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申请号 CN201310746580.4 申请日 2013-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4742814A 公开(公告)日 2015-07-01
申请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先兵; 白军明; 梁群; 钟益林;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包括:面板、 基座 、壳体、 锁 止件、第一运动组件和第二运动组件,基座设在面板的后侧。壳体设在面板后侧且与面板之间限定出运动腔室。锁止件设在面板后侧且具有锁止部,锁止部伸入开口内以适于锁止移动终端。第一运动组件设在运动腔室内且控制基座在容纳移动终端的第一 位置 和推出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二运动组件设在运动腔室内且控制锁止件在锁止移动终端的锁止位置和释放移动终端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根据本发明 实施例 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可将移动终端锁止在容纳部内,可以实现在车辆上播放移动终端内的音乐、视频或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导航等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贯穿其的开口;
基座,所述基座设在所述面板的后侧,所述基座的前侧具有用于容纳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对应于所述开口设置;
壳体,所述壳体设在所述面板后侧且与所述面板之间限定出运动腔室;
止件,所述锁止件设在面板后侧且具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伸入所述开口内以适于锁止所述移动终端;
第一运动组件,所述第一运动组件设在所述运动腔室内且控制所述基座在容纳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位置和推出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第二运动组件,所述第二运动组件设在所述运动腔室内且控制所述锁止件在锁止所述移动终端的锁止位置和释放所述移动终端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在所述面板后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面板之间限定出第一腔室;
后壳,所述后壳罩在所述固定座后部,所述后壳与所述固定座之间限定出第二腔室,其中所述运动腔室由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运动组件包括:
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从所述基座的后表面向后延伸出;
第一锁止,所述第一锁止块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其中所述第一立柱套设在所述第一锁止块外且与所述第一锁止块斜面配合;
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立柱上且两端分别止抵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固定座的前表面之间;
止抵凸台,所述止抵凸台设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后壁上且向前突出,所述止抵凸台适于止挡第一锁止块的向后运动以使所述第一立柱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所述第一锁止块的旋转运动;
第一空心柱,所述第一空心柱与所述第一通孔贯通且从所述固定座的后表面向后延伸出,所述第一空心柱的后端设有用于止挡所述第一锁止块的旋转运动的第一止挡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块的后端端部具有多个沿径向向外伸出的第一延伸块,所述第一延伸块的前端具有从后向前延伸的第一配合斜面;所述第一立柱的后端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一配合斜面分别配合的多个第二配合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柱的后端具有沿周向彼此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第一止挡板,其中所述第一止挡部由所述第一止挡板的一部分构成,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止挡板之间限定出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延伸块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止挡板的顶部形成为沿所述第一空心柱周向方向向前倾斜的第一止挡斜面,所述第一止挡斜面的前端设有向后伸出的第一止挡凸起,其中所述第一止挡部由所述第一止挡凸起和所述第一止挡斜面限定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止挡板上,所述第一止挡凸起的远离所述第一止挡斜面的一端具有向前倾斜延伸的第一导引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第一限位槽的后端与所述固定座的后表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抵凸台形成为圆柱形凸台或圆环形柱体,所述止抵凸台的外径与所述第一锁止块的外径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组件为多个,其中每个所述第二运动组件均包括:
