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肥专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710471731.8 申请日 2017-06-20 公开(公告)号 CN107156470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5
申请人 普定县展翼养殖专业合作社; 发明人 卢尚光;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 饲料 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育肥 牛 专用饲料;包括以下原料:虾壳粉、骨粉、观辣树叶、甜菜渣、芝麻粉、 酒糟 、红薯藤、食用菌菌渣、 甘蔗 渣、棕榈粕、螺旋藻、 磷酸 脲、食盐、寡糖、沸石粉、 石膏 、牡丹皮、紫苏叶、香薷、穿山龙、白毛夏枯草、地骨皮、忍冬藤、茯苓、泽泻、白头翁、白术、巴戟天、独脚金、绞股蓝、牡蛎、复合 益生菌 、 发酵 菌、酶制剂、 诱食剂 ;本发明针对肉牛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发育情况,结合对原料的筛选,通过对 蛋白质 、脂肪和 氨 基酸的合理比例搭配,进一步提高肉牛对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提高饲料消化率,提高肉牛的产量以及品质,满足目前市场对肉牛的巨大需求。
权利要求

1.一种育肥专用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虾壳粉20~30、骨粉15~25、观辣树叶20~30、甜菜渣12~18、芝麻粉10~20、酒糟12~18、红薯藤15~25、食用菌菌渣12~18、甘蔗渣8~12、棕榈粕15~20、螺旋藻6~9、磷酸脲2~5、食盐3~6、寡糖4~8、沸石粉1~3、石膏3~8、牡丹皮15~25、紫苏叶10~20、香薷3~8、穿山龙10~20、白毛夏枯草8~12、地骨皮12~18、忍冬藤2~5、茯苓3~8、泽泻10~15、白头翁10~15、白术15~
20、巴戟天3~8、独脚金8~12、绞股蓝12~18、牡蛎6~9、复合益生菌3~8、发酵菌8~15、酶制剂6~9、诱食剂4~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肥牛专用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虾壳粉25、骨粉20、观辣树叶25、甜菜渣15、芝麻粉15、酒糟15、红薯藤20、食用菌菌渣15、甘蔗渣10、棕榈粕18、螺旋藻8、磷酸脲3、食盐5、寡糖6、沸石粉2、石膏5、牡丹皮20、紫苏叶15、香薷5、穿山龙15、白毛夏枯草10、地骨皮15、忍冬藤3、茯苓5、泽泻13、白头翁13、白术18、巴戟天5、独脚金10、绞股蓝15、牡蛎7、复合益生菌5、发酵菌12、酶制剂8、诱食剂6.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育肥牛专用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益生菌,是将梭状芽孢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按0.6~1:1.2~1.8:0.1~0.3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育肥牛专用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菌,是将嗜热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按1~2:0.4~0.7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育肥牛专用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酶制剂,是将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按0.3~0.6:1.2~1.8:2~3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育肥牛专用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食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VC2~5、VE0.2~0.6、蜂蜡8~12、有机酸2~5、钱子15~20、槟榔3~6、大蒜素2~4、萱草花5~8、辛夷3~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肥牛专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虾壳粉、骨粉、观辣树叶、甜菜渣、芝麻粉、酒糟、红薯藤、食用菌菌渣、甘蔗渣、棕榈粕和螺旋藻按配方量称取,混匀,将发酵菌加调和成含量为40~50%的菌液,均匀喷淋在所述混合物上,发酵得发酵料;
(2)将牡丹皮、紫苏叶、香薷、穿山龙、白毛夏枯草、地骨皮、忍冬藤、茯苓、泽泻、白头翁、白术、巴戟天、独脚金、绞股蓝、牡蛎按配方称取,粉碎,加水熬煮成含水量为15~20%的浸膏;
