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发酵剂制作发酵肉糜或肉的方法

申请号 CN201310671308.4 申请日 2013-12-12 公开(公告)号 CN103704765A 公开(公告)日 2014-04-09
申请人 胡永金; 发明人 胡永金; 朱仁俊; 薛桥丽; 陈观玉; 平海燕; 王燕;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利用 微 生物 发酵 剂制作发酵肉糜或肉 块 的方法,包括原料肉糜或肉块预处理、腌制、发酵、贮藏等步骤,原料选用冷肉或鲜肉,菌种为乳酸茵、汉氏德巴利 酵母 、克氏微球菌、变异微球菌、木糖葡萄球菌中的一种或几种。发酵成熟后的制品质地细腻,有弹性, 香味 浓郁纯正,有发酵型肉制品特有的酸香味,口感好, 风 味独特,还具有营养价值高、安全性好、食用方便、易保藏及益生效应等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生物发酵剂制作发酵肉糜或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经检疫合格、剔骨后的畜、禽鲜、冻肉块,修整、洗净后待用;
(2)使用腌制剂在0-10℃条件下腌制2-48小时;
(3)将腌制后的肉接入混合发酵剂,所述混合发酵剂为乳酸菌、汉氏德巴利酵母、克氏
4 9
微球菌、变异微球菌、木糖葡萄球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接种浓度为10-10CFU/mL;若加工肉糜则加适量,斩拌均匀,按肉质量百分比计加入0.01%-8%混合发酵剂;若加工肉块则将混合发酵剂均匀涂抹在肉块表面;
(4)发酵:将接种发酵剂后的肉糜或肉块在合适条件下发酵;
(5)冷却:将发酵后的肉糜或肉块自然冷却至室温;
(6)包装、贮藏:将冷却后的发酵肉糜或发酵肉块真空或非真空包装后置于0-10℃环境中贮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选用的剔骨鲜、冻肉块可以是任何部位带皮或不带皮、带脂肪或不带脂肪的肉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选用的剔骨鲜、冻肉块是猪肉、羊肉、肉、鸡肉、鸭肉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腌制剂配方为:以肉糜或肉块重量计,盐:1-3%;味精:0-0.3%;蔗糖:0-2%;葡萄糖:0.1-1.2%;香辛料适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乳酸菌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清酒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接种后每克肉糜或肉
2 4 9
块的每cm 肉样中含有10-10CFU/mL(g)的发酵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发酵的具体条件为:肉糜发酵温度为20-37℃,发酵时间为15-48h;肉块发酵则在15-55℃条件下发酵1-20天,其间均匀接种0-3次混合发酵剂。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利用发酵剂制作发酵肉糜或肉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肉制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发酵剂制作发酵肉糜或肉块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畜、禽肉是生物非常良好的生存载体,在适宜的温度下,微生物生长十分迅速,生肉在25℃条件下只需要一天时间就会变质、腐败。严格控制温度已成为肉及肉类制品生产、流通、销售的必备条件。但目前的冷链系统使得产品的生产、流通费用较高,能量消耗较大,流通半径和销售范围均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如何延长畜、禽肉的保质期和改善畜、禽肉的品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 发酵是一种最古老的食品保存方法,用于食品保存既有效又经济。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人类利用腌制、干燥、发酵方法以及腌腊肉类生产方式保存肉类已有2000余年历史。虽然发酵肉制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直到本世纪才出现人工添加微生物发酵剂用于肉品加工。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在发酵肉制品呈色、呈味及保存中的重要作用。发酵肉制品是一种以畜禽肉类为原料,在自然或人工控制低温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味、色泽和质地,且具有较长保存期的肉制品。我国是一个肉类产销大国,全国各地都有一些名优的发酵肉制品,如金华火腿,宣威火腿和香肠等。但都属于自然发酵,并且产品质量很不稳定。所以研究微生物在发酵肉制品中的作用很有意义。而且,在发酵肉制品中以生产发酵火腿或是发酵香肠为主,其它种类的发酵肉制品涉及较少,因此发酵肉制品具有广阔的可开发空间。