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枸杞益生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1610790623.2 申请日 2016-08-30 公开(公告)号 CN106387572A 公开(公告)日 2017-02-15
申请人 宁夏沃福百瑞枸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潘泰安;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枸杞 益生菌 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枸杞鲜果为原料,制备枸杞原汁;调节所述枸杞原汁的糖 碱 比,制备pH为6.5-7.0的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对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高温灭菌;对灭菌后的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接种益生菌并 发酵 。本枸杞益生菌饮料中总活菌数高达到800亿CFU/100mL,在完整保留枸杞营养成分的 基础 上,可有效改善人体肠道菌群结构,达到整肠、健肠、清肠的功效,从而促进枸杞养分的有效吸收。另外,发酵过程可将枸杞中糖苷类物质转变成更具 生物 活性的 苷元 类物质,从而进一步提高枸杞营养成分的吸收效果,进而避免因营养堆积导致的上火”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以枸杞鲜果为原料,制备枸杞原汁;
S200:调节所述枸杞原汁的糖比,制备pH为6.5-7.0的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
S300:对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高温灭菌;
S400:对灭菌后的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接种益生菌并发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的接种总量为1×106-3×106CFU/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包括乳双歧杆菌V9、干酪乳杆菌Zhang、植物乳杆菌CCFM8610和基础菌种,其中,所述基础菌种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菌种、所述乳双歧杆菌V9、所述干酪乳杆菌Zhang、所述植物乳杆菌CCFM8610的接种比例为:1:(1-
3):(1-3):(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还包括植物乳杆菌P-8、瑞士乳杆菌H9和植物乳杆菌CCFM86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的时间为
15-20小时,所述发酵的温度为35-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灭菌的温度为70-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还包括:
S101:清洗枸杞鲜果;
S102:将所述枸杞鲜果破碎和果汁分离后得到枸杞汁液;
S103:对所述枸杞汁液高压均质,制得枸杞原汁,所述高压均质的压为80-100MPa。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包括:
S201:向所述枸杞原汁中加入浓度为1-5%的蔗糖、麦芽糖或葡萄糖,并混合均匀;
S202:向所述枸杞原汁中加入氢化钠或酸钠,调节所述枸杞原汁的pH至6.5-7.0。
10.一种由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枸杞益生菌饮料。

说明书全文

一种枸杞益生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饮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枸杞益生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枸杞内含有丰富类胡萝种维生素以及、锌、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止咳等诸多功效,是广受人们喜爱的滋养补品。
[0003] 近些年来,枸杞相关产品日益增多,其中,枸杞饮料因具有充足的营养以及良好的口感而备受欢迎。传统的枸杞饮料加工工艺通常包括清洗(清洗枸杞果实);破碎;果汁分离;糖酸调整以及杀菌包装等工序。目前市场上的枸杞饮料可以较好的保存枸杞的营养成分,长期饮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细胞新生、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以及延缓衰老。