(3)将发酵料、浸膏和剩余原料混合,超声处理,通过造粒机造粒即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育肥牛专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发酵温度为38~42℃,发酵时间为3~5d。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肥牛专用饲料,其特征在于,饲料粒径为0.64~0.85cm。

说明书全文

一种育肥专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饲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育肥牛专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肉牛养殖作为农业产业的延伸,不仅在中国传统养殖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一直在畜牧业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是解决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保证居民肉食消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发展肉牛产业是促进中国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重要途径,牛肉产品的稳定供应已经成为解决农民增收和国计民生的重要环节。
[0003] 目前的肉牛育肥饲料由浓缩饲料和能量饲料组成,其中,浓缩饲料主要由能量类、蛋白类、矿物质类、营养类、添加剂类构成,一般能量类原料采用植物油,蛋白类原料采用豆粕籽粕、玉米酒精粕等。矿物质类原料多用磷酸,盐,化镁,酸氢钠,沸石等。营养类原料多用脂肪酸钙,蛋酸钙,赖氨酸锌等,此外还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成分。能量饲料主要用玉米粉、玉米秸粉、苜蓿草粉、酒糟及其他饲草。因为浓缩饲料原料成本高,加工难度大,需要集中加工,远距离销售,所以数量力求精少。而能量饲料数量大,易加工,多由饲养户自己配制。可是,现有浓缩饲料的功能多侧重于养分的供给,很少顾及育肥牛自身机能的调整,特别是消化功能的改善,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偏重营养,现有浓缩饲料与能量饲料的作用出现一定的重合,造成饲料量的加大,销售成本提高,性价比大打折扣。具体表现为日增重低、育肥周期长、综合效益低等问题,制约了肉牛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对传统的育肥牛饲料进行合理的营养结构的调整,以提高育肥牛的日增重,缩短出栏时间,保证人们对牛肉的需求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育肥牛专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 一种育肥牛专用饲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虾壳粉20~30、骨粉15~25、观辣树叶20~30、甜菜渣12~18、芝麻粉10~20、酒糟12~18、红薯藤15~25、食用菌菌渣12~18、甘蔗渣8~12、棕榈粕15~20、螺旋藻6~9、磷酸脲2~5、食盐3~6、寡糖4~8、沸石粉1~3、石膏3~8、牡丹皮15~25、紫苏叶10~20、香薷3~8、穿山龙10~20、白毛夏枯草8~12、地骨皮12~18、忍冬藤2~5、茯苓3~8、泽泻10~15、白头翁10~15、白术15~20、巴戟天3~8、独脚金8~12、绞股蓝12~18、牡蛎6~9、复合益生菌3~8、发酵菌8~15、酶制剂6~9、诱食剂4~10。
[0007] 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虾壳粉25、骨粉20、观辣树叶25、甜菜渣15、芝麻粉15、酒糟15、红薯藤20、食用菌菌渣15、甘蔗渣10、棕榈粕18、螺旋藻8、磷酸脲3、食盐5、寡糖
6、沸石粉2、石膏5、牡丹皮20、紫苏叶15、香薷5、穿山龙15、白毛夏枯草10、地骨皮15、忍冬藤
3、茯苓5、泽泻13、白头翁13、白术18、巴戟天5、独脚金10、绞股蓝15、牡蛎7、复合益生菌5、发酵菌12、酶制剂8、诱食剂6.5。
[0008] 所述的复合益生菌,是将梭状芽孢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按0.6~1:1.2~1.8:0.1~0.3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09] 所述的发酵菌,是将嗜热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按1~2:0.4~0.7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10] 所述的酶制剂,是将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按0.3~0.6:1.2~1.8:2~3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11] 所述的诱食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VC2~5、VE0.2~0.6、蜂蜡8~12、有机酸2~5、钱子15~20、槟榔3~6、大蒜素2~4、萱草花5~8、辛夷3~6。
