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爆轮胎

申请号 CN201610068878.8 申请日 2016-02-01 公开(公告)号 CN105459738A 公开(公告)日 2016-04-06
申请人 梁勇庆; 发明人 梁勇庆;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抗爆轮胎,包括由轮胎内壁及 轮辋 组成的轮胎,还包括外缓冲垫环、内缓冲垫环及承撑环,所述的外缓冲垫环附着在所述的承撑环上,所述的外缓冲垫环及承撑环装入所述的轮胎内;所述的承撑环套在所述的内缓冲垫环上,所述的内缓冲垫环套贴在所述的轮辋上。本发明结构巧妙合理,能在 汽车 行驶中突发爆胎或在轮胎漏气的情况下,能让车辆仍然安全行驶。当汽车爆胎时,防止了轮胎大幅度 变形 ,使车辆仍具有控制能 力 。这样就可以把车辆停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再更换轮胎,避免了爆胎后失去控制造成的危险。
权利要求

1.一种抗爆轮胎,包括由轮胎内壁及轮辋组成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缓冲垫环及承撑环,所述的承撑环装入所述的轮胎内,并同轴套置在所述的轮辋与所述的轮胎内壁之间;所述的承撑环套在所述的内缓冲垫环上,所述的内缓冲垫环套贴在所述的轮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撑环与所述的轮胎内壁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缓冲垫环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承撑环为一个或多个。
4.一种抗爆轮胎,包括由轮胎内壁及轮辋组成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缓冲垫环、内缓冲垫环及承撑环,所述的外缓冲垫环附着在所述的承撑环上,所述的外缓冲垫环及承撑环装入所述的轮胎内;所述的承撑环套在所述的内缓冲垫环上,所述的内缓冲垫环套贴在所述的轮辋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缓冲垫环与所述的轮胎内壁不接触,所述的内缓冲垫环通过表面相同直径但内部分叉的嘴充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缓冲垫环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的内缓冲垫环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承撑环为一个或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缓冲垫环上设有多个梯形或三形或斜三角形或异形的结构,且所述的外缓冲垫环与所述的轮胎内壁不接触或部分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缓冲垫环、内缓冲垫环及承撑环对内具有紧固性,对外具有缓冲性、承重性;所述的外缓冲垫环、内缓冲垫环及承撑环上设有孔洞或拉伸后有缝隙,或是空心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缓冲垫环、内缓冲垫环及承撑环的表面设有纹槽或沟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爆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缓冲垫环、内缓冲垫环及承撑环由一个或多个单元体分段组合而成。

说明书全文

抗爆轮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各种车辆的轮胎,尤其涉及一种抗爆轮胎。
[0002]

背景技术

[0003] 目前,公知的车用轮胎,品种繁多,功能各异,类型有实心轮胎、充气轮胎、空心轮胎等等,但真正能保持行驶阻小,重量轻,弹性好、舒适、载重量大的,只有充气式轮胎才具备,这也是一百多年来充气式轮胎所不被替换的根本原因。但充气式轮胎的致命缺点是易爆和极易遭受异物穿刺,引发重大事故,并且轮胎受损是时常遇见但又很难预测和不可避免的。
[0004] 中国汽车制造业每年约产上千多万辆车,爆胎已成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夺命杀手,据有关方面的调查显示全球每年因汽车爆胎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据其总量的25%。