斜滑块,所述斜滑块的前端端部外周具有多个从后向前径向向内延伸的端斜面,所述斜滑块的后端具有向后延伸出的第二立柱;
第二锁止块,所述第二锁止块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其中所述第二立柱套设在所述第二锁止块外且与所述第二锁止块斜面配合,所述第二锁止块适于由所述固定座的前表面止抵以使其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滑动壳体,所述滑动壳体前侧敞开且后壁上具有第二通孔,所述后壁上具有向后延伸出的第二空心柱,所述第二空心柱与所述第二通孔贯通,所述第二空心柱的后端具有用于锁止所述第二锁止块的旋转运动的第二止挡部,所述滑动壳体套设在所述斜滑块外部且所述滑动壳体的前端设有上下延伸的滑轨;
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立柱上且止抵在所述斜滑块和所述滑动壳体的前壁之间;
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滑轨内;
牵引件,所述牵引件与所述锁止件相连以常驱动所述锁止件向释放位置移动,其中在所述滑动块与所述端斜面配合以止抵所述锁止件时所述锁止件移动至所述锁止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止块的后端端部具有多个沿径向向外延伸出的第二延伸块,所述第二延伸块的前端具有从后向前延伸的第三配合斜面,所述第二立柱的后端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三配合斜面分别配合的多个第四配合斜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心柱的后端具有沿周向彼此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第二止挡板,其中所述第二止挡部由所述第二止挡板的一部分构成,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止挡板之间限定出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块的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止挡板的顶部形成为沿所述第二空心柱周向方向向前倾斜的第二止挡斜面,所述第二止挡斜面的前端设有向后伸出的第二止挡凸起,其中所述第二止挡部由所述第二止挡凸起和所述第二止挡斜面限定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止挡板上,所述第二止挡凸起的远离所述第二止挡斜面的一端具有向前倾斜延伸的第二导引斜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第二限位槽的后端与所述滑动壳体的后表面平齐。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后表面上具有多个向后伸出的凸柱,所述凸柱与相应的所述斜滑块的前端端面位置对应。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组件为两个,所述锁止件为四个且两两设在所述面板的顶部和底部;
其中每个所述锁止件均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的朝向所述面板的一侧表面上具有突出的凸条,所述凸条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弧形,其中所述滑动块的邻近锁止件的一端适于止抵所述凸条,所述本体的前端具有朝向所述面板折弯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端面形成为大体阶梯形表面以构成所述锁止部;
弹簧轴,所述弹簧轴设在所述本体的一端,所述牵引件连接至所述弹簧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为两端具有挂钩的牵引弹簧。
1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所述车身内具有驾驶舱
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所述移动终端保持装置设在所述驾驶舱内。

说明书全文

用于车辆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背景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平的提高,家用轿车和移动终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传统的家用轿车无法固定移动终端,从而使得家用轿车在行驶
的过程中无法使用移动终端上的功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将移动终端止在容纳部内。
[000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移动终端保持装置的车辆。
[0006]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贯穿其的开口;基座,所述基座设在所述面板的后侧,所述基座的前侧具有用
