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折叠次箱的可调适箱

申请号 CN201410137484.4 申请日 2014-04-08 公开(公告)号 CN104097580B 公开(公告)日 2016-08-24
申请人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G.布里纳斯;
摘要 一种可调适箱,包括箱底、至少两个箱 侧壁 和一个或多个箱端壁。箱底、箱侧壁和箱端壁限定主存储空间,且限定允许介入主存储空间的箱开口。可调适箱还包括在收起 位置 和展开位置之间可动的次搁架。在展开位置,次搁架限定次存储空间。次搁架包括第一搁架段和第一铰接部,第一铰接部可旋转地将第一搁架段连接到箱端壁,且包括第二搁架段和第二铰接部,第二铰接部可旋转地将第一和第二搁架段连接。第一和第二搁架段在收起位置基本上平行于箱端壁且在展开位置基本上垂直于箱端壁。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适箱,包括:
箱底;
至少两个箱侧壁,附接到箱底;
至少一个箱端壁,附接到箱侧壁,其中箱底、箱侧壁和箱端壁限定主存储空间;
箱开口,通过箱侧壁和箱端壁限定,其中箱开口允许介入主存储空间;和次搁架,附接到箱端壁,且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动,其中在展开位置中,次搁架在主存储空间中限定次存储空间,该次搁架包括:
第一搁架段;
第一铰接部,可旋转地将第一搁架段连接到箱端壁,其中第一搁架段在收起位置基本上平行于箱端壁,且在展开位置基本上垂直于箱端壁;
第二搁架段;和
第二铰接部,可旋转地将第二搁架段连接到第一搁架段,其中第二搁架段在收起位置基本上平行于箱端壁,且在展开位置基本上垂直于箱端壁,
其中次搁架可运动到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位置,其中在其中一个中间位置时,次搁架在主存储空间中限定中间存储空间,且
其中中间存储空间比次存储空间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适箱,进一步包括:
第三搁架段;和
第三铰接部,可旋转地将第三搁架段连接到第二搁架段,其中第三搁架段在收起位置基本上平行于箱端壁,且在展开位置基本上垂直于箱端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适箱,进一步包括:
引导槽道,形成在其中一个箱侧壁中,基本上平行于开口;和
销,形成在第三铰接部上,其中,销通过引导槽道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适箱,进一步包括:
拉动凸片,形成在第三搁架段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适箱,进一步包括:
凸片槽道,形成在第一搁架段上,其中凸片槽道配置为在其中一个中间位置接收拉动凸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适箱,
第一壁凹部,形成在其中一个箱侧壁上,其中第一壁凹部将次搁架保持在收起位置中;

第二壁凹部,形成在其中一个箱侧壁上,其中第二壁凹部将次搁架保持在其中一个中间位置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适箱,其中第二铰接部在次搁架下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适箱,其中引导槽道是第一引导槽道且销是第一销,且进一步包括:
第二引导槽道,形成在与第一引导槽道相对的箱侧壁中且基本上平行于开口;和第二销,形成在第三铰接部上,与第一销相对,其中,第二销通过第二引导槽道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滑动,
其中次搁架跨在相对的箱侧壁之间。
9.一种可调适箱,包括:
箱底;
两个箱侧壁;
两个箱端壁,其中箱底、箱侧壁和箱端壁限定主存储空间;
箱开口,通过箱侧壁和箱端壁限定,其中箱开口允许介入主存储空间;
第一引导槽道,形成在其中一个箱侧壁中基本上平行于开口;
第二引导槽道,形成在与第一引导槽道相对的箱侧壁中且基本上平行于开口;
次搁架,附接到其中一个箱端壁且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动,其中在展开位置中,次搁架在主存储空间中限定次存储空间,该次搁架包括:
第一搁架段;
第一铰接部,可旋转地将第一搁架段连接到其中一个箱端壁,其中第一搁架段在收起位置基本上平行于其中一个箱端壁,且在展开位置基本上垂直于其中一个箱端壁;
第二搁架段;和
第二铰接部,可旋转地将第二搁架段连接到第一搁架段,其中第二搁架段在收起位置基本上平行于其中一个箱端壁,且在展开位置基本上垂直于其中一个箱端壁;
第一销,形成在次搁架上,其中销通过第一引导槽道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滑动;

第二销,形成在次搁架上,与第一销相对,其中第二销通过第二引导槽道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滑动,
其中次搁架可运动到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位置,其中在其中一个中间位置时,次搁架在主存储空间中限定中间存储空间,且
其中中间存储空间比次存储空间小。

说明书全文

具有折叠次箱的可调适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存储箱,尤其是用在车辆中的存储箱。

背景技术

[0002] 存储箱可以用于保持车辆中的各种物品,包括电子器件、车辆附件或个人物品。一些车辆可以包括在乘客座位之间或附近的一个或多个存储箱。车辆中的乘客使用存储箱以存储或固定各种物体。