[0005] 在美国境内,每年就因爆胎导致的车祸意外就超过了23000件以上。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据更多。在美国高速公路上有80%左右的交通事故是由于爆胎引起的,在中国高速公路上,这一比例也高达65%以上。而爆胎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多是恶性重大交通事故,可见其危害性之大!所以此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被列为未来10年十大汽车关键问题之一,很多人期待解决这问题。
[0006]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交通网络不断飞速发展和汽车越来越普及化的今天以及未来,上述这个数据正在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0007] 由于防爆轮胎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各国各公司都在争相研制,但很多都是概念胎或造价过高的胎,并没有真真正正量产普及或没有涵盖众多车系,市面上常见的防爆胎基本上都应用于工程车、特种车、高档车。在现有的、己批量装车的防爆轮胎产品当中,有的工程车或特种车干脆装用廉价的但舒适性很差的实心胎。
[0008] 而高档车则大多都以加强或加厚轮胎的胎侧使其具有较坚硬的胎壁、或经过特殊设计的轮辋和电控设施来达到防爆目的。如宝RSC轮胎就是通过加强轮胎的侧壁、加强嘴和采用高耐热性的合成橡胶材料来达到目的。根据车辆负载情况,这种胎壁异常坚硬的轮胎能够在压力降至最低的情况下,使车辆以80公里/小时的最高车速继续行驶50~250公里。
[0009] 至于其它车系,就当前来看,现有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动预防爆胎的;另一类是胎爆了以后,如何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的。其中又细分很多类型,己知的或正在开发的防爆轮胎有如下弊端(仅举几例):一.轮胎的胎侧加厚或是加强胎侧的防爆轮胎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是,日常使用会感到轮胎发硬舒适性相对差,高档车可通过高成本地采用更好的减震措施来弥补,低档车就无能为力了。当胎被刺穿、在零压状态下行驶时,由于轮胎内已经完全没有了气压来承托车辆的重量,这时完全依靠轮辋两边的边缘压附着轮胎的胎侧来行驶,在较为平坦的铺装路面是可以应付较短的路程行驶。但最让这种轮胎难以普及的是,价格高,安装及拆卸难度普遍也较大,甚至要专用设备。
[0010] 二.在轮辋或轮辋,内侧或外侧设置支撑环的防爆轮胎的缺点与不足是,因结构原因缓冲很差,日常使用中在路况稍差就常有擦边触底的感觉,舒适性感觉不好。另外在胎内零气压的状态下行驶时,完全依靠安装在轮辋内的支撑环来承托车辆的重量。由于结构所限,与地上接触面很小,轮胎的缓冲性通过性已经大大的下降,对路面要求也高,不能在路况差的地方行驶。对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和行驶里程也上受到一定的约束。
[0011] 三.在轮胎内加入永久或活动填充物来达到防爆目的的缺点与不足是,前者是实心胎,虽简单耐扎但舒适性差。后者调节不当时平衡性不是很好、轴向跳动大,安装及拆卸难度普遍也较大。
[0012] 四.在轮辋内设计支撑槽、支撑架等来达到爆后或遇轧后能继续使用一段时间的目的。这表面来看倒是解决了既保持充气轮胎优点又能在失压时起支撑作用,但很明显的缺点与不足是,这类支撑物需专门预先制造,否则放不回或很难放回轮胎内,即使放回了也难以固定。也有少数设计成活动式或分段式以便取出与装入,不过仍需改装轮辋或轮辋(预设沟槽或钻孔)。有个别不用改装的,也由于结构不科学、不合理、不便捷的原因,而导致不实用。总体来说,以上结构就是维修不方便、互换性不好,综合性能差。
[0013] 五.在胎内设置多个内胎或设多个独立或半独立气腔室的缺点与不足是,构造复杂,打气繁琐,调整、测试也麻烦。
[0014] 六.轮胎气压报警系统(TPMS),也叫轮胎气压监视系统。但TPMS只是给出警示功能提醒司乘人员注意,没有从实质上解决失压后的持继行驶问题,实用性不大。