[0012] 所述的育肥牛专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 (1)将虾壳粉、骨粉、观辣树叶、甜菜渣、芝麻粉、酒糟、红薯藤、食用菌菌渣、甘蔗渣、棕榈粕和螺旋藻按配方量称取,混匀,将发酵菌加调和成含量为40~50%的菌液,均匀喷淋在所述混合物上,发酵得发酵料;
[0014] (2)将牡丹皮、紫苏叶、香薷、穿山龙、白毛夏枯草、地骨皮、忍冬藤、茯苓、泽泻、白头翁、白术、巴戟天、独脚金、绞股蓝、牡蛎按配方称取,粉碎,加水熬煮成含水量为15~20%的浸膏;
[0015] (3)将发酵料、浸膏和剩余原料混合,超声处理,通过造粒机造粒即可。
[0016] 所述的发酵,发酵温度为38~42℃,发酵时间为3~5d。
[0017] 所述的育肥牛专用饲料,粒径为0.64~0.85cm。
[0018]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针对肉牛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发育情况,结合对原料的筛选,进一步将制备了含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的复合营养饲料,通过对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的合理比例搭配,进一步提高肉牛对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提高饲料消化率,其中,在选用原料时,蛋白质的选取采用动植物蛋白相结合的方式,并进一步限定比例用量,改善了饲料的氨基酸平衡,能使得肉牛的生长以及饲料转化率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通过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也有效的降低了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减小肉牛的生长负荷,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中富含肉牛生长所需的氨基酸,有效的促进了肉牛的生长,通过对脂肪物质的合理选取以及配比搭配,有效的调节和平衡了肉牛的脂肪代谢,降低其体脂和肝脂的含量,保证了肉牛的健康生长,对肉牛的品质提供了保障,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有效的降低了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或毒素的含量,保证饲料安全,同时也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本发明在调节营养成分的组成结构增强肉牛机体免疫力的同时,还添加了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机体系统发育、促进消化等功效的中药,保证了肉牛机体免疫、消化系统的生长发育,提高肉牛的产量以及品质,满足目前市场对肉牛的巨大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0] 实施例1
[0021] 一种育肥牛专用饲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虾壳粉20kg、骨粉15kg、观辣树叶20kg、甜菜渣12kg、芝麻粉10kg、酒糟12kg、红薯藤15kg、食用菌菌渣12kg、甘蔗渣8kg、棕榈粕15kg、螺旋藻6kg、磷酸脲2kg、食盐3kg、寡糖4kg、沸石粉1kg、石膏3kg、牡丹皮15kg、紫苏叶10kg、香薷3kg、穿山龙10kg、白毛夏枯草8kg、地骨皮12kg、忍冬藤2kg、茯苓3kg、泽泻10kg、白头翁10kg、白术15kg、巴戟天3kg、独脚金8kg、绞股蓝12kg、牡蛎6kg、复合益生菌
3kg、发酵菌8kg、酶制剂6kg、诱食剂4kg。
[0022] 所述的复合益生菌,是将梭状芽孢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按0.6:1.2:0.1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23] 所述的发酵菌,是将嗜热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按1: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24] 所述的酶制剂,是将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按0.3:1.2:2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25] 所述的诱食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VC2kg、VE0.2kg、蜂蜡8kg、有机酸2kg、马钱子15kg、槟榔3kg、大蒜素2kg、萱草花5kg、辛夷3kg。
[0026] 所述的育肥牛专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 (1)将虾壳粉、骨粉、观辣树叶、甜菜渣、芝麻粉、酒糟、红薯藤、食用菌菌渣、甘蔗渣、棕榈粕和螺旋藻按配方量称取,混匀,将发酵菌加水调和成含量为40%的菌液,均匀喷淋在所述混合物上,在温度为38℃,发酵3~5d得发酵料;
