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耐热耐腐蚀钎料

申请号 CN200880128613.6 申请日 2008-08-28 公开(公告)号 CN102006968B 公开(公告)日 2013-02-13
申请人 福田金属箔粉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乙部胜则; 永井省三;
摘要 提供一种 铁 基耐热耐 腐蚀 钎料,其对各种不锈 钢 、特别是对铁素体系 不锈钢 基材部件进行钎焊时,能够以实用的 温度 (1120℃以下)进行钎焊,对基材的 润湿性 良好,基材的组织未粗大化,对 硫酸 、 硝酸 的 耐腐蚀性 优异,能够得到高强度,而且成本低廉。一种铁基耐热耐腐蚀钎料,其特征在于,含有Fe:30~75重量%、Ni:35重量%以下、Cr:5~20重量%、Ni+Cr的合计:15~50重量%、Si:7重量%以下、P:4~10重量%、Si+P的合计:9~13重量%。一种铁基耐热耐腐蚀钎料,其特征在于,优选还含有Mo:0.5~5重量%或/和Cu:0.3~5重量%,Mo+Cu合计含有1~7重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基耐热耐腐蚀钎料,其特征在于,含有Fe:34.6~75重量%、Ni:35重量%以下、Cr:5~20重量%、Ni+Cr的合计:15~50重量%、Si:7重量%以下、P:4~10重量%、Si+P的合计:9~13重量%、Cu:0.3~5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基耐热耐腐蚀钎料,其特征在于,还含有Mo:0.5~5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基耐热耐腐蚀钎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o+Cu的合计为1~
7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铁基耐热耐腐蚀钎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铁基耐热耐腐蚀钎料中,作为不会对钎料的特性产生影响的其他成分,含有从Mn、W、Co、Nb、V和Ta中选出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并且合计为0.01~5重量%,和/或含有Al、Ca、Ti、Zr、Hf的至少一种0.001~1重量%,和/或含有C、B的至少一种0.001~0.2重量%。

说明书全文

基耐热耐腐蚀钎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铁基钎料合金组成物,更详细而言,是涉及在制造EGR(废气再循环)冷却器等各种热交换器时,各种不锈(特别是铁素体系)基材部件等的钎焊所使用的耐热性、耐腐蚀性优异,对于不锈钢基材的润湿性良好,强度高并且低造价的铁基耐热耐腐蚀钎料。