[0015] 七.气压过高时的放气装置或报警装置(防夏天或工作时轮胎温度过高导致压力随之上升)。该系统在气门嘴处装了限压单向,当胎内压力高过单向阀设定的压力时,胎内气体即向外排出,以保障胎压正常,而报警装置则是在单向阀处装多一个哨子,当单向阀打开后,胎内气体吹响哨子,以警示驾驶员注意。但也存在着当汽车急转弯、 刹车或遇到道路不平时,胎内气压也会临时增加,这就有可能向外放气,至使本来正常的气压变低,放了不该放的气以至可能引发胎压不正常行驶。
[0016] 八.中央充放气系统(CTIS):该系统由轮胎压力监视系统即TPMS、旋转密封件系统、多功能轮胎阀系统、控制电路系统等组成。在停车或行驶中,通过TPMS系统了解到胎压情况,当要降低胎内压力时,如从公路行驶进入沙漠时,通过控制电路下达指令,多功能阀系统就会让轮胎放气,以达所需压力。当要增加胎压时,如从沙漠又走向柏油路上,则会命令充气系统给轮胎加气,直到满意为止。但是由于系统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极高,成本昂贵,从而限制了它的普及,虽然面世几十年,CTIS系统只是在各国高端越野军车上使用,民间方面,超豪华车辆才有极个别的安装该系统。但遗憾的是,CTIS也没从根本上解决失压问题,特别是对裂口大的胎根本打不上气。
[0017] 综合上述分析,当前防爆轮胎主要需要克服的缺点就是要降低造价,提高舒适性及更换、维修的便利性。其实除上述举例外,市场上曾出现过其它类型的轮胎,如一种采用军工技术、加了特殊涂层的轮胎,但后来也由于实用性跟舒适性而被淘汰。还有一些倒入胎内的防漏自封液,但会污染、腐蚀轮辋且只能应对小创口,平衝性也不好。
[0018] 因此,市场需要的是一种具有真正实用的防爆轮胎,而不是上述许多存有各种纰漏的所谓防爆轮胎。
[0019]

发明内容

[0020]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抗爆轮胎,结构巧妙合理,能在汽车行驶中突发爆胎或在轮胎漏气的情况下,能让车辆仍然安全行驶。当汽车爆胎时,防止了轮胎大幅度变形,使车辆仍具有控制能力。这样就可以把车辆停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再更换轮胎,避免了爆胎后失去控制造成的危险。
[0021] 本发明由于结构上的优势,零部件受力相对均匀,每个零部件都可吸收一定的能量,材料、工艺选择得当的话效果更好。所以零部件的制造精度要求不高,材料选择面广,零部件的外形也视轮胎功用和轮胎外形大小宽扁高矮等千变万化,零部件所有的的外形变化均源于抗爆和不影响或最大程度不影响舒适性这一主要目的。为此,零部件如外缓冲垫环可做成准平面或梯形、三形状、斜三角形或其它怪异的突起形状,为的是车在颠簸的道路行驶时让突起部分先与轮胎内壁4小面积接触,路况恶化或失压时随着接触面的加大逐渐增大阻尼,最大程度提高舒适性、减少突然触底造成的不愉快的感觉。以致该抗爆轮胎的零部件外形和质材视车的用途和档次能使用多种多样材料制成,无论从生产角度还是在营销角度上都有极好的可控度。
[0022]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爆轮胎,包括由轮胎内壁及轮辋组成的轮胎,还包括内缓冲垫环及承撑环,所述的承撑环装入所述的轮胎内,并同轴套置在所述的轮辋与所述的轮胎内壁之间;所述的承撑环套在所述的内缓冲垫环上,所述的内缓冲垫环套贴在所述的轮辋上。
[0023] 上述的抗爆轮胎,其中,所述的承撑环与所述的轮胎内壁不接触。
[0024] 上述的抗爆轮胎,其中,所述的内缓冲垫环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承撑环为一个或多个。
[0025] 一种抗爆轮胎,包括由轮胎内壁及轮辋组成的轮胎,还包括外缓冲垫环、内缓冲垫环及承撑环,所述的外缓冲垫环附着在所述的承撑环上,所述的外缓冲垫环及承撑环装入所述的轮胎内;所述的承撑环套在所述的内缓冲垫环上,所述的内缓冲垫环套贴在所述的轮辋上。
[0026] 上述的抗爆轮胎,其中,所述的外缓冲垫环与所述的轮胎内壁不接触,所述的内缓冲垫环通过表面相同直径但内部分叉的气门嘴充气。
[0027] 上述的抗爆轮胎,其中,所述的外缓冲垫环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的内缓冲垫环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承撑环为一个或多个。
[0028] 上述的抗爆轮胎,其中,所述的外缓冲垫环上设有多个梯形或三角形或斜三角形或异形的结构,且所述的外缓冲垫环与所述的轮胎内壁不接触或部分接触。
[0029] 上述的抗爆轮胎,其中,所述的外缓冲垫环、内缓冲垫环及承撑环对内具有紧固特性,对外具有缓冲性、承重性;所述的外缓冲垫环、内缓冲垫环及承撑环上设有孔洞或拉伸后有缝隙,或是空心的。