于容纳所述移动终端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对应于所述开口设置;壳体,所述壳体设在所述
面板后侧且与所述面板之间限定出运动腔室;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设在面板后侧且具有锁
止部,所述锁止部伸入所述开口内以适于锁止所述移动终端;第一运动组件,所述第一运动
组件设在所述运动腔室内且控制所述基座在容纳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位置和推出所述移
动终端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第二运动组件,所述第二运动组件设在所述运动腔室内
且控制所述锁止件在锁止所述移动终端的锁止位置和释放所述移动终端的释放位置之间
移动。
[000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通过设有基座、锁止件、第一运动组件和第二运动组件,移动终端可以容纳在容纳部内,第一运动组件控制基座在容纳移动终端的
第一位置和推出移动终端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二运动组件控制锁止件在锁止移动终端
的锁止位置和释放移动终端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从而可将移动终端锁止在容纳部内,此
时可以实现在车辆上播放移动终端内的音乐、视频或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导航等目的,同时
方便使用者拿取解锁后的移动终端。
[000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内具有驾驶舱;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所述移动终端保持装置设在所述驾驶舱内。
[0009]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有移动终端保持装置,从而可以将手机锁止在驾驶舱内,可以实现在车上播放手机上的音乐、视频或者通过手机进行导航等。
[0010]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1]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2] 图1为根据发明实施例的设有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移动终端位于第一位置;
[0013]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有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移动终端位于第二位置;
[0014]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基座位于第二位置;
[0015]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16]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座的示意图;
[0017]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锁止的示意图;
[0018]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动块的示意图;
[0019]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动壳体的示意图;
[0020] 图9和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斜滑块位于不同视时的示意图;
[0021]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锁止块的示意图;
[0022] 图1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锁止块的示意图;
[0023] 图1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座的示意图;
[0024] 图1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后壳的示意图;
[0025] 图1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面板的示意图;
[0026] 图1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牵引件的示意图;
[0027] 图1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复位弹簧的示意图;
[0028] 图1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复位弹簧的示意图;
[0029] 图1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锁止块的第一延伸块与第一止挡部配合时的示意图;
[0030] 图2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锁止块的第一延伸块配合在第一限位槽内的示意图。
[0031] 附图标记:
[0032] 移动终端保持装置100、面板1、开口10、伸入孔11、安装部12、枢转轴13、基座2、容纳部20、凸柱21、壳体3、固定座30、第一通孔31、后壳31、锁止件4、锁止部40、本体41、
