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方法、使用该冷却设备方法的电路板维修装置及设备

申请号 CN201010219687.X 申请日 2010-07-07 公开(公告)号 CN102316699B 公开(公告)日 2015-10-14
申请人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宇青; 游吉安; 李西航; 刘兵; 康杰朋; 李志兵; 梁经彬; 黄海桂;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一种 电路 板维修装置,包括一冷却设备。该冷却设备用于降低 电路板 与加热面相背一面的 温度 。该冷却设备形成有用于固持电路板的收容部。该收容部的底部形成有凹部,使得电路板收容于收容部时,该底座与电路板之间形成一间隙。该冷却设备还开设有与该间隙连通的至少一进气孔与至少一出气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路板维修方法及冷却设备和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路板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冷却设备,该冷却设备用于降低电路板与加热面相背一面的温度;该冷却设备形成有用于固持电路板的收容部,该收容部的底部形成有凹部,使得电路板收容于收容部时,该凹部的底部与电路板之间形成一间隙,该冷却设备还开设有与该间隙连通的至少一进气孔与至少一出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冷却设备包括底座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气路板,该底座开设有与该间隙连通的至少一进气孔与至少一第一出气孔,该气路板开设有用于连接导气管的导气孔及用于控制气体流向的导引槽,该导引槽两端分别与导气孔及所述至少一进气孔连通,当电路板固持于底座上时,气体依次沿导气孔、导引槽、进气孔、间隙及出气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进气孔沿垂直底座的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板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引槽远离导气孔的一端通过相对应的进气孔与凹部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气路板形成有与底座第一出气孔相对应的第二出气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板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设备还包括密封垫片,该密封垫片夹持于底座与气路板之间以增强底座与气路板之间的封闭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设备包括导气管,该导气管固定于导气孔并通过该导气孔与导引槽连通,该导气管用于将压缩冷气导入冷却设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与加热面相背一面设有若干电子组件,所述冷却设备设有若干组进气孔,分别与该若干电子组件对应。
9.一种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冷却设备用于当加热电路板时导入压缩冷气以降低电路板与加热面相背一面的温度,该冷却设备包括有用于固持电路板的收容部,且电路板收容于收容部时,该收容部的底部与电路板之间形成一间隙,该冷却设备还开设有与该间隙连通的至少一进气孔与至少一出气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冷却设备包括底座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气路板,底座形成有用于收容电路板的收容部,该收容部的底部形成有凹部,使得电路板收容于收容部时,该底座与电路板之间形成一间隙,该底座还开设有与该间隙连通的若干进气孔与若干第一出气孔,该气路板开设有用于连接导气管的导气孔及用于控制压缩冷气流向的导引槽,该导引槽两端分别与导气孔及多个进气孔连通,当电路板固持于底座上时,压缩冷气依次沿导气孔、导引槽、进气孔、间隙及出气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压缩冷气的温度要低于周围环境的气温,且压缩冷气的压强要大于周围环境的空气气压。
12.一种电路板维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电路板;
提供一冷却设备,该冷却设备包括用于收容电路板的收容部,并设有与该收容部连通的至少一进气孔与至少一出气孔;