[0030] 上述的抗爆轮胎,其中,所述的外缓冲垫环、内缓冲垫环及承撑环的表面设有纹槽或沟扣。
[0031] 上述的抗爆轮胎,其中,所述的外缓冲垫环、内缓冲垫环及承撑环由一个或多个单元体分段组合而成。
[0032] 本发明既能保持原有充气结构、又能在出现问题后能持继行驶,让千千万万的、装配着普通轮辋的车能用上既舒适又安全的抗爆轮胎(可在普通轮胎内装上抗爆组件,升级为抗爆胎),不用另制非标轮辋、不用对原车轮辋进行改装,不影响舒适性、不大增成本。当轮胎正常正作时,外缓冲垫不和轮胎内壁接触,漏气失压后,才和外缓冲垫或承撑环接触。在装配方面采用与众不同的、能针对各种轮胎外形、性能的装配套装扣装等方式,不仅效果好,还可根据轮胎特点和营销模式派生出多种装配模式,例如,对厂家可预装好上述部件与轮胎甚至与车辆一起销售;对商家可由其作为选装件来销售。构造较巧妙,能兼顾、平衡日常使用和坏胎后的情况,毕竟日常中坏胎只是偶尔出现,所以特别考虑到不破坏各厂商的轮胎在正常状态时行驶的舒适性及保持各厂商的轮胎格、特色,让轮胎的综合性能有很大的提高,使其结构科学合理,造价低,更实用,装配更方便,兼容性更好,在不采用特制轮辋的情况就能与普通轮辋相配套,从而把原车轮升级为更加安全的车轮,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既可以让用户既保持常规充气轮胎舒适的特点、又能在坏胎后能持继行驶,让装配着普通轮辋的汽车摩托自行车等能普遍用上性价比较高的抗爆轮胎。
[0033]附图说明
[0034] 图1是本发明抗爆轮胎的实施例1的胎侧截面示意图。
[0035] 图2是本发明抗爆轮胎的实施例1的胎面截面示意图。
[0036] 图3是本发明抗爆轮胎的实施例2的胎侧截面示意图。
[0037] 图4是本发明抗爆轮胎的实施例2的胎面截面示意图。
[0038] 图5是本发明抗爆轮胎的实施例3的一个胎侧截面示意图。
[0039] 图6是本发明抗爆轮胎的实施例3的另一个胎侧截面示意图。
[0040] 图7是本发明抗爆轮胎的实施例3的一个胎面截面示意图。
[0041] 图8是本发明抗爆轮胎的实施例3的另一个胎面截面示意图。
[0042] 图9是本发明抗爆轮胎的实施例4的胎侧截面示意图。
[0043] 图10是本发明抗爆轮胎的实施例4的一个胎面截面示意图。
[0044] 图11是本发明抗爆轮胎的实施例4的另一个胎面截面示意图。
[0045] 图12是本发明抗爆轮胎的实施例4的承撑环套装示意图。
[0046]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0048] 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抗爆轮胎,包括由轮胎内壁4及轮辋6等组成的轮胎5,还包括内缓冲垫环2及承撑环3,所述的承撑环3装入所述的轮胎5内,并同轴套置在所述的轮辋6与所述的轮胎内壁4之间;所述的承撑环3套在所述的内缓冲垫环2上,所述的内缓冲垫环2套贴在所述的轮辋6上。
[0049] 所述的承撑环3与所述的轮胎内壁4不接触。
[0050] 所述的内缓冲垫环2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承撑环3为一个或多个。
[0051] 请参见附图3及附图4所示,一种抗爆轮胎,包括由轮胎内壁4及轮辋6等组成的轮胎5,还包括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及承撑环3,所述的外缓冲垫环1附着在所述的承撑环3上,所述的外缓冲垫环1及承撑环3装入所述的轮胎5内;所述的承撑环3套在所述的内缓冲垫环2上,所述的内缓冲垫环2套贴在所述的轮辋6上。
[0052] 所述的外缓冲垫环1与所述的轮胎内壁4不接触,所述的内缓冲垫环2可通过表面相同直径但内部分叉的气门嘴充气。
[0053] 所述的外缓冲垫环1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的内缓冲垫环2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承撑环3为一个或多个。
[0054] 所述的外缓冲垫环1上设有多个梯形或三角形或斜三角形或异形的结构,且所述的外缓冲垫环1与所述的轮胎内壁4不接触或部分轻微接触。
[0055] 所述的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及承撑环3对内具有紧固特性,对外具有缓冲性、承重性。最大限度、一举多得地同时解决了价格与性能之间矛盾,及如何把抗爆零部件放入/取出轮胎,如何不用改轮辋而能妥善固定、如何获得渐进式缓冲的难题。