凸条410、折弯部411、弹簧轴42、第一立柱50、第二配合斜面501、第一锁止块51、第一延伸
块511、第一配合斜面512、第一凹槽513、第一本部514、第一复位弹簧52、止抵凸台53、第
一空心柱54、第一止挡部540、第一止挡块541、第一限位槽542、第一止挡斜面543、第一止
挡凸起544、第一导引斜面545、斜滑块60、端斜面601、第二立柱602、第四配合斜面603、
第二锁止块61、第二延伸块611、第三配合斜面612、第二凹槽613、第二本部614、滑动壳体
62、第二通孔621、第二空心柱622、第二止挡部6220、第二止挡板6221、第二限位槽6222、第
二止挡斜面6223、第二止挡凸起6224、第二导引斜面6225、滑轨623、第二复位弹簧63、滑动
块64、滑动斜面640、牵引件65、挂钩650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
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
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
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
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6]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
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
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
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
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7] 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
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0038] 下面参考图1-图20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100,其中,该移动终端保持装置100可将移动终端200保持例如固定在车辆内,可选地,移动终
端200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产品。
[0039]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100,包括:面板1、基座2、壳体3、锁止件4、第一运动组件和第二运动组件,其中,面板1具有在前后方
向上贯穿其的开口10。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朝向移动终端200的放入
方向为后侧,朝向移动终端200的取出方向为前侧。
[0040] 基座2设在面板1的后侧,基座2的前侧具有用于容纳移动终端200的容纳部20,容纳部20对应于开口10设置,也就是说,使用者可通过开口10将移动终端200放入到容
纳部20内。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中,容纳部20形成为从基座2的前表面向后凹入的容纳
槽。
[0041] 壳体3设在面板1后侧且与面板1之间限定出运动腔室。锁止件4设在面板1后侧且具有锁止部40,锁止部40伸入开口10内以适于锁止移动终端200。第一运动组件设
在运动腔室内且控制基座2在容纳移动终端200的第一位置和推出移动终端200的第二位
置之间移动。第二运动组件设在运动腔室内且控制锁止件4在锁止移动终端200的锁止位
置和释放移动终端200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0042] 具体地,需要将移动终端200锁止在容纳部20内时,将移动终端200放置在容纳部20内,然后通过第一运动组件控制基座2移动到第一位置同时通过第二运动组件控制锁
止件4移动到锁止位置以将移动终端200锁止在容纳部20内,此时移动终端200不会从容
纳部20内掉落。
[0043] 当需要将锁止在容纳部20内的移动终端200取出时,通过第二运动组件控制锁止件4移动到释放位置以释放移动终端200,同时通过第一运动组件控制基座2移动到第二位
置以推出移动终端200,便于使用者拿取移动终端200。
[0044]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运动组件和第二运动组件可形成为任何结构,只要第一运动组件可控制基座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且第二运动组件可控制锁止件4在锁
止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即可。
[004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100,通过设有基座2、锁止件4、第一运动组件和第二运动组件,移动终端200可以容纳在容纳部20内,第一运动组件控制基座2在
容纳移动终端200的第一位置和推出移动终端200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二运动组件控
制锁止件4在锁止移动终端200的锁止位置和释放移动终端200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从
而可将移动终端200锁止在容纳部20内,此时可以实现在车辆上播放移动终端200内的
音乐、视频或通过移动终端200进行导航等目的,同时方便使用者拿取解锁后的移动终端
200。
