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均热与蓝牙通话功能的汽车坐垫

申请号 CN201510675908.7 申请日 2015-10-10 公开(公告)号 CN106314231A 公开(公告)日 2017-01-11
申请人 无锡市泾峰车辆配件厂; 发明人 范本度;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带 水 温均热与蓝牙通话功能的 汽车 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包括背靠部、坐部及头枕部,所述背靠部的中部设有垫腰 凸 块 及第一电热丝、坐部中对称设有垫臀凸块及第二电热丝、头枕部中设有垫头凸块及第三电热丝,所述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及第三电热丝均为S型结构,第一电热丝为横向设置,第二电热丝及第三电热丝为竖向设置;所述第一电热丝中的间隔空间中安装有连通的水腔,水腔的侧部设有进水 阀 ;所述头枕部的侧面安装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中设有蓝牙通话模块;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第三电热丝及蓝牙通话模块分别与点烟器插头电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温均热与蓝牙通话功能的汽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包括背靠部(1)、坐部(2)及头枕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部(1)的中部设有垫腰(4)及第一电热丝(9)、坐部(2)中对称设有垫臀凸块(5)及第二电热丝(10)、头枕部(3)中设有垫头凸块(6)及第三电热丝(11),所述第一电热丝(9)、第二电热丝(10)及第三电热丝(11)均为S型结构,第一电热丝(9)为横向设置,第二电热丝(10)及第三电热丝(11)为竖向设置;所述第一电热丝(9)中的间隔空间中安装有连通的水腔(13),水腔(13)的侧部设有进水(14);所述头枕部(3)的侧面安装有保护套(8),所述保护套(8)中设有蓝牙通话模块(7);第一电热丝(9)、第二电热丝(10)、第三电热丝(11)及蓝牙通话模块(7)分别与点烟器插头(12)电连接。

说明书全文

温均热与蓝牙通话功能的汽车坐垫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汽车坐垫。

背景技术

[0002] 为提高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汽车内饰的美观性,绝大多数车主均额外配备有汽车坐垫。现有的汽车坐垫带有多种功能,如加热、按摩等功能。现有的加热坐垫中电热丝的布置不合理,加热不均匀;目前还未出现有带有方便车主通话功能的汽车坐垫。

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设计,提供一种带水温均热与蓝牙通话功能的汽车坐垫,其具有使用方便、实用性高的特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0005] 一种带水温均热与蓝牙通话功能的汽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包括背靠部、坐部及头枕部,所述背靠部的中部设有垫腰及第一电热丝、坐部中对称设有垫臀凸块及第二电热丝、头枕部中设有垫头凸块及第三电热丝,所述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及第三电热丝均为S型结构,第一电热丝为横向设置,第二电热丝及第三电热丝为竖向设置;所述第一电热丝中的间隔空间中安装有连通的水腔,水腔的侧部设有进水;所述头枕部的侧面安装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中设有蓝牙通话模块;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第三电热丝及蓝牙通话模块分别与点烟器插头电连接。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0007] 本发明中,采用水腔与电热丝的相结合的加热结构,实现坐垫的均匀加热;于头枕部侧设置蓝牙通话模块,其与手机蓝牙对接后实现无线通话,大大提高了驾驶过程中接电话的方便性。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中:1、背靠部;2、坐部;3、头枕部;4、垫腰凸块;5、垫臀凸块;6、垫头凸块;7、蓝牙通话模块;8、保护套;9、第一电热丝;10、第二电热丝;11、第三电热丝;12、点烟器插头;13、水腔;14、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带水温均热与蓝牙通话功能的汽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坐垫本体包括背靠部1、坐部2及头枕部3,背靠部1的中部设有垫腰凸块4及第一电热丝9、坐部2中对称设有垫臀凸块5及第二电热丝10、头枕部3中设有垫头凸块6及第三电热丝11,第一电热丝9、第二电热丝10及第三电热丝11均为S型结构,第一电热丝9为横向设置,第二电热丝10及第三电热丝11为竖向设置;第一电热丝9中的间隔空间中安装有连通的水腔13,水腔13的侧部设有进水阀14;头枕部3的侧面安装有保护套8,保护套8中设有蓝牙通话模块7;第一电热丝9、第二电热丝10、第三电热丝11及蓝牙通话模块7分别与点烟器插头12电连接。
[0012] 本发明中,水腔13与电热丝相结合,实现坐垫的水温均匀加热,提高加热效果。
[0013] 本发明中,蓝牙通话模块7相当于蓝牙机,与手机蓝牙对接,实现无线通话;蓝牙通话模块7属于现有技术,故其具体结构未做详述。
[0014]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