[0056] 所述的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及承撑环3的表面设有纹槽或沟扣。用多个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及承撑环3及预设角度纹槽是为了加工组装方便或提高缓冲性能、可靠性与舒适性。当轮胎正常正作时,外缓冲垫环1或承撑环3视路况与产品定位、类型,不和或很少和轮胎内壁4接触,即使接触也是柔性渐进分级接触。漏气失压后,轮胎内壁4才大面积和外缓冲垫环1或承撑环3接触。
[0057] 所述的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及承撑环3上设有孔洞或拉伸后有缝隙,或是空心的。
[0058] 所述的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及承撑环3由一个或多个单元体分段组合而成。
[0059] 内缓冲垫环2、外缓冲垫环1和承撑环3根据抗爆轮胎的性能品种,价格定位,及根据轮胎轮辋6的内腔形状,分别可以制成实心的、空心的或其它形状的,以便吻合、嵌入、提升效果。
[0060] 实施例1:为最简方式,基本形。为减少成本和装配难度可取消外缓冲垫环1甚至连内缓冲垫环2也可取消,内缓冲垫环2、承撑环3的厚薄大小视情况定。对持续里程要求不高的、轮胎直径大的轻型车或自行车摩托车可应用此实施例,能满足基本的操纵要求和避免因轮胎漏气而产生的事故。只用承撑环3和内缓冲垫环2就能与普通轮辋6相配套,且安装所需力度不用很大就可将承撑环3压入轮辋6。安装前预先把承撑环3装入轮胎5内,再把内缓冲垫环2装入轮辋6,内缓冲垫环2视负载及对轮胎5的性能要求有孔洞一个以上,有孔洞是为了提供轮胎5打气时的进气通道,同时也可减少用料和减轻重量。承撑环3在此例如应用于胎面较圆的胎、并且如果是省了内缓冲垫环2的话,实为准圆形结构,即使省了内缓冲垫环2,轮胎打气时仍能从拉伸后的缝隙、孔洞到达轮胎5内。安装好后承撑环3平时与轮胎内壁4不接触。
[0061] 实施例2:适合直径小的轮胎配装。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承撑环3叠加以适合多种胎形。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承撑环3的厚薄大小视情况定,为便于安装及提高吻合稳定性,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和承撑环3都可有孔洞、沟槽齿扣等。预先把外缓冲垫环1和承撑环3装入轮胎5内。安装后,外缓冲垫环1是附着在承撑环3上的,而承撑环3又套在内缓冲垫环2上,内缓冲垫环2套在轮辋6上。由于外缓冲垫环1是套在承撑环3上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承撑环3的伸展,安装所需力度要比最简方式相对大才能把承撑环3压入轮辋6。具体视轮胎5情况和材料情况而定。
[0062] 为减少用料和减轻重量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和承撑环3可有孔洞。对于轮辋深的、胎侧高的,为更便于安装,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和承撑环3可分一段和一层以上,并去除相关边角以便更易装入的同时又提高稳定性,可根据厚薄等具体情况设长短大小深浅不一的齿槽7一个以上,以沟扣齿扣箍套的积木式进行装配。外缓冲垫环1平时与轮胎内壁4不接触。
[0063] 实施例3:请参见附图5至附图8所示,缓冲性更好。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承撑环3的厚薄大小视情况定,并且当用二个以上承撑环3时可用不同的材料构成,例如图5、图7的承撑环3有一层可以是金属、特种塑料或金塑结合物合成的环形簧状体,有一层是胶体或其它材料的。外缓冲垫环1与轮胎内壁4相对靠近但不接触或轻微接触,外缓冲垫环1呈梯形、三角形状或斜三角形,甚至是异形的,外缓冲垫环1上的梯形三角形或其它形状可以是不规则的和一个以上的。外缓冲垫环1做成梯形、三角形状或斜三角形目的是车在坑坑洼洼的道路时突起部分先与轮胎内壁4小面积接触,路况恶化或失压时随着接触面的加大逐渐增大阻尼,最大程度提高舒适性、减少突然触底的感觉。外缓冲垫环1是套在承撑环3上的,承撑环3则套在内缓冲垫环2上,内缓冲垫环
