″和67″所表示的位置 上。

图19表示了一个具有一个可倾斜座椅71的座椅单元70和一 个边板单元或辅助单元72。与座椅单元70相邻并且具有一个可倾 斜座椅74的第二座椅单元73在辅助单元72上具有它自己的辅助 物品。虽然在图中未表示,这两套单元70、73还可用隔离墙把彼此 分开以便为这两套单元提供各人空间。图19中所示的两单元70、73 为机舱的中心而设计并提供给一起旅游的两个乘客。辅助单元72为 每一个座椅单元70、73容纳了一张撑子75、一套电视监视器76和 一个小橱子77以及用于放诸如荃杯等类似的小物品的平台。乘客可 以用小橱子77储存诸如洗漱包、机等个人物品,而该空间则可用 于储存杂志、报纸和类似物品,救生衣也可很方便地储存在辅助单 元72中。

如图19所示,桌子75包含有铰链连接在一起的两部分75a、 75b,最外的部分用一个“升降机构旋转地安装在辅助单元上。也就 是说,桌子的两部分75a、75b可以折叠在一起而后向上旋转再垂直 地放入辅助单元72的一个盖子(未图示)下面的储存空间里面。当该 桌子又需要使用时,则可从储存区域提升起来,转动到水平位置, 打开这两部分后则可以使用。如果需要,当然也可不用“升降”机构, 而是用任何其它用于飞机上的众所周知的桌子储存机构。

电视监视器76如图所示被安装在辅助单元72上的旋转臂78 上,监视器76给乘客提供了飞行娱乐,但也可不按图示地安装。例 如也可采用如下布局:监视器76收缩到辅助单元72内或者监视器 76可取下地固定在单元72上。

使用边板单元或辅助单元72可以使很多辅助特点在座椅外被 采用。在桌子和监视器完全地从座椅上取下,因为把辅助部件的负 荷去除了从而减小了座椅的应。这样,座椅和辅助单元共同提供 了一套座椅单元,该单元为乘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有用的旋游环 境。

座椅单元70还包含一对护板79、80,位于竖直坐在座椅上的乘 客大致头部的高度上。护板79、80增加了座椅使用者的个人空间感 觉。如果需要在护板上还可提供灯81、82给乘客使用。

附图20说明几对座椅单元是如何沿机舱中心布局的。每个乘客 的范围由下列机构确定:座椅71本身;辅助单元72;在前面的座椅 单元83的背部;在辅助单元72的前面、从座椅单元83后面延伸出 来的隔离屏84、85。在每个座椅的上部确定了一个向该座椅后部凸 出的突出部86,其原因从后面的说明就可清楚。在突出部86下面的 空间可以象图20一样打开或被部分地关闭,从而在两种场合下都 为后面座椅的乘客提供一个公文箱(或类似物)的储存区域。还可提 供一个弹簧夹紧机构88以便把公文箱和类似物紧固在储存区域内。 在座椅的臂88a、88b上也可提供用于救生衣等物品的其它储存空 间。

虽然优先选用图3和4中的搭接布局,但是,当然也可使用其 它座椅布局。附图22表示了这样一种布局:包含有单元对90、91、92 的中央串接座椅,其沿着机舱的中心线93被隔开;沿着机舱的每一 边布置了三套单个单元94、95、96和一对单元97。储存单元98置于 最前中央单元对90的前端而形成个人空间。同样地,隔离屏99被 置于侧面单元对97的前面和单座椅96的侧面以便专为座椅97a的 使用者提供个人空间。在图23中可看得更清楚,隔离屏99是位于 单座椅96的旁边的侧支架100的后面并且紧固在该座椅的护板80 的背后。如果需要,还可在侧支架100上提供更多的储存空间。

从图23可见,座椅96与图1至17中所示的座椅单元向后倾 斜的方法是类似的。和以前叙述的座椅一样,座椅96包含一个固定 结构或支架101,它容纳了一个座椅靠背部分102、一个坐位部分 103和一个腿靠104。使座椅倾斜是由使用者借助于控制板105(如 见图20)进行控制的,该控制板用上面图14至17所述的控制方法 控制马达的运行和轴的驱动。

座椅86向后倾斜的方法可以在图24和25中看得更清楚。在 图24中表示一乘客110正直立地坐在座椅111上,而另一乘客112 则在另一座椅上呈向后倾斜的位置。在图25中表示一乘客114正直 立地坐在座椅115上,而乘客116、117则分别躺在座椅118、119 上。

当座椅113倾斜时,靠背部分102移向支架101。这就是为什 么在支架上部形成突出部86的原因之一。当靠背部分移向支架时, 坐位部分103和腿靠104远离支架向前移动,腿靠104从垂直位置 上移来到一个更加水平的位置。继续倾斜座椅,最终导致靠背部分 102、坐位部分103和腿靠104到达图25中的座椅118和119的位 置。在这个位置上,靠背部分102、坐位部分103和腿靠104一道形 成一个与飞机平面倾斜成一个小度的大致平坦的睡觉表面。该角 度的要求不高,但是角度越陡,在座椅单元之间所要求的空间就越 小。调查表明如果与水平方向的倾角超过8°就会不舒服,因为乘客 会感到他们在往前滑。请记住大多数飞都以3°的斜度飞行,这就意 味着可以用一个大致11°的角度。

在如图25中所示的座椅的睡觉位置,一位高的乘客的脚会够 着前面座椅的突出部下面的空间。这就是在每一座椅单元都设有突 出部的另一原因。通过提供一套装在前面座椅的下翻延伸单元120, 使它与腿靠104配合使用(与在图1至13中的实施例的副座椅的方 法类似),这就可以使睡觉表面延伸。

图19至25中所示的座椅单元的设计在美观上与图11至13中 所示的座椅单元的设计不同,但是从前述可知,从功能上来说其结 构又是非常相似的。两种结构都为乘客提供了理想的个人空间。两 种结构都提供一把倾斜/睡觉的座椅,当该座椅移动到倾斜/睡觉位 置时,该座椅不会侵犯在前面座椅上或在后面座椅上的其它乘客的 区域。使用隔离屏可以进一步增加乘客个人的私用空间。作为座椅 单元的一部分,以座外布局的方式提供辅助装置可以减轻座椅本身 的负荷,并允许在座椅中给乘客提供更多的空间。

图19和25中所示的座椅单元结构没有包含一把副座椅和没有 提供一个大致成水平的睡觉表面。而是提供了一个下翻延伸机构。并 且,当睡觉表面是平坦时,它与水平面倾斜一个角度。这两种特点 都减小了在飞机座舱内的每个座椅单元所需要的空间,从而在既定 的机舱空间内,可以安装更多的单元。

虽然图22表示了在飞机座舱内一种座椅单元结构的一种布局 方式,但是可以发现:其它结构也可以用这种布局安装,或者其它 布局(如阶梯式布局)也可用于这种座椅单元结构。当然,一个实施 例中所述的特征也可被采用到另一实施例上,给定结构的选用和特 征的布局取决于安装这些座椅单元的飞机型号、飞行自然环境以及 本发明范围之外的其它因素。

所以,通过参照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说明可知,这些实施例 仅仅作为示范。只要不脱离在所附权利要求和相应的部分中叙述的 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对于专业技术人员也可进行修改变形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