[0004] 目前,市场上的枸杞饮料中仅包含枸杞一种保健成分,功能上较为单一。另外,虽然枸杞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是,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若枸杞内营养成分无法快速吸收,则容易导致营养堆积,在长期或大量饮用枸杞饮料后容易出现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眼睛红肿以及咽喉痛等“上火”症状,尤其对于体质偏于阳盛,实热内盛,即使不进补,也会有燥热感的人群,饮用枸杞饮料更易出现以上症状。另外,对于时常腹泻的人群,若饮用枸杞饮料则会加剧病情。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枸杞益生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枸杞饮料功能单一,易“上火”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S100:以枸杞鲜果为原料,制备枸杞原汁;
[0008] S200:调节所述枸杞原汁的糖比,制备pH为6.5-7.0的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
[0009] S300:对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高温灭菌;
[0010] S400:对灭菌后的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接种益生菌并发酵
[0011] 由于枸杞原汁的酸性过高,pH大约在4.5左右,不利于后续益生菌的接种和发酵,因此,需要调节所述枸杞原汁的糖碱比,制备pH为6.5-7.0的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以提高益生菌的存活率。
[0012] 优选的,所述益生菌的接种量为1×106-3×106CFU/ml。
[0013] 优选的,所述益生菌包括乳双歧杆菌V9、干酪乳杆菌Zhang、植物乳杆菌CCFM8610和基础菌种,其中,所述基础菌种包括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0014] 乳双歧杆菌V9是2005年分离自内蒙古草原上健康蒙古族儿童肠道中的一株具有优良益生特性的乳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V9具有如下功效:
[0015] (1)该菌株在消化系统中具有优异的耐受胃酸、肠液和胆盐能,在pH=2.0的人工胃液中消化3小时后继续在pH8.0的人工肠液中消化8小时,其存活率高达92.44%;
[0016] (2)乳双歧杆菌V9对肠道致病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将乳双歧杆菌V9分别与4种肠道致病菌(志贺氏痢疾杆菌Shigella Shigae、鼠伤寒沙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在TPY培养基中37℃两两混合培养,60小时后4种肠道致病菌均未检出,而乳双歧杆菌V9活菌数量仍未明显降低;
[0017] (3)乳双歧杆菌V9可有效治疗便秘、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增加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减少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使人体肠道菌群结构健康化。
[0018] 干酪乳杆菌Zhang是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于2001年从内蒙古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上自然发酵酸奶样品中分离筛选出的一株性能卓越的益生菌。干酪乳杆菌Zhang具有如下功效:
[0019] (1)该菌株在消化系统中具有优异的耐受胃酸、胆盐和磺胆酸钠解能力。在pH=2.0的人工胃液中消化3小时后继续在pH=8.0的人工肠液中消化24小时后的存活率高达73.5%;
[0020] (2)可有效拮抗肠道致病菌,提高肠道康致病菌感染能力;
[0021] (3)可显著增加SIgA(肠粘膜分泌性免疫球蛋白)和血液中IgG(免疫球蛋白G)含量,对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肠粘膜局部免疫具有调节作用;
[0022] (4)调节血脂代谢、对高脂血症和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修复作用,增强机体抗化能力;
[0023] (5)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0024] (6)有效预防Ⅱ型糖尿病的发生;
[0025] (7)能够在人体肠道定植并繁殖,改善人体肠道菌群,使肠道菌群趋于年轻化。
[0026] 植物乳杆菌CCFM8610是2008年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筛选出的一株性能卓越的益生菌。该菌株在消化系统中具有优异的耐受胃酸、肠液能力,在pH为3.0的模拟胃液培养3小时及在pH为8.0的模拟肠液中(含0.3%的胆盐)培养8小时后的存活率分别是88.72%和92.98%。此外,植物乳杆菌CCFM8660还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以及有效抵御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能力。