2则贴在轮辋6上。为便于安装及提高吻合稳定性,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和承撑环3都可有沟槽齿扣等。同时为减少用料和减轻重量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和承撑环3同样可有孔洞。这种组合方式所需的安装力度及装配与实施例2近似。
[0064] 实施例4:请参见附图9至附图12所示,适合更多胎形。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承撑环3的厚薄大小视情况定,外缓冲垫环
1、内缓冲垫环2、承撑环3也视情况是一个以上的。外缓冲垫环1与轮胎内壁4相对靠近,外缓冲垫环1呈梯形、三角形状或斜三角形,甚至是其它形状的,是一个以上的。平时外缓冲垫环
1与轮胎内壁4相对靠近但不接触或轻微接触(目的同实施例3)。外缓冲垫环1是套在承撑环
3上的,而承撑环3又套在内缓冲垫环2上,内缓冲垫环2则贴在轮辋6上,由于外缓冲垫环1是附着在承撑环3上的,承撑环3又是附着在内缓冲垫环2上的,为便于安装及提高吻合稳定性,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和承撑环3都可有沟槽齿扣等。同时为减少用料和减轻重量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和承撑环3也同样可有孔洞。这种组合方式所需的安装力度及装配也与实施例2近似。
[0065] 实施例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用可充气的内缓冲垫环2来调节抗爆性和路面适应性,结构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12所示:不但适合更多胎形,还可进行抗爆性能调节。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承撑环3的厚薄大小视情况定,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承撑环3也视情况是一个以上的。其中由于最靠内的内缓冲垫环2不易受损且供气相对方便,故设成是可充气的,为的是让外缓冲垫环1与轮胎内壁4的间隙距离可调。这意味着能更大程度根椐用户个人喜好和使用环境兼顾最佳抗爆性和最佳舒适性、和对路面的适应性。为达以上要求,具体是用特制的、表面同直径但内部分叉,气路互相独立的管子引出,然后变接成二个气路互相独立换气门嘴进行日常的分别打气补气,互不干扰。由于构造上的原因,边侧强度、边侧抗压力大于顶侧,内缓冲垫环2充气后视气压的不同会产生膨胀,最终会促使、推进外缓冲垫环1向轮胎内壁4靠拢或收缩,具体靠拢或收缩度由用户自行调节。须指出的是,充气只是调整最佳抗爆性和最佳舒适性,如万一内缓冲垫环2漏气或疏于维护,抗爆轮胎仍具抗爆性能。内缓冲垫环2同样视胎形、性能需求等具体情况是一个以上的。平时外缓冲垫环1与轮胎内壁4相对靠近但不接触或轻微接触,目的同实施例3。结构上外缓冲垫环1是套在承撑环3上的,而承撑环3又套在内缓冲垫环2上,内缓冲垫环2则贴在轮辋6上。为便于安装及提高吻合稳定性,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和承撑环3都可有沟槽齿扣等。同时为减少用料和减轻重量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和承撑环3也同样可有孔洞。
[0066] 实施例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用可充气的内缓冲垫环2来调节抗爆性和路面适应性,结构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12所示:同样适合更多胎形,也可进行抗爆性能调节。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承撑环3的厚薄大小视情况定,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承撑环3也视情况是一个以上的。外缓冲垫环
1与轮胎内壁4的间隙距离可调。这意味着能更大程度根椐用户个人喜好和使用环境兼顾最佳抗爆性和最佳舒适性、和对路面的适应性。为达以上要求,为使抗爆轮胎能原车原装化,可在原轮胎供气处附近或对面的适当地方另开通一气路专供内缓冲垫环2独立供气,互不干扰。由于是边侧强度、边侧抗压力大于顶侧,内缓冲垫环2充气后视气压的不同会产生膨胀,最终会促使外缓冲垫环1向轮胎内壁4靠拢或收缩,具体靠拢或收缩度由用户自行调节。
