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铁路 / 铁路系统;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装置 / 其他铁路系统 / 由行走机构梁和可拆卸地固定在其上的行走轮组构成的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由行走机构梁和可拆卸地固定在其上的行走轮组构成的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申请号 CN201280013054.0 申请日 2012-04-12 公开(公告)号 CN103443014B 公开(公告)日 2015-04-01
申请人 德马格起重机及部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托马斯·施利尔巴赫-克诺布洛赫; 理查德·克赖斯纳; 格雷戈尔·詹森;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由行走机构梁(5)和可拆卸地固定在其上的行走轮组(6)构成的结构,其中所述行走轮组(6)由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面(8)的壳体(7)和支承在该壳体(7)内的并从该壳体(7)中伸出的行走轮(11)构成以及该行走轮组(6)相对于行走机构梁(5)进行校准。为了使行走轮组的更换更加简单而提出:以如下方式保持已经实施的行走轮组(6)相对于行走机构梁(5)的校准,即在行走轮组(6)的连接面(8)上设置有经过加工的槽(10),经过加工的平台(14)形状适合地保持在该槽内并在实施完行走轮组(6)相对于行走机构梁(5)的校准之后将平台(14)与行走机构梁(5)固定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装配由行走机构梁(5)和行走轮组(6)构成的结构的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由行走机构梁(5)和可拆卸地固定在其上的行走轮组(6)构成的结构,其中所述行走轮组(6)由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面(8)的壳体(7)和支承在该壳体(7)内并从该壳体(7)中伸出的行走轮(11)构成,以及该行走轮组(6)相对于行走机构梁(5)进行校准,其中在行走轮组(6)的连接面(8)上设置有经过加工的槽(10),经过加工的平台(14)形状适合地保持在该槽内,其特征在于:以如下方式保持已经实施的行走轮组(6)相对于行走机构梁(5)的校准,即在实施完行走轮组(6)相对于行走机构梁(5)的校准之后将平台(14)与行走机构梁(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槽(10)与平台(14)构造如下,即,保持对行走轮(11)的轨迹实施的校准并且以线性导向的方式使得行走轮(11)的轨迹宽度的可调节性维持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将平台(14)与行走机构梁(5)焊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面(8)内的槽(10)构成相对的且线性的导向面(10a),矩形的平台(14)贴靠在这些导向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槽(10)的线性导向面(10a)平行于行走轮组(6)的行走轮(11)的旋转轴(D)进行校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行走轮组(6)被拧紧在行走机构梁(5)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面(8)由两个隆起的平面(9)构成,每个所述平面(9)分别为位于外侧的且位于侧面的平面,在这两个平面之间设置有槽(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平台(14)具有与槽(10)的深度相符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行走机构梁(5)为移动式起重机、高架起重机或者起重小车的组成部分。
10.一种用于装配由行走机构梁(5)和行走轮组(6)构成的结构的方法,其中所述行走轮组(6)由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面(8)的壳体(7)和支承在该壳体(7)内并从该壳体(7)中伸出的行走轮(11)构成,在该方法中行走轮组(6)相对于行走机构梁(5)进行校准并被拧紧在其上,其特征在于:在实施完行走轮组(6)相对于行走机构梁(5)的校准之后,将被形状适合地保持在行走轮组(6)的连接面(8)的经过加工的槽(10)内的、经过加工的平台(14)与行走机构梁(5)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平台(14)与行走机构梁(5)焊接在一起。

说明书全文

由行走机构梁和可拆卸地固定在其上的行走轮组构成的结

