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固定支架

申请号 CN201310165620.6 申请日 2013-05-08 公开(公告)号 CN104141868B 公开(公告)日 2016-04-06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凡小飞;
摘要 一种车载固定 支架 ,其包括固定设置于 汽车 上的固定座、承载座及转动连接固定座与承载座的 枢接 机构。承载座包括用于收容并固定 电子 装置的承载件及连接件。枢接机构包括枢轴、固接件、枢接件及 锁 固件 ,固接件及枢接件套设在枢轴,并由锁固件固定,固接件与固定座固定连接。连接件包括呈环形的主体及形成在主体内侧的安装部。枢接件包括枢接部及与枢接部连接的套设部。枢接部可转动地收容在该主体内并由安装部卡持,套设部可转动地套设在枢轴上,且枢接部的旋 转轴 线与套设部的 旋转轴 线垂直。上述车载固定装置中,当需要调整电子装置的 水 平旋转 角 度时,可对承载座施加外 力 ,由于手握承载座较方便,因此可方便的调整水平旋转角度。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固定支架,用于将电子装置固定于汽车上,其包括固定座、承载座及转动连接该固定座与该承载座的枢接机构,该固定座固定设置于该汽车上,该承载座包括用于收容并固定该电子装置的承载件,以及连接该承载件的连接件,该枢接机构包括枢轴、固接件、枢接件及固件,该固接件及该枢接件套设在该枢轴上,并由该锁固件沿该枢轴轴向固定,该固接件与该固定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包括呈环形的主体及形成在该主体内侧的安装部,该枢接件包括枢接部及与该枢接部连接的套设部,该枢接部可转动地收容在该主体内并由该安装部卡持,该套设部可转动地套设在该枢轴上,且该枢接部的旋转轴线与该套设部的旋转轴线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还包括形成在该主体内侧的定位部,该定位部与该安装部处于同一圆周线上,该枢接部形成有与该定位部配合的配合部,从而可在预设度定位该枢接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枢接部呈C形,且其具有弹性,能够径向形变,该套设部沿该枢接部的端部向该枢接部内侧延伸,再折弯沿垂直于该枢接部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并形成套设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套设部为两个,分别形成在该枢接部的两端部,该枢轴、该固接件及该锁固件均为两个;一个该固接件及一个该套设部套设在一个该枢轴上,并由一个该锁固件沿该枢轴轴向固定;另一个该固接件及另一个该套设部套设在另一个该枢轴上,并由另一个该锁固件沿另一个该枢轴轴向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该固接件包括固接部及呈环形的套设部,该固接部呈弯折杆状,该固接部的一端与该固定座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固接部的另一端与该固接件的套设部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包括固定件及缓冲件,该固定件固定于该汽车上,该缓冲件设置于该固定件与该汽车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该第一固定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该第二固定部开设有与该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该缓冲件套设在该第一安装孔与该第二安装孔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包括底壁、侧壁及卡合壁,该侧壁、该卡合壁及该底壁共同形成一个收容该电子装置的收容空间,该侧壁与该底壁固定连接,该卡合壁与该底壁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卡合壁包括连接部及卡合部,该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该底壁及该卡合部,该连接部由软性材料制成,该卡合部的内层由软性材料制成,该卡合部的外层由硬质塑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该侧壁及该底壁的内层均由软性材料制成,外层均由硬质塑料制成。

说明书全文

车载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支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电子装置固定于汽车上的车载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为方便在汽车上使用电子装置一般需要在汽车上装设一个固定支架,将电子装置安装于该固定支架上。现有的车载固定支架包括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上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承载座,以及两个固装置。第一支撑杆通过锁固装置与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以调节承载座的俯仰度,第二支撑杆通过另一个锁固装置与承载座连接以调节承载座的平旋转角度。锁固装置包括具有螺纹的旋转轴螺母,第一支撑杆一端及第二支撑杆一端套设在旋转轴上,并通过螺母锁定。为防止汽车行驶时由于震动而使锁固装置松动,螺母一般较紧固地锁定在旋转轴上,导致使用者需调整水平旋转角度时,需施加较大外来松开或锁紧螺母,操作较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车载固定支架。
