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单铰接结构的轮式越野车车架

申请号 CN201610175813.3 申请日 2016-03-27 公开(公告)号 CN105599809A 公开(公告)日 2016-05-25
申请人 吉林大学; 发明人 刘昕晖; 付贝贝; 陈伟; 梁燚杰; 陈晋市; 任峰;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采用单铰接结构的轮式越野车车架,属于一种车用铰接结构。前车架加强件与前车架主体 焊接 ,后车架加强件与后车架主体焊接,轴套左端与前车架主体焊接固定,此处以轴套的台肩左侧限位,衬套套于轴套外,以轴套台肩右侧限位,第一 垫圈 套于衬套上,仍以轴套台肩右侧限位,后车架加强件套于衬套上,与第一垫圈的右端面 接触 ,第二垫圈套于衬套上,与后车架主体的右端面接触,第一防松 螺母 和第二 防松螺母 依次和轴套 螺纹 连接。优点是结构新颖,采用单铰接结构能很好地实现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前后车架绕行驶方向相对转动,在复杂非结构地形行驶时很好地保证了乘车人的安全和舒适性,以及保证了输送设备、物资的有效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单铰接结构的轮式越野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前车架加强件与前车架主体焊接,后车架加强件与后车架主体焊接,轴套左端与前车架主体焊接固定,此处以轴套的台肩左侧限位,衬套套于轴套外,以轴套台肩右侧限位,第一垫圈套于衬套上,仍以轴套台肩右侧限位,后车架加强件套于衬套上,与第一垫圈的右端面接触,第二垫圈套于衬套上,与后车架主体的右端面接触,第一防松螺母和第二防松螺母依次和轴套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采用单铰接结构的轮式越野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松螺母与衬套有一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采用单铰接结构的轮式越野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和衬套为过渡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采用单铰接结构的轮式越野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衬套和后车架加强件为过渡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采用单铰接结构的轮式越野车车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垫圈和衬套为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采用单铰接结构的轮式越野车车架,其特征在于:第二垫圈和衬套为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采用单铰接结构的轮式越野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在行驶过程中前车架与后车架绕行驶方向相对转动。

说明书全文

采用单铰接结构的轮式越野车车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车用铰接结构,应用于轮式越野车辆,适合于复杂非结构地形。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应用于军方作战演习、抢险救灾等场合的越野车辆多为整体式轮式越野车辆,其优点是车体整体强度大,最高速度相比于履带式越野车辆较高。但是其缺点是车架抗扭强度低,复杂非结构地形的行驶稳定性和通过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单铰接结构的轮式越野车车架,以解决轮式越野车车架抗扭强度低,复杂非结构地形的行驶稳定性和通过性较差的问题。
[0004]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前车架加强件与前车架主体焊接,后车架加强件与后车架主体焊接,轴套左端与前车架主体焊接固定,此处以轴套的台肩左侧限位,衬套套于轴套外,以轴套台肩右侧限位,第一垫圈套于衬套上,仍以轴套台肩右侧限位,后车架加强件套于衬套上,与第一垫圈的右端面接触;第二垫圈套于衬套上,与后车架主体的右端面接触,第一防松螺母和第二防松螺母依次和轴套螺纹连接。
[0005] 本发明所述轴套和衬套为过渡配合。
[0006] 本发明所述衬套和后车架加强件为过渡配合。
[0007] 本发明所述第一垫圈和衬套为间隙配合。
[0008] 本发明所述第二垫圈和衬套为间隙配合。
[0009] 本发明所述在行驶过程中前车架与后车架绕行驶方向相对转动。
[0010]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新颖,采用单铰接结构能很好地实现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前后车架绕行驶方向相对转动,从而在复杂非结构地形行驶时很好地保证了乘车人的安全和舒适性,以及保证了输送设备、物资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考虑到减少车辆两个车架之间旋转的冲击,后车架加强件和衬套采用过渡配合,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前后车架的相对旋转速度不至于过高,从而避免了车辆和车上人员、物品的损坏。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单铰接结构总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单铰接结构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前车架总成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前车架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后车架总成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后车架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前车架加强件8与前车架主体7焊接,后车架加强件10与后车架主体9焊接,轴套1左端与前车架主体7焊接固定,此处以轴套1的台肩左侧限位,衬套3套于轴套1外,以轴套1台肩右侧限位,第一垫圈2套于衬套3上,仍以轴套1台肩右侧限位,后车架加强件10套于衬套3上,与第一垫圈2的右端面接触;第二垫圈4套于衬套3上,与后车架主体9的右端面接触,第一防松螺母5和第二防松螺母6依次和轴套1螺纹连接;此时为了避免三面贴合,第一防松螺母5与衬套3有一定距离。
[0013] 所述轴套1和衬套3为过渡配合。
[0014] 所述衬套3和后车架加强件10为过渡配合。
[0015] 所述第一垫圈2和衬套3为间隙配合。
[0016] 所述第二垫圈4和衬套3为间隙配合。
[0017] 在行驶过程中前车架与后车架绕行驶方向相对转动。
[0018]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基于整体式轮式越野车辆,取长补短,在原有的基础上将车架一分为二,利用单铰接结构使其连接,如图2所示,由轴套1、第一垫圈2、衬套3、第二垫圈4、第一防松螺母5和第二防松螺母6组成单铰接结构,其中的零件在批量生产时都为铸造件,如图4、5所示,前车架加强件8与前车架主体7焊接以提高铰接处的强度;同样的,如图6、7所示,后车架加强件10与后车架主体9焊接以提高铰接处的强度;
由于行驶路面为复杂非结构地形,日积月累,本发明中的单铰接结构的第一垫圈2和第二垫圈4可能与后车架发生松动,此时若没有补救措施将会导致前后车架在经过非结构地形时快速发生相对转动,易发生事故。因此本发明中的第一防松螺母5和第二防松螺母6可以实现及时调整第一垫圈2、第二垫圈4与后车架的配合松紧度来适应复杂地形。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