[0027] 本发明选用的以上三种菌种是前期经过分离筛选的获得的具有优异益生功能和稳定性的菌种,与常用益生菌(如基础菌种)相比,在菌种特异性、稳定性、活性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可有效改善人体肠道菌群,拮抗肠道致病菌,促进肠道消化系统健康以及和枸杞中营养成分吸收。
[0028] 优选的,所述基础菌种、所述乳双歧杆菌V9、所述干酪乳杆菌Zhang、所述植物乳杆菌CCFM8610的接种比例为:1:(1-3):(1-3):(1-3)。
[0029] 优选的,所述益生菌还包括植物乳杆菌P-8、瑞士乳杆菌H9和植物乳杆菌CCFM8661。
[0030] 其中,植物乳杆菌P-8是2005年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草原上牧民家庭自然发酵酸牛乳样品中分离筛选出的1株具有优良益生特性的植物乳杆菌。植物乳杆菌P-8具有如下功效:
[0031] (1)该菌株在消化系统中具有优异的耐受胃酸、肠液和胆盐能力。在pH=2.5的人工胃液中消化3小时后继续在pH=8.0的人工肠液中消化12小时,其存活率高达94.87%,可耐受的最大胆盐浓度1.8g/100mL;
[0032] (2)植物乳杆菌P-8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食用植物乳杆菌P-8可增加乳杆菌(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和拟杆菌(Bacteroides)等有益菌的数量,降低致病菌的数量,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使肠道菌群健康化。
[0033] 瑞士乳杆菌H9是分离自西藏自治区那曲县罗马镇藏族牧民家庭自然发酵牦牛乳(kurut)样品。具有抗高血压活性。
[0034] 植物乳杆菌CCFM8661是2007年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筛选出的一株性能优良的益生菌。该菌株在消化系统中具有优异的耐受胃酸、肠液能力,在pH为3.0的模拟胃液培养3小时及在pH为8.0的模拟肠液中(含0.3%的胆盐)培养8小时后的存活率均高于80%。植物乳杆菌CCFM8661具有最优良的抗氧化能力,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以及有效抵御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能力。
[0035] 植物乳杆菌P-8、瑞士乳杆菌H9、植物乳杆菌CCFM8661与基础菌种的接种比例为:(0.1-0.5):(0.1-0.5):(0.1-0.5):1。
[0036] 此外,本发明益生菌还可以包括除CCFM8610和CCFM8661以外的植物乳杆菌、V9以外的乳双歧杆菌,以及如短双歧杆菌等其他类型的常见益生菌。
[0037] 优选的,所述发酵的时间为15-20小时,所述发酵的温度为30-40℃。
[0038] 本发明在发酵15-20小时后,需立即停止发酵,此时,发酵液的pH为4.5左右,防止益生菌过度发酵导致枸杞原汁的腐败、变质以及由于酸度过大而影响饮料口感。
[0039] 优选的,所述高温灭菌的温度为70-85℃。
[0040] 本发明中,高温灭菌的温度应控制在70-85℃之间。若温度过低,则影响灭菌效果;若温度高于85℃,则枸杞内的营养成分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从而降低本枸杞益生菌饮料营养成分的含量。此外,当高温灭菌的温度高于85℃时,枸杞原汁的颜色加深,由鲜红色变为褐色,影响本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外观。
[0041] 优选的,所述步骤S100还包括:
[0042] S101:清洗枸杞鲜果;
[0043] S102:将所述枸杞鲜果破碎和果汁分离后得到枸杞汁液;
[0044] S103:对所述枸杞汁液高压均质,制得枸杞原汁,所述高压均质的压力为80-100MPa。
[0045] 本发明通过高压均质的方法可以将枸杞汁液中的悬浮物微细化,无需加入含有化学成分的稳定剂即可保持悬浮物的不沉淀状态,因此,本方法制备的枸杞益生菌饮料是纯天然成分,不掺杂其他化学制剂。此外,本发明高压均质的压力为80-100MPa,与常见工艺中40-50MPa的压均质压力相比,均质效果得以有效增强,使得枸杞汁液中的悬浮物粒径更小、分散性更强,从而提高本枸杞益生菌饮料的保质期限和口感。此外,超微粒径以及高分散性的悬浮物有利于益生菌的接种与发酵,降低益生菌在枸杞原汁中的竞争,从而制得活菌数更高的枸杞益生菌饮料。
[0046] 优选的,所述步骤S200包括:
[0047] S201:向所述枸杞原汁中加入浓度为1-5%的蔗糖、麦芽糖或葡萄糖,并混合均匀;
[0048] S202:向所述枸杞原汁中加入氢氧化钠或酸钠,调节所述枸杞原汁的pH至6.5-7.0。
[0049]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以上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枸杞益生菌饮料。