[0004] 一种车载固定支架,用于将电子装置固定于汽车上,其包括固定设置于汽车上的固定座、承载座及转动连接固定座与承载座的枢接机构。承载座包括用于收容并固定电子装置的承载件及连接件。枢接机构包括枢轴、固接件、枢接件及锁固件,固接件及枢接件套设在该枢轴,并由锁固件沿枢轴轴向固定,固接件与固定座固定连接。连接件包括呈环形的主体及形成在该主体内侧的安装部。枢接件包括枢接部及与枢接部连接的套设部。枢接部可转动地收容在主体内并由安装部卡持,套设部可转动地套设在枢轴上,且枢接部的旋转轴线与套设部的旋转轴线垂直。
[0005] 上述车载固定装置中,当需要调整电子装置的水平旋转角度时,可对承载座施加外力,由于手握承载座较方便,因此可方便的调整水平旋转角度。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载固定支架安装于汽车座椅上的立体示意图。
[0007] 图2是图1所示车载固定支架的立体组装图。
[0008] 图3是图1所示车载固定支架的立体分解图。
[0009] 图4是图3所示车载固定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0010]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1]车载固定支架 100
座椅 200
电子装置 300
固定座 10
承载座 30
枢接机构 50
固定件 11
第一固定部 112
第一安装孔 1120
第二固定部 114
第二安装孔 1140
缓冲件 13
狭缝 130
承载件 32
收容空间 320
底壁 321
侧壁 323
避让凹口 3230
连接部 3231,3251
卡止部 3233
卡合壁 325
卡合部 3253
连接件 34
主体 341
安装部 343
装设孔 3430
定位部 345
枢轴 51
轴部 511
操作部 513
固接件 53
固接部 531
套设部 533,553
枢接件 55
枢接部 551
套设环 5531
配合部 5510
锁固件 57
螺合部 571
锁固部 573
[001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载固定支架100用于将电子装置300固定于汽车(图未示)的座椅200上。请一并参阅2至图4,车载固定支架100包括固定座10、承载座30及转动连接固定座10与承载座30的枢接机构50。使用时,固定座10固定安装于座椅
200上,电子装置300固定安装于承载座30上,通过枢接机构50,承载座30可相对固定座
10绕相互垂直的两个轴线转动,从而调整电子装置300的俯仰角度及水平旋转角度。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300为平板电脑。可以理解,电子装置300也可为手机、导航仪等。
[0014] 固定座10包括固定件11及缓冲件13,固定件11固定于座椅200上,缓冲件13设置于固定件11与座椅200之间,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起减震作用。固定件11包括第一固定部112及第二固定部114。第一固定部112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20,第二固定部114也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120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140。缓冲件13由弹性材料制成,其大致呈套筒状,并沿其轴向开设有一条狭缝130,以在受力时更易变形。安装时,将缓冲件13套设在座椅200的安装轴(图未标)上,再将第一固定部112、第二固定部114通过第一安装孔1120及第二安装孔1140套设在缓冲件13上,最后通过螺丝锁紧以将第一固定部112、第二固定部114固定在安装轴上。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孔1120、第二安装孔1140的数量均为2个,以与座椅200的2个安装轴对应,相应地,缓冲件13的数量也为2个。可以理解,当安装轴的数量变化时,如1个、3个或3个以上时,第一安装孔1120、第二安装孔1140及缓冲件13的数量也相应变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缓冲件13由橡胶材料制成,缓冲件13也可由其他弹性材料制成。
[0015] 可以理解,固定座10也可为其他结构,只要通过固定座10可将车载固定支架100固定在汽车上即可,如吸盘结构,当采用吸盘结构时可将其固定在汽车的平滑部位。
[0016] 承载座30包括承载件32及连接件34,承载件32用于收容并固定电子装置300,连接件34用于与枢接机构50连接。承载件32的形状与电子装置300的形状相配合,承载件32包括底壁321、多个侧壁323及卡合壁325,多个侧壁323、卡合壁325及底壁321共同形成一个收容电子装置300的收容空间320。多个侧壁323及卡合壁325由底壁321的边缘向其同一侧大致垂直延伸形成,其中,多个侧壁323与底壁321固定连接,卡合壁325与底壁321转动连接。使用时,将卡合壁325相对底壁321旋转至与底壁321同一平面,从而可将电子装置300插入收容空间320内。然后,再将卡合壁325相对底壁321旋转,从而与多个侧壁323共同固定电子装置300。每个侧壁323包括弧形的连接部3231及卡止部3233,连接部3231连接底壁321及卡止部3233,卡止部3233大致与底壁321平行。卡合壁325包括连接部3251及卡合部3253,连接部3251可转动地连接底壁321及卡合部3253。卡合部3253的远离底壁321的一端与底壁321大致平行。
[0017]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底壁321大致呈方形,多个侧壁323及卡合壁325分别对应底壁321的四个侧边,且两个侧壁323连接的角部开设有避让凹口3230,以进一步方便取放电子装置300。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底壁321及多个侧壁323的内层均由橡胶材料制成,外层均由硬质塑料制成;卡合壁325的内层由橡胶材料制成,外层由硬质塑料制成,且在其外层邻近底壁321的一端开设狭缝从而形成连接部3251,由于连接部3251仅包括橡胶材料制成的内层,从而使卡合部3253能够转动地与底壁321连接。可以理解,底壁321、多个侧壁323或卡合壁325的内层也可由其他摩擦力较大的软性材料制成。
