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巡逻战斗机器人

申请号 CN201610570111.5 申请日 2016-07-20 公开(公告)号 CN106184663A 公开(公告)日 2016-12-07
申请人 张学衡;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 水 下巡逻战斗 机器人 ,包括 外壳 、4个固定座、2个第一电缸、2个 注射器 活塞 杆、2个注射器针筒、6枚微型鱼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为薄壁圆柱形结构,头部为半球面,尾部为锥形结构,在外壳的前端设有6个鱼雷发射管,每个鱼雷发射管内装有一枚微型鱼雷,外壳的两侧各设有2个固定座,前面的固定座上安装有注射器针筒。本发明的螺旋桨具有全向推进能 力 ,可以使机器人在水下运动的更加灵活;本发明具有可以探测蛙人的声呐,同时具备多种攻击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下巡逻战斗机器人,包括外壳(1)、4个固定座(2)、2个第一电缸(3)、2个注射器活塞杆(4)、2个注射器针筒(5)、6枚微型鱼雷(6)、声呐(7)、舱(8)、6个第二电缸(9)、6个第一球铰支座(10)、6个第二球铰支座(11)、喷水罩(12)、万向联轴器(13)、螺旋桨(14)、花键轴(15)、锂电池组(16)、伺服电机(17)、电机安装架(18)、电控装置(19),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壳(1)为薄壁圆柱形结构,头部为半球面,尾部为锥形结构,在外壳(1)的前端设有
6个鱼雷发射管,每个鱼雷发射管内装有一枚微型鱼雷(6),外壳(1)的两侧各设有2个固定座(2),前面的固定座(2)上安装有注射器针筒(5),所述的注射器针筒(5)内装有氰化钠溶液,注射器针筒(5)内安装有注射器活塞杆(4),所述的注射器活塞杆(4)与第一电缸(3)的伸缩杆连接,第一电缸(3)的尾部固定在后面的固定座(2)上;所述的声呐(7)安装在外壳(1)的上方,在外壳(1)的后半段的背部设有一个可以开启的舱门(8),舱门(8)的内部为动舱,在动力舱内安装有锂电池组(16)、电控装置(19)和伺服电机(17),伺服电机(17)通过电机安装架(18)与外壳(1)固定,伺服电机(17)的电机轴与万向联轴器(13)的输入端相连,万向联轴器(13)的输出端通过花键轴(15)与螺旋桨(14)相连,螺旋桨(14)转动安装在喷水罩(12)内,喷水罩(12)前端的锥面上设有3组第二球铰支座(11),每组包括2个第二球铰支座(11);在外壳(1)尾部的锥面上均布6个第一球铰支座(10);所述的第二电缸(9)一端与第一球铰支座(10)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球铰支座(11)铰接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下巡逻战斗机器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巡逻战斗机器人。

