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

申请号 CN201610001062.3 申请日 2016-01-05 公开(公告)号 CN106938586A 公开(公告)日 2017-07-11
申请人 哈尔滨理工大学; 发明人 王志伟; 程左; 甄帅;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 免 充气轮胎 。该免充气轮胎包括: 轮毂 、 轮辋 和连接在轮毂和轮辋之间的 轮辐 ,该免充气轮胎还包括: 橡胶 车胎,橡胶车胎与轮辋连接;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弹性 支架 ,弹性支架设置在轮辋和橡胶车胎之间,以弹性 支撑 橡胶车胎。本发明的免充气轮胎可以解决 现有技术 中充气轮胎被扎后给车主带来了诸多不便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充气轮胎,包括:轮毂(10)、轮辋(20)和连接在所述轮毂(10)和所述轮辋(20)之间的轮辐(30),其特征在于,该免充气轮胎还包括:
橡胶车胎(40),所述橡胶车胎(40)与所述轮辋(20)连接;
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弹性支架(50),所述弹性支架(50)设置在所述轮辋(20)和所述橡胶车胎(40)之间,以弹性支撑所述橡胶车胎(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免充气轮胎还包括:
防滑组件(60),相邻两个所述弹性支架(5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防滑组件(60),所述防滑组件(60)包括防滑钉(61),所述防滑钉(61)的第一端穿出所述橡胶车胎(40)以与地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组件(60)包括:
设置在轮辋(20)上的安装座(62),所述防滑钉(61)的第二端可滑动地与所述安装座(62)连接;
弹性件(63),所述弹性件(63)位于所述安装座(62)内,所述弹性件(63)的第一端与所述轮辋(20)连接,所述弹性件(63)的第二端与所述防滑钉(61)的第二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62)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621);
所述防滑钉(61)的第二端上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导向槽(621)相对设置;
所述防滑组件(60)还包括连接销(64),所述连接销(64)穿过所述导向槽(621)和所述连接通孔,以连接所述安装座(62)和所述防滑钉(6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3)为螺旋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20)上设置有弹簧安装座(21),所述螺旋弹簧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弹簧安装座(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组件(60)与所述轮辐(30)一一对应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5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51)、弹性过渡段(52)和第二连接段(53),所述第一连接段(5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53)分别位于所述弹性过渡段(52)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段(51)与所述轮辋(20)连接,所述弹性过渡段(52)与所述橡胶车胎(4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轮辐(30)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弹性支架(50)之间,相邻两个所述弹性支架(50)相对与两者之间的所述轮辐(30)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免充气轮胎的轴向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弹性支架(50)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防滑组件(60)。

说明书全文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计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的家庭车辆普遍使用充气式的轮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轮胎被扎的情况,由于车辆上并没有补胎工具,而且轮胎补胎的工作是需要具备一定工作技术且需要具有专业的修车设备才可以进行的工作。因此,车主只能选择更换备胎或呼叫拖车。但是,更换备胎的工作十分繁重。而呼叫拖车所花费的费用较高,并且,在偏僻的地区是没有拖车服务的。因而,充气轮胎被扎后给车主带来了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充气轮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气轮胎被扎后给车主带来了诸多不便的问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免充气轮胎,包括:轮毂轮辋和连接在轮毂和轮辋之间的轮辐,该免充气轮胎还包括:橡胶车胎,橡胶车胎与轮辋连接;多个周向间隔设置的弹性支架,弹性支架设置在轮辋和橡胶车胎之间,以弹性支撑橡胶车胎。
