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器客舱上部的布局

申请号 CN200580025430.8 申请日 2005-07-18 公开(公告)号 CN101014496B 公开(公告)日 2012-01-18
申请人 空中客车公司; 发明人 布鲁诺·圣雅尔姆; 安德烈·雷扎格; 雅松·扎内博尼;
摘要 所述布局涉及一航空器客舱(4),所述航空器客舱具有:一主体结构,其对应于航空器结构且封围所述客舱(4);一甲板(20),其形成一平的表面,座具(12,42)固定在所述平的表面上;一过道(32),其在所述客舱(4)内纵向延伸,且相对所述甲板(20)高起;卧铺(14),其经由所述过道(32)通达,且安置在所述甲板(20)的座具(12,42)上方,并在所述过道(32)两侧且相对于所述过道(32)横向地安置。
权利要求

1.用于乘客运输的航空器的客舱(4),所述航空器客舱具有:
-一主体结构(18),其对应于所述航空器的结构且封围所述客舱(4),
-一甲板(20),其形成一平的表面,座具(12,42)固定在所述平的表面上,-一过道(32),其在所述客舱(4)内纵向延伸,且相对所述甲板(20)高起,和-卧铺(14),其经由所述过道(32)通达,且安置在所述甲板(20)的座具(12,42)上方,并且在所述过道(32)两侧且相对于所述过道(32)横向地安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卧铺(14)在中央的过道(32)的一侧悬挂于所述客舱(4)的主体结构(18),且在所述过道的相对侧连接至该相同的主体结构(18);
并且,高起的过道(32)由所述客舱的甲板(20)支撑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器的客舱(4),其特征在于,所述卧铺(14)由呈L形的结构元件(34)支撑,所述L形体的一第一分支大致平行于所述甲板(20)地延伸,并具有一大致等于一卧铺(14)长度的长度,而所述L形体的另一分支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分支地延伸;并且所述L形的结构元件(34)的自由端固定在所述客舱(4)的主体结构(18)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器的客舱(4),其特征在于,一楼梯(38)允许接近所述高起的过道(32)的每一端部。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器的客舱(4),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起的过道(32)将所述客舱(4)纵向地分为两个纵向部段。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器的客舱(4),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舱(4)具有可转换成卧铺的座具(42)和不能转换成卧铺的座具(12);并且所述可转换成卧铺的座具(42)全都位于同一纵向部段中。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器的客舱(4),其特征在于,为空气管路和管道所用的通道配设在支撑所述甲板(20)的一结构(24)中。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器的客舱(4),其特征在于,存放空间被布置在所述高起的过道(32)下面。

说明书全文

航空器客舱上部的布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航空器客舱上部的布局。
[0002]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为在航空器中的乘客运输。在航空器客舱的一给定容积内,在为乘客提供最大舒适度的情况下安置尽可能多的乘客比较合适。通常提供有三种舱位: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在头等舱和商务舱中,提供给旅客的座具最常见的是可转换座具,所述可转换座具在第一位置提供给乘客一歇坐位,且在另一位置提供一躺卧位,在商务舱中所述躺卧位多少有所倾斜。从现有技术中公知多种方案,其也给经济舱的旅客提供躺卧位。例如已提出使用多个座具以便将它们转换成叠放的床铺。所获的卧铺数量通常少于歇坐位的数量。在已知的方案中,一般将两个歇坐位计算为一个卧铺。
[0003] 本发明的原创思路是使用航空器客舱的上部空间以便在其中安置卧铺。问题在于要能放置较大数量的卧铺。

背景技术

[0004] 现有技术的一些文献已提出使用航空器客舱的上部空间。因此,文献EP-0901964提出在所述上部空间中放置若干经由一廊道通达的卧铺。如在所述文献的图示中所看到的,卧铺数量非常有限。因此所述卧铺的使用更确切地是预留给飞行人员。另一更新的文献,即文献US-6619589也提出一类似的构形。