背景技术

[0002] 本发明人等已经提出的下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Ni-Cr-P-Si系钎料,已被广泛用于在制造EGR冷却器等各种热交换器时的不锈钢部件的钎焊。
[0003] 专利文献1:专利第3168158号公报
[0004] 专利文献2:专利第3354922号公报
[0005] 但是,近年来,部件基材所使用的不锈钢的钢种从奥氏体系过渡到铁素体系,在这一状况下,上述专利的Ni-Cr-P-Si系钎料的缺点在于,在用于铁素体系不锈钢基材时,钎焊后的基材的组织(晶粒)粗大化,钎焊部件的强度降低。关于该组织粗大化,认为在于Ni钎料所含的Cr量,Cr量需要抑制得低于20重量%。
[0006] 另外,由于近年Ni锭和Cr锭的价格上涨,Ni钎料的造价上升,特别期望降低了Ni量的低造价的钎料。作为以造价低的Fe为基体的热交换器用铁基钎料,虽然下述的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有所公开,但是在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所示的组成之中,可以看到熔融温度高、强度低等不具实用性的内容。专利文献4因没有实施例,所以不能验证,但因为含有20重量%以上的Cr,所以对铁素体系不锈钢基材进行钎焊时,可以预测会有基材的组织(晶粒)粗大化、钎焊部件强度降低的情况。
[0007] 专利文献3:特表2004-512964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4:特开2008-12592号公报
[0009]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着眼于上述问题点,提供一种铁基耐热耐腐蚀钎料,其在对各种不锈钢、特别是对铁素体系不锈钢基材部件进行钎焊时,能够以实用的温度(1120℃以下)进行钎焊,相对于基材的润湿性良好,不会使基材的组织粗大化,相对于硫酸硝酸的耐腐蚀性优异,能够得到高强度,并且成本低廉。
[0011]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前述课题,考虑可针对上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Ni-Cr-P-Si组成的Ni钎料的成分,重新评价全新的各成分的有效范围,并进一步发现改善特性的有效的主要成分和添加成分,从而加以改良,通过构筑特性更良好的钎料组成来解决课题,推进研究。
[0012] 其结果发现,在铁基钎料合金中,通过将Cr量抑制在20重量%以下,在对铁素体系不锈钢基材进行钎焊时,基材组织(晶粒)的粗大化也会消失,以Fe为主要成分,使高价格的Ni降低至有效量,由此能够实现低成本化,而且,钎料合金的强度上升。即,脱离现有的Ni钎料的范畴,以Fe-Cr-Ni为主要成分而重新构筑钎料合金,此外还发现Si量、P量和Si+P合计量的范围,其用于使合金的熔融温度降低至能够作为钎料使用的温度,而且还发现,通过添加Mo和Cu,耐腐蚀性进一步提高。
[0013] 即,本发明是一种铁基耐热耐腐蚀钎料,其特征在于,含有Fe:30~75重量%、Ni:35重量%以下、Cr:5~20重量%、Ni+Cr的合计:15~50重量%、Si:7重量%以下、P:
4~10重量%、Si+P的合计:9~13重量%、Cu:0.3~5重量%。一种铁基耐热耐腐蚀钎料,其特征在于,优选含有Mo:0.5~5重量%,Mo+Cu合计为1~7%。另外,在所述铁基耐热耐腐蚀钎料中,其特征在于,作为不会对钎料的特性产生影响的其他成分,含有从Mn、W、Co、Nb、V和Ta中选出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合计为0.01~5重量%,和/或含有Al、Ca、Ti、Zr、Hf的至少一种0.001~1重量%,和/或含有C、B的至少一种0.001~0.2重量%。 [0014] 本发明的铁基耐热耐腐蚀钎料,因为具有以下的特征,所以在向EGR冷却器等各种热交换器等的应用中发挥出效果。
[0015] (1)因为液相线温度为1100℃以下,所以能够以实用的温度(1120℃以下)进行钎焊。
[0016] (2)因为固相线温度为1000℃以上,所以耐热性良好。
[0017] (3)钎料合金自身的强度高。
[0018] (4)对各种不锈钢的润湿铺展性良好。
[0019] (5)在硫酸、硝酸中的耐腐蚀性优异。
[0020] (6)即使对于铁素体系不锈钢进行钎焊,钎焊后的基材组织(晶粒)也不会粗大化,能够得到高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阐述在本发明中以前述方式限定各成分范围的理由。
[0022] 本发明的铁基耐热耐腐蚀钎料,基本上通过Fe-Cr-Ni的固溶体和这些元素与Si及P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共晶反应来使熔融温度降低,调整构成成分的平衡,构筑熔融温度、各种特性(耐热性、耐腐蚀性、强度等)的良好的成分范围而能够达成。 [0023] Ni在Fe-Cr中固溶,成为Fe-Cr-Ni固溶体,为了尽可能地使合金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强度提高而优选使其大量含有,但是若超过35重量%,则形成强度低的P化合物,招致钎料合金的强度降低,成本上升。若Ni量降低,则本钎料的液相线温度上升,但即使为0重量%时,仍可以得到目标特性。出于以上的理由,Ni限定为35重量%以下,但优选为10~35重量%。
[0024] Cr与Ni一样,是本发明钎料中的基准成分,形成Fe-Cr或Fe-Cr-Ni的固溶体,是使合金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强度提高的重要的成分,但发现在对铁素体系不锈钢基材进行钎焊中,其也有造成问题的作用。即,若Cr超过20重量%,则钎焊后的基材组织组大化,有部件的强度降低的情况。Cr低于5重量%时,耐腐蚀性劣化。出于以上的理由,Cr限定为5~20重量%。另外,在本发明钎料的特性的平衡中,Ni+Cr的合计需要为15~50重量%。