[0046]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壳体3包括:固定座30和后壳31,固定座30设在面板1后侧,固定座30与面板1之间限定出第一腔室。后壳31罩在固定座
30后部,后壳31与固定座30之间限定出第二腔室,其中运动腔室由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组
成。
[0047] 如图4和图5、图12-图15、图19和图2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固定座30上具有第一通孔301,第一运动组件包括:第一立柱50、第一锁止块51、第一复位弹簧
52、止抵凸台53和第一空心柱54,其中,第一立柱50从基座2的后表面向后延伸出。第一
锁止块51位于第二腔室内,其中第一立柱50套设在第一锁止块51外且与第一锁止块51
斜面配合。
[0048] 第一复位弹簧52套设在第一立柱50上且两端分别止抵在基座2和固定座30的前表面之间。止抵凸台53设在第二腔室的后壁上且向前突出,止抵凸台53适于止挡第一
锁止块51的向后运动以使第一立柱50的直线运动转化为第一锁止块51的旋转运动。在
本发明的具体示例中,止抵凸台53设在后壳31的前表面上,止抵凸台53形成为圆柱形凸
台或圆环形柱体,止抵凸台53的外径与第一锁止块51的外径相等。
[0049] 第一空心柱54与第一通孔301贯通且从固定座30的后表面向后延伸出,第一空心柱54的后端设有用于止挡第一锁止块51的旋转运动的第一止挡部。其中,需要说明的
是,第一空心柱54的后表面与后壳31的前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
[0050] 具体而言,当需要将基座2移动到容纳移动终端200的第一位置时,首先使用者将移动终端200对准容纳部20,用将移动终端200推进容纳部20,此时基座2受到向后的
作用力,基座2带动第一立柱50和第一锁止块51向后移动,在向后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复
位弹簧52被压缩而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一锁止块51的后表面止抵在止抵凸台53上时,止
抵凸台53止挡第一锁止块51的向后运动,此时由于第一锁止块51和第一立柱50之间为
斜面配合,从而在第一锁止块51的后表面止抵在止抵凸台53上时,第一立柱50的直线运
动转化为第一锁止块51的旋转运动,第一锁止块51旋转到与第一止挡部540对应的位置,
当使用者松开手后,此时基座2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在第一复位弹簧52的弹力作用下,第
一立柱50和第一锁止块51向前移动直到第一锁止块51与第一止挡部540配合,第一止挡
部540可止挡第一锁止块51的旋转运动和向前运动,此时基座2位于收纳移动终端200的
第一位置。
[0051] 当需要控制基座2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用力向后推动基座2,基座2带动第一立柱50和第一锁止块51向后移动,在向后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复位弹簧52被压缩而处于压缩状
态,第一锁止块51和第一止挡部540脱离配合,当第一锁止块51的后表面止抵在止抵凸台
53上时,止抵凸台53止挡第一锁止块51的向后运动,此时由于第一锁止块51和第一立柱
50之间为斜面配合,从而在第一锁止块51的后表面止抵在止抵凸台53上时,第一立柱50
的直线运动转化为第一锁止块51的旋转运动,第一锁止块51继续旋转到与第一止挡部540
交错设置的位置,当使用者松开手后,在第一复位弹簧52的弹力作用下,第一立柱50和第
一锁止块51向前移动直到第一锁止块51的前表面与固定座30的后表面接触,此时基座2
位于推出移动终端200的第二位置。
[0052]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图5、图12所示,第一锁止块51的后端端部具有多个沿径向向外伸出的第一延伸块511,第一延伸块511的前端具有从后向前延伸的第
一配合斜面512,第一立柱50的后端具有适于与第一配合斜面512分别配合的多个第二配
合斜面501。也就是说,第一锁止块51上设有第一配合斜面512,第一立柱50上设有第二
配合斜面501,第一配合斜面512和第二配合斜面501配合使得第一锁止块51和第一立柱
50之间为斜面配合。从而使得第一锁止块51和第一立柱50之间的装配关系简单。
[0053] 在图5和图12的示例中,第一立柱50形成为从基座2的后表面向后延伸的中空的圆柱形柱体,多个第二配合斜面501设在该圆柱形柱体的后表面上,多个第二配合斜面501
绕第一立柱50的轴线均匀分布,第一锁止块51包括第一本部514和第一延伸块511,第一
本部514形成为圆柱形,第一延伸块511设在第一本部514的后端,多个第一延伸块511绕
第一本部514的轴线均匀分布。第一本部514的前端设有多个第一凹槽513,每个第一凹槽
513沿第一本部514的轴向延伸且在径向方向上贯穿第一本部514,从而使得第一本部514
具有弹性力,便于第一本部514装配在第一立柱50内。
[0054] 如图4、图13、图19和图2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第一空心柱54的后端具有沿周向彼此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第一止挡板541,其中第一止挡部540由第一止挡板
541的一部分构成,每相邻两个第一止挡板541之间限定出第一限位槽542,第一限位槽542
的宽度大于第一延伸块511的宽度。进一步地,每个第一止挡板541的顶部形成为沿第一
空心柱54周向方向向前倾斜的第一止挡斜面543,第一止挡斜面543的前端设有向后伸出