[0028] (2)将牡丹皮、紫苏叶、香薷、穿山龙、白毛夏枯草、地骨皮、忍冬藤、茯苓、泽泻、白头翁、白术、巴戟天、独脚金、绞股蓝、牡蛎按配方称取,粉碎,加水熬煮成含水量为15%的浸膏;
[0029] (3)将发酵料、浸膏和剩余原料混合,超声处理,通过造粒机造粒,即制得粒径为0.64cm的育肥牛饲料。
[0030] 实施例2
[0031] 一种育肥牛专用饲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虾壳粉30kg、骨粉25kg、观辣树叶30kg、甜菜渣18kg、芝麻粉20kg、酒糟18kg、红薯藤25kg、食用菌菌渣18kg、甘蔗渣12kg、棕榈粕20kg、螺旋藻9kg、磷酸脲5kg、食盐6kg、寡糖8kg、沸石粉3kg、石膏8kg、牡丹皮25kg、紫苏叶20kg、香薷8kg、穿山龙20kg、白毛夏枯草12kg、地骨皮18kg、忍冬藤5kg、茯苓8kg、泽泻15kg、白头翁15kg、白术20kg、巴戟天8kg、独脚金12kg、绞股蓝18kg、牡蛎9kg、复合益生菌8kg、发酵菌15kg、酶制剂9kg、诱食剂10kg。
[0032] 所述的复合益生菌,是将梭状芽孢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按1:1.8:0.3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33] 所述的发酵菌,是将嗜热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按2:0.7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34] 所述的酶制剂,是将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按0.6:1.8:3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35] 所述的诱食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VC5kg、VE0.6kg、蜂蜡12kg、有机酸5kg、马钱子20kg、槟榔6kg、大蒜素4kg、萱草花8kg、辛夷6kg。
[0036] 所述的育肥牛专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 (1)将虾壳粉、骨粉、观辣树叶、甜菜渣、芝麻粉、酒糟、红薯藤、食用菌菌渣、甘蔗渣、棕榈粕和螺旋藻按配方量称取,混匀,将发酵菌加水调和成含量为50%的菌液,均匀喷淋在所述混合物上,在温度为42℃,发酵3~5d得发酵料;
[0038] (2)将牡丹皮、紫苏叶、香薷、穿山龙、白毛夏枯草、地骨皮、忍冬藤、茯苓、泽泻、白头翁、白术、巴戟天、独脚金、绞股蓝、牡蛎按配方称取,粉碎,加水熬煮成含水量为20%的浸膏;
[0039] (3)将发酵料、浸膏和剩余原料混合,超声处理,通过造粒机造粒,即制得粒径为0.85cm的育肥牛饲料。
[0040] 实施例3
[0041] 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虾壳粉25kg、骨粉20kg、观辣树叶25kg、甜菜渣15kg、芝麻粉15kg、酒糟15kg、红薯藤20kg、食用菌菌渣15kg、甘蔗渣10kg、棕榈粕18kg、螺旋藻8kg、磷酸脲3kg、食盐5kg、寡糖6kg、沸石粉2kg、石膏5kg、牡丹皮20kg、紫苏叶15kg、香薷
5kg、穿山龙15kg、白毛夏枯草10kg、地骨皮15kg、忍冬藤3kg、茯苓5kg、泽泻13kg、白头翁
13kg、白术18kg、巴戟天5kg、独脚金10kg、绞股蓝15kg、牡蛎7kg、复合益生菌5kg、发酵菌
12kg、酶制剂8kg、诱食剂6.5kg。
[0042] 所述的复合益生菌,是将梭状芽孢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按0.8:1.5:0.2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43] 所述的发酵菌,是将嗜热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按1.5:0.6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44] 所述的酶制剂,是将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按0.5:1.5:2.5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45] 所述的诱食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VC3kg、VE0.4kg、蜂蜡10kg、有机酸3kg、马钱子18kg、槟榔5kg、大蒜素3kg、萱草花7kg、辛夷5kg。
[0046] 所述的育肥牛专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 (1)将虾壳粉、骨粉、观辣树叶、甜菜渣、芝麻粉、酒糟、红薯藤、食用菌菌渣、甘蔗渣、棕榈粕和螺旋藻按配方量称取,混匀,将发酵菌加水调和成含量为45%的菌液,均匀喷淋在所述混合物上,在温度为40℃,发酵3~5d得发酵料;
[0048] (2)将牡丹皮、紫苏叶、香薷、穿山龙、白毛夏枯草、地骨皮、忍冬藤、茯苓、泽泻、白头翁、白术、巴戟天、独脚金、绞股蓝、牡蛎按配方称取,粉碎,加水熬煮成含水量为18%的浸膏;
[0049] (3)将发酵料、浸膏和剩余原料混合,超声处理,通过造粒机造粒,即制得粒径为0.72cm的育肥牛饲料。
[0050] 实施例4