将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收容部中,且该电路板一侧面朝上,与该一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朝下,电路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收容部的底部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至少一进气孔及至少一出气孔与该间隙形成冷却通道;
从所述至少一进气孔接入压缩冷气;
对所述电路板的所述一侧面进行加热维修。
13.一种冷却方法﹐用于冷却与加热物体加热面相背的冷却面,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个冷压缩气体﹐其中,该冷压缩气体的温度低于环境空气温度且气压高于环境空气气压;
提供一个绝热底座﹐该绝热底座用于确保加热物体加热面的加热效果不受影响及确保加热物体与加热面相背的冷却面的冷却效果不受影响;
提供冷压缩气体的流动空间,其中,该冷压缩空气的流动空间为加热物体与绝热底座之间形成的间隙;
提供至少一进气孔和至少一出气孔,所述至少一进气孔和至少一出气孔与冷压缩气体的流动空间连通并形成冷却通道;
从所述至少一进气孔接入压缩冷气;及
对加热物体冷却面进行冷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却方法,还包括步骤:
提供一种产生气流负压的动,该动力驱使流经冷压缩气体的流动空间后冷压缩气体流出所述至少一出气孔。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却方法,还包括步骤:
将加热物体放置于绝热底座以形成冷压缩气体的流动空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方法,还包括步骤:
提供放置与加热物体与底座之间的密封圈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密封圈为绝热、耐高温的弹性材料。

说明书全文

冷却方法、使用该冷却设备方法的电路板维修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方法及使用该冷却方法的维修装置和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维修电路板的维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手持电子产品都趋向轻薄、短小化方向发展,其相应的组件布局需越来越紧凑。在众多的组件中,电路板的尺寸成了制约电子产品轻薄、短小化发展的关键。
[0003] 为减少电路板的尺寸,目前,电路板的厚度一般都很薄(约0.75mm),且大多引入背靠背(Back-to-back)设计将组件布局得紧凑(电路板90%以上的面积都布局有组件)以减少电路板的面积。然而,当电路板需要维修时,由于电路板厚度较薄且组件布局紧凑,采用现行热枪高温加热需要维修的组件时,同时也会加热电路板背面与该需要维修的组件相对的其它组件,从而有可能影响或损坏其它组件。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板维修装置,可通过降低电路板上背向待维修组件的一面的温度,从而保护电路板上与该维修组件相对的其它组件。
[0005] 该电路板维修装置,包括一冷却设备。该冷却设备用于降低电路板与加热面相背一面的温度。该冷却设备形成有用于固持电路板的收容部。该收容部的底部形成有凹部,使得电路板收容于收容部时,该底座与电路板之间形成一间隙。该冷却设备还开设有与该间隙连通的至少一进气孔与至少一出气孔。
[000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却设备,用于当高温加热电路板时导入压缩冷气以降低电路板与加热面相背一面的温度。该冷却设备包括有用于固持电路板的收容部,且电路板收容于收容部时,该收容部的底部与电路板之间形成一间隙。该冷却设备还开设有与该间隙连通的至少一进气孔与至少一出气孔。
[000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路板的维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电路板;提供一冷却设备,该冷却设备包括用于固持电路板的收容部,并设有与该收容部连通的至少一进气孔与至少一出气孔;将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收容部中,且该电路板一侧面朝上,与该一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朝下,电路板的另一侧面与所述收容部的底部之间形成一间隙,所述至少一进气孔及至少一出气孔与该间隙形成冷却通道;从所述至少一进气孔接入压缩冷气;对所述电路板的所述一侧面进行加热维修。
[0008]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却方法﹐用于冷却与加热物体加热面相背的冷却面。该冷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个冷压缩气体﹐其中,该冷压缩气体的温度低于环境空气温度且气压高于环境空气气压;提供一个绝热底座﹐该绝热底座用于确保加热物体加热面的加热效果不受影响及确保加热物体与加热面相背的冷却面的冷却效果不受影响;提供冷压缩气体的流动空间,其中,该冷压缩空气的流动空间为加热物体与绝热底座之间形成的间隙;提供至少一进气孔和至少一出气孔,所述至少一进气孔和至少一出气孔与冷压缩气体的流动空间连通并形成冷却通道;从所述至少一进气孔接入压缩冷气;对加热物体冷却面进行冷却。