[0025] Si和P通过与Fe-Cr-Ni固溶体的共晶反应对合金的熔融温度造成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是也会影响到钎焊性(对不锈钢基材的润湿铺展性)、耐 腐蚀性和强度的成分。另外在本钎料中,不仅Si和P各自的范围,而且Si+P的合计的范围也会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在低于各自的下限时和高于上限时,都会发现液相线温度上升,同时强度降低。就基于此观点发现的下限值而言,Si为0重量%,P为4重量%,Si+P为9重量%,就上限值而言,Si为7重量%,P为10重量%,Si+P为13重量%。即,各自低于下限值时,亚共晶倾向变强,因此液相线温度上升,不能在目标温度下进行钎焊。另外,各自高于上限值时,过共晶倾向变强,因此不但液相线温度上升,而且合金的强度显著降低。出于以上的理由,Si限定为7重量%以下,P限定为4~10重量%,Si+P的合计限定为9~13重量%。此外,为了更确实地保证目标温度下的钎焊,优选Si+P的合计为10~12重量%。
[0026] 在所述铁基耐热耐腐蚀钎料中,作为进一步提高耐腐蚀性、强度的成分,本发明人等发现了Mo和Cu的效果及Mo+Cu的协同效果。
[0027] Mo主要与P、Si形成化合物,使耐腐蚀性进一步提高,并且使强度提高,但若超过5重量%,则合金的熔融温度的平衡被打破,有液相线温度上升到目标温度以上的情况。出于以上的理由,Mo限定为5重量%以下,但优选为0.5~5重量%。
[0028] Cu在Fe-Cr-Ni固溶体中固溶,是使耐腐蚀性进一步提高的有效成分,但若超过5重量%,则有合金的强度降低的情况。出于以上的理由,Cu限定为5重量%以下,优选为0.3~5重量%。为了使Mo和Cu对于耐腐蚀性的协同效果更确实可靠,优选Mo+Cu的合计为1~7重量%。
[0029] Fe是本发明的钎料的基体成分,但只要不对特性造成影响,也可以含有其他的成分、杂质。本发明的铁基耐热耐腐蚀钎料中的Fe的含有比例为30~75重量%。 [0030] 本发明人等对其他成分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结果得到以下的结论。即确认,作为其他成分,即使添加Mn、W、Co、Nb、V和Ta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且合计为0.01~5重量%,也不会对作为钎料的特性产生影响。另外,优选作为微量杂质的Al、Ca、Ti、Zr、Hf分别抑制在0.001~1重量%,C、B分别抑制在0.001~0.2重量%。
[0031] 本发明的铁基耐热耐腐蚀钎料,是对作为基体的Fe和作为添加成分的Ni、Cr、Si、P、Mo、Cu及其他成分分别进行调整、调配而使之分别 达到规定的重量%,将这样的金属在熔融炉中坩埚内进行加热、熔融,成为液状的合金后,除了通过雾化法而成为合金粉末的形态以外,也能够以箔或棒等形态使用。
[0032] 特别是以雾化法制造的合金粉末,会被调整到与目标施工方法适合的粒度,而作为将本发明钎料涂布于不锈钢基材的方法,有用的是除了与粘结剂树脂进行混合而成为膏状、片状以外,还能够选择对涂布有树脂的基材面进行喷撒散布或喷等各种方法。 [0033] 实施例
[0034]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和比较例。
[0035] 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1](本发明的范围外)的合金组成及各特性试验的结果显示在表1中,比较例[2](引用文件实施例)的合金组成和各特性试验的结果显示在表2中。还有,各特性试验方法如下所示。
[0036] 1)熔融温度(液相线,固相线)测定试验
[0037] 在电炉内、氩气气氛中熔化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合金,通过热分析法测定熔融温度。即,使装入熔融金属中央部的热电偶上连接的记录器描绘热分析曲线,由该冷却曲线读取液相线和固相线的各温度。
[0038] 2)抗弯强度试验
[0039] 在电炉内、氩气气氛中熔化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合金,将该熔融金属吸到内径5mm 的石英管内,使之凝固,将其切断为35mm的长度,作为试验片。接着,在抗弯强度试验夹具(三点支承,支点间距离:25.4mm)上设置试验片,由万能试验机施加载荷,由断裂时的载荷2
计算抗弯强度(N/mm),作为钎料合金的强度的指标。
[0040] 3)钎焊试验
[0041]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合金中,利用上述2)的试验片取约0.1g的试料,作为钎料试-3料。接着,使钎料试料载于SUS430不锈钢基材上,以1120℃在10 Pa的真空中加热30分钟,进行钎焊。钎焊后,测量钎料熔化铺展的面积(钎料铺展系数:钎焊后的铺展面积/钎焊前的设置面积),作为钎料合金相对于SUS430不锈钢基材的润湿铺展性的指标。以下述所示的基准评价钎料合金的润湿铺展性。
[0042] “良好”:钎料铺展系数为10以上
[0043] 另外,在上述钎焊后的试验片中,观察基材的截面组织,调查组织(晶粒)有无粗大化。
[0044] 4)30%硫酸中的腐蚀试验
[0045] 与上述试验同样熔化实施例和比较例合金,将该熔融金属在壳型铸模内进行铸造,得到10×10×20mm的铸片,对其表面进行磨削、研磨,作为试验片。接着,在300cc烧杯准备30%硫酸溶液,在其中放入试验片,以全浸渍法进行腐蚀试验。还有,试验温度为2
60℃,试验时间为6小时。由试验前后的重量和表面积计算腐蚀减量(mg/m·s),作为钎料合金在硫酸中的耐腐蚀性的指标。
[0046] 同时,求得SUS304不锈钢的腐蚀减量,以下述所示的基准评价钎料合金的耐腐蚀性。
[0047] “◎”:腐蚀减量低于SUS304的千分之一
[0048] “○”:腐蚀减量在SUS304的千分之一以上且低于百分之一
[0049] “△”:腐蚀减量在SUS304的百分之一以上且低于十分之一
[0050] “×”:腐蚀减量在SUS304的十分之一以上
[0051]
[0052]
[0053] 表1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合金(No.(1)~(36)),确认液相线温度均在1100℃以下,在1120℃的真空钎焊试验中,对于SUS430不锈钢基材的润湿铺展性良好,钎焊后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