发明内容

[0003] 提供一种可调适箱,例如用在车辆中的。可调适箱包括箱底、至少两个箱侧壁和一个或多个箱端壁。箱底、箱侧壁和箱端壁在可调适箱中限定主存储空间。箱开口通过箱侧壁和箱端壁限定,且允许介入主存储空间。
[0004] 可调适箱还包括次搁架,其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可动。在展开位置时次搁架选择性地从主存储空间中限定次存储空间,且在收起位置允许介入可调适箱的基本上所有主存储空间。
[0005] 次搁架包括第一搁架段和第一铰接部,第一铰接部可旋转地将第一搁架段连接到箱端壁。第一搁架段在收起位置基本上平行于箱端壁且在展开位置基本上垂直于箱端壁。次搁架还包括第二搁架段和第二铰接部,第二铰接部可旋转地将第二搁架段连接到第一搁架段。第二搁架段在收起位置基本上平行于箱端壁且在展开位置基本上垂直于箱端壁。
[0006] 在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对实施本发明的较佳模式做出的详尽描述中能容易地理解上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设置在两个乘客座位之间的控制台中的可调适箱的示意性等轴俯视图;
[0008] 图2是可调适箱的示意性等轴视图,次搁架在完全收起位置;
[0009] 图3是可调适箱的示意性分解等轴视图;
[0010] 图4A是可调适箱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等轴视图,次搁架在完全展开位置;
[0011] 图4B是可调适箱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等轴视图,次搁架在第一中间位置;
[0012] 图4C是可调适箱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等轴视图,次搁架在第二中间位置;
[0013] 图4D是可调适箱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等轴视图,次搁架在第一中间位置和完全收起位置之间运动;和
[0014] 图4E是可调适箱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等轴视图,次搁架在完全收起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参见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几幅图中对应于相同的或相似的部件。图1显示了用于车辆(未示出)的可调适箱10,其可以用于存储许多物体或部件。可调适箱10可以位于车辆中的乘客车厢或其他位置中。盖11选择性地关闭且基本上防止对可调适箱10的介入。
[0016] 尽管本发明针对汽车或车辆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的更广的应用性。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理解例如“上”、“下”、“向上、“向下”、“前”、“后”、等是用于描述附图的,而不代表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所附权利要求限定。任何数字设定,例如“第一”或“第二”仅是说明性的且目的不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7] 一个附图所示的特征可以与任何附图中所示的特征组合、对其替换或改变。除非特别说明,没有特征、元件或限制于任何其他特征、元件或限制相互排斥。附图所示的任何具体构造仅是说明性的且所示的具体构造不是权利要求或描述的限制。所有元件可以在附图之间混合和匹配。
[0018] 可调适箱10设置在控制台12中,其通常位于乘客座位14之间。然而,可调适箱10可以位于其他位置,例如车的内侧,在可拆卸后座垫以下,在仪表盘上,或在车身或汽车行李箱中。
[0019] 还参见图2,除了图1,显示了可调适箱10的另一视图。图2显示了没有车辆的周围部件的可调适箱10。
[0020] 相对于车辆中可调适箱10的可能取向,可调适箱10限定了可通过箱开口22介入的主存储空间20,所述开口位于可调适箱10的顶部。然而,应理解可调适箱10的其他方位也是可能的,且可调适箱10的度将略微对其性能具有小的可测量影响。
[0021] 可调适箱10显示为用箱底24、至少两个箱侧壁或简称侧壁26和至少一个箱端壁或简称端壁28形成。箱开口22通过侧壁26和端壁28限定,且允许对主存储空间20的介入。
[0022] 箱底24、侧壁26和端壁28限定主存储空间20。另外,可调适箱10的许多构造将包括盖11或其他关闭件,其选择性地通过防止对箱开口22的介入而关闭主存储空间20。
[0023] 还参见图2、图3、图4A,并继续参考图1,示出了可调适箱10的额外示意图。图2显示了可调适箱10的等轴视图且图3显示了可调适箱10的一些部分的分解视图。图4A显示了可调适箱10的等轴视图,其中一个侧壁26从视图中去除。
[0024] 可调适箱10包括可折叠的桥架或次搁架30,其在收起位置(如图2所示,且还如图4E所示)和展开位置(如图4A所示)之间可动。次搁架30在展开位置时选择性地限定次存储空间31,从而次搁架30选择性地改变主存储空间20中存储空间的构造和形状。次存储空间