[0050]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51] 本发明提供一种枸杞益生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枸杞鲜果为原料,制备枸杞原汁;调节所述枸杞原汁的糖碱比,制备pH为6.5-7.0的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对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高温灭菌;对灭菌后的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接种益生菌并发酵。本枸杞益生菌饮料中总活菌数高达到800亿CFU/100mL,在完整保留枸杞营养成分的基础上,可有效改善人体肠道菌群结构,达到整肠、健肠功效,从而促进枸杞养分的有效吸收。另外,发酵过程可将枸杞中糖苷类物质转变成更具生物活性的苷元类物质,从而进一步提高枸杞营养成分的吸收效果,进而避免因营养堆积导致的“上火”情况。
[0052]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附图说明
[0053]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枸杞益生菌饮料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0055]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0056] 请参考图1,所示为一种枸杞益生菌饮料制备方法的流程图。以下实施例均以图1所示的方法流程为基础。
[0057] 实施例1
[0058] 本实施例一种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9] S111:用大量清水清洗枸杞鲜果至枸杞鲜果上的杂质彻底清除干净;
[0060] S112:将枸杞鲜果破碎和果汁分离后得到枸杞汁液;
[0061] S113:在100MPa对所述枸杞汁液做高压均质处理,制得枸杞原汁;
[0062] S211:向所述枸杞原汁中加入浓度为2%的蔗糖,并混合均匀;
[0063] S212:向所述枸杞原汁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所述枸杞原汁的pH至6.5-7.0;
[0064] S310:在70℃下,对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高温灭菌;
[0065] S410:对灭菌后的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按照1:1:1:1的比例接种基础菌种、所述乳双歧杆菌V9、所述干酪乳杆菌Zhang和所述植物乳杆菌CCFM8610,并在37℃下发酵16小时。以上4种菌种的接种总量为1×106CFU/ml,其中,基础菌种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0066] 本发明以枸杞鲜果为原料制备枸杞原汁,完整保留了枸杞的营养成分。另外,本实施例通过高压均质的方法可以将枸杞汁液中的悬浮物微细化,无需加入含有化学成分的稳定剂即可保持悬浮物的不沉淀状态,因此,本方法制备的枸杞益生菌饮料是纯天然成分。
[0067] 本发明选用乳双歧杆菌V9、干酪乳杆菌Zhang和植物乳杆菌CCFM8610作为枸杞原汁的接种菌种,以上三种菌种是前期经过分离筛选的获得的具有优异益生功能和稳定性的菌种,与市场上益生菌产品中常用的益生菌菌种(如基础菌种)相比,在菌种特异性、稳定性、活性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可有效改善人体肠道菌群,拮抗肠道致病菌,促进肠道消化系统健康以及和枸杞中营养成分吸收。按照GB 4789.3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对本实施例方法制得的枸杞益生菌饮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枸杞益生菌饮料中总活菌数为800亿CFU/100mL,是目前我国市场上益生菌饮料中最高活菌数的6倍。本饮料具有良好的口感和味,且后酸化程度低,其中的益生菌成分可以有效抑制霉菌和酵母菌对饮料的后期污染,延长饮料货架期。另外,本枸杞益生菌饮料在产品货架期内活菌数一直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0068] 实施例2
[0069] 本实施例一种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0] S121:用大量清水清洗枸杞鲜果至枸杞鲜果上的杂质彻底清除干净;
[0071] S122:将枸杞鲜果破碎和果汁分离后得到枸杞汁液;
[0072] S123:在80MPa对所述枸杞汁液做高压均质处理,制得枸杞原汁;
[0073] S221:向所述枸杞原汁中加入浓度为1%的蔗糖,并混合均匀;
[0074] S222:向所述枸杞原汁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所述枸杞原汁的pH至6.5-7.0;
[0075] S320:在85℃下,对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高温灭菌;
[0076] S420:对灭菌后的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按照1:3:3:3的比例接种基础菌种、所述乳双歧杆菌V9、所述干酪乳杆菌Zhang和所述植物乳杆菌CCFM8610,并在40℃下发酵15小时。以上4种菌种的接种总量为2×106CFU/ml,其中,基础菌种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接种比例为2:1。