背景技术

[0002] 蛙人是担负着水下侦察、爆破和执行特殊作战任务的部队,在双方交战时敌方蛙人对己方的大型水面舰艇、潜艇等具有较大的威胁性,因此如何防范蛙人的袭击成为目前的一个重要作战科目。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巡逻战斗机器人,其后部的螺旋桨具有全向推进能,可以使机器人在水下运动的更加灵活;本发明具有可以探测蛙人的声呐,同时具备多种攻击方式。
[0004] 本发明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巡逻战斗机器人,包括外壳、4个固定座、2个第一电缸、2个注射器活塞杆、2个注射器针筒、6枚微型鱼雷、声呐、舱、6个第二电缸、6个第一球铰支座、6个第二球铰支座、喷水罩、万向联轴器、螺旋桨、花键轴、锂电池组、伺服电机、电机安装架、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为薄壁圆柱形结构,头部为半球面,尾部为锥形结构,在外壳的前端设有6个鱼雷发射管,每个鱼雷发射管内装有一枚微型鱼雷,外壳的两侧各设有2个固定座,前面的固定座上安装有注射器针筒,所述的注射器针筒内装有氰化钠溶液,注射器针筒内安装有注射器活塞杆,所述的注射器活塞杆与第一电缸的伸缩杆连接,第一电缸的尾部固定在后面的固定座上;所述的声呐安装在外壳的上方,在外壳的后半段的背部设有一个可以开启的舱门,舱门的内部为动力舱,在动力舱内安装有锂电池组、电控装置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架与外壳固定,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万向联轴器的输入端相连,万向联轴器的输出端通过花键轴与螺旋桨相连,螺旋桨转动安装在喷水罩内,喷水罩前端的锥面上设有3组第二球铰支座,每组包括2个第二球铰支座;在外壳尾部的锥面上均布6个第一球铰支座;所述的第二电缸一端与第一球铰支座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球铰支座铰接连接。
[0005]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控装置内置无线通讯系统,可以与外界进行实时通讯,电控装置由锂电池组供电,电控装置内部还设有电机驱动模,所述的电机驱动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伺服电机、2个第一电缸和6个第二电缸相连接,电控装置内部还设有声呐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的声呐信息采集模块通过数据线与声呐相连接。
[0006]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螺旋桨具有全向推进能力,可以使机器人在水下运动的更加灵活;本发明具有可以探测蛙人的声呐,同时具备多种攻击方式。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为本发明的喷水罩安装示意图。
[0009] 图3为本发明打开舱门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0] 图4为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安装示意图。
[0011] 图5为本发明的伺服电机安装示意图。
[0012] 图6为本发明的螺旋桨安装示意图。
[0013] 附图标号:1-外壳;2-固定座;3-第一电缸;4-注射器活塞杆;5-注射器针筒;6-微型鱼雷;7-声呐;8-舱门;9-第二电缸;10-第一球铰支座;11-第二球铰支座;12-喷水罩;13-万向联轴器;14-螺旋桨;15-花键轴;16-锂电池组;17-伺服电机;18-电机安装架;19-电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5]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水下巡逻战斗机器人,包括外壳1、4个固定座
2、2个第一电缸3、2个注射器活塞杆4、2个注射器针筒5、6枚微型鱼雷6、声呐7、舱门8、6个第二电缸9、6个第一球铰支座10、6个第二球铰支座11、喷水罩12、万向联轴器13、螺旋桨14、花键轴15、锂电池组16、伺服电机17、电机安装架18、电控装置1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为薄壁圆柱形结构,头部为半球面,尾部为锥形结构,在外壳1的前端设有6个鱼雷发射管,每个鱼雷发射管内装有一枚微型鱼雷6,外壳1的两侧各设有2个固定座2,前面的固定座2上安装有注射器针筒5,所述的注射器针筒5内装有氰化钠溶液,注射器针筒5内安装有注射器活塞杆4,所述的注射器活塞杆4与第一电缸3的伸缩杆连接,第一电缸3的尾部固定在后面的固定座2上;所述的声呐7安装在外壳1的上方,在外壳1的后半段的背部设有一个可以开启的舱门8,舱门8的内部为动力舱,在动力舱内安装有锂电池组16、电控装置19和伺服电机
17,伺服电机17通过电机安装架18与外壳1固定,伺服电机17的电机轴与万向联轴器13的输入端相连,万向联轴器13的输出端通过花键轴15与螺旋桨14相连,螺旋桨14转动安装在喷水罩12内,喷水罩12前端的锥面上设有3组第二球铰支座11,每组包括2个第二球铰支座11;
在外壳1尾部的锥面上均布6个第一球铰支座10;所述的第二电缸9一端与第一球铰支座10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球铰支座11铰接连接。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控装置19内置无线通讯系统,可以与外界进行实时通讯,电控装置19由锂电池组16供电,电控装置19内部还设有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的电机驱动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伺服电机17、2个第一电缸3和6个第二电缸9相连接,电控装置19内部还设有声呐7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的声呐7信息采集模块通过数据线与声呐7相连接。
[001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8] 本发明工作原理:本发明的螺旋桨14具有全向推进能力,即通过6个第二电缸9可以控制喷水罩12的喷水方向;声呐7用于探测蛙人的具体位置,在发现蛙人使机器人靠近蛙人,下一步发射微型鱼雷6对蛙人进行杀伤,在距离较近时可以利用注射器针筒5向蛙人体内注射有毒的氰化钠液体将其消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