[0009] 借助于上述电路板维修装置和方法及冷却设备和方法,当维修员高温加热待维修电路板时,可降低电路板上背向加热面的另一表面的温度,从而保证电路板上与待维修组件相背的其它组件不会被损害。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维修装置的示意图。
[0011] 图2是图1所示电路板维修装置的分解图,该电路板维修装置包括冷却设备。
[0012] 图3是图2所示冷却设备的示意图。
[0013] 图4是图2所示冷却设备的另一视的示意图。
[0014] 图5是冷却设备导入压缩冷气冷却电路板背向加热面的另一表面的使用状态图。
[0015]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6] 电路板维修装置 10
[0017] 电路板 20
[0018] 壳体 100
[0019] 盖板 110
[0020] 凹槽 112
[0021] 第一开口 114
[0022] 第一固定孔 116
[0023] 底板 120
[0024] 侧板 130、140、150、160
[0025] 通气孔 132
[0026] 圆形孔 152
[0027] 冷却设备 200
[0028] 底座 210
[0029] 上表面 211
[0030] 下表面 212
[0031] 凸台 213
[0032] 收容部 214
[0033] 凹部 215
[0034] 进气孔 216
[0035] 第一出气孔 217
[0036] 第一螺孔 219
[0037] 第二固定孔 220
[0038] 间隙 222
[0039] 气路板 230
[0040] 第二螺孔 232
[0041] 导气孔 234
[0042] 导引槽 235
[0043] 第二出气孔 236
[0044] 导气管 240
[0045] 密封垫片 250
[0046] 穿孔 252
[0047] 第二开口 254
[0048] 第三出气孔 256
[0049] 密封圈 260
[0050] 第三开口 262
[0051] 风扇 270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请参看图1,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的电路板维修装置10用于维修电路板20,该电路板20可为手机、MP3等可持式电子装置用电路板,其尺寸可以比较小,厚度可以比较薄(例如,0.74~0.76mm之间),且采用背靠背式设计,且正面与背面均布设电子组件。电路板维修装置10包括壳体100及收容于壳体100中的冷却设备200。
[0053] 请一并参考图2,壳体100为中空的平行六面体,包括盖板110、底板120及垂直于底板120并首尾顺次相连的四个侧板130、140、150及160,其中,侧板130与侧板150相对,侧板140与侧板160相对。盖板110为大致呈矩形的方板,其背向底板120的上表面开设有大致呈矩形的凹槽112。凹槽112的底部进一步开设有矩形的第一开口114。第一开口114的面积小于凹槽112的面积。凹槽112底部还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116。第一固定孔116分布在第一开口114四周。侧板130开设有两个圆形的通气孔132。壳体100外部的空气可通过通气孔132进入到壳体100内。侧板150开设有与通气孔132相对的两个圆形孔152。圆形孔152与通气孔132相配合,使得壳体100外部的空气可从通气孔132进入壳体100内并可从圆形孔152流出。侧板140上还设置有开关(未示出)。该开关用于开启或关闭冷却设备200。
[0054] 请参看图3和图4,冷却设备200包括底座210、气路板230、导气管240、密封垫片250及密封圈260。底座210固定于盖板110。气路板230固定至底座210。密封垫片250固持于气路板230与底座之间以加强气路板230与底座210之间封闭性。导气管240一端固定至气路板230,另一端连接至一冷气存储设备(未示出),用于将冷气存储设备中的压缩冷气导入至冷却设备200。在本实施例,冷气存储设备中的压缩冷气的温度要小于环境空气的温度,且压缩冷气的压强要大于环境空气的气压。当冷气存储设备打开时,压缩冷气因压强差而自动排出,并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环境周围空气的温度。密封圈260固定于底座210背向气路板230的表面。
[0055] 底座2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大致呈矩形,且优选地由绝热材料制成,以防止加热面的热量传递至底部影响冷却效果。底座210固定于盖板110的凹槽112中。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10的面积稍小于凹槽112的面积,从而使得底座210与凹槽112过盈配合。底座210包括上表面211及与上表面211平行且相对的下表面212。底座210的下表面212凸设有大致呈矩形的凸台213。凸台213与底座210的下表面212形成一台阶(未示出)。凸台213收容于第一开口114中。上表面211形成有收容部214。收容部214在本实施例中大致呈矩型,以适应待维修电路板的形状。收容部214可让密封圈260设置,并在密封圈260的配合下固持电路板20。收容部214的底部沿下表面212方向凹陷形成凹部215。凹部