发明内容

[0005]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航空器客舱的上部空间中提供较大数量的卧铺。
[0006]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用于乘客运输的航空器的客舱,其具有:
[0007] -一主体结构,其对应于所述航空器的结构且封围所述客舱,
[0008] -一甲板,其形成一平的表面,座具固定在所述平的表面上,
[0009] -一过道,其在所述客舱内纵向延伸,且相对所述甲板高起,和[0010] -卧铺,其经由所述过道通达,且安置在所述甲板的座具上方。
[0011] 根据本发明,经由所述高起的过道通达的所述卧铺在所述过道两侧且相对于所述过道横向地安置。
[0012] 与现有技术中相似卧铺的布局相比,由于这一构形则可在客舱的上部放置数量更多的卧铺。
[0013] 本发明也提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卧铺在中央过道的一侧悬挂至所述客舱的主体结构,且在所述过道的相对侧连接至所述同一主体结构。因而支撑所述卧铺的元件可在呈现一轻巧结构的同时也很坚固,因为它们是与客舱的主体结构相连的。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可考虑例如所述卧铺由呈L形的结构元件支撑,L形体的一第一分支大致平行于甲板地延伸,并呈现一大致等于一卧铺长度的长度,而L形体的另一分支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分支地延伸,且L形的结构元件的自由端固定在客舱的主体结构上。
[0014] 为了不会无益地增加航空器主体结构上部的悬挂负载,高起的过道有利地由客舱的甲板支撑。这里不会引起对于客舱甲板的大的超负荷。实际上,高起的过道可能会取代一列座具,且允许实现一高起过道的元件的重量不应该大于一列座具的重量,即使涉及的是经济舱的座具。
[0015] 可以考虑:一楼梯允许进到所述高起的过道的每一端。所述楼梯可在客舱内呈纵向或呈横向地取向。在一横向楼梯的情况下,所述楼梯可以是双道型(因而从左边和从右边进入过道)。也可设计一弯曲的楼梯。一阶梯也可允许通进过道。但是,所述方法虽然可行也比楼梯实施成本更低,但按理却不是优选的方法,因为它不能实现将乘客快速疏散到经由高起的过道通达的卧铺外面。
[0016] 在一实施方式中,高起的过道纵向地将客舱分为两个纵向部段。因而在所述航空器中看到一纵向地将客舱分成两部分的“墙”。这允许形成一个具有一相对较大高度的过道,从而使得要进入卧铺的乘客可以不用弯腰而站着行走。在所述带有两个纵向部段的构形中,且当所述客舱具有例如可转换成卧铺的座具和不可转换成卧铺的座具时,可转换成卧铺的座具例如全都位于同一纵向部段中。
[0017] 为了留出一最大空间给就位于卧铺上的乘客,有利地空气管路和管道用的通道布设在支撑甲板的一结构中。
[0018] 在一优选的实施变型中,存放空间被布置在所述高起的过道的下面。这使得具有一些很容易触及的行李架。另外,一置于基座上的行李架也比一置于高处的传统行李架重量小。由于在高起的过道的下面有很多空间,所述空间也可用于放置乘务人员用来为乘客提供服务的推车(英文即trolleys)。同样可用来接纳固定于基座的被称作室间(monument)的元件。例如可涉及用于客舱服务的厨间(通常叫做“galleys”)或者也涉及用作收纳乘客外套和大衣的衣橱(所述衣橱通常在英文中被称为“coatstowage”)。
[0019] 为了在座具处和卧铺处释出最大的空间用于乘客,在卧铺位于座具上方的区域,甲板的顶板优选大致平行于甲板。附图说明
[0020] 本发明的细节及优点将从下文的、通过参照所附的示意图所作的描述中更好地体现出来,在附图中:
[0021] 图1为一配设有根据本发明的布局的飞机的客舱的俯视图,和
[0022] 图2到图4为对应于图1飞机在不同构形中的横截面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图1中可看到一飞机,其具有一位于飞机前部的驾驶舱2和一延伸在该飞机大部分上的客舱4。
[0024] 在所述客舱4的前部有一第一舱室6,所述第一舱室中布置有乘客用的个体模8。在所述每个乘客用的个体模块8中,存在一可转换座具,该座具可接纳无论是坐姿还是卧姿的乘客。在所述模块中同样配备有其它的起居设备。所述舱室6因此被称作头等舱的舱室。
[0025] 在所述第一舱室6的后面有一第二舱室10,该第二舱室一方面具有座具12(不能转换成床铺),且另一方面具有卧铺14。所述座具12和所述卧铺14布置在不同的高度处。因此,所述卧铺14位于所述座具12的上方,所有的所述座具12都位于同一高度,该高度对应于乘客用的个体模块8所处的高度。所述第二舱室10在下文将做更详细的描述。
[0026] 最后在客舱4的后部,有一第三舱室16,所述第三舱室中放置类似第二舱室10中座具的座具12。所述座具12与第二舱室10中的座具12和第一舱室6中的乘客用的个体模块8位于同一高度。
[0027] 图2对应于图1中飞机机身的一剖面图,所述剖面在第二舱室10处实施。