的第一止挡凸起544,其中第一止挡部540由第一止挡凸起544和第一止挡斜面543限定构
成。
[0055] 此时,如图19所示,当基座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延伸块511上的第一配合斜面512与第一止挡斜面543配合。如图20所示,当基座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延伸块511位
于第一限位槽542内,且第一延伸块511上的第一配合斜面512与第一限位槽542的后表
面配合。
[0056]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每个第一止挡板541上,第一止挡凸起544的远离第一止挡斜面543的一端具有向前倾斜延伸的第一导引斜面545。从而便于第
一延伸块511进入到第一限位槽542内。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每个第一限位槽542的
后端与固定座30的后表面平齐。
[0057] 如图4、图7-图11、图16-图1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运动组件为多个,其中每个第二运动组件均包括:斜滑块60、第二锁止块61、滑动壳体623、第二复位弹
簧63、滑动块64和牵引件65,其中,斜滑块60的前端端部外周具有多个从后向前径向向内
延伸的端斜面601,斜滑块60的后端具有向后延伸出的第二立柱602。斜滑块60位于基座
2的后侧。
[0058] 第二锁止块61位于第一腔室内,其中第二立柱602套设在第二锁止块61外且与第二锁止块61斜面配合,第二锁止块61适于由固定座30的前表面止抵以使其直线运动转
化为旋转运动。滑动壳体623前侧敞开且后壁上具有第二通孔621,后壁上具有向后延伸出
的第二空心柱622,第二空心柱622与第二通孔621贯通,第二空心柱622的后端具有用于
锁止第二锁止块61的旋转运动的第二止挡部6220,滑动壳体623套设在斜滑块60外部且
滑动壳体623的前端设有上下延伸的滑轨623。第二复位弹簧63套设在第二立柱602上且
止抵在斜滑块60和滑动壳体623的前壁之间。滑动块64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滑轨623内。
牵引件65与锁止件4相连以常驱动锁止件4向释放位置移动,其中在滑动块64与端斜面
601配合以止抵锁止件4时锁止件4移动至锁止位置。
[0059] 具体而言,斜滑块60可前后移动地设在滑动壳体623内,滑动块64与斜滑块60的端斜面601配合或脱离配合以使得滑动块64在滑轨623内可上下移动,当需要驱动锁止件
4移动到锁止位置时,此时向后推动基座2,基座2受到向后的作用力,基座2向后移动以与
斜滑块60的前表面接触以推动斜滑块60向后移动,第二立柱602和第二锁止块61向后移
动直到第二锁止块61止抵在固定座30的前表面,第二复位弹簧63被压缩处于压缩状态,
此时由于第二立柱602和第二锁止块61之间为斜面配合,第二锁止块61将直线运动转化
为旋转运动直到第二锁止块61转动到与第二止挡部6220交错对应的位置,此时松开手,基
座2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第二锁止块61和第二立柱602在第二复位弹簧63的弹力作用
下向前运动直到第二锁止块61与滑动壳体623的后表面接触。
[0060] 在斜滑块60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斜滑块60的端斜面601与滑动块64接触,滑动块64在斜滑块60的作用下沿朝向锁止件4的方向移动直到滑动块64止抵在锁止件4上
以驱动锁止件4移动到锁止位置。
[0061] 当需要驱动锁止件4移动到释放位置时,此时向后推动基座2,基座2向后移动以与斜滑块60的前表面接触以推动斜滑块60向后移动,此时斜滑块60的端斜面601与滑动
块64脱离配合,在牵引件65的作用下锁止件4移动到释放位置。随着斜滑块60向后移动,
斜滑块60与第二锁止块61斜面配合以带动第二锁止块61向后移动,第二锁止块61与滑
动壳体623的后表面脱离配合,第二锁止块61向后移动直到第二锁止块61止抵在固定座
30的前表面,第二复位弹簧63被压缩处于压缩状态,此时由于第二立柱602和第二锁止块
61之间为斜面配合,第二锁止块61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直到第二锁止块61转动到
与第二止挡部6220对应的位置,此时松开手,基座2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第二锁止块61
和第二立柱602在第二复位弹簧63的弹力作用下向前运动直到第二锁止块61与第二止挡
部6220配合,以限制斜滑块60向前运动。
[0062] 如图4、图9和图11所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锁止块61的后端端部具有多个沿径向向外延伸出的第二延伸块611,第二延伸块611的前端具有从后向前延伸的
第三配合斜面612,第二立柱602的后端具有适于与第三配合斜面612分别配合的多个第四
配合斜面603。也就是说,第二锁止块61上设有第三配合斜面612,第二立柱602上设有第
四配合斜面603,第三配合斜面612和第四配合斜面603配合使得第二锁止块61和第二立
柱602之间为斜面配合。从而使得第二锁止块61和第二立柱602之间的装配关系简单。
[0063] 在图9和图11的示例中,第二立柱602形成为从斜滑块60的后表面向后延伸的中空的圆柱形柱体,多个第四配合斜面603设在该圆柱形柱体的后表面上,多个第四配合
斜面603绕第二立柱602的轴线均匀分布,第二锁止块61包括第二本部614和第二延伸块
611,第二本部614形成为圆柱形,第二延伸块611设在第二本部614的后端,多个第二延伸
块611绕第二本部614的轴线均匀分布。第二本部614的前端设有多个第二凹槽613,每个