[0005] 进一步地,免充气轮胎还包括:防滑组件,相邻两个弹性支架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防滑组件,防滑组件包括防滑钉,防滑钉的第一端穿出橡胶车胎以与地面接触
[0006] 进一步地,防滑组件包括:设置在轮辋上的安装座,防滑钉的第二端可滑动地与安装座连接;弹性件,弹性件位于安装座内,弹性件的第一端与轮辋连接,弹性件的第二端与防滑钉的第二端抵接。
[0007] 进一步地,安装座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防滑钉的第二端上开设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与导向槽相对设置;防滑组件还包括连接销,连接销穿过导向槽和连接通孔,以连接安装座和防滑钉。
[0008] 进一步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
[0009] 进一步地,轮辋上设置有弹簧安装座,螺旋弹簧的第一端安装在弹簧安装座上。
[0010] 进一步地,防滑组件与轮辐一一对应地设置。
[0011] 进一步地,弹性支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弹性过渡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分别位于弹性过渡段的两侧,第一连接段与轮辋连接,弹性过渡段与橡胶车胎连接。
[0012] 进一步地,每个轮辐位于相邻两个弹性支架之间,相邻两个弹性支架相对与两者之间的轮辐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0013] 进一步地,沿免充气轮胎的轴向方向上,相邻两个弹性支架之间设置有多个防滑组件。
[0014]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免充气轮胎依靠弹性支架对橡胶车胎形成有效支撑,在行车过程中,形成了与充气轮胎相同的弹性承受汽车载重的效果,由于利用弹性支架对橡胶车胎形成支撑,因而无需对轮胎进行充气,因此在行车过程中,就算轮胎被扎也不会影响汽车的行驶。附图说明
[0015]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免充气轮胎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防滑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防滑组件的装配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轮毂;                          20、轮辋;
30、轮辐;                          40、橡胶车胎;
50、弹性支架;                      51、第一连接段;
52、弹性过渡段;                    53、第二连接段;
60、防滑组件;                      61、防滑钉;
62、安装座;                        621、导向槽;
63、弹性件;                        64、连接销;
21、弹簧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18]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及和该免充气轮胎依靠弹性支架50对橡胶车胎40形成有效支撑,在行车过程中,形成了与充气轮胎相同的弹性承受汽车载重的效果,由于利用弹性支架50对橡胶车胎40形成支撑,因而无需对轮胎进行充气,因此在行车过程中,就算轮胎被扎也不会影响汽车的行驶。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和,其中,安装座62在行车过程中,通过防滑钉61与地面接触,然后防滑钉61扎进地里,从而达到防滑的目的。当地面较软时,防滑钉61能够较深地扎进地里。当地面较硬时,防滑钉61与地面接触时,在扎进地里的同时,防滑钉61受到地面的挤压,然后防滑钉61挤压弹性件63而使得弹性件63压缩,从而防滑钉61沿车轮的径向缩进,当防滑钉61与地面分离之后,弹性件63回复原状,从而使防滑钉61沿径向伸出,以回复初始状态。
[0019] 如图3所示,为了使得防滑钉61能够更加顺利地沿车轮径向伸缩,因此,,,并且这样,当防滑钉61受到地面挤压时,弹性件63被压缩而连接销64沿导向槽621在车轮的径向方向移动;当防滑钉61与地面脱离之后,防滑钉61在弹性件63的弹性作用下,沿导向槽621沿车轮的径向方向回复到初始状态。
[0020] 优选地,当然,弹性件63还可以是现在技术成熟的充气弹簧
[0021] 当弹性件63为螺旋弹簧时,,以方便螺旋弹簧的安装。
[0022]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轮胎的强度,使得防滑钉61在与地面接触的过程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承受车载,因此,这样,当每个防滑组件60中的防滑钉61与地面接触时,由于轮辐30对防滑组件60形成直线力支撑,因而车轮的机械强度更好。
[0023]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当汽车在行走的过程中,汽车的车载重量由橡胶车胎40传递至第二连接段53,然后第二连接段53将车载重量传递至弹性过渡段52,并最后由第一连接段51形成稳定支撑,通过弹性过渡段52的弹性承载,从而实现了该免充气轮胎具有和充气轮胎一样的弹性承载效果。
[0024]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增强轮胎上防滑处与地面接触时的防滑效果,因此,多,优选为两个防滑组件60即在轮胎与地面形成防滑时,同时有两个防滑组件60的防滑钉61与地面接触。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