[0028] 在图2到图4上,飞机的一主体结构18在客舱边围由一双线条示意性地示出。这里可涉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传统的飞机结构。传统地,一相对于所述飞机纵向伸展的甲板20将客舱4与一货舱22分离开。所述甲板20由一结构24支撑,该结构特别地由固定在主体结构18上的梁形成。所述货舱22具有一基板26,并且在其位于剖面处的部分中用来收纳标准化的集装箱28。
[0029]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可设想,所述甲板20是平的且在同一平面上延伸在飞机的整个长度和宽度上。也可设想,所述客舱位于所述甲板的上方而所述货舱位于所述甲板的下方。
[0030] 在所述客舱4的、更确切地说第二舱室10的上部有卧铺14。所述卧铺是水平放置的,即平行于所述甲板20地放置且相对所述客舱横向地取向。如可在图1中特别地看到,此处有两排卧铺14。所述两排卧铺设置在一中央过道32的两侧。
[0031] 所述卧铺14由L形的支承元件34支撑。所述支承元件34是这样放置的:L形体的一分支水平延伸而另一分支向客舱4的上部垂直延伸。L形体的所述分支的自由端各自与所述客舱的主体结构18相连。因此得到两个纵向延伸在飞机的两侧部的夹层(mezzanine)。所述过道32允许进出所述夹层。所述过道有一基座36,该基座36类似于固定在甲板20上的舷梯(passerelle)。因此可在所述客舱4的中间得到一相对于所述甲板20高起的通道。所述通道的进出通过两个楼梯38实现,其中在过道32的每一端各有一楼梯。一侧壁40在所述过道32的两侧将所述过道32的基座36连接至所述卧铺14。因此,所述过道32与第二舱室10的其它部分隔离开。
[0032] 所述基座36优选支靠在存放箱上。所述存放箱可用于收纳第二舱室10的乘客的行李。如果考虑到通常允许旅行带入客舱的行李的可接受的最大尺寸,基座36下面有足够的空间来安放乘坐在所述第二舱室中旅行的乘客的所有行李。甚至还有足够空间用来仍在基座36下面放置推车(厨间),所述推车通常用于供乘务人员(personnel navigant commercial;cabin crew)在飞机上提供服务。所述存放空间的存在可允许取消通常位于客舱上部的行李箱。因而在客舱的上部,就有更多的可用空间,且所述空间就可利用来增加卧铺14中的乘客的舒适度。
[0033] 为了在所述客舱4的上部再释出更多空间,支撑所述甲板20的所述结构24被安排成允许所述各种管道系统和管路通过。因此在甲板20下面,在所述结构24中,让例如电线束、液压管道和气压管道通过。至于用于客舱通的空气管路则就位于所述货舱22中,正好在支撑甲板20的所述结构24的下面和飞机外壁附近。接收所述空气管路的部位用参考标记41予以标明。所述空气管路因而在结构连杆(bielle de structure)和飞机外壳之间通过。为了给所述客舱4的上部通风,可沿着被称作框架的横向结构元件配设一些管路,以便为所述客舱4的所述部分提供空气。
[0034] 图3示出图2的一实施变型。此处的不同在于:所述甲板20处在所述中央过道32的每一侧有三个正前座具,而正如在图中所见的,图2的构形中在中央过道的各侧有四个正前座具。
[0035] 在图4上所示的构形的原创性在于,可转换座具42放置在所述中央过道32的一侧,而所述中央过道的另一侧则有座具12,所述座具对应于通常在经济舱的舱室中看到的座具。通常,在一只有唯一甲板的飞机中,对应经济舱的座具置于客舱的后部,而头等舱和商务舱则靠客舱的前部布置。在这里头等舱和商务舱的乘客相对于飞机行进方向来说被安置在飞机的右边(即图4中的左边),而经济舱的乘客则就坐在飞机的左边。因此,在登机过程中,经济舱的乘客就不用再穿过头等舱和商务舱的舱室,而是被直接引领到经济舱的舱室。
[0036] 以上所提出的用于在航空器中放置卧铺的方案首次允许为经济舱中的大量乘客提供以卧姿旅行。当然在经济舱中提供的卧铺比歇坐位少,但是例如可以考虑经济舱有两种不同的规定价位:有卧铺或无卧铺。
[0037] 所述的提出用于实现卧铺的方案不会对飞机造成较大的超重。实际上,正如上面已提到的,所述提供的方案导致取消所有布置在高处的行李架。所述行李架具有一相对较大的质量。用位于甲板上且用作中央过道32基座36的支撑的箱子取代通常布置在高处的所述行李架,相当显著地减轻了重量。
[0038] 所述提供的方案允许拥有一过道32,在该过道中乘客可以不用弯腰便能走动。因此就能在航空业标准所规定的时间段内实现疏散出航空器。
[0039] 取消通常布置在高处的行李架也可空出客舱上部的空间。因此所述卧铺14可与甲板相隔一段距离地布置,所述距离刚好高过一人的高度。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位于航空器客舱上部的卧铺而言,这些卧铺的高度可以明显降低。所述卧铺高度的降低特别允许在卧铺处获得一更大的宽度,并允许在客舱上部于同一高度上可有两个相对于航空器行进的方向横向地伸展的乘客、和一中央过道。
[0040] 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以非限制性方式进行描述的实施方式。它也涉及在随后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述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所有实施变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