31用主存储空间20的一些部分形成。
[0025] 次搁架30选择性地在可调适箱10中形成次箱,因为其在主箱中留出(offset)可用空间,所述可用空间占据未被次箱占据的主存储空间20的其余部分。次存储空间31仅被显示以示出由次搁架30形成且可用作次箱的通常存储区域。
[0026] 次搁架30用多个可折叠的段形成,包括至少第一搁架段32和第二搁架段34。第一搁架段32和第二搁架段34可以从在收起位置中的基本上平行于箱端壁28的状态运动到展开位置中基本上垂直于箱端壁28的状态。
[0027] 在所示的可调适箱10中,次搁架30还包括第三搁架段36,其允许次搁架30的进一步变化。在收起位置中第三搁架段36基本上平行于箱端壁28且在展开位置中基本上垂直于箱端壁28,但是也可以运动到中间位置。
[0028] 第一铰接部42可旋转地将第一搁架段32连接到箱端壁28中的一个,且第二铰接部44可旋转地将第二搁架段34连接到第一搁架段32。类似地,第三铰接部46可旋转地将第三搁架段36连接到第二搁架段34。因此,第一铰接部42、第二铰接部44、第三铰接部42有助于次搁架30在存储位置之间的运动。第一铰接部42、第二铰接部44、第三铰接部42可以用任何结构形成,所述结构允许相应搁架段的旋转,且可以具有比图示出的更多的接触点。
[0029] 如图所示的,次搁架30形成次箱且随后收起以释放主箱空间,而不需要从可调适箱10分离或去除,以便使得主箱中的可用空间最大化。在同一主存储空间20的不同组合中,可调适箱10提供对不同类型和尺寸物体的存储的灵活性。进而,可调适箱10在没有丢失次搁架30的险的情况下提供灵活性,该风险可存在于在可拆卸箱的情况下。
[0030] 还参见图4B、4C、4D、4E,并继续参考图1-4A,示出了具有次搁架30的可调适箱10的额外视图,示出了处于展开位置(如图4A所示)和完全收起位置(如图4E所示)之间的各种状态。如图4B和图4C所示,次搁架30还可运动到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位置。图4D示出了在中间位置和完全收起位置之间运动的次搁架30。
[0031] 在其中一个中间位置时,次搁架30选择性地限定中间存储空间41,其比次存储空间31小。中间存储空间41被限定在次存储空间31中且在主存储空间20中,从而中间存储空间41或次存储空间31选择性地切开主存储空间31的一些部分,以改变可调适箱10的构造。
[0032] 在第一中间位置,如图4B所示,第三搁架段36基本上平行于端壁28。在第二中间位置,如图4C所示,第三搁架段36基本上垂直于端壁28且位于第二搁架段34上。在第一中间位置或第二中间位置中,中间存储空间41基本上是相等的。中间存储空间41仅显示为示出了通过在中间位置的次搁架30形成的通常存储区域。
[0033] 如图所示,第二铰接部44低于次搁架30。将第二铰接部44定位为低于次搁架30可以改善大的物体平放在次搁架30上的能,尤其是完全展开位置中(让图4A所示)或在第一中间位置中(如图4B所示)。
[0034] 在可调适箱10中,搁架段30包括形成在第三搁架段36上的拉动凸片38。凸片槽道48形成在第一搁架段32上。凸片槽道48配置为在一个中间位置中接收拉动凸片38,例如在图4C所示的第二中间位置。
[0035] 可调适箱10还包括形成在其中一个侧壁26中的第一引导槽道52。第一销54形成在第三铰接部46上或与其同轴。在次搁架30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运动时第一销54滑动通过第一引导槽道52。
[0036] 类似地,第二引导槽道56形成在与第一引导槽道52相对的侧壁26中,且第二销58形成在第三铰接部46中,与第一销54相对。因此,次搁架30基本上跨在相对侧壁26之间。
[0037] 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第二销58滑动通过第二引导槽道56。第一引导槽道52和第二引导槽道56两者基本上平行于开口22。
[0038] 可调适箱10还包括有助于将次搁架30保留、定或保持在具体位置的特征。这些特征配置为防止次搁架30意外地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位置,例如在车辆运动期间或将物品放入主存储空间20期间,而不需要操作者施加力。
[0039] 第一壁凹部62形成在至少一个侧壁26上。第一壁凹部62将次搁架30保持在收起位置中。第二壁凹部64形成在至少一个侧壁26上。第二壁凹部64将次搁架30保持在其中一个中间位置。第一壁凹部62和第二壁凹部64可以用例如但不限于橡胶、与形成侧壁26相同的材料、或其他合适材料形成。
[0040] 附图中的详细的描述和显示是对本发明的支持和描述,而本发明的范围仅通过权利要求限定。尽管已经对执行本发明的较佳模式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得知在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用来实施本发明的许多替换设计和实施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