[0018] 连接件34形成在底壁321的与侧壁323相对的另一侧,连接件34包括主体341、多个安装部343及多个定位部345。主体341大致呈环形。多个安装部343间隔形成在主体341的内侧,用于安装枢接机构50。每个安装部343为大致呈方形的凸起,其与主体341相对的一侧上开设有装设孔3430。多个定位部345间隔形成在主体341的内侧,与多个安装部343相间并处于同一圆周线上。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安装部343的数量为4个,间隔均匀地设置在主体341上;定位部345的数量为4个,间隔均匀地设置在主体341上。可以理解,安装部343的数量可为2个、3个或4个以上,安装部343也可为非均匀地间隔设置;定位部345的数量可为2个、3个或4个以上,定位部345也可为非均匀地间隔设置。
[0019] 枢接机构50包括两个枢轴51、两个固接件53、枢接件55、两个锁固件57及四个弹性件59。一个固接件53、枢接件55的一端与四个弹性件59均通过一个锁固件57沿枢轴51轴向固定套设在一个枢轴51上。枢轴51包括开设有螺纹孔的轴部511及形成在轴部511一端的操作部513。固接件53包括固接部531及套设部533。固接部531呈弯折杆状,其一端与第二固定部11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套设部533固定连接。套设部533大致呈环形,其套设在轴部511上。枢接件55包括枢接部551及与枢接部551连接的两个套设部553。枢接部551大致呈C形,且具有弹性,可径向变形,其收容在连接件34的主体341内。
枢接部551由连接件34的安装部343卡持,并可在安装部343内绕主体341的轴线转动。
枢接部551形成有多个配合部5510,配合部5510与定位部345配合,从而将枢接部551锁定在预设位置。两个套设部553分别沿枢接部551的两端向枢接部551内侧平行沿伸,再折弯沿垂直于枢接件55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一个套设环5531。套设环5531呈环状,套设在轴部511上,并可绕轴部511旋转。请参图2,套设环5531的旋转轴线A与枢接部551的旋转轴线B垂直。锁固件57包括具有螺纹的螺合部571及形成在螺合部571一端的锁固部573。螺合部571与轴部511可螺合。两个弹性件59设置于操作部513与固接件53的套设部533之间,另两个弹性件59设置在锁固部573与枢接件55的套设部553之间。
[0020]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固接件53及枢接件55均由不锈钢丝制成,使其机械强度大且具有弹性,且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使车载固定支架100的占用空间较小;每个定位部345为大致呈半圆柱形的凸起,配合部5510为与该凸起配合的弧形凹槽。可以理解,固接件53及枢接件55其他弹性材料制成,如丝等。可以理解,弹性件59也可省略。可以理解,定位部345也可为凹槽,配合部5510为凸起。可以理解,枢接机构50也可包括一枢轴
51、一个固接件53、一个锁固件57,枢接件55的枢接部551的一端形成一个套设部553,其套设顺序也可改变,只要锁固件57在端部即可。可以理解,枢接部551也可呈闭合的环形,套设部553则延伸形成在枢接部551上。
[0021] 组装时,将两个固接件53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部114的两端,将枢接件55的枢接部551向内压缩使其通过安装部343的开口3432收容于装设孔3430内,枢接部551恢复形变后,其弹性抵持装设孔3430的内壁及主体341的内壁,从而固定安装于安装部343上;然后,将一个弹性件59、一个固接件53的套设部533、枢接件55的一个套设部553、再一个弹性件59依次套设在轴部511上,然后通过镙合锁固件57沿轴向锁定;再采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另两个弹性件59、另一个固接件53的套设部533、枢接件55的另一个套设部553的安装,从而完成车载固定支架100的组装。
[0022] 由于套设部553的旋转轴线与枢接部551的旋转轴线垂直,使电子装置300的俯仰角度及水平旋转角度均可调节。使用时,将电子装置300插入并固定于承载座30的收容空间320内,当需要调整电子装置300的俯仰角度时,可对承载座30施加外力,从而使枢接件55的套设部553绕枢轴51旋转;当需要调整电子装置300的水平旋转角度时,则可对承载座30施加外力,使枢接件55的枢接部551在连接件34的安装部343内转动,且由于连接件34的多个定位部345与枢接部551的多个配合部5510相互配合,可将固定于承载座30的电子装置300锁定于预设角度。
[0023]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当需要调整电子装置300的俯仰角度或水平旋转角度时,可对承载座30施加外力,由于手握承载座30较方便,因此可方便的调整俯仰角度或水平旋转角度。由于连接件34包括定位部345,枢接件55包括配合部5510,因此,可在预设角度定位电子装置。由于侧壁323或卡合壁325的内层也由摩擦力较大的软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保护电子装置300的外壳并可稳固的固定电子装置300。由于卡合壁325形成有软性材料制成的连接部3251,开合方便,使电子装置300的装设较方便。由于固接件53、枢接件55均为细丝状,使车载固定支架100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0024] 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于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