第二凹槽613沿第二本部614的轴向延伸且在径向方向上贯穿第二本部614,从而使得第二
本部614具有弹性力,便于第二本部614装配在第二立柱602内。
[0064] 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空心柱622的后端具有沿周向彼此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第二止挡板6221,其中第二止挡部6220由第二止挡板6221的一部分构成,
每相邻两个第二止挡板6221之间限定出第二限位槽6222,第二限位槽6222的宽度大于第
二延伸块611的宽度。进一步地,每个第二止挡板6221的顶部形成为沿第二空心柱622周
向方向向前倾斜的第二止挡斜面6223,第二止挡斜面6223的前端设有向后伸出的第二止
挡凸起6224,其中第二止挡部6220由第二止挡凸起6224和第二止挡斜面6223限定构成。
[0065] 具体地,当锁止件4位于锁止位置时,第二锁止块61的第二延伸块611位于第二限位槽6222内,第二延伸块611的第三配合斜面612与第二限位槽6222的后表面接触,当
锁止件4位于释放位置时,第二延伸块611的第三配合斜面612与第二止挡斜面6223配合。
[0066]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每个第二止挡板6221上,第二止挡凸起6224的远离第二止挡斜面6223的一端具有向前倾斜延伸的第二导引斜面6225。从而便于
将第二延伸块611导引到第二限位槽6222内。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每个第二限位槽
6222的后端与滑动壳体62的后表面平齐。
[0067]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座2的后表面上具有多个向后伸出的凸柱21,凸柱21与相应的斜滑块60的前端端面位置对应。从而便于基座2和斜滑块60接
触。具体地,凸柱21的后表面和斜滑块60的前表面均为平面。
[0068]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图6和图15所示,第二运动组件为两个,锁止件4为四个且两两设在面板1的顶部和底部,也就是说,面板1的顶部设有两个间隔开的锁止
件4,面板1的底部设有两个间隔开的锁止件4。其中每个锁止件4均包括:本体41和弹簧
轴42,本体41的朝向面板1的一侧表面上具有突出的凸条410,凸条410的横截面形成为
圆弧形,其中滑动块64的邻近锁止件4的一端适于止抵凸条410,本体41的前端具有朝向
面板1折弯的折弯部411,折弯部411的端面形成为大体阶梯形表面以构成锁止部40。弹
簧轴42设在本体41的一端,牵引件65连接至弹簧轴42。如图16所示,在本发明的具体示
例中,牵引件65为两端具有挂钩650的牵引弹簧,此时挂钩650挂在弹簧轴42上。
[0069] 具体地,面板1的顶壁和底壁上分别设有两个伸入孔11,且每个伸入孔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安装部12,每个锁止件4的本体41通过枢转轴13可枢转地设在两个安装部
12上。每个第二运动组件的滑动壳体623上设有两个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滑轨623,每
个滑轨623内设有滑动块64,斜滑块6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端斜面601,位
于上方的滑动块64的下表面设有与端斜面601配合的滑动斜面640,位于下方的滑动块64
的上表面设有与端斜面601配合的滑动斜面640。当斜滑块60向前运动到与两个滑动块
64接触时,由于滑动斜面640和端斜面601之间的斜面配合,上滑动块64向上移动以止抵
位于上方的锁止件4的凸条410,位于上方的锁止件4绕安装部12向下转动以使得折弯部
411伸入到伸入孔11内与移动终端200的前表面接触。同时下滑动块64向下移动以止抵
位于下方的锁止件4的凸条410,位于下方的锁止件4绕安装部12向上转动以使得折弯部
411伸入到伸入孔11内与移动终端200的前表面接触。从而使得锁止件4的结构简单。
[0070] 下面参考图1-图20对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100在锁止手机和释放手机时的第一运动组件和第二运动组件的动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0071] 当移动终端保持装置100内无手机时,此时基座2位于第二位置以便于用户放置手机,锁止件4位于释放位置,将手机的后背对着基座2,用手推动手机的屏幕,用均匀的力
量往里推动,此时第一运动组件和第二运动组件分别动作,该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0072] 对于第一运动组件:位于基座2后表面的第一立柱50的第二配合斜面501接触第一锁止块51的第一配合斜面512,从而推动第一锁止块51向后直线运动,运动一段行程后,
第一锁止块51的第一配合斜面512脱离固定座30的后表面,第一锁止块51的后表面止抵
在后壳31的止抵凸台53上,此时第一锁止块51在止抵凸台53的止抵作用下且由于第一
配合斜面512和第二配合斜面501之间是斜面配合,第一锁止块51会沿着自身的轴线旋转
一个角度,第一锁止块51的第一配合斜面512从固定座30的第一限位槽542内脱离。
[0073] 对于第二运动组件:在基座2往后运动一段行程后,基座2的凸柱21的后表面与斜滑块60的前表面接触,从而推动斜滑块60向后运动,斜滑块60的第四配合斜面603接
触第二锁止块61的第三配合斜面612从而推动第二锁止块61向后直线运动,第二锁止块
61向后运动直到第二锁止块61的第三配合斜面612脱离滑动壳体623的第二空心柱622