构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行走机构梁和可拆卸地固定在其上的行走轮组构成的结构,其中所述行走轮组由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面的壳体和支承在该壳体内的并从该壳体中伸出的行走轮构成以及该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进行校准。
[0002]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装配由行走机构梁和行走轮组构成的结构的方法,其中所述行走轮组由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面的壳体和支承在该壳体内的并从该壳体中伸出的行走轮构成,在该方法中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进行校准并被拧紧在其上。

背景技术

[0003] 众所周知现有各种类型的行走轮组,根据设计这些行走轮组规定或者允许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更换行走轮或者行走轮组。
[0004] 由德国专利文献DE 10 2004 008 552 B3公知了一种带有壳体的长方六面体形的行走轮组,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个承受起重的连接面。在壳体的相对的侧壁中设置有用于支承行走轮的滑动轴承和/或滚动轴承用的旋转轴承支承面。为了将行走轮从壳体中拆下,滑动轴承和/或滚动轴承可以向外拆下以及行走轮可以朝向大致横向于此设置的侧面拆下。
[0005] 另外,由德国专利文献DE 31 34 750 C2公知了行走轮组,这些行走轮组由两个焊接在一起的轴承壳体的半部构成。轴承用的旋转轴承支承面被压入轴承壳体内,行走轮的轮毂支承在这些旋转轴承支承面中。为了将行走轮组拧紧在起重机的行走机构梁诸如一个端梁上,在壳体的上部连接面和所有其他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收纳紧固螺栓的孔。然而这种行走轮组的更换只能全套更换。在更换之后,整个行走轮组必须重新借助螺栓-完全如在初次装配时一样-固定在行走机构梁上。在这种情况下,行走轮组在其位置中必须相对于具有其他行走轮的行走机构梁进行校准,以便行走轮的旋转轴垂直于行走轮轨道延伸,行走轮在该行走轮轨道上滚动。
[0006] 这个装配过程由于校准的原因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不进行校准工序的话,存在行走轮由于在行走轮轨道上跑偏而磨碎(磨蚀)并因此加快磨损的危险。另外,在桥式起重机的应用情况中存在桥式起重机的行走状态敏感地受跑偏、碰撞和轮缘磨损干扰的危险。另外,随着跑偏的增大将出现对行走机构梁施加超过运转载荷的压力的侧向力。在DIN15018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发明内容

[0007] 以此为出发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行走轮组的更换的可能性。
[0008] 这个目的通过以下阐述的结构得以实现,即,一种由行走机构梁和可拆卸地固定在其上的行走轮组构成的结构,其中行走轮组由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面的壳体和支承在该壳体内并从该壳体中伸出的行走轮构成,以及该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进行校准,其中在行走轮组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经过加工的槽,经过加工的平台形状适合地保持在该槽内,以如下方式保持已经实施的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的校准,即在实施完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的校准之后将平台与行走机构梁固定连接。对本发明的有益的设计在以下加以阐述,即,槽与平台构造如下,即,保持对行走轮的轨迹实施的校准并且以线性导向的方式使得行走轮的轨迹宽度的可调节性维持不变。将平台与行走机构梁焊接在一起。连接面内的槽构成相对的且线性的导向面,矩形的平台贴靠在这些导向面上。槽的线性导向面平行于行走轮组的行走轮的旋转轴进行校准。行走轮组被拧紧在行走机构梁上。连接面由两个隆起的平面构成,每个平面分别为位于外侧的且位于侧面的平面,在这两个平面之间设置有槽。平台具有与槽的深度相符的厚度。行走机构梁为移动式起重机、高架起重机或者起重小车的组成部分。将平台与行走机构梁焊接在一起。这个目的还通过以下阐述的方法得以实现,即,一种用于装配由行走机构梁和行走轮组构成的结构的方法,其中行走轮组由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面的壳体和支承在该壳体内并从该壳体中伸出的行走轮构成,在该方法中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进行校准并被拧紧在其上,在实施完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的校准之后,将被形状适合地保持在行走轮组的连接面的经过加工的槽内的、经过加工的平台与行走机构梁固定连接。