[0051] 一种育肥牛专用饲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虾壳粉20kg、骨粉25kg、观辣树叶20kg、甜菜渣18kg、芝麻粉10kg、酒糟18kg、红薯藤15kg、食用菌菌渣18kg、甘蔗渣8kg、棕榈粕20kg、螺旋藻6kg、磷酸脲5kg、食盐3kg、寡糖8kg、沸石粉1kg、石膏8kg、牡丹皮15kg、紫苏叶20kg、香薷3kg、穿山龙20kg、白毛夏枯草8kg、地骨皮18kg、忍冬藤2kg、茯苓8kg、泽泻15kg、白头翁10kg、白术20kg、巴戟天3kg、独脚金8kg、绞股蓝18kg、牡蛎6kg、复合益生菌
8kg、发酵菌15kg、酶制剂9kg、诱食剂4kg。
[0052] 所述的复合益生菌,是将梭状芽孢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按0.6:1.8:0.1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53] 所述的发酵菌,是将嗜热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按2: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54] 所述的酶制剂,是将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按0.6:1.2:3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55] 所述的诱食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VC5kg、VE0.2kg、蜂蜡12kg、有机酸2kg、马钱子20kg、槟榔3kg、大蒜素4kg、萱草花8kg、辛夷6kg。
[0056] 所述的育肥牛专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7] (1)将虾壳粉、骨粉、观辣树叶、甜菜渣、芝麻粉、酒糟、红薯藤、食用菌菌渣、甘蔗渣、棕榈粕和螺旋藻按配方量称取,混匀,将发酵菌加水调和成含量为50%的菌液,均匀喷淋在所述混合物上,在温度为38℃,发酵3~5d得发酵料;
[0058] (2)将牡丹皮、紫苏叶、香薷、穿山龙、白毛夏枯草、地骨皮、忍冬藤、茯苓、泽泻、白头翁、白术、巴戟天、独脚金、绞股蓝、牡蛎按配方称取,粉碎,加水熬煮成含水量为15%的浸膏;
[0059] (3)将发酵料、浸膏和剩余原料混合,超声处理,通过造粒机造粒,即制得粒径为0.64cm的育肥牛饲料。
[0060] 实施例5
[0061] 一种育肥牛专用饲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虾壳粉30kg、骨粉25kg、观辣树叶20kg、甜菜渣12kg、芝麻粉20kg、酒糟18kg、红薯藤15kg、食用菌菌渣12kg、甘蔗渣12kg、棕榈粕20kg、螺旋藻6kg、磷酸脲2kg、食盐6kg、寡糖8kg、沸石粉1kg、石膏3kg、牡丹皮25kg、紫苏叶20kg、香薷3kg、穿山龙10kg、白毛夏枯草12kg、地骨皮18kg、忍冬藤2kg、茯苓3kg、泽泻15kg、白头翁10kg、白术20kg、巴戟天8kg、独脚金8kg、绞股蓝12kg、牡蛎9kg、复合益生菌8kg、发酵菌8kg、酶制剂6kg、诱食剂10kg。
[0062] 所述的复合益生菌,是将梭状芽孢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按0.6:1.8:0.1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63] 所述的发酵菌,是将嗜热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按2: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64] 所述的酶制剂,是将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按0.6:1.2:3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65] 所述的诱食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VC5kg、VE0.6kg、蜂蜡8kg、有机酸2kg、马钱子20kg、槟榔6kg、大蒜素2kg、萱草花5kg、辛夷3kg。
[0066] 所述的育肥牛专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7] (1)将虾壳粉、骨粉、观辣树叶、甜菜渣、芝麻粉、酒糟、红薯藤、食用菌菌渣、甘蔗渣、棕榈粕和螺旋藻按配方量称取,混匀,将发酵菌加水调和成含量为50%的菌液,均匀喷淋在所述混合物上,在温度为38℃,发酵3~5d得发酵料;
[0068] (2)将牡丹皮、紫苏叶、香薷、穿山龙、白毛夏枯草、地骨皮、忍冬藤、茯苓、泽泻、白头翁、白术、巴戟天、独脚金、绞股蓝、牡蛎按配方称取,粉碎,加水熬煮成含水量为15%的浸膏;
[0069] (3)将发酵料、浸膏和剩余原料混合,超声处理,通过造粒机造粒,即制得粒径为0.85cm的育肥牛饲料。
[0070] 对比例1
[0071] 一种育肥牛专用饲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虾壳粉20kg、骨粉25kg、观辣树叶20kg、甜菜渣18kg、芝麻粉10kg、酒糟18kg、红薯藤15kg、食用菌菌渣18kg、甘蔗渣8kg、棕榈粕20kg、螺旋藻6kg、磷酸脲5kg、食盐3kg、寡糖8kg、沸石粉1kg、石膏8kg、牡丹皮15kg、紫苏叶20kg、香薷3kg、穿山龙20kg、白毛夏枯草8kg、地骨皮18kg、忍冬藤2kg、茯苓8kg、泽泻10kg、白头翁15kg、白术15kg、巴戟天8kg、独脚金8kg、绞股蓝18kg、牡蛎6kg、复合益生菌