215的底部进一步形成有穿过凸台213的若干进气孔216及若干第一出气孔217,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孔216气为两个,第一出气孔217分成三个,以便可以直接对准电路板20下表面不同位置的三个电子组件进行冷却。可以理解地,根据下表面电子组件数量及位置的不同,进气孔216及第一出气孔217的数量及位置可以相应地进行调整。当电路板20固持于收容部214时,凹部215的底部与电路板20之间形成一间隙222(如图5所示),且电路板20在密封圈260的配合下将收容部214位于上表面211的开口端封闭,使得从进气孔216进入到间隙222中气流只能从第一出气孔217流出间隙222。另外,底座210还开设有与凹槽
112中第一固定孔116相对应的第一螺孔219及穿过凸台213的第二固定孔220。固定件,例如,螺钉,穿过第一螺孔219并螺合至第一固定孔116从而将底座210固定至盖板110。
[0056] 气路板230大致呈矩形。气路板230的面积与底座210的凸台213的面积相当。气路板230开设有与底座第一螺孔219相对应的第二螺孔232。固定件,例如,螺钉,穿过第二螺孔232并固定至第二固定孔220从而将气路板230固定至底座210。气路板230靠近底座210的上表面开设有导气孔234。导气管240通过导气孔234固定至气路板230。气路板230的上表面自导气孔234沿不同的方向延伸形成有若干导引槽235。导引槽235一端通过导气孔234与导气管240连通,其远离导气孔234的一端封闭并与底座210的进气孔
216相对应。气路板230还开设有与底座210上第一出气孔217相对应的第二出气孔236。
[0057] 密封垫片250大致呈矩形。密封垫片250固定于凸台213与气路板230之间,从而增强气路板230与底座210之间的封闭性。密封垫片250开设有与第一螺孔219和第二螺孔232相对应的穿孔252、与凸台213凹部相对应的第二开口254及与第一出气孔217和第二出气孔236相对应的第三出气孔256。
[0058] 密封圈260为绝热、耐高温且弹性材料制成,其形状与凹槽112的形状相似。密封圈260开设有用于收容电路板20的第三开口262。第三开口262的形状取决于电路板20的形状,也即,当电路板20的形状不同时,第三开口262的形状也相应的改变。密封圈26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锥形胶片,以阻绝或减少热量进入冷气流动区域。
[0059] 如图5所示,当气路板230连同密封垫片250固定至底座210的凸台213后,密封垫片250与气路板230的上表面配合形成一气流回路以控制气体的流向,具体为:密封垫片250盖合于贴合于气路板230的上表面,使导气管240、导引槽235、第二开口254及进气孔
216形成一单一走向的回路。当气流从导气管240进入冷却设备200时,气流自导气孔234流向各导引槽235,并通过导引槽235远离导气孔234的一端流向进气孔216。此时,若将收容部214位于底座210上表面的开口端通过电路板20及密封圈260封闭,则气流流经间隙222后通过底座210的第一出气孔217、密封垫片250的第三出气孔256及气路板230的第二出气孔236流出冷却设备200。
[0060] 另外,为了增强气流的流动速度以便及时的带走电路板20表面的热量,冷却设备提供一个气流动﹐在本实施例中﹐其动力为两个风扇270。该两个风扇270固定于侧板150上,并分别与两个圆形孔152相对应,以产生负压力,加快空气的循环。
[0061] 使用时,将电路板20通过密封圈260固持于底座210的收容部214,使得该收容部214位于底座210上表面的开口端封闭。开启风扇270,并打开导气管240,则压缩冷气通过导气管240进入冷却设备200,并沿着导引槽235及进气孔216进入间隙222。由于压缩冷气的压强要大于周围环境的气压且进气孔216沿垂直底座210上表面的方向延伸,因此,压缩冷气垂直喷射在电路板20上,进而在间隙222中与电路板20表面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电路板20背向加热面的表面的温度。完成热交换后压缩冷气进一步通过第一出气孔217、第三出气孔256及第二出气孔236流出冷却设备200,并在在风扇270的作用下排出电路板维修装置10。
[0062] 借助于上述电路板维修装置10,当维修员高温加热待维修电路板20时,可降低电路板20上背向加热面的另一表面的温度,当待加热面组件达到了较好的熔融状态时,背向该加热面的另一表面的组件仍未达到熔温度,从而保证电路板20上与待维修组件相背的其它组件不会被损害,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维修良率,降低了维修成本。
[0063]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