[0009] 根据本发明,一种结构由行走机构梁和可拆卸地固定在其上的行走轮组构成,其中所述行走轮组由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面的壳体和支承在该壳体内的并从该壳体中伸出的行走轮构成以及该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进行校准,在该结构中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对行走轮组的更换的简化:以如下方式保持已经实施的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的校准,即,在行走轮组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经过加工的槽,经过加工的平台形状适合地保持在该槽内并在实施完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的校准之后,平台与行走机构梁被固定连接。由于在因磨损或者损坏更换行走轮组时平台在行走机构梁上保持不动,新的、同样具有本发明的槽的行走轮组无需重新对新的行走轮组的轨迹进行校准就可以嵌入。于是平台与槽根据槽原理构成一个形状适合的连接以保证校准。在本发明的这个结构中充分利用了在初次装配中实施的对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的精细校准维持不变的这个设置。为此行走轮组连同松动嵌入的平台在行走机构梁上进行校准并且紧接着所述平台被不可拆卸地和不动地固定在所述行走机构梁上。
[0010] 在一个优选的构造中,槽和平台构造如下:对行走轮的轨迹实施的校准被保持并且以线性导向的方式使得行走轮的轨迹的宽度的可调节性维持不变。因此在新的行走轮组中可以立刻接受校准并且可以容易地通过行走轮组的侧移对仍然需要调节的轨迹宽度实施调节。在轨迹宽度调节之后将行走轮组螺栓拧紧在行走机构梁上。
[0011] 在优选的构造中平台与行走机构梁焊接在一起。
[0012] 为了实现轨迹宽度的简单的可调节性,规定如下:连接面内的槽构成相对的和线性的导向面,矩形的平台贴靠在这些导向面上。为此槽的线性导向面需要平行于行走轮组的行走轮的旋转轴校准。在行走轮组与行走机构梁之间的螺栓连接松动的情况下对轨迹宽度进行调节。
[0013] 根据有益的方式,通过螺栓连接将行走轮组真正地固定在行走机构梁上。
[0014] 特别有益地规定如下:连接面由两个分别位于外侧的、侧面的、隆起的平面构成,在它们之间设置有槽。
[0015] 根据有益的方式规定如下:平台具有与槽的深度相符的厚度。
[0016] 作为应用范围特别有益地规定如下:行走机构梁为移动式起重机、高架起重机或者起重小车的组成部分。原则上,在这种起重机中行走轮组相对于轨的校准很重要但是也很昂贵。只有在校准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够避免行走轮的高磨损。
[0017]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装配由行走机构梁和行走轮组构成的结构的方法,其中所述行走轮组由具有至少一个连接面的壳体和支承在该壳体内的并从该壳体中伸出的行走轮构成,其中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进行校准并被拧紧在其上,在该方法中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对行走轮组的更换的简化:在实施完行走轮组相对于行走机构梁的校准之后,将形状适合地保持在行走轮组的连接面的经过加工的槽内的、经过加工的平台与行走机构梁固定连接。根据有益的方式,平台在装配行走轮组时首先被松动地嵌入槽内并与行走轮组一起在初次装配中被校准。然后平台才与行走机构梁为了持久保持不动而不可拆卸地连接。
[0018] 优选在这种情况下将平台与行走机构梁焊接在一起。附图说明
[0019] 下面由借助附图的实施例描述给出本发明其他细节,其中:
[0020] 图1示出了移动式起重机的示意性的透视图;
[0021]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移动式起重机的行走轮组的示意性的透视图;
[0022]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移动式起重机的行走机构梁的端部的示意性的俯视图;以及
[0023]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行走机构梁的端部的部分剖视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在图1中示出的是一个作为整体被标记为1的移动式起重机1,该移动式起重机构造成所谓的双梁桥式起重机。该移动式起重机1可以在一条具有两根相互平行且彼此间隔开的钢轨的轨道上基本上平地沿起重机移动方向K移动。此处仅仅通过虚线示意性地画出所述钢轨。
[0025] 移动式起重机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并保持间距延伸的箱形横梁2A、B,这些箱形横梁构成一个水平的起重机梁并且用作带有提升装置4的起重小车3用的走行道。在这种情况下,起重小车3在箱形横梁2A、B上沿水平的起重小车移动方向k移动,该起重小车移动方向垂直于起重机移动方向K定向。同样箱形横梁2A、B相应地沿起重小车移动方向k延伸。作为可选,也可以仅仅设置单梁桥式起重机类型的一个单独的箱形横梁或者工字型型材。然后起重小车3在箱形横梁的底凸缘上移动。