8kg、发酵菌8kg、酶制剂9kg、诱食剂4kg。
[0072] 所述的复合益生菌,是将梭状芽孢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按0.6:1.8:0.1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73] 所述的发酵菌,是将嗜热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按2:0.4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74] 所述的酶制剂,是将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按0.6:1.2:3的质量比混合制得。
[0075] 所述的诱食剂,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VC5kg、VE0.2kg、蜂蜡12kg、有机酸2kg、马钱子20kg、槟榔6kg、大蒜素2kg、萱草花8kg、辛夷3kg。
[0076] 参照传统的育肥牛饲料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0077] 对比例2
[0078] 一种育肥牛专用饲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虾壳粉19kg、骨粉14kg、观辣树叶17kg、甜菜渣11kg、芝麻粉9kg、酒糟11kg、红薯藤14kg、食用菌菌渣11kg、甘蔗渣7kg、棕榈粕14kg、螺旋藻5kg、磷酸脲1kg、食盐2kg、寡糖3kg、石膏2kg、牡丹皮14kg、紫苏叶9kg、香薷2kg、穿山龙9kg、白毛夏枯草7kg、地骨皮11kg、忍冬藤1kg、茯苓2kg、泽泻9kg、白头翁9kg、白术14kg、巴戟天4kg、独脚金7kg、绞股蓝11kg、牡蛎5kg、复合益生菌2kg、发酵菌7kg、酶制剂5kg、诱食剂3kg。
[0079] 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进行饲料的制备。
[0080] 对比例3
[0081] 一种育肥牛专用饲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虾壳粉31、骨粉26、观辣树叶31、甜菜渣19、芝麻粉21、酒糟19、红薯藤26、食用菌菌渣19、甘蔗渣13、棕榈粕21、螺旋藻10、磷酸6、食盐7、寡糖9、沸石粉4、石膏9、牡丹皮26、紫苏叶21、香薷9、穿山龙21、白毛夏枯草
13、地骨皮19、忍冬藤6、茯苓9、泽泻16、白头翁16、白术20、巴戟天9、独脚金13、绞股蓝19、牡蛎10、复合益生菌9、发酵菌16、酶制剂10、诱食剂11。
[0082] 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进行饲料的制备。
[0083] 对比例4
[0084] 一种育肥牛专用饲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虾壳粉15kg、骨粉30kg、观辣树叶15kg、甜菜渣8kg、芝麻粉8kg、酒糟20kg、红薯藤30kg、食用菌菌渣25kg、甘蔗渣10kg、棕榈粕10kg、螺旋藻15kg、磷酸脲8kg、食盐8kg、寡糖2kg、沸石粉5kg、石膏10kg、牡丹皮10kg、紫苏叶15kg、香薷10kg、穿山龙30kg、白毛夏枯草15kg、地骨皮25kg、忍冬藤8kg、茯苓10kg、泽泻5kg、白头翁5kg、白术25kg、巴戟天2kg、独脚金15kg、绞股蓝25kg、牡蛎15kg、复合益生菌2kg、发酵菌5kg、酶制剂15kg、诱食剂15kg。
[0085] 参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进行饲料的制备。
[0086] 于2015年3月12日在贵州省普定县马官镇玉屯村进行肉牛的养殖试验,假设肉牛数量足够多,随机分为10组,每组肉牛数量足够多,第1~5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5的饲料进行喂养,第6~9组采用本发明对比例1~4的饲料进行喂养,第10组采用申请号201410714813.7《一种育肥牛饲料》所公开的饲料进行喂养作为对照,在相同的养殖实验时间内对几组肉牛的生长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其中选用的肉牛的品种相同,结果如表1所示:
[0087] 表1
[0088]
[0089] 由上表可知,本实施例1~5制备的饲料,从育肥牛的增重效果来看,效果是优于对比例1~4以及现有公开的饲料的效果的,其中对比例1是常规的饲料制备方法,对比例2~4是在本发明的配方配比之外的对比实验,从上表的结论可知,饲料营养成分之间的合理配比是非常重要的,在配比时即便营养成分丰富,但是由于搭配的不合理,还是使得饲料的利用率明显降低,大多的营养成分都被浪费,没有被肉牛消化吸收而造成浪费,其中,对比例2~4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同样地,若以任一实施例2~5为例,对肉牛的增产效果同样明显。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