充气只是调整最佳抗爆性和最佳舒适性,如万一内缓冲垫环2漏气或疏于维护,抗爆轮胎仍明显具有抗爆性能。如果为细化市场和从某些营销角度出发,或特别追求可玩性可调性专业性,可改设承撑环3也可以充气,原理与上近似。但此方案对材料或工艺精度有更高的要求。平时外缓冲垫环1与轮胎内壁4也相对靠近但不接触或轻微接触,目的同实施例3。结构上也是外缓冲垫环1是套在承撑环3上的,而承撑环3又套在内缓冲垫环2上,内缓冲垫环2则贴在轮辋6上。为便于安装及提高吻合稳定性,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和承撑环3都可有沟槽齿扣等。同时为减少用料和减轻重量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和承撑环3也同样可有孔洞。
[0067] 此实施例由于是开通一气路专供内缓冲垫环2充气、特别是改设承撑环3也可以充气时,较适合原厂原车配装才更便于保证总装质量,当然也可作为个总成整套推出。
[0068] 由于采用了上述实施方案,车辆行驶中外缓冲垫环1不与轮胎内壁4接触或轻微接触。轮胎5被扎后,被扎破的轮胎5开始漏气,但内在的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承撑环3会支撑住减压后的压力,不会产生较大的下陷,车辆可继续行驶,这样就可使车辆在保持充气式轮胎的各种特质时、又能使车辆不会发生事故。
[0069] 以上方式方案的材料、工艺具体视情况而定,并有可能互相结合组合产生新的方案——因为轮胎的指标外形各有不同,组件多是以套装压入轮胎的,厂商配装的自然会与轮胎配对、优化,可采取成品或半成品出仓,此时可把零部件预压入,由操作规范、轮胎一致性好,对其材料的弹性韧性、拉伸度、拼接性可适当放宽要求,终端用户只需打气安装即可使用;如以散件改装件形式出仓的由于轮胎性能、类型差别大,在用料和细节设计会有些差别。
[0070] 其它细节限于图文不能一一全部例举,如用于重型车的抗爆轮胎,最简方式中的承撑环3与轮胎内壁4的接触部分可视情况作相应处理或用特种材料以减少对轮胎内壁4的工作磨损。又如,为减少用料和减轻重量、便于安装及提高吻合稳定性,本发明的所有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和承撑环3都可有孔洞、沟槽齿扣甚至是空心的及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承撑环3都可用不同的材料构成,但只在附图1至附图4及附图8上有标视。再如,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承撑环3都是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套装的,但图12仅以承撑环3的套装为例,因为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的套装方法均与承撑环3一样,等等。
[0071] 对于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承撑环3是一个以上的,可用弹性刚性不同,厚薄不同的材料构成,可叠加,可预设角度、纹槽、扣槽使其工作更稳定;需轻便的、舒适的、高性能的,外缓冲垫环1、内缓冲垫环2可用空心的特种高弹物;支撑环可用名厂的高分子材料的塑料异形弹簧,如spec,要求价廉的用金属压制。
[0072] 综上所述,本发明既能保持原有充气结构、又能在出现问题后能持继行驶,让千千万万的、装配着普通轮辋的车能用上既舒适又安全的抗爆轮胎(可在普通轮胎内装上抗爆组件,升级为抗爆胎),不用另制非标轮辋、不用对原车轮辋进行改装,不影响舒适性、不大增成本。当轮胎正常正作时,外缓冲垫不和轮胎内壁接触,漏气失压后,才和外缓冲垫或承撑环接触。在装配方面采用与众不同的、能针对各种轮胎外形、性能的装配套装扣装等方式,不仅效果好,还可根据轮胎特点和营销模式派生出多种装配模式,例如,对厂家可预装好上述部件与轮胎甚至与车辆一起销售;对商家可由其作为选装件来销售。构造较巧妙,能兼顾、平衡日常使用和坏胎后的情况,毕竟日常中坏胎只是偶尔出现,所以特别考虑到不破坏各厂商的轮胎在正常状态时行驶的舒适性及保持各厂商的轮胎风格、特色,让轮胎的综合性能有很大的提高,使其结构科学合理,造价低,更实用,装配更方便,兼容性更好,在不采用特制轮辋的情况就能与普通轮辋相配套,从而把原车轮升级为更加安全的车轮,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既可以让用户既保持常规充气轮胎舒适的特点、又能在坏胎后能持继行驶,让装配着普通轮辋的汽车摩托自行车等能普遍用上性价比较高的抗爆轮胎。
[007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