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剂制作发酵肉糜或肉块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原料肉糜或肉块预处理、腌制、发酵、贮藏等步骤,原料选用冷肉或鲜肉,菌种为汉氏德巴利酵母、克氏微球菌、变异微球菌、木糖葡萄球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几种。发酵成熟后的制品质地细腻,有弹性,香味浓郁纯正,有发酵型肉制品特有的酸香味,口感好,风味独特,还具有营养价值高、安全性好、食用方便、易保藏及益生效应等优点。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剂制作发酵肉糜或肉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选择经检疫合格、剔骨后的畜、禽鲜、冻肉块,修整、洗净后待用;
[0008] (2)使用腌制剂在0-10℃条件下腌制2-48小时;
[0009] (3)将腌制后的肉接入混合发酵剂,所述混合发酵剂为乳酸菌、汉氏德巴利酵母、4 9
克氏微球菌、变异微球菌、木糖葡萄球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接种浓度为10-10CFU/mL;若加工肉糜则加适量,斩拌均匀,按肉质量百分比计加入0.01%-8%混合发酵剂;若加工肉块则将混合发酵剂均匀涂抹在肉块表面;
[0010] (4)发酵:将接种发酵剂后的肉糜或肉块在合适条件下发酵;
[0011] (5)冷却:将发酵后的肉糜或肉块自然冷却至室温;
[0012] (6)包装、贮藏:将冷却后的发酵肉糜或发酵肉块真空或非真空包装后置于0-10℃环境中贮藏。
[0013] 所述步骤(1)中选用的剔骨鲜、冻肉块可以是任何部位带皮或不带皮、带脂肪或不带脂肪的肉块。
[0014] 所述步骤(1)中选用的剔骨鲜、冻肉块是猪肉、羊肉、肉、鸡肉、鸭肉中的一种。
[0015] 所述步骤(2)中腌制剂配方为:以肉糜或肉块重量计,盐:1-3%;味精:0-0.3%;蔗糖:0-2%;葡萄糖:0.1-1.2%;香辛料适量。
[0016] 所述步骤(3)中乳酸菌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清酒乳杆菌、植物乳杆2 4 9
菌、干酪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接种后每克肉糜或肉块的每cm 肉样中含有1010CFU/mL(g)的发酵菌。
[0017] 所述步骤(4)中发酵的具体条件为:肉糜发酵温度为20-37℃,发酵时间为15-48h;肉块发酵则在15-55℃条件下发酵1-20天,其间均匀接种0-3次混合发酵剂。
[0018]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9] (1)发酵采用纯种发酵,发酵菌种均选育自传统发酵肉制品中的优势菌群,增加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发酵过程中汉氏德巴利酵母将肉中蛋白质降解为基酸和多肽,增加营养和起到诱人的增香作用,克氏微球菌、变异微球菌、木糖葡萄球菌均具有促进发色、增香、大大减少亚硝胺类物质的生成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的作用、乳酸菌起到增加肉制品风味、增加营养、安全和延长保质期的同时,还可修复坏损的胃肠道粘膜,抑制胃肠中有害菌群的繁殖,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胃肠蠕动,消除致病原,大大减少亚硝胺类物质和腐败菌诱发癌变的可能。(2)本实施方式发酵肉糜或肉块制备工艺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发酵时间短,品质、风味、口感稳定、保质期长的优点。肉经微生物发酵后,肉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肉中蛋白质形成胶状组织,肉块间的结着增加,产品有较佳的硬度与弹性,与未添加发酵剂相比,硬度与弹性分别增加了30-60%和35-70%。同时改善了肉的色泽与风味;整个加工中未添加任何防腐剂,发酵剂中的益生乳酸菌通过降低pH,产生双乙酰和细菌素,抑制了肉中假单胞菌、肠道菌群、沙氏菌、变形杆菌的生长,并降低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值的累积,大大增加了发酵制品的安全性、保存性及机能性。在4℃的条件下制品保质期可达6个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 实施例1
[0022] 选择经检疫合格、剔骨后的猪后腿肉,经修整、切块后,在4℃条件下腌制12小时;腌制剂为:盐:2%;味精:0.3%;蔗糖:2%;葡萄糖:1.2%;香辛料适量。将腌制后的肉加适量水后,接入发酵剂,斩拌均匀。所添加的发酵剂,按肉质量百分比计为3%,发酵剂采用汉氏德巴利酵母、克氏微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四种菌种,接种比例为
6
1∶1∶1∶1,接种浓度为10CFU/g;将接种发酵剂后的肉糜放于容器中,于发酵温度
30℃下,发酵24h时;将发酵后的肉糜自然冷却至室温真空包装后置于4℃环境中贮藏,保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