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腔胎侧结构的子午线轮胎

申请号 CN201610506851.2 申请日 2016-06-30 公开(公告)号 CN106114073A 公开(公告)日 2016-11-16
申请人 特拓(青岛)轮胎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红卫; 刘剑美; 陈虎; 田健;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子午线轮胎 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双腔胎侧结构的子午线轮胎。包括胎侧,其中,胎侧包括外部胎侧和内部胎侧,内部胎侧位于外部胎侧的内侧,外部胎侧和内部胎侧之间为密闭的中空腔体,轮胎的胎侧具有两个胎壁,分别是外侧胎壁和内侧胎壁,在腔体内设有齿状 支撑 结构,所述齿状支撑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数个凸起,所述凸起的 侧壁 设有拔模 角 度,并且相邻两凸起的拔模角度相反。其结构简单,有效地保护胎侧,改善轮胎的 散热 能行,提高轮胎了的高速耐久性能,并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双腔胎侧结构的子午线轮胎,包括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包括外部胎侧(1)和内部胎侧(6),内部胎侧(6)位于外部胎侧(1)的内侧,外部胎侧(1)和内部胎侧(6)之间为密闭的中空腔体(2),轮胎的胎侧具有两个胎壁,分别是外侧胎壁(3)和内侧胎壁(4),在腔体(2)内设有齿状支撑结构(5),所述齿状支撑结构(5)包括数个凸起,所述凸起的侧壁设有拔模度,并且相邻两凸起的拔模角度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腔胎侧结构的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置在外侧胎壁(3)的内壁上,沿外侧胎壁(3)的内壁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腔胎侧结构的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设置在内侧胎壁(4)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腔胎侧结构的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截面形状呈梯形,凸起的两侧面均设有拔模角度。

说明书全文

具有双腔胎侧结构的子午线轮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子午线轮胎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双腔胎侧结构的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的胎侧设计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经常出现鼓包和被刺扎现象,而且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散热不好,导致高速性能下降甚至爆胎,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导致轮胎市场的理赔率增加,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双腔胎侧结构的子午线轮胎,其结构简单,有效地保护胎侧,改善轮胎的散热能行,提高轮胎了的高速耐久性能,并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双腔胎侧结构的子午线轮胎,包括胎侧,其中,胎侧包括外部胎侧和内部胎侧,内部胎侧位于外部胎侧的内侧,外部胎侧和内部胎侧之间为密闭的中空腔体,轮胎的胎侧具有两个胎壁,分别是外侧胎壁和内侧胎壁,在腔体内设有齿状支撑结构,所述齿状支撑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数个凸起,所述凸起的侧壁设有拔模度,并且相邻两凸起的拔模角度相反。
[0005] 所述凸起设置在外侧胎壁的内壁上,沿外侧胎壁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凸起也可以设置在内侧胎壁的外壁上。通过设置齿状支撑结构,一方面提高了轮胎的行驶舒适性能,另一方面增加了轮胎整体强度,提高了轮胎的安全性能。
[0006] 所述凸起的截面形状呈梯形,其凸起的两侧面均设有拔模角度,所述凸起的形状也可以为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梯形。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08] (1)通过在胎侧部分设置腔体,当轮胎在行驶过程中遇到撞击或刺扎情况,只有外侧胎壁损坏,保证了内侧胎壁没有损坏或轻微损坏,可以有效地保护胎侧,提高轮胎额防刺扎功能,保证了轮胎的行驶安全性;
[0009] (2)通过设置中空的腔体,有利于轮胎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散热,提高轮胎的高速耐久性能,并且轮胎轻量化,有效降低轮动阻
[0010] (3)齿状支撑结构一方面提高了轮胎的行驶舒适性能,另一方面增加了轮胎整体强度,提高了轮胎的安全性能;
[0011] (4)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轮胎胎侧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胎侧的局部放大图。
[0014] 图中:1 外部胎侧;2 腔体;3 外侧胎壁;4 内侧胎壁;5 齿状支撑结构;6 内部胎侧;7 凸起Ⅰ;8 凸起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双腔胎侧结构的子午线轮胎的胎侧部分包括外部胎侧1和内部胎侧6,内部胎侧6位于外部胎侧1的内侧,外部胎侧1和内部胎侧6之间为一密闭的中空腔体2,即本发明在原有的胎侧部分增加腔体2,从而使轮胎具有外部胎侧1和内部胎侧6。增加腔体2后,轮胎的胎侧有两个胎壁,分别是外侧胎壁3和内侧胎壁4,当轮胎在行驶过程中遇到撞击或刺扎情况,只有外侧胎壁3损坏,保证了内侧胎壁4没有损坏或轻微损坏,保证了轮胎的行驶安全性。同时,通过设置中空的腔体2,有利于轮胎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散热,提高轮胎的高速耐久性能,并且轮胎轻量化,有效降低轮动阻力。
[0017] 如图2所示,在腔体2内且位于外侧胎壁3的内壁上设有齿状支撑结构5。所述齿状支撑结构5包括间隔设置的数个凸起,所述凸起沿外侧胎壁3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凸起的侧壁设有一定的拔模角度,并且相邻两凸起的拔模角度相反,如图所示,相邻的凸起Ⅰ7和凸起Ⅱ10的拔模角度相反。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截面形状呈梯形,其凸起的两侧面均设有拔模角度,所述凸起的形状也可以为三角形或者其他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梯形。通过设置齿状支撑结构5,一方面提高了轮胎的行驶舒适性能,另一方面增加了轮胎整体强度,提高了轮胎的安全性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