[007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枸杞益生菌饮料中,总活菌数为760亿CFU/100ml。
[0078] 实施例3
[0079] 本实施例一种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0] S131:用大量清水清洗枸杞鲜果至枸杞鲜果上的杂质彻底清除干净;
[0081] S132:将枸杞鲜果破碎和果汁分离后得到枸杞汁液;
[0082] S133:在80MPa对所述枸杞汁液做高压均质处理,制得枸杞原汁;
[0083] S231:向所述枸杞原汁中加入浓度为1%的蔗糖,并混合均匀;
[0084] S232:向所述枸杞原汁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所述枸杞原汁的pH至6.5-7.0;
[0085] S330:在85℃下,对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高温灭菌;
[0086] S430:对灭菌后的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按照1:2:1:1.5的比例接种基础菌种、所述乳双歧杆菌V9、所述干酪乳杆菌Zhang和所述植物乳杆菌CCFM8610,并在40℃下发酵16小时。以上4种菌种的接种总量为3×106CFU/ml,其中,基础菌种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接种比例为2:1。
[008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枸杞益生菌饮料中,总活菌数为760亿CFU/100ml,低于实施例1的总活菌数原因可能是蔗糖添加量低,影响菌种存活率
[0088] 实施例4
[0089] 本实施例一种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0] S141:用大量清水清洗枸杞鲜果至枸杞鲜果上的杂质彻底清除干净;
[0091] S142:将枸杞鲜果破碎和果汁分离后得到枸杞汁液;
[0092] S143:在90MPa对所述枸杞汁液做高压均质处理,制得枸杞原汁;
[0093] S241:向所述枸杞原汁中加入浓度为5%的麦芽糖,并混合均匀;
[0094] S242:向所述枸杞原汁中加入碳酸钠,调节所述枸杞原汁的pH至6.5-7.0;
[0095] S340:在80℃下,对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高温灭菌;
[0096] S440:对灭菌后的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按照1:2:3:1.5:0.5的比例接种基础菌种、乳双歧杆菌V9、干酪乳杆菌Zhang、植物乳杆菌CCFM8610和植物乳杆菌P-8,并在35℃下发酵20小时。以上5种菌种的接种总量为3×106CFU/ml,其中,基础菌种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接种比例为2:1。
[009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枸杞益生菌饮料中,总活菌数为780亿CFU/100ml。
[0098] 实施例5
[0099] 本实施例一种枸杞益生菌饮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00] S151:用大量清水清洗枸杞鲜果至枸杞鲜果上的杂质彻底清除干净;
[0101] S152:将枸杞鲜果破碎和果汁分离后得到枸杞汁液;
[0102] S153:在100MPa对所述枸杞汁液做高压均质处理,制得枸杞原汁;
[0103] S251:向所述枸杞原汁中加入浓度为2%的葡萄糖,并混合均匀;
[0104] S252:向所述枸杞原汁中加入碳酸钠,调节所述枸杞原汁的pH至6.5-7.0;
[0105] S350:在80℃下,对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高温灭菌;
[0106] S450:对灭菌后的所述弱酸性或中性枸杞原汁按照1:1.5:2:2.5:0.5:0.1:0.1的比例接种基础菌种、乳双歧杆菌V9、干酪乳杆菌Zhang、植物乳杆菌CCFM8610、植物乳杆菌P-8、瑞士乳杆菌H9和植物乳杆菌CCFM8661,并在30℃下发酵16小时。以上7种菌种的接种总量为1×106CFU/ml,其中,基础菌种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接种比例为1:2。
[010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枸杞益生菌饮料中,总活菌数为790亿CFU/100ml,相比于接种基础菌种、乳双歧杆菌V9、干酪乳杆菌Zhang、植物乳杆菌CCFM8610的方案,额外增加瑞士乳杆菌H9和植物乳杆菌CCFM8661对饮料中益生菌活性变化影响不大。
[0108]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10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