的第二止挡斜面6223,然后第二锁止块61的后表面接触后壳31的前表面,在后壳31的前
表面作用下,第二锁止块61会沿着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定的角度。
[0074] 手从手机屏幕上放开,去除外力后,此时第一运动组件和第二运动组件又分别动作,该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0075] 对于第一运动组件:基座2在第一复位弹簧52的作用下推动着手机向前运动,同时由于基座2上的第一立柱50套设在第一锁止块51外,基座2向前运动时带动第一锁止
块51向前运动,此时,如图19所示,第一锁止块51的第一配合斜面512接触第一空心柱54
上的第一止挡斜面543,第一止挡部540止挡第一锁止块51的旋转运动,从而限制基座2的
行程,此时基座2位于容纳手机的第一位置。
[0076] 对于第二运动组件:斜滑块60在第二复位弹簧63的张力下,斜滑块60带动第二锁止块61向前直线运动,此时第二锁止块61的第三配合斜面612接触滑动壳体623的第
二空心柱622的第二导引斜面6225,在第二复位弹簧63的张力作用下,第二锁止块61的第
三配合斜面612会沿着第二导引斜面6225滑动并旋转一定角度,第二锁止块61的第二延
伸块611落在第二空心柱622的第二限位槽6222中且第二延伸块611在第二限位槽6222
内直线运动一段距离,第二延伸块611的第三配合斜面612和滑动壳体623的后表面接触。
[0077] 同时斜滑块60向前运动一定距离后,每个斜滑块60的端斜面601与两个滑动块64的相应的滑动斜面640斜面配合,从而带动滑动块64在滑轨623上沿朝向锁止件4的方
向运动,滑动块64的邻近锁止件4的端面接触锁止件4的凸条410的圆弧面,进而带动本
体41克服牵引件65的拉力沿着枢转轴13转动,使得本体41的折弯部411伸入到开口10
内且阶梯形表面紧贴手机的外侧面,把手机固定在面板1内,如图1所示,此时锁止件4位
于锁止手机的锁止位置。
[0078] 在附图1状态下取出手机,此时基座2位于容纳手机的第一位置,锁止件4位于锁止手机的锁止位置,用手在手机的屏幕上用力均匀往里推动手机,随着手机往后运动,带动
基座2往后运动,此时第一运动组件和第二运动组件又分别动作,该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0079] 对于第二运动组件:基座2往后运动一段行程后,基座2的凸柱21的后表面接触斜滑块60的前表面,斜滑块60往后运动,此时斜滑块60的端斜面601与滑动块64脱离配
合,锁止件4的本体41在牵引件65的拉力作用下,沿着枢转轴13转动一定的角度,锁止件
4的锁止部40脱离手机,解除对手机的锁止,此时锁止件4位于释放手机的释放位置。随
着斜滑块60向后运动,斜滑块60的第四配合斜面603接触第二锁止块61的第三配合斜面
612,带动第二锁止块61的第三配合斜面612脱离滑动壳体623的后表面,当第二锁止块61
的第三配合斜面612往后运动并脱离第二空心柱622的第二限位槽6222时,在后壳31的
前表面的作用下,第二锁止块61会沿着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定的角度,第二锁止块61的第三
配合斜面612会与第二空心柱622的第二止挡斜面6223接触,限制斜滑块60的向前运动。
[0080] 对于第一运动组件:基座2往后运动一段行程后,基座2的第一立柱50的第二配合斜面501与第一锁止块51的第一配合斜面512接触,从而推动第一锁止块51向后运动
并脱离第一空心柱54的第一止挡斜面543,当第一锁止块51的后表面与后壳31的止抵凸
台53的接触时,第一锁止块51会沿着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定的角度。
[0081] 把手从手机的屏幕上撤去,基座2在第一复位弹簧52的张力下向前运动,此时第一锁止块51被基座2带动向前运动,第一锁止块51的第一配合斜面512与固定座30的第
一空心柱54的第一导引斜面545接触,在第一复位弹簧52和第一导引斜面545的共同作
用下,第一锁止块51会沿着自身的轴线继续旋转一定的角度,导致第一锁止块51的第一配
合斜面512进入到第一空心柱54的第一限位槽542内,基座2在第一复位弹簧52的张力
下继续向前运动,直到第一锁止块51的第一配合斜面512接触固定座30的后表面,如图20
所示,此时把手机推动面板1外,即如图2所示,此时基座2位于推出手机的第二位置,用户
拿取手机。
[008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100,可以将手机锁止在容纳部20内,从而可以实现在车上播放手机上的音乐、视频或者通过手机进行导航等。
[008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和移动终端保持装置100,车身内具有驾驶舱;移动终端保持装置100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保持装置100,移动终端保
持装置100设在驾驶舱内。
[008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有移动终端保持装置100,从而可以将手机锁止在驾驶舱内,可以实现在车上播放手机上的音乐、视频或者通过手机进行导航等。
[0085]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
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
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8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
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