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

申请号 CN201610335506.7 申请日 2016-05-19 公开(公告)号 CN105818889A 公开(公告)日 2016-08-03
申请人 金陵科技学院; 发明人 冯嘉熙; 高峰; 张东豪; 王月鹏; 缪秋华;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包括 锁 车柱主体,锁车柱主体的上面安装有 读卡器 和控制按钮,锁车柱主体的内部安装有 控制器 、第一 电机 、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电源,锁车柱主体的 正面 安装有车锁,锁车柱主体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竖向的条形孔,车锁的一端插入条形孔内并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连接,车锁的另一端插入另一个条形孔内并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连接,车锁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开合口,开合口将车锁分为两个部分;本发明能控制车锁上下前后的移动,因此适用于不同车型。
权利要求

1.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包括车柱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柱主体的上面安装有读卡器和控制按钮,所述锁车柱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电源,所述锁车柱主体的正面安装有车锁,所述锁车柱主体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竖向的条形孔,所述车锁的一端插入条形孔内并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连接,所述车锁的另一端插入另一个条形孔内并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连接,所述车锁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开合口,所述开合口将车锁分为两个部分,所述读卡器用于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和上次存车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和存车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带动车锁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电机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带动车锁前后移动,所述控制按钮用于发送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控制按钮发送的信号并控制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用于带动车锁转动,所述电源用于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柱主体的上面还安装有4个手动调节按钮,所述手动调节按钮、控制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连接,所述手动调节按钮用于手动调节车锁上下前后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和手动调节按钮采用背光按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柱主体的上表面还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户信息和存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锁的内部安装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用于检测车锁受到的压并发出报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采用伺服电机

说明书全文

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普及,驾车出行面临着堵车、停车难等问题。因此,人们短距离出行时往往选择更加便捷的非机动车。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车辆即使上,也很容易被盗。非机动车分为自行车电动车,电动车已取代自行车成为非机动车中的主流,目前已有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锁车方式对车型有一定要求,仅适用于大部分自行车及小部分的电动车。对于装有防撞栏的电动车,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车锁因为无法移动从而不能锁住装有防撞栏的电动车,这些装置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发挥原有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本非机动车停放装置能控制车锁上下前后的移动,因此能适用于不同车型,对于装有防撞栏的电动车,车锁能前后移动从而增加车锁的长度,方便锁住电动车。
[0004]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包括锁车柱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柱主体的上面安装有读卡器和控制按钮,所述锁车柱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电源,所述锁车柱主体的正面安装有车锁,所述锁车柱主体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竖向的条形孔,所述车锁的一端插入条形孔内并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连接,所述车锁的另一端插入另一个条形孔内并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连接,所述车锁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开合口,所述开合口将车锁分为两个部分,所述读卡器用于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和上次存车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和存车信息发送到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带动车锁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电机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带动车锁前后移动,所述控制按钮用于发送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控制按钮发送的信号并控制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用于带动车锁转动,所述电源用于提供电能
[000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锁车柱主体的上面还安装有4个手动调节按钮,所述手动调节按钮、控制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连接,所述手动调节按钮用于手动调节车锁上下前后的位置
[000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按钮和手动调节按钮采用背光按键。
[000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锁车柱主体的上表面还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户信息和存车信息。
[000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车锁的内部安装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用于检测车锁受到的压并发出报警信号。
[000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采用伺服电机
[0010] 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实现车锁的上下移动、前后移动和转动,车锁上下的移动改变了车锁的高度,车锁前后的移动改变了车锁的长度,车锁的转动使车锁从开合口处打开,实现了适用于不同车型的功能,而且手动调节按钮可以方便用户根据自身需要手动调节车锁的上下前后的位置,背光按键方便了用户在深夜使用控制按钮和手动调节按钮,报警器具有报警功能,提高了本发明防盗的效果。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根据图1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包括锁车柱主体1,锁车柱主体1的上面安装有读卡器2和控制按钮6,锁车柱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电源,锁车柱主体1的正面安装有车锁3,锁车柱主体1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竖向的条形孔4,车锁
3的一端插入条形孔4内并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连接,车锁3的另一端插入另一个条形孔4内并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连接,车锁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开合口5,开合口5将车锁3分为两个部分,读卡器2、控制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控制按钮
6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连接,读卡器2读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和上次存车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和存车信息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并识别读卡器2发送的用户信息和存车信息,第一电机根据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带动车锁3上下移动,第二电机根据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带动车锁3前后移动,控制按钮6发送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控制按钮6发送的信号并控制第三电机,第三电机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带动车锁3转动,电源用于提供电能。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锁车柱主体1的上面还安装有4个手动调节按钮8,手动调节按钮8、控制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连接,手动调节按钮8手动调节车锁上下前后的位置。控制按钮6和手动调节按钮8采用背光按键。锁车柱主体1的上表面还安装有显示屏7,显示屏7与控制器电连接,显示屏7显示用户信息和存车信息。车锁3的内部安装有警报器,警报器检测车锁受到的压力并发出报警信号。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采用伺服电机。
[0014]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用户将磁卡放在读卡器2上,读卡器2读取磁卡内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和上次存车信息并将身份信息和存车信息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和识别读卡器2发送的用户信息和存车信息并发送用户信息和存车信息到显示屏7,显示屏7显示用户信息和存车信息,控制器根据上次存车信息分别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车锁3上下移动从而改变车锁3的高度,第二电机带动车锁3前后移动从而改变车锁3的伸出长度,当用户认为此时车锁3的位置正好方便锁车时,用户按动控制按钮6,控制按钮6发送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控制按钮6发送的信号并控制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带动车锁3转动从而将车锁3从开合口5处打开,用户将车轮放入两个竖向的条形孔4之间,用户再次按动控制按钮6,控制按钮6再次发送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控制按钮6发送的信号并控制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带动车锁3转动从而使车锁3锁住车轮;如果用户认为车锁3的位置还是不方便锁车时,可以按动手动调节按钮8,手动调节按钮8有4个,分别控制车锁3上下前后移动,当按动手动调节按钮8时,手动调节按钮8发送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手动调节按钮8的信号并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根据控制器的控制指令调节车锁3的上下位置,第二电机根据控制器的控制指令调节车锁3的前后位置,当车锁3的位置方便锁车时,用户就可以按动控制按钮6进行锁车;当车锁受到重大的破坏力时,报警器检测车锁的压力,如果压力过大,报警器开始报警。
[0015]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