[0026] 箱形横梁2A、B各自的相对的端部放置在垂直于该箱形横梁并因此沿起重机移动方向K延伸的行走机构梁5上。在箱形横梁2A、B的相对的端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行走轮组6,该行走轮组在必要的情况下由一个电动机驱动。行走轮组6可以在未示出的钢轨上沿起重机移动方向K移动。
[0027] 图2示出的是行走轮组6的示意性的透视图,该行走轮组分别具有一个向下敞开的、箱形的壳体7,在该壳体的上侧设置有一个上部连接面8,该连接面也被称为顶部连接面。连接面8由两个分别位于外侧并因此沿起重机移动方向K位于前面和后面的、隆起的和平坦的平面9限定。该平面9在壳体7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在平面9之间沿起重机移动方向K看设置有一个平坦且位于较低位置的、经过加工的区域或者一个经过加工的槽10,该槽将平面9在连接面8中彼此分开。槽10在壳体7的整个宽度上以及在其敞开的侧面之间延伸。这个延伸方向与起重小车移动方向k同向。槽10沿起重机移动方向K看在前面和后面同样被导向面10a限定,这些导向面由平面9构成。
[0028] 在壳体7内设有行走轮11,该行走轮以轮毂12围绕横向于起重机移动方向K延伸的和水平的旋转轴D旋转并且向下朝向与连接面8相对的下侧面13从壳体7中部分地伸出。在通常的安装位置中旋转轴D水平地校准。轮毂12在侧面分别被保持在滑动轴承和/或滚动轴承中,该轴承嵌入壳体7内。
[0029] 在尺寸精确加工的槽10内可以嵌入一个同样尺寸精确加工的平台14。在这种情况下,平台14于是贴靠在槽10的两个导向面10a上。平台14与槽10被如此地机加工,即它们彼此形状适合及配合精确。
[0030] 另外从图2中可以得知,在平面9中设置有紧固孔18。每个平面9在该平面9的侧面端部区域内设置有两个紧固孔18。行走轮组6通过这些共计四个紧固孔18可拆卸地固定在行走机构梁5上。为此紧固孔18构造成通孔或者螺纹孔。每个平面9也可以设置带有底切的槽代替紧固孔18,然后起螺母作用的滑可以嵌入该槽内。
[0031] 在图4中可以看到装配有行走轮组6的行走机构梁5的端部的部分剖视的示意性侧视图。行走机构梁5的端部具有一个向下、朝向侧面和-沿起重机移动方向K看-朝前或者朝后敞开的缺口17。该缺口17在上部由一个平坦的和矩形的紧固板16限定,该紧固板为行走机构梁5的组成部分。在初次将行走轮组6装配到行走机构梁5的端部上时,行走轮组6被插入缺口17内以及其连接面8贴靠在紧固板16的朝向缺口的侧面上。紧接着行走轮组6通过四根穿过紧固孔18延伸的螺栓19与行走机构梁5拧紧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平台14被松动地嵌入槽10内并被装配。然后行走轮组6沿起重机移动方向K,即行走轮组6的轨迹校准,以便能够沿着移动式起重机1的钢轨低磨损地滚动。行走轮组6为此围绕一根假想的垂直轴线回转并因此针对其轨迹进行校准。在行走轮组6的校准结束和该行走轮组6被螺栓固定后,接着平台14被焊接在行走机构梁5的紧固板16上并因此被不可拆卸地和不可动地固定。对于优选的塞焊(Lochpunktschweissung)而言,紧固板具有四个孔15,这些孔位于嵌入的平台14的区域内。通过在孔中实施焊接,位于其下的平台14与行走机构梁5固定连接。在装配完成后,平台14因此为行走机构梁5的组成部分。作为塞焊的备选方式还可以使用销固定和螺栓连接。
[0032] 如果现在行走轮组6磨损或者损坏需要更换的话,将螺栓19松开,平台14保持在焊接位置中不动。然后将具有尺寸精确加工的槽10的同型号的新行走轮组6嵌入并拧紧。由于平台14已经相对于起重机移动方向K和因此相对行走轮组6的轨迹进行完校准,所以在更换时可以省略校准以及装配更加简单。由于在行走轮组6还未与行走机构梁5固定拧紧之前该行走轮组6可以以其导向面10a横向于起重机移动方向K沿着平台14移动,所以可以简单地对轨迹宽度进行调节。新的行走轮组6通过平台14强制地相对其轨迹精确校准。
[0033] 图3示出的是图1所示出的移动式起重机1的行走机构梁5的一个端部的示意性俯视图。在这个视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用于将平台14通过塞焊固定在紧固板16上的孔15的布局。还可以看到用于将行走轮组6可拆卸地固定在行走机构梁5上的螺栓19。
[0034] 附图标记列表
[0035] 1 移动式起重机
[0036] 2A、B 箱形横梁
[0037] 3 起重小车
[0038] 4 提升装置
[0039] 5 行走机构梁
[0040] 6 行走轮组
[0041] 7 壳体
[0042] 8 连接面
[0043] 9 平面
[0044] 10 槽
[0045] 10a 导向面
[0046] 11 行走轮
[0047] 12 轮毂
[0048] 13 侧面
[0049] 14 平台
[0050] 15 孔
[0051] 16 紧固板
[0052] 17 缺口
[0053] 18 紧固孔
[0054] 19 螺栓
[0055] D 旋转轴
[0056] k 起重小车移动方向
[0057] K 起重机移动方向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